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曲梅花雨
㈠ 台湾的梅花歌是什么歌
是台湾电影《梅花》主题曲。
歌名:梅花
歌手:甄妮
作词:刘家昌
作曲:刘家昌
梅花版,梅权花满天下,愈冷它愈开花
梅花坚忍象征我们,巍巍的大中华
看啊遍地开了梅花,有土地就有它
冰雪风雨它都不怕,它是我的国花
看啊遍地开了梅花,有土地就有它
冰雪风雨它都不怕,它是我的国花
(1)乐曲梅花雨扩展阅读:
《梅花》这首歌曲是由歌手甄妮演唱的一首歌曲,歌曲的总时长为2分21秒。歌曲收纳于歌手的专辑《梅花》之中,专辑于1976年11月11日开始发行。
《梅花》这首歌曲发行之后,深受歌迷的喜欢,歌曲也被其他歌手演唱过,歌手邓丽君演唱过这首歌曲,歌曲收录在专辑《漫步人生3步曲》之中,专辑的发行时间是1996年1月1日,专辑收纳了53首歌曲。
㈡ 麻烦各位介绍你认为最好听的乐曲十首(5首柔和轻音乐+5首豪放轻音乐)
答:第一部分:柔和篇
(1)茶茗 Flowing With The Tea
http://fy.51szhr.com/music/1234/1.mp3
这首钢琴曲是由德国钢琴家karunesh演奏,出自专辑《道禅》。轻缓的弹奏中流露出一种隐逸,右手的高音区明亮而清脆,左手低音区宏厚而沉郁,透露出一颗处于出世与入世边缘,复杂矛盾激烈碰撞,徘徊而忧郁的内心。karunesh是一位从生死边缘挣扎回来的音乐家,他的作品中总是能够聆听到生命的真谛,道禅一词蕴涵着清幽与宁静,如中国水墨山水版淡淡写意,这首茶茗尤有特色,长笛纤细的音色加以修饰,将沉静古寺的一切都全盘拖出。
(2)春よ、来い
http://music.fenbei.com/11183223
首先,这首曲子给我最直观的感受是华丽,就是华丽。是一种用清淡书写的及至华丽。旋律悠扬,是日本最为熟知的歌曲《春よ、来い》的古筝版本,该曲目演奏版本与歌曲版本众多,数不胜数,我却对这首伍芳演奏的古筝版情有独钟,浙派古筝的娴熟弹奏,配合钢琴淡雅的伴奏,时而在二胡柔婉的渲染中,营造出胜似春江花月夜般的绚丽意境。中间部分二胡演奏的古曲《春江花月夜》旋律,在新世纪音乐风格的全新演绎中,更增添了一份别样的古典韵味。
(3)乱红
http://61.156.7.14/upload/mp3/lh.mp3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迷离的落英,带着芬菲的风,有些落寞的情怀,在一曲乱红的潺潺细水的流泻中,细致地品读起暮春,抑或清秋时清寒独袭凉人肤的幽幽之情。《乱红》一曲,中国传统乐器笛的清越,与西洋乐器钢琴点型音色的独特结合,将西方音乐与东方音乐的结合,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其中陈悦用C调曲笛演奏的主旋律,音色幽雅而纯净,将中国古典美中的婉约表现的淋漓尽致。腹震音,叠音,打音和谐而娴熟的运作,此时,依然不是眼帘飘飞的红,而是记忆深处再次留恋的梦。
(4)江南印象
http://61.156.7.14/upload/mp3/danyan.jnyx.mp3
这首曲子是中国琵琶演奏家赵聪之作,琵琶,吉他,融合于清丽柔婉中,时而沉静如细流,时而奔放若江河,这就是她的琵琶音乐。曲目出自她的琵琶专辑《卡门》。古代的江南是一种地域的概念,而现代的江南更多的是一种文化。江南印象,更多的也只能藏匿在古典的诗词中。它细腻的弹奏,指间流淌的音符,宛如清水河畔的浣衣女。弦乐轻柔而微弱,江南的烟雨,迷迷蒙蒙,隐隐约约带着迷幻,烟霭飘摇,笼罩在寒水之上。细流潺潺,明净的湖面映照着一切祥和。琵琶丝弦声声弹,几时消魂诉幽怨。“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两种不同的指法弹奏,琵琶细细声声,却道不尽千年红尘世事。吟歌,活灵自如,中国风味的器乐演绎,更著黄昏雨后的清新,明丽,淡定,萧然。婉约的轻愁,诗人笔尖的飘逸,跃然纸上的词句。
(5)绿野仙踪
http://www.a-yida.com/yning/ima/yujia.mp3
这首曲子和《乱红》的出处一样,都是专辑《梅花三弄》中的曲目。其中,主旋律用F调八孔洞箫吹奏,钢琴伴奏由马克完成。萧声是一种清幽,夹杂着些须苍凉,这样的吹奏犹如三月的丝雨细细密密的飘落,也将满心愁绪合盘带出。如果你听罐了重金属音乐的嘈杂,流行音乐的快节奏,那么不妨在一个安静的夜里,来聆听陈悦这动听的萧声,我想它是清凉如水的月色下,最温馨,最宁静,最怡情的音乐享受。
第二部分:豪放篇
(1)踏古
http://www.zlyk.cn/tagu.mp3
如果琵琶在古典,爵士,摇滚,流行等多种乐风的融合中,会演绎出怎样的一种独特视听呢?那么,如果在你聆听到林海专辑《琵琶相》中的《踏古》后,你将会得到满意的答案。琵琶曲有文曲和武曲之分,如果说《琵琶相》中的《琵琶语》是一首文曲琵琶传世经典,那么称《踏古》为武曲琵琶最经典的演绎则一点都不为过。鼓点,电子乐,融合与指间毫不拘束的流泻,这样的弹拨足以访寻到我国古代的悠远而神秘的气质。
(2)出埃及记
http://www.56645.com/mp3/Maksim.mp3
电影《出埃及记》同名主题曲,无疑又是电影配乐史上的经典杰作,来自克罗地亚的欧洲新古典王子、钢琴圣手马克西姆,用他行云流水版的键盘敲击,奏响了一只恢弘而博大的凯歌。这音色,响彻云霄,一颗永不磨灭,带着希望与重生的心灵,在热血中迈进,在奔腾。
(3)宙へ
http://www.51aon.com/mp3/earth.mp3
尺八,已经早在中国失传的乐器,它独特的音乐中充满了苍凉,忧郁,奇幻,惆怅,这样的乐器能够展现出豪放之风吗?日本尺八演奏家きのはち用摇滚乐风配合电子乐倾力打造,终于,一首最经典的尺八得以曲问世。他吹奏中的豪迈,正为我们书写了“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洒脱不羁,飘渺隐逸。我想这也是豪放的一种诠释吧,谁说豪放中就没有婉约,用细腻来描绘另一种豪放,这样的豪放也才会更具有一种豪气。
(4)幽灵公主
http://www.soyoo.com/blog/mp3/20064168491539002.mp3
日本音乐家久石让为动漫所的配乐,每一首都勘称经典,他为《幽灵公主》所作的配乐无疑是动漫配乐的另一朵奇葩。久石让的音乐风格,惯用钢琴纯一而简单的谈奏,来叙述复杂,离奇,多彩的故事。这首曲子加入了交响乐的成分,多种乐器的合成,构成一段宏大,壮丽的乐章,我想这是豪迈的最佳体现,小提琴的细腻流线型主题,描绘出浩大的场面,加以管乐,打击乐的烘托。营造出了豪迈之中的豪迈。
(5)安墩
http://www.blqwdx.gov.cn/ftp/music/ann.mp3
日本音乐家神思者(S.E.N.S)的经典曲目,出自早期专辑《海上丝路三部曲--伽罗》,他们被誉为“日剧配乐之王”,想必从这首乐曲中,你一定能够感受到他们的丰富的配乐才华的。急触,舒缓多种节奏型的编排,在近乎单一的旋律映称之中,此时,这样的抒怀已然不是单纯的器乐和声,而是在历经一场狂风暴雨勇猛洗礼。曲子旋律有些压抑,但沉重的打击乐有效的运用,将壮士在困境面前的不屈不挠得到了全然表露。末尾部分,重复演奏的旋律,融与急触的节奏中,我想这样就是壮士视死如归的豪迈,这样的精神和胸怀当之无愧为豪放。
附加:第三部分:清丽篇
(1)火宵の月·テ-マ
http://webdisk.jiangxiao.com/webdisk/kikivv001/piano/huoxiaoyue.mp3
提起钢琴家中村由利子的音乐作品,无人不知道她为动漫《火宵の月》所作的配乐,她创作音乐的过程是通过对画面的细致洞察与感悟过后,才萌生出灵动而飘逸的旋律的,这样指间细腻的滑落,才会有如此幽雅的音律。它犹如天空明星般的璀璨,也有清冷月辉中的柔和,浅浅的水波浮动在遥遥的菏塘,到处飞舞的流荧,这样的景致可能已全然不能渲染曲中的夜与月。空气中的淡淡的清香,飘散着,芬芳馥郁,在钢琴,长笛,二胡的交织中,只有用心才能去精心,尽情地去感受。
(2)睡莲
http://xinxin.xs2046.com/music/qingshang.mp3
一曲《睡莲》,一段忘我的追随与留恋,二胡演奏家贾鹏芳运用二胡独到的音色特点,将一曲轮回升华到及至。厚重与飘渺的结合,本就有虚有实,这样的虚实相生才会将阴阳两隔,无期想见的情,描绘的断人心肠。二胡,洞箫,弦乐管乐的融合,将这种实虚巧妙的发挥,钢琴紧密的衔接,将乐曲完整而流动自如的音符展现了出来。宛若一件精美的玉器,在窑烧里历经苦痛的蜕变后,更加的完美无暇。
㈢ 关于梅花的诗歌和歌曲
卜算子·咏梅 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山园小梅 林和靖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黄金樽。
梅花绝句(之—)陆游
闻道梅花圻晓风, 雪堆遍满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亿, 一树梅花一放翁。
梅花绝句(之二)陆游
幽谷那堪更北枝, 年年自分着花迟。
高标逸韵君知否, 正是层冰积雪时。
梅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唯有暗香来。
雪梅 宋·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梅花 唐·崔道融
数萼初含雪,孤标画本难。
香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
横笛和愁听,斜技依病看。
逆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
卜算子·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
早梅 张谓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旁傍溪桥。
不知进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红 梅 苏轼
年年芳信负红梅,
江畔垂垂又欲开。
珍重多情关伊令,
直和根拨送春来。
忆梅 李商隐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华。
寒梅最堪恨,长作去年花。
玉楼春·红梅 李清照
红酥肯放琼苞碎,探著南枝开遍末?
不知酝藉几多时,但见包藏无限意。
道人憔悴春窗底,闷损阑干愁不倚。
要来小看便来休,未必明朝风不起。
清平乐
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
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
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临江仙·梅 李清照
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春迟,为谁憔悴损芳姿。
夜来清梦好,应是发南枝。
玉瘦檀轻无限恨,南楼羌管休吹。
浓香吹尽有谁知,暖风迟日也,别到杏花肥。
其她
http://cache..com/c?word=%C3%B7%BB%A8%3B%CA%AB&url=http%3A//www%2Edjyw%2Eorg/user1/77/archives/2006/4248%2Ehtml&b=0&a=27&user=
㈣ 梅花略施粉黛清风锦绣窗外是什么歌,什么歌曲的歌词
歌曲《花魁》演唱:徐良 李玉刚
我温了一壶酒
半生半熟
我深院锁青秋
独上青楼
绫罗绸缎瘦 丰乳肥臀肉
芊芊玉腿涂了油 没羞没羞
我做了你的狗
耍了风流
后捉襟见了肘
一醉方休
三更没敢留 脚底抹了油
写一句待我归来把你娶走 谢风流
梅花略施粉黛
清风锦绣窗外
眉间舒展一抹如常的悠哉
闲愁不请自来
与你吟诗作对 象箸玉杯 谁也不许睡
翻云覆雨在鸳鸯被
你说鸢鸟过 大雪没 情非谬 心成拙
所以轻言了承诺
奈何一枉相思 一场离愁 人比黄瓜瘦
独坐明月高楼 红尘美酒 千杯算个球
朝夕不胜雷同 匆匆粉黛渐浓
年年岁岁又何必划春秋
谁在香烛旖旎中褪下了衣袖
谁在觥筹交错中强颜着欢羞
又是绿肥红瘦 海棠香叠几秋
只留下一丈霜发 凭栏在青楼
我酒意上了头
要带你走
你替我遮了羞
卖了温柔
囫囵吞了酒 屈膝磕了头
一盏笑偃陪了狗 眉清目秀
我怒发上眉头
吟诗一首
后暴跳如雷吼
作赋一首
一腔热泪流 书生真是糗
风吹银铃开了口 莫烦忧 摸摸头
梅花略施粉黛
清风锦绣窗外
眉间舒展一抹如常的悠哉
闲愁不请自来
与你吟诗作对 象箸玉杯 谁也不许睡
翻云覆雨在鸳鸯被
你说鸢鸟过 大雪没 情非谬 心成拙
所以轻言了承诺
奈何一枉相思 一场离愁 人比黄瓜瘦
独坐明月高楼 红尘美酒 千杯算个球
朝夕不胜雷同 匆匆粉黛渐浓
年年岁岁又何必划春秋
谁在香烛旖旎中褪下了衣袖
谁在觥筹交错中强颜着欢羞
又是绿肥红瘦 海棠香叠几秋
只留下一丈霜发 凭栏在青楼
㈤ 邓丽君的《梅花》是谁写的歌歌词有什么含义
邓丽君的《梅花》是刘家昌写的歌。
是1976年 台湾出品的一部抗战影片《梅花》的主内题曲,歌词反应了容中华民族面对强盗入侵像梅花一样不畏严寒,英勇不屈的精神。
歌曲名:梅花(电影《梅花》主题曲)
词曲:刘家昌
歌手:邓丽君
专辑:Btb-Greatest Hits Vol. 3 - 邓丽君
歌词:
梅花梅花满天下
愈冷它愈开花
梅花坚忍象征我们
巍巍的大中华
看啊遍地开了梅花
有土地就有它
冰雪风雨它都不怕
它是我的国花
…………
《梅花》这部电影故事背景的是在日占时期的台湾,讲述一个普通家庭为了维护家园,对日本侵略者坚决抗击的至死不悔英雄精神。
本电影中的主题曲《梅花》由刘家昌创作,后该曲目曾在1990北京第十一届亚运会中华台北代表团入场时播放。
㈥ 音乐赏析《梅花三弄》
梅花三弄 此曲借物咏怀,通过梅花的洁白、芬芳和耐寒等特徵,来赞颂具有高尚节操的人,曲中泛奇曲调在不同的微位上重覆了三次,所以称为「三弄」。 《梅花三弄》又名《梅花引》、《梅花曲》、《玉妃引》,早在唐代就在民间广为流传,是中国传统艺术中表现梅花的佳作。全曲表现了梅花洁白,傲雪凌霜的高尚品性,并借物咏怀,通过梅花的洁白、芬芳和耐寒等特征,来赞颂具有高尚节操的人。 《神奇秘谱》记载此曲最早是东晋桓伊所奏的笛曲。(不过,晋代的笛应该是指羌笛,是竖吹的,和现在的箫相若。)谱中解题云:「桓伊出笛为梅花三弄之调,后人以琴为三弄焉。」 郭茂倩《乐府诗集》卷第二十四南朝宋鲍照(约414~466)《梅花落》解题称,「《梅花落》本笛中曲也」,「今其声犹有存者」。今存唐诗中亦多有笛曲《梅花落》的描述,说明南朝至唐间,笛曲《梅花落》较为流行。其乐曲内容,历代曲谱都有所介绍,南朝至唐的笛曲《梅花落》大都表现怨愁离绪的情感。 明清琴曲《梅花三弄》多以梅花凌霜傲寒,高洁不屈的节操与气质为表现内容,「桓伊出笛吹三弄梅花之调,高妙绝伦,后人入于琴。」「梅为花之最清,琴为声之最清,以最清之声写最清之物,宜其有凌霜音韵也」「三弄之意,则取泛音三段,同弦异征云尔。」(明《伯牙心法》)从这里可看出,它首先是一首笛曲,后来才改编成古琴曲。明代有人认为是唐人颜师古把它改编成琴曲,流传至今。 琴曲《梅花三弄》以泛声演奏主调,曲的前半部以泛音曲调在不同的徽位上重复了三次,用来描绘梅花的清雅高洁,并因此而称为「三弄」,乐曲的后半部则用稍快的曲调再加上音色的变化,来表达梅花在寒风中迎风摇曳的坚毅不屈的形态。郭茂倩《乐府诗集》卷三十平调曲与卷三十三清调曲中各有1解题,提到相和三调器乐演奏中,以笛作「下声弄、高弄、游弄」的技法。今琴曲中「三弄」的曲体结构可能就是这种表演形式的遗存。 今演奏用谱有虞山派《琴谱谐声》(清周显祖编,1820年刻本)的琴箫合谱,其节奏较为规整,宜于合奏;广陵派晚期的《蕉庵琴谱》(清秦淮瀚辑,1868年刊本),节奏自由跌宕,更显梅花刚健挺拔的气质,特别曲终前音乐突然从F调转入a角调,令人耳目一新。 情趣高雅的《梅花三弄》,以它鲜明的音乐形象和特有的艺术魅力,也为今天人们所喜爱。其演奏形式,除古琴独奏、琴萧合奏外,还被改编为钢琴独奏、民乐合奏、琵琶独奏、琴与编钟合奏等广为流传。这些演奏形式,也甚为悦耳动听和具有古情古意。 十面埋伏 乐曲描写公元前二零二年楚汉战争在垓下最后决战的情景。汉军用十面埋伏的阵法击败楚军。项羽自刎於乌江,刘邦取得胜利。 十面埋伏和霸王卸甲(琵琶独奏曲)这是两首著名的琵琶传统大套武曲。 曲谱初见于清代华秋萍1818年辑的《琵琶谱》。均以我国历史上的楚汉相争为题材,描绘刘邦和项羽在垓下决战的情景。 据卫仲乐的传谱,前者共有十三段。后者共有十四段。这两首乐曲都具有我国传统戏曲及章回小说所常用的按故事情节发展的陈述方式,依次表现了大战 前的准备、激烈的战争场面和战争的结局。 《十面埋伏》主要歌颂了楚汉战争的胜利者刘邦,尽力刻画了“得胜之师”的威武雄姿,而《霸王卸甲》则着重渲染了西楚霸王的英雄悲剧,对这个“力拔山兮气盖世”的历史人物表现了更多的同情和赞颂。 由于作者的立意不同, 因此两曲的重点段落也不一样。《十面埋伏》逼真地描绘了气势磅礴的大战的场面,金声、鼓声、剑弩声、人马辟易声,犹如“雄军百万,铁骑纵横,呼号震天,如雷如霆也。” 而《霸王卸甲》对于战斗的描写并没有花更多的笔墨,着重通过“楚歌”和“别姬”两段以表现项羽与楚军的心绪。 这两首同一题材的琵琶曲,通过不同的艺术手段塑造了不同的音乐形象, 是值得我们引以自豪的灿烂的艺术明珠。《十面埋伏》中琵琶各种独特技法的巧妙运用,以及在《霸王卸甲》中用一个简单的音乐素材,经过多种手法变奏处理等等,都显示出我国古代音乐文化的高度发达。 (片段1:这里只选录了《十面埋伏》的开始一段音乐) 良宵 良宵中的愁思 47r2QLl 良宵一曲绵软婉转,虽然写的除夕之夜的欢乐,但听惯了欢快的除夕歌曲,觉得此曲过于绵软,是总感觉有少许愁思,淡淡若有若无,似乎万家灯火,团圆之时,虽然学生围坐身旁,其乐融融,作者心中仍有些许遗憾,些许惆怅,国家不安定?抑或是某人不在身旁,勾起心中愁绪? 也许带着悲伤的心情听歌,听到的就是悲伤的吧 相关资料:这首曲子是作曲家、二胡演奏家刘天华1927年创作的二胡独奏曲,原名"除夜小唱"。 它原是当年除夕之夜,几位学生到老师家过年,屋里喜气融融,室外鞭炮四起,还不时传来孩子的嘻闹声,使作曲家心情十分畅快,对学生说:我好久没做谱了,想在今天做一个小小的二胡曲,作为今天的纪念。说着就边拉边记,一气写成了这首即兴之作,也成了音乐结构短小,形象鲜明,听来过耳不忘的名作。 刘天华学过小提琴, 是中国"五四"以后既了解国乐,又知道西乐的那代知识分子。在这首作品中,他用中国的民间传统音调为核心,借用欧洲的"单二部曲式",自如地将二者结合在一起,表达了一种喜悦、洒脱的心境。是作曲家成功地应用欧洲作曲技法的曲例,作品也成了二胡曲中的保留曲目,常在各种音乐会上演奏 阳关三叠 阳关三叠是根据唐代诗人王维(699~759)《送元二使安西》诗谱写的一首琴歌。王维这首诗在唐代就曾以歌曲形式广为流传,并收入《伊州大曲》作为第三段。 唐末诗人陈陶曾写诗说:“歌是《伊州》第三遍,唱着右丞征戍词。”说明它和唐代大曲有一定的联系。后来又被谱入琴曲,以琴歌的形式流传至今。 王维的诗是为送友人去关外服役而作:“渭城朝雨 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谱入琴曲后又增添了一些词句,加强了惜别的情调。曲谱最早见于《渐音释字琴谱》(1491年以前),另外还有1530年刊行的《发明琴谱》等十几种不同的谱本。据清代张鹤所编《琴学入门》(1864年)传谱,全曲分三大段,基本上用一个曲调作变化反复,叠唱三次,故称“三叠”。每叠又分一叠加“清和节当春”一句作为引句外,其余均用王维原诗。后段是新增的歌词,每叠不尽相同。从音乐角度说,后段有点类似副歌的性质。这首琴歌的音调纯朴而富于激情,特别是后段 “ 行, 行” 等处的八度大跳,和“历苦辛”等处的连续反复的呈述,情意真切,激动而沉郁,充分表达出作者对即将远行的友人的那种无限关怀、留恋的诚挚情感. 教我如何不想他 这首诗作于1920年诗人留学欧洲期间。也许是情人不在身边,也许是对祖国的想念,伴着那景色,诗人唱出了心底潜藏的最纯真的爱情和热切的思念之情。诗名开始时叫做《情歌》.不久诗人将名字改成《教我如何不想她》。那时的诗人远离祖国故土.心中时时生出对故国的依恋,而那时的中国更是千疮百孔,其时诗人对故国的关心程度是可想而知的。 天空明净.大地宽阔。云儿在天空中飘着,微风轻吹,吹乱了诗人的头发.也唤起了诗人心中思念故土和亲人的感情,接着诗人一声感叹:”教我如何不想她7”反问加强了那感情和思念的程度。 在夜里.银色的月光照在宽阔的海面上。在这“蜜也似的银夜”,诗人却不能和恋人相伴,不能和心中的恋人在一起。这月光和海洋契合无问、依傍难分的情景在诗人的心中激起了怎样的感情呀7”教我如何不想她“7 水上落花,水底游鱼,燕子飞舞。这花因为燕子可有着”落花有意.流水无情”的担心7这游鱼因为燕子的出现可有着被水抛弃的担心7也许,燕子送来了家乡的信息.让诗人的心里有着更深的触动,更深的思念.”教我如何不想她”7 枯树在冷风中摇动.残霞映红了半边天.如野火在烧。这冷的风和天边的残霞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更加衬出了诗人远离故国的失落和热切的思念之情c 思念之余.诗人看到的还是一片冷冷的暮色——残霞。这是一种强烈的反差.在诗人最冷的心灵感受中.暗藏着对祖国深深的爱。 刘半农的诗歌代表了中国新诗早期的风格,他也是早期新诗的作者中创作路子比较宽的_二个。他一方面吸收歌谣的散体或者外国的诗歌特点.另一方面继承了中国传统诗歌的特点和手法——重视意境的营造,比兴等。如这首诗中.每一段的开头渲染了不同的景色.以引起感情的抒发;每一段都营造了优美的诗歌意境,实感的景色引起人们无穷的想象。同时.诗人采用了西方抒情诗的一些特点.反复吟唱.用生活中的白话来抒发心中强烈的感情。这首诗无论是在意境的营造上.还是在抒情方式的表现技巧上,都是后来中国白话鞒诰纳增馗对中国的新诗产生了启发式的影响。 黄河大合唱 1938年11月武汉沦陷后,我国现代著名诗人光未然(即张光年)带领抗敌演剧三队,从陕西宜川县的壶口附近东渡黄河,转入吕梁山抗日根据地。途中亲临险峡急流、怒涛旋涡、礁石瀑布的境地,目睹黄河船夫们与狂风恶习浪搏斗的情景,聆听了悠长高亢、深沉有力的船夫号子。次年1月抵达延安后,一直酝酿着《黄河》词作,并在年除夕联欢会上朗诵了这部诗篇。洗星海听后异常兴奋,表示要为演剧队创作《黄河大合唱》并完成了这部大型声乐名作。4月13日在延安陕北公学大礼堂首演(由邬析零指挥),引起巨大反响,很快传遍整个中国。作品共有八个乐章,每章开首均有配乐朗诵。1《黄河船夫曲》(混声合唱,原稿为男音) 2《黄河颂》(男高音或男中音独唱)3《黄河之水天上来》(配乐诗朗诵,三弦伴奏)4《黄水谣》(女声二部合唱,原稿为齐唱)5《河边对口曲》(男声二重唱及混声合唱,原稿是男声对唱)6《黄河怨》(女高音独唱,音乐会上常按修订稿加入女声三部伴唱)7《保卫黄河》(轮唱)8《怒吼吧,黄河》(混声合唱)《黄河大合唱》为我国现代大型声乐创作提供了光辉的典范。六十年代后期被改编为钢琴协奏曲。
㈦ 梅花梅花满天下 越冷它越开花是哪首歌的歌词
梅花 (刘家昌曲词,邓丽君演唱)
㈧ 歌词里有眉头紧锁想找这首歌
歌曲:梅花雨 歌手:黎毅
㈨ 歌词里有:梅花梅花满天下,歌名是什么
梅花 - 邓丽君
词:刘家昌
曲:刘家昌
梅花梅花满天下,越冷它越开花
梅花坚忍象征我们,巍巍的大中华
看啊遍地开了梅花,有土地就有它
冰雪风雨它都不怕,它是我的国花
梅花梅花满天下,越冷它越开花
梅花坚忍象征我们,巍巍的大中华
看啊遍地开了梅花,有土地就有它
冰雪风雨它都不怕,它是我的国花
(9)乐曲梅花雨扩展阅读:
《梅花》这首歌曲是1976年台湾电影《梅花》主题曲,作者是电影导演刘家昌,歌曲以梅花象征中国,表现爱国情怀。
该歌曲的其他版本:
1、由歌手方雪梅演唱的歌曲《梅花》,收录于专辑《雪中梅》中,由北京酝星文化有限公司发行于2016-05-27,该专辑中共包含5首歌曲。
2、由歌手李香兰 (山口淑子)演唱的歌曲《梅花》,收录于专辑《兰闺寂寂》中,发行于1991-03-27,该专辑中共包含15首歌曲。
㈩ 请介绍几首好听的古筝,瑟琶类演奏乐曲
并蒂花
步步清风
陈杏元落院
出水莲
二月里来
分飞燕
高山流水
姑苏风光
广陵散
寒鸦戏水
汉宫秋月
汉江韵
化蝶
画水莲华
将军令
蕉窗夜雨
离弦
梁祝
柳青娘
楼台会
梅花三弄溟山
茉莉芬芳
牧羊曲
平湖秋月
倩女幽魂
秦桑曲
十面埋伏
水姻缘
送别
素还真
铁马吟
夕阳萧鼓
小河淌水
幸福渠
雪山春晓
崖山哀
夜来香
彝族舞曲
渔光曲
渔舟唱晚
月圆花好
云水禅心
战台风
知音
醉渔唱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