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梅花文化
A. 南京市花为梅花,是什么年代定的
南京人为什么选梅花为市花? 梅花栽植已有3000多年历史,我国是梅的故乡,早有爱梅、赏梅的传统。南京植梅始于六朝,唐宋元明清以及民国相沿不衰。南京中山陵园梅花山植梅已有76年的历史了,但梅花山树龄绝大部分都在百年以上,在石象路西侧梅花品种园内,并有550年600年古梅桩。 梅花在1982年曾被评为南京市花,南京人为什么如此爱梅呢?那和梅花的品格有关。百花园中,梅花开在之先,所以在花谱中总居第一,素有“一树独先天下春”。古人赏梅有四贵之说:“贵稀不贵繁。贵老不贵嫩,贵瘦不贵肥,贵含不贵开”,古人的赏梅标准是颇有文化的。 梅花同时还是吉祥的植物,有“梅开五福”之说,梅花五瓣象征着五福,一是快乐,二是幸运,三是长寿,四是顺利,五是和平。正是因为梅花具有这样的品格,加上南京有梅园新村、梅花山等具有历史;意义的梅花基地,因此在1982年4月19日南京市人大常委会八届八次会议上确定梅花为市花,同时确定雪松为市树。当时南京市政府接受民意,在玄武湖的梁洲,特建一座梅花馆,展出盆栽梅花300多株,让中外游客去尽情欣赏,成为当时的古城新事。 民国评选市花:兰花、牡丹、樱桃花比拼 大概是在八年抗战之后,南京光复,市参议会不免要粉饰太平,发扬“民主”,竟为“市花”问题开了一次会,也有记者先生们来凑趣。这种会议虽然无须政治协商,也不见党派斗争,然而其争论激烈程度却大出意料之外。市参议员衮衮诸公舌枪唇剑,亦庄亦谐,妙趣横生,使人至今仍难忘怀。 记得有位老先生,首先提议兰花应为南京市的市花。因为南京人有爱种兰花的古老传统,很多人家庭院里都有几盆兰花,白兰、吊兰等等,人人喜爱。“兰者,君子之花也”。可是有人说,市花不得择兰花。他提醒大家注意,伪满洲国曾把兰花定为国花,南京人一时还不能为兰花彻底平反,洗清污名。于是又有几位绅士联名推荐牡丹。盖此花乃国色天香,象征荣华富贵。南京是首都,是京城,可当之无愧。但反对者立即斥之为不切实际,掠他人之美。 河南籍的参议员说:“洛阳才是牡丹城,南京哪有杨贵妃?”来自北平的先生们说得更挖苦,他们问南京究竟有几处牡丹,除了灵谷寺内花坛上的那几棵,还有何处园林的牡丹花能像北平那样成片成亩地茂盛?如果以牡丹为南京市花,人们就会产生南京属于北平的误会。 议来议去,不知不觉又沾上点政治气氛了。为了扭转局面,有几位老南京发话了,他们主张以南京特产樱桃花为市花。阳春三月,玄武湖和中山陵一带的樱桃花开放,确是市民最爱去欣赏的。再过些时候,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人们能尝到像玛瑙似的甜蜜蜜的小樱桃。提议者富于诱惑力的言词,似可激动人心,不料却仍遭到挑剔讽刺。有人认为樱桃好吃花不美,那一簇一簇的樱桃花娇小色淡,不能登大雅之堂,反不如日本樱花的美艳。而且容易被人误会,我们南京人何以要效颦日本的国花。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于是有些人更从南京的特产扯到大萝卜、板鸭等等,离题千里。其中有位南京名士,更藉此大开玩笑。他说,如果硬是找不到合适的花作为市花,还不如请画家来给我们画个市徽:一只鸭子嘴上含着一个大萝卜,不知诸位意下如何?这段故事,当然没有下文,因为那时候南京人渐渐被物价弄得头昏脑涨,哪有心思去问什么市花不市花呢。 参考资料: http://www.njchina.com/newhtml/6/2006-02-21/20060221005604.html
B. 南京梅花山的梅花种类都有什么
世界上现已发现和培育的三百种梅花中,这里拥有二百多种共三万余株,而且有些是梅中极品。根据花色,这里的梅花可分为白梅、绿梅、朱砂(红梅)、宫粉(粉红)、黄梅等几种。探梅、赏梅是南京的民俗,而南京植梅与赏梅的历史悠久,历六朝至今不衰。
每当春季梅花盛开之时,梅花山的万株梅花竞相开放,层层叠叠,云蒸霞蔚,繁花满山,一片香海,前来探梅、赏梅者多达四、五十万人,来此赏梅的游客络绎不绝。
(2)南京梅花文化扩展阅读;
梅花的养殖条件
1、土壤。虽说梅花对土质的严苛程度不是很高,但也要选用土壤疏松质地肥沃的,而且不要经常灌水在盆景中,多余的水根很难吸取,排水又不方便,根很容易烂掉。市场上有专门培育梅花的土壤可以去购买。
2、温度。梅花是冬天开花,这是它成长最旺盛的季节,虽说它不惧严寒,但是并不代表它不需要光照,如果光照不充足的话,它会减慢光合作用,将会发育不好,开花量也会变少。它喜欢湿润,如果你把它安放在屋内的话,要保持通风。
3、湿度。如果梅花还在生长,要适当的给它浇浇水,如果是夏天天气炎热,可以给它的周围喷洒水雾,保证它需要的湿度。夏天一般需要一天浇水两三次,春天和秋天相对较少,只要一两次。冬天只要在盆中干燥的情况下再浇。
C. 为什么南京的市花是梅花
梅花栽植已有3000多年历史,我国是梅的故乡,早有爱梅、赏梅的传统。南京植梅始于内六朝,唐宋元明清以及民国相容沿不衰。南京中山陵园梅花山植梅已有76年的历史了,但梅花山树龄绝大部分都在百年以上,在石象路西侧梅花品种园内,并有550年600年古梅桩。
梅花在1982年被评为南京市花,南京人如此爱梅和梅花的品格有关。百花园中,梅花开在之先,所以在花谱中总居第一,素有“一树独先天下春”。古人赏梅有四贵之说:“贵稀不贵繁。贵老不贵嫩,贵瘦不贵肥,贵含不贵开”,古人的赏梅标准是颇有文化的。
梅花同时还是吉祥的植物,有“梅开五福”之说,梅花五瓣象征着五福,一是快乐,二是幸运,三是长寿,四是顺利,五是和平。正是因为梅花具有这样的品格,加上南京有梅园新村、梅花山等具有历史;意义的梅花基地,因此在1982年4月19日南京市人大常委会八届八次会议上确定梅花为市花,同时确定雪松为市树。当时南京市政府接受民意,在玄武湖的梁洲,特建一座梅花馆,展出盆栽梅花300多株,让中外游客去尽情欣赏,成为当时的古城新事。
D. 2006年南京梅花节何时开放
第十届梅花节将于3月4日开幕
第十届中国南京梅花节将于3月4日开幕,同时举行的还有长三角南京旅游交易会,届时南京各处梅花也将进入盛花期。梅花节十年庆典将更注重体现南京本土的历史文化、城市面貌。
E. 中国四大梅园之首,漂亮的南京梅花山,是南京人必去的景点吗
很多人都知道,南京梅花山梅园、武汉东湖磨山梅园、无锡梅园和上海淀山湖梅园、并称为“中国四大梅园”。今天小旅带大家走进四大梅园之首的南京梅花山,梅花开的时候有集市和节庆活动,里面还有红楼景区,各种纪念馆,梅花山位于南京钟山风景区南部边缘,山顶的梅花面积很大,数量繁多,因此而得名。被称为“天下第一梅山”。一进梅花山,可以说平生第一次看到这么多种梅花竞相开放,梅花山的梅花傲骨一身,是南京人踏青必去的景点。
原创声明:本文由旅游之后编辑小旅原创,感谢分享,文章未经允许严禁转载抄袭,发现必究!亲爱的爱旅游的小伙伴,很高兴今天给大家分享新一期的旅行趣闻,虽然你们不能跟小旅一起体验旅行过程中激动和快乐,但是小旅会用最真实、最真情的感受,写出更好的文章,让你们一起来感受其中的乐趣;在合适的时间,到合适的地方去旅行,你会收获很多;人生太短,等不及茶凉,若是常驻,小旅愿陪你走完这一场!
近几年常来常往南京,大小景点差不多都看过了,心心念念的梅花山却没能在花开的季节相见。这个春季,梅花盛开的时候,我来了。住的地方离梅花山很近,早晨醒的挺早,索性起来直奔梅花山了,从下马坊遗址公园一路走过去,差不多20多分钟的样子,就到了梅花山(从明孝陵景区五号门入口处进入),梅花山果然不负第一梅园的盛名,令人惊艳。
根据花色,这里的梅花可分为白梅、绿梅、朱砂(红梅)、宫粉(粉红)、黄梅等几种。探梅、赏梅是南京的民俗,而南京植梅与赏梅的历史悠久,历六朝至今不衰。最中我意的当属朱砂梅,还有玉蝶和黄香(红、黄、绿)。而我怎么也弄不懂的是,为什么花苞带着淡淡的绿,却能盛开出各色的梅花来。也许是还未到盛开期,梅花的暗香,实在是嗅闻不出。
南京是个有风景,有历史,有故事的城市,尽管来过,但仍有很多空白。随着景点指示牌的指引,一些过去未曾留意的景点让你怦然心动,于是一路狂奔,从早7点,直到下午4点多,才大致兜了一圈,各色梅花如霞如绵,含苞待放的绿萼梅。萼片色绿如翡翠,花纯白色或近白色,清透干净,沁人心脾。火红热情的朱砂梅,一树红花,兀自开得热热闹闹,亦无需绿叶衬托。梅花的枝干也是千姿百态,或婀娜,或舒展,如盘虬卧龙,如龙爪低垂。
F. 南京的市花为什么是梅花
梅花栽植已有3000多年历史,我国是梅的故乡,早有爱梅、赏梅的传统。南京植梅始于六朝。唐宋元明清以及民国相沿不衰。南京中山陵园梅花山植梅已有76年的历史了,但梅花山树龄绝大部分都在百年以上,在石象路西侧梅花品种园内,并有550年600年古梅桩。
南京选梅花为市花主要还是和梅花的品格有关。百花园中,梅花开在之先,所以在花谱中总居第一,素有“一树独先天下春”,古人赏梅有四贵之说:“贵稀不贵繁,贵老不贵嫩,贵瘦不贵肥,贵含不贵开”,古人的赏梅标准是颇有文化的。
(6)南京梅花文化扩展阅读;
南京位于中国东部,长江中下游沿岸,是江苏省的省会。“六朝古都”的沧桑洗礼,现代化都市的灿烂文明,让南京这座依山傍水的历史名城独具魅力。
中国第一长河“长江”,横跨过南京城,将城市划分为江南、江北两个区域。市中心“新街口”鳞次栉比的高楼与明城墙遗址、总统府等历史景区交相呼应,令曾经的那段历史仿佛触手可及。
明孝陵、中山陵前的驻足瞻望,乌衣巷、老门东前的昔日时光,都是岁月给南京留下的鲜活记忆。沿着“哺育”城市成长的秦淮河夫子庙一带缓行慢走,南京老城区的面貌仍清晰可见,沿途还能听到老人们讲着一口标准的南京话。
南京也许并不像其他城市那样充斥着繁忙的人群与嘈杂的街市,更多的是千百年来沉淀下来的文化传承与历史印记,让你在游览间感受文明古都的文明与洗礼。
G. 梅花在南京的历史文化
市花--梅花
年4月19日南京市第八届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讨论决定,命名梅花为南京市市花。南京有梅园新村、梅花山等富有历史意义的梅花胜地,梅花具有雪松相似的品格、经受了风雪严寒的考验,梅花含苞欲放,早春二月,大地尚未完全复苏,梅花绽放,最早迎接春天的到来。南京人赏梅、爱梅。梅花与雪松作为南京的市花、市树可谓珠联璧合。
金陵四十八景之一
商飙别馆——钟山南麓梅花山前的南朝离宫商飙馆遗址;
探梅、赏梅是南京的民俗。
南京植梅与赏梅的历史悠久,历六朝至今不衰。据史实,城南梅岭岗、城北钟山脚下梅花坞,均为植梅、赏梅之佳地。明末徐渭画《钟山梅花图》,绘出“龙蟠胜地,春风十里梅花”之景观。当今南京,珍珠泉旅游度假区(万株梅海)、古林公园(梅岭)等处均有梅观,而尤以中国四大梅园之一梅花山为最佳。每当春季梅花盛开之时,繁花满山,一片香海,前来探梅、赏梅者多达四、五十万人。
南京自1996年始,每年的二,三月间,都将举办国际梅花节。通过一系列大型旅游、商贸、文化、娱乐活动,向世界多方面多层次地展示南京美丽的自然风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南京迈向新世纪的崭新面貌。
南京梅花山的历史
1700多年前,南京人就爱赏梅
在中国,梅花栽植历史已有3000多年。南京人开始种植梅花、观赏梅花,则始于六朝。从六朝开始,一直到明清,南京人珍爱梅花的传统绵延不绝。李白在名作《新林浦阻风寄友人》中写道:“昨日北湖梅,开花已熟枝;今朝白门柳,夹道垂青丝。”诗中的“北湖”、“白门”都是南京地名,并且强调了玄武湖的梅花的盛开姿态。
而到了明代,南京的赏梅胜地则在紫金山一带,但并非梅花山,而是位于紫金山东麓灵谷寺东南的一个名叫“梅花坞”的地方。明国子监祭酒冯梦桢在《灵谷寺探梅记》中记载“越灵谷而东二里许,北行百步,达梅花下。”“梅花之盛,无如灵谷坞中,尽一坞皆梅花,参差错落不下千株,而周氏园为最胜……”
“明代,梅花坞相当于今天的梅花山,是那时文人赏梅最好去处!”南京文人顾起元、朱之蕃等都有吟咏梅花坞的诗词行世。明代初年,梅花坞成为隶属于宫廷的梅园,梅树上都悬挂着写有“御用”二字的木牌,结出的梅子都用于皇家祭祀,因此游人到梅花坞,虽然流连于梅花美景,但没人敢攀折花枝。
清代以后,梅花坞渐渐消失,仅存地名,梅花坞所在地民国时曾经被作为国民政府外交部郊球场,位于后来的东洼子村和西洼子村之间。梅花坞虽然没有了,但紫金山的梅花依然著名。清代龚自珍在《病梅馆记》里说:“江宁(南京)之龙盘,苏州之邓尉,杭州之西溪皆产梅”。这里面的“龙盘”指的正是紫金山一带,龚氏把紫金山植梅摆在邓尉、西溪之上,可见清代植梅之盛。
如今人们热衷前往的梅花山,其实到今年只有78年历史。
梅花山,原名孙陵岗,由于东吴孙权葬此岗而得名。1929年孙中山安葬在紫金山后,总理陵园管理委员会把此地开辟为孙中山先生纪念性植物园的蔷薇花木区,开始大规模种植梅花,这就是梅花山形成的肇始。
到抗战前夕,孙陵岗已经形成一大片梅园,吸引了许多游人前来。南京沦陷期间,汪精卫死于日本后,尸体运回南京就葬在梅花山山顶,孙陵岗正式改名为梅花山。抗日胜利后,国民党工兵炸毁汪墓,在墓址上建了一座观梅轩。孙中山之子、当时的总理陵园管理委员会主任委员孙科采用宋代文人林和靖种梅养鹤的典故,亲自为观梅轩题字“观梅”、“放鹤”,后制成匾额悬挂。“文革”的混乱状况中,“放鹤”匾额曾经一度不知所终。后来才得知,陵园的一个姓李的工人将匾额拿回了家中,将“放鹤”二字朝下,四角钻孔插上木条,做成了一个小饭桌,使用了将近10年。“文革”结束后,李师傅了解到自家“饭桌”的珍贵历史价值,主动上交,如今,长3.7尺、宽1.6尺的“放鹤”匾额已经是一件珍贵文物,被妥善保管。
如今,梅花山共植梅3万多株,有350多个品种,堪称“天下第一梅山”。
南京植梅与赏梅的历史悠久,历六朝至今不衰。据史实,城南梅岭岗、城北钟山脚下梅花坞,均为植梅、赏梅之佳地。明末徐渭画《钟山梅花图》,绘出“龙蟠胜地,春风十里梅花”之景观。当今南京,珍珠泉旅游度假区(万株梅海)、古林公园(梅岭)等处均有梅观,而尤以中国四大梅园之一梅花山为最佳。每当春季梅花盛开之时,繁花满山,一片香海,前来探梅、赏梅者多达四、五十万人。
H. 南京梅花节是什么时间
由市政府主办的、以“赏万株梅花,传博爱精神”为主题的“2008年中国南京国际梅花回节”将于答今年2月22日至3月22日举行。记者从昨天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月22日上午10:00,梅花节开园仪式将在中山陵景区的梅花谷大草坪举行,主会场梅花山也将举行一系列的节庆活动。
据介绍,今年的梅花节将以“和谐南京、文化南京、香满南京、美味南京、相聚南京”为特色主题,举办“花开五福”一系列活动。考虑到不同旅游人群的爱好和需求,今年将举办不少特色活动,例如,“爱车一族”可在梅花谷车展上欣赏到各类名车;“花为媒”万人相亲会将为单身男女提供邂逅爱情的浪漫空间;游客玩累了,可以去“美食一条街”上转转,各种地方特色小吃令人馋涎欲滴。
展览活动也是今年梅花节的亮点,游客可在梅花谷“梅花妆韵”景点参观“南岭梅梅花书画作品展暨工艺大师王殿祥梅花首饰展”;可以在梅花谷“台想昭明”景点参观“昭明太子史迹展”;可以在暗香阁二楼展厅欣赏南京民间明代文物;也可以在梅花研究中心、梅花品种园欣赏梅花盆景艺术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