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花生产条件
❶ 茶花能吃吗
山茶不仅能欣赏,还能食用。中国山茶的食用,应该说从发现野生山茶时就开始尝试了。但我们找到的文献资料记载却比较迟。明太祖朱元璋之孙朱有炖写了一本医药专著《救众本草》记述:“山茶嫩叶炸熟,水淘可食,亦可蒸晒作饮。”这是说山茶可作蔬菜、饮料。明代鲍山经亲自实践,“备尝各类野蔬,别其性味,详其调制”后,所著的《野菜博录》,在“山茶科”中载其食法:“采叶炸熟,水浸淘净,油盐调食,或蒸晒干作茶煮饮可。”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也记载了山茶的饮用:“其叶类茗,又可作饮,故得茶名。”清代诗人陈维崧的词《醉乡春·咏茶花》曰:“鼎内乳花将溜,瓶里玉花选逗”,写了山茶的食用和山茶的插花。“乳花”是指油炸后产生的泡花,“溜”是原料经油炸后再加芡粉烹调的一种烹饪方法。“溜山茶”的具体做法是用花瓣拖面油煎后掺糖制成点心,或加配料制成菜肴。
归纳起来,山茶的食用价值有三:一是榨茶子油。山茶,特别是油茶果实,含有丰富的脂肪油,是中国最重要的木本油料植物之一。茶油不仅供一般食用,而且是心血管病患者的保健食品。二是作茶饮。山茶叶,含有茶碱等生物碱,可作饮料。三是鲜花美食。山茶之花泡酒,制成山茶酒;山茶之花煮糯米粥,为药膳,均有治痢功效。山茶的花瓣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蛋白质、脂肪、淀粉、各种微量矿物质和高效的生物活性物质,因而食用鲜花已成为现代饮食文化的新潮。用各色山茶可配制色彩多样的沙拉点心;用山茶花瓣拖油或拖面油煎后掺糖,是一种上品甜食;山茶与米或面可制成山茶饼;用山茶花瓣同其他原料配制,可烹调成富有特色的美味佳肴。江苏南通市茶花协会秘书长、特级烹调大师许锦生,在《四川烹饪》杂志上发文介绍了两款山茶保健菜肴——山茶花羹和山茶鱼。山茶花羹的特点是汤浓味醇,色彩艳丽,具有营养和保健作用。山茶鱼原料有山茶、净鳜鱼肉和其他配料。制作时拼摆成山茶枝叶和山茶之花形状。其特点为山茶鲜嫩,形态逼真,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力的作用。南通市茶花协会董介庚也介绍了一款山茶菜肴——山茶凤脯,原料是山茶、嫩鸡脯肉和其他配料。制作时将莴苣雕刻成凤凰头置盆配合造型。其特点是色泽鲜艳,口感滑嫩,具有降低血压、明目的作用。金华烹饪大师潘建良的“金华茶花”菜肴获得了“蜜蜂杯”烹饪技能大赛金奖。这道菜好似一朵美丽的山茶花,娇艳欲滴,在苍翠的绿叶青枝映衬下,栩栩如生,还不时散发出诱人的香味,真可谓色香味形俱全了。
❷ 茶花用什么土种植
用稍微偏酸性一些的土壤种植比较好。
植物正常生长发育有赖于良好的土壤环境。但在自然界中,植物生长的土壤往往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障碍因素,限制着植物生长。例如,世界陆地表面大面积盐碱土中有高浓度的盐分;酸性土壤中有高浓度的H+ , Al3+ , Mn 2+和Fe2+等;淹水土壤中有过量的还原性物质和Fe2+等;石灰性土壤中缺乏足够的有效磷、铁和锌等。这些具有植物生长障碍因素的土壤称为逆境土壤。逆境土壤分布的面积广泛,而且改良难度大,因此,已成为农业生产发展的限制因素。植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对各种逆境产生了一定的适应能力。某些植物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忍耐上述不良的逆境条件。了解植物对土壤环境的生理反应和抗逆机理,对发展农业生产是十分重要的。
酸性土壤是低pH值土壤的总称,包括红壤、黄壤、砖红壤、赤红壤和灰化土等。酸性土壤地区降水充沛,淋溶作用强烈,盐基饱和度较低,酸度较高。酸性土壤在世界范围内分布广泛,在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
❸ 怎样才能养出开花多又大的山茶花
茶花每到冬季的时候上市,开花非常的漂亮,好多人都喜欢养,一般买到的都是那种比较小的苗子,开花开几朵,并不是我们想象中开爆盆的样子,其实茶花开花想要开得多,必须是老桩才会好。
有人说想要走捷径的话,是不可能的,除非你采用嫁接的方法去挖那些老桩,然后嫁接上好品种的,要么您就是按照小齐说的方法,三个条件让它必须有,制造合适的温度一年四季都能生长,让它有足够大的空间,地栽是最靠谱的,大水大肥的伺候它,让它不缺水,不缺肥,它绝对会快速养成粗大老桩。
❹ 谁能告诉我茶花为什么会结果
茶花结果需要合适的温度与湿度,在北方结果实属罕见,尤其盆载茶花更是难得。
茶花的果实貌不惊人,实在一般.
小资料:茶花的繁殖技术
人工杂交育种:
良好亲本的选择是能否达到预期育种目标的关键,首先要明确育种目标,在此前提下,选择所需要的父本和母本,实验已经证明,茶花的花性遗传,多介于两亲本的中间类型。这就是说,如果一个开白花的品种与一个开红花的品种杂交,其后代就有可能出现一个开粉红花的品种,一个开大型花的品种与一个开微型花的品种杂交,其后代有可能出现一个花径中等大小的品种。
母本花朵处理方法:在花朵开放前1—2天,选定含苞开放的花蕾,用小剪刀将花瓣剪掉1/2左右,并同时剪去雄蕊的大部分,在用镊子将剩余雄蕊去除干净,使雌蕊露出。
父本花朵处理方法:在花朵开放前1—2天,用纸袋将选定的花朵套上扎紧,待盛开后,解除纸袋,用镊子轻轻摘去雄蕊花药放入小杯或纸袋中备用。
茶花授粉方法:将花药在已经处理好的母本柱头上轻轻涂抹几次,直至确认雌蕊柱头上已沾上花粉粒为止,可用放大镜察看确认,如果所用的是经过贮藏的花粉或者已干燥的花粉,其粘着性较差,可用一根棉花棒蘸取花粉,再涂抹到柱头上,一般来说,茶花在开花之前1—2天已具有受精能力,所以不必担心是否能受精的问题,然而一些特殊品种,常因去雄后雌蕊过嫩而杂交结果不好,在这种情况下,一是加大授粉量,即尽能的在柱头上多涂些花粉。常用的办法先在柱头上滴一滴清水或者10%庶糖溶液,再涂抹花粉;二是重复授粉,即在第一次套袋授粉后,隔1—2天解开纸袋再授一次粉。
套袋和标记:授粉完毕后,应立刻套袋,以防外来花粉的杂交污染,以硬袋授粉效果最好,它通气有一定透光度,挺直保护性好,套袋方法是将硬纸袋轻轻套住已授粉花朵下部回形针卡住,动作要轻,以免损伤碰落,纸袋套好后,在授粉花朵枝上吊上标牌注明授粉年月日及两亲本名称,一般的写法为母本×父本。
授粉后的管理:授粉杂交后大约经过7—10天雄蕊的柱头变为褐色,逐渐枯萎,可将罩在花朵上的纸袋及时除去,对受精成功的植株要加强管理,前期多施点N肥,后期多施点P、K肥,并加强病虫害防治工作。
茶花果实的采收:至10月份左右杂交果实开始成熟,将果实及其所吊挂的标鉴一起采收,待果皮裂开剥出种子,进行登记后,贮藏在湿沙中,以备播种。
茶花的繁殖方法可归纳为2种:
1、种子繁殖:即有性繁殖,用茶花的种子直接培育实生苗。
2、营养体繁殖:即无性繁殖,即用茶花的枝条来繁殖。
茶花的种子繁殖:
用种子繁殖茶花是新品种培育极其重要的一种手段,茶花的蒴果通常在9—12月初成熟,将及时采集的蒴果稍加凉晒,即可开裂,取出其中的种子,贮藏于含水量5%左右的干净湿河沙中。
播种所用的土壤要求疏松,肥沃,排水良好,冬季或春季均可播种,在25℃温度条件下,15—20天便可发芽30—40天便可出土,所培育的实生苗应挂上标记,特别是人工杂交苗,应标明母本和父本的名称,通常实生苗到3—5年后才可开花,个别品种可能超过10年,因此要有足够的耐心,加以精心养护。
茶花的营养体繁殖:
茶花的无性繁殖能保持母本的优良性状,是具有繁殖速度快,生长旺,开花早等优点,是茶花苗生产中普通采用的方法,茶花的无性繁殖多种多样,我们在这里给大家介绍的是扦插和嫁接。
茶花的扦插技术:
在穗条来源充足条件下,可采用扦插繁殖,扦插苗根系发达,易于移栽且株型好,扦插时间宜在6月份进行,如有温室条件,冬季也可扦插,扦插的最佳温度为25℃,插穗最好选用当年生半木质化的春梢,最佳长度为3—8cm,上部留1—2片叶,腋芽要饱满,下部留1—2个叶片,短穗扦插成活率高,长穗扦插生长快,插穗的基部最好削成斜面,斜面要光滑。
使用生根激素,生根激素种类较多,但其中以吲哚三丁酸效果最好,生根激素的浓度应视插穗粗细长短不同而不同。
扦插基质应疏松透气,排水良好,不带病虫害,用干净的河沙或掺入一半体积河沙的土作为扦插介质使用,盆插或苗床插均可,保持扦插环境相对湿度90%以上,定时喷水或用塑料布密封可满足此项要求,遮阴度至少到60—70%,随着新根的形成,遮阳度逐渐减少至40—50%。
按照上述技术要点去做一般45—6天扦插苗便可生根,但是不同物种的茶花品种,其生根难易有一定差异,茶梅和红山茶类的品种扦插容易生根,而云南茶花品种则比较困难,对于这些难生根的品种,要提高扦插成活率,除了在合适时间扦插之外,更重要的是扦插时应适当提高和延长生根激素的处理浓度与时间。
茶花的嫁接:
嫁接繁殖已在茶花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用这种方法繁殖茶花苗不仅植株生长快,开花早。繁殖系散高,而且在加速茶花穗条生产及缩短育种年限等方面也很有用。
(1)劈接法:将砧木在合适部位切断,削平断面,从断面上方向下切一刀,使之形成一个裂口,然后把接穗削成楔形,沿砧木的一侧把接穗插入砧木的接口中,确认接穗间形成层对挤后,用塑料绳稀疏的紧实绑扎,再套塑料袋保湿,遮阳条件下养护45—50天左右,砧木较细时,多采用劈接方法。
(2)腹接法:与劈接原理类似,它要求将接穗削成不等边的楔形,砧木的切口选在主干的中下部斜切一刀,深度不超过的中心部,插入接穗,并注意接触面要对好紧密梆扎,在从接口上部适当位置断砧,套塑料袋或置于保湿环境中,在遮阴条件下养护。
(3)剥皮接法:在砧木茎干上,立刀切一个“丁”字形切口,轻轻剥开皮层,插入削好的接穗,绑扎保湿和遮阳方法同劈接法,在正常条件下45天左右就能愈合。
(4)靠接法:将接穗植株与砧木植株靠在一起,确定好嫁接部位以后,在对应部位各削一刀至木质部,切口长3—5cm左右,将砧木切口的一侧对齐,用宽塑料袋严密绑扎,2—3个月后植株便可以成活,此时从靠接部位下方把接穗株剪断,从靠接部位上方把砧木部位剪断,一个新的靠接植株就形成了。
❺ 茶花怎样会结包
茶花结果需要合适的温度与湿度,在北方结果实属罕见,尤其盆载茶花更是难得。
茶花的果实貌不惊人,实在一般.
小资料:茶花的繁殖技术
人工杂交育种:
良好亲本的选择是能否达到预期育种目标的关键,首先要明确育种目标,在此前提下,选择所需要的父本和母本,实验已经证明,茶花的花性遗传,多介于两亲本的中间类型。这就是说,如果一个开白花的品种与一个开红花的品种杂交,其后代就有可能出现一个开粉红花的品种,一个开大型花的品种与一个开微型花的品种杂交,其后代有可能出现一个花径中等大小的品种。
母本花朵处理方法:在花朵开放前1—2天,选定含苞开放的花蕾,用小剪刀将花瓣剪掉1/2左右,并同时剪去雄蕊的大部分,在用镊子将剩余雄蕊去除干净,使雌蕊露出。
父本花朵处理方法:在花朵开放前1—2天,用纸袋将选定的花朵套上扎紧,待盛开后,解除纸袋,用镊子轻轻摘去雄蕊花药放入小杯或纸袋中备用。
茶花授粉方法:将花药在已经处理好的母本柱头上轻轻涂抹几次,直至确认雌蕊柱头上已沾上花粉粒为止,可用放大镜察看确认,如果所用的是经过贮藏的花粉或者已干燥的花粉,其粘着性较差,可用一根棉花棒蘸取花粉,再涂抹到柱头上,一般来说,茶花在开花之前1—2天已具有受精能力,所以不必担心是否能受精的问题,然而一些特殊品种,常因去雄后雌蕊过嫩而杂交结果不好,在这种情况下,一是加大授粉量,即尽能的在柱头上多涂些花粉。常用的办法先在柱头上滴一滴清水或者10%庶糖溶液,再涂抹花粉;二是重复授粉,即在第一次套袋授粉后,隔1—2天解开纸袋再授一次粉。
套袋和标记:授粉完毕后,应立刻套袋,以防外来花粉的杂交污染,以硬袋授粉效果最好,它通气有一定透光度,挺直保护性好,套袋方法是将硬纸袋轻轻套住已授粉花朵下部回形针卡住,动作要轻,以免损伤碰落,纸袋套好后,在授粉花朵枝上吊上标牌注明授粉年月日及两亲本名称,一般的写法为母本×父本。
授粉后的管理:授粉杂交后大约经过7—10天雄蕊的柱头变为褐色,逐渐枯萎,可将罩在花朵上的纸袋及时除去,对受精成功的植株要加强管理,前期多施点N肥,后期多施点P、K肥,并加强病虫害防治工作。
茶花果实的采收:至10月份左右杂交果实开始成熟,将果实及其所吊挂的标鉴一起采收,待果皮裂开剥出种子,进行登记后,贮藏在湿沙中,以备播种。
茶花的繁殖方法可归纳为2种:
1、种子繁殖:即有性繁殖,用茶花的种子直接培育实生苗。
2、营养体繁殖:即无性繁殖,即用茶花的枝条来繁殖。
茶花的种子繁殖:
用种子繁殖茶花是新品种培育极其重要的一种手段,茶花的蒴果通常在9—12月初成熟,将及时采集的蒴果稍加凉晒,即可开裂,取出其中的种子,贮藏于含水量5%左右的干净湿河沙中。
播种所用的土壤要求疏松,肥沃,排水良好,冬季或春季均可播种,在25℃温度条件下,15—20天便可发芽30—40天便可出土,所培育的实生苗应挂上标记,特别是人工杂交苗,应标明母本和父本的名称,通常实生苗到3—5年后才可开花,个别品种可能超过10年,因此要有足够的耐心,加以精心养护。
茶花的营养体繁殖:
茶花的无性繁殖能保持母本的优良性状,是具有繁殖速度快,生长旺,开花早等优点,是茶花苗生产中普通采用的方法,茶花的无性繁殖多种多样,我们在这里给大家介绍的是扦插和嫁接。
茶花的扦插技术:
在穗条来源充足条件下,可采用扦插繁殖,扦插苗根系发达,易于移栽且株型好,扦插时间宜在6月份进行,如有温室条件,冬季也可扦插,扦插的最佳温度为25℃,插穗最好选用当年生半木质化的春梢,最佳长度为3—8cm,上部留1—2片叶,腋芽要饱满,下部留1—2个叶片,短穗扦插成活率高,长穗扦插生长快,插穗的基部最好削成斜面,斜面要光滑。
使用生根激素,生根激素种类较多,但其中以吲哚三丁酸效果最好,生根激素的浓度应视插穗粗细长短不同而不同。
扦插基质应疏松透气,排水良好,不带病虫害,用干净的河沙或掺入一半体积河沙的土作为扦插介质使用,盆插或苗床插均可,保持扦插环境相对湿度90%以上,定时喷水或用塑料布密封可满足此项要求,遮阴度至少到60—70%,随着新根的形成,遮阳度逐渐减少至40—50%。
按照上述技术要点去做一般45—6天扦插苗便可生根,但是不同物种的茶花品种,其生根难易有一定差异,茶梅和红山茶类的品种扦插容易生根,而云南茶花品种则比较困难,对于这些难生根的品种,要提高扦插成活率,除了在合适时间扦插之外,更重要的是扦插时应适当提高和延长生根激素的处理浓度与时间。
茶花的嫁接:
嫁接繁殖已在茶花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用这种方法繁殖茶花苗不仅植株生长快,开花早。繁殖系散高,而且在加速茶花穗条生产及缩短育种年限等方面也很有用。
(1)劈接法:将砧木在合适部位切断,削平断面,从断面上方向下切一刀,使之形成一个裂口,然后把接穗削成楔形,沿砧木的一侧把接穗插入砧木的接口中,确认接穗间形成层对挤后,用塑料绳稀疏的紧实绑扎,再套塑料袋保湿,遮阳条件下养护45—50天左右,砧木较细时,多采用劈接方法。
(2)腹接法:与劈接原理类似,它要求将接穗削成不等边的楔形,砧木的切口选在主干的中下部斜切一刀,深度不超过的中心部,插入接穗,并注意接触面要对好紧密梆扎,在从接口上部适当位置断砧,套塑料袋或置于保湿环境中,在遮阴条件下养护。
(3)剥皮接法:在砧木茎干上,立刀切一个“丁”字形切口,轻轻剥开皮层,插入削好的接穗,绑扎保湿和遮阳方法同劈接法,在正常条件下45天左右就能愈合。
(4)靠接法:将接穗植株与砧木植株靠在一起,确定好嫁接部位以后,在对应部位各削一刀至木质部,切口长3—5cm左右,将砧木切口的一侧对齐,用宽塑料袋严密绑扎,2—3个月后植株便可以成活,此时从靠接部位下方把接穗株剪断,从靠接部位上方把砧木部位剪断,一个新的靠接植株就形成了。
❻ 茶叶是怎么生产出来的
茶是采摘茶树的嫩芽或新叶当原料,经过一连串的制作过程而制成的。
制茶过程为:采青→萎凋→发酵→杀青→揉捻→干燥→(初制茶) →精制 → 加工→包装→(成品)这些过程对茶起哪些作用:
采青:茶只能采摘嫩叶,老叶无法用,这些细嫩的部分,采下来后称为茶青。(如果多采一片叶为一芯一叶;多采两片叶为一芯两叶。) 茶:芽茶类:以嫩芽做原料 茶性比较细致 叶茶类:以叶做原料 茶性比较粗犷
萎凋:茶青采下来后,首先要放在空气中,让它消失一部分的水份,这个过程称为萎凋。 萎凋分:在室外进行的为室外萎凋;在室内进行的为室内萎凋。 萎凋的过程:水份的消失必须透过叶脉有秩序的从叶子边缘或气孔蒸发出来。每部分的细胞都必须消失一部分的水份,只有这样,才能产生发酵作用。 失 水:叶子晒干晒死 造成味薄 积 水:没有搅拌 造成苦涩 萎凋就是静置与浪青交替进行。
静 置:就是放置不动,让水份补给到边缘的地方,当然也让已经可以发酵的部分慢慢发 酵。
浪 青:就是搅拌,先是促使水份平均消失,然后借叶子的互相摩摩擦,促进氧化。
发酵:指茶叶的面份与空气起氧化作用,这个过程称发酵。 发酵使茶发生变化:
香变:不怎么发酵的,喝起来是股菜香;让它轻轻发酵就会转化成花香; 发酵变重后会转化成果香;如果让它尽情的发酵就会变成糖香; 香气是发芽、开花、结果的变化。
色变:香气的变化与颜色的转变是同步进行的。 菜香的阶段是绿色;花香的阶段是金黄色; 果香的阶段是桔黄色;糖香的阶段是朱红色。 味变:发酵越小,越接近植物本身的味道。 发酵越多,离自然越远,加工的味道越重。
杀青:是用高温杀死叶细胞,停止发酵,这个过程叫杀青。
炒青:就是下锅炒,也可是滚筒式,炒的茶比较香。市场上的大部分茶都是炒出的。 蒸青:用蒸气把茶青蒸熟,蒸的颜色比较翠绿,而且容易保留植物原来的细胞纤维。
揉捻:杀青过后,要将茶叶像揉面一样的揉捻。 揉捻的功用:
第一、 揉破叶细胞,以利于冲泡。 第二、 成形。
第三、 塑造不同的特性。
1.揉捻包括:手揉捻、机揉捻、布揉捻 揉捻的次数越多,茶性就会变的越低沉。 揉捻分:轻揉捻,轻揉捻制成的茶成条形状;
2.中揉捻,中揉捻制成的茶成半球状; 重揉捻,重揉捻制成的茶成全球状。
干燥:揉捻完茶就算初步完成,这时要把水份蒸发掉,这个过程称为干燥。 干燥分:火炉上烘干、手摇式干燥机、自走式干燥机。
初制茶:干燥过的茶就可以拿来冲泡饮用,可是这种茶外型不好看,品质也还不稳定,一般称为初制茶。
销售之前,最好再经过一番精制,它包括:
A、筛分:将茶筛分成粗细不同等位。
B、剪切:需要较细的条形时,可用切碎机将它切碎。
C、拔梗:将部分散离的茶质分离出来。
D、覆火:干燥不够时,再干燥一次,也称补火。
E、风选:将精制过的茶用风来吹,碎末和细片就会分离出来。 经过这些程序完成的茶,就是可以上市的精制茶。
为了使茶更加多样化,可以拿它补试各种加工,加工包括:
A、薰花:把新鲜的花和茶拌在一起,经过八小时左右后,茶吸收了花的香,成了花茶,用什么花薰什么茶并没有什么规定,只是要考虑它俩是否合的来,如茉莉茶花与桂花,一个年轻一个成熟。所以茉莉常用在轻揉捻的茶上;桂花常用在中、重揉捻的茶上,如冻顶或铁观音上。
B、焙火:就是把制成的茶用火来烘焙。 焙火分:炭焙、电焙
焙火越重就成越熟,颜色也越深;否则就成越生。 制茶三把火有 焙火:目的在改变成茶的风味。 干燥:将水份蒸发。 杀青:则是停止发醇。
虽然都是同样的三把火,但使用的时间、目的不同,效果也完全不同。
C、掺和:把花和茶掺在一起,也就是所谓的调味茶,如洛神红茶是把洛神和红茶掺在一起。 要分辨调味茶的好坏,就要看它掺和的东西。
10、哪些过程造成了那么些茶,也就是造成不同茶类的主因:
A、发醇:是最重要的一个过程,发酵程度不一样,制成的茶就南辕北辙。
B、揉捻:是第二个重要的过程,揉捻的轻重是塑造茶叶不同的特性。
C、焙火:是另一个重要的过程,焙火的高低,是改变成茶的风味。
D、采摘时茶青的采摘的部位成熟度,是造成茶叶不同风格的第四个原因。
❼ 山茶的繁殖方法
山茶常用扦插、嫁接、压条、播种和组织培养等繁殖方法。通常以扦插为主。 山茶的茎枝再生能力强,因此扦插和嫁接成活率都很高,而且繁殖速度快,操作方便,经济效益高,在生产上广泛应用。山茶在较好的生长条件下,一年四季均可扦插,一般多在夏季和秋季进行,而在6月份前后梅雨季扦插,成活率更高,因此时高温、高湿,有利插枝生根和萌芽生长。
1、盆箱扦插法
将扦插用的花盆、木箱或塑料箱,在盆或箱底打1-3个排水孔,每孔大小为2-3厘米,要求排水良好。孔上盖碎瓦片,在底层铺一层小石子,中层铺一层粗沙,上层铺5-10厘米培养土。培养土一般选用酸性红黄壤,pH5-6.5,如粘性过重可掺入细沙或锯末屑。若条件许可时,在培养土中掺入适量腐殖土、蛭石、腐熟有机肥或磷肥、骨粉。在培养土偏碱时,加硫酸亚铁溶液进行调节,使之呈微酸性反应。培养土可在日光下曝晒数天,或用甲醛溶液消毒后,用塑料薄膜闷数日,均有灭菌消毒的效果。
盆或箱装培养土时,应高出盆或箱面,使之成为馒头形,防止盆或箱内积水,同时有利插枝通风,提高成活率。扦插时用手指稍揿实培养土,并随用细咀壶浇透水,进行遮荫、保湿管理。
2、苗床扦插法
苗床地宜选择酸性至微酸性沙壤土,翻耕后,作床宽1.2米左右,沟宽40-50厘米,畦高20厘米,整细、耙平,床面喷药消毒,用薄膜覆盖2-3天后扦插,有利防治病虫。在扦插前,用水泥柱或毛竹搭成1.5-2米高的棚架,上盖芦帘或黑色遮阳网(遮光率为60-70%),四周由上而下垂至地面,并固定好,这样可兼顾遮光、防风、保湿的作用。如用塑料大棚扦插育苗,可在大棚内搭4条30-40厘米高、80厘米宽的小拱棚,小拱棚间距约为50厘米,扦插后盖上遮阳网。扦插时应注意叶片排列整齐有序,扦插后浇足定植水,在小拱棚上加盖一层地膜,可提高保湿效果。
3、全光雾扦插法
全光雾扦插法需要一定的设施和生产规模,育苗成本低,生根快,成活率高。
全光雾扦插苗床多采用基质材料或细沙,下铺石子,底部有排水设施。在苗床上装有喷雾设备,通过设定间隔喷雾、保持相对湿度、调节苗床温度等措施,以保证插枝正常吸收水分,防止插枝和叶芽干枯。 山茶为中国的传统园林花木,据资料记载,云南省昆明市近郊太华寺院内,有山茶老树一株,相传为明朝初年建文帝手植。昆明东郊茶花寺,有红山茶一株,为宋朝遗物,高达20米,每当花季,红英覆树,花人如株,状如牡丹。山茶树冠多姿,叶色翠绿,花大艳丽,枝叶繁茂,四季长青,开花于冬末春初万花凋谢之时,尤为难得。古往今来,很多诗人写下了赞美山茶的诗句。郭沫若先生曾用“茶花一树早桃红,白朵彤云啸做中”的诗句赞美山茶盛开的景况。
山茶耐荫,江南地区配置于疏林边缘,生长最好;假山旁植可构成山石小景;亭台附近散点三、五株,格外雅致;若辟以山茶园,花时艳丽如锦;庭院中可于院墙一角,散植几株,自然潇洒;如选杜鹃、玉兰相配置,则花时,红自相间,争奇斗艳;森林公园也可于林缘路旁散植或群悄一些性健品种,花时可为山林生色不少。北方宜盆栽观赏,置于门厅人口,会议室、公共场所都能取得良好效果;植于家庭的阳台、窗前,显春意盎然。 山茶花在药用价值上亦高,有收敛、止血、凉血、调胃、理气、散瘀、消肿等疗效 在采花加工时,应注意在春分至谷雨季节含苞待放时采摘,晒干或烘干,在干燥过程中,要少翻动,以免破碎散瓣,干后用纸包封严,置干燥通风处备用,以防受潮、发霉和生虫。山茶干花以干燥、色红、不霉、花蕾长大尚在含苞状态者为佳 至于叶、根可全年采用,子成熟后采摘。
山茶花药用验方甚多,可用于治疗多种疾病: 烫伤、灼伤:山茶花焙干研末,麻油调匀,搽患处。 乳头皲裂疼痛:宝珠山茶焙干研末,用麻油调搽,治愈为止。 大便出血:山茶花焙干研末,每周5克,亦可用鲜山茶叶或开水冲泡,当茶饮。 咳嗽、吐血:宝珠山茶花焙干成黑色研末,调红砂糖服用,每服10克,日服3次。 血崩:山茶花12克,水煎服,病情较重者用量可适当增加。 赤痢:大红宝珠山茶花20克,荫干研末,加白糖少许拌匀,上锅蒸熟分两次服完。 跌打损伤:山茶花根15~20克,水煎,调黄酒服用,并以适量鲜山茶花捣烂如泥,敷于患处。 痈疽:鲜叶适量、洗净捣烂外敷。 痔疮出血:宝珠山茶花一次5克,焙干研末冲服。 各家论述
1、《本经逢原》:山茶,吐血、衄血、下血为要药。生用能破宿生新,入童便炒黑则能止血。朱震亨:吐血、衄血、肠风下血,并用红者为末,入童溺、姜汁及酒调服,可代郁金。
2、《纲目》:汤火伤灼,研末麻油调涂。
3、《医林纂要》:补肝缓肝,破血去热。
4、《百草镜》:凉血、破血、止血。消痈肿跌扑,断久痢、肠风下血,崩带血淋,鼻衄吐血;外敷炙疮。
5、《本草再新》:治血分,理肠风,清肝火,润肺养阴。 山茶是美的象征,鲜丽的山茶是山茶树的精华。去掉雌雄蕊的山茶瓣无毒,花瓣中含有丰富的多种维生素、蛋白质、脂肪、淀粉和各种微量的矿物质等营养物质,还含有高效的生物活性物质。
通常把山茶瓣捡洗干净后,按花色配制各色“沙拉点心”,或用山茶瓣与鲜嫩子鸡或瘦肉片,烹调成美味佳肴。用白山茶、红山茶瓣拖油或拖面油煎后糁糖可食用,与米(面)可制成茶花饼等。食和深红色的山茶,还可以健胃,具治疗痢疾的奇效。食用鲜花,正成为当今世人热衷向往的一种现代饮食文化的新潮流。 山茶不但是重要的观赏花木,而且是重要的油料植物。它们的种子,几乎都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油,俗称茶子油,尤其以江西、湖南一带的白花油茶和云南腾冲所产的红花油茶最为著名,成为中国最重要的木本油料植物之一。山茶具有优质、高产、寿命长的特点,是山区宝贵的“铁杆庄稼”。以腾冲红花油茶为例,每株单产的最高产油率达30kg,产净子100kg左右,该县最高的年产量(产子)达750000kg。茶油为半透明,茶褐色,半干性,富含亚油酸,主要供食用,特别适合心血管病患者食用,上等的茶油冬季会凝成乳白色的粒晶。榨油后的油枯,可作洗涤、肥料和杀虫用。果壳富含单宁,可提取栲胶,也可提取皂素制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