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枝干国画
A. 优秀梅花国画作品有哪些
1、木清《春满乾坤》
老干新枝,昂扬向上,豪放不羁,尽显梅花的劲峭冷香、丰韵傲骨。主干之分枝以中锋勾撇,挺拔坚韧。枝节之上的梅花竞相吐蕊开放,以枝多花繁为一大特色,枝繁花茂,但繁而不乱,疏密有绪,圈花点蕊,别出新意,显示了枝干劲俊、千花万蕊、天真烂漫、生机盎然的艺术效果。
B. 国画梅花的画法…枝干的画法技巧
国画梅花的画法:
1、用木炭条轻轻将梅的枝干勾画出来,小枝和花朵不用勾回,以免落墨时放不答开笔。
C. 在国画中怎样画梅花特别是白梅花。
首先要有一个大体的构思:右下方画一石,梅之主干由左向右上斜出。
1、以斗笔或较大毛笔先蘸水,再蘸中墨以较快的速度画石,适当加皴,不宜多。
2、再以大兰竹蘸水后,笔尖蘸浓墨,先画主要树枝的枝头,适当分叉,逐渐向下画,注意节奏和速度神高,越画水分和墨越少、越干,在这时画主要枝干的最粗部分,以较干淡之中墨边画边皴出木本树干老皮之质感。视情况可加轮廓线,并随手点出些苔点。
大枝干旁一般辅以中小树枝,主干较淡,那么,这小灶桥枝可适当加重,在靠近石处,右上角处,可令枝断开留出花的位置。
画枝干是极重要的一步。枝条要园劲,要用中锋。画到粗干时,墨变淡、变干,边画边皴,这时则多用侧锋。加皴时可在主干的侧下部多用一些,这样也增加了树干的明暗和立体感,这通过后来的渲染表现的更明显一些。
3、以较小的毛笔钩花,蘸淡墨。一般每个花瓣两笔钩成,骨朵也用两笔构成,之所以两笔主要是要放慢速度、笔笔到位、避免草草。钩花时注意多画些未开半开者,全开的要少些。并且切时注意花之向背、疏密。枝有疏密,花更要有疏密。在画的过程中体会“密不通风、疏可走马。”枝疏处花可疏,枝密处花可密;有时也可处理成枝疏处花密,枝密处花疏。
4、剔蕊点萼。因为开始考虑时要画的是白梅花,白梅也应令其有色彩感。我便请大家隐瞎猛用曙红加墨,可先剔蕊。画蕊时要挺住手腕,线要细挺刚劲,不能粗、不能弱、不能洇,每一根线都要气贯始终,功力到位,因为这是最能体现梅花精神的地方。画完花蕊以后,点花粉,不要拘泥于每丝一点,蕊丝相对整齐,粉点要园润灵动。紧接着仍用曙红加墨点萼,骨朵的方向全靠萼来表现和衬托。点萼更要干净利落,绝不能拖泥带水。在点萼的同时,视花密处之情况可适当增加少许小嫩枝,这与先画好的枝相比有了色彩的差别,也可使密处更密。疏处更显明朗。
5、为了增加画面的生机,可点缀上几只麻雀。这幅作品我们在左下粗枝干上蹲着一只,石之左面地上站两只。
麻雀很简单,也好画,处理好了整个画面便显得生气勃勃。
画时先用赭石加墨点出头顶,三只的一次都点上。下面的两只可画一正面一略侧,略侧者一边用较重的赭墨画出翅,甚至露出微翘的尾羽。接下来用另一支笔蘸浓墨钩画出嘴、眼,再用淡赭墨分两笔画出鸟之腹部,两笔一定要相对画出。这时可以稍等,待半干后可在肩头加黑点,下巴加黑点,并用墨画出微侧者之翅羽,用浓墨画出麻雀之腿、爪,其腿爪一定要画的劲挺尖利。也可光画腿不画爪子,像是站在雪地里(这当然还要作一些处理),我们这幅就先不画爪子。
6、现在枝干、花朵、萼、蕊等都已经干透了,下面可作一些简单的渲染。
首先用画麻雀剩余的淡赭墨染一下梅花枝干,不管枝干是浓墨画的还是淡墨的,全部用淡赭墨重画一遍,这样更显其质感。
用淡墨加石绿染石,可以基本平涂。上部可略淡,下部可略深。仍用这个色将花朵的周围作一些点染,不可洇入花内,这样可使白花更显洁白。这是画白梅的方法之一,还可有多种表现白梅的方法,这会在今后逐步学到。
仍用这个颜色在地面上点几个大小不等的点子,像是开始溶化的春雪、小鸟在结伴觅食。接着在左上部用此色画出一丛竹叶,作这幅画中梅花的陪衬
D. 目前全国哪位画家画梅花最漂亮
在众多的画家所展出的众多画作中,李适中(1943生,安徽颍上人。李适中从部队转业到阜阳地区文工团任艺委会副主任。后调展览馆,文物局工作。创作版画作品”夜校新课”、”辅导报告”,”两代人”等,发表于:上海人民出版社“黑白版画选集”,“人民日报”,”文汇报”,”北京周报””安徽黑白木刻集”等。李适中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下海创办文化产业,任工艺厂长、绿洲房地产公司经理。发明高分子工艺技术,获文化部科技进步奨及国家专利。创办青铜器文物研究所为中国文物学会会员单位。)的梅花最诱人眼球。他笔下的梅花,红、黄、绿、白,各色皆备,争奇斗艳,美妙可人。但无论何种梅花,在他的笔下,枝干铁样苍劲,虬曲铮然,正如董必武在《题画墨梅》中所题咏的那样“花寒不落墨常新,劲挺疏枝最有神”。确实如此,李适中的国画梅花枝干,着墨并不繁杂,疏枝劲挺,往往以少胜多,给人的感觉总是笔未到而意到,笔墨到而神韵至,寥寥几笔就能把傲霜斗雪而独秀天地的梅花特性展现得淋漓尽致。那些个盛开的梅花以及羞答答的花骨朵,在他的笔下,疏密相间,繁简相宜。挤挤挨挨的,热闹喧哗;单单散散的,自在悠闲。张扬的,艳若舞女;羞闭的,雅如淑女。其红梅,艳丽得没有丁点俗气;其黄梅,淡雅中又蕴涵有几分娇艳;其绿梅,清韵格调里又多伴有雅致;其白梅,用一个字概括——雅,再用一个词形容——灵动。有人说彭强的白梅最是神来之笔,此话不假。他的那些白梅,不需要艳彩来修饰,不需要重色来妆扮,枝干亦墨,花儿花骨朵亦墨,但同样的墨色,一经浓淡干湿虚实之变化,就显然地多姿多彩活灵活现起来。仅靠单一的水墨,如果没有“一番寒彻骨”般的磨练,如果没有大家般的灵气,要画到圈内人和门外汉都一致赞可的如此白梅,恐怕是好多丹青手也都玩不了的。
E. 刘老师国画课堂笔记要点:第四课《梅兰竹菊——梅花的画法》
一、文化渊源
北宋神宗元丰二年(一七九年),大文豪苏东坡遭到权臣排挤,被贬至黄州(今湖北省黄冈县)。生活上的拮据以及精神的苦闷需要解脱,为此苏东坡自己开垦了一片荒地,种松、柏、竹、梅于院中。不久,他又筑起一座小屋,在屋子四壁画上雪花,取名为“雪堂”。整个雪堂被他装扮得素净典雅,十分切合苏东坡当时的心境。一次,黄州知州(地方官)徐君猷特意来雪堂看望他,见他的居所冷清萧瑟,便打趣地问:先生啊,你到了冬天天寒地冻的时候,墙壁上画了这么多的雪花,你不冷吗?若没有人来的话,不觉得冷清吗?苏东坡指着窗外摇拽的花木,这样来了。典故就是这样出来的,有了这三个好朋友,也不冷清了。
苏轼是宋朝的人,再往前看,就会发现梅花在唐朝倒也没什么讲究,唐朝的诗人写梅花,在诗里梅花只是一个客体,没有这么多的讲究,没有这么多拟人化的表达,更没有把这些精神注入到梅花当中去,但是梅花在宋朝立马就不一样了,陆游一生写了117首梅花诗,是为“梅痴”。梅花,为什么被历代文人所崇拜和喜爱呢,我们要知道文化的源头,那么笔下的梅花,就不会那么的苍白了。
二、画理掌握
1、不同姿态梅花的画法
[图片]
a、正面梅花:侧锋圆笔,一共五瓣,每一瓣大小相同,围绕花心平均安排即可。花蕊侧锋用笔用笔尖去画,形状像钟表的表盘。花丝的线条带有弧度,画出纤细感;花药为顿笔一点。
b、侧面梅花1:中间前方一瓣较大较扁,左右两边为扁形小花瓣,花瓣根部朝向花心。后面四瓣相对较小。在前面一瓣的上方写花蕊,花蕊形状似扇骨。
c、侧面梅花2:前面两瓣较小较扁,后面中间一瓣最大、最圆,注意后面三瓣的瓣根要有朝向花心的指示。于前面两瓣的上方,也就是花心处画花蕊。
d、花苞:形状为一瓣梅花花瓣。浓墨点写花托,花托为点形,于左右两边环抱住花苞。于花苞中间最下方,顿笔后向下出锋出尖,写一“丁”字形,托住整个花苞,“丁”形收笔处与梅枝相连接。
e、半开梅花:一共三瓣,中间一瓣最大、最圆,左右两边为椭圆形小瓣,瓣根朝向花心。于花瓣夹角处画花蕊,花蕊只需画两三丝。花托画法与花苞的花托画法相同。
2、色彩搭配:若花瓣颜色为艳红,花蕊用浓墨写之;若花瓣颜色为淡红,花蕊颜色可用中墨、深红、藤黄的任意一种。
3、姿态变化:一幅作品中的梅花姿态要尽量富于变化,包括姿态的变化和朝向的变化,以及大小的变化和前后的变化。
三、技法练习
以王雪涛《梅花图》为例,检验画理的使用,并画一幅完整的作品。
[图片]
1、枝干
a、老枝苍劲有力,多转折动作,侧锋用笔,有枯笔;小枝轻松细劲,转折变化较少,中锋用笔,较伸展。注意两者的用笔和造型区别。
b、随势造型:利用枝干的走势牵引画面力量左右摇摆,又趋于平衡。主枝起笔第一节是往右的势,继而笔锋换向左边,变成往左的势,把力量整体牵引到左边;利用长长的小枝,又把老枝的力量从左边拉回来;最后为了让画面更加稳定,在主枝的后方又画一势态往上的小枝,既增加了画面的前后层次,又让画面更加稳定。
[图片]
2、花朵
a、可简单地将作品中的花朵分为四丛(四组),分组去画,可按照自己的心意随意安排花朵的姿态。然后在较光秃的枝头适当添加花苞,注意花苞有大有小,不要雷同。
b、藤黄加花青色调淡绿色,在每一组花朵处加1到2片小叶子,以丰富画面语言,但叶子颜色不要太跳脱,也不要画太多,以免影响画面的整体美。
[图片]
3、苔点
在枝干光秃处,中锋用笔顿笔点点子,以丰富画面语言。苔点没有固定的形状,但要注意大小的变化,老枝苔点较大、较多,小枝苔点较小、较少。
F. 如何画梅花和梅花树干国画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步骤来画梅花和梅花树干国画:
1. 准备纸张,墨汁和毛笔。最好使用专业的国画纸和墨汁。
2. 先画梅花树干。笔画应该粗细不一,并且线条要流畅。画出树干的主干和分支。使用深色的墨汁来强调树干的轮廓和细节。
7. 对整张画进行修饰和调整。检查一下画布是否完整,如果未完成则完善画作并进行橡卖雀调整。
8. 最后要等画干了,可以控制画干的速度,但是画干后,不可擦改。
G. 国画梅花的画法…枝干的画法技巧
1、先画上一个枝干,注意,粗细变化以及侧枝的形态。
H. 梅花水墨画画法步骤
首先要画梅花枝干,画画有个主笔,在梅花里就是主干,用毛笔调淡墨后笔尖蘸浓墨画主干,注意留白,以便次要枝干的穿插分布。
第一步,先定主干。
第四步,待梅花半干后再点上花芯,点花芯非重要犹如画龙点睛!
I. 怎样画好国画中梅花的枝干
国画梅画枝干画法:
(一)国画梅花勾皴法
用硬毫石獾、鼠尾一类的二号提斗笔从暗面入笔,边勾边皴,笔上水分宜少,灰墨蘸深墨分段画出。为了表现老干边缘的毛、涩质感,宜用侧锋逆行运笔。在暗面一侧面好之后,随即顺势用不同长短的弧线逐渐画出老干的主体形态,并勾出亮面部分老干的轮廓线,此条线的行笔不宜过实,可有断续以显示笔意的灵活。
待干后加点焦墨苔点就全部完成了这棵主干。国画梅花老干中伸出的粗枝可用双勾加皴的办法画,也可用泼墨画法一笔写出。
(二)泼墨法泼墨法画国画梅花枝干时首先要注意墨色上浓淡干湿的变化,处理好调墨和蘸墨之间的关系,用大号硬毫提斗笔饱蘸墨色侧锋逆行运笔,随笔势的发展笔锋亦随之相互转换,通过提按、顿挫以及笔的顺势强化笔法上的变化,要一次蘸墨一气呵成。
对行笔当中出现的散锋或枯涩笔墨,要顺其自然予以保留,待墨色干透后通过罩色全其神貌。国画梅花主干可用复笔画法,左右两笔并行排列,先左后右依次画出。主干完成后顺势写出粗枝及嫩茎,其画法同于勾皴画法部分所述。以上介绍的就是如何画好梅花。
J. 梅花的画法国画步骤
1、梅花花朵画法——点厾法
点梅花的花朵可用兼毫或羊毫笔,颜色可用曙红加胭脂调染,或白粉加曙红及大红调染,再蘸少许赭石,在蘸色时笔上要有浓淡变化,颜色不宜太厚,色要透,先藏锋起笔,再藏侧锋点厾,注意花瓣分大小点。梅花一般分一三五瓣,形态上有正面、侧面和反面之分。花蕊、花萼、花须亦以正、侧、反面勾勒,学画时不要均等排列,点花蒂、花柄时要用浓墨点,用笔要活泼灵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