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如玉
㈠ 古诗鉴赏文天祥的《梅》 梅花耐寒白如
梅花耐寒白如玉,干涉春风红更黄。若为司花示薄罚,到底不能磨灭香
(1)写出备念梅花耐寒、白、独立严寒、坚贞不屈的特点
(2)句意是“到最后还是不能磨灭仿源困它的香味”,写出了梅花的拥有一身傲骨裂迹,表达了作者决心到死也坚贞不屈的思想感情
㈡ 姜夔《疏影》全词翻译赏析
本篇是作者又一篇咏梅名作。描写黄昏赏梅及由此引发的种种联想和感慨。《疏影》与《暗香》同是写梅花,但《暗香》全词围绕词人心迹展开,《疏影》则淡化了个人色彩,以与梅花相关的一系列典故,构成意脉相连、寓意遥深、自成逸趣情致。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姜夔《疏影》全词翻译赏析,希望能帮到大家!
疏影
姜夔
苔枝缀玉,有翠禽小小,枝上同宿。客里相逢,篱角黄昏,无言自倚修竹。昭君不惯胡沙远,但暗忆、江南江北。想佩环月夜归来,化作此花幽独。
犹记深宫旧事,那人正睡里,飞近蛾绿。莫似春风,不管盈盈,早与安排金屋。还教一片随波去,又却怨玉龙哀曲。等恁时、重觅幽香,已入小窗横幅。
【注释】
①苔枝缀玉:梅花像美玉一般缀满枝头。苔枝:指苔藓的梅枝。范成大《梅谱》说绍兴、吴兴一带的古梅“苔须垂于枝间,或长数寸,风至,绿丝飘飘可玩。”周密《乾淳起居住》:“苔梅有二种,宜兴张公洞者,苔藓甚厚,花极香。一种出越土,苔如绿丝,长尺余。”
②有翠禽:翠色羽的小鸟。。旧题柳宗元《龙城录》载,隋代赵师侠游罗浮山,夜梦与一素妆女子共饭,女子芳香龚人。又有一绿衣童子,笑歌欢舞。赵醒来,发现自己躺在一株大梅树下,树上有翠鸟欢鸣,见“月落参横,但惆怅而已。”殷尧藩《友人山中梅花》诗:“好风吹醒罗浮梦,莫听空林翠羽声。”吴潜《疏影》词:“闲想罗浮旧恨,有人正醉里,姝翠蛾绿。”
③客里相逢:指作客时与梅相遇。西汉元帝时远嫁匈奴和亲。
④无言:杜甫《佳人》诗:“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
⑤昭君四: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三:“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雨,环佩空归夜月魂。”王建《塞上咏梅》诗:“天山路边在株梅,年年花发黄云下。昭君已没汉使回,前后征人谁系马?”
⑥胡沙:指沙漠。
⑦佩环:即环佩玉饰。
⑧犹记:《太平御览/时序部》引《杂五行事》云:"宋武帝女寿阳公主日卧于含章殿檐下。梅花落公主额上,成五出花,拂之不去。皇后留之,看得几时。经三日,洗之乃落。宫女奇其异,竞效之,今梅花妆是也。"蛾绿:指眉毛。
⑨安排金屋:《汉武故事》载武帝小时对姑母说:“若得阿娇作妇,当作金屋贮之。”
⑩玉龙哀曲:马融《长笛赋》:“龙鸣水中不见己,截竹吹之声相似。”玉龙,即玉笛。李白《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诗:“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哀曲,指笛曲《梅花落》。
⑾小窗横幅:晚唐崔橹《梅花诗》:“初开已入雕梁画,未落先愁玉笛吹。”陈与义《水墨梅》诗:“睛窗画出横斜枝,绝胜前村夜雪时。”此翻用其意。
【译文】
苔梅的枝梢缀着梅花,如玉晶莹,两只小小的翠鸟儿,栖宿在梅花丛。在客旅他乡时见到她的倩影,像佳人在夕阳斜映篱笆的黄昏中,默默孤独,倚着修长的翠竹。就像王昭君远嫁匈奴,不习惯北方的荒漠,史是暗暗地怀念着江南江北的故土。我想她戴着叮咚环佩,趁着月夜归来,化作了梅花的一缕幽魂,缥缈、孤独。我还记得寿阳宫中的旧事,寿阳公主正在春梦里,飞下的一朵梅花正落在她的眉际。不要像无情的春风,不管梅花如此美丽清香,依旧将她风吹雨打去。应该早早给她安排金屋,让她有一个好的归宿。但这只是白费心意,她还是一片片地随波流去。又要进而钌玉笛吹奏出哀怨的乐曲。等那时,想要再去寻找梅的幽香,所见到的是一枝梅花,独立飘香。
【译文二】
披满绿苔的梅枝上点点梅花缀玉,有一对羽毛翠绿的小鸟,相依相偎在枝上同眠同宿。而今我在异乡又与梅花相逢,只见她站在黄昏中的篱墙边,默默无言倚着修长的翠竹。当年王昭君出塞不习惯大漠飞沙,常常暗自思念江南江北的山青水绿。想必是她的幽魂戴着佩环月夜归来,化作了梅花的幽香孤独。
还记得寿阳宫的旧事,寿阳公主正在熟睡中,梅花飞落她蛾眉,梅花妆从此传出。不要像无情的春风,毫不怜惜梅花的娇嫩轻盈,而应早早为她安排金屋。春风还把梅花吹落江中,更可恨那悲哀的《梅花落》古曲。梅花凋落后再寻她的幽香,梅花已进入了小窗横挂的画幅。
【评点】
本篇是又一篇咏梅名作。全词铺排历史典故,化炼杜甫诗意,以王昭君、阿娇、寿阳公主、罗浮仙女及杜诗中的佳人共五位美女为喻,来描绘梅花的绝艳幽姿,表现梅花高雅品格。用事虽多,但熔铸绝妙,空灵自如。
上片写梅花的形态和品格。“苔枝”三句,写一株古老的梅树,披满绿苔的梅枝上缀着点点梅花,有一对羽毛翠绿的小鸟,相依在枝上同眠。此处用的是罗浮仙女的典故。“客里”三句,化用杜诗《佳人》:“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词人以杜诗中的佳人比喻梅花,显示了它超凡脱俗的高洁品格。后五句赞美了梅花的灵魂,意思是昭君的英魂化作了梅花,所以梅花既有风华绝代的妆容,更有与祖国荣辱与共的美好内心。
下片前三句写梅花的行为,即美化和妆扮女子。此处用寿阳公主的典故。南朝宋武帝之女寿阳公主,曾在含章殿檐下睡着,梅花落在她的额头上,竟生成五朵花,擦不掉。后宫女们争相效仿,形成“梅花妆”。“莫似”三句写词人对梅花的怜惜之情,用汉武帝“金屋藏娇”的典故。汉武帝刘彻曾言:“若得阿娇作妇,当作金屋贮之也。”阿娇是刘彻姑母馆陶长公主之女。末几句写梅花的遭遇,抒发了词人的惜花之情。
【赏析】
这首词为《暗香》的'姊妹篇。上阕开头三句,写梅花的风姿,以翠鸟陪衬,对比鲜明。“客里”三句,言梅花寂寞,正见出词人黄昏赏梅时的心境。“昭君”五句,以梅花比人,神情兼备。下阕开头三句,写花之恋人。“莫似”三句,正面点出惜花之情。“还教”以下,写梅之飘落,流露出无限怅怨。
本篇是作者又一篇咏梅名作。描写黄昏赏梅及由此引发的种种联想和感慨。《疏影》与《暗香》同是写梅花,但《暗香》全词围绕词人心迹展开,《疏影》则淡化了个人色彩,以与梅花相关的一系列典故,构成意脉相连、寓意遥深、自成逸趣情致。
起六句写梅花之貌,标其孤傲高格之美,别具情思。"昭君"四句,以昭君的典故,写梅花之"幽独"。接着用寿阳公主故事,喻今昔变化。"莫似"三句表护花心情,然而终于被春风吹落,沉痛之感溢于言表。历来学者多以身世之感解释《暗香》,以家国之恨解释《疏影》。
《暗香》重点是对往昔的追忆,而《疏影》则集中描绘梅花清幽孤傲的形象,寄托作者对青春、对美好事物的怜爱之情。《疏影》一篇,笔法极为奇特,连续铺排五个典故,用五位女性人物来比喻映衬梅花,从而把梅花人格化、性格化,比起一般的“遗貌取神”的笔法来又高出了一层。
上片写梅花形神兼美。“苔枝缀玉”三句自成一段,它描绘了一株古老的梅树,树上缀满晶莹如玉的梅花,与翠禽相伴同宿。苔枝,长有苔藓的梅枝。缀玉,梅花象美玉一般缀满枝头。这三句用了一个典故。
讲的是隋代赵师雄在罗浮山遇仙女的神话故事,见于曾慥《类说》所引《异人录》略谓:隋开皇年间,赵师雄调伍广东罗浮,行经罗浮山,日暮时分,在梅林中遇一美人,与之对酌,又有一绿衣童子歌舞助兴,“师雄醉寐,但觉风寒相袭,久之东方已白,起视大梅花树上有翠羽剌嘈相顾,月落参横,惆怅而已。”
原来美人就是梅花女神,绿衣童子大亮以后就化为梅树枝头的“翠禽”了。作者用这个典故,入笔很俏,只用“翠禽”略略点出。读者知其所用典故,方知“苔枝缀玉”亦可描摹罗浮女神的风致情态,“枝上同宿”也是叙赵师雄的神仙奇遇。姜夔爱用此典,其《鬲溪梅令》有句云:“谩向孤山山下觅盈盈,翠禽啼一春”。这个典故,使得梅花与罗浮神女融为一体,似花非花,似人非人,在典雅清秀之外又增添了一层迷离惝恍的神秘色彩。
“客里”三句由“同宿”,转向孤独,于是引出第二个典故——诗人杜甫笔下的佳人。杜甫的《佳人》一诗,其首尾云:“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这位佳人,是诗人理想中的艺术形象,姜夔用来比喻梅花,以显示它的品性高洁,绝俗超尘,宁肯孤芳自赏而绝不同流合污。北宋词人曹组《蓦山溪》咏梅词中,有“竹外一枝斜,想佳人,天寒日暮”的句子,也用了苏诗和杜诗的典故。诗词用典,都要经过作者的重新组合与精心安排,姜夔在引出佳人这个艺术形象之前,先写了“客里相逢”一句,使作品带上了一种漂泊风尘的知遇情调,又写了“篱角黄昏”一句,这是与梅花非常相称的环境背景,透露了一点冷落与迟暮的感叹,显示了梅花的高洁品格。
“昭君”至上片结句是词中重点,写梅花的灵魂。意谓:梅花原来是昭君的英魂所化,她不仅有绝代佳人之美容,而且更有始终荣辱于祖国的美好心灵。这几句用王昭君的典故,作者的构思,主要是参照杜甫的《咏怀古迹》五首之三: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一去紫台”句,被姜夔加以想象,强调昭君“但暗忆江南江北”,用思国怀乡把她的怨恨具体化了:“环佩空归”一句也得到了发挥,说昭君的月夜归魂“化作此花幽独”,化为了幽独的梅花。为昭君的魂灵找到了归宿,这对同情她的遭遇的人们是一种慰藉;同时,把她的哀怨身世赋予梅花,又给梅花的形象增添了楚楚风致。
换头三句推开一笔,说明梅花不仅有美的容貌,美的灵魂,而且还有美的行为——美化和妆扮妇女。
用的是寿阳公主的典故。蛾,形容眉毛的细长;绿,眉毛的青绿颜色。《太平御览》引《杂五行书》云:“宋武帝女寿阳公主,人日卧于含章殿檐下,梅花落公主额上,成五出花,拂之不去。皇后留之,看得几时,经三日,洗之乃落。宫女奇其异,竞效之,今‘梅花妆’是也。”“犹记深宫旧事”一句绾合两个典故,王昭君入宫久不见幸,积悲怨,乃请行,远嫁匈奴,也是“深宫旧事”,“犹记”二字一转,就引出“梅花妆”的故事来了。“那人正睡里,飞近蛾绿”写出了公主的娇憨之态,也写出了梅花随风飘落时的轻盈的样子。这个典故带来了一股活泼松快的情调,使全词的气氛得到了一点调剂。
最后一个典故是汉武帝“金屋藏娇”事,《汉武故事》载,汉武帝刘彻幼时曾对姑母说:“若得阿娇作妇,当作金屋贮之也。”盈盈,仪态美好的样子,这里借指梅花。这三句由梅花的飘落引起了惜花的心情,进而联想到护花的措施。这与上片“昭君”等句遥相绾合,是全词的题旨所在。“莫似春风,不管盈盈”,直是殷切的呼唤,“早与安排金屋”,更是热切的希望。可是到头来,“还教一片随波去”,花落水流,徒有惜花之心而无护花之力,梅花终于又一次凋零了。
五个典故,五位女性,包括了历史人物、传奇神话、文学形象;她们的身分地位各有不同,有神灵、有鬼魂,有富贵、有寒素,有得宠、有失意;在叙述描写上也有繁有简、有重点有映带,而其间的衔接与转换更是紧密而贴切。
“却又怨、玉龙哀曲”,可以看作是为梅花吹奏的招魂之曲。马融《长笛赋》:“龙鸣水中不见己,截竹吹之声相似。”故玉龙即玉笛。李白诗云:“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哀曲”当是《梅花落》那支古代曲子。这是从音乐这一侧面来申明爱护梅花的重要性。再有,这儿的“玉龙”是与前篇的“梅边吹笛”相呼应的,临近收拍,作者着力使《疏影》的结尾与《暗香》的开头相呼应,显然是为了形成一种前勾后连之势,以便让他所独创的这种“连环体”在结构上完整起来。
“等恁时,重觅幽香,已入小窗横幅。”又从绘画这一角度加以深化主题。《疏影》最后一句的“小窗横幅”应该是与《暗香》的开头一句“旧时月色”相呼应的,那么,“小窗横幅”就既可解释为图画又可解释为梅影了。月色日光映照在纸窗上的竹影梅影,也是一种“天然图画”,非常好看。《疏影》中所出现的梅花的形象,梅花的性格,梅花的灵魂,梅花的遭遇,寄托了作者身世飘零的感叹,表现了对美好事物应及时爱护的思想。
姜夔作《暗香》、《疏影》词,的确是“自立新意”,新在何处?在于他完全打破了前人的传统写法,不再是单线的、平面的描摹刻画,而是摄取事物的神理创造出了多线条、多层次、富有立体感的艺术境界和性灵化、人格化的艺术形象。作者调动众多素材,大量采用典故,有实有虚、有比喻有象征,进行纵横交错的描写;支撑起时间、空间的广阔范围,使过去和现在、此处和彼地能够灵活地、跳跃地进行穿插;以咏物为线索,以抒情为核心,把写景、叙事、说理交织在一起,并且用颜色、声音、动态作渲染描摹,并且多用领字起到化虚为实的作用,这样,姜夔就为梅花作出了最精彩的传神写照。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出自北宋诗人林逋的七律《山园小梅》,原诗为“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尊。”这两句诗极为传神地描绘了黄昏月光下山园小池边的梅花的神态意象:山园清澈的池水映照出梅枝的疏秀清瘦,黄昏的朦胧月色烘托出梅香的清幽淡远,作者并没直写梅,而是通过池中的梅花淡淡的“疏影”以及月光下梅花清幽的“暗香”,然而梅枝与梅影相映,朦胧的月色与淡淡的幽香相衬,动与静,视觉与嗅觉,共同营造了一个迷人的意境。 “疏影”、“暗香”这两个新颖的意象,鲜明又微妙地表现出梅花的神清骨秀、高洁端庄、幽独闲静的气质风韵。由于这两句诗极佳地捕捉并传达出梅花之魂,所以成为梅的代名词,成为历代诗人咏梅诗中最脍炙人口的佳句。稍后时期的著名词人姜夔咏梅的两首著名自度曲牌的词,即以《暗香》《疏影》为调名。陈与义《和张矩臣水墨梅》诗写道:“自读西湖处士诗,年年临水看幽姿。晴窗画出横斜影,绝胜前村夜雪时。”他认为林逋把唐人齐己“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等前人写梅的诗全压倒了。
㈢ 早梅 张谓 中梅花比作“白玉条”,意在表现
意在表现梅花洁白如玉,又照应了“寒”字,写出了早梅凌寒独开的丰姿。
㈣ 等恁时,重觅幽香,已入小窗横幅 用的是哪个典故
你好!
“等恁时、重觅幽香,已入小窗横幅”出自宋朝诗人姜夔的作品《疏影·苔枝缀玉》。
“等恁时,重觅幽香,已入小窗横幅。”从绘画这一角度加以深化主题。《疏影》最后一句的“小窗横幅”应该是与《暗香》的开头一句“旧时月色”相呼应的,那么,“小窗横幅”就既可解释为图画又可解释为梅影了。月色日光映照在纸窗上的竹影梅影,也是一种“天然图画”,非常好看。《疏影》中所出现的梅花的形象,梅花的性格,梅花的灵魂,梅花吵册的遭遇,寄托了作者身世飘零的感叹,表现了对美好事物应及时爱护的思想。
其古诗全文如下:
苔枝缀玉,有翠禽小小,枝上同宿。客里相逢,篱角黄昏,无言自倚修竹。昭君不惯胡沙远,但暗忆、江南江北。想佩环、月夜归来,化作此花幽独。
犹记深宫旧事,那人正睡里,飞近蛾绿。莫似春风,不管盈盈,早与安排金屋。还教一片随波去,又却怨、玉龙哀曲。等恁时、重觅幽香,已入小窗横幅。
注释:
1.“犹记”三句:用寿阳公主事。蛾,形容眉毛的细长;绿,眉毛的青绿颜色。《太平御览》引《杂五行书》云:“宋武帝女寿阳公主,人日卧于含章殿檐下,梅花落公主额上,成五出花,拂之不去。皇后留之,看得几时,经三日,洗之乃落。宫女奇其异,竞效之,今‘梅花妆’是也。”
2.安排金屋:《汉武故事》载,汉武帝刘彻幼时曾对姑母说:“若得阿娇作妇,当作金屋贮之。”盈盈,仪态美好的样子,这里借指梅花。
3.玉龙哀曲:马融《长笛赋》:“龙鸣水中不见己,截竹吹之声相似。”玉龙,即玉笛。李白《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唤扰》诗:“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哀曲,指笛曲《梅花落》。此曲是古代流行的乐曲,听了使人悲伤。唐皮日休《夜会问答》说听《梅花落》曲“三奏未终头已白”,可见一斑。故曰“玉龙哀曲”。
4.恁时:那时候。南唐冯延巳《忆江南》词:“东风次第有花开,恁时须约却重来。”
5.小窗横幅:晚唐崔橹《梅花诗》:“初开已入雕梁画,未落先愁玉笛吹。”陈与义《水墨梅》诗:和碰旦“睛窗画出横斜枝,绝胜前村夜雪时。”此翻用其意。翻译:
苔梅的枝梢缀着梅花,如玉晶莹,两只小小的翠鸟儿,栖宿在梅花丛。在客旅他乡时见到她的倩影,像佳人在夕阳斜映篱笆的黄昏中,默默孤独,倚着修长的翠竹。就像王昭君远嫁匈奴,不习惯北方的荒漠,史是暗暗地怀念着江南江北的故土。我想她戴着叮咚环佩,趁着月夜归来,化作了梅花的一缕幽魂,缥缈、孤独。
我还记得寿阳宫中的旧事,寿阳公主正在春梦里,飞下的一朵梅花正落在她的眉际。不要像无情的春风,不管梅花如此美丽清香,依旧将她风吹雨打去。应该早早给她安排金屋,让她有一个好的归宿。但这只是白费心意,她还是一片片地随波流去。又要进而钌玉笛吹奏出哀怨的乐曲。等那时,想要再去寻找梅的幽香,所见到的是一枝梅花,独立飘香。
希望对对你有帮助。
㈤ 梅的50种雅称
梅花的雅称有非常多,常见的有暗香、百花魁、玉梅、疏影、腊花等,这些雅称大多来自古代诗人的诗词中,把梅花描绘得十分美丽动人,给予梅花非常高的评价与肯定,受到许多人的沿用,虽然有些称呼不常用,但它依旧能够代表梅花。
50种梅的雅称
1、暗香
柳宗元在《早梅》中早就写到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这句诗里的寒英指的就是梅花,并且寒英这个称呼就是取自柳宗元的这句诗中,这个称呼被沿用了非常之久。
47、寒梅
这个称呼也非常通俗易懂,寒冷的冬天盛开的梅花简称为寒梅,寒梅这个叫法很多地方至今都在沿用,古代就有二月寒梅开满枝,素心宁与艳阳期形容梅花的绝美诗句
48、国香
原本国香是用来称呼兰花的,后来才借着国香来形容很多花卉,其中梅花也不例外,用来形容梅花可以想到梅花的香味,这是一种非常令人陶醉的花香。
49、第一香
第一香用在梅花的身上一点也不过分,在冬天夹杂着冷空气让整个环境都变得幽香,陆游曾经写到清泉冷浸疏梅蕊,共领人间第一香这里面的第一香就是说的梅花。
50、冰魂
冰魂是梅花的一种别称,意思是说其冰清玉洁,是冬天里的灵魂,给予梅花非常高的评价与肯定,苏轼说罗浮山下梅花村,玉雪为骨冰为魂这里面的冰魂就是梅花。
㈥ 文天祥的梅 翻译!!!!梅花耐寒白如玉,干涉春风红更黄。 若为司花示薄罚,到底不能磨灭香。
文天祥写得这个诗歌描写的是腊梅,可以这么来理解:
梅花能忍耐寒冬的严寒开放得如白玉一般洁白晶莹,在春风干涉前,它已经开得红里呆着黄了,如果说这是司花神的略微惩罚,终究还是不能磨灭它的香味
㈦ 梅花北雪人如玉诗句
《飘雪纷飞》
梅花如雪人如玉,
一洌轮世辩前清癯体寒香。
欲把心事腊灶肢付明月,
随风潜入飞鱼坊。
㈧ 《疏影》翻译及赏析
导语:《疏影》是一首梅花的赞歌,又是一首梅花的咏叹调。下面就由我为大家带来《疏影》翻译及赏析,欢迎阅读!
疏影
辛亥之冬,予载雪诣石湖,止既月,授简索句,且征新声,作此两曲。石湖把玩不已,使工妓隶习之,音节谐婉,乃名之曰《暗香》、《疏影》。
苔枝缀玉①,有翠禽小小,枝上同宿②。客里相逢,篱角黄昏,无言自倚修竹③。昭君不惯胡沙远,但暗忆、江南江北。想佩环、月夜归来,化作此花幽独④。
犹记深宫旧事,那人正睡里,飞近蛾绿⑤。莫似春风,不管盈盈,早与安排金屋⑥。还教一片随波去,又却怨、玉龙哀曲⑦。等恁时、重觅幽香,已入小窗横幅⑧。
注释
①苔枝缀玉: 范成大 《梅谱》说绍兴、吴兴一带的古梅“苔须垂于枝间,或长数寸,风至,绿丝飘飘可玩。” 周密 《乾淳起居住》:“苔梅有二种,宜兴张公洞者,苔藓甚厚,花极香。一种出越土,苔如绿丝,长尺余。”
②有翠禽二句:用罗浮之梦典故。旧题 柳宗元 《龙城录》载,隋代赵师雄游罗浮山,夜梦与一素妆女子共饭,女子芳香袭人。又有一绿衣童子,笑歌欢舞。赵醒来,发现自己躺在一株大梅树下,树上有翠鸟欢鸣,见“月落参横,但惆怅而已。” 殷尧藩 《友人山中梅花》诗:“好风吹醒罗浮梦,莫听空林翠羽声。” 吴潜 《疏影》词:“闲想罗浮旧恨,有人正醉里,姝翠蛾绿。”
③无言句: 杜甫 《佳人》诗:“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
④昭君四句: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三:“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雨,环佩空归夜月魂。” 王建 《塞上咏梅》诗:“天山路边在株梅,年年花发黄云下。昭君已没汉使回,前后征人谁系马?”
⑤犹记三名:用寿阳公主事。
⑥安排金屋:《汉武故事》载武帝小时对姑母说:“若得阿娇作妇,当作金屋贮之。”
⑦玉龙哀曲:马融《长笛赋》:“龙鸣水中不见己,截竹吹之声相似。”玉龙,即玉笛。 李白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诗:“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哀曲,指笛曲《梅花落》。
⑧小窗横幅:晚唐 崔橹 《梅花诗》:“初开已入雕梁画,未落先愁玉笛吹。” 陈与义 《水墨梅》诗:“睛窗画出横斜枝,绝胜前村夜雪时。”此翻用其意。
译文
苔梅的枝梢缀着梅花,如玉晶莹,两只小小的翠鸟儿,栖宿在梅花丛。在客旅他乡时见到她的倩影,像佳人在夕阳斜映篱笆的'黄昏中,默默孤独,倚着修长的翠竹。就像王昭君远嫁匈奴,不习惯北方的荒漠,史是暗暗地怀念着江南江北的故土。我想她戴着叮咚环佩,趁着月夜归来,化作了梅花的一缕幽魂,缥缈、孤独。
我还记得寿阳宫中的旧事,寿阳公主正在春梦里,飞下的一朵梅花正落在她的眉际。不要像无情的春风,不管梅花如此美丽清香,依旧将她风吹雨打去。应该早早给她安排金屋,让她有一个好的归宿。但这只是白费心意,她还是一片片地随波流去。又要进而钌玉笛吹奏出哀怨的乐曲。等那时,想要再去寻找梅的幽香,所见到的是一枝梅花,独立飘香。
题解
作于宋光宗绍熙二年(1191)。是年冬,作者造访范成大,应主人之请而谱新声。夔自度《暗香》与《疏影》以咏梅花,实系感伤身世,抒发郁郁不平之情。
赏析
这是一首梅花的赞歌,又是一首梅花的咏叹调。词中先绘出梅花不同凡俗的形貌,又表现了她那孤芳自赏的清姿和高洁情怀,再化用杜甫、王建诗意,把远稼异域不能生还汉邦的昭君故事神话化,将眷恋故国的昭君之魂和寒梅的幽独之魂合而为一,带有极深的悲剧意味,境界又极凄美。下片则眼前梅花盛开推想其飘落之时,用寿阳公主及陈阿娇事,寓无限怜香惜玉之意,又借笛里梅花哀怨的乐曲,加深怅惋的感情,末二句想到梅花凋尽,唯余空枝幻影映上小窗,语意沉痛。全词用事虽多,但熔铸绝妙,运气空灵,变化虚实,十分自如。篇中善用虚字,曲折动荡,摇曳多姿。 张炎 极口称道本词及《暗香》:“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自立新意,真为绝唱”(《词源》)。许多词评家认为此篇寄托了徽、钦二帝北狩之悲但却很难指实。力主抗敌的爱国大臣吴潜与 姜夔 曾有交谊,姜去世后,吴潜曾次韵《暗香》、《疏影》二词,却并无一字明写或暗寓感伤二帝之意,亦或佐证。
㈨ 早梅在什么时节绽放于什么
早梅在(早春)时节绽放于(枝头)。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
早春时节,迎着料峭的寒风,有一树亏弯漏梅花,洁白如玉,伸出长长的枝条。这树梅花远离村边的小路,依傍着小溪上的木桥边。不知道,梅花因为紧挨着小溪所以最先开花。还以为是经历了一个冬天,树上的雪还没有消融。
梅花是孤傲的,它不喜欢展示在大众之下,远离道路,长在清清的溪水旁。在闹察初春的寒风中,静静地绽放。纯净的白色,是雪的颜色,更是梅花的风格。销烂
㈩ 梅花的诗词梅花的诗词是什么
梅花的诗词有:《梅园探梅·梅花可感我知音》《梅花醉梦·纸帐梅花醉梦间》陪腊汪。
梅花的诗词有:《绝句梅花·梅如玉磬百花依》《一剪梅·题天梅“万树梅花绕一庐”卷子》。拼音是:méihuā。注音是:ㄇㄟ_ㄏㄨㄚ。词性是:名词。结构是:梅(左右结构)花(上下结构)。
梅花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
梅花méihuā。(1)梅树的花。(2)〈方〉腊梅。(3)梅花形的。
二、引证解释
⒈梅树的花。早春先叶开放,花瓣五片,有粉红、白、红等颜色。是有名的观赏芦仔植物。引《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一·子夜四时歌春歌六》:“杜鹃竹里鸣,梅花落满道。”唐骆宾王《西行别东台详正学士》诗:“上苑梅花早,御沟杨柳新。”杨朔《茶花赋》:“这是梅花,有红梅、白梅、绿梅、还有朱砂梅,一树一树的,每一树梅花都是一树诗。”⒉雪花名色的一种。因形似梅局宏花,故称。引《水浒传》第九三回:“这雪有数般名色:一片的是蜂儿,二片的是鹅毛,三片的是攒三,四片的是聚四,五片唤做梅花,六片唤做六出。”⒊指梅花纸帐。参见“梅花纸帐”。引元谢宗可《纸帐》诗:“清悬四壁剡溪霜,高卧梅花月半_。”⒋《梅花落》的省称。参见“梅花落”。引唐李白《观胡人吹笛》诗:“十月吴山晓,《梅花》落敬亭。”宋徽宗《眼儿媚》词:“家山何处,忍听羌笛,吹彻《梅花》!”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四:“_声渐罢,又戍楼寒角奏《梅花》。”⒌扬州梅花岭的省称。参见“梅花岭”。引清赵翼《叶保堂明经多购抄本异书偶有感触辄韵之》:“生嫌棣萼枝偏暖,死葬梅花土亦香。”自注:“葬梅花岭。”⒍扑克牌的四种花色之一。引周立波《山乡巨变》上三:“擤擤鼻子,就是要梅花;眨眨眼睛,是要黑桃。”
三、国语词典
梅树的花。花五瓣,色白或红,腊月开花者称腊梅,早春开花者称春梅。因其坚贞耐寒,我国以其为国花。词语翻译英语plumblossom,clubs_(asuitincardgames)_,wintersweet(dialect)_德语Pflaumenblüte(S,Bio)_,Schwarz,Kreuz,Trèfle,Club(Spielkarte)_(S)_法语fleurprunier
关于梅花的诗句
梅花落尽已青梅梅花集里识真梅梅花树下梅花石
关于梅花的单词
club
关于梅花的成语
止渴思梅梅花海鹘_梅之年止渴之梅望梅止渴盐梅之寄梅妻鹤子鹤子梅妻
关于梅花的词语
盐梅之寄调剂盐梅驿寄梅花止渴思梅望梅阁老驿路梅花_梅之年梅妻鹤子望梅止渴止渴之梅
关于梅花的造句
1、梅花只有容忍了冬日的寒冷,才能绽放出耀眼的美丽。
2、梅花傲雪开放,节操高洁。
3、梅花非常美朵朵冷艳缕缕幽芳别具一格。
4、你怎么可以把性情懦弱的他比作傲雪绽开的梅花?这完全是两码事,你简直是在刻画无盐。
5、倘若没有梅花那雪中傲立的骨气,那冬日只剩下了无生机的白色。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梅花的详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