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樱梅茶花 » 樱花落奈子

樱花落奈子

发布时间: 2021-12-12 05:18:58

❶ 关于“樱花”的唯美古风句子有哪些

1,看樱花满天,悲伤在流转,却掩不住斑驳的流年。

2,有一回条路叫黄泉,答有一座桥叫奈何,有一种情叫无奈,可是也有一种情叫雪樱花,有一种爱叫樱雨花泪,有一份真诚叫无泪,不明白樱花为是么总是冬的结束,春的开始,是离始,还是希望!但我知道樱花短暂的一现,似雪花漂落,当樱花开雪落下,那时樱花似在落泪,滴滴都是那样的伤感中凄美。

3,樱花,一种浪漫的象征,一片片花瓣小得可怜,总让人说不出的美妙。那一簇簇樱花拥挤的绽放,风一吹,哗啦啦,一大片花瓣随风起舞,飘飘在柔和的阳光,和煦的春风中,一种浪漫的氛围随之而生。

4,也许,樱花长在了一处朦胧的,寂寞孤单的树林中,无人问津,却又静静的度过一个又一个的季节;也许,樱花长在了一处喧嚣的,有着小商小贩的街头,这时的她又默默的看着那些行路匆匆的人们,不失淡雅,却又体现出一种特殊的韵味。

❷ 求40首关于樱花的诗词

1、《谢新恩·樱花落尽春将困》五代:李煜

原文:

樱花落尽春将困,秋千架下归时。

漏暗斜月迟迟,花在枝。

译文:樱花落尽的时候春天也将过去了,秋千架下归去时。天上的斜月姗姗来迟,花还在枝头。

2、《樱花》明代:宋濂

原文:

赏樱日本盛于唐,如被牡丹海棠

恐是赵昌所难画,春风才起雪吹香。

译文:日本的樱花来自于唐朝,就好像被牡丹替代的海棠。恐怕是赵昌也难画出,春风吹来香味扑鼻。

3、《樱花落》近现代:苏曼殊

原文:

十日樱花作意开,绕花岂惜日千回?

昨来风雨偏相厄,谁向人天诉此哀?

译文:十日樱花开放了,绕花观看即使一千回也不会嫌多。昨晚的风雨非常猛烈,是谁在向天诉哀吗。

4、《无题四首 其四》唐代:李商隐

原文:

何处哀筝随急管,樱花永巷垂杨岸。

东家老女嫁不售,白日当天三月半。

译文:哪儿传来阵阵清亮的筝声,伴随着急骤的箫管?在樱花怒放的深巷,在垂杨轻拂的河岸。东邻的贫家中有位姑娘,年纪大了还嫁不出去,对着这当空的丽日,对着这暮春三月半。

5、《折枝花赠行》唐代:元稹

原文:

樱花树下送君时,一寸春心逐折枝。

别后相思最多处,千株万片绕林垂。

译文:在樱花树下送君远去,折枝花送给你。离别后相思非常难受,千株万片的樱花代表我的心。

❸ 求这首关于樱花的俳句的出处!

下面再看一首芭蕉的《赏樱》: “树下肉丝、菜汤上,飘落樱花瓣。” 这首俳句了有了明显的生活气息,但是那股子闲寂依旧透过文字扑面而来。

❹ 白居易《樱花落》诗意

樱花落

红杏梢畔自若怡,一曲红颜已枉顾。

愿偎杏头翩翩舞,怎奈招得雨暇顾。

何赖雨淋花落却,鸢尾成黛梦不覆。

零落成泥心南渡,烟台楼雨终不顾。

何须惹得烟雨妒,偎得杏旁终如故。

这一首吗是?

❺ 苏曼殊的《樱花落》什么意思含义是什么

《樱花落》(cherry blossom fall)是诗僧苏曼殊的一首很伤感的诗歌。那种感触与林妹妹的葬花一样,专带着那种凄美。
樱花属落十日樱花作意开,绕花岂惜日千回?昨来风雨偏相厄,谁向人天诉此哀?忍见胡沙埋艳骨,休将清泪滴深杯。多情漫向他年忆,一寸春心早巳灰。诗写作者赏樱花时的所见所感。樱花好像是特意地开放的,“作意”使樱花在作者笔下有了情感和生命,于是作者感觉樱花百看不厌,每日千回也不觉多。可是这么可爱的樱花偏遭风吹雨打,纷纷飘落,作者见之,不禁潸然泪下。凄美的樱花又勾起了作者对自己伤心往事的回忆:长年漂泊在外,感情的不如意,已让他心灰意冷。全诗由赏花的兴致,樱花的飘落,写到自己内心凄凉的感受,很能打动人心。

❻ 求樱花落 苏曼殊 的诗词赏析

苏曼殊

十日樱花作意开,绕花岂惜日千回?
昨来风雨偏相厄,谁向人天诉此哀?
忍见胡沙埋艳骨,休将清泪滴深杯。
多情漫向他年忆,一寸春心早巳灰。

❼ 谁知道苏曼殊的"樱花落"的诗词赏析啊,急求

苏曼殊」这个名字,当今年轻一辈当有「天外来客」之感。不过粤曲爱好者或会对「情僧苏曼殊」为题之戏曲留有记忆,资深影迷也会对五十年代由吴楚帆、紫罗莲演的粤语片「断源零雁记」有多少印象,查此片便是改编来自苏曼的自传式同名小说。

近日兴记了对苏曼殊其人其事其文的热潮,尤其是在中国大陆。用google.com的搜索引擎以「苏曼殊」search一下,马上便找到几百个网页可供参考,整本的「断鸿零雁记」也可以逐章下载阅读。

苏曼殊出生在清末,算起来是「上上个」世纪的人了,生平简述如下:

苏曼殊,小名三廊,香山(广东中山)人,光绪十年(1884)年生於日本横滨。父亲是广东茶商,母亲是日本人。五岁时苏曼殊随父亲回广东。

苏曼殊十二岁时便在广州长寿寺出家,青年时代即学识渊博,灵慧敏捷。

此后,苏曼殊到东京早稻田大学学习,并利用假期到泰国、斯里兰卡等国游历,学成后回国,在日本期间,参加国中国留学生的爱国组织,倾向民主革命。

苏曼殊没有受过长期的正规教育,但能诗文、善绘画、通英、法、日、梵多种文字,和陈独秀、柳亚子等文学泰斗交往甚密。

苏曼殊英年早逝,於1918年病逝於上海,年仅34岁。

上星期一,布市孙灵之女士的府上,几个学术界同好组成了小小的雅集,由恰巧莅临布市讲学的美国俄勒冈大学叶红玉教授带领,讨论苏曼殊这个传奇人物。参加者有昆大的叶富强和黎志刚两位教授,本报作者陈栋华、孙女士和笔者。

苏曼殊是僧人;佛教要求人摒弃情欲,认为情欲带来人的苦楚,苏曼殊则是世间少有的多情之人,「情僧」的称号,道出了基本矛盾。他佛理深湛,但一生渴望被爱而不得、嗜吃未能持素而被逐出师门,他追求灵魂的清静却多与俗家人士为友,甚至支持革命运动。他并非圣贤,受的是凡人的矛盾和痛苦,这才是他可爱的地方。

苏曼殊著作不多,除了几本薄书之外,未有巨著留传,但对当时的年轻人起了很大的影响。

叶红玉教授分析他最近受到大陆读者重视的原因,主要是他追求个性解脱的经历使今日改革开放后的中国人感到共鸣。

跟著我分发「断鸿零雁记」的一段给大家研究一下。这是苏曼殊自传性质甚强的爱情小说,内容描述他与日本少女静子的恋爱悲剧。当年被老一辈视为大胆至极的作品,但使千万的青年学子著迷,如饥似渴的狂读。请看以下一段(第十六章节录)

……静子垂头弗余答。少选,复步近余胸前,双波略注余面。

余在月色溟蒙之下,凝神静观其脸,横云斜月,殊胜端丽。此际万籁都寂,余心不自镇;既而昂首瞩天,则又乌云弥布,只馀残星数点,空摇明灭。余不觉自语曰:“吁!此非人间世耶?今夕吾何为置身如是景域中也?”

余言甫竟,似有一缕吴绵,轻温而贴余掌。视之,则静子一手牵余,一手扶彼枯石而坐。余即立其膝畔,而不可自脱也。久之,静子发清响之音,如怨如诉曰:“我且问三郎,先是姨母,曾否有言关白三郎乎?”

余此际神经已无所主,几於膝摇而牙齿相击,垂头不敢睇视,心中默念,情网已张,插翼难飞,此其时矣……

余言甫发,忽觉静子筋脉跃动,骤松其柔荑之掌。余如其心固中吾言而愕然耳。余正思言以他事,忽尔悲风自海面吹来,乃至山岭,出林薄而去。余方凝伫间,静子四顾惶然,即襟间出一温香罗帕,填余掌中,立而言曰:“三郎,珍重。此中有绣负梨花笺,吾婴年随阿母挑绣而成,谨以奉赠,聊报今晨杰作。君其纳之。此闲花草,宁足云贡?三郎其亦知吾心耳!”

余户闻是语,无以为计。自念拒之於心良弗忍;受之则睹物思人,宁可力行正照,直证无生耶?余反复思维,不知所可。静子故欲有言,余陡闻阴风怒号,声振十方,巨浪触石,惨然如破军之声。静子自将笺帕袭之,谨纳余胸间……

我用文学的观点发表了几项意见:

首先这段文字的描写方法在当时实在是很大的突破,比诸同期流行的爱情小说如玉梨魂(徐枕亚著)、社会小说如九命奇冤(吴趼人著的梁天来故事)、政治小说如官场现形记(李伯元著),在技巧上不知超越了多少。

这段文字即有心理描写(情),又有环境描写(景),一时写情,一时写景,瞬息间情景交融;景随情移、情由景生。作者更用第一人的叙事观点,使读者代入了故事的主人翁去感受当时的情景。

此外,他的描写时则用远观法,时则用近观法,当中又名有远近程度之分别。我们读这一段,有如在看电影中的远景、中景、近景、大特写镜头互相推拉、加上旁述及对白的烘托,令人拍案叫绝!

了解背景的话也许可以好理解一点

❽ 樱花落千里,杀人不留痕!用日语怎么说

桜は千里も落ちて、人を杀して痕迹を残さない!

Cherry blossoms fall thousands of miles, killing people without leaving a trace!

❾ 关于樱花落这首诗。

凄美、伤感的诗歌。长年漂泊在外,感情的不如意,已让他心灰意冷。写到自己内心凄凉的感受。

❿ 日文樱花柰子怎么说

樱花柰子? 日本貌似没有这样的名字
桜奈々子? さくらななこSAKURANANAKO

热点内容
宜春农尚农绿植 发布:2025-08-18 01:48:34 浏览:347
七夕梨 发布:2025-08-18 01:46:54 浏览:369
天上七夕 发布:2025-08-18 01:37:25 浏览:241
九头兰算不算名贵兰花 发布:2025-08-18 01:01:24 浏览:513
梅花鹿常青 发布:2025-08-18 00:55:43 浏览:413
家暴绯闻海棠 发布:2025-08-18 00:42:15 浏览:467
樱花tv南瓜 发布:2025-08-18 00:41:34 浏览:158
牡丹花食品 发布:2025-08-18 00:41:29 浏览:823
批发花卉网 发布:2025-08-18 00:37:37 浏览:611
机甲樱花 发布:2025-08-18 00:35:43 浏览: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