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三鹿
1. 《梅花三弄》是什么
古琴又称瑶琴、玉琴,是一种古老的拨弦牙器,是中国古代最具文人气息的乐器。古琴属自娱的室内雅乐,追求的是中国艺术弦外之音的深邃意境。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琴象征着崇高的精神境界和完美的道德修养。古人相信天地的气象就蕴涵在琴中。作为“正音”,琴乐寄寓了中国千年的正统思想和文化。古代成语“焚琴煮鹤”就以“琴”和“鹤”来代称高雅珍贵的文化形态。传说距今三千年左右,伏羲看到凤凰在梧桐树上栖息,姿态优雅动人,就根据凤凰的形象。用梧桐木做了一张琴,从此,世上就有了琴。
古琴最初有五根弦,象征着金、木、水、火、土。周文王为悼念死去的儿子伯邑考,增加了一根弦,武王伐纣时,为了增加士气,又增添了一根弦,所以古琴又称“文武七弦琴”。高贵秀丽的琴形有颈、肩、腰、尾、足,完整精巧,似与凤身相应。琴身每个细小部件名字都很动听:承露、弦眼、琴轸、凤眼、护轸、龙龈、冠角、雁足等。
琴在汉以后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它小巧方便,也容易改进,所以很受文人喜爱。魏晋南北朝时期,古琴艺术得到迅速发展,形制基本定型。琴身是扁长的木质音箱,琴的面板多用桐木或杉木制成,有七根弦,外侧镶嵌有13个标示音位的玉徵或金徵,背板用梓木制成,开有“凤沼”和“龙池”一大一小两个出音孔。琴周身刷漆。以黑色为主,也有棕色和红色。琴身的漆经过百年左右,开始产生断纹,有了断纹的琴音质会更美。古琴用丝弦,最佳者呈半透明状,称为冰弦。演奏时左手按弦、右手弹弦,姿态优雅端庄。
古琴,与生俱来就带着超然淡远的气质,琴曲能集中体现出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所追求的清、微、淡、远的审美意境。中国十大古琴曲有《高山流水》、《广陵散》、《平沙落雁》、《梅花三弄》、《十面埋伏》、《夕阳箫鼓》、《渔樵问答》、《胡笳十八拍》、《汉宫秋月》、《阳春白雪》。东晋《碣石调·幽兰》曲谱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乐谱。妇孺皆知的《高山流水》把俞伯牙断琴谢知音的故事谱成了情深谊长、相知相惜的千古绝唱。历代文人雅士以琴写怨、以琴寄爱、以琴托志,寄予个人怀抱。孔子、司马相如、蔡邕等都以弹琴而著称;汉代司马相如曾用绿绮琴奏《凤求凰》曲,琴挑美人卓文君芳心;李白听蜀僧弹琴“为人一挥手,如听万壑松”;白居易慨叹“不辞为君弹,纵弹人不听”;孟浩然“一杯弹一曲,不觉夕阳沉”,王维“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琴音清而不浅,晦而不涩,疾徐相间,契合中国画那种水墨烟云、情景相融的蕴藉境界,东晋大画家顾恺之的《斫琴图》,唐代周昉的《调琴啜茗图》,宋徽宗赵佶的《听琴图》,元代朱德润的《林下鸣琴图》,明代仇英的《柳下眠琴图》,皆以妙笔丹青凝固了优雅琴音。音乐总是境由心生,听琴弹琴皆需琴心,仕女、文人调弄着素琴,流露出惬意闲适的神态。琴不仅成为中国古典音乐的象征,更显现出东方文化的精髓。
古曲《梅花三弄》又名《梅花引》、《玉妃引》,曲谱最早见于明代《神奇秘谱》,谱中解题称此曲前身为晋代桓伊所奏的笛曲《梅花落》,而这又与王徽之有着不解之缘。王徽之有一次出游,乘坐的船停在岸边,正巧桓伊从岸上经过。船上的客人有认识桓伊的,便指给王徽之看。王徽之便让人上岸邀请桓伊:“闻君善吹笛,试为我一奏。”桓伊当时已是朝中显贵,但素闻王徽之大名。闻其相邀,便下车至舟中,坐在胡床上,为王徽之吹奏了这曲《梅花三弄》。吹毕,上车而去。从头至尾,宾主竟未有一句话语交谈。
王徽之是王羲之的第五个儿子,也是东晋一位名士,为人清雅放旷。《世说新语》中记载,他曾借别人的空宅居住,住下后便令人种竹,有人问他不嫌麻烦吗?他指着竹说:“何可一日无此君?”另有一次,王徽之在山阴时,夜里下起了大雪,他忽然想见朋友戴逵,当时戴居地很远,但他依然连夜乘小船前往,长途跋涉后到达朋友住处,却连门也没有进又直接返回,人问其故。他说:“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其放诞疏狂可见一斑。但魏晋士人能放诞如斯,大多也能深情至极。王徽之与弟弟王献之感情很好,献之去世后,他坐在弟弟的灵床上,取过献之最爱的琴调弦欲弹,几不成调,遂把琴掷于地上,说:“子敬!子敬!人琴俱亡矣。”恸绝良久,不到一个多月也去世了。
而桓伊同样是一位性情中人,他是东晋的一位高官,身为武将,曾参与著名的“淝水之战”,在谢安领导下,与谢玄、谢石共同率领晋军打败了强大的前秦军队。桓伊在音乐方面有突出的才能,当时人称他为“江左第一”。他是一流的笛子演奏家,杜牧《润州》诗中有“月明更想桓伊在,一笛闻吹出塞愁”之句。桓伊为人谦虚朴素,个性不事张扬,因而立有大功却从未招人忌恨。
正是晋人旷达不拘礼俗、磊落不着形迹的名士风度,才成就了这一千古琴曲。如今遥想悠悠千载的那幕场景,让我们仍心存温暖和感动。
桓伊的《梅花三弄》原谱为琴箫合奏,它十段各有小标题,其节奏较为规整,宜于合奏。全曲整段三次奏响主题,都是用手指轻点琴弦奏响“泛音”,因为清脆空灵的泛音正衬托出梅花的清雅的品质。而主题三次变奏这样的结构,也就是“三弄”之义,“为梅花三弄之调,后人以琴为三弄焉”,所谓一弄叫日、二弄穿月、三弄横江。以此来描绘梅花不惧严寒、迎风怒放、幽香溢远的气质。乐曲的引子部分亲切优美,节奏则平稳舒缓、跌宕起伏,精练地概括了全曲的基本特征。第一段是古琴在低音区出现的曲调,冷峻肃穆,勾画出一幅霜晨雪夜、草木凋零、梅花傲放的画面。前12小节以五度、六度的上下行跳进音程为特征的旋律,结合稳健有力的节奏,富有庄重的色彩,仿佛是对梅花的赞颂。后14小节多用同音重复,附点节奏的运用使旋律富于推动力,似乎梅花在微风的吹拂下轻轻晃动起来。接着便是乐曲音乐主题的第一次重现,这段优美流畅的曲调轻巧、跳荡地在这部分音乐中三次循环出现,表现出一种“风荡梅花、舞玉翻银”的意境。
《梅花三弄》在南朝至唐流传时表现的离愁别绪和怨感哀伤的情感,而在后世逐渐改变为赞美梅花凌霜傲寒、高洁不屈的节操与气质。梅花形简而格高,瓣薄并不繁复,却耐得住清寒和孤寂。山坡,高岗,墙角,梅花凝于虬干劲枝,庄重而内敛地开着,经霜愈艳、遇雪愈香,没有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在苦难中脱颖而出,缘自清高的品性、不屈的信念、执著的追求。所以,文人诗客把梅花的气质移入人的精神中,如南宋诗人卢梅坡有“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北宋诗人林逋有“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明朝文人钱谦益有“今夕梅魂共谁语?任他疏影蘸寒流”。花有格,人有品,以梅花借代人格,用琴音倾诉心音。而“梅为花之最清,琴为声之最清,以最清之声写最清之物,宜其有凌霜音韵也。”《梅花三弄》曲调悠扬,轻快透澈,以古琴旷古超然的声音来演绎梅花的脱俗气质,实为绝配。
现今影响最大的曲谱是虞山派《琴谱谐声》(清周显祖编,1820年刻本)中所载的琴箫合谱,以及广陵派晚期的《蕉庵琴谱》(清秦淮瀚编,1868年刊本)。前者以节奏规整见长,后者则较自由,特别是曲终前的转调令人耳目一新。1972年,此曲再经改革,保留原作音调,由王建中改编成钢琴曲,表现毛泽东诗词《咏梅》的主题。全曲将梅花之美、梅花之傲描摹得淋漓尽致,而曲后的志趣更显豁达明亮。
要弹好这首曲子,涉及到的古琴技法相当多,而且节奏疾徐及细部的处理都十分关键。最重要的还在于演奏者的文化内涵和人格修养也会影响其演奏的音乐意境,高尚者所奏之音必是清雅脱俗的,而卑劣者所奏之音一定是喑哑恶浊的。因此,从这个角度上讲,《梅花三弄》正是中国士人清雅气质的典型表现。
2. 梅花三弄是什么意思
古曲名。据明朱权《神奇秘谱》称,此曲系由晋桓伊所作的笛曲改编而成。内容写傲霜斗雪的梅花,全曲主调出现三次,故称。梅花三弄》是笛曲或箫曲,后被改编为琴曲。“三弄”是指同一段曲调反复演奏三次。
这种反复的处理旨在喻梅花在寒风中次第绽放的英姿、不曲不屈的个性和节节向上的气概。整首乐曲由两部分构成,包括10个段落及尾声。前6段为第一部分,采用循环体形式,旋律流畅、优美,节奏明快。
梅花三弄
《梅花三弄》全曲共分十段,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前六段,采用循环再现手法,后四段为第二部分,描写梅花静与动两种形象。乐曲通过梅花的洁白芬芳和耐寒等特征,借物抒怀,来歌颂具有高尚节操的人。
一首琴曲《梅花三弄》觉别具风情。“梅为花之最清,琴为声之最清,以最清之声写最清之物,宜其有凌霜音韵也。审音者在听之,其恍然身游水部之东阁,处士之孤山也哉”。“从容和顺,为天地之正音;而仙风和畅,万卉敷荣,隐隐现于指下。
3. 求《梅花三弄之梅花烙》1993年百度云资源,马景涛主演的
链接:
提取码: 46x2
导演: 沈怡
编剧: 林久瑜、琼瑶
主演: 马景涛、陈德容
类型: 剧情、爱情、古装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台湾
语言: 汉语普通话
首播: 1993-10-13(中国台湾)
集数: 21
单集片长: 44分钟
18年后,男婴皓祯(马景涛 饰)长大成人,并与靠卖唱为生的女子白吟霜(陈德容 饰)相爱了。不求名分的吟霜住在与世无争的房子里,每天等着皓祯偶尔来临。
4. 梅花三弄什么意思呀
《梅花三弄》是一首最古老的古琴曲,它旋律优美流畅,形式典雅独特,通过对梅花凌霜傲雪神态的描写,赞颂文人高洁的品格,艺术价值很高。作者桓伊系东晋“淝水之战”名将。
《梅花三弄》乐曲主题表现梅花,三弄实际是三个变奏,古代有:高声弄,低声弄,游弄之说。
全曲共分十段,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前六段,采用循环再现手法,后四段为第二部分,描写梅花静与动两种形象。
梅花三弄, 又名《梅花引》、《玉妃引》。曲谱最早见于明代《神奇秘谱》。谱中解题称晋代桓伊曾为王徽在笛上“为梅花三弄之调。后人以琴为三弄焉”。此说源于《晋书 · 列传第五十一》,但未写明是以梅花为题材。郭茂倩《乐府诗集》卷第二十四南朝宋鲍照(约414~466)《梅花落》解题称,“《梅花落》本笛中曲也”,“今其声犹有存者”。今存唐诗中亦多有笛曲《梅花落》的描述,说明南朝至唐间,笛曲《梅花落》较为流行。关于笛曲《梅花落》改编,移植为琴曲《梅花三弄》,有托于唐人颜师所作《江梅引 · 忆红梅》中“漫弹绿绮,引三弄,不觉魂飞”句,说明此曲宁代尚流传。
琴曲《梅花三弄》以泛声演奏主调,并以同样曲调在不同徽位上重复3次,故称为《三弄》。《乐府诗集》卷三十平调曲与卷三十三清调曲中各有1解题,提到相和三调器乐演奏中,以笛作“下声弄、高弄、游弄”的技法。今琴曲中“三弄”的曲体结构可能就是这种表演形式的遗存。
关于《梅花三弄》的乐曲内容,历代琴谱都有所介绍,与南朝至唐的笛曲《梅花落》大都表现怨愁离绪的情感内容不同。明清琴曲《梅花三弄》多以梅花凌霜傲寒,高洁不屈的节操与气质为表现内容,今演奏用谱有虞山派《琴谱谐声》(清周显祖编,1820年刻本)的琴箫合谱,其节奏较为规整,宜于合奏;广陵派晚期的《蕉庵琴谱》(清秦淮瀚辑,1868年刊本),其节奏较自由,曲终前的转调令人耳目一新。
5. 《梅花三弄》的“三弄”是什么意思
三弄又称《梅花三弄》,中国古琴名曲。以泛声演奏主调,并以同样曲调在不同徽位上重复三次,故称为《三弄》。
关于《梅花三弄》的乐曲内容,历代琴谱都有所介绍,南朝至唐的笛曲《梅花落》大都表现怨愁离绪的情感。明清琴曲《梅花三弄》多以梅花凌霜傲寒,高洁不屈的节操与气质为表现内容,“桓伊出笛吹三弄梅花之调,高妙绝伦,后人入于琴。”
“梅为花之最清,琴为声之最清,以最清之声写最清之物,宜其有凌霜音韵也”“三弄之意,则取泛音三段,同弦异徵云尔。” (明《伯牙心法》)从这里可看出,它首先是一首笛曲,后来才改编成古琴曲(作者究竟何人,难以定论)。
值得注意的是,唐以前所称的“笛”其实即现代的箫。《梅花三弄》在清代又被改编为琴箫合奏曲,或可在一定程度上体现晋代笛曲的风格。
(5)梅花三鹿扩展阅读:
《梅花三弄》的历史典故是东晋大将桓伊为狂士王徽之演奏梅花《三调》的故事。
《晋书·列传五十一》和《世说新语·任诞第二十三》里都曾记载了这段典故。桓伊善吹笛在当时很有名气,王羲之的儿子王徽之慕名已久,但一直没有机会听其演奏。王徽之应召赴东晋的都城建康,所乘的船停泊在青溪码头。恰巧桓伊在岸上过,桓伊与王徽之并不相识。
这时船上一位客人性:“这是桓野王(桓伊字野王)。”王徽之便命人对桓伊说:“闻君善吹笛,试为我一奏。”
桓伊此时已是贵胄,但他也久闻王徽之的大名,便下车坐在胡床上,出笛吹三弄梅花之调,笛声悠扬动听,清亮激猎冬高妙尽伦。奏完毕,桓伊立即上车,扬长而别,宾主双方没有交谈一句话。晋人之旷达不拘礼节、磊落不着形迹,由此事可见一斑。
6. 梅花三弄是什么意思
古典曲目《梅花三弄》
《梅花三弄》又名《梅花引》、《玉妃引》,是中国传统艺术中表现梅花的佳作。《神奇秘谱》记载此曲最早是东晋时桓伊所奏的笛曲。后由笛曲改编为古琴曲,全曲表现了梅花洁白,傲雪凌霜的高尚品性。此曲借物咏怀,通过梅花的洁白、芬芳和耐寒等特徵,来颂具有高尚节操的人。此曲结构上采用循环再现的手法,重复整段主题三次,每次重复都采用泛音奏法,故称为《三弄》。体现了梅花洁白,傲雪凌霜的高尚品性。
琼瑶的作品《梅花三弄》中《梅花烙》中的发簪在《水云间》中出现过,而且有个卖货郎也是线索人物,在三部中都有出现
7. 梅花三弄是指什么暗语
人们寄情于梅花,以诗、画、乐来表现梅花洁白、芬芳、耐寒的特点以及傲霜高洁、情趣高雅等具有高尚人格美的品质。
梅花三弄:中国古曲。又名《梅花引》、《玉妃引》。曲谱最早见于明代《神奇秘谱》。谱中解题称晋代桓伊曾为王徽之在笛上“为梅花三弄之调。后人以琴为三弄焉”。此说源于《晋书》列传第五十一,但未写明是以梅花为题材。
郭茂倩《乐府诗集》卷第二十四南朝宋鲍照(约414~466)《梅花落》解题称,“《梅花落》本笛中曲也”,“今其声犹有存者”。
剧情介绍
硕亲王府的福晋雪如为了能在侧福晋之前生下一个儿子,以此保住自己的地位,偷龙转凤,把自己的女儿送走,为了日后可以相认,雪如用王爷送他的梅花簪在女婴的右肩上烙下了一个梅花印记。
换来的儿子皓祯带给雪如的是幸福,是荣誉。十二岁时就和皇上一起狩猎时活捉了一只白狐,但只割了一丛狐毛就放了它,这只通灵的白狐三回首后才离开,这件事一时传为佳话。
8. 梅花三弄的概述
《梅花三弄》,又名《梅花引》、《梅花曲》、《玉妃引》,根据《太音补遗》和《蕉庵琴谱》所载,相传原本是晋朝桓伊所作的一首笛曲,后来改编为古琴曲。琴曲的乐谱最早见于公元1425年的《神奇秘谱》。
梅花,志高洁,冰肌玉骨,凌寒留香,历来是文人墨客咏叹的对象。《梅花三弄》是笛曲或箫曲,后被改编为琴曲。“三弄”是指同一段曲调反复演奏三次。这种反复的处理旨在喻梅花在寒风中次第绽放的英姿、不曲不屈的个性和节节向上的气概。整首乐曲由两部分构成,包括10个段落及尾声。前6段为第一部分,采用循环体形式,旋律流畅、优美,节奏明快。其中泛音主题循环3次出现,使曲调清新活泼,从而突显出梅花做人的气质与节节向上的高尚品质。第二部分(7—10段),与前一部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旋律跌宕起伏、急促的节奏以及音调和节拍上的不稳定都为我们展现了梅花傲然挺立在寒风中的坚毅画面。第二部分一静一动、一柔一刚,刚柔并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仿佛为我们展现了梅花千姿百态的优美形象。
在《乐府诗集》卷三十平调曲与卷三十三清调曲中各有一解题,提到相和三调器乐演奏中,以笛作“下声弄、高弄、游弄”的技法。今琴曲中“三弄”的曲体结构可能就是这种表演形式的遗存。正因为如此,这首具有高雅气质的乐曲除在古琴上被演奏外,还被改编为钢琴独奏曲、琵琶独奏曲、古筝独奏曲、笛箫合奏曲等民乐合奏多个演奏版本。
9. 梅花三弄
《梅花三弄》三部作品分别为《梅花烙》、《水云间》、《鬼丈夫》。这三部作品分别讲了三个动人的爱情故事。
梅花三弄:中国古曲。又名《梅花引》、《玉妃引》。曲谱最早见于明代《神奇秘谱》。谱中解题称晋代桓伊曾为王徽之在笛上“为梅花三弄之调。后人以琴为三弄焉”。此说源于《晋书。列传第五十一》,但未写明是以梅花为题材。郭茂倩《乐府诗集》卷第二十四南朝宋鲍照(约414~466)《梅花落》解题称,“《梅花落》本笛中曲也”,“今其声犹有存者”。今存唐诗中亦多有笛曲《梅花落》的描述,说明南朝至唐间,笛曲《梅花落》较为流行。关于笛曲《梅花落》改编,移植为琴曲《梅花三弄》,有托于唐人颜师所作《江梅引。忆红梅》中“漫弹绿绮,引三弄,不觉魂飞”句,说明此曲明代尚流传。 琴曲《梅花三弄》以泛声演奏主调,并以同样曲调在不同徽位上重复3次,故称为《三弄》。《乐府诗集》卷三十平调曲与卷三十三清调曲中各有1解题,提到相和三调器乐演奏中,以笛作“下声弄、高弄、游弄”的技法。今琴曲中“三弄”的曲体结构可能就是这种表演形式的遗存。 关于《梅花三弄》的乐曲内容,历代琴谱都有所介绍,与南朝至唐的笛曲《梅花落》大都表现怨愁离绪的情感内容不同。明清琴曲《梅花三弄》多以梅花凌霜傲寒,高洁不屈的节操与气质为表现内容,今演奏用谱有虞山派《琴谱谐声》(清周显祖编,1820年刻本)的琴箫合谱,其节奏较为规整,宜于合奏;广陵派晚期的《蕉庵琴谱》(清秦淮瀚辑,1868年刊本),其节奏较自由,曲终前的转调令人耳目一新。 另外"梅花三弄"也有人把之比做像征着梅花花开三度,每度都含有不同的韵味。一度开花稀少,欲露还藏;二度开花大片绽放,满树飘白;三度开花稀落,有绿芽相伴,象征着冬去春来。而在梅花的花期内,一天赏梅花又分早、午、晚三个时间段。早上的梅花含苞欲放,晶莹洁白,幽香阵阵;午时的梅花繁华盛开,灿烂芬芳,笑脸迎人;而傍晚的梅花伴着西斜的夕阳,落英缤纷,景致非常迷人。 后来有琼瑶的小说“梅花三弄”代表三个故事:一弄,梅花烙;二弄,鬼丈夫;三弄,水云间。——梅花一弄断人肠。梅花二弄费思量。 梅花三弄风波起,云烟深处水茫茫。
10. 《梅花三弄》
古典曲目《梅花三弄》
《梅花三弄》又名《梅花引》、《玉妃引》,是中国传统艺术中表现梅花的佳作。《神奇秘谱》记载此曲最早是东晋时桓伊所奏的笛曲。后由笛曲改编为古琴曲,全曲表现了梅花洁白,傲雪凌霜的高尚品性。此曲借物咏怀,通过梅花的洁白、芬芳和耐寒等特徵,来颂具有高尚节操的人。此曲结构上采用循环再现的手法,重复整段主题三次,每次重复都采用泛音奏法,故称为《三弄》。体现了梅花洁白,傲雪凌霜的高尚品性。
历史版本
郭茂倩《乐府诗集》卷第二十四南朝宋鲍照(约414~466)《梅花落》解题称,“《梅花落》本笛中曲也”,“今其声犹有存者”。今存唐诗中亦多有笛曲《梅花落》的描述,说明南朝至唐间,笛曲《梅花落》较为流行。
关于《梅花三弄》的乐曲内容,历代琴谱都有所介绍,南朝至唐的笛曲《梅花落》大都表现怨愁离绪的情感。
明清琴曲《梅花三弄》多以梅花凌霜傲寒,高洁不屈的节操与气质为表现内容,“桓伊出笛吹三弄梅花之调,高妙绝伦,后人入于琴。”“梅为花之最清,琴为声之最清,以最清之声写最清之物,宜其有凌霜音韵也”“三弄之意,则取泛音三段,同弦异徵云尔。” (明《伯牙心法》)从这里可看出,它首先是一首笛曲,后来才改编成古琴曲(作者究竟何人,难以定论)。
今演奏用谱有虞山派《琴谱谐声》(清周显祖编,1820年刻本)的琴箫合谱,其节奏较为规整,宜于合奏;广陵派晚期的《蕉庵琴谱》(清秦淮瀚辑,1868年刊本),其节奏较自由,曲终前的转调令人耳目一新。
关于桓伊
桓伊,有人又叫他桓“野王”,功高名显,但是非常谦逊,平易近人。他喜好音乐,能达到音乐的奥妙,“为江左第一”,有“笛圣”之美称。他有一支“蔡邕柯亭笛”,经常自己吹奏。“书圣”王羲之的儿子王徽之正好赶到京城金陵去,“泊舟青溪侧”。桓伊没有见过徽之。桓伊正好从岸上经过,船里面有客人说:“啊,这就是桓野王啊。”王徽之就唐突地叫人去说:“听说您善于吹笛,请为我奏一曲吧。”桓伊没有将军架子,他也听说过徽之的名头与音乐癖好,于是下车,盘踞于胡床,为他吹奏了三调,“弄毕,便上车去,客主不交一言”。这首笛子曲,后来成为中国脍炙人口的《梅花三弄》。
公元384年,他因为在383年的淝水之战中协助攻破苻坚,“功封永修县侯,进号右军将军,赐钱百万,袍表千端”。桓伊去世后,安葬于南昌青云谱,他的儿子桓肃之、孙子桓陵继承了他的侯国。
【小说——梅花三弄】
《梅花三弄》是琼瑶小说三部曲,分别为《梅花烙》、《鬼丈夫》、《水云间》。三部小说均有同名电视剧。
【电视剧——梅花三弄之《梅花烙》】
监制:魏文彬
出品人:欧阳常林
编剧:琼瑶
导演:李平
演员表
马景涛 饰 皓祯 陈德容 饰 白吟霜
鲁文 饰 兰公主 岳跃利 饰 王 爷
宋逸民饰小寇子 沈海蓉 饰 雪 如
王秀峰饰 翩翩 冯光荣 饰 皓 祥
观看:http://ctc.kedooo.net/LieBiao.asp?id=1478
剧情介绍
硕亲王府的福晋雪如为了能在侧福晋之前生下一个儿子,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偷龙转凤,把自己的女儿送走,为了日后可以相认,雪如用王爷送他的梅花簪在女婴的右肩上烙下了一个梅花印记。
换来的儿子皓祯带给雪如的是幸福,是荣誉。十二岁时就和皇上一臣狩猎时活捉了一只白狐,只割了一丛狐毛就放了它,这只通灵的白狐三回首后才离开。这件事一时传为佳话。
皓祯带着一文一武两个心腹小寇子和阿克丹偷偷跑出王府去龙源楼喝茶听曲,遇见了一个可怜的卖唱女吟霜,被她的清秀和聪慧打动了,在白老爹死后租了个四合院给吟霜住,又找了一个小丫头香绮来陪伴吟霜。但他却不能把吟霜接进王府去,因为皇上已经赐婚兰公主给他做妻子,而他竟然新婚五天都没有圆房。雪如知道了儿子的心事,冒险把吟霜和香绮接进王府做了丫头,不料却被公主知道了,把吟霜讨了去,日日折磨。一切都因吟霜有了身孕而改变,吟霜得到了全府人的承认,做了白姨太。这让公主更加由妒生恨,设计摔倒吟霜,吟霜流产了,雪如看到了那个梅花烙印,二十一年前失去的女儿又回来了。
公主为了赶走吟霜,说她是九年前被放走的白狐变身,为了证明吟霜不是白狐现而是人,二十一年前偷龙转凤一事被翻了出来。这给硕亲王府带来了来灭顶之灾,皓祯和王爷、福晋将被处以极刑。
吟霜认定了:“生相从,死相随,午时钟响,魂魄与你相会,天上人间,必时相聚”然而在她香魂归去之时,公主向皇上求情特赦了硕亲王府。等皓祯回来时已经太迟了。
【电视剧——梅花三弄之《鬼丈夫》】
剧名:梅花三弄之鬼丈夫
国家:中国台湾
地区:港台
类型:言情
导演:沈怡
编剧:琼瑶
演员表
岳翎
李志希
杜宁林
何音
观看:http://ctc.kedooo.net/LieBiao.asp?id=1480
剧情介绍
靠山的村子猎户多,每当旧历年终,这里总要举行一年一度的祭天谢典,感谢老天爷让大家在即将过去的一年满载而归。乐梅和表哥宠达瞒着家人跑到雾山村来看热闹。为救一只白狐——猎人们祭天的猎物而受了伤。柯起轩在杨万里帮她包扎伤口,看到了她手腕上的梅花胎记,认出她就是和自己从小订了亲的袁乐梅。却不敢相认。
十八年前,因为水灾,袁家和柯家一起逃难,途中遭劫,反抗混乱中袁怀玉死了,而刺死他的那把刀柄却在柯士鹏手上。映雪认定了就是柯士鹏杀死了自己的丈夫,乐梅的父亲。
起轩和乐梅却相爱了,以死明志。映雪终于点了头。
就在成亲前两个月,起轩被一场大火烧死重伤,面目全非,还瘸了一条腿,起轩不愿让乐梅跟着他这个无用之人,让所有的人骗乐梅他已经在火灾中丧生。然而乐梅情愿嫁给他的牌位。
起轩可以骗乐梅,却骗不了自己的心,他爱乐梅。他每天徘徊在乐梅的窗前,却不敢面对乐梅,就当乐梅发现了他的存在时他还骗她说自己是一个守园的老人,他认训乐梅支不久改嫁。
紫烟却在为两个人传递信息,让乐梅以为起轩的魂魄在落月轩里住着。两个人就这样传达着自己的爱意。直到杨万里知道了这件事,他一开始就认为骗乐梅嫁给牌位是一个错误,而现在起轩再去招惹乐梅更是错上加错。
起轩决定离开落月轩,离开柯家大院。 失去了起轩的一切消息的乐梅也失去对生活和希望。
映雪看着奄奄一息的乐梅,终于忍不住了,把一切真直告诉了乐梅,起轩却怎么也不肯和乐梅相认。乐梅用她的爱,她的温柔,她的善解人意来打动了起轩。在所有人热切的呼声下,起轩终于肯回到了柯家大院,回到了乐梅的身边。
【电视剧——梅花三弄之《水云间》】
剧名:梅花三弄之《水云间》
国家:中国台湾
地区:港台
类型:言情
导演:刘立立
编剧:琼瑶
演员表
陈德容饰杜芊芊
马景涛饰梅若鸿
陈红饰汪子旋
罗刚饰汪子默
观看:http://ctc.kedooo.net/LieBiao.asp?id=1479
剧情介绍
“水是西湖云是天,踏遍红尘路,结伴水云间”。一群放浪形骸、无拘无束的画家,一位极赋中国古典美的少女,一场欢合凄美的……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看人间多少故事,最销魂梅药三弄!
梅花一弄断人肠,梅花二弄费思量。梅花三弄风波起,去烟深处水茫茫!
红尘自有痴情者,莫笑痴情太痴狂!若非一番寒彻骨,那得梅花扑鼻香!
梅若鸿和杜芊芊第一相遇是在苏堤上一个叫做“望山桥”的地方,梅若鸿被杜芊芊的美丽惊呆了,他迫不及待的要把芊芊带回“醉马画会”给朋友们看。在这里,芊芊看到了有生以来看过的最新奇的一群人:汪子默、汪子旋兄妹和一奇三怪。她爱上了若鸿,爱上了“醉马画会”爱上了若鸿的水云间。然而若鸿不敢接受芊芊,却把她推给了汪子默--一个年轻有为的画家为芊芊打破了终生不爱的誓言,看着芊芊和子默在一起,若鸿又无法抑制自己的心。他爱芊芊,却把默默爱了他三年的子旋当成了芊芊。
爱情的力量之强大令人不敢相信,芊芊为了鸿在胸前纹上一朵红梅花,若鸿缍还是冲破杜家上下、醉马画会全体人员的反对接受了芊芊。这时子旋却怀上了若鸿的孩子,险些流产住进了医院。这让子默非常地疯狂,以致于做出了令人意想不到的举动:他雇人到画展上买下了若鸿一一幅心血之作,然后到杜家大院在庆祝的人群面前烧掉它们,叵鸿为了救画了双手受了伤,然而受伤更重的是他的信心、他的斗志和芊芊的心以及所有人的心。
子默想透了,让若鸿重新振作起来,重新拿回画笔,收拾起自己的信心。 若鸿和芊芊以天地作证结了婚。
不久翠屏--若鸿十年前的妻子,一个得了重病的女人,带着若鸿从没见过面的孩子画儿来了。芊芊伤心欲绝,离开 了水云间,回到了杜家。失去了芊芊的若鸿为了治翠屏的病,只得以卖画为生,日子很苦,心更苦,善良的翠屏为了成全丈夫和芊芊,在深夜投湖自杀了。
若鸿再一次掉进了谷底,无人能叫醒他。芊芊回来了,向他展示了他们爱情的见证——纹在她胸前的红梅花。
歌曲:梅花三弄
歌手:姜育恒 专辑:忧郁王子特辑精选
红尘自有痴情者
莫笑痴情太痴狂
若非一番寒澈骨
那得梅花扑鼻香
问世间情为何物
只教人生死相许
看人间多少故事
最消魂梅花三弄
(白:)
"梅花一弄断人肠"
"梅花二弄费思量"
"梅花三弄风波起"
"云烟深处水茫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