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樱梅茶花 » 梅花九首其一

梅花九首其一

发布时间: 2022-01-14 14:56:47

A. 谁能提供高启的《梅花九首(其一)》的赏析

琼姿只合在瑶台,谁向江南处处栽? 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 寒依疏影萧萧竹,春掩残香漠漠苔。 自去何郎无好咏,东风愁寂几回开? 此是明代诗人高启著名的咏梅诗名作,共九首,每首皆飘逸超群,力写梅之高韵。这里选的是第一首。 诗人首先用反衬法来写梅花的超尘绝俗,以疑问的方式提出质疑,但又无须回答,寓答案于疑问之中,衬托出梅花的不俗气质和灵秀仙骨。诗人认为像梅花这样具有琼玉般姿容的花种只应留在天上神仙居住的瑶台之上,却不想仙家却将它栽向了山林秀美、人杰地灵的江南,从而突出了梅花的神奇身份。韩冕诗曾说“梅花本是神仙骨,落在人间品自奇”。韩冕是从正面去言说,而高启则是从反面去衬托。用意虽同,但表达方式却迥异,高诗以疑问起句却更能吸引人的注意和思考。 “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两句是为人传诵的名句。诗人以高士、美人作比,又以雪满山中和月明林下作为背景来映衬高士、美人,进一步突出了梅花的孤傲高洁与清秀闲雅的精神。此两句也是在写梅的风骨与魂魄。清代学者曾强拉硬扯,寻找出这两句当中的典故,说“雪满山中”出自东汉袁安家中卧雪之典,“月明林下”出自隋朝赵师雄于月夜林中酒肆与梅花化作的美女相互饮酒之典。其实,这两句没有这典故的限制反而会使梅花的品格显得更为圣洁与超逸。此两句分别都构成了一幅美得令人心颤的意境,又何须什么典故来支撑呢?宋代隐士林逋写梅,也含有颂梅风标绝尘之意。但林逋诗重在写梅之风韵,而高启诗则重在写梅之风骨。“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韩冕诗)梅之傲雪怒绽才显出她的高洁骨气。“万花敢向雪中出,一树独先天下春”,元代杨维祯的诗也是赞梅之雪中独放的勇气。可见,高启的“雪满山中”句重在写梅的气节。 五、六句诗人进一步用竹来烘托梅的清俊身影,用苔掩残香表达对梅之高尚品格的尊重。松竹梅乃“岁寒三友”,萧萧竹声中更显寒梅的固守清贫;漠漠青苔心甘情愿地承载着残梅的零落花瓣,并将残梅的清香融化在它的躯体中,使香保持得更久长些。七、八句则借抬高南朝诗人何逊的咏梅佳作而表达了他的自负,似乎只有他高启才是梅的知己。 高启之前写梅之诗已众多,但他却能脱出前人的窠臼,采用多方譬喻与衬托的手法写出梅的气节,突出梅的风骨与精魂,却是难得的。他的这种譬喻也对后世产生了影响,曹雪芹《红楼梦》中写《终身误》的曲子,有“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之句,其构思恐怕也受到高启诗句的启发。

B. 古诗梅花九首其一高启颈联赏析

颈联分承颔联,进一步加以申说:山间的秀竹,自然不会放过与高士交结的机会,他们把自己萧萧竹声的清寒,奉献给梅花的身影,好让疏朗的梅影借着这清寒,更显得仪态高峻;山间那默默的青苔,也知道爱怜美人,当梅花完成报春的使命,留有余香的花瓣半蚀于春泥中时,青苔用自己的身体来掩盖“美人”躯体。

C. 梅花九首(1)运用了什么手法,写出了梅花什么特点

采用多方譬喻与衬托的手法写出梅的气节,突出了梅花的孤傲高洁与清秀闲雅的特点

D. 梅花九首其一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运用了比喻、对偶、用典的手法。

诗人为梅花定下高士美人这样基本的品格意象,然后围绕此一核心展开多侧面、多层次的描写。高启之前写梅之诗已众多,而高启的《梅花九首》又在咏梅诗的天地里开辟出一片新领域。这一方面,表现为对咏梅传统的继承,另一方面,表现为对咏梅题材的创新。

赏析

《梅花九首》用“高士”和“美人”比喻梅花,将梅花塑造成传统的隐士、高士或美人,就是对传统写法的继承。组诗第一首引用了“袁安困雪家中卧”和“赵师雄罗浮山梦遇梅仙”两个典故,将梅花比拟成“高士”和“美人”。

“高士”即“隐士",“美人”便是“仙人”,他们在白雪覆盖的山中和月光笼罩的林下独处,远离尘世的喧嚣,清幽寂寞、遗世独立,显得高洁雅逸。此外,诗中还使用一些相近的意象,例如“缟袂”、“罗浮”、“翠羽”、“白衣宰相”、“花神”。有的意象展现了女性之美,继承了苏轼擅于将梅花女性化的写作手法。

E. 梅花九首(其一)明 高启琼姿只合在瑶台,谁向江南处处栽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寒依疏影萧


小题1:首联讲梅花本应开在瑶台,不知为何却开在江南,揭开了其超凡脱俗的特点;(2分)颔联把梅比喻成高士美人,揭示了其孤傲高洁的特点;(2分)颈联用疏影残香揭示了其淡泊自爱的特点。(2分)
小题2:借用何逊的典故,(1分)说天下除了何逊之外,无人真正懂梅,言外之意为,当今只有诗人自己才真正懂得梅,表达了诗人的寂寞,(2分)诗人引梅为知己,表达了自己的高洁与傲骨。(2分)

F. 梅花九首其一高启运用了什么修辞

高启的《梅花九首》(其一),运用了比喻、对偶、用典的修辞手法,表现了诗人高贵雅洁、超凡脱俗、怀才不遇、寂寞愁苦的情感。

首联以梅自喻,写梅花本应住在天宫之中,却落到人间江南,来表现自己出身高贵却被贱待。颔联以 “高士”“美人”为喻,也是自比,表现自己高洁的品质与高超的才华。

作为一首七言律诗,颔联和颈联对仗工整。上下两联平仄协调,读来琅琅上口;词性相同,恰如彩线贯珠。特别是颈联的“萧萧竹”对“漠漠苔”,一动一静,诉诸读者的听觉和视觉,可谓妙绝。

尾联借用何逊的典故,说自从南朝诗人何逊写了大量的梅花好诗以后,就很少有人再写出梅花诗了。然后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不被理解的寂寞与愁苦之情。

G. 梅花九首其一,诗中的梅花有什么特点.诗人这

梅花九首其一,诗中的梅花有什么特点.诗人这
诗人首先用反衬法来写梅花的超尘绝俗,以疑问的方式提出质疑,但又无须回答,寓答案于疑问之中,衬托出梅花的不俗气质和灵秀仙骨。
希望能帮到你

H. 梅花九首其一尾联如何表达诗人情感

问世间情为何物,
直教人生死相依

I. 梅花九首 高启15.本诗体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全诗复托物言志,以梅制自喻,表现了诗人高贵雅洁、超凡脱俗、怀才不遇、寂寞愁苦的情感。
①首联写梅花本应住在天宫之中,却落到人间江南,来表现自己出身高贵却被贱待。
②颔联以 “高士”“美人”为喻,也是自比,表现自己高洁的品质与高超的才华。
③颈联写萧萧寒竹来依偎,漠漠春苔护残香,是为了衬托梅花的高洁,其实还是写自己无人赏识,不受重视。
④尾联先借何逊的典故,后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不被理解的寂寞与愁苦之情。

J. 梅花九首其一使用典故的艺术特色

人首先用抄反衬法来写梅花袭的超尘绝俗,以疑问的方式提出质疑,但又无须回答,寓答案于疑问之中,衬托出梅花的不俗气质和灵秀仙骨。诗人认为像梅花这样具有琼玉般姿容的花种只应留在天上神仙居住的瑶台之上,却不想仙家却将它栽向了山林秀美、人杰地灵的江南,从而突出了梅花的神奇身份。韩冕诗曾说“梅花本是神仙骨,落在人间品自奇”。韩冕是从正面去言说,而高启则是从反面去衬托。用意虽同,但表达方式却迥异,高诗以疑问起句却更能吸引人的注意和思考。

热点内容
情人节便利店活动 发布:2025-07-09 16:30:12 浏览:223
四个字的兰花 发布:2025-07-09 16:10:31 浏览:467
新疆梅花草 发布:2025-07-09 16:07:46 浏览:874
花艺摄影布景 发布:2025-07-09 16:06:52 浏览:948
樱花雨礼物 发布:2025-07-09 15:53:40 浏览:577
岷县盆景市场 发布:2025-07-09 15:40:52 浏览:740
一朵朵火焰 发布:2025-07-09 15:38:44 浏览:787
海棠要闻 发布:2025-07-09 15:18:38 浏览:985
海棠有毒性 发布:2025-07-09 15:12:10 浏览:442
雨意荷花 发布:2025-07-09 14:51:38 浏览: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