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花赤叶斑
① 茶赤叶斑病的发病规律是怎样的
茶赤叶斑病的病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器在茶树病叶组织里越冬。翌年5月开始产生分生孢子,靠汪碧风雨及水滴溅射传播。该病属高温高湿型病害,在高温条件困宏举下发生严重。每年5~6月开始发病,7~9月发病最盛。如果6~8月持续高绝兄温,降雨量少,茶树易受日灼伤的最易发病。
茶赤叶斑病症状
② 茶花的病害有那些
茶花主要病害有轮纹病、炭疽病、枯梢病、叶斑病、烟煤病等;
主要防治药剂有:专退属菌特800倍;多菌灵500倍;百菌清800倍;克霉灵800倍定期防治,花前要注意灰霉病、花枯病防治。
茶花虫害以红蜘蛛、蚜虫、蚧壳虫、卷叶蛾、造桥虫为主,主要防治药剂用氯腈菊酯15mL+水胺硫磷20mL或久效磷25mL兑30斤水喷雾。
(2)茶花赤叶斑扩展阅读:
山茶花养殖的注意事项
山茶花不宜强度修剪,它的花、叶,芽发育时间较长,树冠形成也较均匀。基本上不需特殊修剪,只要剪去病虫枝、过密枝、弱枝和截短徒长枝就行了。
山茶花是多花树种,特别在生长衰弱的植株上,如果花蕾密集,就会消耗过多的养分,对植株生长不利。所以摘蕾是栽培管理上的重要一环,以每枝上留1~2蕾为宜,最多只留3个,并保持一定距离。疏下的花蕾可供药用。
山茶花花期较长,整个花期长达半年。所以及时摘去接近凋萎的花朵,对减少养分消耗,增强树势大有好处。
③ 茶花叶片上出现黑褐色小斑点,叶片掉落,怎么回事
根据你的描述我想你的茶花应该是爆发了炭疽病。炭疽病在花卉病害中,发病率还是很高的,危害也比较重。一般叶片受害率为百分之十至百分之三十,严重的可高达百分之九十以上。
茶花发生炭疽病时,除根部以外的所有部位都可能会被侵染。病斑上后期病菌的分生孢子盘成熟后,产生散生的黑色小粒点,造成叶片脱落,甚至会造成枯梢。
炭疽病以分生孢子盘在茶花病株上,或随病落叶进入土壤越冬,翌年春季条件适宜时,病菌在病部产生大量的分生孢子,借风雨或浇水溅射传播,从伤口或直接侵入。分生孢子萌发的适温是20至25℃,空气相对湿度80%以上,pH4~8时发病率最高。
当茶花的生长环境湿度大且不通风时或植株瘦弱抗病性下降时,都有利于病菌的侵入。而且该病还有潜伏浸染的特点,有时侵入后一直不发病,在环境条件适宜,植株衰弱时才显出.
茶花炭疽病的防止措施,合理施肥,除去病枝,病叶,和枯梢,焚烧掉。把盆栽茶花放在透光和通风的地方,不要放置过密。或打药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水溶液,或25%的炭特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8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800被水溶液。每隔10天喷一次药,连续防治3至4次就可以了。
④ 茶花叶子叶斑用什么药
一、炭疽病
症状:这是茶花主要的病害之一,刚开始会出现暗绿色的斑,后期逐渐扩大成大斑点,严重时导致整个叶片受损,导致落叶。
用药:在发病前期,喷洒波尔多液预防。叶片展开前,要喷磷酸二氢钾。除了喷药之外,还要彻底的清除掉病叶。
⑤ 茶花叶有红点
赤叶斑病
【病因及症状】该病由半知菌类叶点菌属(Phyllosticta sp.)真菌引起。病斑多发生在较嫩的专叶片上,初为淡褐属色圆形渍状小点。以后病斑蔓延,颜色由淡褐色变为棕褐色,有时多个病班连合成较大的斑块或蔓延于整个叶片,引起叶片的大量枯焦和 脱落。
【发病规律】该病菌存活在寄主的病残体上,孢子借助风雨、流水等传播。病害一般从5月份开始发生,7~9月份为发病高峰,受害叶片在大量脱落。
【防治方法】①发病初期,可用70%甲基托布津1 000~1 500倍液,或者25%灭菌丹400倍液,喷洒防治。②在干旱时,可增加叶片喷水,以抑制病害的发生。
⑥ 茶赤叶斑病的病原和症状是什么
茶赤叶斑病病原Phyllosticta.theicola.Petch,属半知菌亚门,腔孢纲,球壳孢目,壳霉科,叶点霉属。分布于全国各茶区。印度、日本也有报道。本病主要发生在茶树成叶和老叶上,发病初期从叶缘或叶尖开始出现淡褐色不规则形病斑,以后渐渐变成赤褐色,故名赤叶斑病。病斑部的颜色较一致。薯迟病斑边缘有深褐色隆起线,病部和健部分界明显。后期病斑上有许多褐色稍突起的小粒点。病猛手毁叶背面黄褐枝备色,较叶正面色浅。
⑦ 茶花叶子长斑怎么办 茶花叶子长黑斑怎么办
1、叶斑病:茶花的叶片上出现黑斑,可能是得了叶斑病。治疗方法:如果得了这种病,一定要记住不要将水弄到其叶子上,不然会加速疾病加重。在越冬前把感染的叶片全部摘除并烧掉,再用石硫合剂进行喷涂治疗。注意保护叶片不要晒伤和造霜冻。另外,平时可以定期喷洒药液进行预防和养分的补充,可以减少茶花患病的几率。
2、烟煤病
茶花若是得了烟煤病,也会在叶片表面出现黑斑。这些病斑在开始的时候是灰褐色的,后期逐渐变成黑色、扩大范围。
该病一般是在高温湿热、通风不畅的环境中,由蚜虫和介壳虫诱发的真菌感染。环境湿热程度度越高,病斑蔓延得越快越快,感染后所出现的黑色病斑会破坏光合作用,影响植株健康成长,对植株造成的危害非常大。
治疗方法:首先要从源头进行预防,注意植株生长环境的空气流通和充足光照,患病后可用清水擦拭病叶,将霉斑从叶片表面去除。但该病的诱因是害虫,因此要要根治还需从源头入手,诱发病害的蚜虫和介壳虫全部杀灭,在平时也应经常喷药杀虫进行预防,保持茶花的健康生长。
⑧ 茶花叶尖出现红色褐斑是什么原因,请大师指教
叶斑病,又称黑斑病或褐斑病。主要危害山茶花叶片,造成病叶脱落专。
发属病初期,叶片上出现暗褐色小斑点,以后小斑点逐渐扩大成为近圆形灰白色或灰褐色病斑,病斑边缘为红褐色的同心轮纹状皱纹。老病斑上着生许多小黑点。老叶的叶尖或叶缘病斑居多,严重时病叶从基部脱落。
防治方法:
(1)入冬前摘掉全部受害的病叶烧毁,然后喷一次5波美度石硫合剂,再移入温室越冬。
(2)山茶花发病后,切忌再向植株上喷水,否则,病菌蔓延更快。
(3)要尽量避免损伤山茶花叶片,注意防止风害、日灼及冻伤。
(4)化学防治:可定期喷施国光银泰(8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国光思它灵(氨基酸螯合多种微量元素的叶面肥),用于防病前的预防和补充营养,提高观赏性;
发病初期,病初期喷洒25%咪鲜胺乳油(如国光必鲜)500-600倍液,或50%多锰锌可湿性粉剂(如国光英纳)400-600倍液。连用2-3次,间隔7-10天。
⑨ 茶花叶片上出现黑褐色小斑点,叶片掉落,怎么解决
茶花的叶片上出现黑斑,可能是得了叶斑病,这是一种常见的茶花病害,在病害初始阶段,叶子上会出现黑褐色的斑点,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斑点会慢慢扩大,使叶子出现大片的灰褐色斑块,有的病斑还会呈灰白色。
黑褐色斑块上会出现很多小黑点,最终致使叶片枯萎凋落。
茶花之所以会得叶斑病,多半是因为空气过于湿热、不通风,或者浇水过多所致,病菌孢子通过各种途径感染植株并大肆蔓延,使茶花遭受病斑危害。
治疗方法:如果得了这种病,一定要记住不要将水弄到其叶子上,不然会加速疾病加重。在越冬前把感染的叶片全部摘除并烧掉,再用石硫合剂进行喷涂治疗。注意保护叶片不要晒伤和造霜冻。另外,平时可以定期喷洒药液进行预防和养分的补充,可以减少茶花患病的几率。
图中的病应该是叶斑病,茶花主要病害有轮纹病、炭疽病、枯梢病、叶斑病、烟煤病等。
主要防治药剂有:退菌特800倍;多菌灵500倍;百菌清800倍;克霉灵800倍定期防治,花前要注意灰霉病、花枯病防治。
另外,山茶花还经常长虫,虫害以红蜘蛛、蚜虫、蚧壳虫、卷叶蛾、造桥虫为主。
主要防治药剂用氯腈菊酯15mL+水胺硫磷20mL或久效磷25mL兑30斤水喷雾。
⑩ “茶花”主要病虫害和防治方法
养殖茶花的花友们最头疼的就是茶花的病虫害问题,没有经验又没有去找资料,都不知道应该怎么解决病虫害问题,本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茶花常见的病虫害、发病规律以及防治方法。
茶花常见病虫害防治:
一、炭疽病
病因及症状:该病由赤叶枯刺盘孢菌侵染茶花叶片而造成。
这是茶花的主要病害,发病率达33%。
病症多出现于叶缘、叶尖和叶脉两侧。
初现暗绿色斑纹,后逐渐扩大成不规则大班,颜色由褐色变为黑色,严重时可扩散到整个叶片,引起大量落叶。
发病规律:该病的发生与温度和温度有密切关系。
一般发病适温为25~28℃。
当温度适宜,湿度增加时,特别是连续降雨时,能促进病害的蔓延和发展。
一般4月份开始发病,6~7月份病害达到高峰,9月份以后病情趋向停止。
防治方法:
1、彻底清除病叶。
2、冬季剪除病枯枝。
3、在每年发病期前,喷洒1%的波尔多液,每半个月一次。
4、每周用600倍百菌清水溶液喷洒一次,连续喷3~4次。
5、加强栽培管理,科学除草施肥。
在春季可增施磷、钾肥,在叶片展开前喷施0.15%的磷酸二氢钾水溶液。
这个病最厉害,可能引起叶片落光以致死亡。
我自己的经验是,家里的盆栽,在炎夏季节,特别是茶花这样水分蒸发厉害的花木,该担心的更多是高温干燥,一定要浇足水,(但不能过涝)叶面喷水降温,可以预防该病发生。
二、藻班病
病因及症状:该病由寄生性锈藻引起。
在叶片的两面均可出现病斑,但以叶面为主。
初期为针头状呈灰绿色小圆点,后逐渐呈放射状向外扩展,形成近似圆形或不规则的病斑。
病斑隆起明显,表面有细条纹式的毛毡状物。
后期病斑颜色由灰绿色变为暗褐色。
由于病原体的覆盖,影响叶面光合作用的进行,因而使 茶花植株生长衰弱。
发病规律:寄生性锈藻以丝状营养体在寄生组织中越冬,在潮湿条件下产生游动孢子,孢子侵入新植株而使其得病。
该病原菌是一种很弱的寄生菌。
在高温高温的条件下,因通风透光差而生长不良的茶花,发生此病最为严重。
防治方法:
1、加强培育管理,合理施肥,及时修剪,避免茶花过于荫蔽,做到通风透光,以提高茶花抗性。
2、可用0.2%~0.5%硫酸铜溶液喷雾防治。
三、枯枝病
病因及症状:由病原真菌侵染茶花嫩枝或老枝后引起的一种病害。
受害枝条坏死,叶片由绿变为淡黄,从顶部向下逐渐干枯脱落,最后整个枝梢干枯死亡。
发病规律:该病的发生情况是,随着春季气温的回升,在病枯树上越冬的病原菌饱子堆逐渐成熟,随风飘散到附近的茶花枝条上,从新芽、嫩枝伤口、叶痕、嫁接或修剪伤口等处,侵入茶树为害,并大量繁殖。
防治方法:
1、冬季剪除病枯枝,集中予以烧毁。
2、摘除无用的不定芽和细弱枝,减少病原菌的附生场所。
3、将带病植株隔离养护。
4、在茶花植株萌芽抽梢之前,用甲基托布津、福美双、百菌清等杀菌剂喷施,特别要保证枝条伤口部位的喷药。
5、多施磷、钾肥,少施氮肥。
四、赤叶斑病(赤叶枯病)
病因及症状:该病由半知菌类叶点菌属(Phyllosticta sp.)真菌引起。
病斑多发生在较嫩的叶片上,初为淡褐色圆形渍状小点。
以后病斑蔓延,颜色由淡褐色变为棕褐色,有时多个病班连合成较大的斑块或蔓延于整个叶片,引起叶片的大量枯焦和 脱落。
发病规律:该病菌存活在寄主的病残体上,孢子借助风雨、流水等传播。
病害一般从5月份开始发生,7~9月份为发病高峰,受害叶片在大量脱落。
防治方法:
1、发病初期,可用70%甲基托布津1 000~1 500倍液,或者25%灭菌丹400倍液,喷洒防治。
2、在干旱时,可增加叶片喷水,以抑制病害的发生。
我自己的一盆茶花前些时得的就是这病,连日高温,水分蒸发利害,盆土偏干,以致发病,我立刻每日多浇水一次,特别是晚上一定浇透水,并且在叶面大量喷水,也没用什么药水,结果症状立刻减轻,不到一星期就好了。
这几天重新抽了不少新叶,一时好看不少。
五、烟煤病
病因及症状:该病是由蚜虫和蚧壳虫危害而诱发的。
受害茶花叶片的表面上覆盖一层病菌的菌丝,形成黑色的"烟煤"层,阻碍了茶花植株的正常光合作用及气体交换,使其生长发育严重受阻。
发病规律:该病病菌喜低温高湿的'环境条件,其中10~20℃的温度条件最适宜于病菌的生长。
在这个温度范围内,温度越大,病菌繁殖蔓延越快。
长期杂草丛生、湿度大、光照差的茶花林,有利于病害的发生和蔓延。
防治方法:
诱发烟煤病的害虫,主要是蚜虫和蚧壳虫等,因此,要防治此病害必须首先防治茶花的蚜虫和蚧壳虫,害虫灭,病即自然消除。
常见虫害
蚜虫
【形态与风险】蚜虫分有翅蚜虫和无翅蚜虫两种。
有翅胎生雌蚜,翅透明,体黑褐色;无翅胎生雌蚜,无翅,体暗褐色。
此外,若早外表与成虫相似,体无翅,淡黄色。
成虫和若虫群集于茶花嫩梢上吸收汁液,使被害茶花的芽叶萎缩,发展受到严重影响。
蚜虫的渗出物,能引起烟煤病。
【防治体例】
①在蚜早发生盛期,用50%磷胺乳剂2 000倍液或50%乐果乳剂1 000倍液喷洒茶花植株,每3~5天喷洒1次,持续3次,可覆灭蚜虫。
②以烟筋0.5千克,生石灰0.25千克,加水10~15升,浸泡一日夜,过滤去渣后用以喷雾防治,其下场好。
蚧壳虫
【习性与风险】风险茶花的蚧壳虫种类较多,严重的有吹绵蚧、红蜡蚧、糠片盾蚧三种。
蚧壳虫产卵量年夜,每只雌虫产卵可达千粒摆布,1年发生3~5代。
年夜多是以受精的雌虫在枝叶上越冬,翌年3月份起头产卵为害,多集中在嫩枝和叶片上吸收叶液。
受害叶片由绿色变为灰绿色,最后变为黄色,严重时枝叶上布满蚧壳虫,造成全株枯黄致死。
其渗出物可诱发烟煤病。
【防治体例】①人工防治:此虫年夜年夜都成群集中,可在发生周期数目不多时,直接在枝叶上压杀虫体。
②药剂防治:要抓住初孵若虫抗药力衰的特点,把握施药时代。
成虫体有蜡质,防治下场较差。
常用药剂有用松喷香和烧碱加水烧煮而成的松脂合剂该药液为黑褐色,首要含有过量的游离碱和松喷香皂液,对蚧壳虫体外蜡质笼盖物具有强烈侵蚀浸染,为防治多种蚧壳虫的有用药剂。
一般冬季用10倍液,夏日用20倍液。
还可用40%氧化乐果5倍液涂干。
③改善茶花的通风透光前提,按捺蚧壳虫的发展和滋生。
蛀茎虫
【风险状况】此虫首要风险茶花的枝梢。
被害的枝梢初呈凋萎状,日久均枯死。
一般在3~4月份首要风险春梢,在8~9月份首要风险夏梢。
被风险的枝梢上有早孔和粪便排出物,枝条最终干涸。
【防治体例】①剪除并集中烧失踪生有蛀茎虫的枝条。
②可用灯光诱杀成虫。
③在成虫成仙岑岭期,可用20%乐果乳剂500倍液或90%敌百虫1 000倍液喷洒;在幼虫期也可用90%敌百虫500倍液喷洒。
黑刺粉虱
【风险状况】黑刺粉虱首要风险茶花叶片,吸收叶片的汁液,其渗出物可导致烟煤病年夜量发生,严重影响茶花的正常光合浸染,造成年夜量落花等现象。
【防治体例】①在冬季或初春,把有虫枝、叶剪除,并集中销毁,以除虫源。
②在若虫孵化盛期,可用25%亚胺硫磷、50%马拉松800~1 000倍液喷洒;或用40%乐果、50%二臭磷、50%杀螟松10倍液喷洒;或用扑虱灵1 000倍液喷洒,7天喷1次,下场精采。
茶梢蛾
【风险状况】茶梢蛾以幼虫风险茶花叶肉和蛀食茶花春梢,使被害的春梢逐渐枯萎而衰亡。?
【防治体例】①在成虫盛期,可剪除被害的叶片和枝梢,集中销毁,以覆灭害虫。②在幼虫风险时,可用敌百虫500~1 000倍液喷洒,或用杀螟松、氧化乐果等 1 000倍液喷洒,均可获得较好的防治下场。
茶毒蛾
【防治体例】茶毒蛾幼虫以食叶为主。一、二龄幼虫有群集习性,多群集在茶花叶片后背,吃食下表皮和叶肉,而仅留上表皮与叶脉,使被害的茶花叶片成为半透明网状膜,不久即枯黄。三龄幼虫始食全叶,常群迁到树冠上部为害,同时吐丝结网。四龄幼虫食量逐渐增添,到五、六龄时幼虫食量年夜增,待吃完全株茶花的叶片后,即迁移至别处继续为害,厥后果很为严重。
【防治体例】①在3龄幼虫之前进行防治,下场较好。②茶毒蛾一般以卵块越冬,可在冬季与初春采摘卵块,将其集中销毁,以覆灭虫源。为防止毒毛伤手,采摘前先在手上涂上番笕水即可。③可用氧化乐果、敌百虫、马拉松等1000~1 500倍液喷洒防治。④操作成虫的趋光性进行灯光诱杀。
潜叶蛾
【风险状况】潜叶蛾以幼虫潜入茶花嫩叶和新梢皮下,进行蛀食,5月份起头风险,6月份虫害逐渐严重,到7~9月份虫害最为严重。被害幼叶的表皮呈现半透明花纹,被害新梢的表皮,呈现白色或半透明泡状。茶花植株发展不良,叶片扭曲脱落。
【防治体例】①可用杀灭菊酯5000倍液、氧化乐果1000倍液,在虫害发生前后,持续喷洒3次,即可防治。②家庭盆栽茶花若有若虫为害,可用人工捕捉杀灭。
茶尺蠖
【风险状况】茶尽蠖以幼虫咀食叶片为害。在其年夜发生时,可将茶花叶片、嫩茎吃光,严重影响茶花发展,使它无法进行光合浸染。?
【防治体例】在3龄幼虫之前进行防治下场好。常用的药剂有90%敌百虫2000~4000倍液、亚胺硫磷800~1000倍液、杀灭菊酯2000倍液、辛硫磷1000倍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