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樱梅茶花 » 梅花易灸

梅花易灸

发布时间: 2022-03-10 09:50:18

⑴ 什么是新梅花

“新梅花易”是我在宋·邵雍《梅花易数》的基础上,经过二十余年的研究所创建起来的易学新体系。这个新体系主要由拙作《新梅花易数》、《新梅花易数集论》和《新梅花易实践录》三部分构成,三者有机结合,构成了新梅花易的“三部曲”。
中国周易网络学院院长华东师范大学张志哲教授和南京大学李书友教授对新梅花易进行了推荐,下面是推荐文章:

《推荐具有创新内容的<新梅花易>》
中国周易网络学院副院长李冒海的《新梅花易》,是在(宋)邵雍《梅花易数》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具有以下十大特征:
1、摒弃了五行生克制化,纯用阴阳体系
新梅花易从周易最本质的东西——卦象——入手,只用阴阳,不用五行。它是以阴阳为基础,以八经卦为核心,建立起来的。这不仅与京房六爻易经体系截然不同,也和邵氏梅花易数杂揉阴阳、五行的做法大相径庭。
2、重建了八卦之间的相互关系
为了认识八卦之间的相互关系,新梅花易建立了两套系统:
第一,以先天八卦图为基础,创立了生、舒、奋、旺、衰、萎、囚、绝的生扶与耗泄关系。
第二,以八卦的几何结构模型为基础,建立了八种相互关系,这八种关系是:相合、相亲、相感、相冲、相刑、相害、相斥、相并。
这两套系统既分工又合作,从而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八卦相互关系的系统。
这套相互关系系统建立起来之后,就不必像邵氏梅花易数那样,先把八卦纳入五行,然后才能间接推断八卦之间的关系,而是从卦象出发,直接得出八卦之间的关系。
3、发现了六十四别卦的双层结构
新梅花易发现,在每一个别卦中,都存在着“双层结构”,下层是固定不变的“位卦”,上层是随别卦的变化而变化的“列卦”。
A、位卦
新梅花易发现,每个别卦的六个爻位,都有自己固定不变的特性,这种特性,可以用相应的经卦来描述。用来描述爻位特性的经卦,称为位卦。
具体地说,初爻位上的位卦为震;二爻位上的位卦为艮、坤;三爻位上的位卦为离;四爻位上的位卦为坎;五爻位上的位卦为兑、乾;上爻位上的位卦为巽。
B、列卦
在新梅花易中,每个别卦的六个爻位上,除了下层固定不变的位卦之外,还各有一个列卦(用经卦来表示)。列卦是随别卦的变化而变化的。
C、位卦和列卦的相互关系
位卦和列卦的相互关系,可以下面的比喻来形容:位卦好像是停车场上的停车位,列卦好像是停在车位上的汽车。停车位是固定不变的,但停在上面的汽车则是随着时段而变化的。
“双层结构”的发现,使得每个别卦的内容都得到了极大扩充(每个别卦中共有八个位卦和六个列卦,共有十四个),同时,上下层之间相互转换,交互作用,这就极大地丰富了六十四别卦的理论内涵和实践价值,因为这个原因,新梅花易不再采取沿袭了两千多年的“变卦”的做法,而是只用一个别卦来解决所有问题。
4、创立了干支与别卦的对应关系
新梅花易建立了六十四别卦与六十干支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相应的时间序数和先天序数系列,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整套占得卦象和推算应期的方法。
这就使得推断应期的时间范围有了极大的扩充,同时也使应期的推算有了扎实的理论根据。
5、创立了一系列占卦和断卦实用新法
A、占法
新梅花易创立的一步到位占卦法,比如数字占卦法、动作占卦法等,能够直接得出别卦卦象,一步到位,不需要上下卦相叠,更不需要六爻逐个累计,这种创新也非常独到。
B、断法
新梅花易在实践过程中,只用一个“主卦”解决所有相关问题,不取动爻、不需变卦、不用互卦,一律“一卦多断”,随意所之,自在灵活。子曰“吾道一以贯之”,盖此之谓也。
6、创立了新梅花易“四柱预测体系”
在上述理论体系的基础上,新梅花易在用出生时间进行四柱预测时,采取把年、月、日、时辰四组干支序数相加的方法,直接转换成卦象,然后,通过分析卦象,来推算人生的演变,丰富了传统四柱预测学的理论和实践体系。
7、创立了“新河洛八卦图”
新梅花易根据自己的理论体系,创立了自己的八卦图,这就是“新河洛八卦图”,这是继连山八卦图、归藏八卦图、后天八卦图、先天八卦图之后出现的第五种八卦图(如果把清朝出现的中天八卦图也算上,这是第六种八卦图)。然后,以新河洛八卦图为基础,初步建立起了“新梅花易风水学”。
8、创立了新子午流注针法
在新梅花易理论体系下,对中医领域中的传统子午流注针法进行重大改革,创立了“新子午流注针法”,彻底纠正了传统子午流注针法中的“闭穴”这个不合理现象,并发现了“终生养生、保健、治疗穴位”,这对于中医针灸界和养生界来说,都是一个不小的发展。
9、创立了新的八卦与十进制数之间的对应关系
关于八卦与数的对应关系,邵雍推出了“先天数”,它属于八进制数,而新梅花易则将八卦与十进制数对应起来,从而建立起一个新的“新梅花易数”。
10、指出易经的本质是“设定”
在哲学层面上,新梅花易在领悟《楞严经》“随众生心,应所知量,循业发现”的基础上,指出,周易的一切几何符号和文字符号都是一种人为的设定,既可以是有理设定,也可以是无理设定,一切设定都有其合理性,新梅花易其实也是一种设定。
李冒海先生,顺应二十一世纪时代需要,经过以上的继承和创新,把梅花易简化成快、捷、准的新易经体系,是现代易学研究与利用的方向,值得学习和推广。

周易学界前辈,中国周易网络学院领导:张志哲教授、李书友教授推荐

⑵ 玄学入门书籍介绍

玄学一般指山、医、命、相、卜,

基中玄学这五类:

1,“山”是修心养性、锻炼身体的秘术;2,“医”包括三部分:“方剂”、“针灸”、“灵疗”;3,“相”的部分包括两种:“人相”、“地相”;4,“命”是以时空关系来判断人的命运的一种方法;5,“卜”术最为渊源流长,如《梅花易数》、《纳甲断易》、《六壬神课》、《太乙神数》、《奇门遁甲》等数术学,


这类玄学书籍因为现代文明基本上沦落为冷门的东西,

不过如玄奇的 “古籍阁”和神秘的“易半仙” 保留着绝大部分罕见的电子版玄学书籍供大家参考,


如玄学部分书籍的种类及目录:

奇门遁甲类,《奇门遁甲统宗》《登坛必究》《奇门法窍》《奇门一得》《太乙神数》《奇门遁甲秘笈大全》《诸葛亮金函玉镜奇门遁甲全书》

周易术数类,《周易述》《周易尚氏学》《周易集解》《周易注疏》《周易折中》《增删卜易》《高岛易断》《河洛理数》《梅花易数》《纳甲筮法》。


四柱八字类书籍:《命理探源》《三命通会》《渊海子平》《穷通宝鉴》《子平真诠》《滴天髓》《星学大成》。

风水书籍主要:《天玉经》《青囊序》《天玉经序》《青囊奥语》

六壬占卜类:《六壬辑要》《御定六壬直指》《小六壬金口诀》《大六壬指南》《六壬说约》《六壬全集》《大六壬大全》《大六壬探源》《壬学琐记》



其他玄学术数类,《紫微斗数》,《卜筮正宗》,《风角》。

⑶ 中医的“五术”,具体都是什么

五术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并影响到汉字文化圈其他地区,是对庞大复杂的道术(秦汉前称方术、如以西方说法也就是所谓巫术)系统的最主要的分类,一般认为包括山(仙)、医、命、卜、相五类,后三术又归类于术数。五术的“山、医、命、卜、相”基本构成,都是源自易经,易经涵盖时空,宇宙的万事万物,都是阴阳相互对立又能相互转化,如冬去春来,夏去秋来,月升日落,老死少生等等。

山术 ——一说是神仙之道、养生之法。如现代人注重气功以保持健康的方法,即属于”山术”的范围之内。另一有说是为风水勘舆之术、寻龙探穴之法,本属帝王之术,后来传入民间,即成为五术中的”山术”。

相术 ——所谓”相”是观察存在于现象界形象的一种法术,亦是推测人生运势的术法。命术与相术两者同是论断人生命运的术法,只是凭借的根据不同,所以命、相常常是被相提并论的。

⑷ 山医命相卜的传说

黄帝留下来的秘籍,在周朝被姜太公在昆仑山得到,他利用秘籍上的方术助周伐纣,使周朝有八百年的统治。战国时又传到鬼谷子--王禅老祖手中。他将秘术传给徒弟--苏秦、张仪、孙膑、庞涓,而使其徒成为当时赫赫有名的将相之才。到了汉朝,张良于黄石公处得秘籍,旺汉四百年。《金篆玉函》就这样在神奇的方式下一代一代的传承,到了三国时代传到诸葛亮手中,辅备夺得三分天下。两晋南北朝时期、隋、唐、五代,期间虽然也有得到《金篆玉函》者,但大都不全,如诸葛亮得到是道术,郭璞、杨筠松得到的是堪舆术(阴阳风水)。在宋朝得到《金篆玉函》的是一代鸿儒,著作等身的旷世学士朱熹。迨及明朝,刘基(字伯温)得到《金篆玉函》,助朱元璋创立大明江山,后全身而退。《金篆玉函》经过四千年的流传,期间内容有散佚增删,或有分歧而产生了很多流派,大致分为:山、医、命、相、卜,统称为玄学五术。
山”包含《玄典》、《养生》、《修密》三部分,是修心养性、锻炼身体的秘术;“医”包括三部分:“方剂”、“针灸”、“灵疗”;“相”的部分包括两种:“人相”、“地相”;“命”是以时空关系来判断人的命运的一种方法,其重要的方法有:“占星术”、“干支术”;“卜”术最为渊源流长,如《梅花易数》、《纳甲断易》、《六壬神课》、《太乙神数》、《奇门遁甲》等数术学,历史朝代中的军事家大多精通此术,汉朝的诸葛亮、唐朝的李淳风、宋朝的邵康节、明朝的刘伯温、清朝的曾国藩等。

⑸ 什么是玄术中的“山医卜命相”

山、医、相、命、卜统称玄学五术,相传在四千六百多年以前,黄帝得天神相助,授以天书破蚩尤妖术,擒杀蚩尤统一天下。黄帝平息战乱以后,命仓诘造字,将九天玄女所授天书内的各种秘术记载下来,此书就是后来被江湖人视若瑰宝的《金篆玉函》。

黄帝留下来的秘籍,在周朝被姜太公在昆仑山得到,他利用秘籍上的方术助周伐纣,使周朝有八百年的统治。战国时又传到鬼谷子--王禅老祖手中。他将秘术传给徒弟--苏秦、张仪、孙膑、庞涓,而使其徒成为当时赫赫有名的将相之才。到了汉朝,张良于黄石公处得秘籍,旺汉四百年。《金篆玉函》就这样在神奇的方式下一代一代的传承,到了三国时代传到诸葛亮手中,辅备夺得三分天下。两晋南北朝时期、隋、唐、五代,期间虽然也有得到《金篆玉函》者,但大都不全,如诸葛亮得到是道术,郭璞、杨筠松得到的是堪舆术(阴阳风水)。在宋朝得到《金篆玉函》的是一代鸿儒,著作等身的旷世学士朱熹。迨及明朝,刘基(字伯温)得到《金篆玉函》,助朱元璋创立大明江山,后全身而退。《金篆玉函》经过四千年的流传,期间内容有散佚增删,或有分歧而产生了很多流派,大致分为:山、医、命、相、卜,统称为玄学五术。

那么什么是山、医、相、命、卜呢?在此简单说一下:“山”包含《玄典》、《养生》、《修密》三部分,是修心养性、锻炼身体的秘术;“医”包括三部分:“方剂”、“针灸”、“灵疗”;“相”的部分包括两种:“人相”、“地相”;“命”是以时空关系来判断人的命运的一种方法,其重要的方法有:“占星术”、“干支术”;“卜”术最为渊源流长,如《梅花易数》、《纳甲断易》、《六壬神课》、《太乙神数》、《奇门遁甲》等数术学,历史朝代中的军事家大多精通此术,汉朝的诸葛亮、唐朝的李淳风、宋朝的邵康节、明朝的刘伯温、清朝的曾国藩等。

前面的一些内容尽管都是传说,但山、医、相、命、卜同宗同源却是不争的事实,都是以阴阳五行为核心说理工具来判断事物的发展趋势和应对策略,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东方科学部分,为医(中医)者一定要知此渊源。

本来山、医、相、命、卜是五个亲兄弟,命运休戚相关,可眼下的中医界有些人却将山、相、命、卜看作迷信,横加痛斥,批倒批臭,实在不是一种明智之举。正如一棵苹果树有五个分支,当我们玩命地说其他四个支的苹果是酸的时,那么谁会相信你这个支的苹果是甜的呢?其结局是整棵苹果树被砍掉,中医也就灭亡了。

当代的中医热一定会有整个国学热作为基础,否则中医就是无土栽培,成不了什么参天大树,同时中医的复兴一定伴随山、相、命、卜的复兴,否则孤木不能成林,奢谈中医的振兴。由于山、医、相、命、卜异流同源,我们可以借鉴山、相、命、卜溯流寻源,找到古中医的脉络和源头,我辈需知此,好好用功。

⑹ 艾灸是什么

您了解中国中医灸法的大体发展提升的过程么?(中国的灸法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一直在民间不断的默默地根据人体体质的变化在传承的基础上研新提升。还有很多默默地为中国的灸法做出贡献的灸法前辈们,我这里描述不够全面,请前辈们原谅并能支持,感恩!)下面从三开始是以药味配伍为前后顺序的:
一:古代灸法诞生
二:早期灸法(杂草、树枝等)
三:各种单味药性灸(桑枝、木炭、硫磺、雄黄、灯芯草、陈艾绒等)四:陈艾绒灸/艾灸(以前人的身体以寒湿为主,艾的热性占优势,艾的偏性,也叫刺激性有驱邪疫的作用。)
五:艾药灸(太乙神针灸、雷火神针灸、热敏灸等等。热敏灸以其热敏点为指导核心,获得众多奖项,2009年出版的热敏灸的书)在四五里,在近现代出现了名目繁多的各种艾灸、艾药灸和众多的流派如:温和灸、回旋灸、雀啄灸、督灸、脐灸、隔姜灸、坐灸、百日筑基灸、三才灸、阴阳灸、八卦灸等等,各种艾灸仪器层出不穷。大家为了能够更好、更广的利益众人的健康,而在努力研发各种灸法和仪器,而人工持灸永远为为最佳疗法。
六:药香灸/药灸(梅花灸/莲花灸等)
七:香灸(2004年,袁老的《中华玄振香灸疗法》一书里阐述了吸药点的核心理论,在药味配伍上根据《黄帝内经》的配伍原则,四气五味,大大改进提升灸法的疗效。)
八:玄火勼整体香疗(2019年初袁老编写的理论指导书《新五行整体香灸法——让香疗走进千家万户》出版发行,代表整体香灸疗法的出世。整体香疗药味配伍在香灸的基础上再精选药味,使香疗棒的穿透力更强,能够直达病灶,将主要矛盾化为次要矛盾,次要矛盾消失,从而提升灸法更大的疗效。以整体观为核心指导思想,重新纠正西医的局部观带来的偏位,不再把人体分成独立的部分,不再只盯着消除病的表症,而是让中国伟大的灸法重新定位整体观来追根求源,让灸法的调理范围最大限度的增大。)
玄火勼整体香疗是在传统药艾灸,药香灸及香灸的基础上进一步精选药味、研新剂型后的一种施灸方法,且使香疗穿透力更强,更易于疏通经络。以灸火不直接接触身体发肤为特征,跳出传统独重某些穴位的局限性,以《黄帝内经》阐述的经络本质为核心指导,运用人体运行规律整体观来做理论指导,真正做到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达到祛病调养身体、健康长寿为目的的一种安全有效的外治方法,在一定意义上也可以说是艾灸,药香灸及香灸疗法的升华和集大成。

⑺ 山医命卜讼分别指什么

分别指:山、医、相、命、卜。

1、山

所谓“山”就是通过食饵、筑基、玄典、拳法、符咒等方法来修炼“肉体”与“精神”,以达充满身心 的一种学问。

食饵——是利用补药、酒及日常饮食以加强体力,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筑基——是利用禅、静坐法以控制精、气、神,进而增进体力的一种方法。

玄典——是以老子、庄子思想为基础,进而达到修心养性的一种方式。

拳法——是以习练各种武术以增强体魄的方法。

符咒——是一种通灵、修炼的法术,其主要作用是避邪镇煞、趋吉避凶等的一种方术。

总而言之,“山”就是利用打坐、修炼、武学、食疗等各种方法以培养完满人格的一种学问。

其次,「地理风水」之学,可能源於兵家及鲁班之徒,而其成为一门玄学,乃晋代郭璞以後,直到唐僖宗时代之国师救贫仙师杨筠崧才集其大成。孙子兵法行军篇:「凡处军相敌,绝山依谷,视生处高,战隆无登,此处水上之军也,绝水必远水,客绝水而来,勿迎之於水内,令半济而击之,利。

欲战者,无附於水而迎客,无迎水流,此处水上之车也;绝斥泽,惟亟去无留,若交界於斥泽之界也;平路处易,而右背高,前死後生,此处平陵之运也」。

又云:「凡军好高而恶下,贵阳而贱,养生而处实,军无百疾,是谓必胜」、「丘陵堤防,必处其阳而右背之」,「凡地有绝阔、天井、天牢、天罗、天陷、天隙,必亟去之勿近也」。

2、医

所谓“医”,是利用方剂、针灸、灵治等方法,以达保持健康、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方剂——是利用各种药物制成散剂、丸剂来治疗疾病和修炼的一种方术。

针灸——针法和灸法和合称,是利用人的脉络、气血循环的原理,刺激患部,来治疗疾病

的方术。

灵治——利用掌握人的心灵(心理状态),进而以治疗人疾病的一种方术。也就是现所称谓的“心理治疗”。

总之,“医”就是利用方剂、针灸、灵治等方式,以治疗人的疾病的一种方法。

3、命

所谓“命”,就是透过推理命运的方式来了解人生,以穹达自然法则,进而改善人命的一种学问。推命所用的主要著作有“紫微斗数”、“子平推命”、“星平会海”等。其方式就是以人出生的时间和阴阳五行为理论基础。

总之,“命”是以推定人的命运,进而达到趋吉避凶的学问,从而改善人类发展的需要。

4、相

所谓“相”,一般包括“印相、名相、人相、家相、墓相(风水)”等五种,以观察存在于现象界形相的一种方术。

印相——就是观看人的印章,以取定命运的方法。印在中国,以前是权力的凭证。

名相——是以人的姓名或店铺的名称,通过五格剖相,同时运用命理等结合来推断吉凶发

展的一种方法。

人相——又分为面相与手相两大类,通过观察面、手部的纹线与气色而了知人吉凶、病理

的一种方法。

家相——也就是阳宅的风水,以观察其格局,进行分析来推断对人类所居住的吉凶的一种

方术。

墓相(风水)——也就是阴宅,以通过选地安葬祖先,而达到对后代子孙荫庇的一种方术。

总之,“相”是对眼睛所看到的物体作观察,以达趋吉避凶的一种方法。

5、卜

所谓“卜”,它包括占卜、选吉、测局三种,其目的在于预测及处理事情,其中占卜的种类又可分 为“易断”及“六壬神课”。

占卜——所谓占卜,是以《易经》为理论依据,结合天、人、地三界所相互制约而推断吉

凶的方法。

选吉——主要著作以《奇门遁甲》为代表,通过布局、布斗、符咒等结合,处理事物发展

不吉的因素, 其主要运用于古代军事。

测局——主要著作以《太乙神数》为代表,通过十二运卦象之术,是推算国家政治命运、

气数、历史变化规律的术数学。

(7)梅花易灸扩展阅读

黄帝留下来的秘籍,在周朝被姜太公在昆仑山得到,他利用秘籍上的方术助周伐纣,使周朝有八百年的统治。战国时又传到鬼谷子--王禅老祖手中。他将秘术传给徒弟--苏秦、张仪、孙膑、庞涓,而使其徒成为当时赫赫有名的将相之才。

到了汉朝,张良于黄石公处得秘籍,旺汉四百年。《金篆玉函》就这样在神奇的方式下一代一代的传承,到了三国时代传到诸葛亮手中,辅备夺得三分天下。两晋南北朝时期、隋、唐、五代,期间虽然也有得到《金篆玉函》者,但大都不全,如诸葛亮得到是道术,郭璞、杨筠松得到的是堪舆术(阴阳风水)。

在宋朝得到《金篆玉函》的是一代鸿儒,著作等身的旷世学士朱熹。迨及明朝,刘基(字伯温)得到《金篆玉函》,助朱元璋创立大明江山,后全身而退。《金篆玉函》经过四千年的流传,期间内容有散佚增删,或有分歧而产生了很多流派,大致分为:山、医、命、相、卜,统称为玄学五术。

山”包含《玄典》、《养生》、《修密》三部分,是修心养性、锻炼身体的秘术;“医”包括三部分:“方剂”、“针灸”、“灵疗”;“相”的部分包括两种:“人相”、“地相”;“命”是以时空关系来判断人的命运的一种方法,其重要的方法有:“占星术”、“干支术”;“卜”术最为渊源流长。

如《梅花易数》、《纳甲断易》、《六壬神课》、《太乙神数》、《奇门遁甲》等数术学,历史朝代中的军事家大多精通此术,汉朝的诸葛亮、唐朝的李淳风、宋朝的邵康节、明朝的刘伯温、清朝的曾国藩等。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山医命相卜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五术

⑻ 李冒海是谁

李冒海,男,字升白,1965年7月生, 1986年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地理系。先生自幼喜爱读书思考,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较高的悟性和天然的亲和,多年来博览群书,颇通儒、释、道、中医、诗词,对西方的宗教、科学文化,也有一定程度的理解。
在师从古圣先贤并厚有所获之后,李冒海先生开始重点研究与探索中国文化的总源头――易经。先生参循师训,殚竭才智,在宋·邵雍所著的《梅花易数》的基础上,经过二十余年的艰苦研究,终于开创出具有时代特征的崭新的易学理论与实践体系--新梅花易数,现著有《新梅花易数》、《新梅花易数集论》、《新梅花易数实践录》三部曲。
这个新体系的主要特征有以下几点:
①、在对易经整体层面思考的基础上,大胆提出了“易经的本质源于人为的设定”,其功用在于“安定人心”,揭示了易经的本质,彻底破除了易经的神秘色彩,为易经的研究和发展开辟了一片新天地。
②、一改《连山易》注重政治生活、《归藏易》注重个体生命、《坤乾易》注重自然现象、《周易》注重社会生活的特点,从事物的存在状态及其运动变化这个更为本质的层面出发,研究考察八经卦和六十四别卦的结构和功能状态,在继承《周易》的基础上,本着孔子“一以贯之”的思想,对经卦和别卦的卦义进行重新修订,使其更具有统一性和普遍适应性。
③、在参考东汉·郑玄的《周易注》、明·来知德的《易经集注》、清·张岱坤的《时易通占》等著作的基础上,对易经的六十四别卦其进行改革,提出了“位卦”和“列卦”的新概念,进而揭示出:每个别卦的六个爻位上共有八个位卦和六个列卦,共十四个经卦,自创了六十四别卦的“双重结构”模式,使易经的理论和实践体系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和扩展。对于邵氏《梅花易数》的发展来说,这种改革,也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④、针对邵氏《梅花易数》五行与八卦杂糅的特点进行改革,彻底摒弃五行体系,只取用阴阳体系,从而恢复了易经主干体系的本来面目。
⑤、在邵氏《皇极经世》的基础上,自创了“别卦与干支契合图”,使得每一个别卦都有一个固定的干支组合,从而实现了别卦与干支历法之间的完美对接,为提高占卦速度和规范性、提高应期计算的精确度,开辟了一条新道路。
⑥、强调别卦具有不可分割的整体性,并以此为基础,自创了许多一步到位的占卦法和断卦法,使得易经的测算过程比邵氏《梅花易数》体系更为简捷、快速、丰满,从而能更好地适应当前社会变化的快节奏。
⑦、从本质层次入手,从纯阴阳角度出发,对卦象的理、象、数和相互关系等方面,重新进行统一定义,消除了多岐亡羊之弊。
⑧、在河图、洛书的基础上,参照诸家八卦图,自创了“新河洛八卦图”,为微环境优化布局的理论和实践开辟了一条新道路。
……
另外,在中医领域,针灸学方面,李冒海先生在金·何若愚所著《子午流注针经》的基础上,结合《新梅花易数》中的易学思想,对其进行彻底改革,自创了一套更加完善、更加切合实用的“新子午流注针法”,这对于中医时间医学的发展来说,是具有一定的贡献的。方剂学方面,李冒海先生对中医方剂学的组方理论进行思考探索,自创出新的组方之法,并结合当地的历史典故,名之曰“十面埋伏”。在佛教领域,在阅读《金刚经》、《六祖坛经》、《圆觉经》、《法华经》、《楞严经》等经典之后,参考多家注释,著有《大方广佛楞严经注议》。在诗词领域,先生多年来耕耘不辍,积沙成塔,结成一本诗集,名为《月光下的芙蓉》,收录多种体裁的原创诗作共一百余首,其中有不少体裁属于自创,颇有新意。
综上可见,李冒海先生思维的最显著特征是,在继承前人思想成果的基础上,敢于大胆开拓,推陈致新。显然,种思维特征是符合时代特征的。其实,在这个崇尚创新的时代中,任何一门学科包括易经,如果没有创新,就会失去生命力,就会失去继续存在和发展的根本依据。





⑼ 玄学是什么原理

中国魏晋时期出现的一种崇尚老庄的思潮,一般特指魏晋玄学。“玄”这一概念,最早见于《老子》:“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王弼《老子指略》说:“玄,谓之深者也”。玄学即是研究幽深玄远问题的学说。魏晋人注重《老子》 、《庄子》和《易经》,称之为“三玄”。魏晋玄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有何晏、王弼、阮籍、嵇康、向秀、郭象等。魏晋玄学的产生有其深刻的社会背景和思想文化背景。简言之,它是在汉代儒学衰落的基础上,为弥补儒学之不足而产生的;是由汉代道家思想、黄老之学演变发展而来的;是汉末魏初的清谈直接演化的产物。综观魏晋玄学,其基本特点是:
①以“三玄”为主要研究对象,并以《老子》、《庄子》注解《易经》。
②以辩证“有无”问题为中心。以何晏、王弼为代表的玄学贵无派把“无”作为世界的根本和世界统一性的基础;崇有论者裴頠则认为有是自生的,自生之物以有为体。
③以探究世界本体为其哲学的基本内容。贵无派把“无”当作“有”的存在根据,提出了“以无为本”的本体论思想 ;郭象则主张独化说,认为“有”是独自存在的,不需要“无”作为自己的本体。
④以解决名教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为其哲学目的。王弼用以老解儒的方法注《易经》和《论语》,把儒道调和起来,认为名教是“末”,自然是“本”,名教是自然的必然表现,两者是本末体用的关系。郭象提出了名教即自然的理论,认为道家的自然与儒家的名教是一致的。阮籍、嵇康提出“越名教而任自然”的主张,表现出反儒的倾向 。
⑤以“得意忘言”为方法。针对汉儒支离繁琐的解释方法 ,王弼、郭象等强调在论证问题时应注意把握义理,反对执著言 、象 ,提出“得意忘言”、“寄言出意”的方法。
⑥以“辨名析理”为其哲学的思维形式。玄学家重名理之辨,善作概念的分析与推理,辨析名理是其思维形式的基本特征之一。
玄学就其哲学范畴来讲,可称其为行而上学,“行而上”简单来说既是抽象出来的意思,玄学也便是对一些抽象内容以生动的方式方法进行解说和发展。

而就其盛行时代玄学亦可称其为魏晋玄学,玄学产生于魏晋盛行于隋唐,这和当时的社会有着密切的联系,魏晋说白了就是三国演义那段时间,我们看着三国鼎立一会你打我,一会我打你的。要是生活在那样的年代,可想而之,人们及当时的知识分子无不时刻存在朝不保夕的感觉,所以谈学说易成为在当时社会茶余饭后的主要活动,以此来暂时达到精神世界的满足,回避如此残酷的现实。有一句话可以概括玄学的特色:隋唐精神,魏晋风骨。

这两方面原因加在一起,注定玄学,既带有神秘深奥的一面同时也有着满足精神世界慰籍心灵的作用。

后来玄学的内涵被不断扩充,不断被后世方术家所充实。产生了包括山、医、命、卜、相在内的五种体系,这些玄学体系的思想借鉴于先秦的阴阳学说,而这些思想并不是直接借鉴而来的,主要是由于汉时道教的兴起,在完善自己的思想体系的时候,除了引《道德经》为经典的同时,也把阴阳学说五行演德学说一起丰富起来,所以玄学同道教的渊源极为深厚,可以说都是国学思想组成和传承的一部分。

山所包含的是修心养性、锻炼身体的秘术,其包含玄典、养生、修密三部分的修习。玄典带有最为深厚的哲学色彩,主要把兵家法家的思想同道家的理念融合为一,形成后世的黄老之学,利用此来参悟宇宙奥秘,人体机能。而养生即为气功和道家的炼丹法。而修密则包括了符咒法、压镇法、祈星法、武术等,利用运动以及精神、意念的统一来提高身心境界的方法。也有秘术门派将山分为仙学、道法、幻术、御灵、兵阵五种方法。而其范围不离上述三部分。

仙学部分原道协秘书长陈樱宁先生作了完整的注释,学习仙道,同禅宗、密宗、净土宗之类佛教法门有很大的不同,仙道与其它方法不同之处的关键在于仙道多喜欢从“有”入手,而禅、密、华严宗之类首先喜欢强调的是“空”。释家喜欢批评仙道法门,说其“着象”,而一切有象都是虚幻的,都不究竟,其实一般佛教徒又那能知道仙道中所言的“妙有”的真实含义。当然,这种误解学道的人有,就连佛教的一些大德也有〔比如当今的元音老人、南怀谨及其老师袁焕仙〕。

学仙必须先明“玄关”〔或曰“玄关一窍”〕,此窍可从心上说,也可从命上说,不同门派强调的重点是有所不同的。一般来讲,内丹多注重由心性上说玄关,外丹则相反。内丹中“玄关一窍”在人两眼之中,此为仙家所说的“天罡”之所在,下手之法,先把两眼之光由外收入天罡所在,待有一丝感觉之后,再摄心入泥丸宫〔泥丸宫在天罡入内的脑中,相当于人体松果腺、垂体所在之处〕。心入泥丸宫之后,用心要轻、要虚,约百日,体内气海会自然显现,心气自然相依,性命自然双修。

道法,其实是运用时空的能力,作用如同魔术。但是它不是在道具上做时间和空间的文章,而是实实在在的左右时间和空间。此法须明守一之道,守一既守真意。“真意”有二种作用:一对外可控制万物,此为我们常说的特异功能;二对内可使丹田气海显现——于此再炼精化气。

世传的天元、与人元几乎不可能在有生之年完成气化工作,气化工作须借外丹之力,但此法基本已失传。修真之道其实既是收回陷于外面的一点灵光的过程,天元既是以全我内真混沌之体,补五行之缺,利用月华之盈;人元既是以借假求真之法,感召外来之真阳,利用星光之氖。即所谓玄丹和还丹之分。玄丹其气升名曰玄珠能听修者道证飞升,还丹其气青黑名曰还阳丹修者注世长存,利用日精之蔽名曰黄婆金公,为修南宫列仙地元法还有流传,为南宫许家。其实就是以武术气功入道的法门。
说到“真意”其实就是人的“识神”;但“识神”却不是“真意”;“真意”是“元神”中的“识神”,但“元神”却不能自发产生“真意”;“真意”可做“元神”与“识神”二者交合的触媒,但不会加入“交合物”中〔此既“太极涵三为一”之理〕。

幻术即是障眼法,是利用人心窍自带的惯性起到迷惑的作用。人的五感都是带有惯性的,把一些潜伏在你心中习以为常的原则加以利用,让你凭空产生幻觉此类法多用在阵术,高层次可以把你不知道一些信息强加给你,让你在即使没有这方面经验也会产生身如其境的感觉。多用在心咒术。御灵其实就是驾驭一些存在空间中能量精灵一类,传至日本称其为式神,东南亚称其为养鬼,其实不过是方法和所驾驭灵体不同,其实质都是从我们老祖宗那偷学的。比如日本的式神为唐朝后期传入日本阴阳寮。而养鬼极可能是下茅山蛋子和尚一支传入东南亚与当地原始巫术的结合。

医术也包括三部分。

方剂:使用药物,根据表里、虚实、寒热,再应用古老的周易八卦来治疗各种疾病一种方法。是中医理论的主要来源而其原始形势主要还在道教内流行,比如目前道协的武当掌门就保存很完整的八卦方。其在道协内部的刊物中发表产生和大的轰动,我手里目前还有原稿。其他流传于民间的就不得而知了。

针灸:以《黄帝内经》、《难经》辩奇经八脉、穴道,用铜针刺穴道治疗疾病的方法。针灸流传于今种类五花八门,其用针走穴的方法也各不相同,因为针灸对我们年轻人来讲实在博大精深,也并不是思想体系上停留在理论上的东西,需要大量实践所与虽然我学过一套纳甲针灸的方法,但是也仅略知一二。但是我想提醒大家的是,针灸决不是大家想得那样,一个武林高手隔着衣服就能认穴其准,穴位的面积非常之小,每个人具体位置也因体制各不相同,所以真正在针灸时找穴位要依据你身体的某些部位的长度,并没有固定的量值,比如依据你手关节来找任督。

灵疗:以催眠术、暗示法及集中精神意念。暗示的影响对个体而言是巨大,可能没有实际体验的人都想象不出其影响如何巨大。因为中国现在入世的方家还没有谁能有那样的坚定意志。所以国内还没有其危害的传闻。但是对其研究没有停歇,人体遥控,远距离遥视,一直都是各国特异功能研究的主要课题。

而命术有分为占星法和干支法。

占星法包含的七政四余、紫薇斗数、五星术、建除术。

七政四余一术又名果老星宗,以星宫度数推算人命运。五星推命术所用星宿为七政即金木说火土日月七星及四余紫气,罗侯,计都,月孛来定人贵贱穷通,今星宫纬度多有改变,台北夏唯刚先生多年研究依师所传弘扬此法。

紫微斗数相传为陈抟老祖所创,是依紫微天府两组一百多颗星依据人的出生年月日时定局排宫,来推测人的一生祸福吉凶。其流派很多,譬如白云派,中洲派,四化派,昆仑派,洛阳派,江南等派,大体而言却可分为南北二派,南派以星情,格局为主注重总体把握,配以活局运转,用“三方四正”原理推运,北派以四化为牵引,重河洛九宫之气数,精于细微的推断,如能将二者合并可称紫微为天下第一神数是也。

从斗数典籍来看多以手抄本居多,真正公开印刷流传的斗数书籍只有清朝木刻《紫微斗数全集》和《紫微斗数全书》两种,其中《全集》的价值比较高。《全书》则因后人传抄以改变了不少紫微的原貌,多有一些伪说,今世面流传紫微之法多源于此书。民国时期的观云主人将紫微具体化,并根据自己多年心得写了本《斗数宣微》,此书承先启后,今本以少见之。如有爱好者试想学习除上几本古书首推王亭之的紫薇书。

建除术起于西汉,现在早已成为文化遗迹,换句话失传了,如今把它翻腾出来,并非有嗜古癖,而是,建除术实在对传统以星辰干支来择日的学说的发展起到了不可低估的巨大影响。如今建除术可以在六爻中见到,还有南朝宋鲍照所做的建除诗,二十四句五言诗。

干支法既是比较熟悉的看八字,所谓八字既是你出生年月日时用干支代表的八个字。八字中带有强烈的五行学说,可以说是建立在其学说的基础之上的。四柱中命的部分典籍最多,重要的古籍有:《渊海子平》、《三命通会》、《穷通宝鉴》(又名栏江纲)、《滴天髓》、《神峰通考》、《铁板神数》、《河洛理数》、《子平真全》、《子平粹言》等等。

铁板神数自上个世纪80年代初由陈鼎龙,马川两位先生的弘扬,世人于是大行其术,此数相传为北宋邵康节先生所传,有铁板定钉之说。但今人只是得破解之法的一部分而已,尚不见有人完全的能破解此数。邵子神数亦传为邵康节先生传其子邵伯温之数,又有洛阳派铁板之说。今邵氏后人有会此术,乃为正宗。此二数皆以生辰八字化卦数,考时定刻定人命运轨迹犹如神断,其六亲推断之神使后人着迷。

八字流派众多,古籍今著更是汗牛充栋,各著作各有千秋,虽须博览,但要把握住其神,学其根本,注重形成自己一套理论方法。

还有目前比较流行的姓名学,我认为应该归为八字范畴,而不是占卜里面的测字,姓名学同测字区别很大,在实际应用中更多的是考虑命主的五行用神,数理吉凶。比如看八字的时候用神主要是仰扶的作用,不管喜忌关键是对命主有益,而命名的时候应该坚持喜用神。

占卜有的很常见,比如六爻,金钱卦,马前客。当然也有较为神奇的三式,即太乙、六壬与奇门。

六爻起源于汉代京房易,又名火珠林,历来广为流传,是大宗预测法其代表著作也很多:《卜筮正宗》、《增删卜易》、《易冒》等。其中野鹤老人的《增删卜易》可谓经典之作。其独特的装卦纳甲方法,可以让不会五行易学知识的人也能学会。民间尚有大衍卦,小衍卦之法,其理论多来源于河洛理数。学到六爻不可不说《易经》,因为二者渊源颇深。易原有三种:《连山》、《归藏》和《周易》。目前的保存下来的《周易》因为是经过孔夫子修订,成为儒家经典之首得以流传至今,古时为文人的哲学教科书,亦视之为一种游戏。

梅花易数,简便易学易用,是邵康节观梅所悟,广在民间流传。实为心易之法。
测字是一个看似非常神奇的预测方法,实际上,测字内中是十分复杂,因人而异,各不相同,有的察颜观色,有的利用特异功能遥视(即天眼)。历史上都有证据可循,譬如流传至今的英耀赋,既是一本用来算命作弊的书。江湖之术,骗局防不胜防,封建社会这种骗局团伙也或多或少掺杂进占卜算命的行业当中,这些糟粕必须剔除。

奇门遁甲、六壬术和太乙数是三大秘术被尊为方术界的无上法门,得窥一二,兴之。其他占卜术只能在一定文化层次和区域内流行,并以面貌全非,与本来大相径庭,而这几种方术,有一个共同的特性,那就是它们都是据《易》卦、《洛书》、星象五行之理化合于干支,即不约而同的选择了时空来预测人事吉凶断祸福解疑难的术数,很值得深究。

看相分为手相、面相、体相、摸骨、痣相等。相学主要以徽派为主又有粤,川,陕,鲁之分,各地相法不一。自从宋代相学名著《麻衣相法》面世后学此术者颇多,流下的相学故事也很多,明代袁柳庄父子又撰《柳庄相法》,尚有《水镜神相》、《铁关刀》、《金较剪》、《燕山相法》、《大清相法》至清《相理衡真》是为大成,民间尚有很多相学书籍,在此不一一列举。

相地既是古时的堪舆术,分为看门井灶的阳宅相法与看龙穴砂水向的阴宅相法,一般称为风水术,主要分为形式派和理气派。其著作已郭璞的《葬经》为代表。现代流传的有玄空,飞星,八宅等学说还有倒仗等,还包括择吉总之相地博大精深实难一言以蔽之。风水之术,青囊奥语,自来占卜算命为求一顺字,唯此相地之道求其逆也,同金丹之道异曲同工,同为查其玄机奥妙,没有悟性者,一辈子也是分水匠,根本没有那么多风水大师。风水实在误人不浅,以后遇到以此聚财还望慎之又慎,不可迷信到底。

今我所举实为沧海一粟,我相信民间流传很多玄学方术我没有见过,但是都是玄学的一部分。要实事求是的正确对待,不应该一概而论。

热点内容
玉兰花的根 发布:2025-09-16 14:11:08 浏览:833
初次见面情人节 发布:2025-09-16 14:08:25 浏览:198
两个花语 发布:2025-09-16 14:07:41 浏览:656
太兰花指 发布:2025-09-16 14:06:29 浏览:869
西洋情人节的前身是什么节日 发布:2025-09-16 14:04:43 浏览:760
四季玫瑰嫁接 发布:2025-09-16 13:59:36 浏览:375
山油茶盆景 发布:2025-09-16 13:58:57 浏览:518
玉兰花刺绣 发布:2025-09-16 13:58:00 浏览:107
丁香加多少 发布:2025-09-16 13:47:29 浏览:932
缬草的花语 发布:2025-09-16 13:47:28 浏览:5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