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茶花耐寒
⑴ 茶花耐寒吗什么时候开花
耐寒。
茶花惧风喜阳、地势高爽、空气流通、温暖湿润、排水良好、疏松肥沃的专砂质壤土属,黄土或腐殖土。pH5.5-6.5最佳。环境湿度70%以上,大部分品种可耐-8 ℃低温(自然越冬,云茶稍不耐寒),在淮河以南地区一般可自然越冬喜酸性土壤,并要求较好的透气性。
花期1-4月。培育品种茶花的花期较长,一般从10月份始花,翌年5月份终花,盛花期1-3月份。
(1)油茶花耐寒扩展阅读:
茶花栽培注意事项
1、土壤是盆栽山茶花的生长基础,因为茶花根系依赖土壤生长、发育,茶花生命活动所需要的水分和养分主要从土壤中吸取。
2、茶花喜欢偏酸性、含腐殖质较高、疏松通气的山地红(黄)壤土,pH值在5至6.5之间,不能采用碱性土或黏性重的土壤作盆栽茶花基质。
3、土壤配制:山泥土(种作物的熟化红壤土)50%,木屑或食用菌渣40%,饼肥粉或牲畜粪和磷肥粉10%,三者拌匀,浇水适量装袋熟化,夏秋20天以上,春冬30天以上,这种土壤不仅疏松通气,还能保肥保水,适合茶花生长发育。
⑵ 油茶种植技术
油茶喜温暖,怕寒冷,要求有较充足的阳光,否则只长枝叶,结果少,含油率低。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油茶种植技术,一起来看看。
油茶种植技术
一、概述
1、经济价值
油茶是山茶科山茶属植物,是我国南方主要的木本食用油料树种。茶油是深受群众喜爱的优质高级食用油,以油酸和亚油酸为主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占90%以上,茶油易于人体吸收、消化,不含人体难以吸收的芥酸和山俞酸,也不含会引起人体血压增高,导致血管硬化的胆固醇,长期食用能降低血清胆固醇含量,起到预防和治疗高血压和常见心血管疾病的作用。茶油耐贮藏,不易酸败,色美味香是烹制食品、加工罐头、制造奶油的最好油料。除食用外,茶油及其副产品在工业、农业、医药等方面还具有广泛用途。
油茶是一种常绿、长寿树种,一次种植,收获期长达100年以上。油茶适应性强,能耐干旱瘠薄,是我国南方低山丘岗红壤大边区的先锋造林绿化树种,油茶冬春开花,花色浓艳,尤其是普通油茶,在少花的秋冬季开放,既是美丽的观赏植物,又是重要的蜜源树种。油茶还是优良的防火树种。
因此,在我省低山丘陵地区大力发展油茶生产,既能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群众的经济收入,提供优质保健油源,满足人民生活日益增长的需求,又可提高低山丘陵区的森林覆盖率。同时,油茶林还具有美化环境,净化空气,调节气候,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等多种生态效益,促进工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据测定,油茶林的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比值为10:3。
2、分布与现状
油茶在世界上分布不广,我国为其自然分布中心。油茶在我国的水平分布大约在北纬18°21′-34°34′,东经98°40′-121°41′之间,全分布区跨18个省市,1100个县。垂直分布的幅度多在400-800m,但随纬度、经度和地貌不同而有差异。
我国油茶林的类型有集约经营的人工林、半野生状态的低产林和自然分布的混交林几种。主产地油茶林以人工营造的纯林为主,是油茶生产力的主体;半野生油茶林管理粗放,产量低,经济效益差,现正加以逐步改造;天然林分中,油茶生长常常受抑,产量很低。
近20余年来,我国油茶科学研究和生产水平有了提高,良种化工作迅速开展,无性繁殖技术有了新突破,无性系造林普遍实行,丰产林标准得以实施,大面积低产林进行了改造,经济效益显著提高。特别是近年来,对油茶林在南方生态区位中重要性的认识得到加强,油茶已被视为南方丘陵地区首选的生态经济型树种,在荒山绿化、退耕还林中,油茶已成为新的发展热点。
目前,全国油茶栽培面积5500万亩,我省是油茶中心产区,栽培面积2000多万亩,常年产油7-8万吨,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第一。
长沙县现有油茶面积4484.9公顷,占全县林业用地面积6%,全部为人工林,全县20个乡镇,均有分布,其中667公顷以上的乡镇2个,67公顷以上的乡镇7个。品种以寒露籽居多,霜降籽次之;树龄以中老树居多,且全部为常规品种,幼树及良种油茶极少,年平均产油246吨,每公顷仅55公斤。当地群众有近300年经营历史,油茶种植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近几年每年新造1000亩,低改2000亩速度)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茶油的需求量必将上升,因此长沙县发展油茶产业具有一定的有利条件。
二、生物学特性
1、生长结果习性
油茶是常绿小乔木,寿命长达几十年至数百年,油茶开始结果年龄因繁殖方式不同而异,实生苗5年才开始结实,10年进入盛果期;嫁接苗3年即开始结果,6年进入盛果期,在良好的管理条件下,盛果期可维持40-50年。
根:油茶为轴状深根性树种,主树特别发达,伸入地下1-2m,而侧根、细根相对稀少,吸收根分布在20-50cm的土层内。油茶的根,一年中有两个生长高峰,2月中旬开始活动,3-4月间即新梢快速生长之前,根系生长出现第一个生长高峰;9月即花芽分化、果实增长停止以后,开花之前,根系生长出现第二个高峰;12月至翌年2月生长缓慢,但未见停止。油茶根系生长具有强烈的趋水趋肥性及较强的愈合力和再生力。
芽:油茶的芽,依其在枝梢着生位置可分为顶芽和腋芽;依其性质则可分为叶芽和花芽。顶芽一般1-3枚,多的可达10余枚,中间1枚为叶芽,余为花芽;腋芽一般1-2枚并生于叶腋处,其中一为叶芽,余为花芽。叶芽瘦长,花芽肥大。开始难于用肉眼区别花芽与叶芽,到5月中旬方可识别,凡圆而粗,呈红色的为花芽;细扁而尖,呈青绿色为翌年萌发新梢的叶芽。
油茶花芽分化规律:花芽在春梢的分布量与林龄、经营水平、树冠和枝条的不同部位有关。经营水平高,施肥区油茶花芽分化率高,且分化时期早;在同植株上,树冠上中部的花芽多;在一根枝条上以顶端的花芽较多;树冠南向较北向分化率高。枝条类型不同,花芽分化的时间和分化率也有差异,花芽分化率以长果枝为最高约占38%,但从整个植株而言,花芽所占比例以中果枝最高,短果枝次之,长果枝最少,这是因为中果枝,短果枝占全树的比例大。
油茶花芽分化过程:油茶的花芽分化是在春梢基本结束生长后的6月中下旬开始的,到8月下旬基本结束,分化盛期在6月下旬至9月中下旬。各地因气候长期保持不同而有差异,同一林分,甚至同一植株上,花芽分化也先后不一,这也是造成油茶花期长的主要原因。
枝梢:油茶的枝梢,按抽发的季节可分为春梢、夏梢和秋梢。油茶幼年阶段,当肥水条件较好时,常三者兼而有之。成年阶段的油茶主要抽发春梢,少有夏梢。单枝具有三片叶以上才能形成花芽,开花着果;全株每果平均有叶15-20片才能保证稳定均衡生长,叶片过少,翌年必然出现小年。
春梢的生长不仅关系到当年花芽的分化,而且还关系到翌年油茶产量,春梢数量与翌年产果量成正相关。
花:油茶的花为两性花,异花授粉,传粉媒介主要是昆虫,如蜜蜂、蝴蝶等。油茶从10月中旬开始开花,11月为盛花期,12月下旬开花基本结束,少数延至翌年2月开放。一天中开花时间一般在上午9点至下午2点;而以上午11点至下午1点最盛,因为这时气温较高,有利花朵开放,传粉和授精。
果实:油茶雌花授粉受精以后,子房逐渐膨大,形成幼果。12月中旬以后,因气温过低而停止增长,3月气温回升,幼果继续生长,4-8月果实体积增长较快,7-8月为果实迅速增长期,8月中下旬以后,果实从体积增大转向质量增加和油脂积累,此时种含油量迅速增加,而水分、淀粉、含糖量逐步下降,9月未到10月中下旬,油脂转化逐步停止,果实成熟。
2、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气候条件:油茶性喜温暖、湿润的气候,一般要求年平均气温14-21℃,1月平均气温3℃以上,7月平均气温28℃以下,极端最低气温-10℃,≥10℃年活动积温1500-5000℃;年降水量1000-2200mm,降水集中于4-8月;年日照1800-2200h,无霜期200天以上。
温度对油茶生长发育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其中对花芽分化和开花坐果的影响最大。油茶花芽分化最适温度为27-29℃,花期最适温度为14-18℃,如果温度不适宜,则会降低花芽分化率和坐花坐果率。
油茶是喜光树种,苗期和幼树期有一定耐荫性,但成林后,要求充足的光照。
油茶对水分条件的要求不严,但在8-9月果实生长发育期间,雨量充沛、均匀,立地水分充足,有利于果实生长和油脂转化,开花期间降水过多,则不利于传粉受精,加剧落花落果。民谚“七月干球,八月干油”指的就是这个道理。
土壤条件:油茶对土壤要求不严,以黄壤和红黄壤生长最好,黄红壤和红壤次之。生产上应选择PH值5-6的疏松、深厚、肥沃、排水良好、保肥保水力强的壤土,或砂质壤土条件下栽培。油茶是嫌钙植物,不能在中性土和钙质土上生长。
地形地貌条件:海拔、坡向、坡位、坡度等条件,对油茶生长发育有间接的影响。山地阳坡油茶林的生长量、果产量、含油率等性状均较阴坡的油茶林要高,且花期提前,果熟期早;下坡的油茶林,其长势、产量等,均优于上坡;坡度宜缓,超过25°则生长不良。
三、苗木培育
1、实生苗培育
将油茶种子直接播于苗床,培育1-2年,以裸根苗出圃,这是常规育苗方法。油茶幼苗期为偏阴性,需要充足的水分和肥沃的土壤,圃地宜选设在东南向排灌良好的坡地,PH值5.5-6.5的沙质壤土为宜。油茶不宜在高湿排水不良、粘重板结或干燥的沙土生长。初冬翻耕圃地后,均匀施入腐熟厩肥,然后耙碎作畦。冬播则要防鼠害。春播前25天浸种2-3天,沙床催芽18-22天,然后播于圃地。油茶以条状点播,株行距10×20cm为宜。每亩播种约20000粒,约种子40kg左右。覆土厚1.5-2.0cm,稍加镇压。苗高10cm左右施速效氮肥(0.5‰)一次,当长出3-5片真叶时用铁铲在地表下10-15cm呈45度斜插切断主根,以促使侧根生根。然后再施复合肥(1‰)一次。春雨期用半量的波尔多液防治叶软腐病;高温多雨季节用1‰托布津防治叶炭疽病。注意松土锄草,使土壤保持一定的含水量。一年生苗高达30cm,根茎粗0.25-3.0cm,一级苗数量每亩可达9000-11000株。
2、扦插苗培育
扦插繁殖是无性繁殖中最简便易行的方法,能在较短期间繁育出大量的良种苗木供应生产,因而被广泛采用。选取优良品种类型、优良单株或优良无性系树冠中上部外围,粗壮通直、腋芽健全、叶片完整的1年生以内的春梢、夏梢做插穗,尤以当年生刚木质化的春梢最好。
采集穗条必须锋利的枝剪剪取,剪截的部位在枝条基部的弱芽(一般是第一或第二片叶以上)上方1cm左右,使剪下的枝条能充分利用健壮的腋芽作繁殖。
插穗有长穗和短穗两种。长穗每穗带3-5个芽叶,长约8-10cm。长穗因叶面积大,光合产物多,生根容易,常规扦插成活率较高。短穗则每穗带1-2片叶,长3-5cm;繁殖系数比前者高2-3倍,但要求较优越的环境和管理条件。削穗时用单面刀片从腋芽上方2mm左右处呈45度角切断,穗的基中末端切口削成斜面,切口要平滑,不能伤芽、叶。削穗的过程要注意保湿,防止风吹日晒。
在条件较优越的地方作成一般苗圃式的苗床,床面高15cm,上面铺2:1的黄泥混沙,以作扦插层。扦插后必须设置荫棚,棚内温度不越过30℃,透光度30%左右。
常规扦插以夏、秋为宜,但夏插最好。大量试验证明,扦插时机以5月底至6月份为好。
3、嫁接苗培育
油茶嫁接的方法有皮下技接、盾形芽接、切接、腹接和芽苗砧接等多种,目前基本上采用“芽苗砧嫁接法”,具体操作方法是:
选种催芽:将油茶果采回后阴干,选出大粒种子(380-440粒/公斤),经消毒处理后用湿砂贮藏,盖上薄膜或其他覆盖物进行催芽。
圃地选择:选择交通方便,地形平坦,光照充足,易于排灌的水田或旱土作为圃地。圃地选好后,将其植被清除干净,3月中旬开始整地,每亩施石灰50公斤、复合肥50公斤后深翻整地,6-7天后开始作床,床宽1.2米左右,要求床面平整,土壤疏松,苗床作好后,可覆盖一层黄心土,以减少杂草危害。
架设荫棚:苗床备好后,即架设荫棚,棚高1.7米左右,遮荫架设后,将苗床用塑料薄膜覆盖,防止雨水冲刷,保持床地疏松,干湿适宜,便于嫁接与培育。
接穗采集、运输和贮藏。采穗时要选择叶芽饱满,无病虫危害,生长良好的枝条。若长途运输,可在箱底铺上脱脂棉,用水淋湿,运至育苗地点后,将其插在阴凉处的沙床上或地窑中,保持湿度,可使用5-7天。
嫁接:嫁接时期一般在5月中旬至6月下旬,待种砧已生长到3-4厘米高,接穗半木质化时开始嫁接。如若种子萌发过早,可在芽床上加盖一层湿沙,延长出芽期,加粗芽砧;如若种子萌发过慢,可每隔2-3天洒温水一次,可保证芽砧期与接穗期吻合。
嫁接方法:削砧,将砧苗挖出后洗去泥沙,在子叶上方2厘米处切断,去掉生长点,然后于切口处纵切一刀,将砧木劈成两半,切口深1.2-1.5厘米。削穗,接芽下方两侧各削一刀,将下端削成楔形,长1.2厘米,再将上端齐芽尖削断,带一叶一芽,叶片可以全留或削去1/2。嵌穗与捆扎,将削好的接穗插入砧木切口中,使形成层相接,然后用皮条在接口处包紧,再将芽砧的主根切去1/3。
栽植:将嫁接好的苗木栽入苗床,栽植密度每亩6万株,栽后用洒水壶洒一次透水。
接后管理:嫁接后20天左右开始第一次除萌,并除去杂草和死亡的单株,除萌去杂工作一直要延续到9月份。嫁接后一个月左右是苗愈合的关键时期,低温阴雨或干旱都会造成苗木愈合困难。低温阴雨常使地下水位上升,苗木易于根腐,应及时清沟排水。如遇高温干旱,则应增加遮荫度,减少光照,及时喷灌,降低圃地温度。苗木移栽半个月后可喷施2-3次磷酸二氢钾,可防止圃地白绢病、根腐病、地老虎,促进苗木的生长。苗木嫁接40天左右,接苗已成活,即可取去保湿罩,白露节后可拆去荫棚。
为了提高苗木质量和保证造林成活率,在第2年5月上旬春梢接近停止生长时,即采用摘心定干措施,促进苗木分枝,地径粗达到0.4厘米以上,苗高为40厘米-45厘米,根系发达。
四、造林技术
1、造林地选择
油茶是喜酸性树种,一般宜在pH值5-6.5的土壤中生长。铁芒箕、映山红、乌饭树、盐肤木、白茅等酸性土指示植物生长繁茂的低山丘陵,便可作为油茶的造林地。
油茶是一种在个体发育过程中,逐步从半阴过度到阳性的树种。进入成年阶段(10年以后),由于大量结果,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交替进行,对直射光的需要十分迫切,如光照不足,对油茶产量影响极大。种植油茶以多结果、多产籽、多出油为主要目的,故造林必须选择阳光充足的阳坡和半阳坡。特别是地处峰峦重迭的山区,尤其要注意林地坡向选择,宜选南向、东向或东南向。
油茶要经常中耕抚育,在各生育阶段需要对林地土壤进行不同程度的挖垦。坡度越大,挖垦将加速水土的流失。为了保持水土,涵养水源,油茶宜选择25度以下斜坡或缓坡造林。
2、整地
油茶整地方法有全垦整地、带状和块状整地三种,可根据林地条件、经营水平高低、劳力投入、生态环境保护等情况因地制宜选用。全垦整地适用小于15度的缓坡、不易造成水土流失的造林地。块状整地在坡度较陡,坡面破碎以及“四旁”植树均可采用。整地工作应在造林前三、四个月进行,有利土壤风化和洞穴土壤落实。种植穴应为80×80×80cm的大穴,结合大穴填土施足基肥,基肥应与回填土充分混和均匀,洞穴填土应高于地面20cm以上。
3、造林密度
造林密度主要是根据物种生物学特性、立地条件及经营目的品种模型等来确定,一般每亩栽植60—120株左右。有肥地栽稀,土瘦栽密;山脚栽稀,山顶栽密;缓坡栽稀,陡坡栽密;间作栽稀,不间作栽密的经验,霜降品种栽密,寒露品种栽稀的经验,值得提倡。
4、苗木栽植
油茶为常绿阔叶树种,幼苗主根长而侧根少,晴天和旱季起苗造林最易引起苗木失水,导致造林失败。油茶造林成活率的高低,与空气湿度和土壤水分关系十分密切,晴天与雨天造林成活率大不一样,以随起随造成活率高。春季多雨,空气湿度较大,土壤湿润,在“立春”至“惊蛰”之间,芽将萌动之前选择阴天或小雨天气造林最为适宜。
植苗造林根据“三埋两踩一提苗”的原则。一定要做到栽紧踏实。平坡大穴,在栽植后要用松土将基茎部分堆成馒头形,防止雨季穴土沉陷积水,造成水渍死亡。苗木定植深度以超过原圃地根际1-1.5cm为宜。
直播造林,方法简便、省工,可以迅速完成大面积的造林任务。
5、抚育管理
幼林的管理主要是中耕除草,解决幼苗与杂草争光、水、肥,每年进行2—3次,同时可进行间种,以耕代抚;其次就是树型培养,及时定干摘心,控制枝条延长,以培养树冠紧凑,树型开张的丰产树型;为了确保幼林的早产丰产,应适当施肥。成林阶段是油茶从开始结果到大量结果的时期,也是油茶经营最有价值的时期,要保证成年油茶高产稳产,每年夏季要铲山除草一次,每隔3年要在冬季深挖一次。此外,应根据土壤肥力状况、树龄大小、树势强弱、结果大小年进行合理施肥。
五、低产林改造
油茶低产林是油茶生产中的一个很普遍的问题,其成因有历史和现实两方面的原因。历史原因是传统上的实生繁殖,造成了林分品种混杂,劣株比例大,株产差异大;很多油茶林经历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林分结构不合理,稀密不均,多代同堂,林分衰老,自然更新能力差。现实原因是对油茶生产认识不足,将油茶视为“露水财”,经营管理粗放,林地荒芜,养分贫乏,以及病虫害严重,抚育管理不当和采收过早等,油茶低产林改造投资少,见效快,是短期内提高产量的有效途径。对不同的林分有不同的改造方法,各种措施相互配合,综合运用,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油茶低产林改造的主要技术方法有:
(一) 林地清理
林地清理是指对油茶林内灌木、杂草、寄主植物和其他混生的用材林、经济果木林树种进行彻底的伐除。对于有杂灌的林地,要先一次性全面彻底的清除,有利于后续作业。在清理林地时,不但要清除杂灌,对油茶的老、残、病株也要一并砍掉。
(二)伐密补疏
对于过密的林分和地点,一定要下狠心疏伐。实验证明,越是疏伐得彻底的,效果越好,不但不影响产量,而且会增产。在疏伐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要伐除林下受压的小树。
2、要砍掉树体结构不合理的树。
3、要去掉不太结果或不结果的树。通过疏伐,将郁闭度调整在0.7~0.8之间,使林分内保持合理的透光度。
对稀林则需补植,以充分利用地力空间,提高单位面积的生产潜力,增加林内良种率。
(三)整枝修剪
为了形成合理的树体结构,改善林内通风透光条件,便于其他作业,整枝修剪很有必要。整枝修剪时应注意:1、以疏剪为主。以修剪下部枝条为主,即修枝亮脚,使之树下较空,便于垦复、施肥、开沟等作业。2、要因树制宜,剪密留稀,去弱留强,形成合理的树林结构。3、避免用砍刀砍枝,尤其是大枝,要用锯刀锯枝,以免损伤树干树皮,引起病虫害。
(四)深挖垦复
油茶垦复,能大大促进油茶的生长发育,成倍地提高产量。我国油茶面积大,粗放经营管理,长期呈荒芜或半荒芜状态,因此,必须大力提倡垦复。在垦复时要注意:
1、深度在20厘米以上。
2、要全面深挖垦复。
3、提倡深翻垦复,将土块翻过来,一则有利于枯枝落叶等掉落物深埋腐烂,二则有利于杂灌根系翻晒枯死。
4、要坚持三年一深挖、一年一浅锄的习惯,才能巩固深挖垦复的成果。特别是第一年秋、冬深挖以后,第二年夏季一定要浅锄一次,这样才能有效的控制杂草,疏松土壤。
(五)挖竹节沟
我国油茶林大都分布在亚热带季风区域内,春夏雨季多,水土流失严重;高温干旱,都不利于油茶生长发育。而挖竹节沟是防止水土流失,提高林地保水、保土、保肥能力的重要措施。竹节沟的标准和要求:
1、沿环山水平线开挖,沟底宽50厘米,深40厘米。
2、沟距依林地坡度大小而定,坡度大于15度的上下沟距8米,15度以下的沟距10米。
3、有条件的地方,株行距较规整的林分可逐步建设水平梯土,但即使建成水平梯土,梯面内坡也应挖蓄水竹节沟,才能防止水土流失。
4、按技术要求,林地坡度超过25度的林分可根据实地情况,采取挖鱼鳞坑等多种形式。总的原则是确保水、土、肥不流失或尽量少流失。
(六)合理施肥
大面积油茶林,长期荒芜,粗放经营,生长发育不良,产量偏低,与土壤严重缺肥有很大关系。因此,结合垦复,增施一定的肥料,是大幅度提高油茶产量的关键技术措施。
施肥原则:
1、大年以磷、钾肥为主,小年以氮肥为主。
2、秋冬以有机肥为主,春夏以速效肥为主。
3、大树多施,小树少施。
4、丰产树多施,不结果或者结果少的树少施或者不施。
5、生长势强的树少施氮、多施磷、钾肥,生长势弱的树要多施氮肥。
6、立地条件好、生长势强的林分多施磷、钾肥,立地条件较差、生长势弱的树多施氮肥。
施肥方法:在上坡位沿树冠外缘投影地开半圆形环状沟,沟深15厘米左右,进行沟施,再覆土。注意:肥料不能施在表面,也不能把肥施在一堆,以便根系吸收。
六、病虫害防治
1、主要病害及防治方法
油茶病害有20余种,对生产有一定危害的主要有炭疽病、软腐病和烟煤病等。油茶病害应以林业技术防治为主,加强林分经营管理,清洁林内环境,保持林内通风透光,减低林内湿度。发病期间不宜施氮肥,应增施磷肥、钾肥,提高植株抗病性。病区在早春新梢生长后,喷射1%波尔多液进行保护,防止初次侵染。发病初期用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或波美0.3度的石硫合剂进行防治。
2、主要虫害及防治方法
危害油茶的害虫主要有油茶尺蠖、茶毒蛾、油茶蛀茎虫和油茶蓝翅天牛等。防治可采用的林业技术措施有夏铲冬垦灭蛹、灭幼虫,人工捕捉和灯光诱蛾;招引益鸟捕食害虫,施用白僵菌、苏云金杆菌,让害虫感病死亡等生物防治措施是油茶虫害防治的方向。药物防治只有在虫害大发生成灾时才使用,一般情况下尽量不用或少用。
油茶的种植技巧
繁殖方法
油茶以种子、插条或嫁接繁殖。为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多采用插条或嫁接育苗,然后进行栽植造林,最适造林季节是立春到惊蛰,也有在10月份进行的。直播造林以冬季最好。
播种育苗
油茶的播种育苗工作在冬季和春季都可以进行,比较适宜采用条播的方式。一般水稻土、重粘土、以及碱性反应土等不适合作为油茶的圃地,最好选择地势平坦、避风向阳、质地肥沃、且保水与排水性能良好的微酸性土壤分布区。在播种前做好苗床并施足基肥,然后在播种后要覆盖上一层细肥土并在其上盖上一层薄草,以便保持土壤的湿润,使种子尽快发芽、出土。当种子发芽出土后,需要在阴天或者是傍晚的时候揭开薄草,并及时进行除草和松土工作。
扦插育苗
虽说油茶可以在春季、秋季以及夏季进行扦插,但是最好是进行夏插。采穗比较适合在清晨进行,应该选择已经木质化、叶片完整、腋芽饱满且没有病虫害的枝条,然后将其截成长度约4cm且带有一叶一芽的插穗。在进行扦插前,为了促进生根需要用ABT生根粉对其进行处理;在扦插时,要保证插穗直立、叶面朝上,且株行间距为5cm和15cm左右;在扦插完成后需要浇透水,并注意搭棚遮荫。
一般油茶在扦插之后的1~2个月内就逐渐愈合发根,而在油茶发根前,由于插穗没有根系,所以必须要及时对其进行浇水,从而加速内部细胞的分裂活动,尽快萌发新根。在油茶发根之后,要在早晚或者是阴天的时候揭开荫棚,以增加光照,促进油茶的生长和发育。
⑶ 油茶树有哪些良种呢
油茶树有很多良种,相公寨纯茶油的良种培育专家在这里为大家介绍:普通油茶,小果油茶,浙江红果油茶、腾冲红花油茶、攸县油茶、越南油茶等良种。通过国家级认证或者省级认证的良种有亚林系列、长林系列、湘林系列等良种系列。其中以湘林系中湘林油茶无性系1 品种特性:果形为大橄榄形,果色为青旦洞念色,平均单果模困重19.2克,鲜果出籽率46.8%,每公斤果数为52个,鲜种子千粒重1826克,气干出籽率20%,鲜果含油颤行率8.869%,嫁接后第四年平均亩产油48.15公斤。
⑷ 山茶花怎样养才能活
山茶花的养殖方法:
1、土壤选择:山茶花通常喜欢高温多湿的环境,不太挑土质,但最好是以肥沃湿润、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为宜(PH值5-6.5),夏季不干燥且接近碱性的土壤。
2、温度要求:山茶花喜温暖湿润气候,较耐阴,忌曝晒。抗寒力因品种而异,接近原始种的品种能忍受-10℃低温,名贵品种抗低温能力就差。
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0-25℃,超过35℃就会出现日灼。始花温度为2℃,适宜开花温度为10-20℃之间。夏秋高温季节应遮荫降温。
3、光照要求:山茶花在半遮阴处生长良好,但为了使花色更加艳丽,最好放在光照充足的地方种植。在幼苗尚嫩的情况下要特别避开盛夏午后的强烈光照。
4、施肥方法:山茶花喜肥沃、疏松、微酸性的壤土或腐殖土,pH值在4.5-6.5范围内都能生长,要求排水良好,不积水,以免烂根。
但要求空气湿度大,忌干燥,年降水量1200mm以上地,只要大雨后及时排水,都能生长良好。因此,山茶花育苗和栽培过程应经常浇水,保持土壤和空气湿润。要求补肥次数多、浓度低,切忌一次高浓度、大剂量施肥。
5、浇水方法:夏季不要使其特别干燥,要每天浇水,为了使花盆不干燥,进行灌水式浇灌更好。
盆栽情况下,山茶花结了花苞却不开花甚至产生落苞现象,是由水分不足造成的,因此在结花之时要经常喷雾以提高湿度防止落花。
山茶花的养殖注意事项:
1、注意不要把山茶花放到烈日曝晒:
山茶花是喜半阴半阳的环境,喜温暖湿润。山茶花生长的最适温度是15-25℃,所以适宜在夏天有半阴或散光,冬天南面受全光,而北面有风障的地方栽种。
夏天高温时要在枝叶上及其周围喷洒水雾,降温防燥。6至9月间则要进行遮阴处理。
2、注意不要随意改变山茶花的摆放方向:
山茶花适应性较差,在4至9月间抽芽长蕾时期不能随意改变山茶花的摆放方向,以免原来靠阴面的叶片突然接触强光而凋落。
3、注意不要用碱性的土壤养殖山茶花:
山茶花根肉脆弱,要用土壤疏松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土壤。粘性、碱性土均不适合,石灰质土更不能用。
而且盆土最好二三年换一次,换盆时注意要在盆底垫基肥,可用少量的头发、骨粉、鸡毛、禽类等含过磷酸钙的物质。换盆时间选在“雨水”至“立夏”两个季节之间进行比较好。
4、注意不要给山茶花浇过多水,施过浓的肥:
山茶花为肉质根、浇过多水容易烂根,必须适量。干旱高温时要每天向叶面浇水两次。山茶花喜肥,除花期外,平时可薄肥勤施,但切忌施过浓的肥,否则容易伤根并导致植株被烧死。
肥料以磷钾肥为主,氮肥为次,用三分腐熟的饼肥、鸡粪或人粪混七分水为好。夏、秋二十天左右施一次,以促使山茶花生长旺盛,植株健壮。
⑸ 油茶对水分及气候有什么要求
油茶原产我国,利用、栽培历史逾2000年,是我国主要的木本食用油料。茶油是优质高级食用油,以油酸和亚油酸为主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占90%以上,茶油易于人体吸收、消化,不含人体难以吸收的芥酸配神和山俞酸,也不含会引起人体血压增高,而导致血管硬化的胆固醇。茶油耐贮藏,不易酸败,不会产生引起人体致癌的黄曲霉素。茶油色美味香,是烹制食品、加工罐头、制造人造奶油的最好油料。茶油除食用外,还是凡士林、生发油、机械润滑油以及医药上制作青、链霉素油剂的原料。
4、地形及土壤因子对油茶生长发育的影响
我市海拔高度南坡700m,东坡500m以下均适宜油茶生长结果,海拔500-700m的油茶林产量明显高于低海拔或高海拔地带的油茶产量;阳坡油茶林产量也同样高于阴坡,高海拔地带的油茶含油率均高于低海拔;地形开阔、土层深厚地带的油茶产量和含油率较陡坡深谷和土层浅薄处为高。油茶喜酸性和微酸性土壤,不适宜中性或碱性土壤。油茶根深,适生于土层深厚的土壤。油茶高产林地土壤的共同特点是:土层深厚,一般深达1m以上;结构良好,多为壤质;土壤中养分含量较高,主要养分储存量多。
⑹ 油茶花的作用
油茶花,别名,茶子木花。
功能主治:凉血止血。主吐血;咳血;衄血;便血;子宫出血;烫伤。
主要分布在我国长江流域及以南各地广泛栽培,为重要的木本油科植物。
⑺ 你知道油茶树应该怎么种才能长得好吗
油茶不仅是我国特有的经济树种,也是江南低山丘陵地区最重要的食用油树种。油茶是山茶科的一种常绿灌木或小树。它的树皮黄褐色,光滑。大白花在秋天盛开,又称“白茶”。油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耐寒性和抗旱性。是红壤转化的主要树种。油茶籽具有提取油脂的能力,籽仁含油率高达59.2%。它是中国含油量最高的植物之一。茶油是植物油的优良产品。也可用作肥皂、蜡烛和防锈涂料的原料,下面给大家介绍种植油茶树的几种方法。
6、合理种植,油搜迟茶种植时间一般在每年的10月和2月。此时,种植油茶的成活率将高于平栽。判漏猛如果土壤贫瘠则树木之间的间距应较大,肥沃则树木距离应较小。
7、要学会修剪,在油茶生长过程中,由于环境因素的影响,并非所有的果实都会生长,中间会出现一些明显的坏果。生长时,由于光线、地形等因素,其生长会异常,周围会出现一堆无用的树枝。修剪是油茶种植时要注意的一个关键点。主要修剪杂枝、烂果、老枝,这样可大大延长油茶满果期的寿命。
⑻ 广东韶关适合种植哪一类油茶
广东韶关适合种植:广西的红花油茶或岑溪软枝油茶.
1\大果红花油茶,属山茶科山茶属植物,为我国栽培的油茶主要种群之一,也是食用、药用、观赏、绿化价值较高的山茶优良品种。大果红花油茶属我国油茶中的优良种群,经测定,种子出油率为35-40%,油脂中含不饱合脂肪酸79--89%左右,具有软化血管、降低血脂、滋补提神、驱虫健胃的功效;也可做为纯天然优质化装品原料。其种子榨油后剩下的油麸可以作生物杀虫农药和优质有机肥料;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大果红花油茶的市场需求将会不断增加。因此,开展大果红花油茶品种资源保护,发展大果红花油茶种植、进行大果红花油茶精深加工具有十分广阔的前景。目前,大果红花油茶生产由于管理粗放、乱摘滥采、产品加工研发滞后、没有大面积种植而造成整体效益偏低等问题。需要政府、技术部门大力发动广大农民群众在本地大面积种植、开展大果红花油茶及相关产品精深加工和拓展新的应用领域等方面工作,使大果红花油茶发挥更强的产业优势,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本果场培育的大果红花油茶,来源于广西平南县附近一带深山老林,经过长期培育改良而成,单果重1-3斤,株挂果60-200斤,本地有示范大果红花油茶林约1000亩。环境适应性强:凡油茶产区均可种植,能耐-10℃严寒和40℃酷暑,极少病虫害,抗旱耐寒耐贫瘠;近几年广西秋冬季基本无雨的情况下照常开花结果。嫁接苗2至3年开花,4年结果,6至7年丰产,实生苗比嫁接苗迟开花1至2年。株产果60--200市斤,正常株年产茶油2-4市斤,最高株产油达到6市斤。大果红花油伏穗贺茶的亩产油量:粗放管理--亩产茶油100--150市斤;正常管理--亩产茶油200-300市斤。比普通白花油茶亩产高10倍。精心管理--亩产茶油的产量将更高!按每市斤茶油零售20元计算,亩产值2000至4000元,经济效益可观!
我国目前油茶种植面积约5000万亩,如果全国油茶产区能适种族困我金佰果桂场培育的大果红花油茶,则能极大程度地提高我国油茶的产量、产值和增加当地农民的经济收入;综合开发相关的深层次的深加工产品,其经济效益将更为可观。由此,也能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大果红花油茶产量极高、油质特优,是我国目前单果产量最大、最具开发潜力的油茶品种,大力开发种植,其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无可估量。
大果红花油茶---1年种植,100年受益!
2\油茶良种——岑溪软枝油茶简介
岑溪软枝油茶为广西著名优良品种,曾获全国科技重大成果奖,今年(2008年)已通过国家林业局油茶良种的审定,并列全国油茶良种第一位。
该品种成年树高2—4米,茎粗l 0一20厘米,树冠伞型,结果枝柔软下垂,叶片倒卵或披针型,一般果大如乒乓球,果实34-50个/公斤,果青或青红色,倒杯状或球型,幼树果壳稍厚,老树壳薄,每果有籽1-8粒,多为棱形,半圆形,稀圆形,鲜果出籽率40%左右,带壳压榨出油率24—32%,油体橙黄透明,气味香醇,富含多种营养成份,是目前最好的优质保健食用植物油之一。
岑溪软枝油茶生长旺盛,适应性强,喜光(幼树稍耐荫),喜温,耐旱,怕涝,耐寒,较耐贫瘠,且高抗病虫害,早结丰产,无明显大小年,在长江以南各省区任何土质的平地、山岭坡地均可种植。 (注:该油茶良种已在我国南方14省区推广10万平方公里以上,在广西推广6万平缺派方公里以上,良种覆盖率达15%以上,新增经济效益、社会、生态效益显著。)
该品种实生苗植后3—4年始果,6-8年进入盛产期,盛产期长达30-40年。粗放管理一般亩产茶籽l50—250公斤,产油40—65公斤,精细管理产量将翻番,投入与产出比达1:5—10。
该油茶12月至4月间种植,按2×3米亩种110—120穴,为提高前期产量每穴可植2株,以后视生长情况适时砍一留一,最后隔一株砍一株,保持3×4米规格以达高产稳产目的。
栽培要点:地应全垦,穴施农家肥、厩肥、草木灰等肥10-12公斤,植前用红泥浆根,植后马上淋透定根水,如遇天旱尚需适时浇淋水1至数次至苗木成活,死苗补齐。植后二至三个月可初施稀薄水肥一次,以利梢、根壮旺。以后每年春秋结合除草、松蔸、培土各施肥一次(挂果前株施尿素、钾肥各50-150克,挂果后株可环状沟埋施或结合中耕垦复施钾肥或复合肥100-200克),一般有少量虫可不必理会,成灾即应灭杀。如此管理成年树亩产值可达千元。
成熟果于霜降前后在开裂前采摘暴晒,开裂除壳后得茶籽晒干榨油,加工方法跟其他油茶子相同。
⑼ 油茶树什么时候开花
油茶花期在冬春之间。
油茶以种子、插条或嫁接繁殖。为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多采用插条或嫁接育苗,然后进行栽植造林,最适造林季节是立春到惊蛰,也有在10月份进行的。直播造林以冬季最好。
油茶喜温暖,怕寒冷,要求年平均气温16~18℃,花期平均气温为12~13℃。突然的低温或晚霜会造成落花、落果。要求有较充足的阳光,否则只长枝叶,结果少,含油率低。
要求水分充足,年降水量一般在1000毫米以上,但花期连续降雨,影响授粉。要求在坡度和缓、侵蚀作用弱的地方栽植,对土壤要求不甚严格,一般适宜土层深厚的酸性土,而不适于石块多和土质坚硬的地方。
(9)油茶花耐寒扩展阅读:
虽说油茶可以在春季、秋季以及夏季进行扦插,但是最好是进行夏插。采穗比较适合在清晨进行,应该选择已经木质化、叶片完整、腋芽饱满且没有病虫害的枝条,然后将其截成长度约4cm且带有一叶一芽的插穗。
在进行扦插前,为了促进生根需要用ABT生根粉对其进行处理;在扦插时,要保证插穗直立、叶面朝上,且株行间距为5cm和15cm左右;在扦插完成后需要浇透水,并注意搭棚遮荫。
一般油茶在扦插之后的1~2个月内就逐渐愈合发根,而在油茶发根前,由于插穗没有根系,所以必须要及时对其进行浇水,从而加速内部细胞的分裂活动,尽快萌发新根。在油茶发根之后,要在早晚或者是阴天的时候揭开荫棚,以增加光照,促进油茶的生长和发育。
⑽ 油茶哪个品种产量最好
一、中科大果油茶
,中科大果油茶为目前国内外最好油茶品种之一。该品种适应性强,凡油茶产区均可种植,能耐-10℃严寒和40℃酷暑,极少病虫害,抗旱耐寒贫瘠。嫁接苗3年开花,4年结果,6至7年丰产,实生苗比嫁接苗迟开花1至2年。亩产油茶果3000公斤以上,该有茶一般亩产高档茶油100公斤以上,比普通茶油高产7倍以上。
二、大果红花油茶
人工栽培嫁接苗、扦插苗2年开花,3-4年结果,5-6年丰产;实生苗5年开花,7-8年丰产,生长期100-200年。大果红花油茶单果重0.5kg以上,株产果50-150kg,最高株产350kg,每50千克生果可产茶油2千克。茶仁出油率40%-62%,比普通油茶高2-3倍。
三、湘林油茶系列品种——湘林69
经专家现场测产审定以铁的事实证明亩产茶油75.5-85公斤,是国家级、省级审定的国内亩产茶油最高的油茶品种之一,嫁接苗栽后3年即挂果,嫁接后第四年平均亩产茶油75.5-85公斤。
四、浙林17号
浙林17号品种特性早熟种,大小年明显。嫁接苗定植后6-9年连续4年测定,年均亩产量40.25公斤,鲜果出籽率50.45,种仁含油率49.36。果油率5.54。
五、大果寒露2号
大果寒露2号品种特性为大果早花型,高产、稳产,盛果期平均株产量11.4公斤,6年生试验林亩产油量44.6公斤,比对照增产77.5;盛花期10月下旬,成熟期10月中旬;平均单果重17.2克,鲜果出籽率44.5,干果出籽率25.16,出仁率61.82,种仁含油率48.6。
六、亚林1号
亚林1号的品种特性为树冠张开,分枝力强,果实64个/公斤,盛果期10月,四年平均亩产油35公斤,鲜果出籽率45.98,种仁含油率47.35,果油率8.63,可作为食用油或化妆品原料。
油茶提高产量,可以追施沃叶水溶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