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奖艺术团
Ⅰ 中国秦腔艺术节的第四届中国秦腔艺术节
由中国戏剧家协会、甘肃省文化厅、甘碰团行肃省文联、兰州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第四届中国秦腔艺术节(2008西北五省区秦腔艺术节)于2008年8月25日晚开幕。秦腔节创办于2000年,首届在西安举办,第二、三届移师兰州。本届秦腔节的参演剧目以笑哗秦腔为主,兼顾西北五省区优秀地方剧种,共有西北五省区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9台新剧目登场,持续到9月1日闭幕。
时间 地点项目演出单位
2008年8月25日20:30时水车园开幕式大型焰火晚会 中国剧协梅花奖艺术团
《盛世梨园》 兰州大或顷剧院等 8月26日14:30时 人民剧院秦腔《庄妃与多尔衮》 银川市秦剧团
8月27日20:00时 人民剧院 秦腔《程婴救孤》 乌鲁木齐市秦剧团
8月28日20:00时 人民剧院 新疆曲子戏《大山里》 昌吉州新疆曲子剧团
8月30日20:00时 人民剧院 秦腔《百合花开》 定西市秦剧团
9月1日 14:30时 人民剧院 秦腔《大爱无言》 西宁市戏剧团
8月26日20:00时 金城剧院 秦腔《大河情》 甘肃省秦剧团
8月29日20:00时 金城剧院 秦腔《秦女将军》 兰州大剧院戏曲剧院
8月31日20:00时 金城剧院 秦腔《柳河湾的新娘》 西安秦腔剧院易俗社
9月1日 20:00时 金城剧院 秦腔《曹操和杨修》 兰州大剧院戏曲剧院
9月1日 20:00时 金城剧院 闭幕式及祝贺演出 兰州大剧院歌舞剧院
舞剧《大梦敦煌》
本届秦腔节的开幕式十分精彩,大型焰火晚会《盛世梨园》集新、奇、特、美、精于一身,由序“大河秦声”、上篇“古调独弹”、下篇“梨园交响”和尾声“盛世华章”组成,“梅花奖”艺术团及兰州歌舞剧院、兰州戏曲剧院、甘肃省京剧团、甘肃省秦剧团等联袂演出。尚长荣的京剧《贞观盛世》、刘长瑜的京剧《红娘》、裴艳玲的昆曲《林冲夜奔》、朱世慧的京剧《徐九斤升官记》、王蓉蓉的京剧《西厢记》、赵志刚和单仰萍的越剧《红楼梦》、李东桥的秦腔《黄鹤楼》、李梅的秦腔《状元媒》、蒋建国和吴亚玲的黄梅戏《天仙配》、翁国生和谷好好的昆曲《借扇》等让西北观众大过戏瘾。
综观参演剧目,新戏当家,但有两台移植剧目十分引人注目——秦腔《曹操与杨修》和《程婴救孤》。这两出戏的原创是新时期中国戏曲的重要收获,但因种种原因,这些新产生的精品剧目并没有形成燎原之势而被大江南北的广大观众所欣赏,尤其各地似乎对移植别人的成品抱有成见,加之各类评奖重原创而轻移植的导向,使好作品的推广困难重重。所以,本届秦腔节推出这两台移植剧目,值得欢呼。
其他新戏基本都是初次耳闻,不作评论。《大河情》已经磨砺几年,基础相当不错,本次复排推出了两位青年演员,反响很好。感觉上,此剧应该有不错的前景。
由舞剧《大梦敦煌》做为闭幕演出,很好!特别希望我们的戏曲创作者能更多的汲取其它艺术门类的优长,以丰实自己的观念和技艺。
Ⅱ 刘丹丽的人物荣誉
1997年,刘丹丽一举摘下中国戏剧最高奖——“梅花奖”和文化部最高奖“文华奖”,被称做“楚剧皇后”。而后,她到了湖北省歌剧舞剧院陪首,改行唱歌剧,最终成为了《洪湖赤卫队》的第三代韩英,并且获得了第22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在楚剧团,她先后获得了第七届“文华表演奖”、第十四届戏曲“梅花奖”,并被推选为中国戏曲家协会最年轻的理事。
主演的代表作品有民族歌剧《洪湖赤卫队》《江姐》,歌舞剧《编钟乐舞》等。曾获文华表演奖、首届中国歌剧节优秀表演一等奖等,两次获中国戏剧梅花奖。担任第二十六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评委、文化部第十一届全国声乐大赛(民族组)评委、文化部第二届中国歌剧节评委、2015年度国家艺术基金评审组评委等。
积极参与中国衫芦戏剧家协会梅花奖艺术团、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艺术团和文化部艺术家小分队送温暖下基层慰问演出,参与策划赴大别山革命老区文艺志愿服务等活动。自筹资金拍摄20集公益禁毒或乱带宣传片《白色毒网》。被评为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党的十八大代表。
2015年9月15日,刘丹丽被中宣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文联共同授予“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荣誉称号。
Ⅲ 中国戏剧家协会需要条件
中国戏剧家悄胡协会成立于1949年7月24日,原名中华全国戏剧工作者协会,1953年更名为中国戏剧家协会,是由全国各民族戏剧家组成的人民团体,是党和政府联系广大戏剧家和戏剧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是繁荣社会主义文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力量。
中国戏剧家协会是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的团体会员。
至2005年底,中国戏剧家协会的会员约12,700人,均为中国戏剧界有一定成就的剧作家、导演、演员、舞台美术家、戏剧音乐家、戏剧理论家、戏剧评论家、戏剧教育家、戏剧管理家以及戏剧界的领导人等;团体会员34个(烂丛3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剧协,中国石油剧协,总政)。
五十多年来,中国戏剧家协会团结全国各民族戏剧艺术家,积极举办全国性的戏剧活动和评奖,努力推动戏剧创作,发现和培养优秀戏剧人才,组织学术理论研讨,开展对外交流活动,编辑出版戏剧刊物和书籍,为戏剧事业的繁荣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戏剧家协会举办的戏剧活动主要有中国戏剧节、中国国际戏剧节、BeSeTo(中韩日)戏剧节、中国映山红民间戏剧节、校园戏剧节、小戏艺术节、全启历拦国戏剧小品大赛等。
中国戏剧家协会设有全国性奖项中国戏剧奖,含梅花表演奖、曹禺剧本奖、优秀剧目奖、小戏小品奖、校园戏剧奖、理论评论奖等6个子项,两年一评;2005年成立“梅花奖艺术团”,其演出活动深受观众欢迎。
Ⅳ 中国戏剧家协会的发展历史
中国戏剧家协会,原名中华全国戏剧工作者协会,1949年7月24日成立。
1953年,更名为中国戏剧家协会,是中国最高级别的戏剧艺术家协会,该协会会员均是在戏剧领域羡神坦中获得杰出成就,在个人的专业领域中具有专家水平的优秀文艺工作者。
至1987年底,中国戏剧家协会的会员有7000余人,他们来自260多个剧种的近2000多个职业剧团,均为中国戏剧活动中有突出贡献的剧作家、导演、演员、舞台美术家、戏剧音乐家、戏剧评论家、戏剧教育家以及戏剧领导人、活动家。
至2008年,中国戏剧家协会的注册会员有10364人,均为中国戏剧界有一定成就的剧作家、导演、演员、舞台美术家、瞎贺戏剧音乐家、戏剧理论家兄桐、戏剧评论家、戏剧教育家、戏剧管理家以及戏剧界的领导人等;团体会员33个(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剧协,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剧协,中国石油剧协)。
2005年6月30日成立了“梅花奖艺术团”,其演出活动深受观众欢迎。
中国剧协积极开展对外戏剧文化交流活动,已与四十多个国家的戏剧界进行了友好交流。
1981年加入国际剧协,成立了国际剧协中国中心。
1999年国际剧协亚太中心在韩国首尔成立,中国剧协成为会员国之一。
1994年,与韩日有关机构共同创建了BeSeTo(中韩日)戏剧节。组织国内优秀剧目参加国际上有广泛影响的戏剧节,为中国戏剧赢得了荣誉。
2008年10月在南京成功举办了第31届世界戏剧节。同年9月,中国在西班牙举办的国际剧协第32届世界代表大会上当选为国际剧协常委会成员国。
2011年9月在厦门成功举办了国际剧协第33届世界代表大会。
2015年7月16日,中国戏剧家协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闭幕。大会选举濮存昕为中国戏剧家协会第八届主席。大会还选举季国平、于魁智、王晓鹰、冯玉萍、李树建、杨凤一、沈铁梅、茅威涛、罗怀臻、孟冰、孟广禄、柳萍、韩生、韩再芬为第八届中国剧协副主席。
Ⅳ 姜亦珊的专场演出
2004年6月,在北京湖广会馆举办个人专场演唱会,京剧名家李鸣岩、邓沐玮、谭孝曾及优秀青年演员谭正岩参加了助兴演出
2007年2月,参加北京湖广会馆赓扬集举办的2007春节京剧演出,举办个人专场,前演《状元媒》,后演《二进宫》
2009年11月,在北京文联剧场参加北京市文联、北京京剧院、北京市戏剧家协会举办的北京优秀青年戏曲演员系列展演暨姜亦珊京剧专场演唱会 2012年11月10日,在北京长安大戏院举办“亦彩绽放,大爱如珊”姜亦珊慈善京剧演唱会,并将此次演出全部收入近26万元人民币捐赠给北京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
姜亦珊慈善京剧演唱会节目单:
主持人:董艺 刘洋
一、开幕曲京歌《星星谣》 作词:魏子晨 作曲:朱绍玉 表演:北京市残疾人艺术团
二、《状元媒》选段“自那日与六郎阵前相见” 演唱:姜亦珊
三、《春秋配》选段“受逼迫去捡柴泪如雨下” 演唱:姜亦珊
四、《秦香莲》选段“心如刀绞我的泪难忍” 演唱:姜亦珊
五、《西厢记》选段“碧云天黄花地北雁南飞” 演唱:姜亦珊
六、诗朗诵《守望》 作词:魏子晨 朗诵:瞿弦和
七、《玉堂春》选段“玉堂春含悲泪忙往前进” 演唱:姜亦珊
八、《诗文会》选段“可笑他无才学自讨无趣” 演唱:姜亦珊
九、《望江亭》选段“只说是杨衙内又来搅乱” 演唱:姜亦珊
十、《大漠昭君》选段“任凉秋在琴中瑟瑟飘摆” 演唱:姜亦珊
十一、现场捐赠仪式
十二、诗朗诵《大爱》 作词:魏子晨 朗诵:瞿弦和
十三、尾声新创戏歌《善行世界》 作词:魏子晨 作曲:朱绍玉 演唱:姜亦珊 编舞:林阳 伴舞:北京残疾人艺术团 2013年4月25日,姜亦珊参加第26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大赛,京剧折子戏专场演出在杭州胜利剧院举行。
姜亦珊京剧折子戏专场:星光璀璨 亦彩绽放
在第26届中国戏剧梅花奖的争夺中,京剧重镇京津沪院团各有一名青年领军人物入围,其中代表北京京剧院参赛的是张派、梅派青衣姜亦珊。2013年4月25日,姜亦珊以《状元媒·宫中》《秦香莲·杀庙》《大漠昭君》三出折子戏在杭“争梅”。
在京剧界,姜亦珊因为先后拜了张派薛亚萍和梅派梅葆玖两位老师而显得有些另类。姜亦珊自称“因为祖上八代都与艺术不沾边,所以在学艺之时没有条条框框,才敢先后拜了两位老师,既学张又习梅。”也正是有了这样的学习经历,因而拓宽了她的戏路。姜亦珊所带来的《状元媒·宫中》便是张派经典,《秦香莲·杀庙》是传统大戏,而《大漠昭君》是新编历史剧,三出折子戏将姜亦珊的艺术才能全方位展示了出来。
这场在胜利剧院的演出,姜亦珊身旁亦是群星闪耀。有马派老生朱强、上一届梅花奖获得者包飞等人为姜亦珊配戏,并特邀著名裘派花脸陈俊杰与谭派名家谭门第六代传人谭孝曾分别清唱了《铡美案》与《打渔杀家》选段,北京京剧院的九大头牌一下子就来了两位。这场姜亦珊申梅京剧折子戏专场更是邀请了著名主持人白燕升倾情加盟,让杭州戏迷大呼不虚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