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樱梅茶花 » 隶书体梅花

隶书体梅花

发布时间: 2023-05-23 03:38:02

❶ 杨再春的隶书体梅花二字

❷ 请问哪儿有“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隶书书法作品,供欣赏

建议用方正或经典等字库中隶书繁体字体在WORD中打印.

❸ 金农隶书书法作品欣赏

金农(1687-1763),清代书画家,扬州八怪之首。字寿门、司农、吉金,号冬心先生、稽留山民、曲江外史、昔耶居士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布衣终身。下面我带给大家的是金农 隶书书法 作品欣赏,希望你们喜欢。

金农隶书 书法作品欣赏 :

金农隶书书法作品欣赏并散1

金农隶书书法作品欣赏2

金农隶书书法作品欣赏3

金农人物介绍:

金农,字寿门、司农、吉金,号冬心,又号稽留山民、曲江外史、昔耶居士等。别号很多,有:金牛、老丁、古泉、竹泉、稽梅主、莲身居士、龙梭仙客、耻春翁、寿道士、金吉金、苏伐罗吉苏伐罗(佛家经典上"苏伐罗"即汉文"金"字,苏伐罗吉苏伐罗就是金吉金)、心廿六郎、仙坛扫花人、金牛湖上会议老、百二砚田富翁等。

生于清康熙二十六年(1686),卒于乾隆二十八年(1763),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据金农自述;"家有田几棱,屋数区,在钱塘江上,中为书堂,面江背山,江之外又山无穷"。金农天姿聪颖,早年读书于学者何焯家,与"西泠八家"之一的丁敬比邻,又与吴西林同时,与号称"浙西三高士"交往熏陶,更增金农的博学多才。乾隆元年(1736)受裘思芹荐举博学鸿词科,入都应试未中携蔽薯,郁郁不得志,遂周游四方,走齐、鲁、燕、赵,历秦、晋、吴、粤、终无所遇。年方五十,开始学画,由于学问渊博,浏览名迹众多,又有深厚书法功底,终成一代名家。晚寓扬州卖书画以自给,为扬州八怪之首。妻亡无子,遂不复归。

金农的一生,大半在坎坷中渡过,有时"岁得千金,亦随手散去"。在困苦时也不得不依赖贩古董、抄佛经,甚至刻砚来增加收入,也曾托袁枚,求写彩灯,王昶撰《蒲褐山房诗话》记述金农,"性情逋峭,世多以迂怪目之。然遇同志者,未尝不熙怡自适也"。卒年七十七,一作七十八。

金农博学多才,嗜奇好古,收金石文字千卷。精篆刻、鉴赏,善画竹、梅、鞍马、佛像、人物、山水。尤精墨梅。所作梅花,枝多花繁,生机勃发,古雅拙朴。代表作有:《东萼吐华图》、《空捍如洒图》、《腊梅初绽图》、《玉蝶清标图》、《铁轩疏花图》、《菩萨妙相图》、《琼姿俟赏图》等。

金农个人成就:

书法

金农是扬州八怪的核心人物。他在诗、书、画、印以及琴曲、鉴赏、 收藏 方面都称得上是大家。金农从小研习书文,文学造诣很高。浓厚的学养使他居于"扬州八怪"之首。但是金农天性散淡,他的书金农像

法作品较扬州八怪中的其他人来说,传世作品数量是非常少的。他生活在康、雍、乾三朝,因此他给自己封了个"三朝老民"的闲号。金农初不以工书为念,然书法造诣却在"扬州八怪"中成为最有成就的一位,特别是他的行书和隶书均有着高妙而独到的审美价值。他的隶书早年是"墨守汉人绳墨"的,风格规整,笔划沉厚朴实,其笔划未送到而收锋,结构严密,多内敛之势,而少外拓之姿,具有朴素简洁风格,金农的书法艺术以古朴浑厚见长。他首创的漆书,是一种特殊的用笔用墨 方法 。"金农墨"浓厚似漆,写出的字凸出于纸面。所用的毛笔,象扁平的刷子,蘸上浓墨,行笔只折不转,象刷子刷漆一样。这种方法写出的字看起来粗俗简单,无章法可言,其实是大处着眼,有磅礴的气韵。最能反映金农书法艺术境界的是他的行草。他将楷书的笔法、隶书的笔势、篆书的笔意融进行草,自成一体,别具一格。其点画似隶似楷,亦行亦草,长横和竖钩都呈隶书笔形,而撇捺的笔姿又常常近于魏碑,分外苍劲、灵秀。尤其是那些信手而写的诗稿信札,古拙淡雅,有一种真率天成的韵味和意境,令人爱不释手。 金农的行书从其早期开始就不入常格,而以碑法与自家的"漆书"法写成的行 草书 ,用笔率真,随心所欲,点画浪藉而又笔墨醇厚,粗头烂服之间,透出苍逸稚拙之趣,令人叹服;其"写经雕版"式的楷书,似乎与民间书法一脉相通,没有轻重的线条变化和圆润的转折用笔,也没有提顿中的波挑,以均匀的线条和方硬的转折,书写出类似单线体美术字的书体,却又具有器形文字般的古茂,其书法的启迪意义非常深辩者远。传世书迹有《度量如海帖》,今流入日本。《盛仲交赞》,绢本漆书。

绘画

年五十始从事于画,涉笔即古,脱尽画家之习,良由所见古迹多也。初写竹师石室 金农书画作品

老人,号稽留山民,继画梅师白玉蟾,号昔邪居士。画佛号心出家盦粥饭僧。又画马自谓得曹、韩法,赵王孙不足道也。其山水花果布置幽奇,点染闲冷,非复尘世间所睹,盖皆意为之。问之则曰贝多龙窠之类也。他画梅,自称"江路野梅"、要求"天 大寒 时香千里",画马题道:"今予画马,苍苍凉凉,有顾影酸嘶自怜之态,其悲跋涉之劳乎?世无伯乐,即遇其人,亦去暮矣?吾不欲求知于风尘漠野之间也。"足见其怀才不遇的心情。他在一册页上画一士大夫高卧四面通风的水池亭中,题曰:"风来四面卧当中"。逍遥自在,不及世事,亦以"清高"自居。金农申言要把自己"平生高岸之气",一一见之画中。"以抒不平鸣"。在一幅《墨竹图》中,他竟然直书:"磨墨五升,画此狂竹,不钓阳鲚,而钓诸侯也。" 喜画瘦竹,说"画竹宜瘦,瘦多寿,自然饱风霜耳"。每画毕,必有题记,如"虚心高节,挺立不屈,久而不改其操,竹之美德也。"《雨后修篁图》题诗曰:"雨后修篁分外青,萧萧如在过溪亭。世间都是无情物,只有秋声最好听。"

所画人物造型奇古夸张,笔法古拙简练,形象鲜明突出;山水构图别致,随意挥写点染,简朴疏秀 ;其梅、竹用笔奇拙 ,凝练厚重 。书法从《天发神谶碑》、《禅国山碑》、《谷郎碑》变化而出,运笔扁方,竖轻横重,别具奇趣,风格独特,自谓漆书。金农的书画在当时享誉很高 ,为扬州八怪之一 。有《山水人物册》、《月华图》、《携杖图》、《东萼吐华图》、《墨竹图》等传世。著《冬心诗集》、《冬心 随笔 》、《冬心杂著》等。

❹ 隶书的花字怎么写

一、隶书的花的写法如下:

(竽,乐器),表示古人用花枝装饰欢庆的乐器。

造字本义:名词,草本种子植物的有性繁殖器官。

《广韵 • 麻韵》:花,(华)俗,今通用。

《广雅 • 释草》:花,华也。

二、词组释义:

1、野花[yě huā]

野生或不栽培植物的花;尤指一种野生或不栽培的植物。

2、泪花[lèi huā]

含在眼里要流还没有流下来的泪珠:两眼含着~。

3、菜花[cài huā]

油菜的花。

4、花坛[huā tán]

种植花卉的土台子,四周有矮墙,或堆成梯田形式,边缘砌砖石,用来点缀庭园等。

5、花纹[huā wén]

各种条纹和图形:贝壳上面有绿色的~。他能织各种~的席子。

❺ “寒梅傲雪”用哪种书体写出来好看为什么

“寒梅傲雪”是一个成语,意思是北方的冬天万物凋零,大雪纷飞之时唯有梅花傲立雪中,与众不同,梅花的鲜艳和雪花的洁白相应,景色宜人,也表现出了梅花孤傲不群的品行。历代都有很多的诗歌来形容梅花的品质,歌颂梅花的傲骨。

“傲雪寒梅独自开,唯有伊人踏香来.懂得寒梅通彻骨,梅花香自苦寒来。”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像这样的诗句历代还有很多,这也说明梅花是诗人非常喜欢的一种花,实际上很多诗人的性格也和美化一样,孤傲、高冷。那么以梅花的这种品质我觉得这四个字用书法来表现的话,行书和楷书都比较好。

楷书的话当然是选择柳公权的楷书,柳公权本人也是一个刚正不阿的人,皇帝问他怎样才能写好书法,他回答说“心正则笔正”,他的字也以骨力著称,被称为“颜筋柳骨”,笔力强劲,用笔方整和梅花的品质很像。

行书的话,我觉得用米芾的行书风格还是比较好的,米芾的行书用笔跌宕起伏,就像寒风中的梅花,虽然跌宕,但是它的根扎的很深,十分稳健,米芾的性格也是桀骜不群,它本身有洁癖,性格也十分孤傲。

草书更能表达“寒梅傲雪”。

我抢答问题了!

先抄一首关于“寒梅傲雪”的诗:

傲雪寒梅独自开,

唯有伊人踏香来。

懂得寒梅通彻骨,

梅花香自苦寒来。

对于书法“寒梅傲雪”用哪种书体写出来才好看这个问题,我谈一下自己的观点,如果各位网友对此有不同看法,欢迎讨论。



我认为,“寒梅傲雪”四个字可以用隶书和行书创作一幅高雅的书法作品,作品形式可为横幅、斗方和条幅。

上图为行书“寒”字,取法晋人王羲之的字。这个寒字写的线条丰富,韵味十足,很好看!




上图中的行书“梅”字,亦是取法古人的字。这个梅字写的非常微妙,真的像傲雪绽放的“梅花”!这个“梅”字出自哪位书法大家之手笔呢?

上图中的行书“傲”字,法度谨严,线条圆润,有晋字之元素,右部带篆意,且“傲骨”凸显。




上图中的行书“雪”字,大家一看就知道是出自王羲之的手笔。这个雪上部“雨”的用笔和点画处理,王羲之是费尽了心思的。



最后,用宋人的一首诗——《梅花》结束本答题。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大雪节气,寒潮来袭,部分地区遭遇雨雪,朋友圈内有一些零星的雪景。

麓风轩端坐南窗,临了一阵古帖,忽觉寒意袭人。煮一壶热水,品几口清茶,暖意涌上心头。窗外似乎有雪悄悄落下来,想起乡下园子里的几枝梅花,不知几时绽放......

“寒梅傲雪”很是应景。这几个字怎么写出来好看呢?翻开古帖,选几种风格,聊以自娱:


01

先是翻开了东坡居士的墨迹,这位虽然达观但又屡屡被放逐的文坛领袖,寒风中又颠簸在那一条被贬的道路上呢?从京城到海南,一路风雪弥漫。冉冉独行的老人啊,是否还记得在黄州,多年前您亲手栽种的梅花,也许已经含苞待放了吧?!



02

与苏轼同时代的米芾米老头,麓风轩也好久没有向您请安了!一世张狂,风雪中会在何处癫狂?是否已从“天竺归隐溪之南冈”?翻开您的墨迹,似乎才刚刚一挥而就,墨痕未干,寒风中透出一股倔强......


03

风雪中最放心不下的还是仁兄赵孟頫,大宋江山风雨飘摇,你一介书生,举家颠沛流离在南方,头上那一顶皇室后裔的草帽已经抵挡不了任何风寒。你的铮铮傲骨融进了甜媚的书法,棉里裹铁,外柔内刚......好样的,记得喝下嫂子管道升给你熬好的那一碗姜汤!


掩卷长思,似有所悟。

苏轼、米芾、赵孟頫,他们笔下的“寒梅傲雪”,都包含着个人的生命体验,它书写在大地上,书写在寒风中,书写在苍生里......透出一股人格力量,这就是好看的字!

抬头看窗外。忽觉寒风中的树木,经冬不凋,愈发苍翠了。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麓风轩】




【寒梅傲雪】四字是非常有大的人文境界的词语,可以说具有一种非常值得倡导的一种大精神大境界。如果从古代经典书法中集字的话,能够和文词内容匹配的集字作品非常多,也是书法家和艺术家比较喜欢题写的一个词语。就我个人的欣赏水平,我更喜欢毛泽东书法集字而成的作品。原因在于,毛泽东的人格魅力和波澜壮阔的人生经历、书法与中国革命相得益彰的精神气度,因此用毛泽东主席的书法集字最能够体现这样一种精神。看到用毛泽东主席的书法集字作品,仅仅能够联想到的毛泽东主席的革命经历和个人的心路历程就足够我们敬仰了,何况还有毛泽东主席那具有独体个性的书法境界。这里特附毛泽东诗词《咏梅》集字作品两幅,并释文如下: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亦或许毛泽东主席的集字书法作品中的点画线条太过于有强烈的个性,但就其中包含的文化或人文精神确是最无可比拟的。特别是那种诗书雄豪,两相辉映的磅礴气韵。






梅花,天生傲骨,不畏严寒,临雪盛开,暗香浮动。

要写出“寒梅傲雪”这几个艺术效果,要表现出“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的傲骨,只有苍涩遒劲的草书线条才能做到。

要表现出“俏也不争春,一任群芳妒”平和、无争的心态,非圆润中和的圆笔草书不可。

所以,我按这一思路,集了几个字,大家觉得如何?





个人认为,(寒梅傲雪)四个字用草书法,表示梅花在冬日的冰天雪地一种傲气和奔放。

寒梅傲雪。我觉得用刘炳森先生的隶书会相得益彰。隶书本柔,刘先生的隶书古拙,唯美,柔中有刚。

❻ 爆竹声声五光十色花千树,梅花朵朵四海三江酒一盅用隶书怎么写

❼ 关于梅花诗句书法作品

1.“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书法字体字帖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楷体书法如下:楷书书法字体的特点:楷书由隶书逐渐演变而来,更趋简化,横平竖直。

《辞海》解释说它“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这种汉字字体端正,就是现代通行的汉字手写正体字。

(7)隶书体梅花扩展阅读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意思是:宝剑的锐利刀锋是从不断的磨砺中得到的,梅花飘香来自它度过了寒冷的冬季。喻义要想拥有珍贵品质或美好才华等是需要不断的努力、修炼、克服一定的困难才能达到的。

此句不是古语,而是当今俗语时谚,最初出现于上世纪六十年代早期,1983年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俗语》权威著录。同时收录在清代同治年间儒生周希陶编写的《警世贤文·勤奋篇》,用以表达一个人如果要想在事业上有所成就,就必须准备好面对各种困难的挑战,不断在历练中丰富自己的阅历,提升自己的能力,才能达到自己理想的目标,不经过一次次磨练甚至失败,一帆风顺的只想成功那是不可能的,即使是一时运气好,但也不会坚持长久。

2.明文徵明行书梅花诗卷的书法赏析

文徵明行书《梅花诗》卷,该诗卷为一般行书手稿,写得清新俊逸。文徵明在书法艺术上成就最高的是小楷,所以这幅《梅花诗》卷仍带有很浓的小楷笔意。此卷行书熔晋、唐大家于一炉,而又不同于他们那种笔意连绵、体势险绝、极度夸张之作。在文徵明的笔下,明显洋溢着他自己那种恬淡平和的风神气息。此卷运笔悠然老到,意气平和,牵来曳往,应规入矩,精谨而纯熟。全卷虽无纵横捭阖之势,但由于书家具有很强的驾驭中锋用笔的能力,故而整体笔势圆融婉转、飞动轻灵、开合有度、收放适宜。其笔墨流畅而不飘浮,点画纤细处而不显弱,骨气深沉,血肉丰润。偶作牵连萦带之笔,亦无拖沓之嫌。

文徵明此诗卷的结字似欹反正,或大或小,或偏或正,方圆肥瘦,疏密长短,各具姿态,随心所欲又不逾规矩。在用笔上,此卷以中锋为主,笔画起止有断有连、有虚有实,清爽利索,虽然变化多端,然而最终能一气呵成,自然流畅。其章法疏空简阔,用墨浓淡相间,造成了黑白平衡的视觉效果。总之,此卷书法用笔虚和而骨力内蕴,用墨浓淡不拘而神韵反出,章法疏空而气势流宕。这也是文徵明行书的主要特征,反映了士大夫文人崇尚自然的率真情致。

3.《梅花》王安石的作品~

梅花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墙角有几枝梅花,正冒着严寒独自开放。为什么远看就知道洁白的梅花不是雪呢?那是因为梅花隐隐传来阵阵的香气。

[赏析]

古人吟唱梅花的诗中,有一首相当著名,那就是在作者之前,北宋诗人林逋的《山园小梅》。尤其是诗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两句,更被赞为咏梅的绝唱。林逋这人一辈子不做官,也不娶妻生子,一个人住在西湖畔孤山山坡上种梅养鹤,过着隐居的生活。所以他的咏梅诗,表现的不过是脱离社会现实自命清高的思想。作者此诗则不同,他巧妙地借用了林逋的诗句,却能推陈出新。你看他写的梅花,洁白如雪,长在墙角但毫不自卑,远远地散发着清香。诗人通过对梅花不畏严寒的高洁品性的赞赏,用雪喻梅的冰清玉洁,又用“暗香”点出梅胜于雪,说明坚强高洁的人格所具有的伟大的魅力。作者在北宋极端复杂和艰难的局势下,积极改革,而得不到支持,其孤独心态和艰难处境,与梅花自然有共通的地方。这首小诗意味深远,而语句又十分朴素自然,没有丝毫雕琢的痕迹。

4.明文徵明行书梅花诗卷的作品介绍

藏于辽宁省博物馆的《梅花诗》卷是文徵明遗留下来的较为成熟时期的代表作之一。

此卷为行书,纵47.2厘米,横470厘米,共13行,每行五字。内容为文徵明自己所创作的《梅花诗》七律三首。作者署“壬子款”,为嘉靖三十一年,此时文徵明83岁。卷后钤“文徵明印”白文方印、“衡山”朱文方印,引首印钤“傍云”圆朱文。

5.明文徵明行书梅花诗卷的基本信息

行书《梅花诗》卷是明代书画家文征明书咏梅花诗三首,时年已八十有三。

此书卷纵四十七点二厘米,横四百七十厘米,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文徵明在书法艺术上成就最高的是小楷,所以这幅《梅花诗》卷仍带有很浓的小楷笔意。

此卷行书熔晋、唐大家于一炉,而又不同于他们那种笔意连绵、体势险绝、极度夸张之作。在文徵明的笔下,明显洋溢着他自己那种恬淡平和的风神气息。

此卷运笔悠然老到,意气平和,牵来曳往,应规入矩,精谨而纯熟。全卷虽无纵横捭阖之势,但由于书家具有很强的驾驭中锋用笔的能力,故而整体笔势圆融婉转、飞动轻灵、开合有度、收放适宜。

其笔墨流畅而不飘浮,点画纤细处而不显弱,骨气深沉,血肉丰润。偶作牵连萦带之笔,亦无拖沓之嫌。

反映了士大夫文人崇尚自然的率真情致。

6.“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颜体书法图片

颜体书法如下图: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这句诗是出自明代佚名《警世贤文·勤奋篇》。

白话文释义:宝剑的锐利刀锋是从不断的磨砺中得到的,梅花飘香来自它度过了寒冷的冬季。喻义要想拥有珍贵品质或美好才华等是需要不断的努力、修炼、克服一定的困难才能达到的。

(7)隶书体梅花扩展阅读

颜体的书法特点:

结体方正茂密,笔画横轻竖重,笔力雄强圆厚,气势庄严雄浑。

从特点上论,颜体形顾之簇新、法度之严峻、气势之磅礴前无古人。从美学上论,颜体端庄美、阳刚美、人工美,数美并举,幽为后世立则。从时代论,唐初承晋宋馀绪,未能自立,颜体一出,唐斗坛所铸新体成为盛唐气象鲜明柄志之一。

颜真卿的楷书一反初唐书风,行以篆籀之笔,化瘦硬为丰腴雄浑,结体宽博而气势恢宏,骨力遒劲而气概凛然,这种风格也体现了大唐帝国繁盛的风度,并与他高尚的人格契合,是书法美与人格美完美结合的典例。他的书体被称为“颜体”,与柳公权并称“颜柳”,有“颜筋柳骨”之誉。

其楷书结体方正茂密,笔画横轻竖重,笔力雄强圆厚,气势庄严雄浑。早期作品以《郭虚己碑》、《多宝塔碑》等为其代表作,个人风格尚未形成,结体谨严,清丽俊秀,成熟作品首推《颜勤礼碑 》为其代表作,此时外拓开张,刚劲雄强的个人风格已然形成,晚年作品则以《麻姑山仙坛记》等为代表,用笔结体多古拙之趣。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网络-颜体

❽ 中国史上,有哪些擅长画梅的画家

元代著名诗、画家王冕(字符章,号称梅花屋主,是画梅的名家)

王成喜先生擅写意花鸟,书法擅隶书、行书,尤擅画梅,梅花又名“五福花”是中国传统名花,她象征着快乐、幸福、长寿、顺利、和平。梅花不仅是清雅俊逸的风度使古今诗人画家为它赞美,更以它的冰肌玉骨、凌寒留香被喻为民族的精华而为世人所敬重。中国历代文人志士爱梅、颂梅者极多;梅以它的高洁、坚强、谦虚的品格,给人以立志奋发的激励。在严寒中,梅开百花之先,独天下而春,因此梅又常被民间作为传春报喜的吉祥象征。

李长峰,中国书画家,国家一级画师、教授。是近年来崛起有实力的著名画家,以画写意梅花著称于世,尤其擅长画巨幅梅花作品。

画梅名家——邢久海

热点内容
七夕的手势 发布:2025-07-28 08:32:15 浏览:534
室内盆栽施什么肥 发布:2025-07-28 08:32:06 浏览:993
雪山荷花 发布:2025-07-28 08:30:41 浏览:792
喜欢绿植的人的性格 发布:2025-07-28 08:25:26 浏览:11
花艺师大赛 发布:2025-07-28 08:00:06 浏览:9
盆栽循环扇 发布:2025-07-28 07:58:38 浏览:555
百合花搭配 发布:2025-07-28 07:49:22 浏览:838
单身草盆栽 发布:2025-07-28 07:40:29 浏览:466
写赏荷花 发布:2025-07-28 07:39:43 浏览:867
焦下伞梅花 发布:2025-07-28 07:30:26 浏览: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