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曼殊樱花
1. 苏曼殊的《樱花落》什么意思含义是什么
《樱花落》(cherry blossom fall)是诗僧苏曼殊的一首很伤感的诗歌。那种感触与林妹妹的葬花一样,专带着那种凄美。
樱花属落十日樱花作意开,绕花岂惜日千回?昨来风雨偏相厄,谁向人天诉此哀?忍见胡沙埋艳骨,休将清泪滴深杯。多情漫向他年忆,一寸春心早巳灰。诗写作者赏樱花时的所见所感。樱花好像是特意地开放的,“作意”使樱花在作者笔下有了情感和生命,于是作者感觉樱花百看不厌,每日千回也不觉多。可是这么可爱的樱花偏遭风吹雨打,纷纷飘落,作者见之,不禁潸然泪下。凄美的樱花又勾起了作者对自己伤心往事的回忆:长年漂泊在外,感情的不如意,已让他心灰意冷。全诗由赏花的兴致,樱花的飘落,写到自己内心凄凉的感受,很能打动人心。
2. 一首关于樱花的诗
樱花红陌上,杨柳绿池边;
燕子声声里,相思又一年。
——【近代】周恩来
“小园新种红樱树,闲绕花枝便当游”。
——【唐】白居易
何处哀筝随急管,樱花永苍垂扬岸。
樱花烂漫几多时?柳绿桃红两未知。
劝君莫问芳菲节,故园风雨正凄其。
——【唐】李商隐
雨楼头尺八箫,何时归看浙江潮?
芒鞋破钵无人识,踏过樱花第几桥。
——【近代】苏曼殊
赠歌者
一字新声一颗珠,转喉疑是击珊瑚。
听时坐部音中有,唱后樱花叶里无。
汉浦蔑闻虚解佩,临邛焉用枉当垆。
谁人得向青楼宿,便是仙郎不是夫。
——【唐】薛能
离别难 鸳鸯篇
——李德裕(唐)
君不见昔时同心人,化作鸳鸯鸟。
和鸣一夕不暂离,交颈千年尚为少。
二月草菲菲,山樱花未稀。
金塘风日好,何处不相依。
既逢解佩游女,更值凌波宓妃。
精光摇翠盖,丽色映珠玑。
双影相伴,双心莫违。
淹留碧沙上,荡漾洗红衣。
春光兮宛转,嬉游兮未反。
宿莫近天泉池,飞莫近长洲苑。
尔愿欢爱不相忘,须去人间罗网远。
南有潇湘洲,且为千里游。
洞庭无苦寒,沅江多碧流。
——薛昭蕴
宝马晓鞴雕鞍,罗帷乍别情难。
那堪春景媚,送君千万里。
半妆珠翠落,露华察。
红蜡烛,青丝曲,偏能勾引泪阑干。
良夜促,香尘绿,魂欲迷,檀眉半敛愁低。
未别,心先咽,欲语情难说。
出芳草,路东西。
摇袖立,春风急,樱花杨柳雨凄凄。
谢新恩
——【唐】李煜
樱花落尽阶前月,象床愁倚薰笼。
远似去年今日,恨还同。
双鬟不整云憔悴,泪沾红抹胸。
何处相思苦,纱窗醉梦中。
樱花〔一〕
粉红的雪瓣飘落
在春天绿风吹拂的时候
樱花〔二〕
满林的樱花是一片绯色的云
一朵樱花是一种白色的心情
樱花〔三〕
她透过花的缝隙凝望我
我越过她的笑颜看樱花
樱花〔四〕
脆弱的樱花
涌动的人潮
樱花〔五〕
一瓣樱花落到青丝上
一个女人印入他心里
女朋友〔六〕
她穿绯红的裙
走进樱花树林中淡淡地消失
月亮〔七〕
这个三月的月亮
和樱花是同样的颜色
樱花〔八〕
她告诉我一个秘密
她会在花落的时候流泪
我爱你〔九〕
你把一朵樱花插上你鬓发
我把一个吻印上你红唇
去年〔十〕
书签里夹着去年的樱花
书页上写满去年的爱情
照片〔十一〕
模糊的照片里模糊的樱花
这正是我要的感觉
情侣〔十二〕
他们手牵着手
他们要樱花作为背景
情侣〔十三〕
樱花落到他俩的头上
她要躲进她想要的婚纱里
情侣〔十四〕
月光洒在他们的身体里
他们的影子和樱花一样细碎
樱花〔十五〕
他要在这满月的夜里进门来
她要在樱花飘落的树下等他
3. 谁知道苏曼殊的"樱花落"的诗词赏析啊,急求
苏曼殊」这个名字,当今年轻一辈当有「天外来客」之感。不过粤曲爱好者或会对「情僧苏曼殊」为题之戏曲留有记忆,资深影迷也会对五十年代由吴楚帆、紫罗莲演的粤语片「断源零雁记」有多少印象,查此片便是改编来自苏曼的自传式同名小说。
近日兴记了对苏曼殊其人其事其文的热潮,尤其是在中国大陆。用google.com的搜索引擎以「苏曼殊」search一下,马上便找到几百个网页可供参考,整本的「断鸿零雁记」也可以逐章下载阅读。
苏曼殊出生在清末,算起来是「上上个」世纪的人了,生平简述如下:
苏曼殊,小名三廊,香山(广东中山)人,光绪十年(1884)年生於日本横滨。父亲是广东茶商,母亲是日本人。五岁时苏曼殊随父亲回广东。
苏曼殊十二岁时便在广州长寿寺出家,青年时代即学识渊博,灵慧敏捷。
此后,苏曼殊到东京早稻田大学学习,并利用假期到泰国、斯里兰卡等国游历,学成后回国,在日本期间,参加国中国留学生的爱国组织,倾向民主革命。
苏曼殊没有受过长期的正规教育,但能诗文、善绘画、通英、法、日、梵多种文字,和陈独秀、柳亚子等文学泰斗交往甚密。
苏曼殊英年早逝,於1918年病逝於上海,年仅34岁。
上星期一,布市孙灵之女士的府上,几个学术界同好组成了小小的雅集,由恰巧莅临布市讲学的美国俄勒冈大学叶红玉教授带领,讨论苏曼殊这个传奇人物。参加者有昆大的叶富强和黎志刚两位教授,本报作者陈栋华、孙女士和笔者。
苏曼殊是僧人;佛教要求人摒弃情欲,认为情欲带来人的苦楚,苏曼殊则是世间少有的多情之人,「情僧」的称号,道出了基本矛盾。他佛理深湛,但一生渴望被爱而不得、嗜吃未能持素而被逐出师门,他追求灵魂的清静却多与俗家人士为友,甚至支持革命运动。他并非圣贤,受的是凡人的矛盾和痛苦,这才是他可爱的地方。
苏曼殊著作不多,除了几本薄书之外,未有巨著留传,但对当时的年轻人起了很大的影响。
叶红玉教授分析他最近受到大陆读者重视的原因,主要是他追求个性解脱的经历使今日改革开放后的中国人感到共鸣。
跟著我分发「断鸿零雁记」的一段给大家研究一下。这是苏曼殊自传性质甚强的爱情小说,内容描述他与日本少女静子的恋爱悲剧。当年被老一辈视为大胆至极的作品,但使千万的青年学子著迷,如饥似渴的狂读。请看以下一段(第十六章节录)
……静子垂头弗余答。少选,复步近余胸前,双波略注余面。
余在月色溟蒙之下,凝神静观其脸,横云斜月,殊胜端丽。此际万籁都寂,余心不自镇;既而昂首瞩天,则又乌云弥布,只馀残星数点,空摇明灭。余不觉自语曰:“吁!此非人间世耶?今夕吾何为置身如是景域中也?”
余言甫竟,似有一缕吴绵,轻温而贴余掌。视之,则静子一手牵余,一手扶彼枯石而坐。余即立其膝畔,而不可自脱也。久之,静子发清响之音,如怨如诉曰:“我且问三郎,先是姨母,曾否有言关白三郎乎?”
余此际神经已无所主,几於膝摇而牙齿相击,垂头不敢睇视,心中默念,情网已张,插翼难飞,此其时矣……
余言甫发,忽觉静子筋脉跃动,骤松其柔荑之掌。余如其心固中吾言而愕然耳。余正思言以他事,忽尔悲风自海面吹来,乃至山岭,出林薄而去。余方凝伫间,静子四顾惶然,即襟间出一温香罗帕,填余掌中,立而言曰:“三郎,珍重。此中有绣负梨花笺,吾婴年随阿母挑绣而成,谨以奉赠,聊报今晨杰作。君其纳之。此闲花草,宁足云贡?三郎其亦知吾心耳!”
余户闻是语,无以为计。自念拒之於心良弗忍;受之则睹物思人,宁可力行正照,直证无生耶?余反复思维,不知所可。静子故欲有言,余陡闻阴风怒号,声振十方,巨浪触石,惨然如破军之声。静子自将笺帕袭之,谨纳余胸间……
我用文学的观点发表了几项意见:
首先这段文字的描写方法在当时实在是很大的突破,比诸同期流行的爱情小说如玉梨魂(徐枕亚著)、社会小说如九命奇冤(吴趼人著的梁天来故事)、政治小说如官场现形记(李伯元著),在技巧上不知超越了多少。
这段文字即有心理描写(情),又有环境描写(景),一时写情,一时写景,瞬息间情景交融;景随情移、情由景生。作者更用第一人的叙事观点,使读者代入了故事的主人翁去感受当时的情景。
此外,他的描写时则用远观法,时则用近观法,当中又名有远近程度之分别。我们读这一段,有如在看电影中的远景、中景、近景、大特写镜头互相推拉、加上旁述及对白的烘托,令人拍案叫绝!
了解背景的话也许可以好理解一点
4. 描写樱花的古诗诗句
东风渐暖满城春,独占幽居养病身。
莫说樱桃花已发,今年不作看花人
——【唐专】张籍《病中酬属元宗简》
小园新种红樱树,闲绕花行便当游。
何必更随鞍马队,冲泥蹋雨曲江头。
——【唐】白居易《酬韩侍郎、张博士雨后游曲江见寄》
何处哀筝随急管,樱花永巷垂杨岸。
东家老女嫁不售,白日当天三月半。
溧阳公主年十四,清明暖后同墙看。
归来展转到五更,梁间燕子闻长叹。
——【唐】李商隐 《无题四首》之四
昨日雪如花,今日花如雪。
山樱如美人,红颜易消歇
——【近代】邓溥雅《樱花》
树底迷楼画里人,金钗沽酒醉余春。
鞭丝车影匆匆去,十里樱花十里尘。
——【近代】郁华《樱花》
5. 求40首关于樱花的诗词
1、《谢新恩·樱花落尽春将困》五代:李煜
原文:
樱花落尽春将困,秋千架下归时。
漏暗斜月迟迟,花在枝。
译文:樱花落尽的时候春天也将过去了,秋千架下归去时。天上的斜月姗姗来迟,花还在枝头。
2、《樱花》明代:宋濂
原文:
恐是赵昌所难画,春风才起雪吹香。
译文:日本的樱花来自于唐朝,就好像被牡丹替代的海棠。恐怕是赵昌也难画出,春风吹来香味扑鼻。
3、《樱花落》近现代:苏曼殊
原文:
十日樱花作意开,绕花岂惜日千回?
昨来风雨偏相厄,谁向人天诉此哀?
译文:十日樱花开放了,绕花观看即使一千回也不会嫌多。昨晚的风雨非常猛烈,是谁在向天诉哀吗。
4、《无题四首 其四》唐代:李商隐
原文:
何处哀筝随急管,樱花永巷垂杨岸。
东家老女嫁不售,白日当天三月半。
译文:哪儿传来阵阵清亮的筝声,伴随着急骤的箫管?在樱花怒放的深巷,在垂杨轻拂的河岸。东邻的贫家中有位姑娘,年纪大了还嫁不出去,对着这当空的丽日,对着这暮春三月半。
5、《折枝花赠行》唐代:元稹
原文:
樱花树下送君时,一寸春心逐折枝。
别后相思最多处,千株万片绕林垂。
译文:在樱花树下送君远去,折枝花送给你。离别后相思非常难受,千株万片的樱花代表我的心。
6. 求樱花落 苏曼殊 的诗词赏析
苏曼殊
十日樱花作意开,绕花岂惜日千回?
昨来风雨偏相厄,谁向人天诉此哀?
忍见胡沙埋艳骨,休将清泪滴深杯。
多情漫向他年忆,一寸春心早巳灰。
7. 那首诗里有关于樱花的
樱花一词最早见于唐朝李商隐的诗词“何处哀筝随急管,樱花永苍垂扬岸”,诗人白居易亦有“小园新种红樱树,闲绕花枝便当游”的诗句。
樱花飞逝,风卷残月.所谓伊人,何去何从.
谁比樱花笃,惠根谒真宗。
樱花-欢歌云作伴,余味载心头。
新韵因诗起,随心未敢兜。
苏曼殊 七绝·本事诗
春雨楼头尺八箫,何时归看浙江潮?
芒鞋破钵无人识,踏过樱花第几桥。
苏曼殊 樱花落
十日樱花作意开,绕花岂惜日千回?
昨来风雨偏相厄,谁向人天诉此哀?
忍见胡沙埋艳骨,休将清泪滴深杯。
多情漫向他年忆,一寸春心早巳灰。
摊破浣溪沙·樱花赞
冬宿寒天魄未眠,一朝春雨洗尘烟。
风暖熏开花万朵,醉人寰。
似锦嫣红盈媚眼,幽香淡淡逗蜂癫。
梦卧花丛何所处,富士山!
~`~~```````````````````````~~~~~~~~~~~~~~~~~~~
参考资料:http://..com/question/8408396.html?fr=qrl3
8. 描写樱花的 唯美诗句
1、我轻轻走向一棵樱花树,抑不住心中的一丝冲动,踮起脚尖,小心翼翼的折下一枝樱花,坐在风抚杨柳的湖边石凳上,细细端详。叠瓣的花瓣粉的是那么的恰到其处,粉得不庸俗,而是那种淡淡的芳香长存心中。
2、盛开的樱花一般都是五个瓣,中间有长长的花蕊,花蕊一般都有九到十根,象漂亮的黄豆芽。未开的樱花小宝宝,就象一个个快要爆炸的气球,看起来可爱极了。
3、傍晚的彩霞染红窗棂,向晚的微风中夹着几片樱花瓣,小朋友在那里拾花瓣,捧起花瓣,向上轻轻一抛,樱花在空中飞舞着,犹如一只只美丽的蝴蝶,在大自然的怀抱中舞蹈。孩子们的笑声和着微风,飘得很远,很远……
4、樱花飘落的一瞬间,剑光一闪,伴随着冬季的雪花,飘落。
5、侧畔的樱花树或立或倾的立在纷繁细碎的花瓣中,风划过枝头带下一群飞舞着的飘散着的转瞬即逝的粉雨,可惜,可惜,这么美的景象,以前身旁的你,早已散落天涯,就如同被风扬起的花瓣,不知去向也无所踪。
6、那么多的泪水,都能消逝在樱花飘零中么?樱花,会给你带来我全部的思念。
7、樱花盛开于春天,绽放于枝头,花形与腊梅相似。虽然没有腊梅那傲骨霜雪的气概,却有令人淘醉的妖娆与芬芳。当春天来临之际,他总是先于百花开满枝头,为人们送来春天的第一缕芬芳。
9. 苏曼殊的这首有关樱花的诗是什么意思啊含义呢(主要和樱花的关系)
(我在)春雨中的楼上吹奏尺八萧,想什么时候才能回到故乡看浙江潮。
-----------------------------------
有竹萧一管,是在成都街头的一个黄昏,从一个卖萧人手中购得的。
少年时,曾跟人学习过吹奏笛子。所以,在以后的很多年,就一直有几支竹笛藏在匣中。只是,不再学记曲谱,不再吹弄。再后,流浪生涯的一次次搬迁中,几支竹笛就或送人,或遗失。等我离开故乡到成都时,已经不再有笛声相随。
但是,每当在异乡的街头,听到沿街边行走边吹奏的卖萧人时,依然会心中一动。知道,我始终是有一个心愿的,就是能够习得一种乐器。不是像当年的苏曼殊那样,预备着有一天乞食之用。而是想在没有说话对象的孤独寂静中,可以用嘴边或手上的一件器物,发出一些声响,来代替喉舌声带。
萧,我自是不会吹奏的。但在那个黄昏,我还是买下了一支。开始,连声音也吹不出来。一些时日的练习后,也仅能吹出些咿呀断续的声调。但却成为了一件精神上的道具,悬在壁上。从成都到黄山,又从黄山到海上。
依然是曼殊的诗句,“春雨楼头尺八箫,何时归看浙江潮。芒鞋破钵无人识,踏过樱花第几桥?”曼殊学萧,或者尺八,时在日本,不但是异乡,更是异国。所以,他的尺八箫声里面,就有着浪子的嗟叹,也有着樱花的声息。
当然,也许,他还一定想起,他执着在手上的尺八,是从故国的唐代传了过去日本的。而现在,故国已经尺八消失只有萧了。萧与尺八,却又都是地上长出来的,都是竹……参考资料:http://www1.jintian.net/today/?uid-1467-action-viewspace-itemid-1041
10. 求描写樱花的名诗
樱花一词最早见于唐朝李商隐的诗词“何处哀筝随急管,樱花永苍垂扬岸”,诗人白居易亦有“小园新种红樱树,闲绕花枝便当游”的诗句。
樱花飞逝,风卷残月.所谓伊人,何去何从.
谁比樱花笃,惠根谒真宗。
樱花-欢歌云作伴,余味载心头。
新韵因诗起,随心未敢兜。
苏曼殊 七绝·本事诗
春雨楼头尺八箫,何时归看浙江潮?
芒鞋破钵无人识,踏过樱花第几桥。
苏曼殊 樱花落
十日樱花作意开,绕花岂惜日千回?
昨来风雨偏相厄,谁向人天诉此哀?
忍见胡沙埋艳骨,休将清泪滴深杯。
多情漫向他年忆,一寸春心早巳灰。
摊破浣溪沙·樱花赞
冬宿寒天魄未眠,一朝春雨洗尘烟。
风暖熏开花万朵,醉人寰。
似锦嫣红盈媚眼,幽香淡淡逗蜂癫。
梦卧花丛何所处,富士山!
十日樱花作意开,绕花岂惜日千回?
昨来风雨偏相厄,谁向人天诉此哀?
忍见胡沙埋艳骨,休将清泪滴深杯。
多情漫向他年忆,一寸春心早巳灰。
何处哀筝随急管,樱花永苍垂扬岸唐朝李商隐
郑孝胥原作
【樱花花下作】
仙云昨夜坠庭柯,化作蹁跹万玉娥。映日横陈酣国色,倚风小舞荡天魔。
春来惆怅谁人见,醉后风怀奈汝何。坐对名花应笑我,陋邦流俗似东坡。
嫣然欲笑媚东墙,绰约终疑胜海棠。颜色不辞脂粉污,风神偏带绮罗香。
园林尽日开图画,丝管含情趁艳阳。怪底近来浑自醉,一尊难发少年狂。
脉脉轻阴压软尘,闲愁渐逐柳枝新。清明寒食初惊艳,穠李夭桃不当春。
薄醉乍苏沉宿梦,凝妆才就写全身。亭西枨触年时事,错认东华绝代人。
看到繁枝处处开,韶光骀荡宄啥选4簹w沧海刚三月,骨醉东风又一回。
花气连云收暮雨,涛声催昼送轻雷。道人摩眼空吟望,无复当年侧艳才。
苏曼殊 樱花落
十日樱花作意开,绕花岂惜日千回?
昨来风雨偏相厄,谁向人天诉此哀?
忍见胡沙埋艳骨,休将清泪滴深杯。
多情漫向他年忆,一寸春心早巳灰。
小园新种红樱树,闲绕花枝便当游 白居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