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樱梅茶花 » 樱花笔知乎

樱花笔知乎

发布时间: 2022-01-15 20:29:56

Ⅰ 自动铅笔哪个牌子好用知乎

有一种格调叫我行我素
日本的自动笔中,百乐和樱花都不错.百乐是日本三大品牌之一,自动笔只是众多产品中之一,设计开发能力应该在樱花之上,品种样式繁多,价格也由低到高,十分齐全,只能说百乐比樱花强,但是不能说百乐就比樱花好,樱花12x系列一直就是绘图的明星产品,笔形很简单,不花哨,但是配比十分优秀,铅卡为全铜,号称是不断铅的机制,价格也不贵,关键看你的意图,是实用派还是时尚派,实用派选择樱花,时尚派就看看百乐,因为选择比较多.
德国的主要是施德楼和辉柏嘉两个牌子,lamy的价格有点小贵,不过设计不错,资金充裕可以考虑,另外捷克的酷喜乐的牌子也很著名,只不过他们的产品主要是leadholder,就是2.0mm的居多.

Ⅱ 如何学习钢笔建筑设计手绘

如何自学钢笔建筑手绘?

作者:李老三

来源:知乎


这是一副很失败的画,过于死板,排列的线条几乎无变化。同样,水很平淡完全没有什么倒影的感觉。


1.31 更新

下面更新的画还处于摸索阶段,线条随意,没有章法,树不会画。


其中关于树,我也是做了一些其他尝试,我把失败的也发上来,什么叫没有章法?线条散乱,这就是,大家避免这种画法。



对于光影刻画,主要是要透气,要有过渡,不能是一个明暗关系就交代清楚地,影子的边缘要虚,不要画一个框往里填色。尤其屋檐下的投影,要和阳光下的屋顶有比较明显的明暗分割,这个要做到对比强烈,不怕夸张。比如窗户中的细节不用交代,把色调压重,体积就出来了,这个明暗可以达到8-9,但是,不要全部漆黑一团,这样就死了,要隐约透出一点明暗变化,一下就透气了。


这张画我可以练了一下排线,全部都是排线的灰调子,左边的屋檐部分,感觉很多砖啊堆砌的构造,仔细一看就是一对排线。还是不要画的太死,要有明暗变化。


画了一个雕塑小品,排线,还是排线,画到这个时间,我大概知道,运用好排线的重要性了,最起码对我自己来说,就是这样。


这张练习的是假山石块的表现,还有夹杂的绿化,亭子倒是画的很一般,素描关系倒是对,色调很暗。


1.30 第二次继续更新

这个阶段的画,是在对初学阶段的一个整体反思,我意识到钢笔表达建筑和景物,主要就是用排线作为最根本的构图和表现单元。右下角的地面阴影处理,避免了初期的生硬和色调过于黑暗,没有过度,也没有透气感,所以,这个阶段的画全部都变成浅灰,是对前一阶段的一个矫枉过正吧。

左上角的树,变成了一些排列的线条,没有具体的树叶和树枝,这也是一个探索,始终在探索。

上图看得出,整幅画的线条更加放松,甚至出现了随意的线条,这幅画不到一小时就完成了,但是,这么快的速度就画完,目的是什么?难道真的就是以快为荣,还是我的手上功夫到了这个水平?我的反思告诉我,这不是我要的。


出差在外地,静下心来,好好研究一下树,你到底怎么才能好看。所以找了一副以树为中心的构图,彻底解决这个问题。还好,4个小时,收获很大,也没有失败,表达就是排线,画来画去还是排线,这个结果坚定了我研究排线的决心和信心。


ok,这张图我要把排线放在首位。从中间的那个房顶的侧面,出现了到现在我还在用的排线方式,右下角地面的投影,更灵活和松散,但是都是疏密与否在我控制之下。


白塔整个体积的塑造,全部排线搞定。几根电线杆也都是排线组合在一起,为了不跑坏这个排线的组合,本来应该有的电线我都没画。



这是一副很失败的画,排线没有一个统一的秩序,太多形态出现,显得凌乱。左边的树想用轮廓和明暗结合,不够理想,被打击了。

再次被打击,更加凌乱的排线出现了,硬着头皮画完的。


1.30 第一次更新对我自己有帮助的书目,和为什么我觉得有帮助。


我前期的钢笔画,都是对王彬 徐秀丽著《胡同与门楼》里面的照片的临摹,这本书对我很有帮助。因为胡同和门楼这种构图和小型的建筑,相对比较简单,画起来也相对容易,能快速建立自信心。

书是肯定要看的,我回头把书名记一下贴出来。


1.30 更新 对我很有帮助的书

盖瑞·斯梅恩斯著 钢笔画技法;(这本书主要讲了钢笔画的线条排列和如何应用,至于建筑钢笔画倒是没说多少,看完就知道原来钢笔还有这些画法,留白、构图、如何把照片画成你想要的钢笔画等等)



卡尔普赛尔著 你的艺术家大脑;(扩展阅读,相对钢笔画提高,可不能只是看建筑钢笔画的书,这本书看完,同样对我是很有启发。)


况晗著 消失的胡同—铅笔画中的北京风貌;(对于建筑和风景,作者有自己非常独到的概括能力,还有他的每一笔的型都处理的有道理,有表现力,这个非常不容易,给我很深的印象。这本书里的作者,每画完一副铅笔画,身上都会被汗湿透,可见,画画也真不是轻松的事。)




大家感受一下,如果铅笔的线条都是无序排列,还有现在这种感受吗?我始终认为,不要过于随意,要严谨对待自己的每一根线。



黑兹尔·哈里森著 风景画入门手册—提高风景写生水平的必知技法;(看看国外有经验的画家,是怎么来处理风景的,如何取舍、用笔触概括,尤其是画家对一幅画的素描关系的处理,调子要响亮。我们中国人对线条很敏感,眼里大部分就是线条,看看外国人是怎么看到他们眼中的风景吧。)


环球美术家视点系列 安格尔素描;(线条大师,极简单的绘画方式,以至于让我找不到他处理五官明暗的笔触,还有,他的肖像画中背景建筑,都是一丝不苟的用透视原理画出来的。如果换成我,会怎么处理?大概也就概括的画画吧,毕竟是背景何必这么麻烦。嗯,我想,这就是大师的不同吧。)



鲁愚力著 鲁愚力钢笔画与技法。(这是最早看到的一本建筑钢笔画,当时看到画的时候,就觉得很累,这一幅画要处理多少细节啊,根本看不过来,想不出来。现在看来,这种风格非常值得临摹,哪怕我们再不喜欢,也能通过这种表现方式体会一下,认真刻画建筑和形体是怎样一个过程,不是建筑钢笔速写就是建筑钢笔画,现在随便翻出一本钢笔画的书,就是这样的风格,不是不好,如果只看这种书,还真的让我觉得,钢笔画也就是这样的一个写生、采风类的辅助画种,其实,建筑钢笔画同样可以经典、细致。我还是那个观点,建筑钢笔画如果想表现的很好,线条就是要控制、认真和有目的,为什么要随意?以我自己的水平,想好好控制尽力表现都没那么容易,何况随意了。)




钟训正先生编著的这本,想画建筑钢笔画必备的一本,而且很多画都值得临摹。


彭一刚、钟训正,他们出的书最好都拿来仔细看看,好好临摹,揣摩其中笔触和对形体的塑造。画建筑钢笔画不知道这两位老先生的书和画的,也算是缺了一课了。


随便找一本丢勒的书,大家看看,大师的作品,是不是因为自己是大师而线条随意了。再推荐大家看看人民币和各国货币的背景图,都是用细致认真的线条排列出来的,试想,这些线条如果是随意的,还这么有货币的价值感吗?


1.29 第二次更新


练习画数量

我的钢笔画爱好和工作没有关系,也没系统学过,甚至素描彩画也没系统学过,只能算有美术基础。纯粹自发学习和练习的建筑钢笔画的数量,也没有超过50张,我不太主张以数量代替用心。不用心的画我也画过,结果只能是连看都不想看,能被自己恶心到,这么烂的画也能画出来。所以,从那以后,再也不画不过脑子的画了。


每一张习作都是完整的画

最适合我的就是找到感兴趣的画,找出一个局部,仔细刻画,无论从形体到明暗,完全的画下来,每一笔都要做到意在笔先,没想好不能动笔。但是,画了就不要觉得不够好就不继续,一定要咬牙把画画完,画完之后会得到更多的启发和收获。


找根最适合自己的笔

钢笔画,不能顾名思义,我用的不是书写用的钢笔,而是针管笔,或者樱花一次性针管笔,粗细自己各选几只吧。如果非要说有什么要求,那就是流利。我用过红环和斯德罗的针管笔,我会用最细的砂纸,对针管笔的四边稍作打磨,这样,笔尖会稍稍圆滑一些,不要看这一点点圆滑,带来的变化就是画绿化和树叶的时候,会非常流畅,不划纸。假如这张纸是用来上水彩的,那就更好了,不会因为笔尖划过纸的地方出现洇渍,这一定不是计划要出现的水彩效果。


纸张

无所谓,就是A4普通打印纸就可以了,要求高一点就买80g的吧。再有些追求就用A3的挑战一下自己的耐心,试想仔细画一张充满细节的建筑画,有多么激动人心,整幅画面都是建筑细部和节点,以及建筑投影里精彩排列的线条。


不浮躁

如果对着一张画来临摹会产生压力,那么我会临摹精彩的局部,甚至个别的线条部分,不是交作业,就是提高自己和建立对钢笔画的兴趣,那就更灵活的去画。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啊。任何钢笔画都是一笔一笔画出来的,我是先通过简单的练习提高自己的自信心,未尝也是一种好办法。因为觉得面对很大的一张画无从下笔,所以想尽快把画临摹完是不可取的。目的不仅仅是画完,而是学习,通过临摹学习如果用不同的线条排列刻画形体。


1.29 已更新

无人邀请,自己来的。目的把自己从零开始的过程分享一下,自学钢笔画,无老师无教材,因为学钢笔画不难,而且很有趣。

可以在短时间内提升很快,唯一要注意的就是,每一张画都要仔仔细细,认真静下心来画完。

不要耍帅,画钢笔画我不认为可以做到像国画那样挥毫泼墨,可以这么认为,画钢笔画就像绣花,要对笔下的每一个笔触和线条负责。


题主说只是作为一个兴趣爱好,有点太可惜了,钢笔画的应用范围远超出我们的想象和日常所见。希望能引起题主的重视,因为画一张画用的时间和花费的精力在某种程度上说是差不多的,但是,如果多用些心思,得到的结果是不一样的。怎么说,当作一个以后可以炫耀和给生活工作带来更多回馈的技能,这样想功利一些,是不是更合适。


我只对钢笔画这一件事能说几句话,发几张图,希望能给题主一些启发,或者一些鼓励吧。对我来说找到一个有共同爱好者,一个共同的话题不容易,很开心。


先发几张工作的用图

钢笔线描底稿


继续更新一下,钢笔线条+淡彩效果,我始终相信,用心对待每一张画,就会有回馈,因为,每一根线条都是有生命的。


钢笔底稿

屋顶底稿


线描+淡彩,目的是清晰表达设计意图,突出重点,其他部分做淡化处理。


透视底稿(临摹)


淡彩





鸟瞰图,单纯的钢笔线稿。


空间分析(除了填色,钢笔线条是主要表达手段)


建筑高度控制示意


主要突出屋顶的天际线变化



临摹


线描稿


填色稿


线描稿


填色稿


钢笔稿


彩铅稿



透视线稿。对物体的质感尽量少做刻画,基本是突出一下明暗的对比,哪怕这个对比很小,不能没有,否则这幅画就会很平,没有张力。


马克笔上色,效果很差,还不如只上彩铅,还是水平问题。


这是室内,不是建筑画,也算是建筑钢笔画的一个过程作业。颜色过艳,笔触凌乱无章法,请大家避免我这个情况。




这也是建筑钢笔画,只不过说的是建筑和空间的关系,这类分析示意图,有它自己的属性和美。


稍微有点钢笔画基础的人,都可以轻松画出,不是吗。



建筑和路网形成的肌理,很容易看懂,却不容易说清。

一张简单的钢笔画,或许在工作中常用,意图清晰的示意图,希望能给题主带来工作的启发。

这几棵树的平面围和示意,也就是纯粹的钢笔线条了,只是注意了粗细运用。

树的样子很难看,但是,这张画说的是矮墙对于建筑私密性的重要,谁会在意这棵树美不美呢?所以,建筑钢笔画在这各方面反而忽略了技法本身,作为一个重要的沟通技能凸显了出来。还是不要仅仅只作为兴趣了。

某种住宅形式的排列规律,整个图都很简单,最难的也许就是小汽车了吧。

上图说的是屋顶的高度和形状的对比,以及这样的不同会对居住和功能产生的影响。

上图说的是入口的各种形式和规律,如果说单纯徒手画完的话,15分钟都用不了。

钢笔画的分析图(插图)。上面这些图都很简单,都是不需要卖弄线条的,相反,却说简单清楚一个用语言和文字很费力才能说明白的事。



上面是工作中用到的图,下面发的图都是纯兴趣而画的。

今天持续更新一下,把前期所有的建筑钢笔画发上来,大概十几张。


钢笔画爱好者,无缘无故的喜欢,尤其是建筑钢笔画。没怎么画过人和景物,只喜欢画建筑,我把我自己从第一张到最近的一张和题主分享一下,主要是这个过程,至于画本身不重要,权当抛个砖吧。


1、看书是要看的,尤其是要看国外的钢笔画,尽量少看国内的,不是国内的不好,是要找到这种画种的源头,从最高水平的作品去欣赏。推荐英国水彩画家特纳的作品,尤其是有关建筑的一些,他对建筑细节的刻画,是很适合钢笔画借鉴和学习的。先去看什么是好的,至于国内的好不好最好不要先不管。我是没系统学过钢笔画,一节课也没上过,但是素描是学过几节,这是美术的基础,没法绕过去。


2、从书中要找出对一个事物描绘的笔触和方法,不要一开始就临摹一副很大和复杂(相对的,只要你觉得信息量太大,就不要硬着头皮上)的画。最好先画些局部,通过局部先作为入手的方法,有了兴趣才能进一步提高水平。


3、既然是建筑画,做练习时少画静物,尽量去看看自然的景物是怎么刻画的,提高对一些非具体形象的概括能力,如:云、水、树、影子等等。把人和静物先放一放,把视野提升到一个比较概括的层面,不要一上来就抠细节。


4、还是要看看美术基础的书,还是尽量看国外的,不要看美术院校考试的那种。你是通过了解素描本身,对钢笔画有促进,基本就是要画一画,再来看看书学一学,这样反复对照进步才快。


5、尽量不要用辅助工具,类似尺子之类的,学习钢笔画就是对自己手、眼、脑的一种协调锻炼。不要怕开始画的丑,一定要明白什么是丑,什么是美,要有一个阶段目标。透视最主要的是你要理解,不要在画面中出现明显的错误,或者说看着不顺眼的地方。这是一个理解建筑的基本方式,如果没理解,没弄明白,还是要从心里彻底弄清楚,主要是理解。


6、我从开始看画,偏执的认为,有写实风格的,经典的画就是美的。现在看,确实很片面,但这个主要审美观没重大变化。我买学习用的工具书时,一定是要用这个来衡量的。开阔眼界的看看就行了,能值得临摹的,充满大量细节的,不含糊概括的钢笔画才值得买。


这是第一张钢笔画,是用最常见的签字笔画的,原图是一张照片。

素描关系很重要,剩下的就是用什么笔触表现这种素描关系。

大坑,慢慢填吧。

和题主一起分享我的每一步对钢笔画的心得。

这张图是没想清楚到底用什么笔触去表达所绘对象。

仅仅做到了表达了相对正确的素描关系,远看是能感知是一副黑白风景,但是近看笔触经不起推敲。

还是用普通的签字笔画的。


还是要一笔一笔的画,甚至是一个点一个点的画,每画一个局部就要检查一下是不是合理的表现了素描关系。笔触是放在第二位去考虑的了,所以,有些地方看着透视和笔触不够自然,还是处于摸索时期。


房子上面的树画的很失败,但是,檐口下面的画法笔触找到一点感觉,每幅画就是这么一点点摸索和找到感觉的。前提是,耐心一点一点的话,不能想着一挥而就的潇洒。

中间的门里的色调很深,需要反复的涂画,但是这个素描关系是很必要的,还是要耐心。


地面表现的很差,从某方面来说不如入这个画的色调,树丛的表现稍好了一点,但是笔触还是不够符合树的形状。

小的细节和形状要注意,比如三轮车和电线杆上挂的灯。没有这些细节的刻画,就没有趣味性,一幅画就没有看点。


还是在学习树怎么画,换了一个笔触表现方式,地面依旧没找到合适的方法。


上图这一张,真的一下对钢笔画产生了兴趣,因为在对左侧这个旧的土坯墙的刻画得到启发,原来土坯的砖可以只画砖缝,就能表现出质感。至于这个质感表现的好与坏是另一回事了,我在画画的过程中是在不断寻求这个兴奋点,来促进自己不断进步。

地面换了一个表现方式,把影子作为重要景物刻画,但是影子边缘太生硬,有喧宾夺主之嫌。

对于整个画面中的阴影部分,该很重的地方,一定要压得下去,才能表现建筑的光感。

如果把整幅画的素描关系,从白到黑,或者说明暗分为0-9,留白的地方自然是0了,那么暗处的阴影部分,有写能达到8了,素描关系很清晰。为何这么夸张的表现一幅画的素描关系?因为本身钢笔画画完给人的感觉就是一副灰色调的画,所以,尽量有些明暗的对比,使整幅画调子很响亮。


上图是把光影下的胡同作为一个主要学习对象,尤其是树下的小汽车,还有书丛本身要简化,因为是突出日光下的“亮调子”。才能与树荫形成冲突,提高画面的紧张感。

地面依旧很糟,但是,我开始明白地面不要只用几根线刻画,需要一个淡淡的灰面去表达。有气死左下角与墙根交接的地面,这个关系就是我要的,有色调,也能让人感到这是一个铺地,但是不能在强烈的日光下太抢眼,淡淡的来几笔就可以了。

主要表现的地方时门洞的阴影带来的强烈对比,要压得下去。


上图中左侧的树干,只起了一个轮廓,没有深入。因为觉得这画如果把树再画完,整幅画就不够轻松,最后还是没画。

但是,作为对建筑的瓦、檐口、砖墙、影子还是做了仔细的刻画,找出对这些墙面笔触的方法。有些墙面是全部竖线条组成,而且要有疏密和点线的断续。

还有,有些地方还是很重,素描关系要明亮。


上图换了针管笔,是想把墙面的排线处理的更细致,把墙面的明暗关系表达的更有层次。

最高的屋顶的檐口阴影,就全是用排线来表达的,这样耐看,透气,这才是钢笔画的特点和优势。

这张画第一次学着画水,主要是表现建筑在水中的倒影,笔触更加放松一点。


上图主要是学习怎么画鱼鳞瓦,照片中的瓦的形状是一样的,要自己有取舍和疏密构图。一定是想好了怎么画,而不是画了才觉得这样不对。

右上角的屋檐用简单的几根线概括,不要画的太仔细,要放松。

整幅画的对比还是很强烈,国画中有句话说的很好,构图要“疏可跑马,密不透风”才好。这也就是有紧张感的构图才是好的构图。


上图把下面的树丛用最简单的方式概括一下,很放松。但是塔尖的檐口要刻画的很用力,在我看来有棱有角才是建筑。但是,我自己把塔身接近树丛的位置,从笔触上融合一下,疏密形成过度。

这张图的遗憾就是,全部竖线条不够垂直,试想,如果全部竖线条都是垂直的,这张画会更具建筑应该有笔挺结实的质感。而这张画的线条给我的感觉是:这个塔是草扎的,哈哈


上图是很失败的一张,全部都在表现建筑的明暗关系,但是形体却丢掉了,尤其是左边的一侧的建筑感觉就是一堵软泥糊在那里。右侧的屋顶刻画很失败,看不出瓦的质感和形状,过于追求正确的素描关系,没有自己合理构图。

每次看到这张图都很窝心,但是,我还是坚持完成了,这样才知道到底问题出在哪了。


上图这张的地面处理已经知道大概方式了,不是几根线就可以把地面概括的,一定也是一个面。左上角的树枝,是一个进步,虽然就是几个树枝但是让我一下明白了怎么用笔和概括。

最右边的远处建筑的概括画法也是让我得到启发,远处的就虚掉,近处的就很清晰了。

很大的一个问题就是,这个建筑不垂直,变形了,这个问题一定要避免。


这张的树枝是对上一张树枝的一个总结和提高,整张画与前面画的不同就是,笔触松散一些,用放松的笔触去刻画一些墙和物体。


这张画是对上面笔触刻画形体的延续,右面的墙面就是一堆笔触刷刷刷,最左下角的石头墩子,我注意了强调石头的棱角和明暗对比。

其实每张画能得到的启发和进步是不同的,有时就是很少一点,这就足够了。

这几张画都开始起铅笔稿了。


笔触,还是笔触,就是钢笔线条的排列、疏密。然后用最大的耐心把画画完。


后来,我也画了一些较为具象的物体,不是建筑,就是学着刻画一些有特点的物体,把握好质感和笔触的处理。


不同笔触,得到的质感就不同,这些是雕塑,去过798的应该不陌生。


这时的我,已经很注意笔触的组合和排列了,说到底,这就是钢笔画的魅力所在,也是我享受画钢笔画的乐趣。

画本身是否好看是另一回事,享受这个画的从无到有的过程才是我想得到的


这张画的笔触是对上面画的一个总结和提高,这个雕塑是铁铸的,我在画的时候就突出或者有意的夸张这个特点,怎么夸张,就是强调明暗的对比,还有形体转折的棱角,不要很圆润的过度。


上图是经过一番折腾之后,也就是仔细看过很多国外钢笔画的书,练过一些钢笔线条的排列,试过各种组合对表现对象质感的表达,发现,不要拿建筑当建筑画,就可以了。

就是用一堆你认为很美的钢笔线条排列出一些几何形体,如果这个过程中,能把一些形体的体积、阴影、质感都放进去,就更好了。

这张画把铅笔稿起的很仔细,需要留白的的地方要想好。不足的地方就是,这个笔有些粗,如果用再细一点的笔就好了。

我自己开始认识到,不要有任何杂乱无章的线,所有的线画上去,都是有目的的,排列要有秩序感,组合起来要美。


上图是对前面的画一个总结和提高,开始很注意笔触的排列和组合。如果局部放大,很可能看不出这是一个建筑,仅仅就是一堆线条。这样对不对?我不知道。


最前面这棵树是留白方式处理。


如果说把钢笔画的作用,从单纯的一个爱好拓展一下,可以放在工作中,起到辅助表达工作理念和意图的作用,一个沟通和表达意见的直观工具。


翻制的一本书的插图



基本就是钢笔白描,如果每棵树都尽量画到接近正圆就好了,还是水平有限。



线条本身没难度,就是一个用法,点、线、粗、细的变化,能表示出不同的范围和示意。


母题就是圆形,大小不同而已。最大的难度也许就是怎么把圆画的尽量圆。

上图最需要注意的是线要保证横平竖直,不要有歪斜。如果每条线的结束用断续来过渡,会显得整幅图比较放松,把视觉中心放在图中间那个“小广场”。


题主,是不是能把仅作为兴趣爱好的观念拓展一下了。

Ⅲ 马克笔画是涂那一层的时候要快,均匀还是全部的不等干就涂呢

马克笔手绘动漫教程,不转后悔!
经常有人询问如何去选色 这是建议
如果喜欢小清新的可以再添加一些浅色系
灰色系列很重要尽量不好删减
我勾选的这张色卡不能保证你想要的所有色都有。
但是颜色的几大色系已经全部在内 肤色有七只
另外马克笔 尽量多买颜色 touch3也很便宜 两元以内
差不多300左右就能秒了全色 但是说真的我这里的全色我始终感觉还是缺了点什么。
总之马克笔当然是 颜色越多越好了
相关工具
勾线工具
针管笔我用的是 美辉 和樱花!
好处使用方便 非常好控制。但是呢画出来的线条是死线!
没有什么变化。也可以说是硬线条!
还有就是这个笔勾的线、用橡皮一擦就会变淡!
但是防水性很好!配合马克笔使用很不错!
蘸水笔可以按照力度控制线条变化 尤其是g笔尖 如上图 灵猫装的就是斑马g笔尖
线条固然 好 但是对于纸张要求苛刻 马克笔纸无法使用我亲身体会。

Ⅳ 皮肤有些暗黄,想要买护肤品改善下,能推荐些有用的吗

皮肤比较暗黄的妹妹,需要外擦护肤品,加上食用一些养生的饮品才能够产生更好的作用。

还有一些美白产品其美白效果也非常好,比如说科颜氏的维C精华,雪肌精的雪水,但其酒精会含量过高,敏感皮肤慎用。

想要真正的去黄不仅要从护肤品上着手,还需要注意调整生活习惯,早睡早起,多吃些滋补的食品,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热点内容
木拱门花艺 发布:2025-07-12 13:56:02 浏览:321
养一朵心花 发布:2025-07-12 13:47:26 浏览:988
情人节逛街拿着花 发布:2025-07-12 13:46:46 浏览:330
南非菊花语 发布:2025-07-12 13:42:39 浏览:989
花语是痴情 发布:2025-07-12 13:37:10 浏览:787
荷花工桌 发布:2025-07-12 13:36:14 浏览:685
白玫瑰系列 发布:2025-07-12 13:24:54 浏览:735
樱花茗茗 发布:2025-07-12 13:18:03 浏览:401
梁湘润梅花 发布:2025-07-12 13:14:06 浏览:668
花卉降温越夏 发布:2025-07-12 13:10:55 浏览: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