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是国花吗
『壹』 中国的国花是梅花吗
如今,中国尚未决定现代意义的国花,是将分布在黄河流域的牡丹作为国花,亦或将分布在长江流域的梅花作为国花。
世界上已有100多个国家确立了自己的国花。早在1929年,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将梅花定为国花。梅花也是世界上唯一代表民族精神的国花。新中国成立后,大陆方面并未明确确立国花。由于大陆没有明确确立国花,在2001年的APEC会议上,新闻报道出现了“以中国国花牡丹为背景”的笑话;1999年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上,国花的空缺,更成为悠悠古国的世纪遗憾。全世界约有花卉3万种,原产于我国的花卉就有1万—2万种。世界许多国家特别是欧洲国家为此赞誉“没有中国的花卉,便不成花园”。
在毛泽东时代,由于毛主席个人极喜梅花,因此主流意见倾向于定梅花为国花,然并未正式确定。
当下大部分意见倾向于“一国两花”,即将梅花和牡丹定为双国花。1994年,中国曾举行国花评选,报选牡丹为国花,兰、荷、菊、梅为“四季名花”,然最终因分歧太大不了了之。此外,还有主张单一国一花者,即在梅花和牡丹选择其一。甚至一国四花者,即以牡丹、荷花、菊花、梅花分别代表春夏秋冬四季。
然而,即使是种类最多的“一国五花”方案(牡丹为国花,兰、荷、菊、梅分别为四季名花)也有歧义。如秋季不止有菊花,还有桂花等其他中国原产的知名花卉。更有人认为将过多的精力放在评选国花上属于浪费,且国花竞选过程中充斥商业气氛与地方保护主义。并且担心国花决定后可能引发诸如国鸟、国木、国酒等评选热潮。他们认为现有的中国十大名花已经足够。
『贰』 梅花是我国的国花吗
国花是一个国家的象征,体现民族的精神,反映国人的情感和寄托。近日我国62名中国科学院、工程院院士近日联合签名发出倡议,呼吁尽快确定我国的国花,并提出将梅花、牡丹确定为“双国花”的建议。(22日本报A10版)笔者不禁感到心悦,终于国花之事又一次提上议程。
心悦的同时,笔者也有所疑惑,为何非要确定“双国花”呢?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有关国花的各种主张纷纷呈现。主要有四种:一是单一国花,其中又分为拥梅花和拥牡丹的“两派”;二是一国两花,原先主张单一梅花的陈俊愉院士提出了“一国两花”的构想,即由梅花、牡丹同任国花;三是一国四花,即以牡丹、荷花、菊花、梅花分司春夏秋冬四季;四是一国五花,以“一主四辅”五名花同为国花——牡丹为主国花,兰(春)、荷(夏)、菊(秋)、梅(冬)为“中国四季名花”。国花未定的原因无非是中国人对中国文化的继承发生了断层下的两难.但笔者认为一年四季没有常开的花,先为人知的,有代表性的才是做好的,故还是一国一花为牡丹为好。俗话说的好:一山不容二虎,一个国家不能有两个名称。
牡丹做为我国的国花当之无愧。先看它的象征意义,历史上早有国色天香之说,它的雍容华贵在许多文学艺术作品中都有充分的表达。升华一步可以喻意祖国的繁荣昌盛,较多地体现物质文明一面,是物质文明的象征;牡丹乃华中之王,是精神的象征意味着民族的团结,国家的兴旺
是一种喜洋的气氛。再说到品格,牡丹的品格不霸气这与中国永远不称霸相一致,也是多元化的,更能体现未来中国的多元化。从历史源源来看:牡丹繁于大唐盛世,是盛世之花,花大色美,乃众花之王,此时就家喻户晓。清朝时有一位亲王到极乐寺观赏牡丹,题匾曰:“国花寺”,可见远在清朝,牡丹就己戴上国花的桂冠。中国民间历来就以牡丹作为富贵吉祥的象征至今也是如此。牡丹无论从气节、象征意义、历史渊源还是从知晓程度做为我国国花当之无愧。
梅花与牡丹同为国花实在不妥。梅花繁于南宋末世,为感伤失意之花,花小而性孤,犹如落魄弱女,并且花期比较短只能早春开放,而牡丹可以人工控制花期,四季皆可开放,适应性广,各地均可栽植,并且知晓程度远远高于梅花。现在很多人不愿悬挂树枝下垂的梅花画,原因倒着的梅花有“倒霉”之说。
在网上笔者看到很多网友在关于“双国花”的言论,在一个很知名的网上调查显示80%以上支持牡丹为国花。其中一些网友提到就在民国时,就把梅花定为国花,但未付表决,所以民国国花一说实在不成立,说直白了只不过是当时一写领导的一相情愿罢了。再说起毛泽东(我国开国先驱、革命领袖、人民的救世主,不得不考虑他老人家的意见)喜欢梅花,当时他老人家喜欢梅花那是可以理解的,因为我们国家当时正处在非常的事情,国民需要艰苦奋斗的精神,梅花不屈不挠梅花不畏严寒的气节在当时最能体现。但当时的梅花已经不能说明我们国家现在的情况,也有网友说:那种精神是要坚持的,一个国家没有了精神就好比没有了灵魂,但是牡丹也是有气节的哦!想当年,传说,武则天在冬天,下令百花其放,其他花都迫于气势开放了,有一种什么花来着???拒绝开放,最后被逐出长安。终为世人赞赏,虽是一个传说,但足以说明牡丹的精神所在,气节所在。古代有许多文人描写梅花的诗文,但大多都是借喻世态炎凉,不适合作现在泱泱大国的国花。从历史渊源来看从《诗经》牡丹进入诗歌,算起距今约3000年历史,繁于大唐盛世,而梅花繁于南宋末。
说至此笔者不得不再说明一下我的个人观点:不是说其他国家两个或多个国花不好,各有各的特点和国情,而对我国而言无论现在、还是将来确定国花非牡丹莫属。
唯在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国家富强、统一,民族繁荣、昌盛。
回答者:钻石亮仔 - 试用期 一级 1-28 12:29
引用的,觉得很说明问题就贴给你
中国的“国花之争”已有20多年,“一国一花牡丹派”和“一国两花牡丹梅花派”的相峙局面由来已久。现年90岁的陈俊愉院士表示,梅花和牡丹在中国都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在1987年进行的中国十大名花评选活动中,梅花得票数第一,牡丹第二。陈院士认为,在花文化上,中国人很早就有用梅、爱梅、赏梅等习惯,对梅花有着深厚的民族感情。而牡丹则是雍容华贵、国色天香,代表着繁荣富强的物质文明。他说,中国疆域广阔,横跨热带、亚热带、温带,梅花自然分布主要在珠江和长江流域,牡丹自然分布主要在黄河流域,两者一南一北,具有更广泛的代表性。梅花为小乔木,牡丹为灌木,两种类型,在园林应用上更丰富。而且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推行“一国两花”,如曰本以菊花和樱花为双国花,墨西哥以仙人掌和大丽花为双国花。据悉,陈俊愉院士是我国著名的花卉专家,也是国内首个在1982年提倡以梅花作为中国国花的人,1988年他又提出以梅花、牡丹作为中国的双国花,其观点保留至今
近曰来到南京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国艺学会副理事长陈俊愉呼吁,应尽早确定梅花与牡丹成为中国的国花,以弥补我国至今尚未有国花的遗憾。陈院士预测,2008年的奥运会和2010世博会曰益临近,关于国花的争论年内应该会了结,“一国两花”可能是评选结果,这也是最皆大欢喜的结果
『叁』 梅花是中国国花吗
不是。中国是惟一尚未确立国花的大国。 由于没有国花,在2001年的APEC会议上,新闻报道出现了“以中国国花牡丹为背景”的笑话;1999年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上,国花的空缺,更成为悠悠古国的世纪遗憾……
梅是我国的特产。她原产于滇西北、川西南以至藏东一带的山地。大约6000年前分布到了长江以南地区,3000年前即引种栽培。
『肆』 梅花是中国的国花吗
不是,中国暂时还没定下国花。
本来梅花在中国最有代表性,全国都适合生长,且寓意深远,但之前的民国已将其定为国花了。
『伍』 牡丹花是国花吗
牡丹花是国花
梅花自古以来坚韧不拔,廉洁 象征中华民族经过军阀战争、抗日战争、国共内战等等的不幸后,坚持努力的奔向新的希望,终于盼到了美好的中国--一个繁荣昌盛的国家。
牡丹繁荣富强,中国人从解放几年后平民百姓饭吃不饱,衣穿不好,交通不便,房子更是简陋的不行。改革开放后中国就是变了样了,与过去是完完全全相反的,而现在的中国重新的在21世纪站在了世界的前锋。在国际中的影响力更不用说了!
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没有梅花的坚韧何来的牡丹繁荣昌盛呢?两者之间相互互补,相依相存。何不把他们同称为中国的国花呢?
国花沿革
1903年 清朝定牡丹花为国花。
1915年 《辞海》载:我向牡丹花。
1929年 国民政府以梅花确定为国花。从花的角度,可以解读一部中国历史,一部中国文化史。
1942年 曾勉教授发表了有关梅花品种分类的论文《梅花:中国的国花》(英文专刊)。
1982年 香港《明报》曾专发了一篇社评《赞成以梅花为国花》,其中有云:"从曹孟德的扬鞭遥指梅林、诱导兵士'望梅止渴',到林和靖传诵千古的名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千百年来它与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和文化精神结下不解之缘……"。同年,在一些著名植物学家的大力支持下,受中国植物学会的委托,《植物杂志》编辑部发起讨论国花,并得到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全国广大群众的积极响应,纷纷来信参加评选。投票结果表明:推荐梅花作为国花的最多,牡丹、菊花次之。
1986年11月20日 上海文化出版社、上海园林学会、《园林》杂志编辑部、上海电视台"生活之友"栏目联合主办的"中国传统十大名花评选",结果依次是梅花、牡丹、菊花、兰花等。由于这次中国名花评选活动,组成了以陈俊愉教授为首的114位专家的评委会,是全国性的评选,又由于结果是1987年得出的,所以往往称为"1987年的中国十大名花评选活动"。1986年那次推选国花时,虽然也有不少人投了牡丹、菊花等名花的票,但是对最终推选结果--梅花,"各界并无异议"。
1990年 爱国主义主题香港电影《富贵兵团》讲述抗战争故事面段合唱《梅花》片段。这部电影由多位巨星饰演;谭咏麟、梅艳芳、洪金宝、刘德华、陈百祥、郑则仕、曾志伟……等。
1994年 全国人大八届二次会议第0440号"关于尽快评定我国国花的建议"议案,"批转农业部办理",责成"中国花卉协会"负责具体组织。"中国花协即在全国有领导有组织"地开展了广泛深 入的评选国花活动。成立了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慕华任名誉组长、何康任组长的国花评选领导小组",经专家小组讨论确定了我国国花评选条件为:
(1)栽培历史悠久,适应性强,在我国大部分地区有影响,在国际上居领先地位
(2)花姿、花色等特性能反映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和性格特征。
(3)用途广泛,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具有较高的社会、环境和经济效益。
据《中国花卉报》刊载,已提名作为中国国花候选花的种类有:梅花、牡丹、菊花、兰花、月季、杜鹃花、山茶花、荷花、桂花、水仙花、石榴、腊梅、迎春、桃花、映山红、君子兰、萱草、金花茶、金边瑞香、紫薇、栀子花、珙桐(鸽子树)、一串红与英蓉花等数十种之多。
经过近十个月讨论:根据31个省区市(包括深圳特区)上报结果,赞成一国-花 (牡丹)的有l8个省,占58.06%;赞成一国四花(牡丹、梅花、 菊花、荷花)的有11个省,占35.48%;有2个省提出新的四花方案,即以兰花换荷花,占6.45%。全国国花评选领导小组经过 认真研究,一致同意"牡丹"为我国的国花。其他呼声较高的兰花(春)、荷花(夏)、菊花(秋)、梅花(冬)为中国四季名花。
上述评选结果及详细情况,按程序由"农业部上报"。此次新的推选结果移注牡丹,却引"许多人士发表了反对意见",其中不乏有较高社会知名度的学者、艺术家,甚至有些意见是在很高层次的重要会议上发表的。结果,全国人大以"分歧太大"为由搁置了。
……
反方:参选人群是否人民大众评选?或个别人民?和根本不包括人们?用什么证明?]
让值得玩味的是:在1994年的这次评选中,中国牡丹两大基地--"河南洛阳市、山东菏泽市及中国花协牡丹、芍药分会"联合了全国以牡丹为市花或生产、研究牡丹的十多个省市代表成立了"全国牡丹争评国花办公室"。
河南洛阳成立了市长亲自挂帅的"牡丹争国花领导小组",再加上陕西省西安市、山东省菏泽等的加盟,联合成立了"全国牡丹争评国花办公室",四方"游说",力捧牡丹为国花。
2005年9月20日 中国园艺学会、北京园林学会和上海风景园林学会联合在北京召开了"中国国花评选研讨会"。大部分代表支持选牡丹、梅花为我国的"双国花"。但也有不同意见,推崇"一国一花"。
2005年秋季
中国花卉协会在成都召开的会议上建议牡丹为国花,并上报到全国人大常委会,希望在2006年的全国两会上定牡丹为国花。遭到反对牡丹的一些专家、学者的强烈质疑。陈院士更是在2006年1月不断向中央、全国人大、国务院的领导写信,阐述"一国两花"的主张,并在供中央领导传阅的内参上发表相关的文章。
……
曾经"梅花与牡丹"都各自夺冠过,却为何"牡丹唯独国花"才可?
『陆』 梅花是中国国花吗
梅花不是中国国花,中国的国花是牡丹。
1、梅花原产中国南方,已有三千多年的栽内培历容史,无论作观赏或果树均有许多品种。许多类型不但露地栽培供观赏,还可以栽为盆花,制作梅桩。鲜花可提取香精,花、叶、根和种仁均可入药。果实可食、盐渍或干制,或熏制成乌梅人药,有止咳、止泻、生津、止渴之效。梅又能抗根线虫危害,可作核果类果树的砧木。
2、牡丹花色泽艳丽,玉笑珠香,风流潇洒,富丽堂皇,素有“花中之王”的美誉。在栽培类型中,主要根据花的颜色,可分成上百个品种。”牡丹品种繁多,色泽亦多,以黄、绿、肉红、深红、银红为上品,尤其黄、绿为贵。牡丹花大而香,故又有“国色天香”之称。
『柒』 梅花是国花吗
如今,中国尚未决定现代意义的国花,是将分布在黄河流域的牡丹作为国花,亦或将分布在长江流域的梅花作为国花。
世界上已有100多个国家确立了自己的国花。早在1929年,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将梅花定为国花。梅花也是世界上唯一代表民族精神的国花。新中国成立后,大陆方面并未明确确立国花。由于大陆没有明确确立国花,在2001年的APEC会议上,新闻报道出现了“以中国国花牡丹为背景”的笑话;1999年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上,国花的空缺,更成为悠悠古国的世纪遗憾。全世界约有花卉3万种,原产于我国的花卉就有1万—2万种。世界许多国家特别是欧洲国家为此赞誉“没有中国的花卉,便不成花园”。
在毛泽东时代,由于毛主席个人极喜梅花,因此主流意见倾向于定梅花为国花,然并未正式确定。
当下大部分意见倾向于“一国两花”,即将梅花和牡丹定为双国花。1994年,中国曾举行国花评选,报选牡丹为国花,兰、荷、菊、梅为“四季名花”,然最终因分歧太大不了了之。此外,还有主张单一国一花者,即在梅花和牡丹选择其一。甚至一国四花者,即以牡丹、荷花、菊花、梅花分别代表春夏秋冬四季。
然而,即使是种类最多的“一国五花”方案(牡丹为国花,兰、荷、菊、梅分别为四季名花)也有歧义。如秋季不止有菊花,还有桂花等其他中国原产的知名花卉。更有人认为将过多的精力放在评选国花上属于浪费,且国花竞选过程中充斥商业气氛与地方保护主义。并且担心国花决定后可能引发诸如国鸟、国木、国酒等评选热潮。他们认为现有的中国十大名花已经足够。
『捌』 梅花是中国国花吗
梅花不是中国的国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花,目前悬缺,尚待全国人大决定。民国时,我国曾以梅花为国花。但我国正式成立后,并没有明确的确立国花。现在呼声比较高的花儿是梅花和牡丹。
在上个世纪80年代,我国曾有一次关于国花的评选,其中得票最多的就是梅花。它在隆冬时节开放,能够凸显出坚韧不拔的民族气节。
在上个世纪80年代,我国曾有一次关于国花的评选,其中得票最多的就是梅花。它在隆冬时节开放,能够凸显出坚韧不拔的民族气节。
梅花为百花凋零时唯一盛开的花,是中华民族的族花,核心代表勇毅,花语是自强不息,坚持守护,度过劫难。
『玖』 梅花是哪个国家的国花
国民政府时期我国曾定梅花为国花,现台湾省省花!!!不算国花
文汇报消息(7月21日),62名中国科学院、工程院院士近日联合签名发出倡议,呼吁尽快确定我国的国花,并提出将梅花、牡丹确定为“双国花”的建议。
昨天,我国著名花卉专家、北京林业大学教授、国花评选最早倡导人之一陈俊愉院士,请他的助手向本报记者传真来有陈先生和吴良镛、周干峙、石元春、沈国舫、卢良恕、方智远、袁隆平、孟宗祯等62位院士签名的《关于尽早确定梅花牡丹为我国国花的倡议书》。
倡议书中写道:全世界已有100多个国家确立了国花,我国是迄今为止唯一未定国花的大国。这与中国“园林之母”的称号极不相称,也非常不利于向全世界充分展示中国深厚花文化的魅力、支持中国花卉业参与国际竞争。随着2008年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临近,解决国花问题迫在眉睫——有关国花的争议,已到了下定论的时候了。
追溯历史,国花之“争”由来已久。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有关国花的各种主张纷纷呈现。主要有四种:一是单一国花,其中又分为拥梅花和拥牡丹的“两派”;二是一国两花,原先主张单一梅花的陈俊愉院士提出了“一国两花”的构想,即由梅花、牡丹同任国花;三是一国四花,即以牡丹、荷花、菊花、梅花分司春夏秋冬四季;四是一国五花,以“一主四辅”五名花同为国花——牡丹为主国花,兰(春)、荷(夏)、菊(秋)、梅(冬)为“中国四季名花”。
经过多年来激烈的国花之“争”,如今业内已逐步达成共识:一国多花不便记忆,单一国花代表性不强,“双国花”应该比较适宜。此次62位院士提出的梅花、牡丹两花均原产中国,栽培历史悠久,品种繁多,香、色俱佳,深受国人喜爱。1987年在大范围内评选中国名花,梅花、牡丹恰为第一第二。而且两花文化沉积深厚、内涵丰富,梅花素来被喻作坚韧不拔的代表,更多象征我们民族的精神文明;牡丹则雍容华贵,代表繁荣富强的物质文明。
“双国花”在世界各国也普遍存在。如日本以菊花与樱花为双国花,墨西哥以仙人掌与大丽花为双国花。中国疆域广阔、气候多样,梅花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而牡丹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两者覆盖面极广,具有广泛代表性;加上梅花为小乔木、牡丹为灌木,也非常适宜园林栽培互补应用。
陈俊愉院士介绍说,国花是某个国家的大众性文化表征之一,有很强的群众性,正因为此,世界各国国花的评选,历来是以约定俗成为准。他建议,国花评选应由花卉园艺和林农等专业机构牵头,由民间推选为主,最后经政府认可。
『拾』 中国的国花是梅花吗
中国尚未决定现代意义的国花,是将分布在黄河流域的牡丹作为国花,亦或将分布在长江流域的梅花作为国花。
国花是指一个国家用来作为自己国家象征的花。国花一般对一个国家的文化别具意义。一个国家通过自己国家的国花也能看出国家的文化底蕴及历史。象征民族团结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国民人格美德的精华。为各国人民高度重视,反映了对祖国的热爱和浓郁的民族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