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樱梅茶花 » 从来不见梅花谱

从来不见梅花谱

发布时间: 2021-02-28 05:28:51

1. 从来不见梅花谱什么意思

解析:来 思路引领自:了解什么是文人画。 答案 提示: 文人画盛行于元明清时期,这一时期,要么是文人得不到重视,要么是文人受到的钳制很多,文人们以画写意,也就是通过画笔表述自己的思想感受,因此文人画不是以写真为目的,而是以表意为根本。因此,文人画重写意,讲究的是气韵、笔墨,通过笔墨表达主观意念。所以我们欣赏元明时期的中国画,感觉到的不是笔墨,不是色彩,更不是技巧,而是一种韵致,是一种无法用文字语言表述的韵致。即使是文字写成的诗词,其意境也常常是只能意会,不能言传。 提示: 文人画。

2. 请教意思:从来不见梅花谱,信手拈来自有神。(明)徐渭《题画(梅)》

表面的意思是 从来没有看过梅花的画谱 但是随便提笔就具有自然地神态 这是一句画论

3. 需要一些文章 各位大师来帮忙

韩静霆《梵高与青藤》
1888年12月24日,伟大的梵高疯狂地割下了自己的耳朵。说也巧,我读《梵高自传——致亲爱的提奥》中的这一节,也是这个日子;12月24日,我实在无法使我平心静气地读下去了。我像一个目击者那样,震惊,震撼,满眼的血色,呜呜地哭了起来。
从书摊上找来的这本书,装订十分粗糙,叠着的书页没有切开。我只好拿着一把锋利的裁纸刀边裁边读。这本书是美国美术史论家欧文•斯通夫妇缩编的梵高书信集。梵高一生孤独,几乎无人可以对话。他在生命的最后十七年,除了发病,每晚都给惟一供给他衣食、颜料和自信心的弟弟提奥写信。提奥精心地收藏了梵高的画作和每一块写了字的纸片。梵高写了上千封信,从来没想过是在为自己做传,正因为这样,梵高的书信“自传”,与那些滥隐于世的自我盖棺加冕的“自传”,以及那些为了出版发行盈利写的“传记”,不可相提并论。梵高的书信靠得住,满纸是孤独的艺术修行者的内心独语。
我的心随着梵高嗫嗫嚅嚅的自语,走进了他那个多雪的冬天。
他在这里与另一位大师级的画家高更相会,然后为了艺术的见解大吵大闹。这是一次永载史册的,没有任何人际关系的纠葛,没有经济利益争夺的唯艺术的伟大争吵。当语言无法使高更屈从的时候,梵高把玻璃杯向亲爱的挚友的头颅砸去,破碎的玻璃片嵌进了墙壁,在地上闪跳,梵高又抓起了剃刀,吼叫着要杀死高更和高更执著的画风。
高更逃走了。
梵高疯狂了。
这是12月24日。
他正在发高烧。他想到外面去向全世界宣布他的创造力,与高更决一死战。可是他无力离开黄房子。他忽然想把自己耳朵弄下来。掷给高更,这样,就可以把高更狂妄的叫骂彻底挖掉了,铲除了。
脆骨在抵抗,血弄得两只手都粘粘渍渍。越是这样,梵高越滋生着战胜自己耳朵的勇气的胜利和渴望。他没有感觉到疼痛,只是听到那来回锯挫的声音出奇的响亮。
他为这个别出心裁的伟大创意兴奋和骄傲,嘿嘿地笑了起来。快把耳朵割下来,为什么不?他像一位中世纪骑士那样勇敢地拿起了很久没磨的剃刀,伸直了臂,喊了一声:“开始!”他用一只手把自己的耳朵尽可能扯得很长,另一只抓紧了很钝很钝的剃刀,像锯木头那样锯自己的耳朵。开始就不顺利,耳朵虽然在头颅两侧像个附加的东西,没想到实际上这家伙竟然顽强地生了根。
梵高晕倒了,血,汩汩地流在地板上。
那把屠杀自己的刀丢在地上……
我手中的裁纸刀也掉了。我哭起来,满脑子都是晕开的血色。
中国也有一位艺术大师疯了。
这就是徐渭。
我也算是醉心研究过大写意中国画的,有幸与徐渭同脉。我的老师许以庐,对自号青藤道士的徐渭,推崇得很。在许老门下,听青藤青藤不绝于耳。我老师的老师齐白石,则更是对徐渭服贴,在诗中写道:“青藤雪个远凡胎,缶老衰年别有才,我欲九泉为走狗,三家门下转轮来。”白石大师自叹生不逢时,活着无缘行走在青藤门下,情愿死了去做青藤走狗,可以说是崇拜到底了。由齐白石上溯至清代,郑板桥在徐渭死后整整一百年诞生,郑板桥才名沸沸扬扬于后世,诗书画三绝名贯天下。他幸运,生得早些,抢先一步为自己治印,自命不凡为“青藤门下走狗”。如此说来,我等便是也想获得做“青藤门下走狗”的荣誉,至少晚了数百年,迟了几辈子,纵有画心诗胆,也只有做走狗的走狗的走狗的份儿了,惟有远远地望着徐渭的斑驳墨渍,顿着兴叹。
梵高和徐渭痛苦的人生经历是解读他们作品的钥匙。
中国历史上的文人,恐怕没有比徐渭的人生命运更凄惨的了。他生于1521年,浙江山阴人,生身母亲是小妾。他落生刚刚一百天,父亲扔了母亲驾鹤西游,死了。十岁,亲生母亲被轰出了徐门。孤儿徐渭,寄养兄嫂篱下,在侮辱与欺凌中成年,花了二十年工夫,在乡里应试八次,八次落第。虽自负才略,性绝警敏,梦想以天下为己任,却连乡第之门都出不得,这打击是足以让人发疯的。徐渭的婚姻生活也是灾难连着灾难。第一个夫人和他一同相伴七年,患肺病而死。他鳏居十二年之后,三十九岁找了老婆,不到一年就分道扬镳。徐渭一生中有一段短暂时光,侥幸得一人赏识,这人是胡宗宪。作为出入于东南七省的督帅胡宗宪,在抗倭战事中屡屡听他谈兵;作为古文学家的胡宗宪,听他温酒赋诗,把他的诗文镌刻于石上。徐渭常与人暴饮酒肆,烂醉如泥,酒醒后直闯督帅府。胡宗宪宽容和忍耐着这位乌巾白衣落拓不羁的才子,让他一逞才略。哪里想到,胡宗宪因事锒铛入狱,徐渭一生中惟一的慰藉和依靠,像泡沫一样一闪即逝。彼时,徐渭已经年过不惑,第三次婚姻缔结不久又现危机。朝野上下皆为惊骇的胡宗宪之祸,随时会波及他连坐。徐渭惊惧,惶惑,躲在自家房子角落发抖,痛哭而不敢出声。冥冥中他产生了幻听,听见到处在通缉他,听见全副武装的差役的脚步声,木枷铁链和斧铖的磕碰声。他害怕这些声音,却无法逃避这些声音。他仇恨自己的两耳,抓起一把又大又长的三棱巨锥,扎入耳道,胡乱搅动,鲜血四迸……
徐渭的画,是他情感的图录。
他全部用水墨挥写泼洒的画,无一不透露着历尽风霜后的倔强、悲壮、愤激和高标不俗的情感。
他的作品,充满了真灵性,真命派,真悲欢,真情债,真学养,真见识。他不重复吴门画派,也不重复自己,“从来不见梅花谱,信手拈来自有神,不信但看千万树,东风吹着便成春。”
我在梵高成百上千封信中,去掉那些芜杂的东西,看到的只有两大内容:一是贫病的悲惨无力的叹息;一是对于天地间色彩的响亮的纵情歌唱。这是梵高生命的复调。在歌唱天地间丰富的色彩的时候,梵高竟然一点儿病态也没有,一点儿也不虚弱,他的声音变得亢奋,昂扬,铿锵,明快。他看到阿尔到处有古金色,古铜色,与因热而变白的天空中带绿调的蔚蓝色配合,构成了卓越美妙和谐调的色彩,兴奋地高喊:“我始终不渝地爱!”他凝眸观看落照,阳光在乱石之间的松树上,烧起桔红色的火,喃喃地说着“美极了”;他感受着世界的那丰姿绰约的黄色,硫磺的淡黄,淡金的黄色,赞叹“多么美丽!”他是如此热爱和阳光一样的黄色,他走过了血红的葡萄园,在远处一回眸,发现葡萄园闪烁金黄,泛有绿色的天空,雨后紫色的土地,在落照的反光中,也处处闪烁着金属般的黄色。他在自己那狭小房间的白墙上,画满了向日葵,他称这小黄屋是世上最漂亮的,是最有审美眼光的少女的闺房!

酒•诗•月
文/脂砚
在喝醉过一百零一次之后,才发现月还是三千年前李白举杯所邀的那轮明月。
人却老了。
李白老了,苏轼老了,李清照老了。
只是那“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三杯两盏淡酒,怎敌它、晚来风急”的诗句依然鲜活动人, 在月光下尤显亲切、生动,如陈了千年的酒般散发着醉人的香。
于是李白近了。李白独酌,我仿佛看到他眉宇间难求一败、难觅知音的孤独。
苏轼近了。苏轼举杯,我仿佛听到他“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的吟哦。

李清照近了。李清照把酒,我仿佛嗅到她袖子里菊花的盈盈暗香。

我不知道是人读瘦了诗,或是诗吟瘦了人。

若是人读瘦了诗,那为什么还有“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那样瘦绝黄花的人?

若是诗吟瘦了人 ,那为什么还有“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那样清瘦绝伦的诗?

也许是诗和人共瘦,瘦得只剩灵犀一点的灵气、精髓,正如那蒸了又熬、熬了又蒸之后只剩沁香一缕的酒?

李白醉过;苏轼醉过;李清照醉过。所有的诗人都醉过的,我想。

要不,怎么会有那许多清醇如酒、抑或浓烈如酒的诗呢?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酒化成蝶一般的诗,如同酒一般醉人!

我不知道是酒化作诗,或是诗幻成酒。是蝶梦庄周,还是庄周梦蝶?

也许,酒,原本就是诗;诗,原本就是酒。无论诗,或是酒,都同样醉人。而月,则成了一种见证,“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的见证;一种融合,酒化作诗或诗幻成酒的完全融合。

我不知道如今的月是否还记得那一年与李太白对饮的酒事?是否还记得那一夜与苏东坡对视,共诉“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的往事?是否还记得那一个黄昏曾有一位女子把酒东篱,守候月满西楼的花事?

月无语。

风乍起,有酒香四溢。是我手中杯里的酒香,飘入远古,飘向远方……

问一下,你是不是六中的?

4. 张大千梅花图上的咏梅诗句

张大千梅花图上的咏梅诗句:

淡淡梅花香欲染,丝丝柳带露初干。版——曹雪芹《权香菱咏月·其二》

竹外一枝斜,想佳人,天寒日暮。——曹组《蓦山溪·梅》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陆凯《赠范晔诗》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齐己《早梅》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杜耒《寒夜》

冰骨清寒瘦一枝,玉人初上木兰时。——吴文英《浣溪沙·题李中斋舟中梅屏》

更无花态度,全有雪精神。——辛弃疾《临江仙·探梅》

玉骨那愁瘴雾,冰姿自有仙风。——苏轼《西江月·梅花》

张大千认为,梅有四贵:贵稀不贵繁,贵老不贵嫩,贵瘦不贵肥,贵含不贵开。

5. 请问“丛来不见梅花谱,信手拈来自有神。不且看千万树,东风吹着便成春”诗的名字

题画梅

明·徐渭

从来不见梅花谱,
信手拈来自有神。
不信试看千万树,
东风吹着便成春。

6. 为什么从来不见 现在有人弹老梅花

【答案】C【答案解析】试题分析:材料中“从来不见梅花谱,信手拈来自有神专。不信试看千万树,属东风吹着便着春”诗句为明朝徐渭的《题画梅》是其为所画梅花,所做的诗,这种诗画结合的艺术形式应为文人画,所以选C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中国的古代艺术·文人画

7. 求一首写梅花的诗

古梅
宋·萧德藻
湘妃危立冻蛟背,海月冷挂珊瑚枝。 丑怪惊人能妩媚,断魂只有晓寒知。

瓶梅
宋·张道洽
寒水一瓶春数枝,清香不减小溪时。 横斜竹底无人见,莫与微云淡月知。

红梅
苏东坡
年年芳信负红梅, 江畔垂垂又欲开。 珍重多情关伊令, 直和根拨送春来。

早 梅
柳宗元
早梅发高树,回映楚天碧。 朔风飘夜香,繁霜滋晓白。
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 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

新栽梅
白居易
池边新栽七株梅, 欲到花时点检来。 莫怕长洲桃李嫉, 今年好为使君开。

墨梅
赵秉文
画师不作粉脂面, 却恐傍人嫌我直。 相逢莫道不相识, 夏馥从来琢玉人。

白梅
元 王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墨梅
元 王冕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梅花
元·王冕
三月东风吹雪消,湖南山色翠如浇。 一声羌管无人见,无数梅花落野桥。

立春日赏红梅之作
元·元淮
昨夜东风转斗杓,陌头杨柳雪才消。 晓来一树如繁杏,开向孤村隔小桥。
应是化工嫌粉瘦,故将颜色助花娇。 青枝绿叶何须辨,万卉丛中夺锦标。

忆梅
元·段克己
姑射仙人冰雪肤,昔年伴我向西湖。 别来几度春风换,标格而今似旧无。

西湖梅
元·冯子振
苏老堤边玉一林,六桥风月是知音。 任他桃李争欢赏,不为繁华易素心。

鸳鸯梅
元·冯子振
并蒂连技朵朵双,偏宜照影傍寒塘。 只愁画角惊吹散,片影分飞最可伤。

题画墨梅
元·陶宗仪
明月孤山处士家,湖光寒浸玉横斜。 似将篆籀纵横笔,铁线圈成个个花。

阳山道中
元·释善住
雨余春涧水争分,野雉双飞过古坟。 眼见人家住深坞,梅花绕屋不开门。

春晚杂兴
元·方回
芳草茸茸没屦深,清和天气润园林。 霏微小雨初晴处,暗数青梅立树阴。

冬词
元·郭钰
疏林晴旭散啼鸦,高阁朱帘 地遮。 为问王孙归也未?玉梅开到北枝花。

寄迹武塘赋之
明·夏完淳
逢花却忆故园梅,雪掩寒山径不开。 明月愁心两相似,一枝素影待人来。

题画梅
明·徐渭
从来不见梅花谱,信手拈来自有神。 不信试看千万树,东风吹着便成春。

王元章倒枝画梅
明·徐渭
皓态孤芳压俗姿,不堪复写拂云枝。 从来万事嫌高格,莫怪梅花着地垂。

明·唐寅
题画
雪压江村阵作寒,园林俱是玉英攒。 急须沽酒浇清冻,亦有疏梅唤客看。

早春
明·陈继儒
春风无力柳条斜,新草微分一抹沙。 欲向主人借锄插,扫开残雪种梅花。

宋徽宗画半开梅
明·赵友同
上皇朝罢酒初酣,写出梅花蕊半含。 惆怅汴宫春去后,一枝流落到江南。

画梅
明·方孝孺
微雪初消月半池,篱边遥见两三枝。 清香传得天心在,未话寻常草木知。

画梅
明·陈道复
竹篱巴外野梅香,带雪分来入醉乡。 纸张独眠春自在,漫劳车马笑人忙。

画梅
明·陈道复
梅花得意占群芳,雪后追寻笑我忙。 折取一技悬竹杖,归来随路有清香。

梅花落
明·薛暄
檐外双梅树,庭前昨夜风。 不知何处笛,并起一声中。

早梅
明·通润
万树寒无色,南枝独有花。 香闻流水处,影落野人家。

丁卯新正三日写梅
明·李日华
檀口粉肋含笑语,春风拂拂为开怀。 酒人得此添狂兴,诗句从天泼下来。

题画诗册页
清·普荷
无事不寻梅,得梅归去来。 雪深春尚浅,一半到家开。

山中雪后
清·郑燮
晨起开门雪满山,雪睛云淡日光寒。 檐流未滴梅花冻,一种清孤不等闲。

画梅
清·金农
老梅愈老愈精神,水店山楼若有人。 清到十分寒满把,如知明月是前身。

题唐解元小景
清·恽寿平
雪后轻桡入翠微,花溪寒气上春衣。 过桥南岸寻春去,踏遍梅花带月归。

题梅花
清·汪士慎
小院栽梅一两行,画空疏影满衣裳。 冰华化雪月添白,一日东风一日香。

8. 从来不识梅花谱

信手拈来自有神

9. 68期四字梅花诗:张王赵李

雪梅

梅雪争春未肯降 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 雪却输梅一段香

梅 王淇
不受尘埃半点侵 竹篱茅舍自甘心
只因误识林和靖 惹得诗人说到今

梅花 林逋
众芳摇落独鲜妍 占断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 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 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 不须檀板共金樽

寒夜 杜小山
寒夜客来茶当酒 竹炉汤沸火初红
寻常一样窗前月 才有梅花便不同

赠范晔
陆凯 南朝 宋
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与薛肇明弈棋赌梅花诗输一首
王安石

华发寻春喜见梅, 一株临路雪倍堆。
凤城南陌他年忆, 香杳难随驿使来。

忆梅
李商隐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华。 寒梅最堪恨,长作去年花。

十一月中旬至扶风界见梅花
李商隐
匝路亭亭艳,非时袅袅香。 素娥惟与月,青女不饶霜。
赠远虚盈手,伤离适断肠。 为谁成早秀?不待作年芳

梅花绝句(之—)
陆游
闻道梅花圻晓风, 雪堆遍满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亿, 一树梅花一放翁。

梅花绝句(之二)
幽谷那堪更北枝, 年年自分着花迟。 高标逸韵君知否, 正是层冰积雪时。

梅花绝句(之三)
雪虐风号愈凛然, 花中气节最高坚。 过时自会飘零去, 耻向东君更乞怜。

早梅
南朝·谢燮
迎春故早发,独自不疑寒。 畏落众花后,无人别意看。

江梅
唐·杜甫
梅蕊腊前破,梅花年后多。 绝知春意好,最奈客愁何?
雪树元同色,江风亦自波。 故园不可见,巫岫郁嵯峨。

早梅
唐·齐己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先发映春台。

唐·王维
杂诗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倚窗前,寒梅著花未?

杂咏
唐·王维
已见寒梅发,复闻啼鸟声。 心心视春草,畏向玉阶生。

忆梅
唐·李商隐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华。 寒梅最堪恨,长作去年花。

江上梅
唐·王适
忽见寒梅树,花开汉水滨。 不知春色早,疑是弄珠人。

庭梅咏寄人
唐·刘禹锡
早花常犯寒,繁实常苦酸。 何事上春日,坐令芳意阑?
夭桃定相笑,游妓肯回看! 君问调金鼎,方知正味难。

梅花
唐·崔道融
数萼初含雪,孤标画本难。 香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
横笛和愁听,斜技依病看。 逆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

梅花
唐·庾信
当年腊月半,已觉梅花阑。 不信今春晚,俱来雪里看。
树动悬冰落,枝高出手寒。 早知觅不见,真悔著衣单。

雪里觅梅花
唐·萧纲
绝讶梅花晚,争来雪里窥。 下枝低可见,高处远难知。
俱羞惜腕露,相让道腰羸。 定须还剪采,学作两三技。

梅花
唐·蒋维翰
白玉堂前一树梅,今朝忽见数花开。 几家门户重重闭,春色如何入得来?

梅花
宋·陈亮
疏技横玉瘦,小萼点珠光。 一朵忽先发,百花皆后春。
欲传春信息,不怕雪埋藏。 玉笛休三弄,东君正主张。

冬日杂兴
宋·张耒
空山身欲老,徂岁腊还来。 愁怯年年柳,伤心处处梅。
绿蔬挑甲短,红蜡点花开。 冰雪如何有,东风日夜回。

再和杨公济梅花
宋·苏轼
莫向霜晨怨未开,白头朝夕自相摧。 斩新一朵含风露,恰似西厢待月来。

赠岭上梅
宋·苏轼
梅花开尽白花开,过尽行人君不来。 不趁青梅尝煮酒,要看细雨熟黄梅。

墨梅
宋·朱熹
梦里清江醉墨香,蕊寒枝瘦凛冰霜。 如今白黑浑休问,且作人间时世妆。

题杨补之画
宋·楼钥
梅花屡见笔如神,松竹宁知更逼真。 百卉千花皆面友,岁寒只见此三人。

雪梅
宋·卢梅坡
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梅俗了人。 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香。

雪梅
宋·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从张仲谋乞腊梅
宋·黄庭坚
闻君寺后野梅发,香蜜染成宫样黄。 不拟折来遮老眼,欲知春色到池塘。

钓雪舟倦睡
宋·杨万里
小阁明窗半掩门,看书作睡正昏昏。 无端却被梅花恼,特地吹香破梦魂。

古梅
宋·萧德藻
湘妃危立冻蛟背,海月冷挂珊瑚枝。 丑怪惊人能妩媚,断魂只有晓寒知。

瓶梅
宋·张道洽
寒水一瓶春数枝,清香不减小溪时。 横斜竹底无人见,莫与微云淡月知。

红梅
苏东坡
年年芳信负红梅, 江畔垂垂又欲开。 珍重多情关伊令, 直和根拨送春来。

早 梅
柳宗元
早梅发高树,回映楚天碧。 朔风飘夜香,繁霜滋晓白。
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 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

新栽梅
白居易
池边新栽七株梅, 欲到花时点检来。 莫怕长洲桃李嫉, 今年好为使君开。

墨梅
赵秉文
画师不作粉脂面, 却恐傍人嫌我直。 相逢莫道不相识, 夏馥从来琢玉人。

白梅
元 王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墨梅
元 王冕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梅花
元·王冕
三月东风吹雪消,湖南山色翠如浇。 一声羌管无人见,无数梅花落野桥。

立春日赏红梅之作
元·元淮
昨夜东风转斗杓,陌头杨柳雪才消。 晓来一树如繁杏,开向孤村隔小桥。
应是化工嫌粉瘦,故将颜色助花娇。 青枝绿叶何须辨,万卉丛中夺锦标。

忆梅
元·段克己
姑射仙人冰雪肤,昔年伴我向西湖。 别来几度春风换,标格而今似旧无。

西湖梅
元·冯子振
苏老堤边玉一林,六桥风月是知音。 任他桃李争欢赏,不为繁华易素心。

鸳鸯梅
元·冯子振
并蒂连技朵朵双,偏宜照影傍寒塘。 只愁画角惊吹散,片影分飞最可伤。

题画墨梅
元·陶宗仪
明月孤山处士家,湖光寒浸玉横斜。 似将篆籀纵横笔,铁线圈成个个花。

阳山道中
元·释善住
雨余春涧水争分,野雉双飞过古坟。 眼见人家住深坞,梅花绕屋不开门。

春晚杂兴
元·方回
芳草茸茸没屦深,清和天气润园林。 霏微小雨初晴处,暗数青梅立树阴。

冬词
元·郭钰
疏林晴旭散啼鸦,高阁朱帘 地遮。 为问王孙归也未?玉梅开到北枝花。

寄迹武塘赋之
明·夏完淳
逢花却忆故园梅,雪掩寒山径不开。 明月愁心两相似,一枝素影待人来。

题画梅
明·徐渭
从来不见梅花谱,信手拈来自有神。 不信试看千万树,东风吹着便成春。

王元章倒枝画梅
明·徐渭
皓态孤芳压俗姿,不堪复写拂云枝。 从来万事嫌高格,莫怪梅花着地垂。

明·唐寅
题画
雪压江村阵作寒,园林俱是玉英攒。 急须沽酒浇清冻,亦有疏梅唤客看。

早春
明·陈继儒
春风无力柳条斜,新草微分一抹沙。 欲向主人借锄插,扫开残雪种梅花。

宋徽宗画半开梅
明·赵友同
上皇朝罢酒初酣,写出梅花蕊半含。 惆怅汴宫春去后,一枝流落到江南。

画梅
明·方孝孺
微雪初消月半池,篱边遥见两三枝。 清香传得天心在,未话寻常草木知。

画梅
明·陈道复
竹篱巴外野梅香,带雪分来入醉乡。 纸张独眠春自在,漫劳车马笑人忙。

画梅
明·陈道复
梅花得意占群芳,雪后追寻笑我忙。 折取一技悬竹杖,归来随路有清香。

梅花落
明·薛暄
檐外双梅树,庭前昨夜风。 不知何处笛,并起一声中。

早梅
明·通润
万树寒无色,南枝独有花。 香闻流水处,影落野人家。

丁卯新正三日写梅
明·李日华
檀口粉肋含笑语,春风拂拂为开怀。 酒人得此添狂兴,诗句从天泼下来。

题画诗册页
清·普荷
无事不寻梅,得梅归去来。 雪深春尚浅,一半到家开。

山中雪后
清·郑燮
晨起开门雪满山,雪睛云淡日光寒。 檐流未滴梅花冻,一种清孤不等闲。

画梅
清·金农
老梅愈老愈精神,水店山楼若有人。 清到十分寒满把,如知明月是前身。

题唐解元小景
清·恽寿平
雪后轻桡入翠微,花溪寒气上春衣。 过桥南岸寻春去,踏遍梅花带月归。

题梅花
清·汪士慎
小院栽梅一两行,画空疏影满衣裳。 冰华化雪月添白,一日东风一日香。

早梅
清·宁调元
姹紫嫣红耻效颦,独从末路见精神。 溪山深处苍崖下,数点开来不借春。

枯梅
清·吴淇
奇香异色著林端,百十年来忽兴阑。 尽把精华收拾去,止留骨格与人看。

题画梅
清·李方膺
梅花此日未生芽,旋转乾坤属画家。 笔底春风挥不尽,东涂西抹总开花。

题画梅
清·李方膺
挥毫落纸墨痕新,几点梅花最可人。 愿借天风吹得远,家家门巷尽成春。

梅花诗
清·俞樾内子
耐得人间雪与霜,百花头上尔先香。 清风自有神仙骨,冷艳偏宜到玉堂。

和内子梅花诗
清·俞樾
庭院无尘夜有霜,见来不是等闲香。 寒宵同作罗浮梦,绝胜东坡在雪堂。

雨中元墓探梅
清·宋荦
探梅冒雨兴还生,石迳铿然杖有声。 云影花光乍吞吐,松涛岩溜互喧争。
韵宜禅榻闲中领,幽爱园扉破处行。 望去茫茫香雪海,吾家山畔好题名。

落梅
清·律然
和风和雨点苔纹,漠漠残香静里闻。 林下积来全是雪,岭头飞去半为云。
不须横管吹江郭,最惜空枝冷夕曛。 回首孤山山下路,霜禽粉蝶任纷纷。

梅 花 诗
高启
琼枝只合在瑶台,谁向江南处处栽。 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
寒依疏影萧萧竹,春掩残香漠漠苔。 自去何郎无好咏,东风愁绝几回开。

《红楼梦》访妙玉乞红梅
曹雪芹

酒未开樽句未裁,寻春问腊到蓬莱。 不求大士瓶中露,为乞嫦娥槛外梅。
入世冷桃红雪去,离尘香割紫云来。 槎桠谁惜诗肩瘦,衣上犹沾佛院苔。

《红楼梦》咏红梅花(红字)
曹雪芹
桃未芳菲杏未红,冲寒先已笑东风。 魂飞庾岭春难辨,霞隔罗浮梦未通。
绿萼添妆融宝炬,缟仙扶醉跨残虹。 看来岂是寻常色,浓淡由他冰雪中。

热点内容
情人节最幸福情侣 发布:2025-08-23 17:48:35 浏览:896
盆载梅花 发布:2025-08-23 17:33:18 浏览:527
荷花桌上摆 发布:2025-08-23 17:23:23 浏览:536
牡丹是哪国的国花 发布:2025-08-23 17:21:48 浏览:876
实荷花 发布:2025-08-23 17:21:44 浏览:516
梅花三弄吹 发布:2025-08-23 17:20:52 浏览:374
焰里还生一朵莲姻缘 发布:2025-08-23 17:20:08 浏览:797
青花语服饰 发布:2025-08-23 17:19:53 浏览:387
素子百合本 发布:2025-08-23 17:05:37 浏览:944
学插花包花 发布:2025-08-23 17:05:24 浏览: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