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榴山茶花
1. 这是茶花吗
茶花(学名:Camellia sp.)又名山茶花,是山茶科、山茶属多种植物和园艺品种的通称。花瓣为碗形,分单瓣或重瓣,单瓣茶花多为原始花种,重瓣茶花的花瓣可多达60片。茶花有不同程度的红、紫、白、黄各色花种,甚至还有彩色斑纹茶花,而花枝最高可以达到4米。性喜温暖、湿润的环境。花期较长,从10月份到翌年5月份都有开放,盛花期通常在1-3月份。
因其植株形姿优美,叶为浓绿绿而光泽,花形艳丽缤纷,而受到世界园艺界的珍视。茶花的品种极多,是中国传统的观赏花卉,“十大名花”中排名第八,亦是世界名贵花木之一。原产于中国东部,在长江流域、珠江流域、重庆、云南和四川各地,朝鲜、日本、中国台湾和印度等地普遍种植。
中文学名
茶花
拉丁学名
Camellia sp.
别称
山茶花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栽种历史
三国
茶花在中国的栽培历史可追溯到蜀汉时期(公元221-263年)。当时人们就非常看重茶花的地位,茶花被列为“七品三命”。资料记载,世界上登记注册的茶花品种已超过2万个。中国的山茶品种有883个。
在三国时代,茶花已有人工栽培。但直至南北朝及隋代,帝王宫廷、贵族庭院里栽种的,仍是野生原始种茶花,花单瓣红色。当时有关茶花的文献及文人吟咏的“山茶”,“海榴”诗,均未涉及品种名。
唐宋
中国第一个记载茶花品种的是在唐代丞相李德裕(787-850年)著的《平泉山居草木记》。“是岁又得稽山之——贞桐山茗。”“贞桐山茗”是单辫花,现今是原始的红山茶“金心大红”距今已有1200年左右。南宋《会稽续志》,则为“贞桐山茗》卷四“山茶”条中述及贞桐山茗时说:“在唐,唯会稽有之。其种今遍于四方矣。”又说:“其花鲜红可爱,而且耐久。”(会稽,即浙江绍兴古称。稽山,为会嵇境内的山脉。)这说明,此花的颜色是鲜红色,而且花开得耐久。
2. “柳树、桃树、山茶花、石榴树”的别名是什么属什么科目
1.柳树,又名垂柳来、源垂丝柳、水柳、倒柳、清明柳、垂枝柳、垂阳柳、倒挂柳。
为杨柳科、柳属落叶乔木。
2.桃树,又名白桃、毛桃。
为蔷薇科、李属落叶乔木。
3.山茶花,又名茶花、红山茶、华东山茶、川茶。
为山茶科、山茶属常绿灌木。
4.石榴树,又名安石榴、海榴。
为石榴颗科、石榴属落叶灌木。
3. 茶 花 古诗词
形容茶花的古诗词很多,选取部分共享,示例如下:
1、《咏邻女东窗海石榴》
【唐】李白
鲁女东窗下,海榴世所稀。珊瑚映绿水,未足比光辉。 清香随风发,落日好鸟归。愿为东南枝,低举拂罗衣。 无由共攀折,引领望金扉。
2、《新植海石榴(海石榴即山茶花)》
【唐】柳宗元
弱植不盈尺,远意驻蓬瀛。月寒空阶曙,幽萝踩云生。 粪壤擢珠树,莓苔插琼英。芳根闷颜色,徂岁为谁荣?
3、《山茶花》
【唐】温庭筠
海榴红似火,先解报春风。叶乱裁笺绿,花宜插鬓红。 蜡珠攒作蒂,缃彩剪成丛。郑驿多归思,相期一笑同。
4、《山茶花》
【唐】贯休
风裁日染开仙囿,百花色死猩血谬。 今朝一朵堕阶前,应有看人怨孙秀。
5、《山茶》
【明】归有光
虽是富贵姿,而非妖冶容。 岁寒无后凋,亦自当春风。
6、《闽城岁暮》
【元】萨都剌
岭南春早不见雪,腊月街头听卖花。 海外人家除夕近,满城微雨湿山茶。
7、《浣溪沙· 与客赏山茶一朵忽坠地戏作》
【宋】辛弃疾
酒面低迷翠被重,黄昏院落月朦胧。堕髻啼妆孙寿醉,泥秦宫。试问花留春几日?略无人管雨和风。瞥向绿珠楼下见,坠残红。
8、《山茶花》
【清】段琦
独放早春枝,与梅战风雪。 岂徒丹砂红,千古英雄血。
9、《十一月山茶》
【唐】 白居易
似有浓妆出绛纱,行光一道映朝霞。 飘香送艳春多少,犹如真红耐久花。
10、《白山茶》
【明】沈 周
犀甲凌寒碧叶重,玉杯擎处露华浓。何当借寿长春酒,只恐茶仙未肯容。
11、《山茶》
【清】刘灏
凌寒强比松筠秀,吐艳空惊岁月非。冰雪纷纭真性在,根株老大众园稀。
12、《山茶》
【宋】陶弼
江南池馆厌深红,零落空山烟雨中。却是北人偏异惜,数枝和支上屏风。
13、《次韵曹辅寄壑源试焙新茶》
【宋】苏轼
仙山灵草温行云,洗遍香肌粉末匀。明月来投玉川子,清风吹破武林春。
要知冰雪心肠好,不是膏油首面新。戏作小诗君勿笑,从来佳茗似佳人。
14、《一字至七字诗茶》
【唐】元稹
茶
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至醉后岂堪夸。
15、《采茶曲》
【清】黄炳
正月采茶未有茶,村姑一队颜如花。秋千戏罢买春酒,醉倒胡麻抱琵琶。
二月采茶茶叶尖,未堪劳动玉纤纤。东风骀荡春如海,怕有余寒不卷帘。
4. 对白茶花的赞美句子
中国最早写海榴(海榴,即现在的茶花)诗的,是南朝陈代官至尚书令的江总。他在《山庭春日》诗中写道:“岸绿开河柳,池江照海榴。”在春天的山庭,河岸上柳树的绿叶挂满枝条,池塘边海榴的红花费映照水面。写了花色:红色;点明花期:春天;还说明了当时人们已在山庭旁造景:植杨树、栽茶花。
比江总稍晚的,是隋炀帝杨广。他的《宴东堂》诗开头四句是:“雨罢春光润,日落是暝霞辉。海榴舒欲尽,山樱开未飞。”隋代的东都洛阳,有著名的原晋宫大殿“东堂”。隋炀帝在东堂歌舞宴乐,作诗时自然叙东堂景物:春日雨后,晚霞映辉,海榴舒展盛开,樱花含苞待放。诗中的“春光润”和“舒欲尽”,点明了植于东堂的海榴正处于花期盛极将衰之际。
江总和杨广的诗,都写海溜盛开于春天。唐李嘉佑的海榴诗曰:“江上年年小雪迟,年光独报海榴知。”也写明冬末小雪迟飘,海溜花开独报春光。皇甫冉写海榴“犯雪先开”,其弟皇甫曾则写“腊月榴花带雪红”,韦应物亦写道:“海榴凌霜翻”。翻,即飞,引申为开放。“凌霜”,与“犯雪”、“带雪”一样,都点明了海榴的花期,元稹的诗写“早春”时节“海榴红绽”。温庭筠的诗也写了花期:“海榴红似火,先解报春风。”而皮日休诗曰:“一夜春光绽绛囊”,即春天早晨绽开大红色的花蕾。诗人接着还用“化赤霜”的比喻描述了海榴的花期。方干的诗则云:“满枝犹待春风力,数朵先欺腊雪寒。”写了在腊雪中数朵先开的海石榴花等待着春风。
由此可见,当时被称为“海石榴”(或“海榴”)的茶花,花期自“凌霜”、“犯雪”的秋冬一直到“犹待春风力”的春天。茶花与迎春花一样成为春天的使者,却不是报春第一枝,与梅花一样出现在冬天,却没在人们心目中留下凌寒独自开的孤傲与不畏。
有名无名的茶花照旧按季节开放,姹紫嫣红,构筑着一个万紫千红总是春的花花世界,招惹着行人的眼。茶花的艳丽不影响诗人们对它的热爱与衷情。
在唐诗的花花世界中,牡丹的雍容华贵,兰花的清幽淡雅,桃花的红粉不自娇……都没能阻止诗人为茶花的绚烂而倾情歌颂。
李白《咏邻女东窗海石榴》诗曰:
鲁女东窗下,海榴世所稀。
珊瑚映绿水,未足比光辉。
清香随风发,落日好鸟归。
愿为东南枝,低举拂罗衣。
无由共攀折,引领望金扉。
诗仙李白的这首茶花诗,开头二句即点出了花的主人“鲁女”及花的位置是“东窗下”,并评价了花的名贵是“世所稀”。接着诗人说红珊瑚映现在绿水之中,也不能与怒放的红茶花点缀在绿叶之中“比光辉”,从而反衬出这“海石榴”花之美。值得注意的是这株茶花竟有“清香”,并在“落日”时还有“好鸟归”宿。可以想见,这株茶花当是较大的已栽植多年的树,所以鸟儿才来归宿。末四句则是诗人“爱花及人”,表达了对这位“鲁女”的思慕之情:愿作向阳的树枝去拂她的罗衣,还想与她共折花枝而伸着脖子望她的窗户。
卢肇《新植红茶花偶出被人移去以诗索之》诗曰:
最恨柴门一树花,便随香远逐香车。
花如解语犹应道:欺我郎君不在家。
卢肇进士及第之前,犹独住“柴门”之中,可见家境贫寒。但他极爱茶花。一日“偶出”,茶花被人移走,于是“以诗索之”。把茶花写成女性之人,说这花如能言语,将其移走是欺负丈夫不在家。诗人以茶花的口气称自己为“郎君”,实则诗人视茶花为爱妻。失去茶花犹如失去爱妻,真挚的爱花之情动人心魄。至于杂著《古事比》和《花里活》中记载的唐代诗人张籍将爱妾与人换茶花的所谓爱花故事。与卢肇纯真圣洁的爱茶花之情相比,是决然不能同日而语的。
贯休《山茶花》诗曰:
风裁日染开仙囿,百花色死猩红谬。
今朝一朵坠阶前,应有看人怨孙秀。
贯休是唐末著名的诗僧,且善书法,工人物画。贯休的这首写四川山茶花的诗,立意与构思别具一格,不同凡响。诗的首句虽然点明了风定日晴的花园环境,但没有去描绘茶花盛开的场面,而将笔锋一转立即写了艳红如猩血的茶花已经“色死”衰败的景象,把立意放在了“惜花”上面。后两句写落花则更是匠心独具,运用了“绿珠坠楼”的著名典故。据《晋书•石崇传》载,贵族石崇的爱妾绿珠“美而艳,善吹笛”,被赵王司马伦的嬖臣孙秀看中,“指索绿珠”。在受到石崇的勃然拒绝后,孙秀矫诏逮捕石崇,绿珠为报答丈夫,当场“自投于楼下而死”。诗僧贯休看到茶花“一朵坠阶前”,便联想到了绿珠坠楼,将绿珠与落花融成一体,抒发了自己的惜花(人)之情,并表达了对“孙秀”残害绿珠(茶花)的怨恨。一代高僧,在古稀之年犹有如此情思,确实不易。
温庭筠《海榴》诗曰:
海榴红似火,先解报春风。
叶乱裁笺绿,花宜插鬓红。
蜡珠攒作蒂,缃彩剪成丛。
郑驿多归思,相期一笑同。
温庭筠是唐代后期的著名诗人,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诗人在如此好客的“郑驿”竟然思归,其原因在于他思念着要与海榴花“相期(逢)一笑”,恋花之情跃然纸上。诗中的海榴已经成为妇女的饰物,插于鬓发之上。海榴的花办像绸缎一样的丝织物,这成了我找不到褶皱的理由,花形就像绸缎剪成的丛球,怪不得说茶花像假花了。
带着唐诗的盛赞,茶花又迎来了宋人的倾情讴歌。莫不见宋诗里点点滴滴的茶花情,莫不见诗人眼里片片茶花意。
苏轼《王伯所藏赵昌山茶》诗曰:
萧萧南山松,黄叶陨劲风。
谁怜儿女花,散火冰雪中。
能传岁寒姿,古来唯丘翁。
赵叟得其妙,一洗胶粉空。
掌中调丹砂,染此鹤顶红。
何须夸落墨,独赏江南工。
这是一首赞美山茶画形容好到了极点的程度,表现出了诗人高超的写作技巧。我们喜欢山茶花并不是因为它好看,而是它的花蕊里藏着蜜。说实在的在我们的心中山茶花并不怎么美丽,说它白却白得不纯静,而一开就是漫山遍野。在山村生活那么久,又那么喜欢山茶花,可是我们从来没有认真去欣赏过它。后来进了城,离开了给我带来美好回忆的山茶花,同时也认识和喜爱起能开大朵大朵的花瓣的茶花。淡红、紫红、大红的茶花开得异常的妖艳和夺目,不像家乡的山茶花那样默默无闻。
陆游《山茶一树自冬至清明后著花不已》诗曰:
东园三日雨兼风,桃李飘零扫地空。
惟有山茶偏耐久,绿丛又放数枝红。
诗人抓住了山茶花最突出、最珍贵的特性,不写花在长冬中的傲霜斗雪,而写在清明后斗雨战风。语言精炼,风格豪迈,平易通畅,语气雄浑。仿佛开花是茶花一生的追求,有的才高过尺余,就开得灿如朝霞,有的虽年过百岁,仍然绽放着火红的云霓。茶花开得大方,花期长,不象灼灼的桃花,随便那一阵风,都会让她落英滨纷,早早天折。它没有牡丹华贵,也不能与幽兰比香,却以彤云吐火般的释放,赢得人们的爱恋。
宋诗的夸赞或许比不得唐诗来得震撼,但宋词的妙赞却是别有一番情调的。
王安中的《蝶恋花•山茶花》是最早的茶花词。词曰:“巧剪明霞成片片,欲笑还颦,金蕊依稀见。拾翠人寒妆易浅,浓香别注唇膏点。竹雀喧喧烟岫远,晚色溟?,六出花飞遍。此际一枝红绿眩,画工难写银屏面。”从山茶的含苞欲放开始,到首枝花的开放,采用了许多比喻,把山茶花写得生龙活现。
辛弃疾是宋词中的豪放派继苏轼之后的物。他写了《浣溪沙•与客赏山茶,一朵忽坠地,戏作》。词曰:“酒面低迷以被重,黄昏院落月朦胧。堕髻啼妆孙寿醉,泥秦宫。试问花留春几日?略无人管雨和风。瞥向绿珠楼下见,坠红。”其词想象丰富,以“堕髻啼妆孙寿醉”、“泥秦宫”、“绿珠坠楼”的比喻融化其中,非常生动。
张炎是宋词格律派中重要人物。他写有《蝶恋花•山茶》词一首。词曰:“花占枝头?自焙。金汞初抽,火鼎铅华退。还似瘢痕涂獭髓。胭脂淡?微酣醉。数朵折来春槛外。欲染清香,只许梅相对。不是临风珠蓓蕾。山童隔竹休敲碎。”此词上阕用了许多比喻来形容不同颜色、不同花形的山茶花,下阕描述了把各类茶花折来,插之于槛内,呈现了一幅非常雅致的景象。
明清的小说并未冲淡茶花的绚烂,君不见,点点诗意跃然纸上。
明•于若瀛《山茶》:“丹砂点雕蕊,经月久含苞。既足风前态,还宜雪里娇。”短短二十字,便几乎写尽了山茶花的可爱之处。
清•叶申芗《木兰花慢•红山茶》:“谱滇南花卉,推第一、是山茶。爱枝偃虬形。苞含鹤顶,烘日蒸霞。桠枝,高张火伞,关粤姬、浑认木棉花。叶幄垂垂绿重,花房冉冉红遮。仙葩,种数宝珠佳。名并牡丹夸。忆吟成百咏,记称十绝,题遍风华。生涯,天然烂漫,自腊前、开放到春赊。风定绛云不散,月明?玉无瑕。”上阕从花、枝、叶各方面,描述了红山茶的美好特征。物体精工,语言丰美,想象丰富,设计奇特,可称之为妙品。
“五四”的惊雷使茶花迎来了又一个盛开的春天,织就了那满树的诗情画意。
文坛巨匠郭沫若对云南茶花情有独钟。他的一首《咏茶花》云:“艳说茶花是省花,今来始见满城霞。人人都道牡丹好,我道牡丹不及茶。”诗人仅用“满城霞”三字,即写尽了滇山茶的盛开之貌。接着就直抒自己的观点:牡丹是自古称道的“富贵之花”,但与茶花相比,牡丹毕竟富丽而娇。茶花却能经冬而放,戴雪而荣,在万物萧条的季节,她能带来满城霞。这正是诗人所看重的高贵品质,也正是牡丹不及茶花之处。茶,似我,知我情,知我心。他还有一首《咏昆明黑龙潭早桃红》:“茶花一树早桃红,百朵彤云啸傲中。惊醒唐梅睁眼倦,衬陪宋柏倍姿雄。崔嵬笔立天为纸,宛转梁横地吐红。黑水祠中三异木,千秋万代颂东风。”诗人将茶花古树与唐梅、宋柏同写,已突出了茶花非同寻常的地位。诗中更写了茶花的“啸傲”之态,“崔嵬”之姿及“地吐红”之色。又用非凡的想像力写了茶花树似“笔”耸立并以“天为纸”,将要书写怎样的篇章?这有何等的气势。这样的写法,超越了古人。“早桃红”,是滇山茶中花期较早的品种。诗人的“惊醒唐梅睁眼倦”句和另一首《咏茶花》中的“含杯我向梅花问,何故沉酣尚睡眠”,还表达了诗人的另一个观点:茶花岂止胜过牡丹,其报春之早还超过了梅花。那一抹对茶花倾情盛赞的情愫,飘落在云南漫山的茶花树上。诗人那一颗火热的心。
画坛大师张大千为一幅茶花图所作《题茶花园》让人不得不惊叹于大师的才华横溢:“玉佩瑶光翠,归来油壁车。不须烧凤烛,明镜艳朝霞。”短短二十个字,将茶花园中如翠玉的茶花树及艳如朝霞的茶花,描绘得淋漓尽致。在大师的笔下,真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而邓拓的《山茶花口占》:“红粉凝脂碧玉丛,淡妆浅笑对东风。此生愿伴长春在,断骨留魂证苦衷。”首句先写山茶花花色和叶质的外形美,接着又写了先迎春天东风的山茶仅仅是淡淡的妆和浅浅的笑,突出了茶花品质的内在美。后两句则借山茶而抒胸臆:在身处逆境时仍然“愿伴长春”,即使“断骨”,也须“留魂”。托物寄兴,入木三分。
站在全新的高度而颂扬茶花的佳作,还有当代著名散文家杨朔写于云南昆明的《茶花赋》。作家写道:“花事最盛的去处数着西山华亭寺……这是梅花……白玉兰……迎春……,那一片春色啊,比起滇池的水来不知还要深多少倍。”“究其实这还不是最深的春色。且请看那一树,齐着华亭寺的廊檐一般高,油光碧绿的树叶中间托出千百朵重瓣的大花,那样红艳,每朵花都像一团烧得正旺的火焰。这就是有名的茶花。不见茶花,你是不容易懂得‘春深似海’这句诗的妙处的。”春深似海,以茶花见性,这正是这篇《茶花赋》的“妙处”。
由此可见,“待到山花烂漫时”,“信手拈来皆是诗”。
5. 山茶花暗示的什么意思
山茶花代表理想的爱、谦让。
山茶花开花于冬春之际,花姿丰盈,端庄高雅,是中国回传统十大名花之一,答也是世界名花之一。山茶花,既具有“唯有山茶殊耐久,独能深月占春风”的傲梅风骨,又有“花繁艳红,深夺晓霞”的凌牡丹之鲜艳;
因此自古以来就是极富盛名的木本花卉,在唐宋两朝达到了登峰造极之境,十七世纪引入欧洲后也造成轰动,也因此获得“世界名花”的美名。
山茶更是用于插花和切花的好材料,其花期较长,花色、花形丰富,叶色浓绿光洁,中国明工就将茶列为瓶花材料用于花卉装饰,日本对其应曾受中国的影响。
(5)海榴山茶花扩展阅读
茶花在中国的栽培历史可追溯到蜀汉时期(公元221-263年)。当时人们就非常看重茶花的地位,茶花被列为“七品三命”。资料记载,世界上登记注册的茶花品种已超过2万个。中国的山茶品种有883个。
在三国时代,茶花已有人工栽培。但直至南北朝及隋代,帝王宫廷、贵族庭院里栽种的,仍是野生原始种茶花,花单瓣红色。当时有关茶花的文献及文人吟咏的“山茶”,“海榴”诗,均未涉及品种名。
6. 赞美茶花的诗句
1、【唐】柳宗元 《新植海石榴》(海石榴即山茶花)
弱植不盈尺,远意驻蓬瀛。
月寒空阶曙,幽萝踩云生。
粪壤擢珠树,莓苔插琼英。
芳根闷颜色,徂岁为谁荣?
2、【唐】温庭筠 《海榴》
海榴红似火,先解报春风。
叶乱裁笺绿,花宜插鬓红。
蜡珠攒作蒂,缃彩剪成丛。
郑驿多归思,相期一笑同。
3、【唐】李白 《咏邻女东窗海石榴》
鲁女东窗下,海榴世所稀。
珊瑚映绿水,未足比光辉。
清香随风发,落日好鸟归。
愿为东南枝,低举拂罗衣。
无由共攀折,引领望金扉。
4、【唐】贯休 《山茶花》
风裁日染开仙囿,百花色死猩血谬。
今朝一朵堕阶前,应有看人怨孙秀。
5、【宋】陆游 《山茶》
东园三月雨兼风,桃李飘零扫地空。
唯有山茶偏耐久,绿丛又放数枝红。
6、【宋】陆游 《山茶》
雪裹开花到春晚,世间耐久孰如君?
凭阑叹息无人会,三十年前宴海云。
7、【宋】苏轼 《开元寺旧无花,今岁盛开》
长明灯下石栏干,长共松杉守岁寒。
叶厚有棱犀甲健,花深少态鹤头丹。
久陪方丈曼陀雨,羞对先生苜蓿盘。
支里盛开知有意,明年开后更谁看?
8、【宋】苏轼 《邵伯梵行寺山茶》
山茶相对阿谁栽,细雨无人我独来
说似与君君不会,灿红如火雪中开。
9、【宋】苏轼 《山茶》
游蜂掠尽粉丝黄,落蕊犹收蜜露香。
待得春风几枝在,年来杀菽有飞霜。
10、【宋】陶弼 《山茶》
江南池馆厌深红,零落空山烟雨中。
却是北人偏异惜,数枝和支上屏风。
11、【宋】范成大 《 十一月十日海云赏山茶》
门巷欢呼十里村,腊前风物已知春。
两年池上经行处,万里天边未去人。
客鬓花身俱岁晚,妆光酒色且时新。
海云桥下溪如镜,休把冠巾照路尘。
12、【宋】范成大 《梅花山茶》
月淡玉逾瘦,雪深红欲燃。
同时不同调,聊用慰衰年。
13、【宋】辛弃疾 《浣溪沙·与客赏山茶一朵忽坠地戏作》
酒面低迷翠被重,黄昏院落月朦胧。
堕髻啼妆孙寿醉,泥秦宫。
试问花留春几日?略无人管雨和风。
瞥向绿珠楼下见,坠残红。
14、【宋】陆游 《山茶花》
似有浓妆出绛纱,行充一道映朝霞。
飘香送艳春多少,犹见真红耐久花。
15、【宋】王之道 《山茶》
开花不与众芳期,先得江梅破白时。
犀甲鹤头微带雪,画屏曾见两三枝。
7. 《可贵的山茶花》原文
http://news.xinhuanet.com/forum/2011-12/27/c_122493019.htm 这是邓拓的 可贵的山茶花
可贵的山茶花
---邓拓
我生平最喜欢山茶花。前年冬末春初卧病期间,幸亏有一盆盛开的浅红色的“杨妃山茶”摆在床边,朝夕相对,颇慰寂寥。有一个早上,突然发现一朵鲜艳的花儿被碰掉了,心里觉得很可惜。我把她拾起来,放在原来的花枝上,借着周围的花叶把她托住。经过了二十天的时间,她还没有凋谢。这是多么强烈的生命力啊!当时我写了一首小诗,称颂这朵山茶花:
红粉凝霜碧玉丛,
淡妆浅笑对东风。
此生愿伴春长在,
断骨留魂证苦衷。
她的粉红色花瓣,又嫩又润,恍惚是脂粉凝成的;衬着绿油油的叶子,又厚又有光泽,好像是用碧玉雕成的;一株小树能开许多花朵,前后开花的时间,可以连续两个月。似乎在严寒的季节,她就已经预示了春天的到来,而在东风吹遍大地的时候,她更加不愿离去,即便枝折花落,她仍然不肯凋谢,始终要把她的生命献给美丽的春光。这样坚贞优美的性格,怎能不令人感动啊!
今年春节,我有机会在云南的昆明和大理等地,看到各色各样的山茶花。特别是在大理,不但所有的公共场所都遍栽山茶花,而且许多居民的庭院中也尽是山茶花。在这个古老的小县城里,春节前夕的街头,到处摆满了小摊,出售野生的山茶花。我当时看到这番情景,马上产生一个强烈的印象,觉得这个小巧玲珑的古城,把它叫做“茶花城”,一点也不过分。美丽的山茶花,使这里的山水人物,全都变得那么娇艳可爱了。仰望苍山,俯瞰洱海,听着五朵金花公社的歌声,看着金花银花姐妹们热情的笑脸,人们的生活更显得丰富而美满,如诗如画,永不凋谢,永远繁荣!
这样美丽的山茶花乃是我国西南地区的特产,而以云南、四川为最。明代的王世懋,在他的著作《学圃杂疏》的“花疏”中写道:
吾地山茶重宝珠。有一种花大而心繁者,以蜀茶称,然其色类殷红。尝闻人言,滇中绝胜。余官莆中,见士大夫家皆种蜀茶,花数千朵,色鲜红,作密瓢,其大如杯。云:种自林中丞蜀中得来,性特畏寒,又不喜盆栽。余得一株,长七八尺,舁归,植淡园中,作屋幕于隆冬,春时撤去。蕊多辄摘却,仅留二三花,更大绝,为余兄所赏。后当过枝,广传其种,亦花中宝也。
王世懋是江苏太仓人,为明代著名诗人王世贞的弟弟。从他的这一节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出,明代嘉靖年问,江苏等地的山茶花,大概都由四川和云南移植过去的。王世懋在书中还介绍了黄山茶、白山茶、红白茶梅、杨妃山茶等许多品种。在他以后,到明代万历年间,王象晋写了一部《群芳谱》,其中对山茶花又作了详细的介绍:
山茶一名曼陀罗,树高者丈余,低者二三尺,枝干交加。叶似木樨,硬有梭,稍厚;中阔寸余,两头尖,长三寸许;面深绿,光滑,背浅绿,经冬不脱。以叶类茶,又可作饮,故得茶名,花有数种,十月开至二月。有鹤顶茶,大如莲,红如血,中心塞满如鹤顶,来自云南,曰滇茶玛瑙茶,红黄白粉为心,大红为盘,产自温州。宝珠茶,千叶攒簇,色深少态。杨妃茶,单叶,花开早,桃红色,焦萼。白似宝珠,宝珠而蕊白,九月开花,清香可爱。正宫粉、赛宫粉,皆粉红色。石榴茶,中有碎花。海榴茶,青蒂而小。菜榴茶、踯躅茶、类山踯躅。真珠茶、串珠茶,粉红色。又有云茶、磐口茶、茉莉茶、一捻红、照殿红。
在这里介绍了许多种山茶花的名目和特点,很有参考价值。但是,他说山茶又叫做曼陀罗,后来其他作者也这么说,这一点我却有另外的解释。曼陀罗显然是梵语的译音,并非我国原有的名称。而山茶花的原产地的确是我们中国,所以介绍她的本名只能用中国原有的名称,而不应该采用外来的名称。
唐代段成式的《酉阳杂俎》,早已肯定了山茶花的名称和基本特征。他说:“山茶,叶似茶树,高者丈余,花大盈寸,色如绯,十二月开。”到了宋代,范成大在《桂海虞衡志》中,更把山茶花分为南北两大类,一类是以当时的中原,即所谓中州所产的为代表;另一类则是南山茶,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云南四川等地的山茶花。估计自古迄今南北各地山茶花的种类,总在一百种上下。正如明代的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所说的,“山茶之名,不可胜数”。这就好比菊花的名目一样,随着人工栽培技术的不断进步,她们的花色品种也必然会越来越多。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还介绍了山茶花的许多用途和医药价值。这就证明,她不但可供人们欣赏,而且是人们养生祛病的良友啊!
虽然,最珍贵的山茶花品种,目前还只能在南方温暖的地带有繁殖的条件。但是也可以断定,只要培植得法,她同样可以适应北方的气候和土壤,而逐渐繁殖起来,只要条件适宜,山茶花的寿命可以延续很久。据明代隆庆年间冯时可写的《滇中茶花记》所说:“茶花最甲海内,……寿经三四百年,尚如新植。”看来在我国南北各地,如果经过植物学家和园艺技师的共同研究,完全有可能把昆明、大理等处最好的山茶花品种,普遍移植,决无问题。这比起在欧洲、美洲各国种植山茶花,条件要好得多了。人们都知道,法国人加梅尔,在十七世纪的时候,曾将中国的山茶花移植到欧洲,后来又移植到美洲。难道我们要在国内其他地区移植还不比他们更容易吗?
但是,无论天南海北的人,每当欣赏山茶花的时候,都不应该忘记她还有一段动人的传说。这是流传在云南白族人民中的一个神话故事。它告诉我们:古代有个魔王,嫉恨人间美满的生活,他用魔法把大地变成一片惨白的世界,不让有红花绿叶留在人间。但是,人们是爱惜自己的美好生活的。一位白族的少女,毅然决然地献出了不朽的青春,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用自己的鲜血,重新染红了山茶花,用自己的胆汁重新染绿了花叶。从那以后,山茶花才更加娇艳地出现在大地上。
怪不得历来有无数的诗人,写了无数的诗篇,一致赞赏山茶花的高贵品质。
这里应该首先提到宋代苏东坡歌咏山茶花的一首七绝。他写道:
山茶相对阿谁栽?
细雨无人我独来。
说似与君君不会,
烂红如火雪中开。
宋代另一个著名诗人范成大,也写了许多赞美山茶花的诗,其中有一首绝句是:
折得瑶华付与谁?
人间铅粉弄妆迟。
直须远寄骖鸾客,
鬓脚飘飘可一枝!
特别应该记住,爱国诗人陆放翁,因为看到花园里有“山茶一树,自冬至清明后,著花不已”,曾经写了两首绝句,大加赞扬:
东园三日雨兼风,
桃李飘零扫地空。
惟有小茶偏耐久,
绿丛又放数枝红。
雪里开花到春晚,
世间耐久孰如君?
凭栏叹息无人会,
三十年前宴海云。
在宋代的诗人中,就连曾子固素来被认为不会写诗的人,也都写过几首诗,尽情歌唱山茶花的秀艳和高尚的性格。曾子固的诗中有些句子也很动人。比如,他说:“为怜劲意似松柏,欲攀更惜长依依。”他把山茶花和松柏相比,可算得估价极高了。
后来元、明、清各个朝代都有许多著名的诗人和画家,用他们的笔墨和丹青,尽情地描绘这美丽的山茶花。如今,我们生活在东风吹遍大地的新时代,我们要让人民过着日益美满幸福的生活,我们对于如此美丽而高贵的山茶花,怎么能不加倍地珍爱呢!
8. 海榴花或者海石榴花是什么花(古诗词里经常出现)
古代诗词中出现,应该是指山茶花中的赤丹。
9. 古诗里的海榴是指石榴还是山茶花
隋朝人江总的,山庭春日中写道:
洗沐惟五日。栖迟在一丘。古楂横近涧。危石耸前洲。
岸绿开河柳。池红照海榴。野花宁待晦。山虫讵识秋。
人生复能几。夜烛非长游。
泻药,是指山茶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