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樱梅茶花 » 茶花毒

茶花毒

发布时间: 2021-12-20 23:01:10

❶ 蜜蜂茶花中毒怎么办

茶花进蜜后容易烂子,蜂王停止产卵。你应该晴天连续多喂稀糖水,阴雨天稍微停一下,效果不错的,试试吧。

❷ 福寿山茶毒药是什么茶

福寿山茶是台湾的高山茶,茶叶产地在海拔2600米,由于海拔高于2000米,又细分为高冷茶,是台湾高山茶里级别最高的。茶叶叶面肥厚,茶汤稠密,有青苹果味。香气秀雅持久,入口回香,口味较为清淡。

❸ 暗室养蜂是如何避免甘露和茶花蜜中毒的

暗室养蜂新技术打破了,过去的常规养蜂方法。蜂群在暗室越冬安静结团,不仅可节省饲料、延长寿命,在一些地区还能避免甘露和茶花蜜中毒,现将暗室养蜂新技术介绍如下。

1、茶花盛期管理

在茶花盛期,将蜂群放进暗室人工停产,进入茶花场地放王产卵。但在采集10天左右,蜂巢中的幼虫未开盖前,又须搬进暗室,抽出茶花蜜脾,喂给其他蜂蜜或糖浆然后加入益富源动物食用菌液,在暗室培养越冬蜂。蜂群搬入暗室时.原放蜂场地留1―2群无卵虫脾蜂群收集采集蜂。蜂群进暗室初期,蜜蜂尚不安静,暗室门口离地面2厘米高处可不遮光,即暗室门底下有光线射人.使少数采集蜂骚动着巢后(进暗室后即开巢门,爬向光亮处采集茶花,而后进入留在原场址的蜂群。放在暗室的蜂群,3?5天内,每天下午3?4时搬出暗室放蜂1次.以后逐渐延长放蜂的间隔天数关1个月后看天气酌情放蜂。蜂群进暗室时,巢内茶蜜多的蜜脾必须摇出。蜂群在暗室中可以进行喂饲,万法和室外一一样。

2、茶花中毒防治

茶花期的蜂群采用上述管理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少中毒能培养一批越冬蜂采过茶花的蜂群,蜂巢中未消耗完的茶蜜.必须换脾喂饲,以防止气温下降,蜜蜂食蜜增多,致使成蜂腹胀下痢而死。若蜂群转地饲养,在转地包装前,必须先摇茶蜜,防止转地途中运输中震动,蜜蜂多食茶蜜而引起中毒。

3、越冬期暗室养蜂的管理

蜂群进暗室前,要求培养的适龄越冬蜂是未参加过哺育酿蜜,但又经过排泄的健康蜂。其做法是:囚王断子,将进入暗室前的蜂群离开茶花场地,过3?4天后,用木栅笼冈王,蜂群断子后须保持蜜蜂安静。

4、幼蜂未酿蜜

囚王以后.在大批新蜂出房前,抓紧补饲糖浆与益富源益生菌(糖水比例为1:0.7),使继箱中蜜脾有1/2以上封盖,每脾达1.5千克左右:新蜂出房前3天已停止喂饲的新峰出房后,可用继箱的蜜脾换出巢箱中巢脾。

5、新蜂试飞

囚王后1个月,新蜂全部}H房并经过试、排泄,可进暗室。蜂群断子以后,须用杀蜡一号治蜡3次,以彻底火杀蜂螨.

6、蜂多于脾

暗室中的蜂群,呈团状态,在0左右蜂多于睥的蜂群(蜂路扩大到1.5?2厘米)蜂团紧,安全、若蜂少于脾,蜂团松,气温降低时蜂团收缩。其外壳脱离中心造成死亡。

7、暗室管理

蜂群在傍晚搬入暗室,打开巢,在巢门前浇水,每天1?2次,连浇10大室内温度须控制在5?9度。门天应注意关闭门窗,以保持黑暗,夜晚开门窗通风若遇到闷热天气,室温升高而蜜蜂骚动时,可用电扇通风或洒水降温增湿。

❹ 山茶花的病害有哪些

山茶主要病害有灰斑病、褐斑穿孔病、藻斑病、煤污病、网饼病、纹叶斑病、炭疽病、缺铁病等。以灰斑病、藻斑病、缺铁病、网饼病为害严重。

1.灰斑病

(1)症状特征

灰斑病的症状表现较多。有的叶片上散生圆形或椭圆形黄褐色斑,边缘稍隆起,红褐色。有的却无明显边缘;有的从叶柄开始形成“∧”形褪绿斑;有的则整叶褪色。病部都可见到较粗的黑色小点,叶背多于叶面。潮湿条件下,黑点向四周浸润状扩大。潮湿、土壤贫瘠、黏重、通风不良发病重。

(2)防治方法

①精心管理,避免碰伤或风害、冻害及虫害。

②及时摘除病叶,集中销毁。

③发病初期,喷施1∶1∶200波尔多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0%甲基硫菌灵硫磺悬浮剂700倍液、12%绿乳铜乳油600倍液、50%施保功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

2.藻斑病

(1)症状特征

多发生于中、下部老叶,正背面均有。发病初为黄褐色针头大小圆形斑点或十字形病斑,渐呈放射状向四周扩展为圆形至不规则形灰绿色至黄褐色病斑,病斑上可见细条状毛毡状物。后期病斑呈暗褐色,稍隆起,表面光滑,有纤维状纹理,边缘不整齐,并常在斑周围形成一个绿岛。病原藻喜高湿,大量侵染多发生在雨季。温暖、潮湿的气候有利于藻类寄生,因此,该病多见于热带、亚热带地区的许多种植物上。

(2)防治方法

①注意将花栽植于易排水的高燥处。雨后及时排水,防止湿气滞留。

②疏去陡长枝和病枝,改善通风透光条件。

③铜制剂对藻类有很好的杀灭作用,在易发生侵染的季节里,及时喷施12%绿乳铜乳油600倍液或30%绿得保悬浮剂400倍液、86.2%铜大师(氧化亚铜)1000倍液。可杀死孢子,控制其蔓延扩展。

(1)症状特征

缺铁的茶花植株叶片出现网脉状黄化或全叶变黄,叶肉变为黄色或浅黄色,只有较大的叶脉保持绿色。这是因植株发育不良,土壤黏重,呈碱性或近中性时,土壤中的铁元素不能吸收利用,缺铁造成的。此外,土壤中缺锰,也可引起褪绿而发生黄叶症。

(2)防治方法

①避免将山茶栽植在碱性或含钙质多的土壤中,保持土壤pH在5~6.5之间,或在盆土中施入硫酸亚铁,或施肥时稀薄液肥与矾肥水相间施用,既可满足生育期间所需养分,又可使土壤保持酸性。

②偏碱土壤中浇入0.1%~0.2%的磷酸二氢钾溶液,可使黄化现象得到矫治。

③应急时可浇0.3%~0.5%的硫酸亚铁水溶液。但经常施用硫酸亚铁会造成土壤中硫、铁过剩,使茶花中毒,改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钠0.14克、化学纯硫酸亚铁0.1克较安全,对水500毫升,进行叶面喷施,3~4天1次,连用数次有效。还可用黄叶速绿抗病毒营养液500倍液,或绿亨铁王或市面上复配好的适用于茶花的微肥,按说明用水溶解后浇灌山茶。

4.网饼病

(1)症状特征

网饼病多发生在叶缘或叶尖上。初为针尖大小的浅绿色油渍状斑点,后渐扩展,严重的扩展至全叶,色泽变成暗褐色,叶增厚,有时叶片上卷。叶背面沿脉形成网状凸起,其上具白粉状物,白粉散失后变成茶褐色网状。该病主要为害成叶、嫩叶,老叶有时也发病。

(2)防治方法

①合理施肥,精心管理,提高山茶的抗病力。

②密度适当,雨后及时排水,防止湿气滞留。

③新叶展开期,及时喷施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900~1000倍液,每7~8天1次,连防2~3次。也可在发病初期喷施20%三唑酮乳油1500倍液或75%十三吗啉乳油3500倍液、20%萎锈灵乳油1000倍液。

❺ 市面上有没有避免蜜蜂幼虫茶花中毒的辅助工具

在蜜蜂病虫害防治过程中,要贯彻以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并按照生产无公害蜂产品要求进行。一、蜂病的预防 1、选育抗病蜂种 有两条技术途径,一是在同一品种内定向培育,二是利用杂种优势,选育抗病蜂种。 2、饲养强群 ①保持蜂脾相称,加强蜂群管理 早春蜂群应注意保温,夏季应重视降温。除了蜂巢外部人为保温、降温措施外,应保持子脾上蜜蜂的适当密度,并根据外界温度高低,调整蜂路。 ②淘汰老脾多造新脾 巢脾是蜜蜂繁育场所,也是储蜜场所,同时是病源载体,及时淘汰病群巢脾、老脾能有效减少病源传播。 3、预防蜜蜂病虫害的措施 ①提倡自繁自养 除引进良种除外,不从疫区购买蜂群,以免相互感染。饲料应用自产的蜂蜜、花粉。从外地购进旧蜂箱应严格消毒后再使用,本蜂场发生蜂病,应立即隔离治疗,不要将病群巢脾任意调入健康蜂群,以防交叉感染。每年对蜂箱、巢脾消毒一次以上。 ②改革喂药方法 改传统的糖水拌药为将蜂药加入花粉或糖粉喂蜂。 ③防止蜜蜂农药中毒 了解周围农田喷洒农药情况,采取应急措施,预防或减少蜜蜂的农药中毒。二、常见蜂病的治疗蜜蜂常见病虫害有蜂螨、爬蜂病、白垩病、美洲幼虫腐臭病、欧洲幼虫腐臭病、中蜂囊状幼虫病及茶花、油茶花蜜中毒。 1、大小蜂螨 ①规律及症状 夏、秋季,大蜂螨寄生率高,小蜂螨危害也开始严重。巢门前,有残翅不全幼蜂爬出,经肉眼辨认有的蜂体上附有蜂螨。在割除雄蜂脾时,能发现大幼虫、蛹体上附有大蜂螨,有时见蜂体上附有蜂螨。将新出房子脾抖蜂后,能发现小蜂螨在子脾上乱爬。 ②防治 经常割除雄蜂蛹,清除雄蜂房内蜂螨。在6月上旬,主要蜜源结束后,继箱群可挂氰菊酯(螨扑)治螨。在小蜂螨寄生率上升时,用升华硫均匀刷在封盖子脾上,5天1次,连续2~3次。7月份,在椴树、荆条大流蜜前期可关王或采用处女王交尾,造成断子,让蜂螨暴露在蜂体或巢脾上,再挂氟氨氰菊酯条治螨。大流蜜期不用药,预防蜂药污染蜂蜜。 2、爬蜂病 ①规律及症状 南方一般在春季4~5月份油菜花期,北方5~6月份洋槐花后期、荆条花期易发此病。西方蜜蜂爬蜂病,主要由螺原体、孢子虫等病原综合引起的青壮年蜂病。病蜂爬出箱外,行动迟缓,不能飞翔,聚集在低洼地或草丛中。有的死蜂双翅展开,吻伸出,但不同于农药中毒。 ②防治 药物防治可用柠檬酸。继箱群每晚喂500毫升药物糖浆,内含2克柠檬酸。每天1次,连续喂3次,停3天,再喂3次。 3、白垩病 ①规律及症状 一般发生在春季及初夏,外界气温19~30℃,空气潮湿。由蜂球囊菌寄生引起的蜜蜂大幼虫死亡的真菌性传染病。在巢门口可发现有灰白色或黑色片状硬质幼虫体。患病巢房封盖不齐有凹陷、穿孔。死亡的幼虫呈干枯状,白色或灰黑色,无臭味,无粘性,易被清除。 ②防治 此病发病后不易治愈。蜜蜂春繁时,不喂来历不明的蜂花粉,箱内换入茶花花粉脾或喂茶花花粉可减少白垩病发生。发病轻时,可用药物治疗,用丙酸钙加入糖浆喂蜂,继箱每群喂糖浆0.5千克(含丙酸钙0.5克)。严重时应该换脾,必须蜂多于脾,再喂糖浆。 4、美洲幼虫腐臭病 ①规律及症状 夏季弱群易发病,在大流蜜期,病情减轻,甚至自愈。由幼虫芽孢杆菌引起的蜜蜂幼虫病。4~5日龄幼虫易发病,封盖后死亡。发病的封盖房油亮发光,下陷,有穿孔。腐尸紧贴房壁,挑起有拉丝,褐色有鱼腥味。 ②防治 发病初期,将病脾抽出淘汰,严重的换箱换脾再用药物防治,用盐酸土霉素可溶性粉,每箱(10框)每晚喂500克糖浆(含200毫克纯土霉素),隔4日1次,连喂3次,停3天,再喂3次。采蜜前6周停止喂药。 5、欧洲幼虫腐臭病 ①规律及症状 一般春季脾多于蜂的弱群易发生。由蜂房球菌引起的蜜蜂幼虫病。3日龄小幼虫易感染,4~5日龄死亡,虫体变淡黄色、黄色、直至黑褐色,易清除有难闻酸臭味。 ②防治 西方蜜蜂患此病不严重,在蜜蜂密集,注意保温条件下蜂群能自愈。用土霉素治疗,方法与治美洲幼虫腐臭病相同。 6、中蜂囊状幼虫病 ①规律及症状 南方2~4月与11~12月,北方5~6月,是发病高峰期。由病毒引起,每天上午,可见工蜂从巢内拖出病虫尸体,散落在巢门前。子脾有插花子,房盖有穿孔,房内有尖头死幼虫,褐色无臭,易从巢房拖出。 ②防治 去除病群蜂王,换上健康群成熟王台,新王交尾产子后,蜂群康复快。在断子间淘汰病脾,让工蜂密集,多造新脾。用中草药华千斤藤(海南金不换)干块根15~20g或半枝莲的干草50g,煎汤,可用于20~30框蜂的治疗。 7、茶花与油茶花中毒 ①规律及症状 发生在10~11月份茶花、油茶花开花期。茶花、油茶花流蜜不佳,危害蜂群轻;流蜜好,危害蜂群严重。蜜蜂在采茶花、油茶花后,引起大批幼虫死亡,死亡幼虫散发酸臭味。 ②防治 在茶花、油茶花流蜜期不间断喂饲糖浆(蔗糖与水比2∶3),上午一次,晚上一次,阴雨天不断,结合分区管理效果更好。另外,山区放养的蜂群,秋季易受胡蜂侵害,根治办法要设法找到胡蜂蜂巢彻底毁巢,或捉住胡蜂,粘上毒药,放其回巢,毒杀虫子。

❻ 为什么过量铁离子使茶花中毒

氯化亚铁的水溶液因其发生水解而可以呈弱酸性,从原理上来讲与硫酸亚铁专一样具有属还原性,是可以使用的,但是过量会使土壤无机盐浓度升高,所以只适合碱性土壤的改良。
硫酸亚铁进行水解确实显微酸性,但是原理上是为了增加铁离子,改善植物本身的渗透吸收能力,而不是单纯的施加酸性,所以不能乱用施酸药物。

❼ 蜜蜂采油茶花中毒怎办

当繁殖区缺花粉时 ,在上午 10时前打开巢门 1~ 2小时 ,每隔 1~ 2天对繁殖区用 1 :1的糖浆进行内补饲 ,保证繁殖区饲料容充足 ,这样就可以预防蜜蜂采茶、油茶蜜的中毒。

工蜂要酿造1千克蜂蜜,需要采集10千克花蜜。来来回回总共要飞行32万千米,这个路程大约相当于绕地球8圈。工蜂一出生就开始工作,分工是按照日龄的增长而改变的。

通常情况下,工蜂1~3日龄时,负责保温孵卵,清理产卵房;3~6日龄时转为饲喂大幼虫,调剂花粉与蜂蜜;6~12日龄时改为分泌蜂王浆,饲喂小幼虫和、蜂王;12~18日龄时又更换为泌蜡造脾,清理蜂箱;18日龄之后,其任务就是采集花蜜、水分、花粉、蜂胶及巢门防卫 。

(7)茶花毒扩展阅读

蜂王的社会分工就是专职产卵,肩负着繁衍后代的社会重任。它的身体发展得很健壮,大腹便便,体重是工蜂的两倍,失去了“女性”身材的苗条。

在产卵期间,蜂王每天都要让工蜂饲喂蜂王浆,以促进快速代谢保持旺盛的产卵能力。据专家统计,中华蜜蜂的蜂王1天可产700到800粒卵,不过最多的要比这高出1倍,那是意大利蜜蜂的蜂王,可达1500到2000粒,从重量上来看,每天所产均卵差不多是自身体重的两倍。

❽ 蜜蜂采茶花中毒怎么办

有封盖子脾抽出,用硫磺烟熏3-5分钟,熏后通风10-20分钟将子脾送回原箱。
2、美洲幼虫病预防每框蜂可喂3万单位四环素,或先锋霉素。发病治疗,可用磺胺噻唑纳和土霉素片交替或混合使用,每片混合稀蜜液喂蜂16框,连续喂7-10天。
3、大肚病又叫痢疾病,大多是蜜蜂消化不良和没有及时排泄所致。可用氟哌酸、酵母片一定剂量混合在40-50%的稀蜜水中饲喂2-3天。
4、黑蜂病又叫瘫痪病。主要由于低温和环境潮湿引起,可用20万单位金霉素或新生霉素糖浆治疗,每隔2天喂1次,连续3-4次。
5、白垩病可用浙农大蜂研所研制的白垩净二号,每个幼虫脾喷0.4克,有较好的疗效。
认真做好预防植物蜜粉中毒、农药中毒和病虫害危害工作,实施安全生产,保障蜂群健康。

蜜蜂属于节肢动物门、昆虫纲、膜翅目、蜜蜂科、蜜蜂属。
一、品种介绍
(一)意大利蜂
是一种黄色蜜蜂,原产地意大利。意大利蜂的工蜂腹部一般有三个棕黄色环节,后三节黑色。蜂王腹部一般呈棕黄色,尾端大都呈黑色。
意大利蜂适应性强,性情温驯,便于管理,蜂王产卵力和工蜂哺育力强,分蜂性弱,容易维持大群;工蜂采集力强,善于采集成片蜜源和流蜜时间长的大宗蜜源,泌蜡多,造脾快。意大利蜂的缺点是蜂王产卵没有限制,饲料消耗较多,越冬性能较差,容易出现盗蜂和迷巢,躲避敌害的能力不如中蜂。
(二)中蜂
北方的中蜂体形较大,耐寒性比南方的中蜂强,对南方的湿热气候适应能力较差。南方的中蜂体形较小。
中蜂蜂王一般呈黑色,也有少数腹部呈暗红色;工蜂的腹部黄褐色带黑环。中蜂耐寒耐热,飞翔敏捷,嗅觉灵敏,善于采集零散蜜源和躲避敌害。中蜂造脾性能好,不采树胶,腊质优,抗螨能力比西方蜜蜂强。中蜂缺点是容易发生自然分蜂和飞逃,也易产生盗蜂等。
最适合浙江饲养的有王浆蜂蜜双高产的浙农大1号意蜂品种,以及平湖、长兴的优质蜂王,本地意大利蜂,卡尔巴阡蜂等。
二、蜂群的结构
蜂群是蜜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单位,由蜂箱、巢脾和三型蜂组成。所谓“三型蜂”,就是工蜂、蜂王和雄蜂三种类型的蜜蜂。
一群蜂通常由一只蜂王、上万只工蜂以及繁殖期培育的少数雄蜂组成。
(一)蜂王
蜂王是唯一发育完全的雌性蜂,蜂王的身体比工蜂长1/4-1/3,体重比工蜂约重2倍;寿命较长,可活4-6年。蜂王的职能是产卵,还在维持群体生活的蜂群中起到核心的作用。
(二)雄蜂
雄蜂比较粗壮,雄性器官发育完全,视觉特别发达,蜂群中雄蜂是新蜂王的配偶,在蜂群繁殖上起着重要作用。雄蜂寿命仅3个月,它不会采蜜,依赖工蜂喂饲,且食量大,为工蜂食量的几倍。在繁殖季节过后,要进行人工“杀雄”,在秋末冬初季节,工蜂为了节省饲料,也会将雄蜂驱逐出蜂箱外,让它冻饿死亡。
(三)工蜂
个体最小,要担当蜂群的一切劳务,如采集花蜜和花粉、酿制蜂粮、哺育蜂儿、饲喂蜂王、修建巢房、守卫蜂巢、调节蜂群内的温度和湿度等。
三、蜂群管理要点
(一)转地放蜂
转地放蜂是湖州养蜂的主要形式之一。
1、确定放蜂路线。这是指蜂场全年蜂群繁殖、生产所经过的放蜂场地路线。可归纳为东、北线和中线、西线三条。下例举东、北线。
东、北线。元旦前后北方/蜂群→福建、广东越冬、繁殖 2月底、3月初沿/鹰厦线、浙赣线、皖赣线→江西、安徽采油菜、紫云英蜜 3月下旬、4月上旬/浙赣线、沪杭线、沪宁线→浙北、苏南、苏北和皖北等地采油菜、紫云英蜜 4月底到5月初沿/津浦线、陇海线、胶济线→到苏北、鲁南等地采刺槐蜜,也有的到河北采刺槐蜜 5月底6月初/出山海关→黑龙江、吉林等地利用山花繁殖,采集7月的椴条蜜;也有部分蜂场到辽宁采草木樨蜜,到北京、辽宁采荆条蜜,到黑龙江采油菜蜜或草花蜜等。
越冬性强的蜂群,有的就在本地越冬繁殖,或到江西繁殖,到3月份按上述顺序北上采蜜。蜂群采完椴树、荆条、草木樨、油菜蜜后,就近采胡枝子、向日葵、荞麦、草花蜜等,到8月底9月初蜜源结束,多数蜂场、养蜂户南返本地采集茶花,繁殖越冬蜂,部分蜂场留在东北越冬至11月下旬再返回本地。
同时要物色好蜜源场地。①蜜源面积大,放蜂密度小。②蜜源植物长势好,流蜂稳定。要掌握好蜜源花期衔接才能追花夺蜜,获得优质、高产、高效的目的。
(二)定地放蜂
将蜂群固定在一个蜜源较丰富的地方,并在附近适当搬迁放蜂。本省的主要蜜源有3-4月开花的油菜,花期20-30天,4-5月开花的紫云英,花期20-30天,5月初开花的柑桔,花期10天左右,6月中旬到7月中旬开花的乌桕,花期20-25天,7月到9月上旬开花的棉花,花期60天,10-11月开花的茶叶花。还有部分荆条、枣花、百合、枇杷花等。
(三)四季蜂群的管理
1、春季
①在油菜花开花初期,选择晴天进行蜂群的检查和整顿。抽去无蜂、少蜂、雄蜂多的巢脾和已经长霉的蜜脾,为蜂王产卵创造条件。不足一脾的蜂群及时合并。为了保存优良的机动蜂王,可将弱小蜂群组成双王群。
②早春要加强巢内外的保温。晴天气温14℃以上时,去掉薄膜,适当开大巢门,蜂群可在箱的周围活动晒太阳,同时清除蜂箱湿气。
③做好加蜜脾工作,当蜂箱缺蜜时,应加巢脾,将蜜液加温到37℃,灌于巢脾两面,放入箱内,供蜂群食用。一般安排在中午气温14℃以上进行。
④油菜开花初期,不论箱内贮蜜丰欠,都要喂浓度为40-50%的稀蜜水,以刺激蜂王的产卵和促进工蜂的内勤工作,喂量:每箱蜂群在7框以下,每次喂量为0.25公斤;在8框以上,每次喂量为0.5公斤。勤检查,吃完再喂。
⑤油菜花后期和红花初期,应培育新的蜂王。当蜂群进入增殖期,应及时添加无雄蜂房的优质空脾,使蜂群迅速繁殖,箱外应设置喂水器,水中加入0.5-0.9%的食盐,供蜜蜂吮食。
⑥进入红花期,应多造新脾,以待大流蜜期有足够的空脾贮蜜。同时要抓紧生产王浆和蜂蜜,同时也避免了分蜂现象的发生。
2、夏季
夏季大流蜜期在6月上旬至7月上旬,约1个月左右,主要做好防暑降温,把蜂箱放在树荫下。在蜂箱周围放几个水盆,内盛0.5%的盐水供蜜蜂吸吮。这时期,应在早上7点以前摇蜜;把蜂群中多余的巢脾提出;同时从小群中抽调封盖的老子脾补充采蜜的蜂群,以增强和壮大蜂群,增加王浆和蜂蜜的产量。后期花粉稀少,当箱内进蜜逐日下降时,应把蜂群迁移到有蜜源的地方,促进蜂王产卵,为下一个蜜源期培育壮大蜂群做好充分的准备。
3、秋季
①秋季花蜜丰厚,花粉丰富,抽取一部分粉脾贮备起来,供第二年春季繁殖之用。留足越冬饲料,每箱蜂留足越冬饲料,每箱留2-3张封盖的成熟蜜脾,同时也要适当收取商品蜜。
②整顿蜂群,使各蜂群相差不大。蜜源结束后,要缩小巢门,紧缩蜂路至9毫米宽,有利于保温和防止盗蜂。
③培育适龄的越冬工蜂。在霜降以前,应增加蜜糖的饲喂量,促进蜂王产卵,培育适龄的越冬工蜂。此工作结束后,必须控制蜂王产卵,促其安定休息。方法是抽去箱内粉脾,把蜂群放在暗处。同时还要检查蜂群,防止盗蜂侵入。
4、冬季
①越冬保温,保温应分内外两步进行,内保温可在10月中旬进行,等外界气温稳定,没有较热的中午时再做箱外保温。蜜蜂喜欢在蜂箱前方向阳的巢脾中部结团,为此应把少数半蜜脾放在中部,两侧放整张蜜脾,巢脾之间的蜂路保持15毫米,以利越冬蜂团聚。
②巢门要畅通,它是蜂群唯一的空气流通口和管理人员观察、掌握蜂群的主要途径。一般保持2-3厘米长,0.8厘米高。巢门注意遮荫避免阳光直射刺激蜜蜂活动。
③掏出死蜂,15天左右检查一次,严防鼠害。及时诊断群况,一般冷时听到唰唰声,热时听到呼呼作响音,正常的声音低微。
④保持安静的环境,应放置在远离噪音和振动的区域,更不能随意搬动和敲打蜂箱。否则引起蜜蜂不安,而导致大量食蜜,消耗体力,缩短其寿命。
四、常见病防治
1、蜂螨小蜂螨严重,而且封盖子脾又较多时,应将所有封盖子脾抽出,用硫磺烟熏3-5分钟,熏后通风10-20分钟将子脾送回原箱。
2、美洲幼虫病预防每框蜂可喂3万单位四环素,或先锋霉素。发病治疗,可用磺胺噻唑纳和土霉素片交替或混合使用,每片混合稀蜜液喂蜂16框,连续喂7-10天。
3、大肚病又叫痢疾病,大多是蜜蜂消化不良和没有及时排泄所致。可用氟哌酸、酵母片一定剂量混合在40-50%的稀蜜水中饲喂2-3天。
4、黑蜂病又叫瘫痪病。主要由于低温和环境潮湿引起,可用20万单位金霉素或新生霉素糖浆治疗,每隔2天喂1次,连续3-4次。
5、白垩病可用浙农大蜂研所研制的白垩净二号,每个幼虫脾喷0.4克,有较好的疗效。
认真做好预防植物蜜粉中毒、农药中毒和病虫害危害工作,实施安全生产,保障蜂群健康。

❾ 茶花中毒有何症状如何防治

茶树是我国南方的主要经济作物。在10月中旬,茶花盛开大流蜜后,蜜蜂采集了茶花蜜,蜂群内的子脾前3日龄的幼虫发育正常没有显著的变化,将要封盖幼虫或已封盖的大幼虫开始成批腐烂死亡,房盖变深有不规则的下陷,中间有小孔,用镊子挑出幼虫尸体呈灰白色或乳白色且瘫在房底,散发出一股酸臭味,中毒严重的蜂群走近蜂箱或打开蜂箱大盖就会闻到这股酸臭味。如不采取防治措施,蜂群发生烂子可达100%。

由于蜜蜂茶花中毒与茶花蜜中含有较高寡糖有关。因此,在防治措施上除了考虑用药物解毒外,更重要的是采用饲养管理手段,使内勤蜂尽量少地取食茶花蜜饲喂幼虫。主要方法有“继箱分区管理”和“巢箱分区管理”。具体方法如下:

(1)继箱分区管理。

适用于群势较强的蜂群,先用隔离板将巢箱分隔成两个区,将蜜粉脾和适量的空脾连同蜂王带蜂放到巢箱任一区内组成繁殖区,然后再将剩下的巢脾和蜂放到巢箱的另一区和继箱内,组成生产区。巢箱与继箱用隔王板隔开,工蜂可以通过而蜂王不能通过。在繁殖区内放一框式饲喂器,经常进行人工补充饲喂,这样可阻止蜜蜂把茶花蜜采进繁殖区。巢门应开在生产区,繁殖区的巢门可安装铁纱巢门控制器,使工蜂只能出不能进。

(2)巢箱分区管理。

首先将巢箱用装有铁纱的隔离板隔成两个区,然后将蜜粉脾和适量的空脾连同蜂王放到任一区内组成繁殖区,将其余的蜂和巢脾放到另一区组成生产区,上面盖上纱盖,使隔离板和纱盖之间留有0.5厘米左右的空隙,可以让工蜂通过,而蜂王不能通过。在繁殖区内放一框式饲喂器以便进行人工补充饲喂。巢门应开在生产区,繁殖区的巢门可安装铁纱巢门控制器,使工蜂只能出不能进,从而达到阻止采集蜂将茶花蜜采至繁殖区的目的。

热点内容
绣荷花简谱曲 发布:2025-08-12 03:18:48 浏览:808
古风花语 发布:2025-08-12 03:14:33 浏览:912
海棠花热带 发布:2025-08-12 03:08:49 浏览:140
台湾红樱花 发布:2025-08-12 03:08:48 浏览:413
茶花代理商 发布:2025-08-12 02:54:01 浏览:213
路边像兰花的是什么花 发布:2025-08-12 02:34:47 浏览:644
梅花猜生肖 发布:2025-08-12 02:23:10 浏览:890
小微盆景植物 发布:2025-08-12 02:21:24 浏览:967
玫瑰味果脯 发布:2025-08-12 02:20:48 浏览:739
十五朵兰花 发布:2025-08-12 02:16:27 浏览: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