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花卉百科 » 洞箫名曲茉莉花简谱下载

洞箫名曲茉莉花简谱下载

发布时间: 2023-08-13 12:22:05

❶ (茉莉花)简谱

给你一张

❷ 茉莉花数字简谱

《茉莉花》早前是一首传唱于苏皖地区的江淮民歌,据考证,这首曲子起源于南京地区,由何仿汇编整理而成。这首曲子在国内和国际上的知名度都较高,在中国曾在多个重大场合演唱此曲。《茉莉花》的简谱如下:

❸ 《茉莉花》的曲谱

茉莉花是中国著名民歌,是中国文化的代表元素之一,因其特殊的地位和代表,被誉为“中国的第二国歌”。

《茉莉花》起源于南京六合,源自于六合民间传唱百年的《鲜花调》,由著名军旅作曲家何仿采自于六合的民歌汇编整理而成。

简谱如下:

(3)洞箫名曲茉莉花简谱下载扩展阅读:

八孔竖笛的正确演奏姿势:

身体保持正直,眼睛平视,肩部放松且自然下垂。

笛口处放入口中不要太深,使笛口不要顶住牙齿为好。

左手在上、右手在下,左手的拇指封堵竖笛的背孔——也称高音孔或零孔。竖笛的正面各音孔的名称从上至下分别为1、2、3、4、5、6、7孔。左手的二、三、四指封堵竖笛的1、2、3孔(注意左手的小指自然地停在竖笛的上方,不要置于竖笛的下侧以免影响左手二、三、四指的灵活性),右手的大指置于竖笛的下侧来稳固竖笛,其余的手指依次封堵竖笛剩下的几个音孔。

在用手指封堵竖笛音孔时,应注意要用手指的指腹处封堵音孔,以便音孔关闭严密,左手的拇指要用靠近指尖部腹部封闭音孔,以利于高音孔的开闭。

❹ 茉莉花简谱

《茉莉花》简谱如下:

相关内容:

1942年冬天,随团而至的何仿到金牛山脚下演出,慕名拜访了当地一位弹唱艺人,随后,弹唱艺人为其表演了民歌《鲜花调》,何仿一下子就被《鲜花调》的旋律迷住了,于是他花了大半天的时间,用简谱记下了该曲,而且按照艺人的方法准确唱了出来。

因为《鲜花调》是来自中国民间的创作,所以在整体上显得有些粗糙,为了打磨该曲,何仿考虑再三,将《鲜花调》进行了改编,将歌词中描述的三种花统一改写为茉莉花,1957年,在北京全军文艺会演上,何仿策划由前线歌舞团首次公开演出该曲。

❺ 谁有《茉莉花》简谱,是数字那种,不是五线谱的,拜托了!!!

歌曲《茉莉花》又很多版本,以下给出几个不同版本的《茉莉花》简谱:

❻ E调 茉莉花简谱

||||||67|来1127756|自6--67|1217655|5--55|617712|3211|6612175|6--67|6--65|
61111765|612--|00061|221201|2316661|221201|2125353|221201|2125353|221201|2316661|
53211612|1211-|0000|0000|0000|00067|11121756|6--67|1217655|
5--55|617712|3211|6612175|6--65|61111765|
612--|00061|221201|2316661|221202|2125353|221201|2316661|53211612|

❼ 我要《茉莉花》不同版本的曲谱

我很喜欢《茉莉花》婉转优雅的调子。听过的版本有很多。总的算来曲调有3种。最喜欢的是萨克斯的版本,http://www.lk-hongda.com/images/04.mp3 曲谱地址http://www.123qupu.com/Files/File/2007-5/5/EGEGDGDCEA42G71326.gif
当然最经典是江苏民歌的版本,地址如下:http://enping.net.cn/admin/upload/music/200712755683297.wma
曲谱(虽然歌名不一样,调子是一样的)http://dl.shi.sina.com.cn/upload/31/92/25/1142319225.10360775.jpg
还有茉莉花(河北民歌)简谱 如下:http://www.cnscore.com/Scores/Numbered/20060928/1159416177.gif

❽ 寻《茉莉花》简谱

希望抄对你有用:http://www.tom163.net/yuepuku/gequyuepu/sanzigequ/200605/7009.html

❾ 茉莉花简谱及歌词

《茉莉花来》简谱如下:源

拓展资料

《茉莉花》是中国民歌,起源于南京六合民间传唱百年的《鲜花调》,由军旅作曲家何仿采自于六合的民歌汇编整理而成。1957年完成改编曲、词。

此歌曲先后在香港回归祖国政权交接仪式、雅典奥运会闭幕式、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南京青奥会开幕式等重大场面上演出 。在中国以及国际具有极高的知名度,在中国及世界广为传颂,是中国文化的代表元素之一,因其特殊的地位和代表,被誉为“中国的第二国歌”。

茉莉花这种植物在汉代就已传入中国,最早种植于广东一带(南越、南海),到宋代开始广泛种植于福建并传入江浙等地;在传播过程中逐渐中国化,并因其香气而受喜爱,由于其芳香独特,迎合了中国文化对“香”的崇尚,逐渐成为人们歌颂的对象。

热点内容
家用花瓶插花 发布:2025-07-01 16:01:24 浏览:32
就像花一朵是哪首歌 发布:2025-07-01 16:01:23 浏览:464
七夕的念白 发布:2025-07-01 15:36:51 浏览:906
樱花森乒乓 发布:2025-07-01 15:36:46 浏览:582
驿路兰花 发布:2025-07-01 15:34:21 浏览:6
汤阴花卉商店 发布:2025-07-01 15:33:34 浏览:737
西兰花不多 发布:2025-07-01 14:55:37 浏览:811
蓝天竺花语 发布:2025-07-01 14:48:55 浏览:921
情人节陪我的人 发布:2025-07-01 14:25:08 浏览:389
情人节复杂 发布:2025-07-01 14:24:09 浏览: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