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与古人
⑴ 梅花比喻,哪些古人
关于梅花的诗句: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林逋《山园小梅·其一》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黄蘖禅师《上堂开示颂》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卢梅坡《雪梅·其一》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陆凯《赠范晔诗》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王安石《梅花 / 梅》
江南几度梅花发,人在天涯鬓已斑。——刘著《鹧鸪天·雪照山城玉指寒》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王冕《白梅》
相思一夜梅花发,忽到窗前疑是君。——卢仝《有所思》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卢梅坡《雪梅·其二》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陆游《卜算子·咏梅》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张谓《早梅》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杜耒《寒夜》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卢梅坡《雪梅·其一》
竹外一枝斜,想佳人,天寒日暮。——曹组《蓦山溪·梅》
冰骨清寒瘦一枝。玉人初上木兰时。——吴文英《浣溪沙·题李中斋舟中梅屏》
⑵ 古代文人中谁喜欢梅花
是王安石。
《梅花》是北宋诗人王安石所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诗中以梅花的坚强和高洁品格喻示那些像诗人一样,处于艰难、恶劣的环境中依然能坚持操守、主张正义,为国家强盛而不畏排挤和打击的人。
“墙角数枝梅”,“墙角”不引人注目,不易为人所知,更未被人赏识,却又毫不在乎。“墙角"这个环境突出了数枝梅身居简陋,孤芳自开的形态。体现出诗人所处环境恶劣,却依旧坚持自己的主张的态度。
“凌寒独自开”,“独自”,语意刚强,无惧旁人的眼光,在恶劣的环境中,依旧屹立不倒。体现出诗人坚持自我的信念。
“遥知不是雪”,“遥知”说明香从老远飘来,淡淡的,不明显。诗人嗅觉灵敏,独具慧眼,善于发现。“不是雪”,不说梅花,而梅花的洁白可见。意谓远远望去十分纯净洁白,但知道不是雪而是梅花。诗意曲折含蓄,耐人寻味。暗香清幽的香气。
“为有暗香来”,“暗香”指的是梅花的香气,以梅拟人,凌寒独开,喻典品格高贵;暗香沁人,象征其才气谯溢。
首二句写墙角梅花不惧严寒,傲然独放,末二句写梅花洁白鲜艳,香气远布,赞颂了梅花的风度和品格,这正是诗人幽冷倔强性格的写照。诗人通过对梅花不畏严寒的高洁品性的赞赏,用雪喻梅的冰清玉洁,又用“暗香”点出梅胜于雪,说明坚强高洁的人格所具有的伟大的魅力。作者在北宋极端复杂和艰难的局势下,积极改革,而得不到支持,其孤独心态和艰难处境,与梅花自然有共通的地方。这首小诗意味深远,而语句又十分朴素自然,没有丝毫雕琢的痕迹。
⑶ 古人对梅花的美称有什么
梅花是中国的十大名花之一,雅称较多,被称为暗香、疏影、寒花、独秀、孤芳、仙姿和斜枝等等。
梅花是乔木或灌木植物,外形美观,花朵淡雅,是中国的十大名花之首,也是花中四君子之一,与松树和竹子并称为岁寒三友。
梅花的变种和品种极多,可分花梅及果梅两类。花梅主要供观赏。果梅其果实主要作加工,一般加工制成各种蜜饯和果酱。未成熟果实含柠檬酸、苹果酸、琥珀酸等;种子含苦杏仁苷;花含挥发油,油中含苯甲醛、苯甲酸等。
梅花的历史
古人对其赞不绝口,有着自己独特的魅力,深受人们喜欢。梅花是中国南京、泰州和淮北等多个城市的市花。
梅花的主要变种为长梗梅和野梅,长梗梅多生长在坡地、林地和路边,叶片为披针形,叶尖较为尖锐,分布在云南省内。野梅的生长在坡地、河流附近和林地等位置,叶片为长圆形或卵圆形,叶尖较为圆润,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和四川省内。
⑷ 梅花在古代中的含义是什么
梅花的象征意义
1.梅花象征品行高洁的隐士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这是林和靖最著名的诗句,他将梅花传神的写照描绘了出来。梅花是一个高洁的隐士,清和淡雅,又有着刚烈直肠的品格。不仅如此,南宋爱国诗人陆放翁咏梅的词《卜算子》里写道:“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借咏梅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的寂寞和不论怎样受挫折也永远保持高风劲节的情操。
2.梅花象征欺霜赛雪的美人古人以梅花比喻美人的非常多,梅花欺霜傲雪,象征着美人的美丽和傲骨。如范成大的《雪后守之家梅未开,呈宗伟》:“瑞雪再三白,南枝尚含情。定知司花女,未肯嫁娉婷。”《金凌志》有传说“宋武帝刘裕的女儿寿阳公主,日卧于含章殿檐下,梅花落于额上,成五出花,拂之不去,号梅花妆,宫人皆效之。”这将美人和梅花融为一体,展现出美人的英姿。
3.梅花象征五福梅花有五瓣,五片花瓣分别带表五种含义它们是:“快乐、幸运、长寿、顺利、太平”。这是用梅花来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希望。用梅花来寄托多种情思,这在世界民族大家庭中是绝无仅有的。
4.梅花象征高雅的气质梅花的姿态浓而不艳、冷而不淡,那疏影横斜的风韵和清雅宜人的幽香,是其他花卉不能相比的。在人们的心中,用梅花比喻一个人是他的言谈、举止等显得高雅,高尚,不粗俗,是内在气质的一种外在表现。
5.梅花象征中华民族的可贵精神梅花在寒冬依然不屈地绽放,象征着中华民族不屈不挠、顽强奋斗、不畏艰难的可贵精神品质。梅花迎霜斗雪,不屈不挠,坚韧不拔,也被认为是最有气节和傲骨的花种,虽然其生长环境恶劣,但依然坚强、快乐地绽放,表现了一种开拓进取,迎接希望的无畏精神与乐观性格。
梅花的风水象征在风水学中,梅花有四德,有“梅具四德,初生为元,开花为亨,结子为利,成熟为贞。”梅花又有五福“快乐、幸福、长寿、顺利、和平”。这个风水中的五行是相合的。在庭院中栽种梅花和竹子,有“竹梅双喜”的意向,以竹喻夫,梅喻妻,常用以祝贺新禧,夫妻和乐。喜鹊在梅花上欢叫的图案,常被称为“喜报早春”,“喜报春光”,“喜上眉梢”,取谐音或寓意。
⑸ 喜欢梅花的古代诗人有那些
1、北宋的林逋
林逋性恬淡好古,弗趋荣利。后隐居西湖孤山,终生不仕不娶,无子,惟喜植梅养鹤,自谓 “以梅为妻,以鹤为子”,人称“梅妻鹤子”。他的《山园小梅》一诗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两句,成功地描绘出梅花清幽香逸的风姿,被誉为“千古咏梅绝唱”。
2、唐代的杜牧
杜牧创作的五言律诗《梅》紧紧围绕梅花的美去写,使梅花的形象得到了完美的塑造。“轻盈照溪水,掩敛下瑶台”。这两句主要描写梅花的姿态优美。“若在秦楼畔,堪为弄玉媒”,假设梅花长在秦楼的旁边,它完全可以以自己的美做弄玉的大媒人,而不会为他人所见笑,进一步突出梅花的美。
3、清代的李方膺
李方膺是清代诗画家、官员,能诗,擅画松竹兰菊,尤长写梅。为“扬州八怪”之一。著名的题画梅诗有“不逢摧折不离奇”之句。后人辑有《梅花楼诗草》,仅二十六首,多数散见于画上。
(5)梅花与古人扩展阅读
梅花是中国十大名花之首,与兰花、竹子、菊花一起列为四君子,与松、竹并称为“岁寒三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梅以它的高洁、坚强、谦虚的品格,给人以立志奋发的激励。在严寒中,梅开百花之先,独天下而春。
唐以前,咏梅诗数量不是很多。唐五代时期,由于当时的自然气候和社会的安定民生发展,上至帝王、名臣,下至布衣百姓咏梅作品大量涌现。杜甫、白居易、杜牧、李商隐等一大批咏梅诗人,以不同的心态和审美观写下了流芳千古的咏梅佳句。
宋、元时代,梅花文化的发展进入兴盛时期。文化上,梅诗、梅文、梅书、梅画纷纷问世,其作品之多为历朝历代之最,梅花也于此时确立了百花独尊、群芳之首的地位。
明清两代是梅花文化的发展期,明代咏梅之风有增无减,杨慎、焦宏、高启、唐寅诸名家,俱有梅花诗;徐渭、姚涞、刘基等,则均有梅花文赋。
辛亥革命以后,创作的咏梅诗词和绘画作品,是空前的,数量上已无法统计。特别是毛泽东、董必武、叶剑英、陈毅等无产阶级革命家,他们以伟大的革命情怀和气概,写下了不朽的咏梅诗篇,成为梅花文化中的新气象、新亮点。
⑹ 古人谁最喜欢梅花
古人喜欢梅花的人很多,很多文人墨客都喜一梅花作诗词,其中最喜欢梅花的应属林逋。
林逋(967一1028),字君复,后人称为和靖先生,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一说奉化大里黄贤村人。北宋著名隐逸诗人。
幼时刻苦好学,通晓经史百家。书载性孤高自好,喜恬淡,勿趋荣利。长大后,曾漫游江淮间,后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山。常驾小舟遍游西湖诸寺庙,与高僧诗友相往还。每逢客至,叫门童子纵鹤放飞,林逋见鹤必棹舟归来。作诗随就随弃,从不留存。天圣六年(1028年)卒。其侄林彰(朝散大夫)、林彬(盈州令)同至杭州,治丧尽礼。宋仁宗赐谥“和靖先生”。
林逋隐居西湖孤山,终生不仕不娶,惟喜植梅养鹤,自谓 “以梅为妻,以鹤为子”,人称“梅妻鹤子”。
梅,「独天下而春」,作为传春报喜、吉庆的象征,从古至今一直被中国人视为吉祥之物。「梅具四德,初生为元,是开始之本;开花为亨,意味着通达顺利;结子为利,象征祥和有益;成熟为贞,代表坚定贞洁。」此为梅之「元亨利贞」四德。梅开五瓣,象征五福,即快乐、幸福、长寿、顺利与和平。
早期,人们对梅花的认识主要局限在梅子的实用性上。如殷商文献《书经·说命》中有“若做和羹,尔惟盐梅”。春秋时期的《诗经》中出现了“山有嘉卉,候栗候梅”的描述,人们称梅为“嘉卉”已反映出对梅花的欣赏态度。晋代的清商曲辞《梅花落》中,开始描述“梅花落已尽,柳花随风散。叹我当春年,无人相要唤”,感叹春光易逝。进入南北朝后,曾出现寿阳公主“梅花妆”的故事和陆凯折梅赠友人报春传情的咏梅名句“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天所有,聊寄一枝春”。唐以前,咏梅诗数量不是很多,但可见人们已从物质的实用性上升到精神层面的感受了。唐五代时期,由于当时的自然气候和社会的安定民生发展,梅花的栽培技艺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这一时期种梅咏梅活动逐渐升温,上至帝王、名臣,下至布衣百姓咏梅作品大量涌现。如唐王李世民的“送寒余雪尽,迎岁早梅新”咏梅绝句,以及杜甫、白居易、杜牧、李商隐等一大批咏梅诗人,以不同的心态和审美观写下了流芳千古的咏梅佳句。
宋、元时代,梅花文化的发展进入兴盛时期。文化上,梅诗、梅文、梅书、梅画纷纷问世,其作品之多为历朝历代之最,梅花也于此时确立了百花独尊、群芳之首的地位。宋代梅诗特多,故在宋代末年的方回《瀛奎律髓》中,别出"梅花"为一类。梅词也多佳作。名家如北宋林逋(和靖)隐居杭州孤山,植梅放鹤,号称梅妻鹤子。其梅花诗词甚多,而"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山园小梅》)的诗句,更是传神佳句。余如北宋的苏试、秦观、王安石等,南宋的陆游、陈亮、范成大等,皆多梅花诗词传世。由于文人墨客、士大夫阶层的闲情雅趣促进了私家园林的兴起,各地纷建梅园,遍植梅树、梅溪、梅湖、梅台、梅亭等赏梅景观的引导效应,使喜梅、植梅、赏梅成为一种社会时尚。梅画作品日渐丰富,涌现出一批擅画梅花的大家,如高僧华光寺长老仲仁、赵佶、杨无咎、马远、赵孟坚等。《全宋诗》中,梅花题材的文学作品有4700多首,《全宋词》中咏梅词1120多首。
明清两代是梅花文化的发展期,明代咏梅之风有增无减,杨慎、焦宏、高启、唐寅诸名家,俱有梅花诗;徐渭、姚涞、刘基等,则均有梅花文赋。另一方面,书、文、诗、画等文化层面也有新的发展和提升。如在咏梅诗创作上,明清两代也是人才辈出,徐渭、高启、方孝孺、李方膺等一批诗人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无论在诗的意境、内涵或是审美观念上都有独到的创新成就。在绘画创作上“扬州八怪”等,尤以金农、李方膺为代表建树起座座咏梅画梅的高峰。
⑺ 古人赞美梅花的古话有哪些
咏梅名句
野梅烧不尽,时见两三花。 明·刘 基
衔霜当路发,映雪拟寒开。 南朝梁·何 逊
应知早飘落,故逐上春来。 南朝梁·何 逊
霜中能作花,露中能作实。 南朝宋·鲍 照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唐·齐 己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唐·王 维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唐·杜审言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宋·王安石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宋·王安石
疏枝横玉瘦,小萼点珠光。 宋·陈 亮
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 宋·陈 亮
欲传雪消息,不怕雪埋藏。 宋·陈 亮 ·
天憎梅浪发,故下封枝雪。 宋·周邦彦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宋·陆 游
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南唐·李 煜
不是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唐·黄蕖禅
从今克己应犹及,愿与梅花俱日新。唐·卢 仝
肠断东风各回首,一枝春雪冻梅花。唐·韦 庄
何方化作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宋·陆 游
雪虐风饕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宋·陆 游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宋,林 浦
不受尘埃半点侵,竹篱茅舍自甘心。宋·王 淇
只因误识林和靖,惹得诗人说到今。宋·王 淇
清香雅韵十分足,俗态嚣主一点无。宋,陈 亮
咱愁贪睡独开迟,自恐冰容不入时。宋,苏 轼
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宋,苏 轼
寒心未肯随春态,酒晕无端上玉肌。宋·苏 轼
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宋。苏 轼
溪回谷转愁无路,忽有梅花一两枝。宋·杨万里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宋·杜 未
梅雷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思量。宋·卢梅坡
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宋·卢梅坡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宋·卢梅坡
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宋·佚 名
才有梅花便不同,一年清致雪霜中。宋·张道洽
何须更探春消息,自有幽香梦里通。宋·张道洽
乱点莓苔多莫数,偶粘衣袖久犹香。宋·刘克庄
⑻ 梅花在古代文人墨客心中的地位
独一无二。
古代的文人墨客对梅花“凌岁寒而独开”的精神无比敬仰,而普通百姓更喜欢梅花的吉祥寓意。历代文人墨客皆喜赏花、咏花和画花,流传下来的作品自然也数不胜数。花有千万种,其中哪一种花的作品最多?有人作过统计,结果发现,在我国文学艺术史上,梅诗和梅画的数量之多,足可以让任何一种花卉的作品望尘莫及。
梅花为何如此深受文人墨客喜爱?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梅花之所以能够成为古代知识分子的偶像,是因为它不仅“天质至美”、“韵逸香清”,而且还是理想人格的象征。它不畏严寒,在众芳摇落之时,与松、竹为友,凌岁寒而独开。而到了春天百花齐放之时,却无意与其他花卉争妍斗艳。这种在逆境中不屈不挠、自强不息,在顺境中不媚于俗、超然物外的崇高品格和高贵气节,正是古代知识分子所崇拜的“君子”人格的生动写照。也正因如此,它才受到历代文人墨客的追捧和敬仰。
⑼ 与梅花有关的古人的故事
宋·陈亮 疏技横玉瘦,小萼点珠光。 一朵忽先发,百花皆后春。 欲传春信息,不怕雪埋藏。 玉笛休三弄,东君正主张。 王淇 梅 不受尘埃半点侵,竹篱茅舍自甘心。 只因误识林和靖,惹得诗人说到今。 梅 王冕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山园小梅 林 逋 众芳摇落独暄妍, 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 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 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 不须檀板共金尊。 雪梅 <宋>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梅花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卜算子 咏梅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⑽ 古代诗人对梅花的雅称
1、暗香
梅花的代称。林逋《山园小梅》:“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王安石《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风亭把盏酬孤艳,雪径回舆诏暗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