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樱梅茶花 » 梅花新国画

梅花新国画

发布时间: 2022-02-15 19:38:30

梅花国画提什么词

1、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出自:宋代·王安石《梅花》

释义:墙角有几枝梅花,正冒着严寒独自盛开。远远的就知道洁白的梅花不是雪,因为有梅花的幽香传来。

2、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出自:元代·王冕《白梅》

释义:白梅生长在有冰有雪的树林之中,并不与桃花李花混在一起,沦落在世俗的尘埃之中。忽然间,这一夜清新的香味散发出来,竟散作了天地间的万里新春。

3、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出自:宋代·杜耒《寒夜》

释义:冬天的夜晚,来了客人,用茶当酒,吩咐小童煮茗,火炉中的火苗开始红了起来了,水在壶里沸腾着,屋子里暖烘烘的。月光照射在窗前,与平时并没有什么两样,只是窗前有几枝梅花在月光下幽幽地开着,芳香袭人。这使得今日的月色显得与往日格外地不同了。

4、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出自:唐代·张谓《早梅》

释义:有一树梅花凌寒早开,枝条洁白如玉条。它远离人来车往的村路,临近溪水桥边。人们不知寒梅靠近溪水提早开放,以为那是经冬而未消融的白雪。

5、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出自:唐代·齐己《早梅》

释义:万木禁受不住严寒快要摧折,梅树汲取地下暖气生机独回。皑皑的白雪笼罩着山村乡野,昨夜一枝梅花欺雪傲霜绽开。微风吹拂梅香四溢别有情味,素雅芳洁的姿态令禽鸟惊窥。明年如果梅花还能按时绽放,希望它开在众人爱赏的春台。

❷ 家里挂梅花的国画好不好

家里挂国画梅花图好不好?梅花字画适合挂在家里的什么地方?很多喜欢梅花的人想在家里挂梅花字画的人都有这样的疑问,下面我们来说说!

梅花,在国画中与兰、竹、菊被称为“国画四君子”!迎雪吐艳,凌寒飘香,铁骨冰心的崇高品质和坚贞气节鼓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不畏艰险,奋勇开拓,创造了优秀的生活与文明。有人认为,梅的品格与气节几乎写意了我们“龙的传人”的精神面貌。所以家里挂国画梅花图可以给人以鼓舞的精神!尤其适合书房或者孩子的卧室挂国画梅花!

梅花,坚韧不拔,不屈不挠,自强不息,奋勇当先,几千年以来受很多人的喜爱,尤其是一些文人雅士留下了许多咏梅、赞梅的诗词字画,最著名的当属于伟人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 深受大家的喜爱!《卜算子·咏梅》 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毛泽东《卜算子·咏梅》是写梅花的美丽、积极、坚贞、笑傲寒冬,具有新时代革命者的操守与傲骨,不轻易折服的精神!在家里挂一幅关于咏梅诗词的书法也是别有一番风味!

梅花,被誉为报春的使者“严冬已经来临,春天还会遥远吗?”严冬中怒放的梅花,正是报春的最早使者,“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这种无私无欲的品性,使梅花的形象更为丰满。梅花,谦逊脱俗、又豁达大度的精神风采,被喻为报春的使者,在家挂一幅国画红梅报春图寓意为不好的都已经过去,吉祥幸福美好的一切就在眼前了!

梅花,有五个花瓣,在民间五个花瓣有“五福”之说,象征着福、禄、寿、禧、财五个吉祥神,所以梅花也代表着吉祥!在家里挂一幅象征着福、禄、寿、禧、财的吉祥国画梅花图,给家庭带来幸福美好吉祥如意!国画梅花字画适合挂在家里的很多地方,客厅、卧室、餐厅、书房、玄关都可以!所以国画梅花字画是家居装饰、书画送礼的首选!

❸ 求国画梅花的画法。拜托各位了 3Q

第一步 是出枝。先用笔蘸调淡墨,在盘子边上括干些,再蘸深墨, 以中锋画出最前面的枝条。起笔时用中锋,画至枝条下端渐转侧锋, 务必注意行笔过程中,枝条留白断开,以便填花。 也可先用较淡的墨,以侧锋画出后边的粗枝干,再加前面深枝条。 要根据构图需要灵活运用。无论那种方法,枝干的穿插交错、 疏密关系和断开留白等都是一样的。 第二步 ,用淡墨圈出花朵。注意花朵的聚散和正侧偃仰背的表现。 花朵与枝干需反复交替进行。画好主要枝干,决定画面大局, 画好一部分旁枝后开始画花,花画得差不多时,再在花中穿插枝梢, 而后再补些花,或再添些细枝梢,这样交替进行,逐步完善, 不可各步骤之间截然分开。 第三步 ,处理花心、剔花须、点蕊头、点花蒂。用较秃的笔, 以中锋浓墨为佳。花朵的正反背侧往往通过点心才能表现出来。 第四步 是点苔,收拾整理。干、枝、花等基本完成后, 再回过头看看总体效果,不足之处再作充实调整。 最后在适当的部位题款加印章。一幅梅花就完成了。 画圈梅,一般不着色。为托出白花,可在花瓣轮廓外围圈染淡墨。 也可用淡赭石或淡草绿圈染。圈染时水分要足,力求渗化效果, 切忌干涩、刻板。圈染后可再用较大的笔, 加水调和成更淡的赭石或草绿,点洒于圈花或枝干间隙,( 点洒时要有疏密,不宜过多)使画面层次更充实多变, 总体气氛更好。 花心处一般留白,或点黄粉。 也有画者,在画好后,往宣纸背面花瓣里填白粉, 会使白梅更加饱满突出,增添姿色。 梅花的构图 构图,在中国画的传统理论中称作“经营位置”, 也就是画面的布局。这是在理解了花卉的生长规律、结构特征、 并懂得了基本造型方法和笔墨要求后,进入摹写或创作时, 必然会碰到的问题。同样是一种花卉,为什么有素养的画家入画时, 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而初学者则难以做到,除笔墨技巧外, 画面的总体布局,即构图的合理与否是十分重要的。所以,笔墨、 形体和构图是画好一幅画的主要技法要素。 中国花卉或花鸟画的构图,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认识。 一是处理画面的具体手法或方式,如“S”形构图,半环形构图, 纵横交叉构图等。二是掌握画面布局中美的法则,如主辅、虚实、 疏密、聚散、藏露、开合、呼应等。初学画梅, 掌握几种具体的构图形式是必要的, 但根本上是要理解和掌握构图规律,做到举一反三。灵活运用, 才能千变万化,得心应手,现分别简述之。 辅主: 或称“主次”、“宾主”、“主客”等,一幅画有主体, 有陪衬。主体是画面的重点或中心。布局时力求主体的位置突出、 醒目,其他作为陪衬,位置应隐蔽些,画行虚些。 左图前面一枝梅为主,后为宾。一主一辅。一浓一淡,一高一矮、 一疏一密,自然形成了鲜明的节奏与对比。切忌主次不分, 平均对待。 具体运用时,也有用反衬的手法。即把矮小次要的置于前面, 主体置于后面。可视构图需要和表现手法而定。 虚实: 一幅画,总体布局上必须有虚实对比,一般说来,“ 有画处为实,无画处为虚”或者说“有笔墨处为实、无笔墨处为虚” 。这都是说明画面上的空白和物象的对比关系。 在构图上常有虚实相间、虚实互用、以虚显实、以实破虚等手法。 花鸟画一般不画背景,留出大块空白,即是“虚”, 而所画之物即为“实”,或者近者为实而远者为虚, 或者主为实宾为虚,都是为了画面的对比效果。“虚”能给人以“ 迁想妙得”之功,所谓“意到笔不到”、“意犹未尽”也正“ 以虚显实”的绝妙效果。切忌满纸笔墨,所画物象占据一切空白, 画得严严实实,反而使观赏者感到闭塞,失去了遐想之余地。 图45,在构图上除两枝梅花有主辅之分外, 在左上方留出大块空白,即是为了求得虚实效果。 疏密: 中国画理中有“密不通风,疏可走马”之法则。 构图时应密处密,疏处疏,疏密有致才能节奏生动,平铺直叙, 没有疏密变化则刻板平淡,观之乏味。画梅花,主要是处理好枝干、 花朵、苔点等点、线、面的排列交叉关系。上图, 前面主体枝干浓而密,后面辅枝淡而疏。 聚散 :是指集中与分散的关系。画梅花, 花朵的分布必须有聚集在一起的,有疏落分散的, 聚散之间要互相联系,做到聚而不塞,散而不散,才能富有韵律, 引人入胜。切忌平均分布、散点布局。 藏露、隐现: 根据意境和画面艺术手法的需要, 在构图时,往往某些部分要藏,某些部分要露。 某些部分要画得显眼些,某些地方则要隐蔽些。 一般是主体部分要醒目突出,陪衬部分隐蔽些。但有些构图, 主体部分也要有藏露、隐现。如表现古梅老干为主的画面“ 老干新姿”,构图时尽管老干占据画面主要位置,但具体着笔时, 必须处理好藏露隐现的关系。才能使画面产生大小粗细、 浓淡前后等强烈对比和含蓄多变的艺术效果 开合: 是指画面构图的完整统一。门窗有开关,故事有始末, 文章有开头结尾,画画同样有起有结。有的画使人感到没画完, 这就是没有合好。如画一条龙,画龙身为“开”,点睛则为“合”, 画龙不点睛,则是死龙。画梅花也如此,只圈点花瓣而不点花心, 犹如画龙不点睛,显得没精神,也就是只开不合。无论小构图、 大构图都要处理好开合关系,有的画面有几个开合, 都要认真处理好,使其达到完整统一。切忌有头无尾,半途而废。 呼应:也称“顾盼”,是指画面的物象形态,色调互相协调、呼应, 相映成趣。构图上应在上下、左右、前后、主辅等各个方面去考虑, 使之做到顾盼有情,气脉贯通,情景交融。切忌机械凑合、 各自东西互不关联。 图47,主体梅,主干上发,旁发小枝在画面上方转而下垂, 和右下侧梅枝上下呼应,形成顾盼之势, 使画面构图富有变化和情趣。避免了主辅两枝梅花, 枝条全都上发的单调局面。 综上所述,既是一般花鸟画构图中创造形式美的重要法则, 也是画梅花时应该掌握的规律。梅花构图和其他花卉大同小异, 根据梅花以表现枝干为主,构图上可归纳为“长短、粗细、多少、 纵横”八个字。梅花的一切构图形式,万变不离其宗, 都发自这八个字。 构图力求形式优美,变化万千,时又求得统一,“变化统一” 是构图的总要求。变化与统一是事物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 一幅画无“变”则板,“变”过则乱。也就是说,画画时在笔墨、 形体、色彩等诸方面太统一,必然呆板、单调、无生机。 必须造成表现手法上的各种“矛盾”,才能产生起伏、 涤荡和节奏韵律等美的东西。梅花构图, 也正是运用矛盾的对立统一法则,创造出各种各样的构图形式。 为使初学者易于掌握,现介绍几种主要的梅花构图方法,以供参考。 长短参差法:即运用梅枝的长势,以长线和短线的不同安排, 形成对比。当画两枝梅花时,不论枝条向背如何, 左右并列还是前后重叠,均应一长一短、一高一矮、一主一辅、 一疏一密、一浓一淡。“长”者为画面主体,“短”者辅佐。“长” 者,使画面富有变化。只长无短单调孤立,只短无长则无主心骨。 有长有短,则主次分明,是画梅构图基本一法。 粗细相间法:粗和细是又一对矛盾对立的统一体。梅花有老干、 新枝,有粗干、细枝,组合到一个画面上, 能产生强烈的形体对比效果,特别在创作大幅面构图时,(如中堂、 横披)采用粗细相间的多层次构图,能使画面充实饱满,气势雄浑。 纵横交错法:梅花纷繁多姿,有上发、下垂、横倚和回折等, 在构图时可将两种发枝式组合到一个画面上,形成纵横交错。 其变化很多,可以前横后纵,也可前纵后横。可以用左横枝交错, 也可用右横枝交错。至于“S”、“之”等形式的梅图, 实质上都属纵横交错式范围之内, 只是交叉时角度有大小运用不同而已。 三线组合法:一幅画,梅花枝干态势, 可以用几条线作为基本单位来概括成构图骨架。 构图时一条线太孤立,两条线仍然单调,三条线四条线足可以了。 这三条线中有一条是主线,在全画中起主导作用, 在画面中占的份量较重,位置比较明显,势也比较清楚。 第二条是辅线,辅线和主线的走势基本一致,略有角度, 以辅助主线的势,但比主线要弱(或短、或细、或淡)。 第三条是破线,用它把主线和辅线穿插交织起来。 三条线交叉的方法很多,可以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 可以从左到右,也可以从右到左,千变万化,全在于灵活运用。 四边出枝法:画梅花,枝干总得从画面的四边进入。 四边即上下左右,每一边可在两端出枝, 一张画面可有八个理想的出枝位置。 切忌在画四个角上或四边正中出枝。 以上介绍的几种构图方法,只是入门的初步, 在不断的艺术实践和深入生活中,通过观察写生,融汇贯通, 举一反三,定能掌握和创造更多的构图方法。

❹ 国画梅花谁画的最好

梅花是我国的十大名花之一,集高洁、秀雅、坚毅于一身,色、香、韵、姿俱佳。古往今来,不少画家与梅花结下了不解之缘,或绘之以画,或寄之以情,留下了许多轶闻逸事:

宋代大画家宋伯仁,笃志画梅,每当梅开时节,便从早到晚在梅园中细致观察,将梅花的低昂、俯仰、分合、卷舒,从萌芽到花开,从盛开到枯萎的各种形态一一描绘下来,精选出100余幅不同姿态的梅花装订成册,并在每幅下题五言诗一首,留下了著名的《梅花谱》。由于他的梅花画得“喜神”,后人称他的《梅花谱》为《梅花喜神谱》。

元末画家王冕不仅为梅花作传,而且隐居九里山中,植梅千株,结草庐三间,自题为“梅花屋”。他擅画墨梅,淡墨点染花瓣,浓墨勾点蕊萼,独见新妍,所画的一幅《墨梅图》题画诗:“事家洗砚池边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留得清气满乾坤。”流露了画家以梅自喻的心声。他有时用胭脂作没骨梅,别具风格。

明代画家王谦爱画梅花,笔法苍古,雄劲超逸,他笔下的梅花多苍老蟠屈,枝柯如铁,千枝万蕊,姿致万千,在郁密之中具有清奇的韵致。他与人合作的《岁寒二雅图》,世称杰作。

清代画家金农擅长画梅花,梅干用浓淡墨随意写之,顿挫有如篆书,花瓣用意笔圈之,并在老干和花萼上点以重墨,独具风格,所画梅花既瘦且繁,繁枝密萼,生机勃发。他特别喜欢画寒梅,所画的寒梅有“凌寒独自开”的欺霜傲雪之英姿,寓意自己孤傲不阿的节志,如《梅竹图》上的“凌霜雪,节独高;我与君,共岁寒”便是突出一例。

清代画家李方膺性爱梅花,家乡居室命名为“梅花楼”,所画之梅以瘦硬见称,笔法苍劲老厚,老干新枝,虬龙盘曲,铁骨铜皮,苍劲稳健,自成一格,正如他在一首题画诗中所云:“铁干铜皮碧玉枝,庭前老树是吾师。画家门户终须立,不学元章和补之。”他所作的大幅梅花,古干横空,蟠塞夭娇,苍老浑朴,墨气淋漓,体现出一种宁折不弯的倔性格。

近代艺术大师吴昌硕一生酷爱梅花,早年曾在故里亲植梅花三十余株,每当寒梅着花,徘徊园中,反复观赏,难怪自称“苦铁道人梅知己”。他谓画梅为“扫梅”,单这一个“扫”字就体现了他画梅的特点,真可谓自辟町畦,独立门户。他喜以朱砂、洋红点红梅,极富韵致。所作雪梅,墨华水韵,碎玉横空,使人不知是雪是梅。他曾用诗和画赞美赏梅胜地超山,在一幅梅花的题画诗中写道:“十年不到香雪海,梅花忆我我忆梅。何时买棹冒雪去,便人花前倾一杯。”大师去世后,埋骨超山,以梅为伴,被传为美谈。

著名画家关山月从小就喜欢梅花,其父曾在家中园内种有红梅、白梅,让他浸染其中。他所画的梅花有“关梅”之称,素享“当今画梅第一人”之誉。他笔下的梅花高雅而热烈,飘逸而凝重,潇洒而朴茂,枝骨如铁,花枝繁盛,花开热烈,如火如荼。他的以梅花为题材的《俏不争春》、《香港回归梅报春》等名作已成为珍贵的艺术品。

❺ 国画梅花的画法

枝干的画法

画梅应先从出枝入手。出枝讲的是画枝干,枝干穿插得当,笔墨用得好,版整幅梅花即完成了大部分权。关于出枝,古人有“无女不成梅”之说,用书写的“女”字较为形象地说明枝干的交叉、组合。学画枝干,必先从第一笔枝干练起。

出枝干第一笔要知道在纸上下笔的位置,一般来讲,应从纸边的1/3位置入笔。此处入笔相比较纸角处或纸边中央处入笔在视觉上感觉舒服。这也与西方绘画“黄金分割线”的位置基本接近。这个位置在画花鸟画中都是适用的。

❻ 仙鹤与梅花的国画表达的是什么

国画中仙鹤与梅花表达的是“品行清高、万寿无疆”的意思。

东亚地区的居民,用丹顶鹤象征幸福、吉祥、长寿和忠贞。在我国的文学和美术作品中屡有出现,殷商时代的墓葬中,就有鹤的形象出现在雕塑中。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器钟,鹤体造型的礼器就已出现。在国画中,常把它和松树绘在一起,作为长寿的象征。

梅花作为传春报喜、吉庆的象征,从古至今一直被中国人视为吉祥之物。梅开五瓣,象征五福,即快乐、幸福、长寿、顺利与和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梅以它的高洁、坚强、谦虚的品格,给人以立志奋发的激励。在严寒中,梅开百花之先,独天下而春。

(6)梅花新国画扩展阅读:

明朝和清朝给丹顶鹤赋予了忠贞清正、品德高尚的文化内涵。文官的补服,一品文官绣丹顶鹤,把它列为仅次于皇家专用的龙凤的重要标识,因而人们也称鹤为“一品鸟”。人们也把鹤作为高官的象征。

辛亥革命以后,创作的咏梅诗词和绘画作品,是空前的,数量上已无法统计。特别是毛泽东、董必武、叶剑英、陈毅等无产阶级革命家,他们以伟大的革命情怀和气概,写下了不朽的咏梅诗篇,成为梅花文化中的新气象、新亮点。

这个时期的梅花作品,有的突出了诗、书、画、印相统一的整体美感;有的更加强调中国画水墨精神,以大写意的笔法表现梅花的神韵;还有的善于借鉴西画中交点透视、光影效果以增强表现力和视觉冲击力。从他们的作品中,可以看到一个共同的特点,即是“笔墨当随时代”的创新精神。

❼ 国画工笔梅花的画法

一般工笔梅花需要以下几个步骤来完成。
一、草稿:使用铅笔打草稿,纸张不要专求。
二、过稿属:将草稿放置在拷贝台上,上面覆一层熟宣,使用勾线笔(花枝俏等)将画稿勾在宣纸上,这样的做品称为白描。
三、渲:在画好的草稿上用墨来表现画面的明暗,方法是:使用两支较大的笔(一般为大白云)一支蘸墨,一支蘸水,先点墨,在墨没干之前用水渲开,造成一个自然的过渡。
四、染:方法和渲的步骤差不多,不过使用的是国画颜料,这一步较为麻烦。为了让色彩更加均匀厚实,一般要进行多次,有“三矾九染”之说。
五、勾线:在渲和染的过程中可能会造成原来的线条被色彩覆盖,要重新勾一次线。
工笔画的过程和技法非常复杂多样,这只是基本的过程。希望对楼主有所帮助。

❽ 在国画中怎样画梅花特别是白梅花。

首先要有一个大体的构思:右下方画一石,梅之主干由左向右上斜出。
1、以斗笔或较大毛笔先蘸水,再蘸中墨以较快的速度画石,适当加皴,不宜多。
2、再以大兰竹蘸水后,笔尖蘸浓墨,先画主要树枝的枝头,适当分叉,逐渐向下画,注意节奏和速度,越画水分和墨越少、越干,在这时画主要枝干的最粗部分,以较干淡之中墨边画边皴出木本树干老皮之质感。视情况可加轮廓线,并随手点出些苔点。
大枝干旁一般辅以中小树枝,主干较淡,那么,这小枝可适当加重,在靠近石处,右上角处,可令枝断开留出花的位置。
画枝干是极重要的一步。枝条要园劲,要用中锋。画到粗干时,墨变淡、变干,边画边皴,这时则多用侧锋。加皴时可在主干的侧下部多用一些,这样也增加了树干的明暗和立体感,这通过后来的渲染表现的更明显一些。
3、以较小的毛笔钩花,蘸淡墨。一般每个花瓣两笔钩成,骨朵也用两笔构成,之所以两笔主要是要放慢速度、笔笔到位、避免草草。钩花时注意多画些未开半开者,全开的要少些。并且切时注意花之向背、疏密。枝有疏密,花更要有疏密。在画的过程中体会“密不通风、疏可走马。”枝疏处花可疏,枝密处花可密;有时也可处理成枝疏处花密,枝密处花疏。
4、剔蕊点萼。因为开始考虑时要画的是白梅花,白梅也应令其有色彩感。我便请大家用曙红加墨,可先剔蕊。画蕊时要挺住手腕,线要细挺刚劲,不能粗、不能弱、不能洇,每一根线都要气贯始终,功力到位,因为这是最能体现梅花精神的地方。画完花蕊以后,点花粉,不要拘泥于每丝一点,蕊丝相对整齐,粉点要园润灵动。紧接着仍用曙红加墨点萼,骨朵的方向全靠萼来表现和衬托。点萼更要干净利落,绝不能拖泥带水。在点萼的同时,视花密处之情况可适当增加少许小嫩枝,这与先画好的枝相比有了色彩的差别,也可使密处更密。疏处更显明朗。
5、为了增加画面的生机,可点缀上几只麻雀。这幅作品我们在左下粗枝干上蹲着一只,石之左面地上站两只。
麻雀很简单,也好画,处理好了整个画面便显得生气勃勃。
画时先用赭石加墨点出头顶,三只的一次都点上。下面的两只可画一正面一略侧,略侧者一边用较重的赭墨画出翅,甚至露出微翘的尾羽。接下来用另一支笔蘸浓墨钩画出嘴、眼,再用淡赭墨分两笔画出鸟之腹部,两笔一定要相对画出。这时可以稍等,待半干后可在肩头加黑点,下巴加黑点,并用墨画出微侧者之翅羽,用浓墨画出麻雀之腿、爪,其腿爪一定要画的劲挺尖利。也可光画腿不画爪子,像是站在雪地里(这当然还要作一些处理),我们这幅就先不画爪子。
6、现在枝干、花朵、萼、蕊等都已经干透了,下面可作一些简单的渲染。
首先用画麻雀剩余的淡赭墨染一下梅花枝干,不管枝干是浓墨画的还是淡墨的,全部用淡赭墨重画一遍,这样更显其质感。
用淡墨加石绿染石,可以基本平涂。上部可略淡,下部可略深。仍用这个色将花朵的周围作一些点染,不可洇入花内,这样可使白花更显洁白。这是画白梅的方法之一,还可有多种表现白梅的方法,这会在今后逐步学到。
仍用这个颜色在地面上点几个大小不等的点子,像是开始溶化的春雪、小鸟在结伴觅食。接着在左上部用此色画出一丛竹叶,作这幅画中梅花的陪衬

❾ 国画梅花枝干用什么笔画

不同的画法要用不同的笔
国画梅画枝干画法:
(一)国画梅花勾皴法 用硬毫石獾、鼠尾一类的二号提斗笔从暗面入笔,边勾边皴,笔上水分宜少,灰墨蘸深墨分段画出。 为了表现老干边缘的毛、涩质感,宜用侧锋逆行运笔。在暗面一侧面好之后,随即顺势用不同长短的弧线逐渐画出老干的主体形态,并勾出亮面部分老干的轮廓线,此条线的行笔不宜过实,可有断续以显示笔意的灵活。待干后加点焦墨苔点就全部完成了这棵主干。 国画梅花老干中伸出的粗枝可用双勾加皴的办法画,也可用泼墨画法一笔写出。画国画梅花细枝嫩茎时行笔用浓墨中锋,柔中寓刚,线宜光洁劲健不宜涩滞,长线不宜太直,要有弧度,有提按,以体现嫩茎的柔韧和“俏”。三枝的穿插多以“女”字形排列或“戈”字与“之”字的结合,两枝不能并行,更不宜相切或垂直相交成“T”字型、“十”字型。如实在难以处理,可在粗细、长短及墨色的浓淡上求变化。
(二)泼墨法 泼墨法画国画梅花枝干时首先要注意墨色上浓淡干湿的变化,处理好调墨和蘸墨之间的关系,用大号硬毫提斗笔饱蘸墨色侧锋逆行运笔,随笔势的发展笔锋亦随之相互转换,通过提按、顿挫以及笔的顺势强化笔法上的变化,要一次蘸墨一气呵成。对行笔当中出现的散锋或枯涩笔墨,要顺其自然予以保留,待墨色干透后通过罩色全其神貌。国画梅花主干可用复笔画法,左右两笔并行排列,先左后右依次画出。主干完成后顺势写出粗枝及嫩茎,其画法同于勾皴画法部分所述。

答案来源:
国画梅花枝干的画法
作者:沐阳

❿ 优秀梅花国画作品有哪些

1、木清《春满乾坤》

老干新枝,昂扬向上,豪放不羁,尽显梅花的劲峭冷香、丰韵傲骨。主干之分枝以中锋勾撇,挺拔坚韧。枝节之上的梅花竞相吐蕊开放,以枝多花繁为一大特色,枝繁花茂,但繁而不乱,疏密有绪,圈花点蕊,别出新意,显示了枝干劲俊、千花万蕊、天真烂漫、生机盎然的艺术效果。

热点内容
重拾浪漫情人节 发布:2025-08-27 20:33:49 浏览:524
日本樱花节是什么时候 发布:2025-08-27 20:25:49 浏览:683
啥是樱花 发布:2025-08-27 20:05:55 浏览:539
玫瑰萃取液 发布:2025-08-27 19:42:22 浏览:72
荷花每年几月份开 发布:2025-08-27 19:34:51 浏览:479
钢币兰花1角哪年值钱 发布:2025-08-27 19:34:14 浏览:853
樱花树插画 发布:2025-08-27 19:25:49 浏览:543
兰花价位 发布:2025-08-27 19:25:00 浏览:181
防病毒盆栽 发布:2025-08-27 19:24:58 浏览:756
黑白画玫瑰花 发布:2025-08-27 19:03:01 浏览: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