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樱梅茶花 » 樱花族坛论

樱花族坛论

发布时间: 2021-03-05 01:21:05

① 日本樱花的精神

日本樱花精神,一方面指一种‘‘人生绚烂,但苦于一瞬’’的情结;另一方面指日本的大和民族精神,大和民族精神是樱花最主要的精神象征

② 日本人怎样观赏樱花,为什么日本人对樱花有特殊的感情,为什么说樱花是日本人的

樱花在日本被称做武士之花,或者死亡之花,表示为了瞬间的灿烂即使死亡也在所不惜,日本人除了极道人物或者武士家族外是不会在家里种樱花的,说是这样不吉利。但是会种菊花,表示富贵的象征。
很多人误会是樱花是因为平时看到的影视剧作什么的都是樱花什么什么什么的,那是因为老百姓不准用菊花,而樱花又是日本所宣扬的民族精神代表,表示为了瞬间的灿烂不惜身死。
日本的樱花有几百个品种,一般分为染井吉野(淡红白色)、山樱(淡红白色)、大岛樱(白色)、江户彼岸樱(白色或红紫色)、
枝垂樱(红色)等。受气温的影响,樱花由温暖的日本列岛南端向北方沿着纬度依次开放,因此形成一条由南向北推进的“樱前线”。日本有句俗语叫“樱花七日”,就是说一朵樱花从开放到凋谢大约为七天,整棵樱树从开花到全谢大约半月左右。 在日本,樱花被视为吉祥之物。在传统的婚礼等喜庆场合,经常要饮用一种在盐浸的樱花瓣里加入开水的樱花汤,便是取樱花的吉利之义。樱花盛开的四月,也正是入学、就职的时节,是人生的重大转折点,因此樱花又代表了充满光明与希望的未来形象。除此之外,在日本到处都是用樱花命名的街道、车站、市镇、商标、饭菜、茶点、汤饮。文学家写咏樱诗,画家绘樱花图,音乐家谱赞樱曲,银行印出樱花图案的钞票,工场制出樱花工艺品,电视台以樱花为背景作节目,还特别办了报告樱花开放动态的专栏……樱花的魅力和影响力渗透到了日本人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因此,日本也称为“樱花之国”。 在日本,樱花盛开的季节,到处都能够看到一边赏花一边举行宴会的情景。

③ 日本樱花节习俗

樱花在日本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日本人将樱花看作是春天的化身,是花的内神灵。容日本语中的“樱时”(古语),意思就是“春天的时节”。每当春天来临,人们最关注的就是樱花一年一度的花开花落。花蕾结得多少好坏,开花时能否躲过春雨的淋洗,开得灿烂,凋谢时能不
能遇上春风,落瓣洁净。
樱花是否开花顺利在古代日本人看来,意味着这一年是否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所以每当花开时节,人们就聚集在樱花树下,放歌畅饮,用整个的身心去赞美春天,祈祷神灵的保佑。

樱花在日本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在奈良时代(710—794年),说到花,就是指梅花,到了平安时代(794--1192年),樱花成了主角,咏樱花的歌比咏梅花的歌要多5倍。而且日本很早就有了赏樱花的活动。7世纪,持统天皇特别喜爱樱花,多次到奈良的吉野山观赏樱花。另外,据说日本历史上的第一次赏樱大会是9世纪嵯峨天皇主持举行的。当初,
赏樱只是在权贵间盛行,到江户时代(1603—1867年)才普及到平民百姓中,形成传统的民间风俗。

④ 樱花为什么是日本民族的骄傲

樱花是日本民族的骄傲,它同雄伟的富士山一样,是勤劳、勇敢、智慧版的象征。每权年的三月十五日,是日本的樱花节。这一天,日本的男女老少都要到公园或野外赏樱。在东京的上野公园,这天有花宴、花会、花舞等种种活动。当日本樱花的一个著名品种——“八重缨”在东京的新宿公园盛开时,日本政府还在这些举办“观樱会”,招侍外国使节和社会名人。

日本人民对樱花的喜爱之情有久远的历史。传说在很久以前,有一位名叫木花开耶姬的美丽而又智慧的姑娘,用了半年时间,自冬季到夏天、自南而北走遍了整个日本,沿途撤下了樱花的种子。自此以后,日本各地便盛开樱花了。

⑤ 樱花是我国哪个民族

是大和民族,也就是日本那边的国花

⑥ 樱花最早来源于哪里

据日本《樱大鉴》记载,野生樱花起源于中国,原产于喜马拉雅山脉。

很多人把这当作樱花起源于中国的证据。不过,这里说的是几百万年前的野生樱花,和现在我们观赏的栽培樱花并不是一种东西。

有统计显示,中国野生樱花有38种,其中29种是中国特有的,比日本的野生樱花多,如果加以开发,也完全可能培育出优良的栽培樱花品种。

然而,中国传统上对樱花并不重视。

尽管也有“小园新种红缨树,闲绕花枝便当游”和“何处哀筝随急管,樱花永巷垂杨岸”这样描写樱花的诗句,但樱花和中国人喜欢的和梅、兰、菊、牡丹这些名花还是有差距的。

说到我们现在赏的樱花,主要还是日本培育出的栽培樱花,此外也有原产我国云南的“红花高盆樱”等。

在日本,樱花树曾被看作神木。有学者指出,樱花与谷物之神相关,因此樱花也和稻作祭礼联系在一起。后来,樱花由土俗进入宫廷,又逐渐走入大众生活当中。

不过,日本对樱花的爱不是从一开始就那么深的。

在日本最早的和歌大成《万叶集》里,咏梅诗比樱花诗多多了,但到了平安时代的《古今和歌集》,诗歌里的樱花压倒性超过了梅花。

转变的具体原因说法不一。

其中一种看法,是随着日本本土文化逐渐成熟,他们需要一个不同于中国的“花图腾”。

于是,中国来的梅花逐渐淡出,更符合“物哀”审美的樱花取而代之。

日本哲学家和辻哲郎就认为,樱花“突然、匆匆地绚烂绽放”和日本人的气质非常贴切。

我国的樱花,也有一部分是战争年代侵略者留下来的。武汉大学珞珈山校园里最早的一批樱花,就由侵华日军从本国运来。

抗战结束后,有人就主张将这些樱花树砍去,不过保留的意见还是占了上风。

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日本友人赠送给周总理的白山樱,又有20株种在了武大。

此后,日本友人先后赠送了几百株樱花树苗,有“垂枝大叶早樱”,也有“日本樱花”。这个时候的樱花,已经成为和平、友谊的象征了。

⑦ 求一篇关于樱花与日本人生活观的论文

从樱花看日本人的集体主义与生死观
樱花是日本民族的骄傲,一直来与日本人民的生产、生活和感情融合在一起。樱花是日本文化的图腾。在日本人的血液中无时无刻的涌动着粉红色的樱花情节。樱花作为大和民族的象征,已然扎根到名族文化的象征,已然扎根到民族文化的深处。日本人民对樱花的喜爱之情有久远的历史。日本人喜爱樱花,不但因为樱花很美,更因为樱花盛开时那一团团、一簇簇的情形影射了日本人的集体主义。而樱花凋谢时的灿烂与绚丽还影射了日本人的生死观。
【关键词】樱花,集体主义;生死观;武士道一、樱花的有关知识
樱花啊,樱花啊
暮春三月晴空里
万里无云多宁静
快来啊,快来啊
快去看樱花
这是一首广为流传的日本民歌。讲的是暮春三月,樱花盛开了,叫人们快去看樱花。
早在远古时代,日本人就将樱花看作是春天的化身,是花的神灵。日本语中的出现的“樱时”(古语),意思就是“春天的时节”。每当春天来临,人们最关注的就是樱花一年一度的花开花落。花蕾结得多少好坏,开花时能否躲过春雨的淋洗,开得灿烂,凋谢时能不能遇上春风,落瓣洁净。樱花是否开花顺利,在古代日本人看来,意味着这一年是否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所以每当花开时节,人们就聚集在樱花树下,放歌畅饮,用整个的身心去赞美春天,祈祷神灵的保佑。
每到樱花时节,皇室和内阁总理都要在皇家花园奉行盛大的“观樱会”,宴请并表彰各行各业的优秀人士。一般的企事业单位,不管工作多忙,都会放假半天,或提早下班,并为员工们准备好各种饮料、小吃,让员工们去附近公园的樱花树下欢聚一堂,开怀畅饮。每到这时,平时安安静静的日本会突然闹腾起来。不论城市、乡村,樱花树下总是挤满各种各样的人群,吃的、喝的、唱的、跳的、哭的、笑的,千姿百态、无奇不有,人们在一起尽情宣泄春的激情与欢乐。
樱花是日本民族的骄傲,它同雄伟的富士山一样,是勤劳、勇敢、智慧的象征。所以在每年的三月十五日,即日本的樱花节,在这一天,日本的男女老少都要到公园或野外赏樱。
樱花一直来与日本人民的生产、生活和感情融合在一起:花开花落,预告着春播、秋收时令的到来;樱汁、樱叶、樱花、樱木是常见的药材、食品、家具和木雕的上好原料。
樱花通常会在日本的暮春四月,冬寒未尽,春风渐暖时开放。白、浅红、粉红、梅红各色都有。望去如轻烟浅雪,似白云红霞,而且她们似乎并不在意自己小无香味。她们团结一心,重重迭迭把她们伤感悲壮的美丽铺满城市的大街小巷,铺满山野,小径和溪边……
二、樱花与日本人的集体主义
(一)日本人喜欢樱花的一个原因
日本人民对樱花的喜爱之情有久远的历史。日本人偏爱樱花,是因为樱花的集合美是日本文化和日本精神的最佳象征,一株开满了花的樱树纵使美,给人的感觉也是单薄的,惟有一座开满了花的樱林,才能让人感觉春意逼人、美不胜收。日本文化和日本精神亦是如此,它不推崇独立、自由,因为单个日本人是不成气候的,它推崇的是协调、合作,这样集合的力量才是最强大的。
(二)日本人集体主义的表现
日本文化所塑造的日本人的价格观念与精神取向都是集体主义的,以集体为核心。日本人认为压抑自己的个性是一种美德,人们要循众意而行。日本的文化教人们将个人的意愿融于和服从于集体的意愿。所以,日本人认为,寻求人们之间的关系和谐是最为重要的。
如何正确对待个人与集体的利益?本人早就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在个人利益与群体利益发生冲突时,他们用自律来服从群体利益。日本人之间也有竞争,他们的竞争是当身边有比自己强的人,首先是敬佩,然后学习他,最后超越他。使自己成为最强的人。在大多数日本人的心中没有嫉妒,这种良性的竞争,带来的是更加团结,更有活力。
有人曾说:“日本人几乎是完美无缺的有组织的人。”他们无时不在集团中生存。日本人的集体主义特征如同思想家加藤周一所说,在日本,“超越集体的价值决不会占统治地位。”在行为方式上,日本人与别国的人最大的不同莫过于喜欢合群和重视集团的共同行动,他们总是自觉地把自己纳入某一集体之中。一位西方评论家表达过这样的看法:日本人就像池子中的一群小鱼,秩序井然地朝着一个方向游动,如有一块石子投入水中,搅乱了这个列队,它们就转变方向朝相反的方向游去,但仍然队列整齐,成群游动。在思维方式上,日本人具有强烈的集团归属意识,人们时时意识到自己属于集团的一员,“自我”是以社会群体方式体现的。个人应该属于某一集团,集团成员由一种共同命运和共同利益联系在一起。这种集团的概念,对现代日本人来说,最重要的是自己所供职、求学的企业、机关、学校,乃至于整个国家。在日本,几乎所有的集团与个人的关系都不像西方社会那样冷淡和疏远。在价值观念上,相比于个人的天赋和作用,日本人更多的是重视集团的作用。日本人所奉行的原则是:只要我认准社会的主流,坚定不移地把自己汇入社会的洪流中去,就一定会成功。日本人还千方百计地证明自己与大家一样。日本人与中国人都一样,强调人的能动作用,都认为在世间一切事物中,人是最宝贵的。但中国人与日本人强调人的价值在实现方式上有相当大的差别。日本人个人价值的实现途径主要是服从集体,具体通过年功序列表现出来。日本的集团内部反对个人竞争,人们相信“あまりの钉は打たれる”(出头的钉子要挨敲)。日本人认为鼓舞大家工作热情的动力是集团主义精神。
日本人从小就强调集体教育和团队意识,以便每个人都能发挥自己的作用,并与其他人合作。为此,在日本,需要个人之间密切配合的“ドミノドミノ游び”(多米诺骨牌游戏)是一个很流行的项目。中学生很热衷于“二人三脚”(两人三腿)的比赛,即两个人将左腿与右腿绑在一起,跑步前进。另外,一个“タンブリング”(水中叠罗汉)的集体游戏也是很流行,就是在各学校的男生在游泳池中层层往上站,以层高数多少决定胜负。大学生们则每年都要在从东京到箱根的公路上举行往返接力赛,这项200公里长的比赛,由10名选手接力完成,每年都会上演许多感人的故事。
三、日本人的集体主义
(一)日本人集体主义形成的原因
都说“一个日本人一条虫,三个日本人一条龙”,何以至此?在日本,为什么会形成这样一种集体主义呢?可以说这跟日本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传统不无关系。
1、首先是始于远古弥生时代的稻作文化的影响。在一部分农村,至今在插秧及割稻季节,近邻们有相互帮助、共同协作的习惯。这种习惯与狩猎文化不同,需要集体作业和共同的秩序,是一种生活共同体。
2、也不能无视儒教思想的影响。重视忠孝的道德从江户时代以后广为普及,跟“家族”制度也紧密结合起来。家长具有绝对的权威,家属必须服从“家族”的决定。尤其是武士阶级,一旦出事就会断绝世袭,全家都要受到株连。在日本人的人格形成过程中,从小就受到家的影响,非常重视家族整体的利益与统一。如果破坏了这种统一,要受到“勘当”与“义绝”——与其断绝家族关系的制裁。在村落共同体内,也流行着“村八分”的制度,即所有村民与破坏村内秩序者断绝一切往来,逼得他难以生存。所以要想避免“出局”,就得和大家抱成一团。可见,“和”是贯穿于家和社会集团的基本理念,培养了日本人的协调精神。在长期的家族生活的熏陶下,使他们习惯于以家族社会的价值观念处理社会事务。人们在家族内部必须奉行的准则,也成为在家族以外的社会里奉行的准则。再者,模拟血缘关系是贯穿集团社会关系的重要支配原则。日本人的家实际上是一个以家业为核心的家族经济共同体,家族关系带有明显的主从关系的色彩。在这个意义上说,“集团就是家族的扩大”,即家族本身就是一个独特的社会集团,家族的社会集团化与社会集团的家族化是互为表里的,人们可以轻易地将日本独特的家族关系移植到家族以外的社会机能集团当中。日本人无时不在集团中生存。除此以外,日本国土狭小,人口众多,这也是产生这一习惯的原因之一。

⑧ 为樱花族写一段宣传语

在千种百种的花中,牡丹的娇艳,芍药的楚楚,荷花的高雅,梅花的不屈。。。。。。但内是,樱花却在娇容小的身躯中,散发着独属于自己的瑰丽。那抹淡淡的粉色倩影在心头萦绕。来加入我们吧!在这里一定会有你的一席天地,让你展现出自己的美丽。
剩下的你自己再加加减减弄一下吧

⑨ 日本樱花与其民族合作精神

从樱花看日本人的集体主义与生死观 樱花是日本民族的骄傲,一直来与日本人民的生产、生活和感情融合在一起。樱花是日本文化的图腾。在日本人的血液中无时无刻的涌动着粉红色的樱花情节。樱花作为大和民族的象征,已然扎根到名族文化的象征,已然扎根到民族文化的深处。日本人民对樱花的喜爱之情有久远的历史。日本人喜爱樱花,不但因为樱花很美,更因为樱花盛开时那一团团、一簇簇的情形影射了日本人的集体主义。而樱花凋谢时的灿烂与绚丽还影射了日本人的生死观。 【关键词】樱花,集体主义;生死观;武士道 一、樱花的有关知识 樱花啊,樱花啊 暮春三月晴空里 万里无云多宁静 快来啊,快来啊 快去看樱花 这是一首广为流传的日本民歌。讲的是暮春三月,樱花盛开了,叫人们快去看樱花。 早在远古时代,日本人就将樱花看作是春天的化身,是花的神灵。日本语中的出现的“樱时”(古语),意思就是“春天的时节”。每当春天来临,人们最关注的就是樱花一年一度的花开花落。花蕾结得多少好坏,开花时能否躲过春雨的淋洗,开得灿烂,凋谢时能不能遇上春风,落瓣洁净。樱花是否开花顺利,在古代日本人看来,意味着这一年是否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所以每当花开时节,人们就聚集在樱花树下,放歌畅饮,用整个的身心去赞美春天,祈祷神灵的保佑。 每到樱花时节,皇室和内阁总理都要在皇家花园奉行盛大的“观樱会”,宴请并表彰各行各业的优秀人士。一般的企事业单位,不管工作多忙,都会放假半天,或提早下班,并为员工们准备好各种饮料、小吃,让员工们去附近公园的樱花树下欢聚一堂,开怀畅饮。每到这时,平时安安静静的日本会突然闹腾起来。不论城市、乡村,樱花树下总是挤满各种各样的人群,吃的、喝的、唱的、跳的、哭的、笑的,千姿百态、无奇不有,人们在一起尽情宣泄春的激情与欢乐。 樱花是日本民族的骄傲,它同雄伟的富士山一样,是勤劳、勇敢、智慧的象征。所以在每年的三月十五日,即日本的樱花节,在这一天,日本的男女老少都要到公园或野外赏樱。 樱花一直来与日本人民的生产、生活和感情融合在一起:花开花落,预告着春播、秋收时令的到来;樱汁、樱叶、樱花、樱木是常见的药材、食品、家具和木雕的上好原料。 樱花通常会在日本的暮春四月,冬寒未尽,春风渐暖时开放。白、浅红、粉红、梅红各色都有。望去如轻烟浅雪,似白云红霞,而且她们似乎并不在意自己小无香味。她们团结一心,重重迭迭把她们伤感悲壮的美丽铺满城市的大街小巷,铺满山野,小径和溪边…… 二、樱花与日本人的集体主义 (一)日本人喜欢樱花的一个原因 日本人民对樱花的喜爱之情有久远的历史。日本人偏爱樱花,是因为樱花的集合美是日本文化和日本精神的最佳象征,一株开满了花的樱树纵使美,给人的感觉也是单薄的,惟有一座开满了花的樱林,才能让人感觉春意逼人、美不胜收。日本文化和日本精神亦是如此,它不推崇独立、自由,因为单个日本人是不成气候的,它推崇的是协调、合作,这样集合的力量才是最强大的。 (二)日本人集体主义的表现 日本文化所塑造的日本人的价格观念与精神取向都是集体主义的,以集体为核心。日本人认为压抑自己的个性是一种美德,人们要循众意而行。日本的文化教人们将个人的意愿融于和服从于集体的意愿。所以,日本人认为,寻求人们之间的关系和谐是最为重要的。 如何正确对待个人与集体的利益?本人早就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在个人利益与群体利益发生冲突时,他们用自律来服从群体利益。日本人之间也有竞争,他们的竞争是当身边有比自己强的人,首先是敬佩,然后学习他,最后超越他。使自己成为最强的人。在大多数日本人的心中没有嫉妒,这种良性的竞争,带来的是更加团结,更有活力。 有人曾说:“日本人几乎是完美无缺的有组织的人。”他们无时不在集团中生存。日本人的集体主义特征如同思想家加藤周一所说,在日本,“超越集体的价值决不会占统治地位。”在行为方式上,日本人与别国的人最大的不同莫过于喜欢合群和重视集团的共同行动,他们总是自觉地把自己纳入某一集体之中。一位西方评论家表达过这样的看法:日本人就像池子中的一群小鱼,秩序井然地朝着一个方向游动,如有一块石子投入水中,搅乱了这个列队,它们就转变方向朝相反的方向游去,但仍然队列整齐,成群游动。在思维方式上,日本人具有强烈的集团归属意识,人们时时意识到自己属于集团的一员,“自我”是以社会群体方式体现的。个人应该属于某一集团,集团成员由一种共同命运和共同利益联系在一起。这种集团的概念,对现代日本人来说,最重要的是自己所供职、求学的企业、机关、学校,乃至于整个国家。在日本,几乎所有的集团与个人的关系都不像西方社会那样冷淡和疏远。在价值观念上,相比于个人的天赋和作用,日本人更多的是重视集团的作用。日本人所奉行的原则是:只要我认准社会的主流,坚定不移地把自己汇入社会的洪流中去,就一定会成功。日本人还千方百计地证明自己与大家一样。日本人与中国

热点内容
冰心樱花醉 发布:2025-08-15 22:44:05 浏览:41
樱花的庄园 发布:2025-08-15 22:28:26 浏览:715
情人节非洲 发布:2025-08-15 22:22:40 浏览:855
常州情人节2016 发布:2025-08-15 22:22:29 浏览:524
盆栽带价格 发布:2025-08-15 22:21:50 浏览:924
大明湖荷花粥 发布:2025-08-15 22:21:47 浏览:35
粉丹皮是牡丹皮吗 发布:2025-08-15 22:16:04 浏览:705
燕雀草花卉 发布:2025-08-15 22:16:01 浏览:597
红色盆栽植物 发布:2025-08-15 22:15:08 浏览:150
七夕送老婆什么好礼物 发布:2025-08-15 22:15:07 浏览: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