当前位置:首页 » 樱梅茶花 » 梅花落乐府

梅花落乐府

发布时间: 2023-05-24 01:39:29

① 为什么梅花

《梅花落》源于乐府,原本是乐府中的一首曲牌名
最初,乐府是秦汉朝廷设立的管理音乐的官署,主要掌管音乐,并搜集各地的民歌,制订乐谱,便于在朝廷宴饮或祭祀时演唱。后来,人们就把这一机构收集并制谱的诗歌称为乐府诗,或者简称乐府。
到了唐代,这些诗歌的乐谱大多失传,但这种形式却相沿下来,成为一种没有严格格律、近于五七言古体诗的诗歌体裁。唐代诗人创作了大量的乐府诗,有的沿用乐府旧题,也有的即事名篇,自制新题。
宋代时,郭茂倩把汉至唐的乐府诗搜集在一起,编成《乐府诗集》。《乐府诗集》把这些诗歌分为12类:郊庙歌辞、燕射歌辞、鼓吹曲辞、横吹曲辞、相和歌辞、清商曲辞、舞曲歌辞、琴曲歌辞、杂曲歌辞、近代曲辞、杂歌谣辞、新乐府辞。
《梅花落》就属于“横吹曲辞”,是古代笛子曲的代表作品,传为西汉李延年所作,又叫《落梅》、《落梅花》等。“横吹”不仅是横吹曲的简称,也是乐器的称谓,其形类于笛子。《乐府解题》说:汉“横吹曲”共二十八解,李延年造。魏晋以后唯传十八曲。《梅花落》即其一。至唐代,笛曲《梅花落》在市井流传甚广,宋元明清几代也一直流传。后来流行的琴曲《梅花三弄》也是根据《梅花落》改编。
在古乐府中,诗词与音乐在意义上不可分割。是什么曲牌,就配什么内容的诗词,因此《梅花落》也是乐府诗题。一般的《梅花落》的乐曲和诗词都是以傲雪凌寒的梅花为主题。诗人暗以梅花凌寒傲雪、高洁不屈的气质表现自身,有的时候用于表达诗人的孤独落寞、怨愁离绪之情,有的时候用于表达诗人高洁不屈的操守。慢慢的梅花落就成了表达这种情感的特指意象。

② 南朝鲍照《梅花落》意思

梅花落 鲍照 中庭杂树多,偏为梅咨嗟。问君何独然?念其霜中能作花,露中能作实,摇荡春风媚春日。念尔零落逐寒风,徒有霜华无霜质。 在东晋末至刘宋时期的诗人群中,鲍照可算得是佼佼者。鲍照的诗,以乐府见长,五言诗也不少,但成就不及乐府诗。他的诗多有讽谕慷慨之辞,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现实社会中的黑暗和不平,这可能是和他出身家世贫塞、仕途遭遇坎坷有关。这首诗是托物言志的,写的是梅花,说的是人。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梅花向来被认为是高洁、馨香的品格的象征,是凌霜傲雪的气骨的写照,但鲍照却另是一种寓意,有更深一层的含义。 开头两句就点出诗人与众不同的构思:庭中杂树很多,为什么偏偏要为梅花而咨嗟呢?诗人自己设问说:“问君何独然?”读者也期待他作出解答。“念其霜中能作花”以下各句,全部是诗人的议论,但不是抽象的议论,而是把说理寓于具体形象的描述之中。“念其”、“念尔”是两个层次的递进,首先是颂扬梅树的正面品格,在风霜雨露之中,众芳芜秽,独有梅花盛开,果实累累,故人们赞美“十月先开岭上梅”的高超风韵。“霜中能作花”,“露中能作实”,在春天,又“摇荡春风媚春日”,都赞誉梅树有经风雨,抗霜雪而顽强生长的活力。 但是,这些描写只不过都是铺垫。全诗的主题是“念尔零落逐寒风,徒有霜华无霜质”两句。前面“念其”句是第一个转折,这里“念尔”句是第二个转折,这一转折才点出了诗人的本意。尽管梅树有上述种种优秀品格,但可惜傲雪凌霜的梅花,也不能长久开放,最终仍逃不脱“零落逐寒风”的命运。这就是诗人“为梅咨嗟”的原因,因为它“徒有霜华无霜质”,所以,虽然能抗傲一时,但难善始善终,最后还是“零落”了!花开花谢,属自然现象,梅花自然也不可能常开。鲍照只不过是藉物拟人,借题发挥,用以讽刺那些曾想修持节操而又不能坚持到底的人。在封建专制的社会里,知识分子常因真言谠谏而遭横祸,所以,许多人往往不能保持晚节而同流合污。在晋代,这种情况是不少见的,根据鲍照的为人和性格,可知他对这种不能保持节操的人是很看不起的,在蔑视的同时又带有几分惋惜。这首诗以梅花作比喻,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一个人的节操,不是一时一事的表现,也不是表面的伪饰,而是要名副其实,恪守终身。我们可以说,这是一首哲理诗,它讲的是人生哲理,但是,这种哲理是以比喻的手法表现出来的,诗人塑造了梅花的形象,我们从梅花形象的艺术感受中,悟出了人生的哲理,也可以说是理在趣中。 简述《梅花落》(鲍照)这首诗的思想内容。鲍照的《梅花落》歌颂了不畏霜露的坚贞品格。作者在此托物明志,表明了自己不愿顺随俗流和坚定不拔的志趣(结合诗句分析)。《梅花落》(鲍照):表现坚贞的品格;对比手法。

③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1.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出自唐代高适的《塞上听吹笛》
2.解释:试问饱含离情的《梅花曲》飘向何处?它仿佛像梅花一样随风落满了关山。

3."借问梅花何处落"为出自盛唐时期的著名的边塞诗人高适写的七言绝句《塞上听吹笛》中的一句。 在如此苍茫而又清澄的夜境里,不知哪座戍楼吹起了羌笛,那是熟悉的《梅花落》曲调啊。"梅花何处落"是将"梅花落"三字拆用,嵌入"何处"二字,意谓:何处吹奏《梅花落》?"梅花落"本为羌笛声,但仿佛风吹的不是笛声,而是落梅的花瓣,它四处飘散,一夜之中和色和香洒满关山。
4.原文
高适《塞上听吹笛》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5.译文及注释
译文
西北边塞,冰雪消融,战士们牧马归来。入夜明月清朗,哨所里战士吹起悠扬的羌笛。
试问饱含离情的《梅花曲》飘向何处?它仿佛像梅花一样随风落满了关山。
注释
塞上:指凉州(今甘肃武威)一带边塞。此诗题一作《塞上闻笛》,又作《和王七玉门关听吹笛》。
雪净:冰雪消融。
胡天:指西北边塞地区。胡是古代对西北部民族的称呼。
牧马:放马。西北部民族以放牧为生。牧马还:牧马归来。一说指敌人被击退。
羌(qiāng)笛:羌族管乐器。
戍楼:边防驻军的瞭望楼。
梅花何处落:此句一语双关,既指想象中的梅花,又指笛曲《梅花落》。《梅花落》属于汉乐府横吹曲,善述离情,这里将曲调《梅花落》拆用,嵌入“何处”两字,从而构思成一种虚景。
关山:这里泛指关隘山岭。

④ 梅花落的解释

梅花落的解释

汉 乐府横吹曲名。 《乐府诗集·横乎没扰吹曲辞四·梅花落》 郭茂倩 题解:“ 《梅花落》 本笛中曲也。按 唐 大角曲,亦有 《岁旦大单于》 、 《小单于》 、 《大梅花》 、 《小梅花》察凯 等曲,今其声犹有存者。” 隋 江总 《梅花落》 诗:“ 长安 少年 多轻薄,两两常唱 《梅花落》 。”

词语分解

梅的解释 梅 é 落叶 乔木 ,品种很多,性耐寒,初春开花,有白、红等 颜色 ,分五瓣,香味很浓,果实球形,味酸:梅花。梅子。 姓。 部首 :木。

⑤ 《梅花落》原文及翻译

古诗和文言文翻译是高考必考的内容之一,所以平时学习过程中要注意积累。古诗词翻译要以直译为主,并保持语意通畅,而且应注意原文用词造埋码句和表达方式的特点。以下《梅花落》原文及翻译仅供参考,请大家以所在地区课本为主。

《梅花落》原文

中庭杂树多,偏为梅咨嗟。

问君何独然?念其霜中能作花,露中能作实。

摇荡春风媚春日,念尔零落逐尺碧寒风,徒有霜华无霜质。

《梅花落》原文翻译

庭院中有许许多多的杂树,却偏偏对梅花赞许感叹,请问你为何会如此?是因为它能在寒霜中开花,在寒露中结果实。

那些只会在春风中摇荡,在春日里妩媚的,你一定会飘零在寒风中追逐,因为你徒有在寒霜中开花却没有耐寒的本质。

《梅花落》诗歌赏析

这首诗结构单纯,一二两句直抒己见,第三句作为过渡,引出下文的申述。言辞陵液举爽直,绝无雕琢、渲染之态,比如对梅的描写,这里就见不到恬淡的天姿,横斜的身影,也嗅不到暗香的浮动,更没有什么高标逸韵,力斡春回的颂词,而只是朴实无华,如实道来——霜中能作花,露中能作实;其句式韵脚,亦随情之所至,意之所须,有五言,也有七言;“以花字联上嗟字成韵,以实字联下日字成韵”(沈德潜《古诗源》),新奇而不造作。

诗人以如此单纯朴拙、随意自然的形式,说着并不怎么新鲜的事情,确有几分“稚”趣。然而,“念其”、 “念尔”,不无情思,足见褒贬之意,早存于心,所以观点鲜明,一问即答,且能不枝不蔓,舍形取神,切中要害,是亦决非率意而成。“今日画梅兼画竹,岁寒心事满烟霞”(郑板桥《梅竹》)。画家“心事”在画中,诗人的“心事”也藏在诗中。《南史·本传》中的记载:“(鲍)照尝谒(刘)义庆,未见知,欲贡诗言志,人止之曰:郎位尚卑,不可轻忤大王。照勃然曰:千载上有英才异士沈没而不闻者,安可数哉!大丈夫岂可遂蕴智能,使兰艾不辨,终日碌碌与燕雀相随乎?于是奏诗……”(《南史》卷十三)。

这段文字不仅可以使读者窥见其人,亦有助于理解这首诗。如果说傲霜独放的梅花,就是那些位卑志高、孤直不屈之士的写照,当然也可以说是诗人自我形象的体现。那么,“零落逐寒风”的“杂树”,便是与时俯仰、没有节操的龌龊小人的艺术象征。诗人将它们加以对比,并给予毫不含糊地褒贬,一方面反映了诗人爱憎分明、刚正磊落的胸怀,一方面也表现了他对“兰艾不辨”、贵贱不分的世风的抨击和抗争。

萧涤非先生曾经说:鲍照“位卑人微,才高气盛,生丁于昏乱之时,奔走乎死生之路,其自身经历,即为一悲壮激烈可歌可泣之绝好乐府题材,故所作最多,亦最工”(《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这首诗虽是咏物,然其身世境遇、性格理想、志趣情怀无不熔铸其中。就以上所言,则又显示出它的慷慨任气,沉劲老练的特色。因而,那“似稚似老”的评语实在是精当绝妙。

⑥ 梅花落的作品译文

①中庭:庭院中。
②咨嗟:赞叹声。
③君:指“偏为梅咨嗟”的诗人。这句是假托杂树的问话:你为什么单单赞赏梅花?
④其:指梅。作花:开花。作实:结实。以下是诗人的回答。这二句是说梅花能在霜中开花,露中结实,不畏严寒。
⑤尔:指杂树。霜华:霜中的花。华,同“花”。这三句是说杂树只能在春风中摇曳,在春日下盛开,有的虽然也能在霜中开花,却又随寒风零落而没有耐寒的品质。 《梅花落》属汉乐府“横吹曲。鲍照沿用乐府旧题,创作了这首前所未见的杂言诗。
诗的起句开门见山: “中庭多杂树,偏为梅咨嗟。。这里的“杂树。和“梅”含有象征意义。杂树, “亦指世间悠悠者流”。 即一般无节操的土大夫,梅,指节操高尚的旷达贤土。庭院中有各种树木,而诗人最赞赏的是梅花,观点十分鲜明。 ·
下面是诗人与杂树的对话。 “问君何独然?。这句是假托杂树的问话:你为什么单单赞赏梅花呢?诗人答道, “念其霜中能作花,露中能作实。摇荡春风媚春曰,念尔零落逐寒风,徒有霜华无霜质。”“念其。之。其。,谓梅花; “念尔”之“尔”,谓杂树。全句意为,因梅花不畏严寒,能在霜中开花,露中结实,而杂树只能在春风中摇曳,桂春日下盛开,有的虽然也能在霜中开花,却又随寒风零落而没有耐寒的品质。在此,诗人将杂树拟人,并将它与梅花放在一起,用对比的方式加以描绘、说明,通过对耐寒梅花的赞美,批判了杂树的软弱动摇。两者在比较中得到鉴别,强化,可谓相得益彰。
本诗主要是托讽之辞,采用杂言,音节顿挫激扬,富于变化其一褒一贬,表现了诗人鲜明的态度。这与作者个人经历有着密切的关系。鲍照“家世贫贱。, (鲍照《拜侍郎上疏》)在宦途上饱受压抑。他痛恨门阀土族制度,对刘宋王朝的统治深为不满,因此,他那质朴的诗句申表示了对节操低下的士大夫的蔑视和对旷达之士的赞扬。这里还包含着寒士被压抑的义愤和对高门世族垄断政权的控诉。诗歌以充沛的气势,强烈的个性,明陕的语言,给读者以震撼。 陆时雍说· “明远才力标举,凌厉当年;如五丁凿山,开世人所未有J”从《梅花落》一诗中可以看出,鲍照无愧于陆氏的评价。
沈德潜分析说。以花字联上嗟’字成韵,以‘实’字联下‘日’字成韵,格法甚奇。一诗的构思新颖、巧妙,运用丰富的想象力。把大自然中司空见惯的树和花人格化,借助于对话、对比等手法,使诗中的深刻含义得到形象的体现,象征色彩浓郁。假象见义,借此言彼,以生动婉曲的形式言志,增添了诗歌耐人咀嚼的韵味。

⑦ 梅花落的乐曲简介

《梅花抄落》属乐府横吹袭曲调,传为西汉李延年所作。别名《落梅》、《落梅花》、《大梅花》、《小梅花》等。“横吹”属古乐府中的鼓吹部,《梅花落》就是鼓吹部中的“横吹曲”。“横吹”不仅是横吹曲的简称,也是乐器的称谓,其形类于笛子。《梅花落》是汉横吹曲《摩诃兜勒》二十八解中自魏晋南北朝以来历唐宋元明清几代一直流传的曲调之一,和《折杨柳》一起成为笛曲的代表。同时,《梅花落》也是一首大角曲,用于特定的朝廷仪式,由专门人员演奏,隶属一定的部门。
郭茂倩《乐府诗集》说:“《梅花落》本笛中曲也”。《乐府解题》说:汉“横吹曲”共二十八解,李延年造。魏晋以后唯传十八曲。《梅花落》即其一。李白《黄鹤楼闻笛》一诗“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中的“落梅花”指的就是乐曲《梅花落》,为了押韵,用倒装手法写成。高适的《塞上听吹笛》一诗中“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中“梅花”也是指乐曲《梅花落》。
在古乐府中,诗词与音乐在意义上不可分割。是什么曲牌,就配其内容的诗词。因此《梅花落》也是乐府诗题。一般的《梅花落》的乐曲和诗词都是以傲雪凌霜的梅花为主题。

⑧ 古曲《梅花落》出现在诗词中有什么特殊含义

汉乐府《梅花落》曲,是唐宋文人很喜欢听的笛曲。刘过的《柳梢青》中有“泛菊杯内深,吹容shu梅角远”一句,李清照《永遇乐》词也有“染柳烟浓,吹梅笛怨”之句 。

诗中常用“吹梅”表现聆听那余韵悠长的笛声,展现胜日寻芳的愉快心情,更重要的是,诗人暗以梅花凌霜傲寒,高洁不屈的气质为自身节操的表现内容。

《梅花落》是汉乐府中二十八横吹曲之一,自魏晋南北朝以来历唐宋元明清数代一直流传不息,是古代笛子曲的代表作品。

(8)梅花落乐府扩展阅读:

郭茂倩《乐府诗集》说:“《梅花落》本笛中曲也”。《乐府解题》说:汉“横吹曲”共二十八解,李延年造。魏晋以后唯传十八曲。《梅花落》即其一。

李白《黄鹤楼闻笛》一诗“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中的“落梅花”指的就是乐曲《梅花落》,为了押韵,用倒装手法写成。高适的《塞上听吹笛》一诗中“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中“梅花”也是指乐曲《梅花落》。

在古乐府中,诗词与音乐在意义上不可分割。是什么曲牌,就配其内容的诗词。因此《梅花落》也是乐府诗题。一般的《梅花落》的乐曲和诗词都是以傲雪凌霜的梅花为主题。

⑨ 江城五月落梅花全诗

原文: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译文:

被贬谪的人要远去长沙,日日西望长安方向也看不见家。

黄鹤楼上传来了一声声《梅花落》的笛声,在这五月的江城好似见到纷落的梅花。

这是李白干元元年(758)流放夜郎经过武昌时游黄鹤楼所作。本诗写游黄鹤楼听笛,抒发了诗人的迁谪之感和去国之情。西汉的贾谊,因指责时政,受到权臣的谗毁,贬官长沙。而李白也因永王李璘事件受到牵连,被加之以“附逆”的罪名流放夜郎。所以诗人引贾谊为同调。

⑩ 梅花落的诗句是什么

《梅花落》原文
窗外一株梅,寒花五出开。
影随朝日远,香逐便风来。
泣对铜钩障,愁看玉镜台。
行人断消息,春恨几裴回。
《梅花落》作者简介
杨炯(650-约695)唐代诗人。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县)人。十岁举神童,待制弘文馆。二十七岁应制举及第,补校书郎。公元681年(高宗永隆二年)充崇文馆学士,迁太子詹事司直。恃才傲物,因讥刺朝士的矫饰作风而遭人忌恨,武后时遭谗被贬为梓州司法参军。公元690年(天授元年)任教于洛阳宫中习艺馆。公元692年(如意元年)秋后出为婺州盈川县令,死于任所,故亦称“杨盈川”。与王勃、骆宾王、卢照邻齐名,世称“王杨卢骆”,为“初唐四杰”。工诗,擅长五律,其边塞诗较著名。有《盈川集》,存诗33首。
《梅花落》简介
《梅花落》属汉乐府“横吹曲辞”。这首诗通过女主人公的赏梅来表现了她对行人(即她的丈夫)的思念,反映了战争的长久,亲人无音信。读者从妻子思念丈夫的切切情感中可以看出当时边关战争的时间之长,守疆的重要性。此诗既是咏物诗,又是闺情诗。前四句咏物,后四句写人。首联的梅花引出了尾联中对春恨的感慨,“一株梅”则暗示了女主人公的孤独。诗味醇厚,形象逼真。

热点内容
莲花条盆景 发布:2025-07-28 05:07:07 浏览:775
绿植碧萝 发布:2025-07-28 04:59:53 浏览:97
丁香和她的光 发布:2025-07-28 04:59:23 浏览:588
美团七夕街 发布:2025-07-28 04:59:23 浏览:211
情人节想给你买礼物 发布:2025-07-28 04:55:12 浏览:198
空花语音 发布:2025-07-28 04:54:33 浏览:871
西装胸玫瑰 发布:2025-07-28 04:54:32 浏览:250
韭菜兰花语 发布:2025-07-28 04:49:40 浏览:265
情人节海报文案 发布:2025-07-28 04:45:27 浏览:106
rio蓝玫瑰 发布:2025-07-28 04:41:10 浏览: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