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梅花艳遇
㈠ 明末第一美女陈圆圆,娇艳欲滴,为何却被冒辟疆拒之门外
冒辟疆早期时候以自己放心不下母亲为由拒绝了陈圆圆,而这段典故是以冒辟疆叙述出来的,许多史者表明冒辟疆有些自恋嫌疑,毕竟在那个乱世年代,陈圆圆哪里有什么爱情,谁能给自己安稳才是最佳的选择。
这些都是冒辟疆单方面的叙述,目的就是为了在别人面前炫耀第一美女爱他却被他拒之门外,实则在那个乱世年代,陈圆圆就算是第一美女也是个女人,寻找个男人找个依靠是她当时的救命稻草,而冒辟疆不过是在那个时间段不需要陈圆圆这个美女罢了,所以才会将陈圆圆拒之门外。
㈡ 为什么要用桃花形容一个人碰上了“桃花运”
出处就来自这里
绛娘与崔护的桃花运
去年今日此门中,
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
桃花依旧笑春风。
这首崔护写的“题都城南庄”诗流传甚广,至今仍有不少人能朗朗吟诵。然而知诗者并非尽知这首诗中还隐藏着一个动人的爱情故事。故事中饱含着才子佳人的纯真之情,情节曲折神奇,人们称之为“桃花缘”,也称桃花运。
崔护是唐德宗贞年间博陵县的一位书生,出身于书香世家,天资纯良,才情俊逸,性情清高孤傲,平日埋头寒窗,极少与人交往,既使偶而偷闲出游,也喜欢独来独往。这一年的清明时节,正逢一个难得的晴朗天气,屋外桃红柳绿、蝶舞蜂飞、清风微拂、春意袭人。午后春日暖照,苦读了一上午的崔护深为春的气息所感染,决心去郊外好好体味一下春的盛情。于是放下书本,兴致勃勃地独自步行出城。一路上杨柳花飞、莺燕啁鸣、暖阳和风、瑞气宜人。苦读不知春已浓的他顿觉心身清爽。一路漫行,看不尽的红花绿草,春山春水,他恣意享受着大自然赐予人类的礼物,浑然不知道路的远近。不知不觉离城已远,他忽然觉得有些腿酸口渴,寻思着找一处乡野农家歇歇脚、讨些水喝,以便日落之前赶回城去。这里已是僻野,农家住得极为零落,他举目四眺,望见不远山坳处,一片桃花掩映中露出一角茅屋,于是加快脚步朝山坳走去。临近山脚,在远处能望见的茅屋这时反而全部被桃树遮住,眼前只有一片蔚然的桃林:桃花灼灼,缀满枝桠,微风吹来,清香绕人,让人疑是误入了桃花源中。沿着桃林间的曲径往里走,在一小片空隙中有一竹篱围成的小院,院落简朴雅洁。院中住着茅屋三楹,全用竹板茅草搭成,简陋却整齐异常。崔护心想:“何方高人,隐居在如此别致的地方。”
走近柴门,他叩门高呼道:“小生踏春路过,想求些水喝!”一边叫门,他一边猜想,出来开门的必然是一位白发美髯、竹杖芒鞋、相貌清奇、谈吐风雅的老翁。吱呀一声,房门敞开,不料走出的却是一位妙龄少女。少女布衣淡汝,眉目中却透出一股清雅脱俗的气韵,使崔护甚感惊讶。他再次说明来意,少女明眸凝视,觉得来者并无恶意,就殷勤地将他引入草堂落坐,自往厨下张罗茶水。崔护打量着四周,只见室内窗明几净,一尘不染,靠墙放着一排书架,架上置满诗书,桌上笔砚罗列,墙壁正中悬挂着一副对联,联文是:“几多柳絮风翻雪,无数桃花水浸霞。”语句雅致,情趣不俗,绝不同于一般乡野农家的风格。临窗的书桌上正搁着一帧墨渍未干的诗笺,上面写着一首“咏梅”五言绝句:
素艳明寒雪,清香任晓风;
可怜浑似我,零落此山中。
诗句一定是这里的主人所书,似乎是在借梅花来感叹自己的坎坷身世,竟是这样充满着萧索与无奈。到底是何等人物隐居在这里?又是何等心情与遭际而衍出如此无奈的文字呢?一连串的问号浮起在崔护脑际,使得他对这桃花环绕的茅舍以及茅舍的主人大感兴趣,一心想要探个究竟。
这时,少女托着茶盘从厨房中出来,她落落大方地走向崔护,见对方正凝视着墙上的对联似乎在品味,她会心地嫣然一笑,轻轻地唤一声:“相公,请用茶。”崔护从思索中转过神来,见少女正向自己走来,粉白透红的脸上秋波盈盈,不施脂粉的打扮,素净的布衣,更加衬托出少女的纯真和灵秀,宛如一朵春风中的桃花,向人们展示着生命的风采。一时间,崔护竟然有些看得发怔,少女似乎察觉了他的心意,迅即垂下眼帘,一份娇羞把她点缀得更加动人,崔护不由得心旌摇曳,险些儿难以自恃。
但毕竟是饱读诗书,通情识礼的书生,崔护努力稳住自己的情绪,不致于在少女面前失态。他礼貌地接过茶杯,轻轻呷了一口茶水,故作镇定地表明自己的姓氏和乡里,接着又十分客气地叩问少女的姓氏及家人。少女似乎不愿多提这些,只是淡淡地说:“小字绛娘,随父亲蛰居在此。”并不提及姓氏和家世,似乎有什么难言之隐,崔护自然也就不便多问了。
然而墙上的联句、桌上的诗句、以及眼前的人物,这一切所透露出来的,都强烈地暗示着这茅舍的主人,必有一番不凡的来历。崔护的心目中形成了一团迷雾,但既然人家不愿多谈,他也就只好搁在一边了。两人在屋中静默了一会儿,崔护将话题转到景物上.他大赞此地景色宜人,犹同仙境,是游春不可多得的好地方。少女只是听他高谈阔论,含笑颔首似是赞同,却并不说话。说到春天,崔护诗情大发,又对古今著名的游春诗词品评了一番,最后说道:“花开堪摘直须摘,莫待无花空折枝”。说完,他意味深长地望着绛娘,等着她的反应。灵慧的绛娘当然明白他的意思,在春意盎然的季节,面对着这样一位风华正茂、气宇轩昂、又才情逼人的少年郎,又怎不叫她情窦初开的心中春意荡漾呢?但知书识礼的少女怎敢在一个陌生男子面前敞开自己的心扉,她坐在那里含羞不语,两片红霞染上了面颊,偶尔用含情脉脉的目光向崔护一瞥,一碰到崔护的目光就迅速地收回。更加羞怯地望定自己的脚尖,益显出一副楚楚动人的模样来。面对少女的无措,崔护也不知如何是好,饱读圣贤书的他不可能做出更热烈、更轻浮的举动来。
平时极少接触女孩的崔护自然不甚明白少女的心思,见少女长久不语,还以为自己得罪了她。于是暗暗警惕着自己,不知不觉便在言语上有了一些收敛。
那时讲究“男女授受不亲”,一对未婚男女能够端茶递水,独处一室,已属破格之举。在乡村僻野尚且说得过去,若在城里则是大逆不道的了。两颗年轻而挚热的心,在春日午后的暖阳中激荡着,彼此都被对方深深吸引着,然而“发乎情,止乎礼”,两个饱受礼节教育的年轻人并没有再进一步的越轨行为。眼看着太阳已经偏入西边的山坳,崔护只好起身,恳切地道谢后,恋恋不舍地向少女辞别。少女把他送出院门,倚在柴扉
上默默地目送着崔护渐渐走远。崔护也不时地回过头来张望,只见桃花一般的少女,映着门前艳丽的桃花,一同在春风中摇荡,心中暗叹:真是一副绝妙的春景图啊!但少女眼中无限的眷恋他却已看不清楚了。
春日里一次偶然的相遇,在崔护和绛娘心中都激起了圈圈爱的涟漪。然而,男女之情,对男性来说是生活中的一些点缀,在女性却是生命的全部。自从崔护离开以后,绛娘对他一直念念不忘,翩翩少年郎的影子日日夜夜盘桓在她脑海中,让她朝思暮想、魂牵梦萦,但这一切她又不能对任何人提起。而崔护回到家中,随即就埋头于繁重的功课中,日夜苦读,心思不复他顾;寻春巧遇绛娘一事只能暂搁脑后不敢再去撩起,以免心猿意马而荒废了学业。
时光如流,转眼到了第二年春天,又是一个春暖花开的晴日,崔护望着城中绽开的桃花不由地触景生情,回忆起去年春天的城南旧事,感情的烈焰在他心中升腾,在无法压抑的冲动中,崔护抱着兴奋急切的心情,一路快行来到城外寻找往日的旧梦。一路上花开如旧,瑞气依然宜人,但这一些景物都已唤不起崔护的兴致,他心中只有那片灿灿的桃花中的伊人。寻寻觅觅,终于让他找到了去年那幢茅舍,但见一切如故,好象那一次春日艳遇就是发生在昨天。走近院落,里面寂静无声。他隔着竹篱高呼道:“小生踏春路过,想求些水喝!”他重复着去年的语言,期盼着去年的那幕再次上演。许久都不见少女出来开门,他唤了几声:“绛娘!绛娘!”除了些许微弱的回音外,并无应答之声。再定睛一看,茅舍门上静静地挂着一把铜锁,宣告着主人已不在此。顿时,崔护觉得如一瓢冷水浇头,火热的心凉了大半。推开柴门,枯坐在院中桃花树下.
缤纷的花瓣落了他一衣襟,仍不见少女归来。又是夕阳西斜的时候了,他讪讪地从窗棂中取出笔墨,怅然地在房门上写下七绝一首,这就是开头提到的那首“题都城南庄”。题罢,他仍觉意犹未尽,沉吟两遍,想改第三句为“人面只今何处去?”转念又想,一首七言绝句中用两个“今”字,不甚妥当,于是仍依原句。再看诗中两次提到“桃花”一词,却并不嫌重复,反而更突出了主题,渲染了气氛。
崔护城南访旧,没能见到绛娘,回家后心里一直放不下来,脑子里不断地问:伊人究竟到哪里去了呢?——扫墓?探亲?郊游?甚至是出嫁了?他想来想去,绛娘的倩影时常萦绕在心头。这样一来,他根本无法用心读书,甚至连茶饭也难以下咽。于是,数日之后,他再度往城南寻访。
这次,他熟练地找到了茅舍,尚未走近,远远地就听到茅舍中传出了阵阵苍老的哭声,崔护心中一紧,连忙加快脚步赶到茅舍前高声询问究竟。片刻之后,一位白发苍苍的老汉,颤颤巍巍地走了出来,泪眼模糊中,上下打量着崔护问道:“你是崔护吧?”
对老汉知道自己的名姓,崔护有些讶异,他点头称:“晚生是崔护。”老汉一听,悲从中来,哭着说:“你杀了我的女儿啊!”崔护惊诧莫名,急忙询问:“敢请老丈说 明原委!”
老汉涕泪横流,硬咽地述说道:“爱女绛娘,年方十八,知书达礼,待字闺中,自从去年清明见了你,日夜牵肠挂肚,只说你若有情,必定再度来访。她等过了一天又一天,春去秋来,总不见你的踪影,她朝思暮想,恍然若失。时过一年,本已将绝望,前几天到亲戚家小住,归来见到门上你所题的诗,痛恨自己错失良机,以为今生不能再见到你,因此不食不语,愁肠百结,这然一病不起。我已老了,只有这个女儿相依为命,之所以迟迟不嫁,是想找一佳婿,好让我们父女有所依靠。现在绛娘却先我而去了,难道不是你杀了她吗?”
听了这番哭诉,崔护仿佛横遭雷击,一时被震得不知所以。萍水相逢,痴心女子竟用情如此之深,怎不让崔护心痛欲碎呢!他呜咽道:“去年路经贵宅,口渴求饮,承蒙小姐赐茶,日前再来寻访不遇,怅然题诗而返,不料竟意出这样的变故,绛娘若死,晚生也不愿偷生了!”他边说边奔入内室,抱住断气不久的绛娘声嘶力竭地呼喊:“绛娘慢走一步,崔护随你而来呀!”
崔护一边摇晃着绛娘,一边大声哭喊,泪水流满了绛娘的面庞。也许是他的精诚感动了苍天,也许是他的真情唤醒了绛娘的心,总之,这时绛娘竟然悠悠地苏醒过来。一开始是呼出一丝绵绵的鼻息,接着双目微启,然后唇角微动,似乎认出了崔护,自己把脸深深埋进崔护的怀里。老汉见了惊喜万分,急忙备好姜汤米浆,慢慢给绛娘灌下。就这样,多情的绛娘居然从黄泉路上又走了回来。
随后,崔护回家把情况禀明父母,父母十分体谅他们的一片真情,于是依礼行聘,择一吉日将绛娘娶进门来。绛娘的父亲也经崔家予以妥善的安置,得以颐养天年。但这父女始终不愿表明自己的姓氏和身世,留下一个难解之谜。也许老汉曾经在朝中为官,因故获罪,于是隐姓埋名,蛰居博陵城南,既然他有所顾忌,崔护一家也就知趣地不去探究。
崔护娶了绛娘这么一位情深意厚、贤淑美慧的娇妻,心中自是美不胜收。绛娘殷勤执家、孝顺公婆、和睦亲邻,夜来红袖添香,为夫伴读,使得崔护心无旁思,专意于功课,学业日益精进。唐德宗贞元十二年,崔护赶会士,获进士及第,外放为官,仕途一帆风顺,官到岭南节度使。在绛娘的佐助下,他为官清正,政绩卓著,深受百姓爱戴。
后来人们遂将男女情事谓之走桃花运或交桃花运。
㈢ 为什么要用桃花这词形容艳遇,桃花代表什么吗
桃花运
(一)“桃花运”一词的出处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室人。
——《国风.周南.桃夭》
这是《诗经》中的一首诗,俗称诗经-周南-桃夭篇。这首诗描写的是女子出嫁时的情景,并对新娘的美貌和美德给以赞美。大衣就是在桃花盛开的的时候,有一个象桃花一样美丽的女子容貌美丽,能够生儿育女、能够使新郎的家族子孙象桃树一样的果实累累、枝叶茂盛,是一个对新郎家非常合适的人选。所以古人在赞美、祝贺婚姻时常说“既和周公之礼,又符桃夭之诗”,就是出典这里。
(二)“桃花运”的来历
“桃花运”这个词原是算命术语。
“命理”中的“桃花运”是跟据“生辰八字”中的五行所处“长生,沐浴,冠带,临官,帝旺,衰,病,死,墓,绝,胎,养”的位置而言。如大运和流年行运到“沐浴”阶段的时侯就叫“行桃花运”。
在十二地支中的“子午卯酉”便是桃花,人生的“八字”也是由十天干与十二地支的组合而得来的,所以每个人都会有碰到“子午卯酉”的时候。如果这“子午卯酉”出现在人生的“八字”内的,便叫桃花入命。
人生的运程(算命术语叫“大运”)每十年便行一个干支。人生的岁数运程(算命术语叫“流年”)。这两个结合起来便叫“运”。(也是人们常说的运气好坏便在这里面)
在人生的“运”上遇到“桃花”(子午卯酉)的,这就叫“桃花运”,但“桃花运”也是有好与不好的区别。
(三)“桃花运”的民间传说
绛娘与崔护的桃花运
去年今日此门中,
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
桃花依旧笑春风。
这首崔护写的“题都城南庄”诗流传甚广,至今仍有不少人能朗朗吟诵。然而知诗者并非尽知这首诗中还隐藏着一个动人的爱情故事。故事中饱含着才子佳人的纯真之情,情节曲折神奇,人们称之为“桃花缘”,也称桃花运。
崔护是唐德宗贞年间博陵县的一位书生,出身于书香世家,天资纯良,才情俊逸,性情清高孤傲,平日埋头寒窗,极少与人交往,既使偶而偷闲出游,也喜欢独来独往。这一年的清明时节,正逢一个难得的晴朗天气,屋外桃红柳绿、蝶舞蜂飞、清风微拂、春意袭人。午后春日暖照,苦读了一上午的崔护深为春的气息所感染,决心去郊外好好体味一下春的盛情。于是放下书本,兴致勃勃地独自步行出城。一路上杨柳花飞、莺燕啁鸣、暖阳和风、瑞气宜人。苦读不知春已浓的他顿觉心身清爽。一路漫行,看不尽的红花绿草,春山春水,他恣意享受着大自然赐予人类的礼物,浑然不知道路的远近。不知不觉离城已远,他忽然觉得有些腿酸口渴,寻思着找一处乡野农家歇歇脚、讨些水喝,以便日落之前赶回城去。这里已是僻野,农家住得极为零落,他举目四眺,望见不远山坳处,一片桃花掩映中露出一角茅屋,于是加快脚步朝山坳走去。临近山脚,在远处能望见的茅屋这时反而全部被桃树遮住,眼前只有一片蔚然的桃林:桃花灼灼,缀满枝桠,微风吹来,清香绕人,让人疑是误入了桃花源中。沿着桃林间的曲径往里走,在一小片空隙中有一竹篱围成的小院,院落简朴雅洁。院中住着茅屋三楹,全用竹板茅草搭成,简陋却整齐异常。崔护心想:“何方高人,隐居在如此别致的地方。”
走近柴门,他叩门高呼道:“小生踏春路过,想求些水喝!”一边叫门,他一边猜想,出来开门的必然是一位白发美髯、竹杖芒鞋、相貌清奇、谈吐风雅的老翁。吱呀一声,房门敞开,不料走出的却是一位妙龄少女。少女布衣淡汝,眉目中却透出一股清雅脱俗的气韵,使崔护甚感惊讶。他再次说明来意,少女明眸凝视,觉得来者并无恶意,就殷勤地将他引入草堂落坐,自往厨下张罗茶水。崔护打量着四周,只见室内窗明几净,一尘不染,靠墙放着一排书架,架上置满诗书,桌上笔砚罗列,墙壁正中悬挂着一副对联,联文是:“几多柳絮风翻雪,无数桃花水浸霞。”语句雅致,情趣不俗,绝不同于一般乡野农家的风格。临窗的书桌上正搁着一帧墨渍未干的诗笺,上面写着一首“咏梅”五言绝句:
素艳明寒雪,清香任晓风;
可怜浑似我,零落此山中。
诗句一定是这里的主人所书,似乎是在借梅花来感叹自己的坎坷身世,竟是这样充满着萧索与无奈。到底是何等人物隐居在这里?又是何等心情与遭际而衍出如此无奈的文字呢?一连串的问号浮起在崔护脑际,使得他对这桃花环绕的茅舍以及茅舍的主人大感兴趣,一心想要探个究竟。
这时,少女托着茶盘从厨房中出来,她落落大方地走向崔护,见对方正凝视着墙上的对联似乎在品味,她会心地嫣然一笑,轻轻地唤一声:“相公,请用茶。”崔护从思索中转过神来,见少女正向自己走来,粉白透红的脸上秋波盈盈,不施脂粉的打扮,素净的布衣,更加衬托出少女的纯真和灵秀,宛如一朵春风中的桃花,向人们展示着生命的风采。一时间,崔护竟然有些看得发怔,少女似乎察觉了他的心意,迅即垂下眼帘,一份娇羞把她点缀得更加动人,崔护不由得心旌摇曳,险些儿难以自恃。
但毕竟是饱读诗书,通情识礼的书生,崔护努力稳住自己的情绪,不致于在少女面前失态。他礼貌地接过茶杯,轻轻呷了一口茶水,故作镇定地表明自己的姓氏和乡里,接着又十分客气地叩问少女的姓氏及家人。少女似乎不愿多提这些,只是淡淡地说:“小字绛娘,随父亲蛰居在此。”并不提及姓氏和家世,似乎有什么难言之隐,崔护自然也就不便多问了。
然而墙上的联句、桌上的诗句、以及眼前的人物,这一切所透露出来的,都强烈地暗示着这茅舍的主人,必有一番不凡的来历。崔护的心目中形成了一团迷雾,但既然人家不愿多谈,他也就只好搁在一边了。两人在屋中静默了一会儿,崔护将话题转到景物上.他大赞此地景色宜人,犹同仙境,是游春不可多得的好地方。少女只是听他高谈阔论,含笑颔首似是赞同,却并不说话。说到春天,崔护诗情大发,又对古今著名的游春诗词品评了一番,最后说道:“花开堪摘直须摘,莫待无花空折枝”。说完,他意味深长地望着绛娘,等着她的反应。灵慧的绛娘当然明白他的意思,在春意盎然的季节,面对着这样一位风华正茂、气宇轩昂、又才情逼人的少年郎,又怎不叫她情窦初开的心中春意荡漾呢?但知书识礼的少女怎敢在一个陌生男子面前敞开自己的心扉,她坐在那里含羞不语,两片红霞染上了面颊,偶尔用含情脉脉的目光向崔护一瞥,一碰到崔护的目光就迅速地收回。更加羞怯地望定自己的脚尖,益显出一副楚楚动人的模样来。面对少女的无措,崔护也不知如何是好,饱读圣贤书的他不可能做出更热烈、更轻浮的举动来。
平时极少接触女孩的崔护自然不甚明白少女的心思,见少女长久不语,还以为自己得罪了她。于是暗暗警惕着自己,不知不觉便在言语上有了一些收敛。
那时讲究“男女授受不亲”,一对未婚男女能够端茶递水,独处一室,已属破格之举。在乡村僻野尚且说得过去,若在城里则是大逆不道的了。两颗年轻而挚热的心,在春日午后的暖阳中激荡着,彼此都被对方深深吸引着,然而“发乎情,止乎礼”,两个饱受礼节教育的年轻人并没有再进一步的越轨行为。眼看着太阳已经偏入西边的山坳,崔护只好起身,恳切地道谢后,恋恋不舍地向少女辞别。少女把他送出院门,倚在柴扉
上默默地目送着崔护渐渐走远。崔护也不时地回过头来张望,只见桃花一般的少女,映着门前艳丽的桃花,一同在春风中摇荡,心中暗叹:真是一副绝妙的春景图啊!但少女眼中无限的眷恋他却已看不清楚了。
春日里一次偶然的相遇,在崔护和绛娘心中都激起了圈圈爱的涟漪。然而,男女之情,对男性来说是生活中的一些点缀,在女性却是生命的全部。自从崔护离开以后,绛娘对他一直念念不忘,翩翩少年郎的影子日日夜夜盘桓在她脑海中,让她朝思暮想、魂牵梦萦,但这一切她又不能对任何人提起。而崔护回到家中,随即就埋头于繁重的功课中,日夜苦读,心思不复他顾;寻春巧遇绛娘一事只能暂搁脑后不敢再去撩起,以免心猿意马而荒废了学业。
时光如流,转眼到了第二年春天,又是一个春暖花开的晴日,崔护望着城中绽开的桃花不由地触景生情,回忆起去年春天的城南旧事,感情的烈焰在他心中升腾,在无法压抑的冲动中,崔护抱着兴奋急切的心情,一路快行来到城外寻找往日的旧梦。一路上花开如旧,瑞气依然宜人,但这一些景物都已唤不起崔护的兴致,他心中只有那片灿灿的桃花中的伊人。寻寻觅觅,终于让他找到了去年那幢茅舍,但见一切如故,好象那一次春日艳遇就是发生在昨天。走近院落,里面寂静无声。他隔着竹篱高呼道:“小生踏春路过,想求些水喝!”他重复着去年的语言,期盼着去年的那幕再次上演。许久都不见少女出来开门,他唤了几声:“绛娘!绛娘!”除了些许微弱的回音外,并无应答之声。再定睛一看,茅舍门上静静地挂着一把铜锁,宣告着主人已不在此。顿时,崔护觉得如一瓢冷水浇头,火热的心凉了大半。推开柴门,枯坐在院中桃花树下.
缤纷的花瓣落了他一衣襟,仍不见少女归来。又是夕阳西斜的时候了,他讪讪地从窗棂中取出笔墨,怅然地在房门上写下七绝一首,这就是开头提到的那首“题都城南庄”。题罢,他仍觉意犹未尽,沉吟两遍,想改第三句为“人面只今何处去?”转念又想,一首七言绝句中用两个“今”字,不甚妥当,于是仍依原句。再看诗中两次提到“桃花”一词,却并不嫌重复,反而更突出了主题,渲染了气氛。
崔护城南访旧,没能见到绛娘,回家后心里一直放不下来,脑子里不断地问:伊人究竟到哪里去了呢?——扫墓?探亲?郊游?甚至是出嫁了?他想来想去,绛娘的倩影时常萦绕在心头。这样一来,他根本无法用心读书,甚至连茶饭也难以下咽。于是,数日之后,他再度往城南寻访。
这次,他熟练地找到了茅舍,尚未走近,远远地就听到茅舍中传出了阵阵苍老的哭声,崔护心中一紧,连忙加快脚步赶到茅舍前高声询问究竟。片刻之后,一位白发苍苍的老汉,颤颤巍巍地走了出来,泪眼模糊中,上下打量着崔护问道:“你是崔护吧?”
对老汉知道自己的名姓,崔护有些讶异,他点头称:“晚生是崔护。”老汉一听,悲从中来,哭着说:“你杀了我的女儿啊!”崔护惊诧莫名,急忙询问:“敢请老丈说 明原委!”
老汉涕泪横流,硬咽地述说道:“爱女绛娘,年方十八,知书达礼,待字闺中,自从去年清明见了你,日夜牵肠挂肚,只说你若有情,必定再度来访。她等过了一天又一天,春去秋来,总不见你的踪影,她朝思暮想,恍然若失。时过一年,本已将绝望,前几天到亲戚家小住,归来见到门上你所题的诗,痛恨自己错失良机,以为今生不能再见到你,因此不食不语,愁肠百结,这然一病不起。我已老了,只有这个女儿相依为命,之所以迟迟不嫁,是想找一佳婿,好让我们父女有所依靠。现在绛娘却先我而去了,难道不是你杀了她吗?”
听了这番哭诉,崔护仿佛横遭雷击,一时被震得不知所以。萍水相逢,痴心女子竟用情如此之深,怎不让崔护心痛欲碎呢!他呜咽道:“去年路经贵宅,口渴求饮,承蒙小姐赐茶,日前再来寻访不遇,怅然题诗而返,不料竟意出这样的变故,绛娘若死,晚生也不愿偷生了!”他边说边奔入内室,抱住断气不久的绛娘声嘶力竭地呼喊:“绛娘慢走一步,崔护随你而来呀!”
崔护一边摇晃着绛娘,一边大声哭喊,泪水流满了绛娘的面庞。也许是他的精诚感动了苍天,也许是他的真情唤醒了绛娘的心,总之,这时绛娘竟然悠悠地苏醒过来。一开始是呼出一丝绵绵的鼻息,接着双目微启,然后唇角微动,似乎认出了崔护,自己把脸深深埋进崔护的怀里。老汉见了惊喜万分,急忙备好姜汤米浆,慢慢给绛娘灌下。就这样,多情的绛娘居然从黄泉路上又走了回来。
随后,崔护回家把情况禀明父母,父母十分体谅他们的一片真情,于是依礼行聘,择一吉日将绛娘娶进门来。绛娘的父亲也经崔家予以妥善的安置,得以颐养天年。但这父女始终不愿表明自己的姓氏和身世,留下一个难解之谜。也许老汉曾经在朝中为官,因故获罪,于是隐姓埋名,蛰居博陵城南,既然他有所顾忌,崔护一家也就知趣地不去探究。
崔护娶了绛娘这么一位情深意厚、贤淑美慧的娇妻,心中自是美不胜收。绛娘殷勤执家、孝顺公婆、和睦亲邻,夜来红袖添香,为夫伴读,使得崔护心无旁思,专意于功课,学业日益精进。唐德宗贞元十二年,崔护赶会士,获进士及第,外放为官,仕途一帆风顺,官到岭南节度使。在绛娘的佐助下,他为官清正,政绩卓著,深受百姓爱戴。
后来人们遂将男女情事谓之走桃花运或交桃花运。
㈣ 桃花和艳遇有关吗
没有必然的关系。
㈤ 此诗到底有多么地伤风败俗
当名士遇见名妓-己亥杂诗情事录
“天花拂袂著难销,始愧声闻力未超;青史他年烦点染,定公四纪遇灵箫。”
十二年为一纪,龚自珍时年四十八岁,于袁浦(今江苏清江市)遇妓灵箫,一见钟情。此时是道光十九年己亥(1839),定公在辞官自京返家途中。
箫与剑,在龚自珍诗中有特殊意义。少年击剑复吹箫,剑气箫心一例消,又说“一箫一剑平生意,负尽狂名五十年”,代表着侠骨柔情,报国壮志与诗酒情怀,双管齐下,一个也不能少。此时遇上名字中有“箫”字的灵箫,冥冥中有似天意,更巧的是,酒席中初见,分韵赋诗,定公抽得亦是“萧”字韵。故喜不自胜,比之于甄陀罗,又比之于天女,同时,思及自己平生,一时哀乐交集。当一个男人对女人动心,他会不自觉地将自己的身世跟她牵扯到一起,由此可以推断,他对她是否有真情。
龚自珍信奉天台,长礼空王,又才华超卓,却不是道学先生,灵箫为妓,卖身为生,二人即生感情,立即结成欢好。第二天晨起,郑重又以诗相谢,献于灵箫妆台之上:“一言恩重降云霄,尘劫成尘感不消;未免初禅怯花影,梦回持偈谢录箫。”
从前后诗篇看,灵箫当是识文断字的女子,而且工辞令,有英气,有心机。美貌是不用说了,虽然情人眼里出西施,但高傲放诞如龚自珍,不美的女子首先就不会落入他眼里,美而不慧,则无法使他动情。美而慧,身份却下贱,这场露水姻缘,换一个对象,也就轻描淡写过了。
可龚自珍非常人,其情也狂,其来势也风雨苍苍。在诗中,灵箫俨然成了他心目中的女神,对所爱女人的这种态度,在传统文人所写情诗中,是极罕见另类的。三千世界,尽成微尘,尘又成尘,此感恩之情仍不能销,这种浪漫奇丽的写法,也使他的感情,于谦卑之态下,具有令所爱不可驳回的气势。
龚自珍此次出京,其实很狼狈仓惶,具体原因如何,不得而知,总归是些未了“恩仇”,危及身家性命。已亥杂诗中,屡次提到,藏头露尾,又不肯说详细,惹得后人猜测纷纷。有种说法是因与顾太清恋爱暴露,被其本夫逼出京师,即“丁香花公案”。然而又不断有人指出其谬,孟森甚至专门作《丁香花公案》长文为龚顾辨诬。依我之见,定公此人外形不佳,矮小貌寝,为人脾气比较古怪,说话又经常神出鬼没,顾太清名门贵妇,有着个品貌相当的老公,无论从女人的角度还是现实的角度,能看得上定公,倒也是奇事一桩。
又有猜政治原因的,如钱穆,认为定庵是因禁鸦和主战事,得罪了穆彰阿,受到迫害,只得出逃。然而,若果因此事,政治上打击也就足够了,穆彰阿集中精力对付的是林则徐、邓廷桢诸人,没必要对当时官微言轻的龚自珍下手夺他性命。而且已亥杂诗中,屡屡吐露仇家势力只在京师及江北,以穆彰阿当时气焰,真要追砍他,一道长江怎么阻得住?
反正定公与人在京师结了仇大约是实,以至返家一路上也是惶惶。与灵箫一晤,匆匆次日即别去。然后,到了扬州。在这里,遇上了另一女子小云,并为其作诗三首。小云看来也是名妓,可以三番五次拒客(当然拒的不是定公,而是定公的友人及其他不入眼者),而且聪明伶俐,“能令公愠公复喜”,龚自珍对她颇不吝夸赞。但从诗中也可见,定公对她,与对灵箫的态度,是很不同的,“初弦相见上弦别,不曾题满杏黄裙”,逢场作戏的成份多些。
中国的才子名士有一点甚好:凡诗词写到与已有关系的女人,基本上极尽溢美之辞,一分好能夸到十分,中人之姿可夸成天人。这些女人往往是妓女,因为招惹良家妇女,可是作奸犯科的大案子,自家的老妻拙荆,又一般只宜出现在悼亡诗词中。妓女对文人也很投契,尤其是大文人,苏东坡、欧阳修这级别的,别说接客接到,就是只被他品题过,立刻身价百倍。
小云遇到定公,肯定久已闻名的了,看上去,这位名士贵人对自己也很喜爱,于是,两情相惬,别时她恋恋不舍――是出于真的爱恋,还是职业习惯,无可考证。总之,和受过良好教育有文化修养有地位的贵妇顾太清完全不同,对于定公的出现并留情,她有着充足的理由眼前一亮,受宠若惊。不过,她跟灵箫一样,因定公的诗而留名,但青史上野史上,都没有为她们留出任何开口说话的机会。所以,还是只能回到定公的诗里来,看他如何说。
“坐我三熏三沐之,悬崖撒手别卿时。不留后约将人误,笑指河阳镜里丝。”这是龚自珍给小云的临别赠诗。说得很婉转,一付情非得已,为你好,也为我好的表情。龚惯以佛家词语入诗,这里也是,在三分哀艳三分疼痛三分洒脱之外,还有那么一分宝相庄严……他拨脚跑去了杭州。
在杭州,他为一位未嫁早夭的女郎写下悼亡词十六首。所悼对象具体姓氏,没人知道,王文濡校本上眉批说可能是定公表妹。女郎大约卒于龚自珍返前十一个月左右,住杭州城外凤凰山脚下,良家女子,与定公为旧相识,可能是世交,且相互感情甚好。
在女人面前,龚自珍是个风流多情种子,这一点几乎可以从诗中坐实了。这一路剑气箫心、红袖频招地走回昆山,定公终于可以松口气,开始修复羽琌山馆。灵箫的身影,仍在他心中,越来越美丽。望着修缮一新的房屋和四周风景,他开始想象与灵箫在此双宿双飞,过逍遥自在的生活。“乞墅”二首云:“灵箫合贮此灵山,意思精微窈窕间。区壑无双人地称,我无拙笔到眉弯。”“此是春秋据乱作,升平太平视松竹。何以功成文致之?携箫飞上羽琌阁。”
不久,龚自珍决定冒险再去北京,迎眷属归南。走的还是前次回来的路,重过扬州,再会小云,小云求他为已脱籍,她失望了,定公心在不她这里。“新诗急记销魂事”,她只是他路途中一个艳遇,用我的一位女友话来说,是口渴时偶尔用过的一只杯子。对于她想要嫁他的要求,他略带嘲弄地答道:“少年尊隐有高文,猿鹤真堪张一军。难向史家搜比例,商量出处到红裙。”这个时候还不忘为少年时的雄文自豪一番,是为了提醒她彼此身份的不般配?为了怕她再纠缠,他不辞而别,“怕听花间惜别词,伪留片语订来期。秦邮驿近江潮远,是剔银灯诅我时。”就此跑掉。
是年九月二十五日,龚自珍重到袁浦,十月六日渡河去,留浦十日。一场情爱之战,便发生在此时此地。定公在此期间,加上别后途中所寄予灵箫,共作了三十三首诗,详细地记录了这段情事,个中微妙曲折心态,也是向来写情作品中罕见。
灵箫也是见面后,便再次提起脱籍一事。当初定公在家时,已下定决心要携箫同隐,此时却不知为何变卦,谢绝了她的要求。“豆蔻芳温启瓠犀,伤心前度语重提。牡丹绝色三春暖,岂是梅花处士妻?”“对人才调若飞仙,词令聪华四座传。撑住东南金粉气,未须料理五湖船。(此二章,谢之也。)”
从诗中看,龚自珍对于灵箫,是极其欣赏的,她的丰韵,她的才华,如此明艳逼人,是不是正因为此,使他有了犹豫之心,想要脱逃:这样的女子,适合做他的“梅花处士妻”么?很快,二人的鱼水相得,心心相映,使他将这些犹豫丢在脑后,纵情陶醉在温柔乡中。
他为她写了好多温柔的句子,深情的诗,说她的体态音容,爱她的活色生香和英气勃发,甚至因她爱上了她的家乡苏州。他记下了他们在一起的快乐时日,还想到了为她而改变自己。她则欣然回报,女为悦已者,士为知已,她做了他的“金闺国士”。他们的爱恋如少年般热烈。然而,他们实际上都已经不是不谙世事,蛮撞直率的少年人,在这场双方年龄、身份、地位悬殊的爱情中,由各自身份背景和个性冲突带来的阴影,渐渐侵占了爱人的心。
“喜汝文无一笔平,坠侬五里雾中行。悲欢离合本如此,错怨蛾眉解用兵。”爱恋即深,则生忧怖,一言一行,怕对方不解已心,又疑惑他心可似我心,犹疑、试探,有话也不好好说,恰如兵书上虚虚实实。在灵箫,这是出于青楼中女子的天然警惕心,易求无价宝,难得有情郎,她对手中这份飞来的爱情,总要放不下心来。在定公,官场、情场上打滚多年的人,早已对那些言不由衷、虚心假意厌恨之至,心上人的言行突然难以琢磨起来,他一定能敏锐地感觉到,而且不见得会往好处想。
“臣朔家原有细君,司香燕姞略知文。无须问我山中事,可向花间领右君?”明明已经诚心地说要娶她,她为何此刻又忽冷忽热使小性儿?“美人才地太玲珑,我亦阴符满腹中。今日帘旌秋缥缈,长天飞去一秋鸿。”闹了一些别扭后,定公负气不辞而别――你耍小心眼儿,难道我就不会?灵箫写信道歉,又把他请了回去。
大概这一闹,关系稳定了些。灵箫似乎仍是缺少安全感,使些试探郎心的小伎俩,定公也不再跟她计较,反信誓旦旦:“美人捭阖计频仍,我佩阴符亦可凭。绾就同心坚俟汝,羽琌山下是西陵。”至此,眼看就是大团圆的结局了,突然,意外地,龚自珍真的匆匆走了,一去不回。到底为了什么?除了他自己,可能连灵箫也不解原因。可能是担心自己会又改变主意,临走时他拒绝灵箫的相送,独自上船。空留下一首首在她闺房中写下的情诗,那些清丽绵缠的句子:“红似相思绿似愁”、“三生花草梦苏州”……忽然之间,昨日之日,邈若山河。
很显然,他仍然在爱着她,离去之后,途中时时思念,往昔情事不离心上,一会儿对当初的拂袖而去痛悔不已,一时又打定主意从此要将她长驻心中,一时又自认觉悟。颠颠倒倒地独个儿闹了许久,终于决定彻底分手。
“阅历天花悟后身,为谁出定亦前因。一灯古店斋心坐,不似云屏梦里人。(顺河道中再奉寄,仍敬谢之,自此不复为此人有诗矣。越两月,从北回,重到袁浦,问讯其人,已归苏州闭门谢客矣。其出处心迹亦有不可测者。”
灵箫回苏州隐居,定公于两年后暴卒于丹阳云阳书院。有传闻为仇家所害。柴萼《梵天庐从录》,则说为灵箫毒杀。王文濡校本眉批则注曰:下毒的可能是小云。然小云之归定公,并无确证,灵箫之毒定公,也只是传说。
王国维曾痛诟龚自珍为人凉薄,以其诗“偶赋凌云偶倦飞,偶然闲慕遂初衣。偶逢锦瑟佳人问,便说寻春为汝归。”为证,静安先生一切文字,爱好以血书成者,和定公当不是同路人。然而一切感情,情仇爱恨,担得起,那是决绝,是勇猛精进,担不起,也是人之常情。艳词可作,唯不可作儇薄语。龚定庵诗云:“偶赋凌云偶倦飞,偶然闲慕遂初衣。偶逢锦瑟佳人问,便说寻春为汝归。”其人之凉薄无行,跃然纸墨间。 言为心声,文是为人的写照,人无真情是凉薄无行,文无真情的结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具体的赏析我也不是很清楚...
希望以上回答能够对你有帮助...
㈥ 寻些言情小说
楼雨晴的《盼君》,男主是《大侠也认栽》里陆君遥的儿子陆祈君,女主是他捡来的妹妹盼君
㈦ 滟灪爩鱻麤龖龗齾齉靐龘拼音
死亡不是失去生命,而是走出了时间在这个世间,最为丰富的陈述是沉默。
大时代是为少数人准备的,大部分人是时代的承受者。
经典之魅力在于超越时空的阻隔,永远可以与当下对话。
只是当时站在三岔路口,眼见风云千樯,你做出选择的那一日,在日记上,相当沉闷和平凡,当时还以为是生命中普通的一天。
每逢你想要批评人的时候,你就记住,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人,并不是个个都有过你拥有的那些条件。
望着窗外,只要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梅花就落满了南山。
你问人问题,她若答非所问,便已是答了,无需再问。
你说:我们就山居于此吧,胭脂用尽时桃花就开了。
当她把心里话一吐为快时,有人把月光熄灭了。5.不要试图去解释这个世界上任何的误解和扭曲,存在的都是真理,任何人的成功,都不是虚头,他们一定付出了你没有想到的努力和代价,才华、机遇、运气、努力、外貌,甚至是不光彩的事情,都是存在,没什么值得怀疑。1.我之所以这么努力,是不想在年华老去之后鄙视自己。
如果你想得到你从未拥有过的东西,那么你必须去做你从未做过的事。
——汤木《将来的你,一定会感谢现在拼命的自己》
2.只要春天还在,我就不会悲哀。纵使黑夜吞噬了切,太阳还可以重新回来。
—— 汪国真
3.往前走,往前看,哪怕前途一片迷惘,哪怕只是凭着惯性继续往前走――
总有一天,会在自己漫长的脚印中找到方向。
只是大概需要一点耐心。
㈧ 好看的言情小说
有古代的有现代的,不知道你喜欢看哪种
穿越时空的古代言情小说有:《绾青丝》《潇然梦》《步步惊心》《我的灵魂在古代》《梦回大清》《醉玲珑〉〉《木槿花西月锦绣〉
http://www.lcread.com/esou/book/index.html
上面几本书我都看过,超好看
小妮子:〈恶魔之吻〉1,2,3、合集 〈龙日一,你死定了〉1,2,3、《裴多菲的罗曼史》、《G小调进行曲》1,2,3 《棒棒糖》1 ,2《仲夏夜之恋》1 2 3 <亲亲亲吻鱼>1 2 <如果微笑> 1 2
米米拉<她和他和他和他>1 2
小妮子和米米拉合著:《214度恶龙王子》1,2,3
郭敬明:《幻城》、《爱与痛的边缘》、《左手倒影,右手年华》、《初恋》、《天亮说晚安》、《1995-2005夏至未至》、《梦里花落知多少》、《刻下来的幸福时光》、《无极》小说版、 《迷藏》和岛的8本 《最小说》1,2,3,4,5,6 <悲伤逆流成河>
饶雪漫:《当你孤单你会想起谁》、《校服的群摆》、〈爱在仙境的日子〉、<左耳>、<糖衣>、<小妖的金色城堡>、<左耳>终结 《十年》《蝴蝶来过这世界》《沙漏》1,2 <没有人和我一样> 全集(共10本)
郭妮:《天使街23号》1、2、3 ,4,5 《麻雀要革命》1\2 \3\4 《壁花小姐奇遇记》1,2 ,3
恶魔的法则1,2
易拉罐:101号宠物恋人1,2 小子,我看上你了
遵命,女王殿下 9分酷,10分拽
胡伟红:·淘气公主求爱记1,2
55555,就算他轩辕健一英俊潇洒、玉树临风、风流倜傥、贵族子弟,可我谭沫沫怎么说也是加纳斯王国的公主啊,为什么,为什么在见面第一天就莫名其妙地成了他的未婚妻?如果他是个表里如一的大帅哥也就算了,偏偏他帅气的外表下有着一颗恶魔般的心。上帝一定是听到我内心的祷告了,赐给我一个真正的天使。欧俊彦。当天使和撒旦都出现在淘气公主身边时,淘气公主会如何做出选择……
·一年三班恶男军团1,2
身世凄惨的苦命少女韩雪依,在即将踏入高中的门槛时,一个晴天霹雳轰然劈下——自己的亲生爸爸因为欠了巨额赌债,竟然把自己卖给了恶少林锡辰!更要命的是,此恶男生得不丑长得不凶拥有万贯家财也就算了,竟然长成那样一个人见人爱走到哪里都是轰动的绝世好模样……还有他的一年三班的好兄弟,妖精恶男郑亦男,乱世英雄严七海,神秘俊男季培霖,个个都是貌美如花、倾国倾城……苍天啊!韩雪依你这个幸福的女人,把你的恶男送我一个吧!
·谁中了坏小子的毒
在这部书中,坏小子们又来兴风作浪啦!书中的主人公邵风扬是个家境富有,但从小失去母爱、性格霸道孤僻的“坏”男孩,只爱飙车,丝毫不知怜香惜玉,他的身边,又会发生什么莺莺燕燕、花花草草的故事呢?但与安妮丝公主的前两本书不同,这部书中的女主人公,并不是傻得可爱的小女孩儿,而是古灵精怪并且精力超级旺盛的“坏”妮子唐心!如果说,坏小子是爱情毒药,杀伤力无限,那坏妮子就是爱情解药,对帅哥具有超级免疫力...
明晓溪
·泡沫之夏3 ·泡沫之夏 ·泡沫之夏2
·无往而不胜的童话 ·会有天使替我爱你 ·雨夜里的星星沙
·冬日最灿烂的阳光 ·小魔女的必杀技 ·水晶般透明
·烈火如歌I ·烈火如歌II ·冰(明若晓溪番外篇)
·握在手里的星星(Diddl著)
朵朵
·NO.1第一恋人
可是半路杀出的左桑洛……这个外表冷酷的帅男生,一度让我极其没有好感,甚至认为是无业游民……但是,为什么他给我的这个吻……我摸摸自己的嘴唇,微温的嘴唇似乎还有着左桑洛的气息,为什么……这明明就是我的初吻,他就这样轻易地夺走了我的初吻……可是,我竟然一点儿也不生气……相反,我还有那么一点儿的激动,那么一点儿的兴奋……带着一张滚烫的脸,我躺在床上,抱着心爱的毛毛熊自言自语。
·亲亲我的野猪王子
曾经有个童话说:一个美丽的公主被一头野猪相救……最后两人永远幸福地生活在了一起…… 如今霸气十足的韩国少年爱上了傻傻糊涂女,一连串的玩笑和误会,才让真情见了天日;怪不得每当危难之时,霸道少年就会及时出现,原来他便是自己的 MR.RIGHT不经意间,丘比特之箭就已悄悄射中了你感受真人版的童话爱情,当野猪都能成为童话的主角,相信没有爱情不能成立!
·我的恶魔罗密欧
爱神出乎意料地降临,让人晕眩地甜蜜。扑通扑通扑通……第一次遇见你,我是女生,漂亮的女生!你就是从天而降的罗密欧!扑通扑通扑通……再次遇见你,我扮男生,帅帅的男生!你竟然成了势不两立的恶魔!Oh,上帝爷爷,告诉我,怎样才是晕眩的甜蜜?!
·HELLO!王子殿下(野蛮王子爱情故事)
传说,王子跟公主会遭遇宿命的相遇,品尝甜美的爱情;传说,被紫贝壳牵引的恋人终将重逢,过上幸福的生活;来自中世纪的古老神秘传说,一场由紫贝壳牵引而出的华丽邂逅。一场现代版的野蛮王子爱情童话浪漫上演。
上帝啊,我只是不小心被绊了一脚,却因此遇上了霸道的他。这个我长久等待着的王子殿下,明明帅过金城武,气死F4,可他怎么总是一副扑克脸,动不动赏我一顿暴栗头! OH,GOD!真不知是幸运还是恶梦,我唯有大喊一声:Hello,我的王子殿下!
·丑小鸭王子
美丽传说的结局总是漂亮公主和英俊王子过上幸福的生活……BUT,STOP!我不是公主,可为什么会遇上这个可恶的丑小鸭王子,会成为他的仆人?!要知道我可是跆拳道黑段的高手高高手,让我当仆人?!哼!那就让我们过过招吧!可是如果,我这么讨厌眼前的丑小鸭王子……为什么每次遇见他,心跳就会加速,身上的零件都集体罢工,不听使唤呢?一个美丽的传说,一份奴隶契约……一场平凡公主与丑小鸭王子的浪漫爱情即将轰然登场!
以上的书基本我都看过所以才向你推荐
自己看去吧,向你提供各方法,如果网上没连载完的,去小说名字的贴吧里瞧瞧
推荐个吧
№尐丫头の小说盒子
在推荐几个网址
这里有许多作家的列表
http://book.kanunu.cn/html/2005/0819/855.html
看书
http://www.joustar.com/
㈨ 求诗一首
1、
河海江湖波浪涌,
东西南北我居中。
梁才巨石成砥柱,
士为知己向从容。
鹏程万里怀大志,
强者定将是英雄!
2、
河宽水流急,
东海浪拍堤。
梁材作砥柱,
士愿为知己。
鹏飞万里志,
好汉险能夷!
㈩ 关于桃花的小故事
崔护的“人面桃花相映红”
唐朝人孟棨写了一本《本事诗》的书,他在该书中记录了许多唐朝诗人的逸事。在《情感第一》篇中,描写了一段哀婉动人的爱情故事:
清明节的这一天,因为考进士不及格,而一直为此郁郁寡欢的崔护,一个人去了长安城郊的南庄游玩。因为口渴,他想讨一口水喝,就匆匆的向村庄里走去。在一户桃花盛开的农家门前,他随意的叫开了人家的屋门。这户人家的少女,在问明了来意后,就转身回去端了一杯水给他喝,而且还打开房门,请他进来,请他坐下歇歇。
这次与农家少女的偶然相遇,使崔护在心中一直念念不忘。到了第二年清明节的这一天,鼓足勇气的崔护,再次来到了这户人家,却发现房门上静静地挂着一把铜锁。心泱泱,满怀惆怅的崔护,于是就在这户人家的墙壁上,写了一首《题都城南庄》的诗:“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在,桃花依旧笑春风。”
(10)小梅花艳遇扩展阅读:
桃花的作用与功效:为蔷薇科植物桃的花。春季开花时采摘,晒干。
【性味归经】 味甘、辛,性微温。 归心、肺、大肠经。
【功 效】 活血行淤,润燥滑肠,祛病美容。
【应 用】 用于治疗跌打损伤、淤血肿痛、肠燥便秘等。
(1)桃花根的作用与功效: 茎皮性味苦、平。具有清热利湿,活血止痛,截疟杀虫的功能。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腰痛、跌打损伤、丝虫病。
(2)桃 叶: 性味苦、平。具有清热解毒,杀虫止痒的功能。外用适量。用痈疖鲜品捣烂敷患处,痔疮、湿疹、头虱均煎水洗。
(3)桃树胶的作用与功效:性味苦、平。具有和血、益气、止渴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