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樱梅茶花 » 国画梅花徐湛

国画梅花徐湛

发布时间: 2021-02-21 12:50:25

『壹』 推荐画国画梅花的教学视频

推荐《跟徐湛学国画》,科学普及出版社,上下两册,配套DVD16张,每张4节课,这是回我目前答看到的最全而且讲得最好的讲座,标准的普通话,儒雅的风度,娴熟的技法,透彻的剖析,巧妙的比喻,什么形容词用上来都不夸张,看了就知道。嘿嘿,很像广告哈:)
书大约是110块钱,DVD有点贵,整套下来大约500左右,不过你想要的话我可以帮你刻,给个成本就OK。当然你也可以去淘宝上买,50左右吧。

『贰』 国画梅花都有哪些构图

首先要有一个大体的构思:右下方画一石,梅之主干由左向右上斜出。1、以斗笔或较大毛笔先蘸水,再蘸中墨以较快的速度画石,适当加皴,不宜多。2、再以大兰竹蘸水后,笔尖蘸浓墨,先画主要树枝的枝头,适当分叉,逐渐向下画,注意节奏和速度,越画水分和墨越少、越干,在这时画主要枝干的最粗部分,以较干淡之中墨边画边皴出木本树干老皮之质感。视情况可加轮廓线,并随手点出些苔点。 大枝干旁一般辅以中小树枝,主干较淡,那么,这小枝可适当加重,在靠近石处,右上角处,可令枝断开留出花的位置。画枝干是极重要的一步。枝条要园劲,要用中锋。画到粗干时,墨变淡、变干,边画边皴,这时则多用侧锋。加皴时可在主干的侧下部多用一些,这样也增加了树干的明暗和立体感,这通过后来的渲染表现的更明显一些。3、以较小的毛笔钩花,蘸淡墨。一般每个花瓣两笔钩成,骨朵也用两笔构成,之所以两笔主要是要放慢速度、笔笔到位、避免草草。钩花时注意多画些未开半开者,全开的要少些。并且切时注意花之向背、疏密。枝有疏密,花更要有疏密。在画的过程中体会“密不通风、疏可走马。”枝疏处花可疏,枝密处花可密;有时也可处理成枝疏处花密,枝密处花疏。4、剔蕊点萼。因为开始考虑时要画的是白梅花,白梅也应令其有色彩感。我便请大家用曙红加墨,可先剔蕊。画蕊时要挺住手腕,线要细挺刚劲,不能粗、不能弱、不能洇,每一根线都要气贯始终,功力到位,因为这是最能体现梅花精神的地方。画完花蕊以后,点花粉,不要拘泥于每丝一点,蕊丝相对整齐,粉点要园润灵动。紧接着仍用曙红加墨点萼,骨朵的方向全靠萼来表现和衬托。点萼更要干净利落,绝不能拖泥带水。在点萼的同时,视花密处之情况可适当增加少许小嫩枝,这与先画好的枝相比有了色彩的差别,也可使密处更密。疏处更显明朗。5、为了增加画面的生机,可点缀上几只麻雀。这幅作品我们在左下粗枝干上蹲着一只,石之左面地上站两只。麻雀很简单,也好画,处理好了整个画面便显得生气勃勃。画时先用赭石加墨点出头顶,三只的一次都点上。下面的两只可画一正面一略侧,略侧者一边用较重的赭墨画出翅,甚至露出微翘的尾羽。接下来用另一支笔蘸浓墨钩画出嘴、眼,再用淡赭墨分两笔画出鸟之腹部,两笔一定要相对画出。这时可以稍等,待半干后可在肩头加黑点,下巴加黑点,并用墨画出微侧者之翅羽,用浓墨画出麻雀之腿、爪,其腿爪一定要画的劲挺尖利。也可光画腿不画爪子,像是站在雪地里(这当然还要作一些处理),我们这幅就先不画爪子。6、现在枝干、花朵、萼、蕊等都已经干透了,下面可作一些简单的渲染。首先用画麻雀剩余的淡赭墨染一下梅花枝干,不管枝干是浓墨画的还是淡墨的,全部用淡赭墨重画一遍,这样更显其质感。用淡墨加石绿染石,可以基本平涂。上部可略淡,下部可略深。仍用这个色将花朵的周围作一些点染,不可洇入花内,这样可使白花更显洁白。这是画白梅的方法之一,还可有多种表现白梅的方法,这会在今后逐步学到。仍用这个颜色在地面上点几个大小不等的点子,像是开始溶化的春雪、小鸟在结伴觅食。接着在左上部用此色画出一丛竹叶,作这幅画中梅花的陪衬

『叁』 怎样画好国画梅花。

(一)国画梅花勾皴法 用硬毫石獾、鼠尾一类的二号提斗笔从暗面入笔,边勾边皴,笔上水分专宜少,灰墨蘸属深墨分段画出。为了表现老干边缘的毛、涩质感,宜用侧锋逆行运笔。在暗面一侧面好之后,随即顺势用不同长短的弧线逐渐画出老干的主体形态,并勾出亮面部分老干的轮廓线,此条线的行笔不宜过实,可有断续以显示笔意的灵活。

待干后加点焦墨苔点就全部完成了这棵主干。国画梅花老干中伸出的粗枝可用双勾加皴的办法画,也可用泼墨画法一笔写出。


(二)泼墨法泼墨法画国画梅花枝干时首先要注意墨色上浓淡干湿的变化,处理好调墨和蘸墨之间的关系,用大号硬毫提斗笔饱蘸墨色侧锋逆行运笔,随笔势的发展笔锋亦随之相互转换,通过提按、顿挫以及笔的顺势强化笔法上的变化,要一次蘸墨一气呵成。


对行笔当中出现的散锋或枯涩笔墨,要顺其自然予以保留,待墨色干透后通过罩色全其神貌。国画梅花主干可用复笔画法,左右两笔并行排列,先左后右依次画出。主干完成后顺势写出粗枝及嫩茎,其画法同于勾皴画法部分所述。以上介绍的就是如何画好梅花。

『肆』 赏析中国国画梅花

梅花有一种不畏严寒,不屈不挠的精神,古时候文人雅士常常用梅花比喻那些专不怕困难,有着坚强属意志的人,这种精神历来被人们当做崇高品格和高洁气质的象征,因此,在书房、客厅、卧室里挂上一些这样的挂画,是不是很有意义呢。

梅开五福,曲展的傲雪寒梅图:

『伍』 许湛国画梅花画法怎么画国画

那个啊……朱膘和曙红就可以了吧,分好层次,笔尖用浓的曙红收住,应该没问题啊

画册上总有点拍摄光线什么的不同,以及装裱过以后会艳丽一点

随意就好

『陆』 想知道如何画国画梅花

梅花的画法

一、梅干画法:

(一)勾皴法

用硬毫石獾、鼠尾一类的二号提斗笔从暗面入笔,边勾边皴,笔上水分宜少,灰墨蘸深墨分段画出。

为了表现老干边缘的毛、涩质感,宜用侧锋逆行运笔。在暗面一侧面好之后,随即顺势用不同长短的弧线逐渐画出老干的主体形态,并勾出亮面部分老干的轮廓线,此条线的行笔不宜过实,可有断续以显示笔意的灵活。待干后加点焦墨苔点就全部完成了这棵主干。

老干中伸出的粗枝可用双勾加皴的办法画,也可用泼墨画法一笔写出。画细枝嫩茎时行笔用浓墨中锋,柔中寓刚,线宜光洁劲健不宜涩滞,长线不宜太直,要有弧度,有提按,以体现嫩茎的柔韧和“俏”。三枝的穿插多以“女”字形排列或“戈”字与“之”字的结合,两枝不能并行,更不宜相切或垂直相交成“T”字型、“十”字型。如实在难以处理,可在粗细、长短及墨色的浓淡上求变化。

(二)泼墨法

泼墨法画梅干首先要注意墨色上浓淡干湿的变化,处理好调墨和蘸墨之间的关系,用大号硬毫提斗笔饱蘸墨色侧锋逆行运笔,随笔势的发展笔锋亦随之相互转换,通过提按、顿挫以及笔的顺势强化笔法上的变化,要一次蘸墨一气呵成。对行笔当中出现的散锋或枯涩笔墨,要顺其自然予以保留,待墨色干透后通过罩色全其神貌。主干可用复笔画法,左右两笔并行排列,先左后右依次画出。主干完成后顺势写出粗枝及嫩茎,其画法同于勾皴画法部分所述。

二、梅花画法

梅花画法分勾花和点花两种,现分述如下:

(一)勾花

勾花亦称圈花,用硬毫勾线,用淡墨勾其轮廓。用笔要有提按粗细的变化,圈出的花要似圆非圆,意在方圆之间。要有正、侧、背的各个面和仰偃的不同姿态变化,画梅多取侧面、半侧面,这样易于体现花多角度的不同姿态。点蒂用浓墨,正面瓣四至五笔,背面瓣五笔,侧面瓣三笔。点蕊、勾蕊丝亦用硬毫小笔蘸浓墨从内向外勾挑,示意性地点入八九点即可。白梅画好后用“倒晕”法蘸淡赭或淡草绿沿花的轮廓晕染,其方法是用大白云蘸清水,再于笔尖上蘸淡色,沿花的周围晕染,随染随将笔肚下按,使笔上的清水着于纸面,干后不留淡色痕迹,从而起到烘托作用。花蕊部分亦用淡色点染局部即可。

(二)点花

点花用大白云兼毫笔(秃笔为宜),蘸色由浅到深。以红梅用色为例:

淡朱磦蘸曙红是一种蘸色;第二种是在前一种蘸色基础上再蘸胭脂色;第三种是赭石蘸胭脂(老梅);第四种是淡色锌钛白蘸淡曙红(嫩梅)。

重色瓣蘸色宜浓、宜厚,淡色瓣可在涮去笔尖部分余色后再蘸清水点瓣。

点花瓣的形态亦求方圆之间,一笔点一瓣,自瓣梢入笔从外向里点,当中空出白心。瓣与瓣之间要有透视形成的角度变化,即大小、宽窄的不同,不要每朵花都是几个圆点,既无深浅又无大小的排列。 圈梅、点都有一个组会穿插上的疏密问题,一般讲密易疏难,讲密要密而不乱,讲疏要疏而不散,要密中见疏,要留出“活眼”。另外用色的浓淡虚实也关系到整体构图上的轻重和层次上的变化,亦须重视。

点花、圈花之后还有一点,就是用浓墨穿小枝连接花,使花花都有着落。通过小枝的添加既起醒笔的作用,又可增加画面的生气。

『柒』 请教国画画梅花技巧

说不好的 只能自己上网查查梅花和国画梅花 还有看看徐湛、张大林的梅花 我知道的就这些了

『捌』 国画梅花的画法

枝干的画法

画梅应先从出枝入手。出枝讲的是画枝干,枝干穿插得当,笔墨用得好,版整幅梅花即完成了大部分权。关于出枝,古人有“无女不成梅”之说,用书写的“女”字较为形象地说明枝干的交叉、组合。学画枝干,必先从第一笔枝干练起。

出枝干第一笔要知道在纸上下笔的位置,一般来讲,应从纸边的1/3位置入笔。此处入笔相比较纸角处或纸边中央处入笔在视觉上感觉舒服。这也与西方绘画“黄金分割线”的位置基本接近。这个位置在画花鸟画中都是适用的。

『玖』 国画梅花的画法…枝干的画法技巧

国画梅花的画法:

1、用木炭条轻轻将梅的枝干勾画出来,小枝和花朵不用勾回,以免落墨时放不答开笔。

『拾』 国画梅花谁画的最好

梅花是我国的十大名花之一,集高洁、秀雅、坚毅于一身,色、香、韵、姿俱佳。古往今来,不少画家与梅花结下了不解之缘,或绘之以画,或寄之以情,留下了许多轶闻逸事:

宋代大画家宋伯仁,笃志画梅,每当梅开时节,便从早到晚在梅园中细致观察,将梅花的低昂、俯仰、分合、卷舒,从萌芽到花开,从盛开到枯萎的各种形态一一描绘下来,精选出100余幅不同姿态的梅花装订成册,并在每幅下题五言诗一首,留下了著名的《梅花谱》。由于他的梅花画得“喜神”,后人称他的《梅花谱》为《梅花喜神谱》。

元末画家王冕不仅为梅花作传,而且隐居九里山中,植梅千株,结草庐三间,自题为“梅花屋”。他擅画墨梅,淡墨点染花瓣,浓墨勾点蕊萼,独见新妍,所画的一幅《墨梅图》题画诗:“事家洗砚池边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留得清气满乾坤。”流露了画家以梅自喻的心声。他有时用胭脂作没骨梅,别具风格。

明代画家王谦爱画梅花,笔法苍古,雄劲超逸,他笔下的梅花多苍老蟠屈,枝柯如铁,千枝万蕊,姿致万千,在郁密之中具有清奇的韵致。他与人合作的《岁寒二雅图》,世称杰作。

清代画家金农擅长画梅花,梅干用浓淡墨随意写之,顿挫有如篆书,花瓣用意笔圈之,并在老干和花萼上点以重墨,独具风格,所画梅花既瘦且繁,繁枝密萼,生机勃发。他特别喜欢画寒梅,所画的寒梅有“凌寒独自开”的欺霜傲雪之英姿,寓意自己孤傲不阿的节志,如《梅竹图》上的“凌霜雪,节独高;我与君,共岁寒”便是突出一例。

清代画家李方膺性爱梅花,家乡居室命名为“梅花楼”,所画之梅以瘦硬见称,笔法苍劲老厚,老干新枝,虬龙盘曲,铁骨铜皮,苍劲稳健,自成一格,正如他在一首题画诗中所云:“铁干铜皮碧玉枝,庭前老树是吾师。画家门户终须立,不学元章和补之。”他所作的大幅梅花,古干横空,蟠塞夭娇,苍老浑朴,墨气淋漓,体现出一种宁折不弯的倔性格。

近代艺术大师吴昌硕一生酷爱梅花,早年曾在故里亲植梅花三十余株,每当寒梅着花,徘徊园中,反复观赏,难怪自称“苦铁道人梅知己”。他谓画梅为“扫梅”,单这一个“扫”字就体现了他画梅的特点,真可谓自辟町畦,独立门户。他喜以朱砂、洋红点红梅,极富韵致。所作雪梅,墨华水韵,碎玉横空,使人不知是雪是梅。他曾用诗和画赞美赏梅胜地超山,在一幅梅花的题画诗中写道:“十年不到香雪海,梅花忆我我忆梅。何时买棹冒雪去,便人花前倾一杯。”大师去世后,埋骨超山,以梅为伴,被传为美谈。

著名画家关山月从小就喜欢梅花,其父曾在家中园内种有红梅、白梅,让他浸染其中。他所画的梅花有“关梅”之称,素享“当今画梅第一人”之誉。他笔下的梅花高雅而热烈,飘逸而凝重,潇洒而朴茂,枝骨如铁,花枝繁盛,花开热烈,如火如荼。他的以梅花为题材的《俏不争春》、《香港回归梅报春》等名作已成为珍贵的艺术品。

热点内容
成都世纪樱花 发布:2025-05-21 23:39:44 浏览:602
过七夕周记 发布:2025-05-21 23:31:50 浏览:957
462花语 发布:2025-05-21 23:02:57 浏览:530
玄关松盆景 发布:2025-05-21 23:01:10 浏览:635
七夕活动企划 发布:2025-05-21 22:49:45 浏览:421
精品大阪松盆景 发布:2025-05-21 22:44:31 浏览:750
七夕送空调 发布:2025-05-21 22:42:47 浏览:354
牡丹石雕 发布:2025-05-21 22:11:58 浏览:395
茶花嫁接季节 发布:2025-05-21 22:06:18 浏览:968
牡丹的科属 发布:2025-05-21 21:47:35 浏览: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