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烙评论
『壹』 如何评价《宫锁连城》著作权侵权一案
核心定理:著作权法不保护思想,保护的是表达。
著作权的客体是作品,但并非作品中的任何要素都受到著作权法的保护.
著作权法保护思想的表达而不保护思想本身。
若被诉侵权作品与权利人的作品构成实质性相似,应当是表达构成实质性相似。
什么是表达?
表达不仅指文字、色彩、线条等符号的最终形式,当作品的内容被用于体现作者的思想、情感时,内容也属于受著作权法保护的表达,但创意、素材或公有领域的信息、创作形式、必要场景和唯一或有限表达则被排除在著作权法的保护范围之外。
剧本和小说均属于文学作品,文学作品中思想与表达界限的划分较为复杂。文学作品的表达既不能仅仅局限为对白台词、修辞造句,也不能将文学作品中的主题、题材、普通人物关系认定为著作权法保护的表达。
文学作品的表达,不仅表现为文字性的表达,也包括文字所表述的故事内容,但人物设置及其相互的关系,以及由具体事件的发生、发展和先后顺序等构成的情节,只有具体到一定程度,即文学作品的情节选择、结构安排、情节推进设计反映出作者独特的选择、判断、取舍,才能成为著作权法保护的表达。
案例-琼瑶《梅花烙》与于正《宫锁连城》的判决
琼瑶方面,上诉时概括了于正抄袭的21个主要情节。最终法院判决确认了其中的9个主要情节,存在实质性相似,并认定剧本《宫锁连城》作品涉案情节与原告作品剧本《梅花烙》及小说《梅花烙》的整体情节具有创作来源关系,构成对剧本《梅花烙》及小说《梅花烙》改编的事实。用通俗的话来说,抄袭情况属实,于正方面需向琼瑶方面赔偿500万并公开道歉。
情节1——偷龙转凤,是法院认定为抄袭的情节之一。让我们以此为例,来探索著作权法中思想和表达的界限。
(1)偷龙转凤,如果该情节概括到了“偷龙转凤”这一标题时,属于思想
(2)如果该情节概括到了“福晋无子,侧房施压,为保住地位偷龙转凤”,仍然属于思想
★(3)但对于原审判决所认定的包含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等细节的情节,则可以成为著作权法保护的表达,且不属于唯一或有限表达以及公知领域的素材。
陈喆(琼瑶本名)对于情节1中的设计足够具体,可以认定为著作权法保护的表达,具体是福晋连生三女无子,王爷纳侧福晋地位受到威胁后,计划偷龙转凤,生产当日又产一女,计划实施,弃女肩头带有印记,成为日后相认的凭据,该情节设计实现了男女主人公身份的调换,为男女主人公长大后的相识进行了铺垫,同时该情节也是整个故事情节发展脉络的起因,上述细节的设计已经体现了独创性的选择、安排。
(4)虽然与余征抽象概括的第4、5层级相比,原审判决中对于情节的认定未概括某些细节,如如眉挑衅映月、将军亲临佛堂施压等,但并未影响该情节属于表达的判断。
什么是公知素材?
在法院判决中,有3个情节被判为公知素材,相关情节安排不具有独创性,不在著作权保护范围内。分别为情节6“弃女失神,养亲劝慰”、情节14“纳妾”、情节17“福晋询问弃女过往,誓要保护女儿”。
对于其他作者来说,也有启发意义,值得探索一二。这些情节内容来看,基本基于社会现实、历史风俗和人之常情。没有独创的表达,不在著作权保护范围内。
上诉成功的重要关键
a.人物关系对比图
b. 相似情节比对表
c.情节排布与推演过程(如果基本排布及推演过程一致,部分情节顺序差异如果不引起作品涉案情节内在逻辑和情节推演的根本变化,则仍然是实质相似的)
d.不寻常的细节设计同一性 (原被告作品均提及福晋此前连生三女,但后续并未对该三女的命运做出后续安排和交代。)
e. 受众对两个作品相似性的感知 (在案件中,某网站的观众调查也被法院列作参考。有极高比例的观众认为宫锁连城与梅花烙高度相似。)
这些都是在侵权认定中衡量的关键因素,作者们在维权时可以充分利用。
0费用,在线申请版权保护
中国版权保护中心提出DCI(Digital Copyright Identifier)体系,是面向互联网的数字版权公共服务创新体系。创作者可快速获得数字版权唯一标识即即DCI码、DCI标和数字作品版权登记证书。从而促进维护版权交易的安全,维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
“云莱坞”是国内最大的线上版权交易平台。“云莱坞”作为DCI体系在影视剧本版权交易领域的示范应用平台之一,依托DCI体系的支撑,通过中国版权保护中心实现影视剧本的版权登记、合同备案和版权维权,面向广大影视剧本版权人提供全面的版权服务。
版权保护,就上www.banquanbaohu.com.已有超过6000+编剧/作家,在云莱坞完成作品的版权保护。平均在线申请耗时10分钟,通过版权中心审核时间为10个工作日,全部过程0费用。
(说明:云莱坞为促进版权交易安全,维护作者利益,登记费用已由云莱坞版权保护专项公益资金提供,作者全程0费用。)
『贰』 很多人认为陈德容和马景涛曾是情侣,陈德容与马景涛的私交怎么样
提起马景涛,真可谓是大家尤其是女性观众们名副其实的老朋友了.十多年前他就曾主演琼瑶剧回《梅花烙》《水答云间》,打动了无数女性观众的芳心,由于他在剧中夸张的演技,人送绰号“咆哮马”.马景涛不仅在剧中深情款款,在现实生活中同样风流倜傥,
其实不管当时马景涛和陈德容两人关系如何,现在的马景涛已经有了幸福的生活,在经历了和唐韵两人的那一段失败的婚姻之后,马景涛和吴佳妮两人结婚,随后为马景涛生下两个儿子马世天和马世心,而马景涛的女儿马世媛是他和前妻所生,不过现在一家人都和睦相处生活幸福。
欢迎评论采纳!
『叁』 钟镇涛&叶茜文的《梅花烙》 歌词
歌曲名复:梅花烙
歌手:钟镇涛制&叶茜文
专辑:合唱金曲经典
叶倩文+钟镇涛-梅花烙
LrcNester
Music
(叶):梅花深处 笑语欣欣
(钟):桃腮香里 最醉人
(叶):无厌地相看 望尽你千望
(钟):望一生 看尽这一生
(叶):梅花花影里 吻吻亲亲
(钟):情痴痴一抱 已象永恒
(叶):无悔又不厌 用尽我感受
(钟):荡进缤纷 烙下梅花印
(叶):温馨与激情的爱
(钟):深深刻骨铭心 钻进心坎
(叶):是漫天花雨
(钟):用青春铸下烙印
End
http://music..com/song/24336727
『肆』 如何评价梅花三弄第一部有什么值得称道的地方
犹记得《梅花三弄》分三部,分别是《梅花烙》、《鬼丈夫》和《水云间》,最喜欢的就是第一部《梅花烙》。经典悠扬的音乐、感情充沛的表演、高端大气的取景、恰如其分的剪切……完全找不出合适的词来形容。《梅花烙》这个故事值得称道的地方就是利用社会等级制度和爱情的对立来制造戏剧的矛盾冲突。
现在社会开放程度高,婚姻的不稳定容易造成各种经济利益变动,弱势方自然对奶奶作品里那种对婚姻困境的诸如厌倦、试图冲破等种种描写感到排斥反感和恐慌,所以琼瑶奶奶作品被打上了“三观不正“的帽子。然而爱情赋予了对抗冲突以昂扬的生命力,里面其实装着对秩序的憎恶、对自由的渴望和不断试图挣扎出约束的人格。
『伍』 琼瑶当年是怎么评价范冰冰的
当年一部《还珠格格》几乎捧红了所有的主演,范冰冰虽然在里边饰演的是一个丫鬟,却也从这部剧里打开了知名度。不过此后的范冰冰却没有再演过琼瑶的剧,2004年主演的电影《手机》获得了最佳女演员奖,而且在2007年就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用现在的眼光来看范冰冰,如果没有偷税事件的发生,她的事业依然会蒸蒸日上,“范爷”这个名号想必也会越来越响亮。
但是当年的琼瑶却没有我们的未来视角,在她看来,范冰冰只不过是不被看重的“小丫头”,甚至如此评价范冰冰:“在我眼里,范冰冰永远是丫鬟”。琼瑶之所以能下这样的断言,并非完全是目中无人,我们可以从琼瑶和范冰冰两个人的不同角度来分析这句话。
二、范冰冰虽说确实是“女强人”,然而在当年却没那么出众。
范冰冰在《还珠格格》中饰演的金锁,严格来说应该是正派的女三号,然而当初这部剧里吸引人的角色太多,尤其是小燕子,苏有朋曾经说过,当初大部分观众最喜欢的都是小燕子,可以说这个角色影响了一代人。除了小燕子,还有温柔体贴的紫薇、五阿哥永琪、福大爷尔康、宠女狂魔乾隆,这些角色各有亮点,所以金锁只是一个不起眼的宫女角色,当初也没有引起波动。
琼瑶当年作为一个前辈说出这样的话,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还珠格格播出以后,范冰冰向琼瑶提出了解约,大概是这个举动惹怒了琼瑶,才让她说出如此有失前辈身份的话来。不过现在两个人可以说是难兄难弟,一个因“小三”和“三观不正”被网友嫌弃,一个偷税至今没有复出,所以做人还是要谨慎善良些。
『陆』 电视剧桃花劫评价如何
有好有坏抄,说好的觉得袭后宫斗心让人看得很过瘾、男女主角长得俊,说不好的觉得故事很老套、有些桥段过于血腥。
(6)梅花烙评论扩展阅读:
剧情:
民国时期,江南望族姚家少奶奶曾淡云遭二奶奶赵翠屏诬陷,被指与管家刘子浩私通。怀有身孕的淡云因此受到桃花烙的家法处置。子浩好心相救,并将其带回老家与妻子宝春认识。
淡云临盆,产下一女,当日,宝春难产,产下一子后撒手人寰。几年后,翠屏得知淡云下落,误以为子浩之子是姚家后代,强抢孩子,阴错阳差之下,柱子被抱走,成为姚家骨肉,取名靖石。淡云之女念慈也被沈家收养,取名雁容。
十八年后,靖石巧遇雁容,两人多年后重逢,再度种下情缘。淡云与子浩的再次出现,在姚家掀起轩然大波。淡云费尽千辛万苦,找回女儿雁容。此时,姚家已家道中落,靖石与雁容几度分合,终于有情人终成眷属,携手同心,重整家园。
『柒』 为什么《如懿传》评价这么低
《后宫;如懿传》自开播以来,评分就是6.5,由于和于正的《延禧攻略》选取了同内一个时期的同容一批后宫人物,所以,由于前段时间热播的《延禧攻略》已经先入为主,观众习惯了延禧攻略的剧情和人物设定,一时间难以身临其金进入到和《延禧攻略》相反的人物设定中去。所以播放量自然不如《延禧攻略》多,《如懿传》,败在了播出时间。
『捌』 怎么看待新月格格,梅花烙之类的琼瑶经典
shi
原名陈喆,衡阳县渣江镇人。1938年4月20日生于四川成都,一九四九年随父陈致平由大陆到台湾。父亲陈致平是大学教授,母亲袁行恕出身书香门第。高中毕业后不久结婚生子,做主妇的同时开始尝试写作,其后步入职业作家行列,并进入电视、电影制作行业,其间婚姻破裂。现任丈夫为其经纪人、出版人,经营家庭作坊式的皇冠出版公司,琼瑶所有作品均由该公司出品。
1947年九岁在上海《大公报》儿童版发表了第一篇小说《可怜的小青》;十六岁时,用成人的口吻写的小说《云影》在《晨光》杂志发表。1957年台北第二女子中学毕业。1963年7月,出版了第一部短篇小说集《窗外》,从此跃登台湾文坛。她创作颇丰,作品已有数十部之多。许多作品都要再版十几甚至几十版,而且往往都被改编成电影或电视剧,在台湾和海外拥有大量读者,尤其受到广大青年的欢迎.琼瑶的作品:·剪不断的乡愁(散文) ·女朋友 ·冰儿 ·翦翦风 ·却上心头 ·梅花烙 ·燃烧吧火鸟 ·人在天涯 ·雪珂 ·望夫崖 ·昨夜之灯 ·聚散两依依 ·问斜阳 ·新月格格 ·梦的衣裳 ·水灵 ·烟锁重楼 ·六个梦 ·一颗红豆等等1938出生于四川成都,父亲陈致平,母亲袁行恕 ;
1942随家人由成都迁回故乡湖南,其后因抗日战争爆发迁回四川 ;
1947举家迁上海,在上海《大公报》发表其第一篇小说《可怜的小青》 ;
1949迁往台湾台北,父亲任教于师大国文系,母亲任教于建国中学 ;
1959结婚 ;
1963在《皇冠》杂志刊出小说《窗外》,不久后出单行本,为琼瑶出版的第一本书
1964离婚 ;
1965作品首度搬上锦幕,包括《婉君表妹》,《菟丝花》,《烟雨蒙蒙》,《哑女情深》;
1968成立火鸟公司,拍摄《月满西楼》和《陌生人》(改编自小说《幸运草》) ;
1976成立巨星公司 ;
1979与平鑫涛结婚 ;
1985出版《冰儿》,唯一没有父母亲角色的小说 ;
1986推出电视连续剧《几度夕阳红》 ;
1988首度返回大陆 ;
1990出版《雪珂》,首部历史古装长篇小说 ;
琼瑶的小说生涯
提及香港和台湾两地的爱情小说,琼瑶确实是一个横跨三十多年的"品牌".事实上,自她的处女作《窗外》在1963年发表后,便奠定了她在爱情小说的重要地位.
琼瑶的小说可分为三期:早期小说包括1963年发表的《窗外》至1971年的出版《水灵》和《白狐》,主要是由历朝历代中国民间传奇发展的古人爱情短篇故事.中期的小说由《海鸥飞处》开始,至《燃烧吧!火鸟》,主要是描写当代台湾为背景的爱情小说,除《我是一片云》外,可说全是大团圆结局.晚期则由八十年代创作出版《雪珂》开始,小说的背景搬回古代,内容企图处理变迁中都会男女的爱情观,并尝试脱离早期悲剧的宿命和中期公式化的快乐故事.
《几度夕阳红》是琼瑶小说创作中的重要作品,当中时空交错,人物众多,情节复杂,最能代表言情小情的特徵.两条故事主线,分别发生于抗战时期的重庆和六十年代的台北.第一个故事是女主角梦竹的年轻时代,她和来自昆明的大学生何慕天相恋,因母亲反对而发生许多扣人心弦的故事,最后,梦竹嫁给了何慕天的好友杨明远,并定居台北.小说的第二部则是梦竹女儿晓霜的恋情,晓霜的相恋对象魏如峰是何慕天的外甥,并在何慕天开设的公司任职,此后即是一连串的旧恨新愁的交织.最后,霜晓与魏如峰有情人终成眷属,梦竹仍留在明远身边,何慕天隐居山上不问世事.
这部作品,内容和结构都类似电视连续剧的模式,亦即是情节复杂,高潮迭起;情感表达方式强烈而夸张;人物关系则因家庭夙怨而纠缠不清;人与人之间的误解导致种种终生憾事和恩怨情仇;主角身世的秘密和谜底的揭晓,及战乱,分离和重逢,这一切无疑是通俗剧的"基本元素".
总括而言,在琼瑶的爱情王国,爱情是滋润女性自我并赋与活力的源头.没有爱情,女性的自我就会枯萎凋零.在这情况下,琼瑶的女性形象无可避免的显得被动和消极.事实上,在五四时代,"爱情"这个概念是一种公众性的意识形态,主要是对中国父权制度的反叛和挑战,但在琼瑶的言情小说里则完全属于私人领域,对爱情的描述也纯由女性的立场出发,这亦是被李敖等人批评为女主角面目苍白的理由;然而,这样一个梦幻世界推到了极致也有其意识形态上的助力,逆转了父权家庭中尊卑阶层的权利和义务关系,使拥有资源及力量的父母或男性,在感情的道德上召唤下,对一无所有的子女,特别是女性全心全意的奉献.这亦是言情小说的精神所在.
主要作品:
《窗外》《六个梦》 《烟雨蒙蒙》《幸运草》
《菟丝花》《几度夕阳红》 《潮声》《船》
《紫贝壳》《寒烟翠》 《月满西楼》《翦翦风》
《彩云飞》《庭院深深》 《星河》《水灵》
《白狐》《海鸥飞处》 《心有千千结》《一帘幽梦》
《浪花》《碧云天》 《女朋友》《在水一方》
《秋歌》《人在天涯》 《我是一片云》《月朦胧·鸟朦胧》
《雁儿在林梢》《一颗红豆》 《彩霞满天》《金盏花》
《梦的衣裳》《聚散两依依》 《却上心头》《问斜阳》
《燃烧吧!火鸟》《匆匆,太匆匆》 《失火的天堂》
2 琼瑶阿姨简介
《望夫崖》《青青河边草》 《梅花烙》《鬼丈夫》
《剪不断的乡愁》 《我的故事》《雪珂》
《水云间》《新月格格》 《烟锁重楼》
《苍天有泪之无语问苍天》
《苍天有泪之爱恨千千万》 《苍天有泪之人间有天堂》
《还珠格格五之一风云再起》 《还珠格格五之二生死相许》
《还珠格格五之三悲喜重重》 《还珠格格五之四浪迹天涯》
《还珠格格五之五红尘作伴》
琼瑶的性格
当《文学报》记者曹晓鸣采访琼瑶时间"您认为自己是传统女性还是现代女性"时,琼瑶对自己性格的看法:
"我想不是传统的,但崇尚东方的智慧."
"我想我不是传统的,我自幼性格中就有一种叛逆性.《窗外》很大程度上是我的自传.自小我就任性,倔强,我行我素,为此吃了不少苦头.'三岁看到老',你想我会是传统的吗?"
记者进一步问:"那是您的性情.在思想观念,道德伦理,为人处世上您是否尊重和依循传统呢?比如您是如何看待女人的幸福的?"
琼瑶笑着回答道:
"如果这样说我就更不传统了,因为我是价值多元论者,女人幸福以她自己的感觉为度,没有统一衡定的标准,不过这种各不相同的感觉都要有一个明智的前提,那就是作为一个女人要清醒地意识到在这个男人为主的社会里女人的种种不可更变的局限,一味心高志远是不行的.对女人来说幸福的含义是双重的,简单说就是社会价值的实现和个人情感如婚姻,家庭,生儿育女的满足.这两种要求总是发生冲突,双重满足的可能性较小.所以一定要接受这一事实,坦然处之,才可能走向幸福."
记者问:"那么,您是否认为自己是幸福的女人?"
琼瑶回答道:"是的,我尽力而为.我不过是得到了我想得到并且能得到的东西."
琼瑶把"能"字说得特别重,表现出她的自信来.
记者又问:"那么您是否相信有永恒的爱?"
琼瑶的回答巧妙而又出乎人意外:
"两个人到老都有话说那就是永恒的爱了."
记者问:"您觉得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
琼瑶认真地思索后回答说:
"我觉得自己是个复杂的矛盾体.在情绪上我起落较大,时而快活,时而沮丧,时而天真,时而疯狂,说不上有什么原因.至于人生态度,总的说来我是个悲观主义者,相信人生下来就是受苦的,人生既痛苦又无聊,但在具体的生活中我又留恋着每一阵清风,每一片云彩,为一点小事或喜或悲,当然最终我总是能超脱出来而不陷得太深以致不能自拔."
琼瑶显然善于辞令,且还有着一副悦耳的嗓音.她随之让人感到她的传统还体现在她与丈夫平鑫涛先生的关系中.
说起平鑫涛琼瑶反而显得平静,甚至有点从容不迫了,全不似平先生谈起妻子来时那脉脉含情的情态.
琼瑶说:
"婚姻美满很大程度是依赖双方的心智素质水平,尤其是女方,比如平先生总是牵着我鼻子走却又总让我觉得自己赢了,而我非常重视双方精神上的沟通,哪怕写作再紧张,他出版社的业务忙,我们也总是要抽出相当一部分时间交换对各种问题包括对方的看法,不断地了解对方,也让对方了解自己.若产生分歧,我们不回避也不掩饰自己不愉快的情绪.双方是互相依赖,又尊重彼此的独立人格."
琼瑶还举了一个例子,就是她写作时经常忘了吃饭,全由平鑫涛到时送到面前,所以平鑫涛开玩笑地说:"如不送饭去,琼瑶会饿死在书桌前."
琼瑶说,其实平鑫涛要真地不送饭给自己,自己还是会去找东西吃的,依赖往往是对方培养的,真要依赖不到人也就会自寻出路了,难道还能在一棵树上吊死呀?琼瑶说完自己爽朗地大笑起来.
对于自己的作品,当记者谈到有的评论家认为她是在重复自己时,琼瑶并不愿意就此多讨论,只是简单地回答道:
"读者被触动的神经往往也是单一的,只要能打动人心,重复怕什么,不能打动人花样再多也没用."
琼瑶说她很少去考虑应该写什么,只凭本性,自然的冲动写.她告诉记者她写的常常就是身边发生的真实故事.像《匆匆,太匆匆》中的好孩子就真有其人,她的许多信件至今还保存在他们手中.
记者问琼瑶今后会不会涉足其他题材领域,琼瑶认为至少目前不会,因为她喜欢她习惯的题材范围,轻车熟路,一往情深.
3 琼瑶阿姨简介
琼瑶还半开玩笑地说:
"我有时觉得自己在某些方面老长不大,不过我并不认为这是件坏事."
当记者问琼瑶是否重视文学界对她作品的评价时,琼瑶耸耸肩漫无边际地说:"评论界的褒贬我并不在乎,我只要读者,越多越好.我觉得有这么多的人喜
爱我的作品是作为一个作家的最大成功和幸福,有什么权威的评价能与这带给我的快乐相比呢?"
琼瑶还告诉记者两件在大陆上碰到的事:一是她刚到北京不久就收到一件礼物,是一只绒毛玩具狗,送的人没留下名字,一张小纸条上写着:"为了让您喜欢它们,想起时会愉快的."还有是接到一个电话,对方也不通报姓名,只说了一句:"琼瑶,我们非常非常非常地爱你."就搁了话筒.
"我好感动,好感动呀!"
琼瑶说着有些激动,两颊显出了红晕,表现出典型的琼瑶腔.
不过喜悦中也有苦恼事.
琼瑶告诉记者,她发现大陆有一些冒用她名字的伪劣作品,已确证的有《蛇女》,《喷泉》和《同里百合》.
记者看得出她极为在乎这点,很重视自己在读者心目中的形象.
琼瑶说这次来大陆除旅游,探亲访友外,另一件重要事情是了解其作品在大陆的出版情况,并希望有关方面能像台湾一样列出她的书目并进行编号.
琼瑶的形象
琼瑶自称"生来就不够漂亮",但是在许多见过她的作家记者眼里,却另有说法.
1988年,琼瑶第一次返回祖国大陆时,著名电影导演史蜀君曾对她有过描述:"电话里,琼瑶说话声音甜美,柔和,与照片上高高发胖的形象似乎难以统一.联系她人生中两次痛苦曲折的爱情遭遇,不知何故,我想象琼瑶一定是位老练,持重的富婆形象."
但是当史蜀君真地面对琼瑶时,却又另有说法:
"14日上午10时,我和老搭档辜朗晖走进外观朴实,内部装饰华丽的建国饭店.琼瑶坐在前厅咖啡座上,被一群记者包围着.我们没有立即打扰她,站在她六七米处,用电影的行话说,我们的焦距在她前后慢慢平移.进入我视野的琼瑶,细眉细眼,是一个十分十分娇小秀慧的小妇人.身高一米五五左右,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要年轻得多.她神情活泼,在她的身上丝毫也找不到一丁点儿昔日的苦难痕迹.她本人与照片上大相径庭,但却与她的声音统一起来.我傻了半天,心想,这么一个小女人,肚子里怎么会生那么多有趣的故事.后来与她熟了,我打趣地提起这话时,两人都笑弯了腰.
"琼瑶送走记者,笑吟吟地走到我们身边坐下,动作那么轻捷,神态那么娴静,我忍不住对平先生说:'你夫人比照片漂亮啊!'"
琼瑶这年回大陆,还有其他记者对琼瑶作了跟踪采访.如《文学报》记者曹晓鸣谈见到琼瑶的印象:"我才仔细地打量起她来:款式别致,色泽鲜亮的大红毛衣,雪花牛仔裤,娇小的身材配着这身衣裳显得十分得体,虽化妆得浓了些,却艳而不俗.特别引人注意的是那双眸子异常明亮,少女式的,里面没有矜持,没有倔傲."
琼瑶谈创作,谈女性
1988年,琼瑶回大陆时,《中国妇女报》记者高博燕,赵世民于1988年4月11日在北京建国饭店琼瑶下榻处采访了琼瑶,下面就是这次采访中琼瑶谈自己的创作和谈女性的对话.
记者问:"您写了四十多部长篇小说,经济效益是否是您的目的?"
琼瑶回答道:"最初我的一些作品是为稿费而写的.因为我要靠它来生活.后来经济不是问题了,但在台湾受过教育的人都会对你说:'属于你的,就要得到,不要放弃你应有的权利.'"
记者问:"开始读您的《窗外》和《我是一片云》,很喜欢,可再读其他的,感受似乎都差不多了."
琼瑶感动地说:"这就是我的味.在台湾有人批评我,说我的作品总是一个风格,没有突破自我.我说你不必到四川馆子去吃北京菜.我可能是一道川菜,你要觉得可口,就吃,不喜欢,可以上别的馆子.台湾的杂志多,作家也多嘛.在以后的写作中,我还要保持这样的味,这是人的个性."
记者问:"您一定了解大陆的琼瑶热吧.有人说:'琼瑶的小说是恋爱教课书.'有的说:'琼瑶给我的心提供了纯净的栖居地.'特别是有的中学生读了您的书茶饭不思,功课无心,整天躲在幻想中,您是否考虑到您的作品的社会影响?"
『玖』 如何评价“琼女郎”陈德容
对于美女总是有一种近乎痴迷的冲动,尤其是对于绝世美人,那么在我看来,琼瑶女士的选人标准还是十分厚道的,选的美女个个都是极品。如果美人也分年龄段的话,那么我想,以20岁作为一个分界线,20岁之前的陈德容,在我见过的所有华人女星里,可以高居次席,仅次于刘亦菲。少女时期的陈德容,那种惊为天人的美貌,实在令人过目不忘。
可以说20几岁的她简直就是她的颜值以及演技巅峰时期,当时拍的许多电视剧现在来看都是很经典的。凭借多部琼瑶剧,陈德容一跃成为了一线女星,接到了与当时的奶油小生林志颖和苏有朋一同出演古装剧《绝代双骄》的机会。在剧中扮演女一号铁心兰,受到了林志颖扮演的小鱼儿的爱慕,又与苏有朋扮演的花无缺有着爱恨交织的虐恋。这部剧在当时也是创下了极高的收视率,陈德容也因此收获了超高的人气。
『拾』 梅花三弄 歌词
歌词:
红尘自有痴来情者自
莫笑痴情太痴狂
若非一番寒澈骨
那得梅花扑鼻香
问世间情为何物
只教人生死相许
看人间多少故事
最消魂梅花三弄
梅花一弄 断人肠
梅花二弄 费思量
梅花三弄 风波起
云烟深处 水茫茫
红尘自有痴情者
莫笑痴情太痴狂
若非一番寒澈骨
那得梅花扑鼻香
问世间情为何物
只教人生死相许
看人间多少故事
最消魂梅花三弄
问世间情为何物
只教人生死相许
看人间多少故事
最消魂梅花三弄
(10)梅花烙评论扩展阅读
《梅花三弄》是电视剧《梅花三弄之梅花烙》的主题曲,由姜育恒演唱,琼瑶作词,陈志远谱曲编曲,歌曲被收录在专辑《梅花三弄之梅花烙》中。
姜育恒的歌是非要在深夜独听不可的,喧嚣中不可能体会到他的精髓,但一旦在他的歌声里悟出了什么,听懂了独特的诉说,便不免有一丝来自心底的颤粟。
他用整个心灵去演绎内心深藏已久的情感。触拨听众最敏感、最脆弱的那根心弦,让人不觉被他牵引、被他感染,寂寞着他的寂寞,忧伤着他的忧伤,而那些尘封已久的心事也在他的歌声里找到了停泊的港湾。
姜育恒(Johnny),1958年11月15日出生于韩国首尔,原籍山东荣成,中国籍职业歌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