驯鹿和梅花鹿的区别
㈠ 驯鹿\马鹿和梅花鹿它们的角都可以作药用吗有什么区别
没有任何药用价值!
㈡ 驯鹿角和梅花鹿角哪个好
驯鹿角是以鹿科动物驯鹿骨化的角为主要材料制作的中药。
【药 名】:驯鹿角
野生驯鹿角(7张)
【来 源】:为鹿科动物驯鹿骨化的角。
【功 效】:补肾壮腰、活血散瘀。
【主 治】:用于肾阳不足、精血亏虚之畏寒肢冷、阳痿早泄、宫冷不孕、腰膝酸痛、精神倦怠、头晕耳鸣、虚劳等症。用于疮疡肿毒、乳痈、瘀血作痛、腰脊筋骨疼痛等症。
【性味归经】:咸,温。入肝、肾二经。
【用法用量】:内服:水煎服或研末服5一10克,外用适量。
鹿角,中药名。为鹿科动物马鹿Cervus elaphusLinnaeus或梅花鹿Cervus nipponTemminck已骨化的角或锯茸后翌年春季脱落的角基,分别习称“马鹿角”、“梅花鹿角”、“鹿角脱盘”。分布于新疆、青海、东北三省等地。具有温肾阳,强筋骨,行血消肿之功效。常用于肾阳不足,阳痿遗精,腰脊冷痛,阴疽疮疡,乳痈初起,瘀血肿痛等病症的治疗。
入药部位
已骨化的角或锯茸后翌年春季脱落的角基。
性味
味咸,性温。
归经
归肾、肝经。
功效
温肾阳,强筋骨,行血消肿。
主治
用于肾阳不足,阳痿遗精,腰脊冷痛,阴疽疮疡,乳痈初起,瘀血肿痛。
相关配伍
治肾虚伤冷,冷气入肾,腰痛如掣:鹿角屑30g(酥炙),附子60g(炮),桂心1g。为末,酒糊为丸,梧子大。盐、酒下三五十丸,空心服。(《三因方》鹿角丸)
用法用量
6~15g。
㈢ 驯鹿与麋鹿有什么区别
一、形态特征不同
1、驯鹿:驯鹿体型中等,头体长120-220厘米;肩高87-140厘米;雄鹿角长度52-130厘米,雌性鹿角长度23 - 80厘;重量60-318千克。
二、栖息环境不同
1、驯鹿:栖息在寒温带针叶林中,处于半野生状态。食物主要是石蕊,也吃问荆、蘑菇及木本植物的嫩枝叶。鄂温克猎民照顾驯鹿很粗放,过着“逐石蕊而居”的游牧生活,不定期的迁居,主要活动在大兴安岭北部的激流河、阿穆尔河、呼玛河、阿巴河一带。
2、麋鹿:适于在沼泽地活动;长而多毛的尾,利于驱赶飞扰的昆虫;从饲养麋鹿喜泡水和泥浴的习性判断,它们过去生活于温暖潮湿泽地。喜平原、沼泽和水域,长江三角洲平原湿地显然是它栖息的理想生境。
三、生活习性不同
1、驯鹿:驯鹿最惊人的举动,就是每年一次长达数百公里的大迁移。春天一到,它们便离开自己越 冬的亚北极地区的森林和草原,沿着几百年不变的路线往北进发。
2、麋鹿:麋鹿性好合群,善游泳,主要以禾本科、苔类及其它多种嫩草和树叶为食。人工饲养其饲料种类由三部分组成: “细粮”包括小麦麸、大麦、玉米、豆饼;大豆秸秆纤维化程度较高是“粗粮”。
㈣ 梅花鹿肉与一般家鹿肉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摘要 梅花鹿可以私人饲养,但要符合以下条件:
㈤ 驯鹿是梅花鹿吗他们的鹿血营养价值一样吗
首先梅花鹿和驯鹿不是同一属,是不一样的。再就是有药用价值的鹿血主要为为鹿科动物梅花鹿和马鹿的血液。
驯鹿,又名角鹿。是鹿科驯鹿属下的唯一一种动物。雌雄皆有角,角的分枝繁复是其外观上的重要特征。驯鹿主要分布于北半球的环北极地区,包括在欧亚大陆和北美洲北部及一些大型岛屿。在中国驯鹿只见于大兴安岭东北部林区。中国鄂温克族使用驯鹿作为交通工具。下图为驯鹿,给圣诞老人拉车的就是驯鹿。主要是作为交通工具
梅花鹿你应该认识,下面只说说它的价值:
梅花鹿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据记载,服用鹿茸有“补精髓、壮肾阳、健筋骨”之功。认为“凡含血之物,肉差易长,筋次之,骨最难长。故人自胚胎至成人二十年,骨髓方坚。惟麋鹿角自生至坚,无两月之久,大者至二十余斤,计一日夜须生数两。凡骨之生无速于此。虽草木易生,亦不及之。此骨之至强者,所以能补骨血,坚阳道,益精髓也。”古人认为鹿角骨质生长迅速,是有某种特殊的物质在起作用。有分析和临床证明,鹿茸含有内分泌素鹿茸精等,有增强人体各种机能的作用,被认为是滋补强壮药物。
鹿血为鹿科动物梅花鹿和马鹿的血液,系名贵中药。自古以来就是宫廷皇族、达官显贵治病健身的珍品,以其为主的复方制品被称为仙家服食丹方。
鹿的血液。宰鹿时盛取血液,风干成紫棕色片状用,亦可鲜用。味甘、咸,性热。能益精血,补阳气,止血。用于精血虚亏,阳气不足,头昏耳鸣,心悸短气;体倦乏力,肢体欠温或崩漏失血,吐血,鼻衄等。风干的鹿血可研细末,用酒调服或以酒送服。
马鹿的经济价值和药用价值也很大,就不再介绍了,基本等同于梅花鹿
㈥ 驯鹿和麋鹿有什么区别
一、形态特征不同。
1、麋鹿,体长170-217厘米,尾长60-75厘米。 雄性肩高122-137厘米,雌性70-75米厘米,体形比雄性略小。一般麋鹿体重120-180千克,成年雄麋鹿体重可达250千克,初生仔12千克左右。
角较长,每年12月份脱角一次。雌麋鹿没有角,体型也较小。雄性角多叉似鹿、颈长似骆驼、尾端有黑毛,麋鹿角形状特殊,没有眉杈。
二、分布范围不同。
1、麋鹿原产于中国长江中下游沼泽地带,在10000年-3000年以前相当繁盛,以长江中下游为中心分布西从山西省北到黑龙江省,在朝鲜和日本也发现过麋鹿化石。
2、驯鹿主要分布于北半球的环北极地区,包括在欧亚大陆和北美洲北部及一些大型岛屿。在中国驯鹿只见于大兴安岭东北部林区。中国鄂温克族使用驯鹿作为交通工具。
三、栖息环境不同。
1、从麋鹿宽大的蹄及蹄间有皮腱膜分析,适于在沼泽地活动;长而多毛的尾,利于驱赶飞扰的昆虫。
从饲养麋鹿喜泡水和泥浴的习性判断,它们过去生活于温暖潮湿泽地。喜平原、沼泽和水域,长江三角洲平原湿地显然是它栖息的理想生境。
2、驯鹿栖息在寒温带针叶林中,处于半野生状态。食物主要是石蕊,也吃问荆、蘑菇及木本植物的嫩枝叶。
鄂温克猎民照顾驯鹿很粗放,过着“逐石蕊而居”的游牧生活,不定期的迁居,主要活动在大兴安岭北部的激流河、阿穆尔河、呼玛河、阿巴河一带。
(6)驯鹿和梅花鹿的区别扩展阅读:
中国驯鹿都是半家养的种群。由于长期近亲繁殖,遗传衰退严重,加之疾病、天敌为害,生死数量大致相抵。1950年至2000年来一直徘徊在1000只左右,1939年853只,1945年400只,1957年629只,1967年795只,1976年955只,1985年904只。
驯鹿是鹿科动物中数量最多的种,据调查全世界的野生驯鹿在1986年有390万只。前苏联是拥有驯鹿最多的国家。据1985年统计,俄罗斯野生驯鹿有98万头,半家养驯鹿有223万只,每年利用约15-20%。
驯鹿致危因素
遗传衰退及疾病。饲养情况 中国现有的种群都属于半家养。现有保护措施依据牧业承包责任制办法,分群负责,承包给有管理经验的鄂温克猎民,按劳力按户分配只数和游牧地区。此外,额尔左纳左旗畜牧局定期选派有经验的兽医师上山为驯鹿检查治病。
驯鹿是居住在北极圈附近的北方民族的肉食来源,同时也利用其毛皮、鹿乳或用为运输工具。例如北美的印第安人、科拉半岛上的萨哈来人和亚洲北部的鄂温克族,都很相似,他们对驯鹿的管理和保护都很重视。国际驯鹿会议每3年召开一次,交流各国驯鹿研究、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的经验。
驯鹿保护措施
可考虑由俄罗斯引进的新的健康种鹿,采取种群遗传复壮措施,提高存活能力;同时,应扩大游牧区或引进新鹿群,结合林区发展规划在大兴安岭东坡开辟新的饲育基地。应建立驯鹿疾病防治站,全年进行结核病、寄生虫等的防治工作。
此外,当考虑建立种群谱系,开展驯鹿种群遗传学研究,发展这一森林型鹿类资源,为中国亚寒带针叶林的综合发展提供多样性模式。
㈦ 梅花鹿和驯鹿哪个皮贵
梅花鹿和徐璐哪个皮贵梅花鹿和徐璐当然是徐璐的皮很贵?徐璐的皮毛很厚。
㈧ 麋鹿和鹿有什么区别
麋鹿(学名:Elaphurus davidianus)又名“四不象”,是世界珍稀动物,属于鹿科。因为它头脸像马、角像鹿、颈像骆驼、尾像驴,因此得名四不像。
㈨ 驯鹿和鹿有什么区别
驯鹿 又称角鹿,俗称“四不象”。分布在大兴安岭西北部,数量极少,是我国珍稀动物。雌雄头上都有长角,分叉很多,多者超过30叉,故称“角鹿”。长相奇特,真是角象鹿非鹿,头似马非马,身似驴非驴,蹄似牛非牛,因此得了个“四不象”的俗名。
驯鹿肩高1米多、悬蹄发达、尾极短。夏毛深褐,冬毛棕灰。性情温顺、有蛮劲,耐寒、善游泳。栖息寒带针叶林,以地衣、嫩枝、谷类、草类为食。除采取鹿茸外,皮毛柔软防潮防寒,肉可吃,乳营养丰富。
梅花鹿 偶蹄目鹿科,是鹿科中体形适中、花斑最美的一种。鹿茸就是梅花鹿、马鹿等未骨化的鹿角。梅花鹿是国家一类保护动物。野生数量稀少,东北仅分布在长白山地。
梅花鹿身体匀称,四肢细长,尾巴短,身长1.5米左右,体重100公斤左右。雌鹿不长角,雄鹿生有一对分杈角。毛色夏季为栗红色。身体两侧整齐而明显地生有白色圆斑,远望犹如朵朵梅花,故名梅花鹿。到了冬季,毛色为烟褐色,白斑消失。
雄鹿第二年开始生角,每年增一杈,五岁后共分四杈而目。每年春季旧角脱落,生出新角,这就是驰名中外的鹿茸。成长雄鹿,一年锯收两次鹿茸。
鹿肉可食。鹿皮能制革或入药。鹿血、角、骨、胎、脯、鞭、尾、筋、肾等均供药用。梅花鹿不仅经济价值高,而且还是著名观赏动物。
驼鹿 它是鹿类中最大的一种。分布在大小兴安岭。数量稀少,是国家第二类保护动物。身长2米多。头部又大又长。鼻形如驼,长而下垂。毛色棕、黄、灰混合。肩上突起很高一座驼峰,故得名“驼鹿”。
驼鹿栖息森林湖沼附近,性孤不喜群居,善游泳。除可采用鹿茸外,肉可食,皮可制革。鼻子俗称犴鼻子,与熊常、猴头、燕窝齐名,合称为我国北方四大名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