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樱梅茶花 » 梅花又称

梅花又称

发布时间: 2023-05-11 00:30:23

『壹』 梅花的别称

梅花的40种别称

在严寒中,梅开百花之先,独冠天下群芳而报春。梅与兰、竹、菊并列为四君子,与松、竹并称为“岁寒三友”,古往今来,深得文人墨客之喜。

1、暗香

暗香是梅花的代称。林逋《山园小梅》:“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王安石《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风亭把盏酬孤艳,雪径回舆诏暗香。”

2、冰魂

冰魂是梅花的别称,谓其冰清玉洁。清朝江炳炎《淮甸春 自题纸帐梅花》:“闲门客里,叹年年辜负,西溪游屐。约与冰魂同小住。”《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芳心恐负,正酒醒天寒时候。唤鸦鬟招鹤归来,请与冰魂守。”苏轼《松风亭下梅花盛开》:“罗浮山下梅花村,玉雪为骨冰为魂。纷纷初疑月挂树,耿耿独与参横昏。”

3、寒梅

因其凌寒开放,故称寒梅。唐朝张谓《早梅》:“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林村傍溪桥。” 柳永《瑞鹧鸪》:“天将奇艳与寒梅。乍惊繁杏腊前开。”明朝何景明《二月见梅》:“二月寒梅开满枝,素心宁与艳阳期!”

4、寒英

寒英指梅花。柳宗元《早梅》:“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

5、花魁

以其开于百花之首,故称花魁。宋朝卢炳《烘堂词 汉宫春》:“向暖南枝最是他潇洒,先带春回。因何事向岁晚,搀占花魁。”

6、冷蕊

杜甫《舍弟观赴蓝田取妻子到江陵喜寄》:“巡檐索共梅花笑,冷蕊疏枝半不禁。” 张元干《十月桃》:“撩人冷蕊,浑似当时,无语低鬟。”明朝张祥鸢《水边梅》:“暗香稍稍能相媚,冷蕊娟娟不自持。”

7、冷香

冷香是梅花的代称。曾巩《忆越中梅》:“今日旧林冰雪地,冷香幽绝向谁开?”姜夔《念奴娇》:“嫣然摇动,冷香飞向诗句。”明 高启《梅花》:“翠羽惊飞别树头,冷香狼藉倩谁收?”梅尧臣《依韵和正仲重台梅花》:“冷香传去远,静艳密还增。”陈维崧《二郎神 咏梅子》:“算颗颗冷香松脆,想尔料难胜口。”

8、玲珑

梅花的美称、喻指。韩愈《春雪间早梅》:“玲珑开已遍,点缀坐来频。”

9、梅钱

梅钱指梅花瓣。孔尚任《桃花扇?传歌》:“你看梅钱已落,柳线才黄,软软浓浓,一院春色,叫俺如何消遣也。”

10、梅妻

梅妻是对梅花的戏称。林和靖隐居西湖孤山,不娶,种梅养鹤为乐,故有梅妻鹤子之谓。后以梅妻指代梅花。陈维崧《八六子 枫隐寺感旧》:“渐舞榭成坟,歌台作寺,松雏已老,梅妻都嫁,只剩乱涧间腾鼯鼬。”

11、梅朵

梅朵是指梅花的花朵。韦庄《和李秀才郊墅早春吟兴十韵》:“草根微吐翠,梅朵半含霜。”

12、梅兄

梅兄对梅花的雅称。黄庭坚《王充道送水仙花五十枚欣然会心为之作咏》:“含香体素欲倾城,山矾是弟梅是兄。” 杨万里《烛下和雪折梅》:“梅兄冲雪来相见,雪片满须仍满面。”元 戴良等《对菊联句》:“缔芳笑兰友,论雅傲梅兄。”

13、梅英

梅英即指梅花。秦观《望海潮》:“梅英疏淡,冰澌溶泄,东风暗换年华。”宋朝赵令畤《商调蝶恋花》:“媚脸未匀新泪污,梅英犹带春朝露。”

14、木母

“梅”字可拆出木、母二字,故以称梅。《湖海新闻夷坚续志 贵显 称旨除官》:宋神宗问叶涛曰:“‘自山路来木公、木母如何?’ 涛曰:‘木公正傲岁,木母正含春。’木公,松也;木母,梅也。” 元结《演兴 初祀》:“山之乳兮葺太祠,木孙为桷兮木母榱。”

15、清友

清友是梅花的别称。因其清香淡雅,又为“岁寒三友” 之一。明朝都卬《三余赘笔 十友十二客》:“梅花为清友,栀子为禅友。”

16、清客

清客是梅花的别称。以花拟人,以其开于冷清的冬季,故称。宋 姚宽《西溪丛语 十客》:“梅花为清客。”

17、琼英

琼英是梅花代称。元 无名氏《一枝花 惜春》:“春阴低画阁,梅瓣琼英落。”宋璟《梅花赋》:“若夫琼英缀雪,绛萼着霜,俨如傅粉,是谓何郎。”

18、癯仙

癯仙意味骨姿清瘦的仙人,指梅花。陆游《射的山观梅》:“凌厉冰霜节愈坚,人间那有此癯仙。”《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凝情待久,无限恨、癯仙知否?”

19、疏香

疏香梅花的代称,谓其清雅淡香。宋朝李元膺《洞仙歌》:“一年春好处,不在浓芳,小艳疏香最娇软。”金赵伯成《蜡梅》:“冷艳疏香寂寞滨,欲持何物向时人。”

20、疏影

疏影本写梅姿,后因以指称梅花。范成大《古梅二首》:“压倒嫩条千万蕊,只消疏影两三枝。”

21、酥花

酥花指梅花。苏辙《戏赠李朝散》:“后堂桃李春犹晚,试觅酥花子细看。” 陆游《朝中措》:“彩燕难寻前梦,酥花空点春妍。” 陆游《冬至》:“探春漫道江梅早,盘里酥花也斗开。”

22、霜女

霜女即青女,神话传说中的霜雪之神,借指梅花。张先《南乡子》:“百卉已随霜女妒,东君。暗折双花借小春。”宋朝张耒《明道杂志》:“霜女遗灵长着素,玉妃余恨结成酸。”

23、香雪

香雪是梅花的代称。清 余怀《板桥杂记 丽品》:“轩左种老梅一树,花时香雪霏拂几榻。” 清厉荃《事物异名录 花卉 梅》:“《湖壖杂记》:“湖墅有三胜地,西溪之梅名曰香雪。”龚自珍《虞美人 陆丈秀农杜绝人事移居城东之一粟庵暇日以绿绡梅花帐额索书因题词其上》:“笛声叫起倦魂时,飞过蒙蒙香雪一千枝。”

24、雪友

雪友是梅花的喻称。梅尧臣《读吴正重台梅花》:“龙沙雪为友,青女霜作媒。”

25、雪肌

雪肌是梅花的喻称。苏轼《再和杨公济梅花十绝》:“洗尽铅华见雪肌,要将真色斗生枝。”宋 吴师孟《蜡梅香》:“正绛跗初吐,秾华将茂,国艳天葩,真澹伫,雪肌清瘦。”

26、雪梅

梅花色白,故称雪梅。唐朝孙逖《宴越府陈法曹西亭》:“雪梅初度腊,烟竹稍迎曛。”杜牧《代人作》:“斗草怜香蕙,簪花间雪梅。”范成大《代儿童作立春贴门诗》:“雪梅同雪鬓,相对两凌寒。”

27、雪霙

梅花的喻称雪霙。清朝褚人获《坚瓠十集 西湖观梅》:“番阳张彦实兄楚材,为秘书监,约彦实观梅西湖。彦实作诗云:‘天上新骖宝辂回,看花仍趁雪霙开。’”

28、艳魄

梅花的喻称艳魄。清朝贺裳《腊梅花赋》:“分寒枝于陇上,空染啼痕;传艳魄于罗浮,惟沾醉腻。”又美女的魂魄。皮日休《太湖诗 练渎》:“艳魄逐波涛,荒宫养麋鹿。”明朝高启《吴女愤》:“渔灯照艳魄,夜冷珠衣薄。”

29、驿使

梅报春信息,故称驿使。但用得太死太多,曾被陆游批之。陆游《老学庵笔记》:“国初尚《文选》,当时文人专意此书。故草必称王孙,梅必称驿使,月必称望舒,山水必称清晖,至庆历后恶其陈腐,诸作者始一洗之。”

30、玉妃

玉妃指梅花。皮日休《行次野梅》:“茑拂萝捎一树梅,玉妃无侣独徘徊。”宋朝汪元量《越州歌》:“鳌山灯月照人嬉,宣德门前万玉妃。”陈与义《和张矩臣水墨梅五绝》:“粲粲江南万玉妃,别来几度见春归。”

31、玉面

玉面是梅花喻称。以其冰清玉洁,如美人之面。宋朝魏杞《虞美人》:“冰肤玉面孤山裔,肯到人间世。天然不与百花同,却恨无情轻付与东风。”

32、百花魁

百花魁喻梅花。宋朝王十朋《雪中寄梅花与清之大老》:“分赠鹿岩龙穴友,异时俱是百花魁。”又借喻美女。明朝无心子《金雀记 掷果》:“午夜漏声催,行踪问者稀。天街游乐处,看尽百花魁。”

33、第一香

第一香是梅花代称。陆游《初春书怀》:“清泉冷浸疏梅蕊,共领人间第一香。”

34、寄春君

寄春君是梅的拟人之称,谓其能传递春天的信息。元朝龙辅《女红馀志 梅》:“南华封梅为寄春君。”

35、罗浮梦

罗浮梦是梅花代称。传说隋开皇中,赵师雄于罗浮山遇一女郎。与之语,则芳香袭人,语言清丽,遂相饮竟醉,及觉,乃在大梅树下。后因以借指梅花。唐朝殷尧藩《友人山中梅花》:“好风吹醒罗浮梦,莫听空林翠羽声。”《送刘禹锡侍御出刺连州》:“梅花清入罗浮梦,荔子红分广海程。”文征明《千叶梅与方山人同赋》:“罗浮梦断情愁叠,瑶圃风生佩陆离。”

36、寿阳花

梅花的别名。南朝宋武帝女寿阳公主曾卧于含章殿檐下,梅花落公主额上成五出之花,拂之不去,皇后留之,自后有梅花妆。妇女多效之,在额心描梅为饰。元 杨维桢《香奁八咏?黛眉颦色》:“索画未成京兆谱,欲啼先学寿阳妆。”清朝二石生《十洲春语》:“待明朝,端整寿阳妆,眉梢晕。”

37、一枝春

一枝春是梅花的别称。《太平御览》:“陆凯与范晔相善,自江南寄梅花一枝,诣长安与晔,并赠花诗曰:‘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后多以“一枝春”为梅花的别名。黄庭坚《刘邦直送早梅水仙花》:“欲问江南近消息,喜君贻我一枝春。”宋 陈师道《和豫章公黄梅》:“寒里一枝春,白间千点黄。”清朝余梦易《一萼红》:“算消息、江南较早,也不须、遥寄一枝春。”

38、玉玲珑

玉玲珑是梅花的别名,谓其高洁如玉。毛滂《玉楼春 定空寺赏梅》:“醉翁满眼玉玲珑,直到烟空云尽处。”元朝刘炳忠《江边梅树》:“素艳乍开珠蓓蕾,暗香微度玉玲珑。”

39、玉霄神

梅花别称玉霄神。谓其高洁,似天仙一般。清朝厉荃《事物异名录 花卉 梅》:“释明本《梅花试》:‘朵中飞下玉霄神,仙韵娇姝一粉真。’”

40、状元花

梅花的别称状元花,谓梅花为花中魁。宋朝徐清叟《净明院和御制诗》:“冲冻细寻梅信息,枝头喜见状元花。”

『贰』 梅花的别称雅称有哪些

梅花的别称雅称有:寒花、玉梅、独秀、孤芳、仙姿、斜枝、疏影、一枝春、艳魄、雪肌、疏香、梅兄、玲珑、冷香、冷蕊、寒客、国香、冰魂、梅英、霜女、香雪等等。

梅花是中国十大名花之首,与兰花、竹子、菊花一起列为四君子,与松、竹并称为“岁寒三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梅以它的高洁、坚强、谦虚的品格,给人以立志奋发的激励。在严寒中,梅开百花之先,独天下而春。

梅原产中国南方,已有三千多年的栽培历史,无论作观赏或果树均有许多品种。许多类型不但露地栽培供观赏,还可以栽为盆花,制作梅桩。



梅花的形态特征

梅是小乔木,稀灌木,高4-10米;树皮浅灰色或带绿色,平滑;小枝绿色,光滑无毛。叶片卵形或椭圆形,长4-8厘米,宽2.5-5厘米,先端尾尖,基部宽楔形至圆形,叶边常具小锐锯齿,灰绿色,幼嫩时两面被短柔毛,成长时逐渐脱落,或仅下面脉腋间具短柔毛。

花单生或有时2朵同生于1芽内,直径2-2.5厘米,香味浓,先于叶开放;花梗短,长约1-3毫米,常无毛;花萼通常红褐色,但有些品种的花萼为绿色或绿紫色;萼筒宽钟形,无毛或有时被短柔毛;萼片卵形或近圆形,先端圆钝;花瓣倒卵形,白色至粉红色。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梅

『叁』 梅花的别称 梅花有什么别名

1、梅花的别渣仿称为腊梅、春梅、酸梅、千枝梅、绿萼梅、寒梅和白梅等;

2、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梅花以高让迅洁、坚强、谦虚的品格,激励人们奋发图强,而且梅花被分为果梅和花梅两种,果梅以食用坦梁此为主,果实呈红色或紫红色,花梅的主要作用则是供人观赏。

『肆』 梅花的别称

梅花(蔷薇科杏属植物)一般指梅(蔷薇科杏属植物)。别称:春梅、千枝梅、红梅、乌梅。

梅原产中国南方,已有三千多年的栽培历史,无论作观赏或果树均有许多品种。许多类型不但露地栽培供观赏,还可以栽为盆花,制作梅桩。鲜花可提取香精,花、叶、根和种仁均可入药。果实可食、盐渍或千制,或熏制成乌梅人药,有止咳、止泻、生津、止渴之效。梅又能抗根线虫危害,可作核果类果树的砧木。

梅花是中国十大名花之首,与兰花、竹子、菊花一起列为“四君子”,与松、竹并称为“岁寒三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梅以它的高洁、坚强、谦虚的品格,给人以立志奋发的激励。在严寒中,梅开百花之先,独天下而春。

(4)梅花又称扩展阅读:

梅花在中国的地位很高,而中国在梅花品种上也有着相当的权威。1998年,中国拿到了梅品种国际登录权,这是一种鉴别、判定花卉植物知识产权的母权。也就是说,新发现或新培育的梅花观赏品种,要通过“国际登录权威”审定和手续才能成为国际承认的新品种。

花蕾(梅花):微酸、涩,平。开郁和中,化痰,解毒。用于郁闷心烦,肝胃气痛,梅核气,瘰疬疮毒。果实(乌梅):酸、涩,平。敛肺,涩肠,生津,安蛔。用于肺虚久咳,虚热消渴,蛔厥呕吐腹痛,胆道蛔虫症。

『伍』 梅花51个别称雅称是什么

梅花的别称:春梅、千枝梅、红梅、乌梅、梅、酸梅、黄仔、合汉梅、白梅花、绿萼梅、绿梅花。

梅花是中国十大名花之首,与兰花、竹子、菊花一起列为“四君子”,与松、竹并称为“岁寒三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梅以它的高洁、坚强、谦虚的品格,给人以立志奋发的激励。在严寒中,梅开百花之先,独天下而春。

梅花最宜植于庭院、草坪、低山丘陵,可孤植、丛植、群植。又可盆栽观赏或加以整剪做成各式桩景,或作切花瓶插供室内装饰用。

(5)梅花又称扩展阅读

梅花的花色有紫红、粉红、淡黄、淡墨、纯白等多种颜色。“红梅”,花形极美,花香浓郁;“绿萼”,花白色,萼片绿色,重瓣雪白,香味袭人。梅花香味别具神韵、清逸幽雅,被历代文人墨客称为暗香。

宋代诗人范成大在《梅谱》中说:“梅以韵胜,以格高,故以横斜疏瘦与老枝怪石着为贵。”所以在诗人、画家的笔下,梅花的形态总离不开横、斜、疏、瘦四个字。人们观赏梅韵的标准,则以贵稀不贵密,贵老不贵嫩,贵瘦不贵肥,贵含不贵开,谓之“梅韵四贵”。

『陆』 梅花又称什么

梅花:
又称酸梅、黄仔、合汉梅、白梅花、绿萼梅。
简介:
梅花是蔷薇科版李属的落叶乔木,有时权也指其果(梅子)或花(梅花),学名为Prunus Mume。梅花通常在冬春季节开放,与兰花、竹子、菊花一起列为“四君子”,也与松树、竹子一起被称为“岁寒三友”。中华文化有谓“春兰,夏荷,秋菊,冬梅”,梅花凭着耐寒的特性,成为代表冬季的花。梅花原产于中国,后来引种到韩国与日本,具有重要的观赏价值及药用价值。中国文学艺术史上,梅诗、梅画数量重多。梅花是中华民族与中国的精神象征,象征坚韧不拔,不屈不挠,奋勇当先,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

『柒』 梅花别称

梅花的别称为腊梅、春梅、酸梅和白梅等等,花朵颜色素雅,花瓣有单瓣、重瓣和半重瓣之分,气味芳香,观赏价值极高。梅花有观赏梅和果梅两种,观赏梅可养在室内供人观赏,还能够净化室内的空气,果梅可用于食品加工,经济价值较高。

梅花的别称介绍

梅花的别称为腊梅、春梅、酸梅、白梅、红梅、黄仔、合汉梅、千枝梅、绿萼梅和绿梅花等等。梅花是中国的传统花卉,是中国十大名花之首。梅花有较高的观赏价值,还有一定的文化底蕴,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传播有着重要的作用。

梅花是蔷薇科杏属乔木或灌木植物,位于花中四君子之首,岁寒三友之一,距今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梅花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在中国深受文人墨客的喜爱,人们赋予梅花高洁、淡泊、坚韧和谦虚的品质,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

梅花喜温,喜光照,适合在温暖通风和光线条件较好的位置生长。植株的耐寒性较强,花朵一般在冬春季开放,气味芳香浓郁。植株怕水涝,不适合在过于潮湿的环境下生长,一般生长在山坡、林地或路边等位置,分布在中国部分地区。

梅花外形美观、花朵淡雅且气味幽香,观赏价值较高。若是观赏梅,适合盆栽种于室内,能够提升价家中的格调,可供人观赏,还可以净化室内的空气。若是果梅,植株的果实采收后,可加工制成果干、果酱或果汁等饮品,经济价值较高。

热点内容
插花绘画作品 发布:2025-08-03 11:47:20 浏览:711
七夕逢雨 发布:2025-08-03 11:46:27 浏览:79
西兰花和西红柿可以一起吃吗 发布:2025-08-03 11:37:23 浏览:269
妇女的七夕 发布:2025-08-03 11:34:47 浏览:545
倾倒形盆栽 发布:2025-08-03 11:26:50 浏览:982
锦鲤鱼绿植 发布:2025-08-03 11:25:07 浏览:394
三亚融创海棠湾别墅房价 发布:2025-08-03 11:06:24 浏览:641
丁香加白及 发布:2025-08-03 11:06:15 浏览:929
六行盆栽 发布:2025-08-03 11:01:33 浏览:828
植绿美祛痘产品怎么样 发布:2025-08-03 11:01:26 浏览: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