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咏梅梅花特点
1. 卜算子咏梅中写出了梅花啊什么样的特点
陆游《卜算子·咏梅》
上阕状物写景,描绘了风雨中独自绽放的梅花。在暮色黄昏中,独自挺立开放的梅花难免会有着孤苦无依的愁苦,更何况环境如此恶劣,风雨交加,倍受摧残。这实在令人深深叹息。
下阕抒情, 主要抒写梅花的两种美 德。“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它的其一美德是朴实无华,不慕虚荣,不与百花争春,在寒冬就孤傲挺立开放,它的与世无争使它胸怀坦荡,一任群花自去嫉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它的其二美德是志节高尚,操守如故,就算沦落到化泥作尘的地步,还香气依旧。这几句词意味深长。作者作此词时,正因力主对金用兵而受贬,因此他以“群花”喻当时官场中卑下的小人,而以梅花自喻,表达了虽历尽艰辛,也不会趋炎附势,而只会坚守节操的决心。
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
陆游写梅花的寂寞高洁,孤芳自赏,引来群花的羡慕与嫉妒。而主席这首诗却是写梅花的美丽、积极、坚贞,不是愁而是笑,不是孤傲而是具有新时代革命者的操守与傲骨。
“已是悬崖百丈冰”一句,描绘出寒冬中梅花严酷的生存环境。但就在逼人的环境和险恶的氛围中,竟然“犹有花枝俏”。“悬崖”表明环境是如此险峻,“百丈冰”显示出寒威如此只酷烈,而梅花就在这冰凝百丈、绝壁悬崖上俏丽地开放着,一个“俏”字,不仅描画出梅花的艳丽形态,更兀现了梅花傲岸挺拔、花中豪杰的精神气质。作者笔下的梅花充满着自豪感,坚冰不能损其骨,飞雪不能掩其俏,险境不能摧其志,这和陆游笔下“寂寞开无主”、“黄昏独自愁”的梅花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最后,作者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作结,梅花以自己的赤诚迎来了灿烂的春天。原来一枝独秀,傲然挺拔的梅花,没有丝毫的妒意,却很欣慰安祥地隐于烂漫的春色之中。“笑”字,写出了梅花的神韵--既谦逊脱俗、又豁达大度的精神风采,极大升华了词的艺术境界。在陆游的原词中,梅花是遭“群芳妒”的,与众花是对立的,且以“香如故”自命清高,表现了他孤芳自赏、离群索居的情绪。该词的结尾,突出梅花“丛中笑”的风度,从自喻的角度看,内含是他的人格志趣的外化物;再进一步引申,则表现了共产党人斗争在前,享受在后的崇高美德和奉献精神。
2. 卜算子。咏梅中的梅花的特点是什麽
陆游词中心思想:这首词表现了诗人坚贞不屈的品格.
毛主席的咏梅回词中心思想:这首词借梅花凌答寒独放,俏不争春的特点,赞扬了梅花不畏艰险,不居功自傲的品格,表达了作者不怕困难,敢于斗争,对胜利充满信心的乐观主义精神.
3. 卜算子咏梅写出了梅花什么的特点
写梅花在雪中开放,梅花的坚强的生命的特点
4. 卜算子咏梅毛主席阅读表现了梅花的哪三个特点
卜算子咏梅表现了梅花的傲骨,梅的无私,梅的圣洁三个特点。
卜算子·咏梅
近现代: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译文:
风雨将春天送走了,飞雪又把春光迎来。正是悬崖结下百丈冰柱的时节,但仍然有花枝俏丽竞放。
俏丽但不掠春光之美,只是把春天的消息来报告。等到满山遍野开满鲜花之时,梅花却在花丛中欢笑。
(4)卜算子咏梅梅花特点扩展阅读:
写作背景:
此词作于1961年,最早发表于1963年12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毛主席诗词》。当时中国面临的国际环境是欧美封锁,苏联翻脸;面临的国内环境是经济困难,灾害重重。面对困难和压力,毛泽东想要表明共产党人的态度和斗志,便酝酿写下这首词。
这首咏物词是运用逆向思维写作的典范。词前序中说的“反其意”是读者进入这首咏梅词艺术境界的极佳通道。陆游当时主张北伐,皇帝不信任他,朝廷中主和的投降派又排挤、攻击他,他难酬壮志,伤感悲凉,便作了《卜算子·咏梅》。
作者将梅花的自然美与人的德善美有机地融为一,达到了“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词中象征、拟人、衬托、比喻、夸张、对仗、顶真等多种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写出了梅花富于挑战性的个性和谦逊无私的高风亮节,较完美地实现了托物言志的目的。
5. 求问,《卜算子·咏梅》梅花的特点是什么
《卜算子·咏梅》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专,只把属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前两句表现了梅花不畏寒冷、屹然挺立的特点。后两句表现了梅花为众争先,与众同乐的特点。
《卜算子·咏梅》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上阕四句,只言梅花处境恶劣、于梅花只作一“开”字,但是其倔强、顽强的特点已不言自明。
6. 《卜算子 咏梅》写了梅花什么特点赞美了梅花什么
中国文学上,歌咏梅花的诗词作品难以计数。上自帝王贵族,下至平民文士,咏梅之作层出不穷。咏梅者或倾心于梅花之香艳,着力刻画摹写其绰约风姿;或倾慕其高洁的品质,于描写之中注入作者个人的某种情怀。富贵显达之人可咏梅以示其安逸优雅,或雕章琢句以逞才学,穷苦不遇之士亦多藉梅以寄托情怀,或抒不平之感,或表脱俗之志。梅花,因此也就以其丰富多彩的面目出现在中国古代诗词作品中,或风神绰约,动人心魄,或顾影自怜,凄清抑郁,或傲然,或妩媚,或清雅,或禾农艳,总之,因作者创作环境与意图的不同而有着不同的形态和人格情趣,毛泽东的这首《咏梅》词写于1961年月12月,词前作者自序云“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因此,在分析这首词前,就很有必要先了解陆游原词表现了什么样的情感。
陆游是南宋著名爱国诗人,一生创作了大量诗词作品。他的诗词作品有不少表达了爱国情感,同时,由于他的爱国主张始终遭到压制,因而他的作品中也有不得志的悲愤抑郁。这首《卜算子·咏梅》词便是一例。词中,陆游以梅花自比,表现出孤芳自赏的凄凉情调。词中的梅花虽然清香无比,但为“群芳”所妒,更兼“风”“雨”的摧残,最后“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清香依旧。这里的梅花无疑是陆游自己的处境与人品的写照,从中既体现了他不愿苟合于流俗的清高孤傲,又有遭遇打击后的凄凉与无奈。全词悲剧气氛浓重,“断桥”、“黄昏”、“风”、“雨”,一片落寞孤寂,凄凉压抑,读之使人感到阴郁低沉。时代的悲剧,个人的不幸,使陆游《咏梅》词蒙上了深重的阴影。
毛泽东的这首《卜算子·咏梅》词是读了陆游作品后写的,用了陆词的原调原题。同样是咏梅,正如作者自序所云,是“反其意而用之”,词中梅花的形象及词之格调情趣与陆游原词完全相反,在咏梅词中,毛泽东这首词可谓别具一格。
开首两句“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点明梅花开放的时节,此时严冬即将过去,春之神正翩翩来临。句中虽有“风雨”、“飞雪”,但给人的感觉迥异于陆词的阴冷压抑,而是欣喜舒朗,尤其是“飞雪迎春到”,为全词定下了明快而富有生机的基调。“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大地仍银装素裹,严冬的痕迹尚未消退,悬崖上有百丈坚冰尚未融化,可春的气息却已早早地透露了,那便是冰雪中傲然绽开的梅花。这两句将梅花放在严寒的环境中去表现,有力地衬出了梅花不畏寒冷的特性。皑皑白雪将梅花俏丽的形象衬托得更加鲜艳夺目,同时,坚冰百丈的环境也点出了梅花开放之“早”,为下面写梅花的报春作了铺垫。
梅花先于百花而将春回大地的信息传播给了人们,所以说“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可以想见,经历了寒冬之后的人们,猛然间看到这冰雪中俏丽的梅花时,将会多么的惊喜振奋啊。这“花枝俏”无疑是春的使者,是生命的象征,是春之女神所到之处最先撒下的花瓣,与群芳相比,她是最得风气之先的,因而也引人注目,可她却是那么谦逊,没有一丝一毫的骄矜自得,这是何等的气度!作者这里将梅花充分地人格化了,并且赋予了她以崇高的品格,读之使人倍感亲切。“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最后两句将梅花的形象表现得更臻完美。春之女神的足迹终于遍布大地,所到之处,鲜花烂漫,姹紫嫣红,分外绚丽。先于百花而发的梅花此刻却只是和众多的山花一样在春风中欢笑,她无意计较得失,也不追逐名利,更不愿出人头地、独占春色,这是胸襟坦荡者的豁达大度,是无私奉献者的真实写照。作者从梅花的特性中发掘出了这种高贵的品质。
全词格调明朗轻快,拟人化的写法突出了梅花鲜明生动的品性。语言也平易流畅,显得清丽自然,毫无雕琢禾农艳之气,意境高远,耐人寻味,使人在赞赏梅花的同时,感悟到高尚的情操。在历代众多的咏梅词中,这首词立意新颖,别出机杼,独标高格,富有强烈的时代气息,给人以独特的美感。
7. 卜算子【咏梅】表现了梅花什么特点,品格,意思,当时状态
梅花是中国古代文人墨客千年吟咏不绝的主题。宋代林和靖,这位赏梅爱梅的大隐士就有不断吟唱梅花的诗篇。以“妻梅子鹤”的感情寄寓于梅花之中,可谓爱梅之最的文人了。毛主席在这里所据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的《卜算子·咏梅》的确与陆游所写大相径庭。陆游写梅花的寂寞高洁,孤芳自赏,引来群花的羡慕与嫉妒。而主席这首诗却是写梅花的美丽、积极、坚贞,不是愁而是笑,不是孤傲而是具有新时代革命者的操守与傲骨。中国写梅之诗不计其数,大意境与大调子都差不多;毛主席的确以一代大诗人的风范,出手不凡,一首咏梅诗力扫过去文人那种哀怨、颓唐、隐逸之气,创出一种新的景观与新的气象,令人叹为观止,心服口服。
年复一年,风雨送春归去,但漫天大雪又将春天迎了回来。哪怕县崖峭壁上结下百丈冰棱,面对如此盛大寒冷的冬景,梅花仍然一支独秀,傲然挺拔。诗人当然也依古训,以诗言志,也借梅寄志。就在这“高天滚滚寒流急”的严峻当口(即:当时中国的三年自然灾害,以及反帝、反修的激烈斗争),诗人以隆冬里盛开的梅花勉励自己,劝慰他人,应向梅花学习,在如此险峻的情况下,勇敢地迎接挑战,去展示自己的俊俏。诗人这个“俏”字用得极好,梅花从未出现这的形象就在这一个字上出现了。这是喜悦者的形象、自信者的形象、胜利者的形象,当然这不仅是诗人眼中梅花的形象,也是诗人自己以及中国共产党人的形象。这个“俏”包含了多少层深刻的含义啊,积极进取、永不屈服。
下阕,诗人又把梅花的形象向纵深引导,它虽俏丽但不掠春之美,只是一名春天使者,为我们送来春的讯息。而当寒冬逝去,春光遍野的时候,梅花却独自隐逸在万花丛中发出欣慰的欢笑。梅花,它在诗人眼中是一名战士,它与严寒搏斗,它只为了赢得春天,通报春天的来临,然后退去,并不强夺春天的美景。这一形象是大公无私、默默奉献的形象。诗人在此已大大地深化了梅花的形象,它已成为一名国际共产主义战士的形象,它已从一个中国革命者成为一名世界革命者。梅花在新中国里,它的形象已被诗人塑造成型,更加丰满高大了。
8. 卜算子咏梅中写了梅花什么特点、赞颂了梅花什么品格
这首咏梅词来,结构精致和谐源,在塑造梅花形象时,下阕重点写背景,以背景反衬对象,使梅花具有铮铮铁骨和挑战精神;下阕则浓墨重彩写对象,突出梅花甘愿隐于百花之中的情操,使梅花具有明媚开朗至刚无欲的品格.
梅
花,她在诗人眼中是一名战士,她与严寒搏斗,她只为了赢得春天,通报春天的来临,然后退去,并不强夺春天的美景.这一形象是大公无私、默默奉献的形
象.诗人在此已大大地深化了梅花的形象,她已成为一名国际共产主义战士的形象,她已从一个中国革命者成为一名世界革命者.梅花在新中国里,她的形象已
被诗人塑造成型,更加丰满高大了.
9. 卜算子咏梅写了梅花的什么特点
一任百花嫉妒,梅花却无意与它们争春斗艳。即使凋零飘落,成泥成尘,依旧保持着清香。这写出了梅花孤高雅洁的特点。(陆游的词)
10. 卜算子.咏梅说明梅花的什么特点
写了梅花“凌寒独放,俏不争春,乐观谦虚”的特点。
赞扬梅花“不畏艰难险阻,凌寒独放的品格和不居功自傲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