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炮象棋
A. 梅花泉的象棋棋谱
象棋棋谱。
海门童圣公著。成书年月不详。全书分上、中、下三卷,共三十六局,一百三回十二变。清嘉庆年间答经薛丙增订,发展为五十局二百一十馀变。上卷为“得先”,十六局;中卷为“让先”,十三局;下卷为“让二先”、“让子”,二十一局。其中屏风马弃马陷车局尤为少见。原为抄本流传,今有整理本岀版。
《梅花泉》象棋谱。海门童圣公著。成书年月不详。原为手抄本。 分上、中、下三卷,共三十六局、一百三十二变。清嘉庆年间经薛丙增订,发展为五十局,二百十余变。局式中如中炮鸳鸯马、单提马、左叠炮、屏风马弃马陷车等,新颖多样。其中屏风马弃马陷车局尤为少见。建国后有整理本出版。
B. 谁知道梅花棋
花棋
在中国民间杂棋里,"梅花棋"是与众不同独创一格的.明,清以来,
它流行于书香门第的闺阁千金之间,下的人绝大多数是女性.
它和五子棋一样,也是借用19×l9的围棋棋盘,一方执白子,一方执黑
子,轮流对弈,每次下一子,把棋子直接下在纵横线的交叉点上(共有三百
六十一个交叉点),或者方格内部(共三百二十四个方格).由于前者的变
化较多,所以前者为正宗,后者为变体.
谁先把五枚棋子拼成梅花形状(正方形的四个顶点及其中心),谁就算
赢.正方形或大或小,横放,直放,斜放都可以,见图43.请特别注意左下
边,四子是"目"字斜角式的"大飞"走法,也可形成梅花.
{ewc MVIMAGE,MVIMAGE, !16000850_0031_1.bmp}
梅花棋完全体现了中国古代千金小姐弱不禁风,文质彬彬的气质.在对
弈过程中,双方只用"文攻",不搞"武斗",自始至终不进行任何象棋式
的攻击或者围棋式的"吃子".只是要求一方在只差一子就能构成梅花形状
时公开宣告"梅花!"以提醒对方,就像象棋里高叫一声"将"的作用.这
时,对方必须立即采取紧急措施,把子下在这上面,以破坏其梅花构成.这
一步骤,叫做"打花".
梅花棋取胜的方法,主要是开动脑筋,巧设机关,形成"一箭双雕",
使对方顾此失彼,顾了这头,救不了那头,就只好推盘认输了.
多下梅花棋,对培养图形想象能力是很有帮助的.棋盘上的棋子越下越
多时,各式各样潜在的正方形就多得不计其数了.如果所有的棋子都已放满
了棋盘,而仍然不能形成梅花时,就算是不分胜负,双方握手言和.从实际
对局情况来看,梅花棋下成和局的可能性很大,其概率远大于围棋,象棋.
一般人认为,梅花棋没有任何棋谱流传于世.安徽绩溪王再越先生的《梅
花谱》,实际仍然是一本象棋谱,讲的是屏风马破当头炮,并不是讲梅花棋
的."百岁棋王"平阳谢侠逊老先生在其煌煌巨著《象棋谱大全》中也没有
收集到梅花棋谱.尽管如此,中国这么大,将来仍然不能排除在古墓或深宅
大院中找到它的可能性.
我们知道,中国式的棋一般都下在交叉点上,而西洋式的棋则下在方格
内.唯独梅花棋则兼而有之,两者都可以.但是,实战时必须规定只能采用
一种方式.
C. 【中国象棋】来盘梅花谱屏风马破当头炮的对局
<梅花谱>屏风马破当头炮 第1局破巡河车吃卒用炮打象1.炮八平五 马2进3 2.马八专进七 卒7进属1
3.车九平八 车1平2 4.车八进四 马8进7
5.兵三进一 卒7进1 6.车八平三 卒3进1
7.炮二平三 马7进8 8.车三进一 炮2进2
9.车三平七 马8进6 10.车七进二 象7进5
11.车七退三 马6进8 12.马二进一 马8进6
13.帅五进一 炮2平6 14.帅五平六 炮8进6
15.车一平二 车9进1 16.车七平六 车2进8
17.帅六进一 马6进5 18.炮五退一 车2平4
19.帅六平五 车4退3
D. 象棋如何摆梅花
你说的来是梅花谱吧。梅花谱是清代著源名的全局象棋谱,主要介绍屏风马对中炮为主。
《梅花谱》,是一部划时代的象棋瑰宝。全书共六卷,分前、后两集,每集分上、中、下三卷,分门别类,对屏风马破当头炮(八局)、当头炮破过宫炮(五局)、当头炮破转角马(三局)、顺炮直车破横车(五局)、顺炮横车破直车(五局)、列手炮(五炮)等六种全局作了专题研究,其中尤以上篇卷上所载屏风马破当头炮八局为全书精髓,着法细致、深刻、精巧,如行云流水,华美奔放。在源自《橘中秘》的“起炮在中宫,比诸局较雄”的当头炮时代,它提出了柔能克刚,屏风马必破当头炮的新论点,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虽然观点有片面主观之嫌,但其创立的屏风马对当头炮布局体系,确实开创了马炮争雄的新局面,对后世影响深远。许多精彩着法,争奇斗巧之处,极变幻之能事,为后学典范。
E. 中国象棋用炮最厉害是谁
中炮无敌林逸仙当年的对局十分精彩,许多局面真是叹为观止。 ==== 如, 风云名手回顾-----之“无敌中炮” 林弈仙 林弈仙,原名银贵、艮贵,清光绪五年(公元1879年)出生于江南水乡的永嘉县。晚清时,人们的精神生活比较单调,弈象棋是人们普遍的喜爱。大约自四五岁起,银贵就开始由父亲教棋,到了6岁左右,基本能上阵对弈。那时鸥江流域一带以温州棋艺水平最高,当地名手陈胜曾转战闽、沪、川,鲜逢敌手,棋声远播。林父为了锻炼他,带他温州,攻陈笙的擂台,在陈让子的情况下,小银贵三战皆胜,被陈笙收为弟子。大约到15岁时,小银贵已称雄于温州、永嘉等地,有人称之为“棋国仙童”为了争雄棋国,弈游各地,在其父支持下,银贵于17岁时挟技远游金华、丽水、杭州等地。临行前,根据他弃棋常有“仙着”,就改名为弈仙,从此,林弈仙离开家乡,过起飘飘欲仙的棋人生活。 在旧时代,棋书的流行主要靠手抄,对《橘中秘》、《梅花谱》等书,棋手们十分珍惜,加上棋手的钻研,就会如虎添翼。对于林弈仙来说,更是如此。林弈仙师承陈笙,陈是个猛攻型棋手,有“中炮大王”之称,这深刻影响林的弈棋风格。林得到陈师所赠《橘中秘》和《梅花谱》后,主研《橘》谱的当头炮,承袭乃师先发制人、以攻杀为主的棋路。林同时研究《梅花谱》中的“屏风马”,在研究开局攻杀时不忘研究中、残局功夫,使自己的棋艺既有特色又较全面。 1915年,林弈仙弈游闽、鲁、江、浙等省后来到上海,在凌云阁茶楼首战上海名棋手励志英,约定分先十局。林先行的五局,盘盘以中炮直、横车开局,攻势凌厉,凶悍异常,都取得大优势或胜局;后手的五局,也大多应顺手炮,最后以五胜三和二负的优势击败励志英。在上海一炮打响,受到富商张澹如的青睐,并请他摆设象棋擂台。由于奖金较高,吸引了许多名棋手,但都没有动摇林的擂台。稍后,“淮扬三杰”之一王浩然来上海弈游,闻讯攻林之擂,由于守擂均后走,中炮的优势难以发挥,林曾一度落后,后在分先对弈中才挽回失局,保持均衡。据《无敌中炮展雄风》一文称,“林惯用的中炮横直车盘头马的阵式,持续进攻,一直保持凌厉的攻势,先后挫败上海的诸多名手”,由于林弈仙的对局大多用中炮且胜局较多,因此人们誉他为“无敌中炮”。
F. 中国象棋中的“梅花谱”是怎么回事
《梅花谱》,中国象棋古谱,棋谱成书于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著者王再越。为中回国象棋史上影答响最大的两大全局名谱之一,与《橘中秘》并列称为“橘梅”。
《梅花谱》,是一部划时代的象棋瑰宝。全书共六卷,分前、后两集,每集分上、中、下三卷,分门别类,对屏风马破当头炮(八局)、当头炮破过宫炮(五局)、当头炮破转角马(三局)、顺炮直车破横车(五局)、顺炮横车破直车(五局)、列手炮(五炮)等六种全局作了专题研究,其中尤以上篇卷上所载屏风马破当头炮八局为全书精髓,着法细致、深刻、精巧,如行云流水,华美奔放。在源自《橘中秘》的“起炮在中宫,比诸局较雄”的当头炮时代,它提出了柔能克刚,屏风马必破当头炮的新论点,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虽然观点有片面主观之嫌,但其创立的屏风马对当头炮布局体系,确实开创了马炮争雄的新局面,对后世影响深远。许多精彩着法,争奇斗巧之处,极变幻之能事,为后学典范。而今中炮对屏风马仍旧是最主流的象棋布局。
G. 象棋 求教梅花谱第1局破巡河车吃卒用炮打象 一个变化怎么破
这个开局走到这里,黑已弃子成功,但也不是几步就赢得了的.其中变化很多,现举一例:车9平7 车一平二 车2进8 车六退三 车2平4 帅五平六 车7进7 车二进七 马6进7 炮五进四 士4进5 车二退二 马7退6 帅六进一 马6退5 相七进五 马5退7 车二退一炮6进3 帅六退一 炮6平3 炮五平八 车7平9 车二平六 车9进1 仕四进五 象3进1 炮八进三 士5进6 车六进五 将5进1 车六退七 炮3进1 炮八退八 炮3进1 车六进六 将5退1 车六进一 将5进1 帅六进一 炮3退1 车六平四 车9退2 炮八退六 车9退1 下到这里优势已很大
H. 象棋排局梅花谱和象棋排局百花谱有什么不同
首先要知道什么是象棋排局:
象棋排局是象棋残局的一个分支,它一般是在残局的基础上加工编排而成的各种局式。形势惊险,着法最巧妙。
排局与实用残局和定式残局的不同点在于,它在实战中根本不可能遇到。
排局实际上就是在棋盘上合理的摆出我们所熟知的图形和文字等。
排局分为图形排局、文字排局、趣味排局、江湖排局等。其中江湖排局内容最丰富,变化最复杂,思想最诡异,着法最巧妙。
我们再了解下《梅花谱》:
中国象棋古谱,棋谱成书于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著者王再越。为中国象棋史上影响最大的两大全局名谱之一,与《橘中秘》并列称为“橘梅”。梅花谱以研究後手屏风马闻名,在清代没有刻印过,1917年始有石印本,及至1926年武进吕思勉校阅,上海文明书局才有铅印本问世。
《梅花谱》是一部划时代的象棋瑰宝。全书共六卷,分前、后两集,每集分上、中、下三卷,分门别类,对屏风马破当头炮(八局)、当头炮破过宫炮(五局)、当头炮破转角马(三局)、顺炮直车破横车(五局)、顺炮横车破直车(五局)、列手炮(五炮)等六种全局作了专题研究,其中尤以上篇卷上所载屏风马破当头炮八局为全书精髓,着法细致、深刻、精巧,如行云流水,华美奔放。在源自《橘中秘》的“起炮在中宫,比诸局较雄”的当头炮时代,它提出了柔能克刚,屏风马必破当头炮的新论点,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虽然观点有片面主观之嫌,但其创立的屏风马对当头炮布局体系,确实开创了马炮争雄的新局面,对后世影响深远。许多精彩着法,争奇斗巧之处,极变幻之能事,为后学典范。而今中炮对屏风马仍旧是最主流的象棋布局。
区别便是:
《梅花谱》讲的是实战中的着法进攻之道。
而《象棋排局百花谱》一书是1985年徐家亮和苏德龙所编著的,作为早前《象棋现代排局》的续篇。所讲的是当时所收集和编撰各类型的排局的解释与点评。
I. 象棋有梅花棋谱吗
有《梅花谱》
J. 象棋梅花谱,橘中秘,适情雅趣,这三本书的区别,特点,学习顺序是什么。请棋友们指教
《梅花谱》主要讲屏风马属于后手(防守反击)布局,《橘中秘》主要讲中炮属于先手(专进攻)布属局,其中残局部分就是《适情雅趣》的实用残局部分,《适情雅趣》主要排局、实用残局。这三本书都是象棋初学者应该学习的,残局必须掌握,杀法值得学习,前两者属于必修,但布局基本已经过时,只要知道就行,不要太沉迷其中精妙杀局哦(基本用不上的),个人见解,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