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花绘
Ⅰ 什么是“茶花文化”
茶花的别名很多,让人混淆不清。其实,茶花和山茶是同一个概念,“茶花文化”也就是“山茶文化”。一般说,茶花文化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理解。狭义的理解,茶花文化仅仅指茶花在文学艺术等意识形态上的反映,把茶花的物质形态排斥在外。广义的理解,茶花文化则包括物质形态和意识形态。笔者认为,广义的理解更为贴切。正如茶文化、酒文化不能离开物质形态的茶叶和酒一样,茶花文化自然应该包括茶花的物种、品种、古树等物质形态的东西。如果我们要明确什么是茶花文化,不妨用《辞源》关于“文化”的定义:茶花文化就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茶花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茶花文化是中国人的艺术创造,东方文化的瑰宝。看看西方人的茶花文化,见识一下日本人的茶花文化,就不难明白:茶花文化既包含有物质的成分,又包含有精神的成分,或者说它更是一种精神文化。
近几年来,我们从国外引进了不少品种,不仅引进了物质的东西,同时也带来了渗透在茶花品种之中的西方民族审美情趣、审美观念及民族性格特征,这就是西方的茶花文化。这种西方茶花文化深藏在他们追求、欣赏、喜爱的茶花品种之中。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民族性格开朗而热烈,体现在茶花审美上,则追求品种的超大、彩色、豪放。他们有着追求新奇的传统,体现在培育茶花品种上也追求奇特。
日本民族较好拘谨,受到中国文化,尤其是禅的精神影响,在茶花品种审美上,则偏爱生动、灵秀、小巧。他们非常喜欢培育与欣赏多色彩的单瓣品种。1999年3月23日,笔者去日本参加国际茶花协会会议宫崎大会时,在《椿文化展览》和《日本茶花文化史》的展览会上,看到大量古老的茶花历史文献资料,展示日本茶花文化。有《百椿图》、《椿花图谱》、《椿花贴合屏风》、《椿花集》、《椿花百种》、《梅园海石榴花谱》等。日本椿(山茶)协会副会长饭弁礼五郎说:“山茶是宫崎市乃至全日本一种非常重要的花种,特别是单瓣的白色山茶,她是纯洁、沉默、思考的象征。白色山茶,冷晶玉洁,娇小玲珑,从古到今,宫崎那种山茶精神,是日本文化的基石,这就是为什么日本人始终热爱单瓣山茶的原因。”
对于山茶,中国人有自己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观念。千余年来,中国人培育出来难以数计的山茶园艺品种,同样深藏着中国的茶花文化。中华民族由于受儒、道、佛三种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的影响,在对山茶品种的审美情趣上偏重于典雅、适度、华丽、和谐、庄重、自然。尤其是和谐适度,中国人最为讲究,要求山茶在枝、叶、花的配合上要适当、和谐,绝对不能单瓣、独枝,应媚而不妖、奇而不怪,充满神韵庄重,而又给人一种直观的美的感受,方是上品山茶。
正因为天下人并非只走一条道,茶花文化内涵便很不统一。中国山茶源远流长,其文化内涵更是博大精深。中国茶花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它与中华传统文化、民族心理、民族精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并融入了中国儒、佛、道三教思想的精华。因而中国茶花文化的文化内涵,有着不同于其他国家的独有的民族特色。鉴于此,我们有必要研究和探讨中国茶花的文化内涵。我们认为中国茶花的文化内涵应该有:中国山茶与历史文献;中国山茶与诗词曲赋;中国山茶与绘画艺术及工艺美术;中国山茶与社会生活的融合;中国山茶品种名称及古树资源的文化特色。当然,这五个方面不一定全部包括中国茶花文化的内涵,作为抛砖引玉提出来供大家研究探讨。
Ⅱ 短文山茶花答案
1、,: “ ? ”: “ ? ”(2分:错一个扣0.3分)
2、画“山茶花的花形也很美”(1分)
3、第一层:第专一句:第二层,属第二句;第三层:最后一句。(3分:每层1分)
4、山茶花的花骨朵很特别。(3分)
5、(1)颜色 形状
(2)花一谢就冒出来年新花的骨朵
(3)一月一月、一年一年地积累
(4)晶莹,清凉入心脾;不会刹那间消失
Ⅲ 山茶花 阅读题及答案
山茶花的骨朵具有一股强大的生命力,
做人要有希望,要坚持不懈,希望总有成功的一天~
Ⅳ 有没有什麽书籍是写茶花(其它花也行)就是写园圃的
《中国茶花文化》 内容提要: 中国茶花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编辑出版《中国茶花文化》一书,是我国花卉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弘扬中国先进花文化的具体体现,也是献给国际茶花协会金华大会的一份厚礼。 《中国茶花文化》内容丰富,图文并茂,反映了中国悠久的茶花栽培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本书以翔实的资料,确凿的证据,将中国茶花栽培的历史,由一千四百多年前的南北朝,提前到一千七百多年前的三国时期。书中记载了近六百株人工栽培的茶花古树,介绍了古代的六十余部(篇)茶花文献、近三百首茶花诗词曲赋、逾百幅茶花绘画,分析研究了中国茶花的古代和现代品种的演变与名称沿革,整理了中国茶花文化的学术性资料,为进一步研究茶花文化奠定了基础。 编著《中国茶花文化》尚属首次,是一项开创性的工作。《中国茶花文化》一书的出版发行,是我国广大茶花专家、学者及茶花爱好者辛勤劳动的成果。 目录: 序一 序二 概论 第一节 中国茶花文化的发展阶段 第二节 中国茶花文化的内容与特色 第三节 中国茶花文化的对外传播 第一章 中国茶花的自然物种资源 第一节 山茶属的自然资源和种类 第二节 山茶属的观赏花卉——茶花 第三节 山茶属自然资源利用的潜力及其保护 第二章 有关中国茶花的古代文献 第一节 六大类茶花文献 第二节 茶花文献的十项内容 第三章 有关中国茶花的诗词曲赋 第一节 南北朝及隋唐五代的茶花诗 第二节 宋元明清的茶花韵文 第三节 现代的茶花诗词赋 第四章 有关中国茶花的绘画艺术 第一节 中国茶花画的发展阶段 第二节 中国茶花画的艺术特色 第三节 中国茶花画的人文精神 第五章 有关中国茶花的古代工艺美术 第一节 以茶花为图饰的丝织品工艺美术 第二节 以茶花为图饰的瓷器、珐琅器、漆木器、金银器等工艺美术 第三节 以茶花为图饰的木、石雕刻艺术 第六章 中国茶花的古树资源 第一节 茶花古树最多的地区 第二节 几种极具个性的茶花古树 第三节 野生山茶古树资源 第七章 中国茶花的品种 第一节 古代的茶花品种 第二节 近现代的茶花品种 第三节 茶花新品种选育 第八章 中国茶花的盆景艺术 第一节 中小型山茶花盆景艺术 第二节 油茶老桩山茶芬盆景艺术 第三节 野生山茶花古桩盆景艺术 第九章 中国茶花与社会生活 第一节 茶花的食用与药用 第二节 茶花与园林、绿化 第三节 茶花与经济生活 第四节 茶花与民俗风尚 第十章 中国茶花的研究及展望 第一节 茶花研究的发展概况 第二节 茶花资源结合研究及展望 附录 一 中国古代茶花文化大事记 二 中国茶花古代文献书目 三 中国古代茶花诗词曲赋题录 四 中国茶花绘画及古代茶花工艺美术名录 五 中国茶花古代文献中茶花别名、分类名及品种名录 六 中国山茶花品种统一命名一览表 七 中国现存茶花古树名录
Ⅳ 阅读理解。 山茶花 你见过山茶花吗真是美极了。有红的、白的、紫的、粉红的、墨色的等
1.色彩缤纷观赏晴午轻绢潇洒 2.“略” 3.“略” 4.承上启下 5.“略” 6.形状颜色花朵骨朵美丽品质 7.“略” |
Ⅵ 山茶入画最早始于何时
唐五代不仅有了山茶诗,也出现了山茶绘画。特别值得提出的是唐南诏名画《南诏画卷》。在这幅唐光化二年(899年)由南诏画师绘就的画卷里,有两株高大的植于蒙舍诏王庭院两个圆形花坛中的云南山茶,画面生动精美,系典型的唐人笔法,为中国古代绘画珍品。这幅画卷原来珍藏在北京故宫,现在珍藏在日本。据无锡市园林局夏泉生先生在“《南诏画卷》中古山茶的研究”一文中所说,这两株云南山茶古树,株高数丈,干粗40余厘米,按树龄以200年推算,云南栽培山茶也有1500多年的历史。由此可见,《南诏画卷》中这两株高过屋檐、开着大朵红花的云南山茶古树,是中国绘画中最早保存的山茶形象。
此外,在唐代的花鸟画家中,晚唐的滕昌祐和五代后蜀画家黄筌都是当时画坛的顶尖人物。滕昌祐在他的居室旁栽植竹石花木,以供写生。《宣和画谱》记有他的山茶作品《山茶家鹩图》,可以想见,画家在居屋旁栽植的花木中,定然有山茶。他的这幅《山茶家鹩图》当然也是写生之作。此传世之作,后来被宋徽宗收藏在宫廷。滕昌祐的画,“笔迹轻利,傅彩鲜泽,宛有生意”。他的《山茶家鹩图》为早期花鸟画中的山茶画代表作品。
第二位画山茶画的画家是黄筌(约903—965)。黄筌是五代后蜀画家,是五代院体画家的主要代表人物。五代后蜀、南唐成立画院,称“翰林图画院”,一时名画家都参加了画院,绘画就兴盛起来。黄筌曾入后蜀画院为翰林待诏,他承前启后,创立了黄筌画派。他的山茶作品有4幅。《宣和画谱》记载有3幅:《山茶鹑雀图》1幅和《山茶雪雀图》2幅,均无画迹可查。只有近代画家于非临摹黄筌《彩鸠山茶图》尚存。摹本上有临宋徽宗题款:彩鸠山茶,黄筌妙笔。
唐五代滕昌祐和黄筌的山茶画是代表一代花鸟画顶峰的珍品。
Ⅶ 对白茶花的赞美句子
中国最早写海榴(海榴,即现在的茶花)诗的,是南朝陈代官至尚书令的江总。他在《山庭春日》诗中写道:“岸绿开河柳,池江照海榴。”在春天的山庭,河岸上柳树的绿叶挂满枝条,池塘边海榴的红花费映照水面。写了花色:红色;点明花期:春天;还说明了当时人们已在山庭旁造景:植杨树、栽茶花。
比江总稍晚的,是隋炀帝杨广。他的《宴东堂》诗开头四句是:“雨罢春光润,日落是暝霞辉。海榴舒欲尽,山樱开未飞。”隋代的东都洛阳,有著名的原晋宫大殿“东堂”。隋炀帝在东堂歌舞宴乐,作诗时自然叙东堂景物:春日雨后,晚霞映辉,海榴舒展盛开,樱花含苞待放。诗中的“春光润”和“舒欲尽”,点明了植于东堂的海榴正处于花期盛极将衰之际。
江总和杨广的诗,都写海溜盛开于春天。唐李嘉佑的海榴诗曰:“江上年年小雪迟,年光独报海榴知。”也写明冬末小雪迟飘,海溜花开独报春光。皇甫冉写海榴“犯雪先开”,其弟皇甫曾则写“腊月榴花带雪红”,韦应物亦写道:“海榴凌霜翻”。翻,即飞,引申为开放。“凌霜”,与“犯雪”、“带雪”一样,都点明了海榴的花期,元稹的诗写“早春”时节“海榴红绽”。温庭筠的诗也写了花期:“海榴红似火,先解报春风。”而皮日休诗曰:“一夜春光绽绛囊”,即春天早晨绽开大红色的花蕾。诗人接着还用“化赤霜”的比喻描述了海榴的花期。方干的诗则云:“满枝犹待春风力,数朵先欺腊雪寒。”写了在腊雪中数朵先开的海石榴花等待着春风。
由此可见,当时被称为“海石榴”(或“海榴”)的茶花,花期自“凌霜”、“犯雪”的秋冬一直到“犹待春风力”的春天。茶花与迎春花一样成为春天的使者,却不是报春第一枝,与梅花一样出现在冬天,却没在人们心目中留下凌寒独自开的孤傲与不畏。
有名无名的茶花照旧按季节开放,姹紫嫣红,构筑着一个万紫千红总是春的花花世界,招惹着行人的眼。茶花的艳丽不影响诗人们对它的热爱与衷情。
在唐诗的花花世界中,牡丹的雍容华贵,兰花的清幽淡雅,桃花的红粉不自娇……都没能阻止诗人为茶花的绚烂而倾情歌颂。
李白《咏邻女东窗海石榴》诗曰:
鲁女东窗下,海榴世所稀。
珊瑚映绿水,未足比光辉。
清香随风发,落日好鸟归。
愿为东南枝,低举拂罗衣。
无由共攀折,引领望金扉。
诗仙李白的这首茶花诗,开头二句即点出了花的主人“鲁女”及花的位置是“东窗下”,并评价了花的名贵是“世所稀”。接着诗人说红珊瑚映现在绿水之中,也不能与怒放的红茶花点缀在绿叶之中“比光辉”,从而反衬出这“海石榴”花之美。值得注意的是这株茶花竟有“清香”,并在“落日”时还有“好鸟归”宿。可以想见,这株茶花当是较大的已栽植多年的树,所以鸟儿才来归宿。末四句则是诗人“爱花及人”,表达了对这位“鲁女”的思慕之情:愿作向阳的树枝去拂她的罗衣,还想与她共折花枝而伸着脖子望她的窗户。
卢肇《新植红茶花偶出被人移去以诗索之》诗曰:
最恨柴门一树花,便随香远逐香车。
花如解语犹应道:欺我郎君不在家。
卢肇进士及第之前,犹独住“柴门”之中,可见家境贫寒。但他极爱茶花。一日“偶出”,茶花被人移走,于是“以诗索之”。把茶花写成女性之人,说这花如能言语,将其移走是欺负丈夫不在家。诗人以茶花的口气称自己为“郎君”,实则诗人视茶花为爱妻。失去茶花犹如失去爱妻,真挚的爱花之情动人心魄。至于杂著《古事比》和《花里活》中记载的唐代诗人张籍将爱妾与人换茶花的所谓爱花故事。与卢肇纯真圣洁的爱茶花之情相比,是决然不能同日而语的。
贯休《山茶花》诗曰:
风裁日染开仙囿,百花色死猩红谬。
今朝一朵坠阶前,应有看人怨孙秀。
贯休是唐末著名的诗僧,且善书法,工人物画。贯休的这首写四川山茶花的诗,立意与构思别具一格,不同凡响。诗的首句虽然点明了风定日晴的花园环境,但没有去描绘茶花盛开的场面,而将笔锋一转立即写了艳红如猩血的茶花已经“色死”衰败的景象,把立意放在了“惜花”上面。后两句写落花则更是匠心独具,运用了“绿珠坠楼”的著名典故。据《晋书•石崇传》载,贵族石崇的爱妾绿珠“美而艳,善吹笛”,被赵王司马伦的嬖臣孙秀看中,“指索绿珠”。在受到石崇的勃然拒绝后,孙秀矫诏逮捕石崇,绿珠为报答丈夫,当场“自投于楼下而死”。诗僧贯休看到茶花“一朵坠阶前”,便联想到了绿珠坠楼,将绿珠与落花融成一体,抒发了自己的惜花(人)之情,并表达了对“孙秀”残害绿珠(茶花)的怨恨。一代高僧,在古稀之年犹有如此情思,确实不易。
温庭筠《海榴》诗曰:
海榴红似火,先解报春风。
叶乱裁笺绿,花宜插鬓红。
蜡珠攒作蒂,缃彩剪成丛。
郑驿多归思,相期一笑同。
温庭筠是唐代后期的著名诗人,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诗人在如此好客的“郑驿”竟然思归,其原因在于他思念着要与海榴花“相期(逢)一笑”,恋花之情跃然纸上。诗中的海榴已经成为妇女的饰物,插于鬓发之上。海榴的花办像绸缎一样的丝织物,这成了我找不到褶皱的理由,花形就像绸缎剪成的丛球,怪不得说茶花像假花了。
带着唐诗的盛赞,茶花又迎来了宋人的倾情讴歌。莫不见宋诗里点点滴滴的茶花情,莫不见诗人眼里片片茶花意。
苏轼《王伯所藏赵昌山茶》诗曰:
萧萧南山松,黄叶陨劲风。
谁怜儿女花,散火冰雪中。
能传岁寒姿,古来唯丘翁。
赵叟得其妙,一洗胶粉空。
掌中调丹砂,染此鹤顶红。
何须夸落墨,独赏江南工。
这是一首赞美山茶画形容好到了极点的程度,表现出了诗人高超的写作技巧。我们喜欢山茶花并不是因为它好看,而是它的花蕊里藏着蜜。说实在的在我们的心中山茶花并不怎么美丽,说它白却白得不纯静,而一开就是漫山遍野。在山村生活那么久,又那么喜欢山茶花,可是我们从来没有认真去欣赏过它。后来进了城,离开了给我带来美好回忆的山茶花,同时也认识和喜爱起能开大朵大朵的花瓣的茶花。淡红、紫红、大红的茶花开得异常的妖艳和夺目,不像家乡的山茶花那样默默无闻。
陆游《山茶一树自冬至清明后著花不已》诗曰:
东园三日雨兼风,桃李飘零扫地空。
惟有山茶偏耐久,绿丛又放数枝红。
诗人抓住了山茶花最突出、最珍贵的特性,不写花在长冬中的傲霜斗雪,而写在清明后斗雨战风。语言精炼,风格豪迈,平易通畅,语气雄浑。仿佛开花是茶花一生的追求,有的才高过尺余,就开得灿如朝霞,有的虽年过百岁,仍然绽放着火红的云霓。茶花开得大方,花期长,不象灼灼的桃花,随便那一阵风,都会让她落英滨纷,早早天折。它没有牡丹华贵,也不能与幽兰比香,却以彤云吐火般的释放,赢得人们的爱恋。
宋诗的夸赞或许比不得唐诗来得震撼,但宋词的妙赞却是别有一番情调的。
王安中的《蝶恋花•山茶花》是最早的茶花词。词曰:“巧剪明霞成片片,欲笑还颦,金蕊依稀见。拾翠人寒妆易浅,浓香别注唇膏点。竹雀喧喧烟岫远,晚色溟?,六出花飞遍。此际一枝红绿眩,画工难写银屏面。”从山茶的含苞欲放开始,到首枝花的开放,采用了许多比喻,把山茶花写得生龙活现。
辛弃疾是宋词中的豪放派继苏轼之后的物。他写了《浣溪沙•与客赏山茶,一朵忽坠地,戏作》。词曰:“酒面低迷以被重,黄昏院落月朦胧。堕髻啼妆孙寿醉,泥秦宫。试问花留春几日?略无人管雨和风。瞥向绿珠楼下见,坠红。”其词想象丰富,以“堕髻啼妆孙寿醉”、“泥秦宫”、“绿珠坠楼”的比喻融化其中,非常生动。
张炎是宋词格律派中重要人物。他写有《蝶恋花•山茶》词一首。词曰:“花占枝头?自焙。金汞初抽,火鼎铅华退。还似瘢痕涂獭髓。胭脂淡?微酣醉。数朵折来春槛外。欲染清香,只许梅相对。不是临风珠蓓蕾。山童隔竹休敲碎。”此词上阕用了许多比喻来形容不同颜色、不同花形的山茶花,下阕描述了把各类茶花折来,插之于槛内,呈现了一幅非常雅致的景象。
明清的小说并未冲淡茶花的绚烂,君不见,点点诗意跃然纸上。
明•于若瀛《山茶》:“丹砂点雕蕊,经月久含苞。既足风前态,还宜雪里娇。”短短二十字,便几乎写尽了山茶花的可爱之处。
清•叶申芗《木兰花慢•红山茶》:“谱滇南花卉,推第一、是山茶。爱枝偃虬形。苞含鹤顶,烘日蒸霞。桠枝,高张火伞,关粤姬、浑认木棉花。叶幄垂垂绿重,花房冉冉红遮。仙葩,种数宝珠佳。名并牡丹夸。忆吟成百咏,记称十绝,题遍风华。生涯,天然烂漫,自腊前、开放到春赊。风定绛云不散,月明?玉无瑕。”上阕从花、枝、叶各方面,描述了红山茶的美好特征。物体精工,语言丰美,想象丰富,设计奇特,可称之为妙品。
“五四”的惊雷使茶花迎来了又一个盛开的春天,织就了那满树的诗情画意。
文坛巨匠郭沫若对云南茶花情有独钟。他的一首《咏茶花》云:“艳说茶花是省花,今来始见满城霞。人人都道牡丹好,我道牡丹不及茶。”诗人仅用“满城霞”三字,即写尽了滇山茶的盛开之貌。接着就直抒自己的观点:牡丹是自古称道的“富贵之花”,但与茶花相比,牡丹毕竟富丽而娇。茶花却能经冬而放,戴雪而荣,在万物萧条的季节,她能带来满城霞。这正是诗人所看重的高贵品质,也正是牡丹不及茶花之处。茶,似我,知我情,知我心。他还有一首《咏昆明黑龙潭早桃红》:“茶花一树早桃红,百朵彤云啸傲中。惊醒唐梅睁眼倦,衬陪宋柏倍姿雄。崔嵬笔立天为纸,宛转梁横地吐红。黑水祠中三异木,千秋万代颂东风。”诗人将茶花古树与唐梅、宋柏同写,已突出了茶花非同寻常的地位。诗中更写了茶花的“啸傲”之态,“崔嵬”之姿及“地吐红”之色。又用非凡的想像力写了茶花树似“笔”耸立并以“天为纸”,将要书写怎样的篇章?这有何等的气势。这样的写法,超越了古人。“早桃红”,是滇山茶中花期较早的品种。诗人的“惊醒唐梅睁眼倦”句和另一首《咏茶花》中的“含杯我向梅花问,何故沉酣尚睡眠”,还表达了诗人的另一个观点:茶花岂止胜过牡丹,其报春之早还超过了梅花。那一抹对茶花倾情盛赞的情愫,飘落在云南漫山的茶花树上。诗人那一颗火热的心。
画坛大师张大千为一幅茶花图所作《题茶花园》让人不得不惊叹于大师的才华横溢:“玉佩瑶光翠,归来油壁车。不须烧凤烛,明镜艳朝霞。”短短二十个字,将茶花园中如翠玉的茶花树及艳如朝霞的茶花,描绘得淋漓尽致。在大师的笔下,真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而邓拓的《山茶花口占》:“红粉凝脂碧玉丛,淡妆浅笑对东风。此生愿伴长春在,断骨留魂证苦衷。”首句先写山茶花花色和叶质的外形美,接着又写了先迎春天东风的山茶仅仅是淡淡的妆和浅浅的笑,突出了茶花品质的内在美。后两句则借山茶而抒胸臆:在身处逆境时仍然“愿伴长春”,即使“断骨”,也须“留魂”。托物寄兴,入木三分。
站在全新的高度而颂扬茶花的佳作,还有当代著名散文家杨朔写于云南昆明的《茶花赋》。作家写道:“花事最盛的去处数着西山华亭寺……这是梅花……白玉兰……迎春……,那一片春色啊,比起滇池的水来不知还要深多少倍。”“究其实这还不是最深的春色。且请看那一树,齐着华亭寺的廊檐一般高,油光碧绿的树叶中间托出千百朵重瓣的大花,那样红艳,每朵花都像一团烧得正旺的火焰。这就是有名的茶花。不见茶花,你是不容易懂得‘春深似海’这句诗的妙处的。”春深似海,以茶花见性,这正是这篇《茶花赋》的“妙处”。
由此可见,“待到山花烂漫时”,“信手拈来皆是诗”。
Ⅷ 山茶花 这个阅读题的答案
.彩色缤纷.轻绡.晴午.潇洒 2.比拟.呈现.观赏.排列 3.承上启下 4.山茶花的花形也回很美,潇洒地舒展着单瓣的,也有重瓣的,有叠成六角答形或八角开花,大小疏密排列有致. 5.美丽和特别 6.外表和美丽 美丽和精神 7.答案很多
Ⅸ 野水煎茶花酿酒怎么对下联
问题:野水煎茶花酿酒怎么对下联?
回答:
上联:野水煎茶花酿酒;
下联:家薪炖肉米蒸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