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樱梅茶花 » 王雪涛梅花画

王雪涛梅花画

发布时间: 2022-02-27 10:29:19

1. 中国有哪些著名的国画

那个啥!步辇图师唐阎立本的!送子天王图是吴道子的!吴道子的作品大多是白描!有好多!
像那个马王堆出土的帛画,
东晋顾恺之的 女史箴图 洛神赋图卷 烈女仁智图卷,
唐吴道子的送子天王图 阎立本的 步辇图 古代帝王图, 展子虔的游春图,张萱的虢国夫人游春图 捣练图,周昉的 簪花仕女图 ,孙位的高逸图,
五代徐熙的玉堂富贵,黄筌的写生珍禽图, 五代的四位山水大家南方山水荆浩 关仝 北方山水董源 巨然 的有好多作品 ,贯休的罗汉图 ,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 ,周文矩的重屏会棋图
北宋的范宽,郭熙 王希孟 米芾 米友仁 等的山水 ,李公麟的白描 ,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宋徽宗赵佶的工笔画 ,苏轼,南宋四家 李唐 刘松年 马远 夏圭 的作品, 南宋梁楷的泼墨仙人 ,林椿的果熟来禽图
金武直元的赤壁图卷 ,张瑀的文姬归汉图
元赵孟頫 ,元四家 王蒙 倪瓒 黄公望 吴镇的山水画 ,永乐宫壁画,
明吴门画派 文徵明 唐寅 仇英 沈周 ,董其昌,花鸟画徐渭 陈淳, 陈洪绶,等
清初四王王时敏 王鉴 王原祁 王翚 ,吴历 恽寿平, 清初四僧 石涛 髡残 弘仁 八大山人 ,扬州画派, 海派赵之谦 吴昌硕 任伯年 等等
近现代 黄宾虹 齐白石 张大千 李可染 徐悲鸿 王雪涛 陈之佛

2. 杨州现在画梅花的是谁

扬州八怪 包括:郑燮、罗聘、黄慎、李方膺、高翔、金农、李鱓、汪士慎八位画家。从康熙末年崛起,到嘉庆四年“八怪”中最年轻的画家罗聘去世,前后近百年。他们绘画作品为数之多,流传之广,无可计量。仅据今人所编《扬州八怪现存画目》记载,为国内外200多个博物馆、美术馆及研究单位收藏的就有8000余幅。他们作为中国画史上的杰出群体已经闻名于世界。

扬州八怪 生前即声名远播。李鱓、李方膺、高凤翰、李勉,先后分别为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召见,或试画,或授职。乾隆八年,弘历见到郑燮所作《樱笋图》,即钤了“乾隆御览之宝”朱文椭圆玺。乾隆十三年,弘历东巡时,封郑燮为“书画史”。罗聘尝三游都下,“一时王公卿尹,西园下士,东阁延宾,王符在门,倒屣恐晚;孟公惊座,觌面可知。”

扬州八怪 大胆创新之风,不断为后世画家所传承。近现代名画家如王小梅、吴让之、赵之谦、吴昌硕、任伯年、任渭长、王梦白、王雪涛、唐云、王一亭、陈师曾、齐白石、徐悲鸿、黄宾虹、潘天寿等,都各自在某些方面受“扬州八怪”的作品影响而自立门户。他们中多数人对“扬州八怪”的作品作了高度评价。徐悲鸿曾在郑燮的一幅《兰竹》画上题云:“板桥先生为中国近三百年最卓绝的人物之一。其思想奇,文奇,书画尤奇。观其诗文及书画,不但想见高致,而其寓仁悲于奇妙,尤为古今天才之难得者。”

扬州八怪
扬州八怪,并不是指八只怪物,而是八名清代书画家的合称。郑燮、罗聘、黄慎、李方膺(粤音英)、高翔、金农、李鱓(粤音鳝)和汪士慎等八名书画家,风格独特,大胆创新,不受成法所拘束,所以被人以「怪」来称呼。八怪从康熙末年崛起,直至嘉庆四年(1799年),八怪中最年轻的罗聘去世,前后近百年,影响深远。

扬州八怪:

郑燮(1693年-1765年)字克柔,号板桥、理庵,江苏兴化人,最擅长绘画墨竹。

罗聘(1733年-1799年)字遯(粤音顿)夫,号两峰,安徽歙(粤音摄)县人。

黄慎(1687年-1768年)字恭寿、恭懋(粤音贸),号瘿瓢(粤音影嫖)子,别号东海布衣,福建宁化人,以画人物见长。

李方膺(1965年-1755年)字虬仲,号晴江,别号秋池、抑园,江苏通州人。

高翔(1688年-1753年)字风冈,号犀堂、西塘,别号山林外臣,扬州人。

金农(1687年-1764年)字寿门,号冬心,别号稽留山民,浙江仁和人。

李鱓(1682-?)字宗扬,号复堂,别号懊道人、墨磨人,江苏兴化人。

汪士慎(?-1759年)字近人,号巢林,安徽歙县人以画梅花、水仙见长。

3. 写意花鸟画大师王雪涛的绘画理论和绘画技法是什么

基本功的锻炼要扎实,花鸟画是以描绘花卉、禽鸟来表现自然界的生命力,体现欣欣向荣的生气,从而给人以健康的艺术感染。它描绘的对象是大自然,因此培养对自然界的生命力,训练观察力的敏锐是主要的。不少前人也是这样作的。传说一位画家,为了体验草虫的形态,经常趴在草丛中观察,以至露水打湿了衣裳,可见观察之认真。我小时生活在农村,对自然界中的一情一景十分偏好,幼时养成的观察和写生习惯,对我一直影响很大。要认真地了解物象的结构、特点、习性和生活规律。画时才能作到心手相应。特别应当提到的是,有些人对所谓“写意花鸟画”有一定的误解,以为“写意”者,不必求其形似,只图练习笔墨,这是把对现实的观察、提炼、概括与不必研究对象的生活习性和结构特点混为一谈,其结果便是把生动、多样、变化丰富的大自然,不是画得千篇一律,就是非驴非马。有些画出自不注意观察人的手笔,是一眼可以看出的,这是画不好画的。花鸟画的源泉是生动的大自然,而不是他人的笔墨,提炼与概括也要源于对自然的观察。因此对自然界的观察是训练心眼的基本功。

不注意对物写生,把握不住对象形体的特征,就失去了艺术再现的能力。写生不是画虫鸟标本,不但要能准确刻划形象,而且特别要强调概括能力和捕捉对象瞬间的动态,我对自己的速写总是以这样来要求。手眼的敏捷是速写要解决的问题,画面的生动,离不开速写的锻炼。

默写比速写更重要,我讲的默写,实际是默记。凭眼睛看,用脑子记。速写再快,也常局限于一时一物,而认真观察后印在脑子里的形象,则更为完整、生动,待到运用时自然发于笔端。我的老师王梦白是近代画家中十分注意写生的,其主要方法是默写。他喜欢看描写动物的影片,有一次一起看电影,见到猴子结成一串下来喝水,他很激动,不断捏我的手,让我注意观察。他的猴子画得很好,抓得住神气,有生活气氛。今天的美术发展,已远非过去的任何时代所能比拟,不少青年绘画者得到过造型能力以及色彩、速写等方面的锻炼;如果把速写的技巧与默写、默记结合起来,对于对象的特征和生活环境的掌握就会更深入一步。默写的能力提高了,也有助于速写时捕捉对象的瞬间动态。默写的好处很大,也更难。

临摹是重要的,早在六朝的谢赫就列为“六法”之一而得到重视。但写意画的临摹却为不少青年朋友所忽视。他们学画,也并非全然不临,但重视的多为画法问题,却未认真研究作品的精神气质。临摹主要是要理解画理,既可忠实于原作,也可改动它的缺点。林良的《双雁》,用笔洗练,章法饱满而完整,对之令人感到增一分减一笔都是不适宜的。我在临摹时,自然而然的要求以努力忠于原作的画法去体会画家的用心。相反的例子,如王一清的《双鹰》,也画得很好,只是两个鹰的头分向两侧而分散了画面,当我临画时,笔笔对临,但却把一个鹰的头部扭转过来,这样改动看来可使画面更为集中。临摹要解决的问题必须明确,收获也就更多。

笔墨技巧要因其自然,笔墨是为表现对象服务的,要自然形成。明朝人讲笔墨,讲用中锋的多,但其效果,正如黄宾虹所说,比较孤秃,行笔短促,显得太干涩。画画时,什么笔锋都可通用,只要较好的表现对象即可,日久天长,自己的笔墨风格也就会自然形成;切记在画画的初始阶段就一味追求笔墨。而放松对自然对象的生动表现。笔墨掌握的难易顺序是笔、墨、水。其实,水分淋漓的画法是较易表现的,而干枯见笔处才真正需要功力。笔墨表现,对绘画意境有很大影响。徐渭的画有好的一面,但也并不十分高超。他善于以胶调墨作画,如《河蟹图》,任伯年也用这种方法。用胶的方法比掌握水容易,效果比较润泽,缺点是墨色单调。以王梦白的《石榴》和徐渭的《石榴》相比,则前者是形神兼备,一点雕琢气没有,达到出神入化的境地,可见笔墨表现的重要。

探究中国画色彩运用的特点 不大了解的人常以为中国画笔墨可取,而色彩则不讲究,其实不尽然。中国画的色彩是有传统、有特点的。数千年前的彩陶艺术,至今能给人以美的感受,不仅因为图案和器形的完美结合,也因为绘制流畅线条的黑红色与陶器烧制后的表面色彩相协调,形成了色彩、图案与器形的统一。其后,从战国、秦汉的漆器,汉代的壁画可以看出,美术创作中色彩的民族特点已经形成。谢赫总结的“随类赋彩”说明千余年前色彩问题已经提高到理论问题而加以重视了。

不强调特定时间和环境下的视觉感受,采用高度概括的艺术加工方法来表现,是中国绘画色彩运用的特点。表现的方法,一是墨与色相结合,或以墨代色;一是表现对象固有色为主。墨画是色彩表现上的精练概括,所谓墨分五色,运用得好,很多时候可以起到使用色彩也达不到的艺术效果。不少黑白照片的表现力很强,可以使颜色准确的色彩照片相形见绌。也没有人认为卓别林的影片因为无声而成为缺憾。在这里,黑白与无声成为艺术感染力的手段。以墨来概括自然界的色彩就是中国画色彩表现一大特点。同样,墨与色结合使用,时常也可以得到丰富的表现力和更好地表现特定的情感。以色助墨、以墨显色,一向为人所重视。

齐白石以浓墨画白菜,旁边并列二个带有黑蒂的深红小辣椒,色彩感觉十分鲜明。他画的黑白蜡台,插上红色蜡烛有着同样的效果。红黑二色产生的艺术感染力,古代人就很熟悉,如中国的漆器、希腊的瓶画。它有鲜明的对比,而又庄重饱满。我自己也有一些感受。牡丹是人所喜爱的一个花卉品种,唐代人赏牡丹成了长安、洛阳的一大风尚。历来文人、画工以此为题写诗作画的很多。然而封建文人是把它作为富贵象征来描绘的,今日人民对它的爱好、感受全然不同。我曾试以墨色描画枝叶,衬托红色花头,突破了红花一定要绿叶来扶的格式,除却了柔媚富贵之气。用色虽然减少,但整体效果突出而庄重;运用得好,色彩感觉未必是单调的,同时也更能在枝叶上发挥笔墨效果。

中国画的色彩表现与西洋画全然不同,虽说谁都了解中国画以表现对象固有色为主,问题就在于如何巧妙利用自然对象的固有色来丰富画面。西洋画中总结的色彩规律对了解这一点是有帮助的。白色的玉簪上落上一个瓢虫,活跃了过于淡雅的色调,对比之下也更增添了花的晶莹。生就有着两种颜色的螳螂,在一幅画上为赭黄色可能更谐调;另一幅中,画成石绿色,则在对比之下可能更突出。色彩的巧妙运用可以为画面增添音乐感和韵律。我画过一幅“鸢尾”,其上补什么飞虫颇费不少脑筋,主要从色彩上考虑,添加了飞蛾才觉比较满意。整幅画是所谓偏冷一些的温色调,比较明快、淡雅,同时又不过分的使用了对比,造成统一而悦目的效果。整体色调是由画在泥金底上的草绿和青紫的花形成的,而花头与飞虫的红翅造成对比。同时青紫、灰红、黄绿三种色调又能协调为一体,色彩感觉就丰富些。借助外国的色彩经验,用来丰富以表现固有色为主的传统技法,我看很值得钻研。

引人生情的意境创造,从总的方面讲,中国绘画传统是注重写意的,如同京剧艺术一样。不拘于机械的再现对象,更要把握对象的精神气质,着意于创造意境以感染观者。清末广东居窠,居廉的草虫有写生功夫,但缺少内在的精神,形同标本,也就失却了感人的意境。

中国画讲画理、画情、画趣。一幅画的内容是好的,但总要有情趣才能打动人心。要画得引人生情,善于体现自然界中不大为人注意,或者是可能会发生的一种机趣,从而给人一种意想不到的感受和回味想象的余地。雏鸡争食是生物的自然现象,而在齐白石笔下的“他日相呼”则倾注着人类的情感,和使人联想无穷的意境。一支咬破了草笼爬于其外的纺织娘,有时不是比藏在瓜藤中的更多一番情趣吗?

夸张的手法在花鸟画中使用最多。鸟类由于眼睛的视角广阔和体态的灵活,一般眼球的转动是很少的。但八大山人的鸟,眼睛是会说话的,这在他生活的时代,或可说是代他自己在说话吧。我画过的许多鸟,眼眶往往大于真实,眼球也随视线而转动,在与前者不同的意境中,则体现了生机,在情感上具有了一种拟人的味道。有些人很重视夸张,但却作得过分,看上去不舒服,这在于没有了解到,夸张是要根据意境创作出发,仍是借助于形态而传神的,夸张与漫画不可等同。

刻意表现自然界的生机勃勃,抓取生活中的瞬间来表现动势,是意境创作的重要因素。飞鸟固然有着千姿百态,但欲飞将落的瞬间,可能会使人想到一种闻声索侣或觅食才归的意趣。寓动于静则是含蓄表现动势的另一种方式。踞伏草中的雏鸡动态很小,但在空灵数笔的脖颈上和转折有力富有弹性的背部曲线上,蕴藏着力量,不难使人想象,在它灵活的躯体上可能预示着的动势。总之,感人的意境是要作者倾注感情去探索的。

章法布局归于立意 布局结构决定整幅作品的基本形式。古人强调意在笔先,立意就是总纲,其基本思想就是用什么去打动人心。立意饱满方可气脉一贯,即使面对小幅纸,也要站着画才能纵观全局。由于中国画工具纸张和创作上的特点,不能要求有百般推敲而成的草图。在经营构图时,有自己的独到之处。我初次见到有人剪贴的办法设计构图时,真使我惊讶不已,谈何意境呢?花鸟画要求画前有腹稿,但它只能确定大致面貌,重要的在于落笔后能随机应变。石涛讲“一画”,在画法上,这初始的“一画”决定风貌,笔笔相随,才能贯通一气,这或可称之为“始于一”。这样的画气脉流畅、结构完整。不可不顾落笔后的实际情况而坚持原有的构图设想,以致使画面零乱,这是不同于西画的重要特点之一。

中国绘画注重线条,构图中以线型的安排为主,大致可有主、辅、破线三种类型。主线是确定型式的主导,辅线加强主线的气势,而破线一方面打破单调的布局,同时又以对比的方式再次突出主线。草虫虽小,在花鸟画中却并非是点缀,体态短小的一只蝉,有时可以视为一块必要的墨色;而生性敏捷的螳螂,在构图中往往是作为有折曲的线型来对待的,连那长长的触须,是低是扬,也要安排得当,细心的人仔细琢磨是不难领会的,至于疏密、聚散、动静、虚实等等,只起丰富主体的效果。金农的梅花有功力。但过于散漫一片,章法上是失败的。规律要注意总结,但不可为法使。只需刻意于画的中心,古人称之为气的结点,笔笔都要考虑这个中心,章法自然奇拔。

4. 谁画梅花有名气 鸿剑画家 草堂布衣堂主水墨梅花

老师画的确实很好传统梅花谢谢

5. 当代画梅花画最好的画家是谁了,求介绍

当代来画梅花画最好的自是木清,尤其是他的喜鹊梅花图,一直都是人们收藏、送礼、装饰家居的最佳选择。
作品构图疏密有致,枝条穿插,富有韵味。此图中利用色彩、墨色的浓淡使空间层次分明,两只喜鹊逗留在梅花丛中,正在对望卿聊,一幅鸟语花香的景象。
梅花的含义是:坚强、高雅和忠贞。象征着坚韧不拔,不屈不挠,奋勇当先,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在严寒中,梅开百花之先,独天下而春。
木清生平简介:
木清笔名柏吉,广西桂林人。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广西分会桂林会员,师从黄格胜、徐家钰教授。

1999年作品《香远》入选“中华陆游杯”台历优秀奖。

2001年《花永鸟》作品入选《中国艺术博览辞典》。

2001年作品《香雪傲骨》在全国书画大赛中获铜奖,作品由艺术世纪艺术馆收藏。

6. 国画牡丹的周国民牡丹

周国民号古堆山人,山香楼主。现居北京。
先后师从著名画家柯桐枝、霍春阳、李魁正等先生。
作品曾多次在全国性专业展览获奖,并荣获“当代书画艺术名家”、“德艺双馨艺术家”等称号。2008年创作“心系奥运诗画传情”诗、书、画、印208米长卷,各大报纸、电视台等新闻媒体曾作专题报道,2008年5月在湖南国际会展中心展览。2009年12月在湖南美术馆成功举办《周国民书画作品展》大型个展。2010年至2011年“彩墨人生”书画作品巡展于乌鲁木齐、包头、呼和浩特、哈尔宾等地。2012年10月“水墨系列”国画作品在北京“一得阁美术馆”展览。2012年11月书画作品在法国巴黎大皇宫国际艺术邀请展展览。2012年12月荣获“中国书画人才海选华夏之星”杰出奖。2012年出版发行专著《画论笔录》。2013年7月书画作品在中国军事博物馆展览。2013年8月国画作品在海南省博物馆展览。2013年11月国画作品在广西省博物馆展览。著有多篇论文发表在《国画家》、《文艺研究》、《文化月刊》、《学院美术》、《中国美术》等国家级核心刊物。多幅作品刊登于《中国书画报》、《美术报》、《书法报》《人民美术》等专业报刊。作品被印度、新加坡、澳大利亚、香港、台湾、英国、美国、日本、法国等国家和地区博物馆及友人收藏。 张美金,山西天镇人,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自幼酷爱书画,作品曾多次参加省、市及全国和国际展览并获奖,是一位“德才兼备”的好干部、“德艺双全”的书画家。现为中国现代书画家协会会员、山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山西民间美术研究会会员、大同市美术家协会会员、大同市观赏石协会副会长,同煤集团美术家协会理事。2012年3月,他被全国书画级别评定委员会评定为最高级别“10级书画家”;被中国当代书画家润格中心评定为“国家一级美术师”;被中国书院书画家资格评定委员会认定为“中国书画艺术家”,并终身享受艺术家资格;被中国书画函授学院聘为名誉院长、客座教授。
张美金笔下的梅花千姿百态,惟妙惟肖,气势非凡。映雪吐艳,凌寒飘香,笔笔皆是传神之作。画笔雄浑有力,渲墨自然洒脱。其笔下梅花柔中带刚、刚柔并济。“妩媚多姿”形容不出他的非凡气概,“铁骨铮铮”又难显现他的高雅圣洁。品其梅,不光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又有一种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坚贞气节和坚强刚毅、大义凛然的精神气概融于作品之中,这与画家多年来深厚的功底和发自内心对绘画的热情是分不开的。多年来,凭着对艺术的一腔热忱,不断探索创新,使梅花的姿态与梅花的灵魂完美契合,使绘画的精神与鲜明的个性完美契合。这也正是他取得成功的完美体现。2011年他的梅花新作再次刊登在《同煤日报》专刊上,人们看完他的作品说:张美金,生于煤矿、与梅有情;怀抱画志、与煤有意。专家赞其梅花:图形神俱清、标格秀雅、堪称雄奇。 李万,出生桂林,95年毕业于广西师大美术系,99年研修于广州美院国画系,
历二十年艰难曲折磨练,融汇中西方绘画技艺,炼成自己画作的个性与特色。多次应邀到东南亚地区、日本等地参加国际书画大展赛并累获奖誉。因牡丹花鸟画独具特色被书画界朋友赞称为“南国牡丹王”,广西省文联主席蓝怀昌先生特意挥毫书写了 “南国牡丹王”书法一幅赠与他。 李万现为桂林雅园书画院副院长、广西省美协会员,中国当代书画艺术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书法美术家协会理事,国家壹级美术师,获得中国花鸟四百强、当代书画名家、跨世纪艺术家、国际艺术家的荣誉和称号。 王雪涛,中国现代著名小写意花鸟画家。1903年12月31日出生,1982年11月24日逝世,河北成安人。原名庭钧,字晓封,号迟园 。自幼喜绘画,1918 年入保定直隶高等师范附设手工图画科,毕业后到小学执教。 1922 年考入北平艺术专科学校西画系,后转读国画系,受教于陈师曾、萧谦中、汤定之、王梦白等诸位前辈,尤受王梦白影响最大。1924年拜齐白石为师,奉师命改名雪涛。1926年毕业后留校任助教、讲师。抗日战争期间,北平沦陷,辞去教职,专事绘画创作,卖画为生。同时,潜心师传统,上追徐渭、陈淳,又得名师指点,画艺大进。1954年任中国画研究会常务理事,被聘为中央美术学院民族美术研究所副研究员。1955年参加筹备北京中国画院工作,1957年任该院画师、院务委员会委员,1978年任北京画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美协北京分会副主席,北京市第七届人大代表,北京市第五届政协常委,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联络委员会委员及北京市委委员 。
王雪涛是现代中国卓有成就的花鸟画大家,对我国小写意花鸟绘画做出了突出贡献。他继承宋、元以来的优秀传统,取长补短。所作题材广泛,构思精巧,形似神俏,清新秀丽,富有笔墨情趣。创作上主张“师法造化而抒己之情,物我一体,学先人为我所用,不断创新”。画法上工写结合,虚实结合。他善于描绘花鸟世界的丰富多彩和活泼生气,又精于表现画家的心灵感受和动人想象。他注重写生,尤善于描绘大自然中的小生命,如蝴蝶、螳螂、蝈蝈、天牛、青蛙、蜻蜓、马蜂等,栩栩如生,引人喜爱。他还善用灵巧多变的笔墨,色墨结合,以色助墨、以墨显色,在传统固有色中融入西洋画法讲求的色彩规律,以求整体色彩对比协调,为画面增添韵律。他能准确地把握动态中的花鸟,并且能在情景交融中体现出转瞬即逝的情趣。因此他的花鸟虫鱼,刻画细致入微,鲜活多姿,生动可爱,情趣盎然。摆脱了明清花鸟画的僵化程式,创造了清新灵妙,雅俗共赏的鲜明风格。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其花鸟画已达到一个艺术高峰,至今无人出其右。 王少非,著名画家,1969年生于北戴河,自幼师承父亲“爱海老人”王惠远,受名家王雪涛、卢光照、韦江凡、汪刃锋、田零等前辈的指点,潜心学画,在天津美术学院学习期间,得到著名花鸟画家孙其峰的亲授,多次参加国内外书画展并获奖,擅长画牡丹,自称牡丹庵主,号九彩枭,人称牡丹王,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中国民族书画家协会理事,中国燕山画院画师,中国水墨书画院理事。曾获得中国画大展金奖,其作品被国家博物馆收藏。
1991年中国画大展即大赛作品(山水画-泰山之路)获荣誉金奖,并被国家博物馆收藏;1991年灯塔颂中国画大展作品(牡丹图-欣欣向荣)荣获二等奖;2012年9月28日中国文艺报(世纪美术专刊)刊登(牡丹图-满堂红和天香之魂);2012年10月17日中国光明日报(十八大特刊)刊登(牡丹图-满堂红)等等。
王少非先生的主要作品有:《满堂红》、《五福咏春》、《阳光过度》、《火炎焱》、《天香之魂》、《傲雪伊人香》、《叶下藏娇》、《素华馨香》、《国色天香》、《女贞黄》、《绿宝》、《紫怡天下》等
王少非少小即对北戴河的海天之色,联峰山的野花绿树,尤对北戴河的牡丹情有独钟,而对人世沧桑却较少留意。少年时代曾向长于水墨、尤擅画马的父亲王惠远学习绘画,打下笔墨童子功夫,曾受教于王雪涛、卢光照、韦江凡、汪刃锋、田零等名家,在天津美术学院学习期间,潜心学画,并得到著名花鸟画家孙其峰的亲授,多次参加国内外书画展并获奖,擅长画牡丹,转益多师,自成气象。他的绘画理念是:传承中国文化,画出祖国繁荣昌盛,画出国花牡丹灿烂绚丽,画出人们心中的爱。地处山海一隅,王少非“牡丹王”的名声已传播于海内外。王少非先生将其绘画技法简单概括为:继承传统的同时,在多年的绘画实践中,逐渐形成自己的技法,在画牡丹花头的时候,无论是红、黄、白等颜色的花,表现的时候不用白,强调自然的和谐,更注重笔墨的味道,从而得法。 王宝钦,1959年生于河南杜甫故里,毕业于浙江美院,后调入市文化馆,省博物馆工作。长期和名家陈天然、陈法源、华南师大教授罗镜全等名家研习探究。从事书画艺术四十余年,作品风格独具,造型典雅, 笔墨遒劲,在传统基础上力主创新。
2005年参加全国新闻人物表彰大会,为大会献出巨副佳作《牡丹图》受到全国政协副主席张克辉,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布赫等中央领导的高度评价,被人民大会堂收藏并誉为“ 中原牡丹王 ”,同时又荣获了“ 全国百佳新闻人物优秀文化工作者 ”称号。人民日报社领导为牡丹图题“ 百花园里最瑰丽,大会堂中展风采 ” 。作品《富贵吉祥》被编入《中国书画作品集》,《情趣》被编入《中国当代书画家收藏大典》,《国色天香》被编入《中华魂》,《富贵满堂》、《细雨和风》等作品入编《中国当代名流研究》 。《牡丹图》、《花鸟条屏》先后被美国、加拿大、新加坡、马来西亚、香港等国内外知名人士珍藏。
现为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当代名人书画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家河南分会会员、河南正弘书画院院长、中国古今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北京华夏诗联书画院院士、中国艺术家联合会理事、中国东方名家画院院士等职。现居北京,专职画家。
中国花鸟百家之一 世界华人最年轻且具有潜力的画家
史长杰【墨馨】。男, 出生1979年,艺术家;擅长国画。自幼喜欢绘画。毕业于河南师范艺术系,中国美协河南分会会员,亚洲美协会员。作品全来自感悟大自然之灵气,得宇宙之造化,融自身之一体,作品入选多部书籍,现任世界名家书画院副秘书长,北京墨馨堂堂主。 牡丹花品种很多,从花形上分 有单瓣型、复瓣型和重瓣型。大多数画家爱画复瓣型的品种。这里作以示例:
步骤1:用大狠毫笔蘸钦锌白少许,再在笔尖蘸淡淡的曙红。按 照牡丹花立体的最前一组又亮又靠 前的花瓣点写,这是整朵花的高光 处。不等干用略重一些的曙红画花 两侧的花瓣.用笔见干见毛有对 七匕。
步骤2:画笔直取曙红在调色 盘中调和一下,使其有过渡灰色。 大笔触点画下垂的一组花瓣,用笔 要有方有圆,富于变化。画笔再蘸 曙红和胭脂,在调色盘中调到饱和 的程度,大笔触点写花头上部高举 着的花瓣。笔蘸浓胭脂再取少许浓 墨刻画花芯的最黑处,这部分是整 个碗的底部,要黑要重,花蕊的点 睛之笔就在此处。
步骤3:小狼毫调汁绿笔尖蘸 三绿点写雌蕊。用浓白粉画花丝, 然后以浓白粉蘸藤黄点在花丝头
步骤4:取汁绿蘸曙红点写花 托花薯和花梗。要主辅分明,穿插 生动。以大狼毫笔蘸淡绿,笔尖 蘸曙红,点写辅叶嫩叶。再取重墨 点写主叶。注意帅叶打头,亮眼在 后。最后勾叶筋。用笔要有疏有密, 飞动流畅。最后以汁绿小心地收拾 画面。要消灭掉多余的亮眼,留三 五个画眼在叶丛中即可。
落款铃印,牡丹花小品即告完成。 画牡丹花最重要的在色很鲜,且要很雅。不能有丝毫的不和谐,这一点王雪涛先生做得最好。

工笔牡丹画

写意牡丹画

7. 王雪涛的画家年谱

1903 年——清光绪二十九年十一月十三日(公历 12 月 31 日)出生于直隶省(今河北省)成安县。原名庭钧,字晓封,后更名雪涛,以斋馆名迟园为号。
1907 年——清光绪三十三年七月二十七日(公历 9 月 4 日)徐兰贞生于今山东省胶州市。字瑞华,后更名佩蕸。
1911 年——辛亥革命。初入私塾,此年入成安县立高小读书。自幼习画。
1918 年——国立北京艺术专科学校(后改称国立艺专)建立,郑锦任校长。王雪涛考入保定“直隶高等师范”手工图画专修科。从师姚寿昌、宋荫梧习画。与同学陈玄厂(名晓溪)、白寿章、田登五等人筹资出版《花鸟画谱》刻本。
1919 年——徐兰贞幼年迁居济南。此年入济南女子第一师范学堂。毕业后留校任教一年。
1921 年——毕业于直隶高等师范,在定州师范及省立十三中学任图画教员。1922 年——赴京考入北京国立艺专专门部(大学部)西画科,后转入国画科。徐兰贞赴京考入北京平民大学文学系。
1923 年——徐兰贞考入国立艺专西画科。并从师陈半丁学国画。
1924 年——艺专同学九人成立《九友画会》。其成员为袁仲忻、李苦禅、王梦白、王雪涛(庭钧)、徐佩蕸(兰贞)、孙功符、阎爱兰、何吉祥(大吉)、王香之。 此期,王庭钧、徐兰贞同拜齐白石为师,白石先生为庭钧更名雪涛,为兰贞更名佩蕸。
1926 年——林风眠任艺专校长。聘柯罗多、齐白石为教授。徐佩蕸从师柯罗多习画。
1926 年——3 月18 日京城五千余人在李大钊领导下集会游行,反对日本干涉我国内政,艺专学生也参加到运动中。请愿队伍赴铁狮子胡同 段祺瑞执政府抗议,徐佩蕸亦是参加者之一。请愿遭弹压,是为“三·一八惨案”。艺专西画系学生姚增贤被杀害。王雪涛毕业并受聘为艺专国画系助教,兼仪器科(掌管模特儿、教具)主任。黎明中学国画教员。
1927 年——徐佩蕸毕业,并留任西画系助教(后与王雪涛均升为讲师)。此后曾应西画系主任阎世开之荐赴保定第一师范教学一年。
1928 年——3 月王雪涛、徐佩蕸成婚。齐白石特赐赠斋馆名藕华楼。婚后受教务长王任之相邀,同住王任之香山别墅二个月,写生、度假。
1929 年——《雪涛佩蕸中西画联合展》在四平、沈阳、大连举行。并任京华美术专科学校教授(校长邱石冥),北京国画会导师(会长周养庵)。
1930 年——徐佩蕸因生育第一女后需抚养,故辞去教职。同年,王雪涛受杭州美专校长林风眠之聘,亦因故未能成行。
1932 年 任国立艺专国画系教授。北华美术专科学校教授(校长张恨水)。此间还兼任志成中学、镜湖中学、四存中学等图画教员。
1933 年——作《自题花卉册》 12 祯。翌年作《墨花合璧》。收近三年所作花鸟 24 幅,由怀英制版局出版《王雪涛花鸟画集》,珂罗版精印本。
1934 年——临摹白阳山人《墨花卷》。
1937 年——七七事变,毅然辞去教职,鬻画度日。
1938 年——在天津、北京多次举办个展。
1944 年——在家课徒,教授郭西河、肖朗等 14 人。
1945 年——抗日战争胜利,自题画册。
1948 年——作《十二属相图》册。
1950 年——参加“华北物资交流”展览绘制工作。
1952 年——联络画师画友陈半丁等在京画家,组织“新国画研究会”(后改为“北京中国画研究会”),任常务理事、福利部主任。
1953 年——参加第一届国画展览会,展出作品《芦塘鸳鸯》,为此时期代表之作。被聘为人民美术出版社编委。
1954 年——任中国美术研究所副研究员。与李苦禅等合作《天葩奇芬》,与何香凝等合作《梅花》。任北京市人民代表,参加中国画院筹备工作。
1955 年——与齐白石、陈半丁、于非闇等 14 人创作《和平颂》,献给在赫尔辛基召开的世界和平大会。与陈半丁、于非闇、汪慎生等人合作巨幅《五一颂》,郭沫若为其题诗。作《荷塘聚禽》等作品。
1956 年——被选为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参加中国文化代表团赴西欧,访问意大利、瑞士、法国。6 月15 日在法国会见老友张大千,潘张玉良亦在座。 7 月11 日会见法国艺术大师毕加索。作《萱花蝴蝶》、《桃花鸜鹆》、《松鹰》等多幅作品。
1957 年——5 月“北京中国画院”成立,周恩来总理出席庆典。被选为院务委员,并任画师。完成巨作《紫藤群鸡》、《芙蓉鸳鸯》(已被毁)。
参加农工民主党。
1958 年——参加画院组织的下乡“送画”活动,与郊区农民“同吃同住”。创作《牵牛豆花》、《桃竹双禽》、《藤萝天牛》等 23 幅。
1959 年——作《万年青》、《百合》等作品十余幅。
1960 年——作蝶、蜂、螳螂、蜻蜓、蚕、蛙等草虫册页 12 开。 为天津美院作教学范画 40 余幅。 为沧州师范作教学画 50 幅。 作《乌桕白头》、《柚子》等作品多幅。 为画院数十名研究生授课。
1961 年——参加全国美协西南写生团,创作《铁线莲花》、《云南山麓》、《漓江山花》等作品 20 余幅。
1962 年——与李苦禅等应邀赴青岛写生,作《鸢尾双鹤》、《雉鸡斑鸠》、《鹦鹉》等十数幅。 又作《四季花鸟》、《鱼》、《白香山句牡丹芳》等作品 30 余幅。 为崔子范、颜地作册页 40 幅。
1963 年——作《雪景喜鹊》、《白鹇杜鹃》、《玉簪》等水墨册页 30 余幅。 作《花鸟》册页 12 开。 作《瓦壶斋雨后》等大批水墨画,为笔墨纯青之代表作。
1964 年——作《池塘双鸭》、《红梅绶带》、《古松苍鹰》等禽鸟花卉八条幅,为其艺术成熟之代表作。
1965 年——作《山茶寒鹊》、《藤萝群鸡》、《绿天蕉雨》等。 作《舒笑》(获“八十年代”画展作品一等奖)、《斗鸡》等巨幅作品。
1972 年——中美两国建交,为联合国作巨幅中国画《万紫千红》。
1973 年——以毛泽东咏梅诗意创作《松雪梅花图》、《飞雪迎春图》、《咏梅》等作品。
1975 年——作《花蝶》、《豆花》、《牡丹》等册页数幅。 作《荷花小鸟》、《莲塘清趣》、《菊花黄时蟹正肥》等作品十数幅。
1976 年——粉碎“四人帮”,连作两幅巨制《百花齐放》,以表心情。 作《梅花寿酒》、《芙蓉鸳鸯》等。
1977 年——作《牡丹蜂蝶》、《松树绶带》、《桃李满园》、《雪梅鸜鹆》等大幅作品。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王雪涛画集》。 被选为北京市第五届政协常务委员、北京花鸟画会会长。
1978 年——任北京画院院长。
1979 年——参加全国第四届文化会,最后一次与老同学李苦禅、刘开渠合影,秋天,赴香港参加《中国画展览会》。 作《报喜图》、《岁朝图》、《清芬幽远》等。 为夫人徐佩蕸作《柏寿图》。 参加科影《中国花鸟画》专题片的拍摄。 为人民大会堂北京厅作《红松仙鹤》。荣宝斋出版《王雪涛画谱》。
1980 年——任美协北京分会副主席。台湾出版《王雪涛画集》。 北京科影拍摄完成纪录片《王雪涛的画》。
1981 年——参加北京画院、南京画院书画展,展出作品《紫藤白鹇》;参加加拿大中华文化中心举办北京画院作品展,展出作品《岁朝图》、《紫藤鸜鹆》。会见日本南画院院长河野秋邨先生。 参加北京画院上海画院联展,展出作品《舒笑》;参加中国共产党成立 60 周年画展,及参加中国画研究院成立展览。 作《临风索侣》、《双鸡》、《鸜鹆双清》、《芭蕉草虫》等作品。
1982 年——作《梅花喜鹊图》、《丝瓜鸜鹆》、《石榴图》参加北京画院成立 25 周年画展。7 月为中国儿童福利基金会捐赠作品《灵芝兰花》。8 月作最后作品《桃花鸜鹆》、《牡丹清供图》。11 月24 日因患癌症医治无效病逝。河北美术出版社出版《王雪涛画选》。
1983 年——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王雪涛画集》。 中国美术家协会、美协北京分会、北京画院联合主办《王雪涛遗作展》在中国美术馆展出。
1987 年——10 月《王雪涛纪念馆》在山东济南趵突泉沧园建立。

8. 画梅花最有名的画家

1、董寿平

董寿平(1904-1997)当代著名写意画家、书法家。早年毕业于天津南开大学和北京东方大学。以画松、竹、梅、兰著称,晚年有黄山巨擘之称,以黄山为题材画山水,亦善书法。他笔下的朱砂红梅堪称绝技,在画界享有“董梅”、“寿平竹”、“黄山巨擘”的雅誉。

2、王雪涛

王雪涛(1903--1982),河北成安人,原名庭钧,字晓封,号迟园,中国现代著名小写意花鸟画家。他继承宋、元以来的优秀传统,取长补短。所作题材广泛,构思精巧,形似神俏,清新秀丽,富有笔墨情趣。

3、陈半丁

陈半丁,(1876--1970),即陈年,画家。以写意花卉最为知名。他的作品融明、清各家花卉技法之长,以洗练、概括的笔墨和古朴沉着的色彩来表现花卉鸟兽。

4、关山月

关山月(1912—2000),著名岭南画派大师,擅长山水、人物、花鸟,尤以写梅著称,世称“关梅”。他的作品具有较强的现实主义精神,因而也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精神。

5、田世光

田世光(1916—1999),中央美院教授,张大千得意弟子,现当代工笔重彩花鸟画大师。

6、江寒汀

江寒汀(1903-1963),海上著名花鸟画家、艺术教育家,与唐云、张大壮、陆抑非并称“海上四大花旦”,在画坛上有“江虚谷”的美誉。

7、谢稚柳

谢稚柳 (1910-1997),擅山水、花鸟、人物、走兽及书画的鉴别。早年多工笔细写,晚年喜用落墨法,纵笔放浪,墨彩交融,呈现浓郁浪漫的诗境。

8、黄幻吾

黄幻吾(1906-1985),名罕,字幻吾,号罕僧,晚年称罕翁,是活动于上海的岭南画派名家。创作取材广泛,手法多样,山水、花鸟人物无不见长,构图新巧,笔墨酣畅,设色雅丽,画面生意盎然,雅俗共赏。

9、陶冷月

陶冷月(1895—1985),擅长山水、花卉、走兽、游鱼,尤善画中西合璧之月夜景色。也是写梅花的高手。

10、谈月色

谈月色 (1891—1976),民国传奇女子,工诗善书画,精于篆刻,其画梅驰誉海内外。

梅花在冬春季节开,和兰花、竹子、菊花一起称为“四君子”,也与松树、竹子一起被称为“岁寒三友”。中华文化有谓“春兰,夏荷,秋菊,冬梅”,梅花凭着耐寒的特性,成为代表冬季的花。梅花是中华民族与中国的精神象征,象征坚韧不拔,不屈不挠,奋勇当先,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

9. 王雪涛画家作品的介绍

代表作品 《群鸡图》、《万紫千红》、《百花齐放》、《四季花鸟》、《报喜图》、《雉鸡》等。 画作赏析 《雉鸡》 画中两只雉鸡在一块巨石前面栖息鸣叫,对巨石,画家只是略勾轮廓,稍加泼染,草地亦留大片空白,以衬托羽毛鲜丽的雉鸡,避免了拥塞之感,点出了雪后环境。延迟背后弹出两束红花,色彩鲜艳欲滴,通五彩雉鸡相呼应,是画面变得清新明丽。 王雪涛(公元1903—1982年)的花鸟画在笔墨技巧上,能化古法于我法,”处处变化,处处统一,笔虽有意而意无穷。“他对色彩的处理也很有特色,有时以墨与色相结合,设色艳丽、丰富、轻灵、深得雅俗共赏之誉。 其它作品 《墨花合璧》、《芦塘鸳鸯》、《天葩奇芬》,《梅花》、《和平颂》、《五一颂》、《萱花蝴蝶》、《桃花鸜鹆》、《松鹰》、《紫藤群鸡》、《芙蓉鸳鸯》、《牵牛豆花》、《桃竹双禽》、《藤萝天牛》、《万年青》、《百合》、《乌桕白头》、《柚子》、《铁线莲花》、《云南山麓》、《漓江山花》、《鸢尾双鹤》、《雉鸡斑鸠》、《鹦鹉》、 《四季花鸟》、《鱼》、《白香山句牡丹芳》、《雪景喜鹊》、《白鹇杜鹃》、《玉簪》、《池塘双鸭》、《红梅绶带》、《古松苍鹰》、《山茶寒鹊》、《藤萝群鸡》、《绿天蕉雨》《花蝶》、《豆花》、《牡丹》《荷花小鸟》、《莲塘清趣》、《菊花黄时蟹正肥》、《牡丹蜂蝶》、《松树绶带》、《桃李满园》、《雪梅鸜鹆》《报喜图》、《岁朝图》、《清芬幽远》、《梅花喜鹊图》、《丝瓜鸜鹆》、《石榴图》、《灵芝兰花》等。 画集 《王雪涛画集》、《王雪涛画辑》、《王雪涛画谱》、《王雪涛的花鸟画》等。 著述作品 《甘肃早期石窟的两问题》、《顾恺之的传神论》、《固原漆棺彩画》、《滇弥山石窟》、《中国美术史》(魏晋隋唐)、《 龙门石窟窟龛编号图册》。

10. 王雪涛的画家作品

代表作品
《群鸡图》、《万紫千红》、《百花齐放》、《四季花鸟》、《报喜图》、《雉鸡》等。
画作赏析
《雉鸡》
画中两只雉鸡在一块巨石前面栖息鸣叫,对巨石,画家只是略勾轮廓,稍加泼染,草地亦留大片空白,以衬托羽毛鲜丽的雉鸡,避免了拥塞之感,点出了雪后环境。延迟背后弹出两束红花,色彩鲜艳欲滴,通五彩雉鸡相呼应,是画面变得清新明丽。
王雪涛(公元1903—1982年)的花鸟画在笔墨技巧上,能化古法于我法,”处处变化,处处统一,笔虽有意而意无穷。“他对色彩的处理也很有特色,有时以墨与色相结合,设色艳丽、丰富、轻灵、深得雅俗共赏之誉。
其它作品
《墨花合璧》、《芦塘鸳鸯》、《天葩奇芬》,《梅花》、《和平颂》、《五一颂》、《萱花蝴蝶》、《桃花鸜鹆》、《松鹰》、《紫藤群鸡》、《芙蓉鸳鸯》、《牵牛豆花》、《桃竹双禽》、《藤萝天牛》、《万年青》、《百合》、《乌桕白头》、《柚子》、《铁线莲花》、《云南山麓》、《漓江山花》、《鸢尾双鹤》、《雉鸡斑鸠》、《鹦鹉》、 《四季花鸟》、《鱼》、《白香山句牡丹芳》、《雪景喜鹊》、《白鹇杜鹃》、《玉簪》、《池塘双鸭》、《红梅绶带》、《古松苍鹰》、《山茶寒鹊》、《藤萝群鸡》、《绿天蕉雨》《花蝶》、《豆花》、《牡丹》《荷花小鸟》、《莲塘清趣》、《菊花黄时蟹正肥》、《牡丹蜂蝶》、《松树绶带》、《桃李满园》、《雪梅鸜鹆》《报喜图》、《岁朝图》、《清芬幽远》、《梅花喜鹊图》、《丝瓜鸜鹆》、《石榴图》、《灵芝兰花》等。
画集
《王雪涛画集》、《王雪涛画辑》、《王雪涛画谱》、《王雪涛的花鸟画》等。
著述作品
《甘肃早期石窟的两问题》、《顾恺之的传神论》、《固原漆棺彩画》、《滇弥山石窟》、《中国美术史》(魏晋隋唐)、《 龙门石窟窟龛编号图册》。

热点内容
反驳金星情人节 发布:2025-09-12 12:48:39 浏览:400
一朵花唯美意境图片 发布:2025-09-12 12:28:13 浏览:555
自己给自己过七夕 发布:2025-09-12 12:15:13 浏览:853
白耐冬茶花 发布:2025-09-12 11:43:53 浏览:242
日本香兰花 发布:2025-09-12 11:42:58 浏览:545
宁波樱花品种 发布:2025-09-12 11:25:05 浏览:955
韩国玫瑰水光面膜 发布:2025-09-12 11:25:01 浏览:49
廊坊绿植店 发布:2025-09-12 11:24:53 浏览:403
绿植家居盆景哪里买 发布:2025-09-12 11:23:29 浏览:96
西兰花怎样种 发布:2025-09-12 11:22:52 浏览: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