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樱梅茶花 » 樱花草履

樱花草履

发布时间: 2022-02-03 10:14:10

❶ 草履蚧的介绍

草履蚧(cǎo lǚ jiè),学名:Drosicha contrahens,属同翅目绵蚧科草履蚧属的一种昆虫。分布河北、山西、山东,陕西、河南、青海、内蒙古、浙江、江苏、上海、福建、湖北、贵州、云南、重庆、四川、西藏等地 。危害海棠樱花、无花果、紫薇、月季、红枫、柑橘等花木。若虫和雌成虫常成堆聚集在芽腋、嫩梢、叶片和枝杆上,吮吸汁液危害,造成植株生长不良,早期落叶。

❷ 如何消灭草履蚧

消灭草履蚧的方法主要有园艺防治、生物防治和药剂防治三种方法。

(1)园艺防治:在雄虫化蛹期、雌虫产卵期,清除附近墙面虫体。

(2)生物防治:保护和利用天敌昆虫,例如红环瓢虫、黑缘红瓢虫等,以及寄生性天敌,如草履蚧花翅小蜂、草履蚧白僵蜂等,在中等为害发生区,注意及时引进、释放红环瓢虫。

(3)药剂防治:孵化始期后40天左右,可喷施30号机油乳剂30~40倍液;或喷棉油皂液(油脂厂副产品)80倍液,一般洗衣皂也可,对植物更安全;或喷25%西维因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作用快速,对人体安全;或喷5%吡虫啉乳油;或50%杀螟松乳油1 000倍液。施用化学药剂,尽量少损伤天敌。

(2)樱花草履扩展阅读

草履蚧为珠蚧科、草履蚧属的一种昆虫。危害海棠、樱花、无花果、紫薇、月季、红枫、柑橘等花木。若虫和雌成虫常成堆聚集在芽腋、嫩梢、叶片和枝杆上,吮吸汁液危害,造成植株生长不良,早期落叶。

❸ 核桃草履蚧和蚜虫能同时用药防治吗吗

核桃草履蚧和蚜虫能同时用药防治。
草履蚧
草履蚧,学名:Drosicha contrahens,属同翅目绵蚧科草履蚧属的一种昆虫。分布河北、山西、山东,陕西、河南、青海、内蒙古、浙江、江苏、上海、福建、湖北、贵州、云南、重庆、四川、西藏等地 。危害海棠、樱花、无花果、紫薇、月季、红枫、柑橘等花木。若虫和雌成虫常成堆聚集在芽腋、嫩梢、叶片和枝杆上,吮吸汁液危害,造成植株生长不良,早期落叶。
中文学名
草履蚧
拉丁学名
Drosicha corpulenta (Kuwana)
别 称
草鞋蚧,桑虱

动物界

节肢动物门 Arthropoda
亚 门
六足亚门

昆虫纲 Insecta
亚 纲
有翅亚纲

同翅目 Homoptera

绵蚧科 Margarodidae

草履蚧属

草履蚧
分布区域
河北、河南、青海浙江、上海、福建、湖北、云南、四川、西藏等
外形特征

成虫

雌成虫体长达10毫米左右,背面棕褐色,腹面黄褐色,被一层霜状蜡粉。触角8节,节上多粗刚毛;足黑色,粗大。体扁,沿身体边缘分节较明显,呈草鞋底状;雄成虫体紫色,长5~6毫米,翅展10毫米左右。翅淡紫黑色,半透明,翅脉2条,后翅小,仅有三角形翅茎;触角10节,因有缢缩并环生细长毛,似有26节,呈念珠状。腹部末端有4根体肢。分别是上腿,下腿 。

初产时橘红色,有白色絮状蜡丝粘裹。
若虫
初孵化时棕黑色,腹面较淡,触角棕灰色,唯第三节淡黄色,很明显。 雄蛹
棕红色,有白色薄层蜡茧包裹,有明显翅芽。

生活习性

草履蚧以若虫和雌成虫聚集在腋芽、嫩梢、叶片上,吮吸汁液,造成植株生长不良。因成虫颇似草鞋,故得名草履蚧。其幼虫、成虫的虫口密度较高,往往群体迁移,爬满附近墙体和地面,甚至钻进居民家中,影响卫生,令人厌恶。这种情况在每年春天,特别是4月份和5月份,最为繁盛 。

生长繁殖

一年发生1代。以卵在土中越夏和越冬;翌年1月下旬至2月上旬,在土中开始孵化,能抵御低温,在“大寒”前后的堆雪下也能孵化,但若虫活动迟钝,在地下要停留数日,温度高,停留时间短,天气晴暖,出土个体明显增多。孵化期要延续1个多月。若虫出土后沿茎杆上爬至梢部、芽腋或初展新叶的叶腋刺吸危害。雄性若虫4月下旬化蛹,5月上旬垌化为雄成虫,羽化期较整齐,前后2星期左右.羽化后即觅偶交配,寿命2~3天。雌性若虫3次蜕皮后即变为雌成虫,自茎杆顶部继续下爬,经交配后潜入土中产卵.卵有白色蜡丝包 裹成卵囊,每囊有卵100多粒。草履蚧若虫、成虫的虫口密度高时,往往群体迁移,爬满附近墙面和地面,令人厌恶。
蚜虫
蚜虫,又称腻虫、蜜虫,是一类植食性昆虫,包括蚜总科(又称蚜虫总科,学名:Aphidoidea)下的所有成员。目前已经发现的蚜虫总共有10个科约4400种,其中多数属于蚜科。蚜虫也是地球上最具破坏性的害虫之一。 其中大约有250种是对于农林业和园艺业危害严重的害虫。
蚜虫的大小不一,身长从一到十毫米不等。
蚜虫的天敌有瓢虫、食蚜蝇、寄生蜂、食蚜瘿蚊(aphid midge larvae)、蟹蛛、草蛉以及昆虫病原真菌(entomopathogenic fungi,含绿僵菌)。
蚜虫在世界范围内的分布十分广泛,但主要集中于温带地区。另外,物种的多样性在热带比在温带要低得多。蚜虫可以进行远程迁移,主要是通过随风飘荡的形式来进行扩散;例如,莴苣蚜虫被认为就是通过这种方式从新西兰传播到塔斯马尼亚。 而一些人类活动也可以帮助蚜虫的迁移,例如对附着蚜虫的植物进行运输的过程。
中文学名
蚜虫
别 称
蜜虫、腻虫等

动物界

节肢动物门
亚 门
六足亚门

昆虫纲
亚 纲
有翅亚纲

半翅目
亚 目
胸喙亚目

蚜科

麦长管蚜、禾谷缢管蚜、麦二叉蚜等
分布区域
全球(两极除外),主要分布于北半球温带地区和亚热带地区
总 科
蚜总科
形态特征

蚜虫
蚜虫——繁殖最快的昆虫。蚜虫俗称腻虫或蜜虫等,隶属于半翅目(原为同翅目Hemiptera),包括球蚜总科Adelgoidea和蚜总科Aphidoidea。蚜虫主要分布在北半球温带地区和亚热带地区,热带地区分布很少。世界已知约4700余种,中国分布约1100种。前翅4~5斜脉,着生于触角第6节基部与鞭部交界处的感觉圈称为“初生感觉圈”,生于其余各节的叫“次生感觉圈”。蚜虫为多态昆虫,同种有无翅和有翅,有翅个体有单眼,无翅个体无单眼。具翅个体2对翅,前翅大,后翅小,前翅近前缘有1条由纵脉合并而成的粗脉,端部有翅痣。第6腹节背侧有1对腹管,腹部末端有1个尾片。其中小蚜属、黑背蚜属及否蚜属为中国特有属。
体长1.5~4.9毫米,多数约2毫米。有时被蜡粉,但缺蜡片。触角6节,少数5节,罕见4节,感觉圆圈形,罕见椭圆形,末节端部常长于基部。眼大,多小眼面,常有突出的3小眼面眼瘤。喙末节短钝至长尖。腹部大于头部与胸部之和。前胸与腹部各节常有缘瘤。腹管通常管状,长常大于宽,基部粗,向端部渐细,中部或端部有时膨大,顶端常有缘突,表面光滑或有瓦纹或端部有网纹,罕见生有或少或多的毛,罕见腹管环状或缺。尾片圆椎形、指形、剑形、三角形、五角形、盔形至半月形。尾板末端圆。表皮光滑、有网纹或皱纹或由微刺或颗粒组成的斑纹。体毛尖锐或顶端膨大为头状或扇状。有翅蚜触角通常6节,第3或3及4或3~5节有次生感觉圈。前翅中脉通常分为3支,少数分为2支。后翅通常有肘脉2支,罕见后翅变小,翅脉退化。翅脉有时镶黑边。
蚜虫分有翅、无翅两种类型,体色为黑色,以成蚜或若蚜群集于植物叶背面、嫩茎、生长点和花上,用针状刺吸口器吸食植株的汁液,使细胞受到破坏,生长失去平衡,叶片向背面卷曲皱缩,心叶生长受阻,严重时植株停止生长,甚至全株萎蔫枯死。蚜虫为害时排出大量水分和蜜露,滴落在下部叶片上,引起霉菌病发生,使叶片生理机能受到障碍,减少干物质的积累。

生活习性

蚜虫英文名为aphid ,亦作plant louse、greenfly或antcow。体小而软,大小如针头。腹部有管状突起(腹管),蚜虫具有一对腹管,用于排出可迅速硬化的防御液,成份为甘油三酸脂,腹管通常管状,长常大于宽,基部粗,吸食植物汁液,为植物大害虫。不仅阻碍植物生长,形成虫瘿,传布病毒,而且造成花、叶、芽畸形。生活史复杂,无翅雌虫(干母〔stem mother〕)在夏季营孤雌生殖,卵胎生,产幼蚜。植株上的蚜虫过密时,有的长出两对大型膜质翅,寻找新宿主。夏末出现雌蚜虫和雄蚜虫,交配后,雌蚜虫产卵,以卵越冬,最终产生干母。温暖地区可无卵期。蚜虫有蜡腺分泌物,所以许多蚜虫外表像白羊毛球。可用农药或天敌(瓢虫、蚜狮、草蛉等)防治。蚁保护蚜虫免受气候和天敌危害,把蚜虫从枯萎植物转移到健康植物上,并轻拍蚜虫以得到蜜露(蚜虫分泌的甜味液体)。

本科多数种类为寡食性或单食性,少数为多食性,部分种类是粮、棉、油、麻、茶、糖、菜、烟、果、药和树木等经济植物的重要害虫。由于迁飞扩散寻找寄主植物时要反复转移尝食,所以可以传播许多种植物病毒病,造成更大的危害。其中包括麦长管蚜、麦二岔蚜、棉蚜、桃蚜及萝卜蚜等重要害虫。
本科蚜斑石蚜属化石发现于苏联泰梅尔半岛的中生代白垩纪地层,随后瘤矽藻蚜属及毛波石蚜属出现于波罗的海附近地区的第三纪。
蚜虫的繁殖力很强,一年能繁殖10~30个世代,世代重叠现象突出。雌性蚜虫一生下来就能够生育。而且蚜虫不需要雄性就可以怀孕(即孤雌繁殖)。
蚜虫与蚂蚁有着和谐的共生关系。蚜虫带吸嘴的小口针能刺穿植物的表皮层,吸取养分。每隔一两分钟,这些蚜虫会翘起腹部,开始分泌含有糖分的蜜露。工蚁赶来,用大颚把蜜露刮下,吞到嘴里。一只工蚁来回穿梭,靠近蚜虫,舔食蜜露,就像奶牛场的挤奶作业。蚂蚁为蚜虫提供保护,赶走天敌;蚜虫也给蚂蚁提供蜜露,这是一个合作两利的交易。
分布

范围
小麦蚜虫分布极广,几乎遍及世界各产麦国,我国为害小麦的蚜虫有多种,通常较普遍而重要的有:麦长管蚜、麦二叉蚜、黍缢管蚜、无网长管蚜。
小麦蚜虫
在国内除无网长管蚜分布范围狭外,其余在各麦区均普遍发生,但常以麦长管蚜和麦二叉蚜发生数量最多,为害最重。一般麦长管蚜无论南北方密度均相当大,但偏北方发生更重;麦二叉蚜主要发生于长江以北各省,尤以比较少雨的西北冬春麦区频率最高。就麦长管蚜和麦二叉蚜来说,除小麦、大麦、燕麦、糜子、高粱和玉米等寄主外,麦长管蚜还能为害水稻、甘蔗和茭白等禾本科作物及早熟禾、看麦娘、马唐、棒头草、狗牙根和野燕麦等杂草,麦二叉蚜能取食赖草、冰草、雀麦、星星草和马唐等禾本科杂草。
为害症状
麦蚜的为害主要包括直接为害和间接为害两个方面:
直接为害主要以成、若蚜吸食叶片、茎秆、嫩头和嫩穗汁液。麦长管蚜多在植物上部叶片正面为害,抽穗灌浆后,迅速增殖,集中穗部为害。麦二叉蚜喜在作物苗期为害,被害部形成枯斑,其它蚜虫无此症状。间接为害指麦蚜在为害同间,传播小麦病毒病,其中以传播小麦黄矮病为害最大。
核桃草履蚧和蚜虫可以用以下药剂防治:52.25%氯氰·毒死蜱乳油1000-1500倍、48%毒死蜱乳油800-1000倍、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7500-10000倍、10%联苯菊酯乳油3000倍,90%敌百虫800~10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3000倍液,20%甲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26.5%敌畏·吡虫啉乳油1000~1500倍,70%吡虫啉可湿粉7500~10000倍,10%烯啶虫胺可溶液剂3000倍,20%啶虫脒可溶粉6500~10000倍,28%甲氰·辛硫磷乳油1000~1500倍,0.5%小蘖碱水剂500~800倍,77%氢氧化铜可湿粉400~600倍,
15%恶霉灵水剂800~1000倍,80%恶霉·福美双可湿粉400~800倍,70%戊唑醇可溶粉3000~5000倍,30%苯甲·丙环唑乳油3000倍,77%氢氧化铜可湿粉400~600倍,15%混合氨基酸铜·锌·锰·镁水剂300倍,上述药剂可以与50%氯溴异氰尿酸可溶粉1500倍,0.15%天然芸苔素乳油6000-10000倍,绿风95 600倍,科宝植物优生素1500-3000倍(移栽作物、药害和肥害、冻害、涝害、强根壮苗、控旺使用1500倍)混合均匀叶面喷雾。

❹ 麻烦大家告诉我一下日本留袖和服,访问和服,小纹和服,丧服,婚服等和服的起源以及它们的穿着讲究,谢谢

以下做个粗浅的解释。

女式和服。
留袖和服分为黑留袖和色留袖,都是已婚妇女的第一礼装。这其中黑留袖适用于自己家族主办的活动,色留袖则是好友等的着装。特点是袖子上没有任何花纹,而下摆会有非常精致的纹样。
访问和服,顾名思义,是为了去拜访别人而穿的正式服装。
小纹和服花纹柔和,是为了主妇们日常生活而穿的,袖子的摆比较短,方便行动。
丧服就是黑色的和服了,一般是没有花纹在上面的,与此同时所有的配件也都是黑色,包括袜子草履等等。
婚服分为白无垢,色打褂,引振袖和未婚女子专用的振袖。因为是最后一次穿上少女时代的和服,所以振袖也会被众多新娘放在婚服列表里。
白无垢是仪式专用的婚服,所有配件都为白色,只有扇子的面是金色(另一面是银色)。头上会包上白色的角隐或者绵帽子(这是白无垢限定的头饰)。
色打褂是彩色版的白无垢,既可以在仪式时穿着也可以在仪式后的酒会穿着。有人会配上白角隐,有人则会配上里红的角隐,随服饰颜色而定。
引振袖是穿在打褂里的长摆和服,一般是酒会上的婚服,但是夏季的时候也会有人只穿它来进行仪式的。
振袖分大振袖,中振袖,小振袖,未婚女子用,不解释太多了。

男式和服。
正装就是黑纹付,羽织和袴。
后来也有了其他色系,不过都不是很抢眼的颜色。
鞋子是雪駄(不知道怎么念成中国字……)。
没什么特点,男人似乎打扮自己的时间比较少。

起源。
一开始是买来整块丝绸“中穿一洞,头贯之,以带束腰。”然后慢慢被中国的汉唐服饰(不是现在的唐装……)影响演变到现在的样式。以全直线剪裁,反而突出人体特有的曲线美感。尤其是颈部线条。

特点就和楼上的同学说的一样,穿的时候,要右侧的襟在里面,而逝者则是左侧的襟在里面。其他的还有很多讲法,比如什么衣服要配什么配件,和服上的花纹最好还是应季的。比如春天就比较多樱花,夏天是鸢尾,秋天则多是月亮和兔子,冬天的雪松或梅花等等。

❺ 【及】动漫人物的生日!~

1月3日:桦地崇弘(网王)

2月25日:定春 (银)

3月7日:黑崎夏梨(死神)

9月7日:伊丽莎白(银)

9月10日:市丸银(死神)(对银大爱~~虽然离6远点 但还是写上来了~~)

11月6日:石田雨龙(死神)

11月20日:木更津淳、木更津亮(网球王子)

11月22日:天根光(网球王子)

12月31日:金田一郎(网球王子) 蒲原喜助 (死神)

❻ 为什么会生介壳虫

介壳虫种类繁多,习性相近,蔓延迅速,是多种植物的重要害虫。介壳虫寄生于植物的枝干、芽腋、嫩梢和叶片,一般不活泼或固定不动,以雌成虫和若虫刺吸汁液获得营养和水分,导致树势衰弱,叶片早落。

方法/步骤
1
一、草履蚧。又名草鞋介壳虫、柿裸蚧。主要危害桃、柿、梨、苹果等多种果树及樱花、广玉兰、腊梅、月季、玫瑰、国槐等园林观赏植物。

2
1、形态特征。雌成虫身体椭圆形,长8-10毫米,宽4-5毫米,体背中央灰紫色,外围淡黄色,形似草鞋,体背覆一层细毛和白色薄蜡粉。若虫体形与其相似,赤褐色。

2、发生规律。每年发生1代,以卵在树根附近土缝里、树皮缝、枯枝落叶层及石块下成堆越冬。次年2月下旬开始出现若虫,3月上中旬上树较多。若虫上树后,大量集中在1-2年生枝条上吸食汁液,以4月危害最重。受害严重的枝条推迟发芽甚至枯死。5月中下旬雌成虫下树潜入树根土缝产卵,产卵后即死亡,以卵越冬。小若虫有日出上树,午后下树的习性,稍大后则不再下树。

3、防治方法。⑴利用小若虫每天上下树的习性,3月初在树干基部培高约33厘米的土堆,上撒细沙,外围挖小沟,阻止若虫上树,每天杀死落入沟内的若虫;在树干上涂10-20厘米宽的废重机油(内加适量触杀剂如甲氰菊酯乳油),并及时清除油带下的若虫。每10-15天涂1次,共涂2-3次。⑵若虫发生期喷洒0.3度石硫合剂,或5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或40%乐果乳油800倍液,加0.1%洗衣粉。⑶夏季成虫下树产卵时,在树根处堆放一些土块或枯枝落叶诱其产卵,集中捕杀。

二、日本龟蜡蚧。其寄主范围广,主要有紫薇、广玉兰、桂花、夹竹桃、蔷薇、牡丹等观赏植物及桃、李、枣、枇杷、杏、山楂、苹果、梨、无花果等多种果树。
1、形态特征。雌成虫蜡壳扁椭圆形,白色,长3-4.5毫米,背部分块呈龟甲状凹纹。活虫体淡褐至紫红色,若虫初孵淡红褐色,1天后开始分泌蜡质,7-10天形成蜡壳。

2、发生规律。每年发生1代,以受精雌成虫在枝条上或树上叶片越冬。次年3-4月恢复活动,吸食树液,排泄蜜露常诱致煤污病发生。麦收期间是产卵盛期,卵产在母壳下,6月下旬卵孵化,若虫四处爬行寻找适宜的寄生部位进行固定,以叶部为多,少数在叶柄或嫩枝上。卵及孵化期间如雨水偏多则成活率高,反之则死亡率高。初孵若虫一般能爬行80厘米左右,远距离传播主要靠风力扩散。8月下旬至9月下旬雌雄虫交配。受精后雌虫继续危害,并从叶上转移到枝条上准备越冬。

3、防治方法。⑴冬季剪除有虫枝条和清扫落叶,并集中销毁,或刮除枝条上的越冬虫体,或喷洒5-10%的轻柴油乳剂、波美3-5度石硫合剂。⑵若虫孵化初期未分泌蜡质或蜡被初形成时喷药防治。可选用50%马拉硫磷乳油800-1000倍液,或20%菊杀乳油1000-1500倍液。
⑶针对高大的树木,可采用树干涂药和注药两种方法进行防治。树干涂药:于4月在树干基部轻刮皮(以刚露出新皮为宜)成上下错开的两个半圆,环宽略等于干茎的一半,涂以氧化乐果等内吸性药剂400-500倍,然后用聚乙烯薄膜包扎紧密,15-20天后解除。树干注药:在树干上按120度圆周角从三个方向注射,每厘米干茎用药0.2克(有效成分),注后用泥封口。选用内吸类药剂。

三、褐软蚧。多危害家居花卉、如兰花、万年青、米兰、仙客来、龟背竹、茉莉、马蹄莲、苏铁等170余种植物。
1、形态特征。雌成虫常沿叶反面中脉寄生;体卵形,长2-4毫米,体色变化大,常为黄绿、黄褐或红褐色。背中央有一条纵脊隆起,脊周围深褐色,常有黑点散布或集成斑块,成2条褐色网状横带。

2、发生规律。每年发生世代因地而异,可达3-8代,在温室中常年发生。以受精雌成虫或1-2龄若虫越冬。
3、防治方法。发生较轻的盆栽花可采取人工刷涂的方法,重点是叶片背面中脉两侧;较重的则根埋15%铁灭克或3%呋喃丹颗粒剂,盆径17厘米的花盆埋铁灭克1克左右,或呋喃丹1-2克,沿盆边埋。

四、球蚧类。包括多种球坚蚧,如桃球蜡蚧、杏圆球蚧等,主要发生在桃、杏、樱桃、李、白蜡树、柳、紫穗槐、紫叶等果树及绿化植物上。

1、形态特征。此类介壳虫主要寄生在植物的枝条上,雌成虫身体近半球形或球形,体色黄褐、红褐等,较好识别。
2、发生规律。大多数种类每年发生1-2代,多以若虫在枝条的背阴处越冬,翌春树木发芽后迁移至嫩枝上固定刺吸危害。5月是成虫产卵、若虫孵化集中的时间。
3、防治方法。同日本龟蜡蚧。

❼ 香椿的草履蚧病危害很大,香椿的草履蚧病危害有哪些

蚱蜢的若虫和雌性通常集中在树木的新枝和幼芽上,这使得树木在春天很难发芽。即使能发芽,叶子也是又细又黄,细嫩的新枝过一段时间可能会枯死。如果爆发,整棵树都会大面积死亡。很容易辨认出蚱蜢的形状,它的雄性成虫约1厘米,扁平,有翅膀,呈椭圆形,北部有几个褶皱。因为形状像草鞋,所以取名草鞋秤。草鳞一般为赭色,腹部为淡黄色,口器和脚为黑色。雌虫比较小,约5~6mm大小,颜色多呈紫红色。卵呈卵圆形,乳白色,若虫形状接近雌性。小蠹主要危害园林树木和果树。

主要危害杨树、柳树、泡桐、刺槐、白蜡、法国泡桐、刺槐、桑树、梨、柿子、苹果、海棠、樱花、无花果、紫薇等树木。若虫和雌成虫聚集在腋芽、嫩枝和叶片上,吮吸汁液,导致植株生长不良,从4月下旬到5月上旬处于严重受害期。

❽ 李大钊有著作么

有的!

李大钊(1889-1927 )字守常,河北乐亭人。1913年天津北洋法政专门学校毕业。赴日本留学,入早稻田大学政治科,开始接触社会主义思想。1914年组织神州学会,进行反袁活动。次年为反对日本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以留日学生总会名义发出《警告全国父老》通电,号召国人以“破釜沉舟之决心”誓死反抗。1916年5月回国,在北京创办《晨钟报》,任总编辑。旋辞职,任《甲寅日刊》编辑,推动新文化运动的发展。
1918年任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发表《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号召全国人民走十月革命的道路。积极参加五四运动,对运动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1919年参加创建少年中国学会,任《少年中国》月刊编辑主任。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是中国最早比较系统地介绍马克思主义学说三个组成部分的文章。与提倡实用主义的胡适展开“问题与主义”论战。1920年3月与前来北京的共产国际远东局局长魏金斯基和马迈耶夫等商谈建立中国共产党问题。10月成立北京共产党小组。11月建立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1921年8月任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北京分部主任,在京奉、京汉、京海等铁路开展工人运动。次年8月中共中央西湖会议后,受党的委托到上海与孙中山商谈“振兴国民党以振兴中国之问题”。不久,在孙主盟下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1923年6月出席中共“三大”,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10月任国民党临时中央执行委员和改组委员。参与筹备国民党“一大”。1924年1月被孙指定为国民党“一大”五人主席团成员之一,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后任国民党北京执行部组织部长。6月率中共代表团赴莫斯科参加共产国际“五大”。11月返回北京,发动群众准备召开国民会议,揭露和抵制段祺瑞的“善后会议”。1925年五卅惨案爆发,与赵世炎等在京组织“沪案雪耻会”,声援上海人民的反帝斗争。1926年3月领导北京群众反对日英美等国要求拆除大沽口国防设备的“最后通牒”,18日因组织请愿示威游行被段祺瑞政府通缉。北伐战争期间协助冯玉祥制订军事行动方针。1927年4月6日被奉系军阀张作霖逮捕。28日在北京英勇就义。著作编为《李大钊文集》。

这里是李大钊吧:
http://post..com/f?kw=%C0%EE%B4%F3%EE%C8

❾ 香椿草履介壳虫多发在什么季节

香椿又称树上蔬菜,因独特的口味和丰富的营养价值受到欢迎,也使得香椿的价格一直保持较高位置,头茬香椿甚至被某些商家炒到上百元一斤。在这高价位的市场环境下,也使得农村对种植香椿非常火热。山少也不例外,也尝试着种植了一些,一边摸索学习技术,一边总结经验。

香椿可以播种繁殖、扦插繁殖、插根繁殖,其中最常见的是扦插繁殖。香椿的种皮比较坚硬,不容易吸水,因此出芽率很低。播种可以在3月份进行,此时气温回升,播种的时候要先把种子放在干净的地方暴晒两三天,在用30℃左右的温水浸泡24个小时,然后再把种子用湿纱布包裹起来放在温暖的地方静止3天,再把种子与湿河沙混合,期间一直保持河沙湿润,当大部分种子露白时就可以播种了。

香椿芽的生长期短,因此一定要进行修剪,发芽的时候产量才会高。距离地面30CM时要进行摘顶,祛除顶端优势,这样可以长更多的侧枝。在冬天要进行冬剪,剪掉过密、过弱的枝条,当然病枝、枯枝、过老的枝条也要剪掉。香椿的种植最好采用扦插繁殖,简单又高效,同时做好病虫害的防治。香椿的种植一定要进行修剪才能提高产量。

热点内容
藤编蓝盆栽 发布:2025-09-13 14:45:43 浏览:650
绿植领养活动是什么 发布:2025-09-13 14:39:56 浏览:914
花语为依赖 发布:2025-09-13 14:38:31 浏览:810
测测你七夕 发布:2025-09-13 14:37:38 浏览:897
盆栽小红薯 发布:2025-09-13 14:28:49 浏览:599
长春米兰花时尚酒店 发布:2025-09-13 14:24:56 浏览:576
茶花保温壶 发布:2025-09-13 14:15:41 浏览:733
玫瑰酵素护肤 发布:2025-09-13 13:59:00 浏览:267
石斛兰花品种 发布:2025-09-13 13:58:55 浏览:842
海棠映碧空 发布:2025-09-13 13:57:35 浏览: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