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氏郁金香
⑴ 为什么安古兰属洋兰被称为郁金香兰
安古兰属(Anguloa)是一个仅有11种的小属,主要分布于南美洲的安第斯山区,地生或附生,可在峭壁或溪旁湿地上生长(图68)。由于它的花大而美丽,花朵不全打开,外形似世界名花郁金香,故又名为郁金香兰。本属植物具有棒状假鳞茎,顶部长有几片卵形具折皱的大叶。花单生于茎基部,黄色或白色,唇瓣较小,隐藏于花瓣之内,肉质,表面常带有红斑,开花后的老茎通常无叶。
图68 原产南美洲安第斯山区的单花安古兰
本属植物花大色艳,早在18世纪就从原产地引入欧洲栽培,当时由于开花漂亮而价格昂贵。在经历了200多年的选育,产生了许多杂交品种,特别是由安古兰属与捧心兰属的杂交属安古捧心兰属(Angulocaste),有不少优良的杂交品种,它们是开黄花的阿波罗(Angulocaste Apollo)、别克布里(Angulocaste Arjar‘Bucklebury’)、普格(Angulocaste Paul Gripp),开白花的玛格丽特(Angulocaste Margaret)、甜蜜(Angulocaste Olympus‘Honey’),开绿色花的伟龙(Angulocaste Wyld Dragon),开红花的毛宁(Angulocaste Maureen)、红光(Angulocaste Pink Glory)、巴劳(Angulocaste Tessa Barrow)和卡美拉等(Angulocaste Camilla)等。此外,安古兰盆花仍是洋兰盆花的主打种类,当今常见栽培的有黄花安古兰(Anguloa bia)、克氏安古兰(A.clowesii)、单花安古兰(A.uniflora)、贺氏安古兰(A.hohenlohii)等。而常见栽培的杂交品种则有美地(A.Media)、伊沙贝利(A.Isabelle)、红魔(A.Pink Charm)、哥伦布(A.Colombe)和维多莉(A.Victoire)等。
安古兰属洋兰的栽培似捧心兰属,应选择较凉爽通风的环境,生长季节要充分浇水,根部一干即浇,直至冬季来临时暂停。如果用水苔种植安古兰属植物,一般在7天浇水1次。并当新芽长出时就要加倍小心,防止叶心进水而导致烂心现象的发生。
⑵ 克氏郁金香是什么
克氏郁金香(T.clusiana):
鳞茎直径2~2.5厘米,外皮褐色革质,端部附近的内面有毛,具匍匐枝。叶2~5枚,灰绿色、无毛、狭线形。花茎高约30厘米,花冠漏斗状,先端尖,有芳香,白色带柠檬黄色共同晕,基部紫黑色,叶侧带红晕,术头小,带红色,花药紫色,花期4~5个月。不结实,为异源多倍体。分布于葡萄牙、地中海一带,至今已有300多年的栽培历史。克氏郁金香有两个主要变种:黄花克氏郁金香(T.clusianavar.chrysantha),花瓣黄色,雄蕊紫色;星状克氏郁金香(T.clusianavar.stellata),花瓣黄色,雄蕊黄色。
⑶ 郁金香什么时候枯萎
郁金香(学名:Tulipa gesneriana),百合科郁金香属的草本植物,是土耳其、哈萨克斯坦、荷兰的国花。英文名:Flower of Common Tulip,Flower of Late Tulip,中药名称:郁金香《本草拾遗》;郁金香《太平御览》;红蓝花、紫述香《纲目》。花叶3-5枚,条状披针形至卵状披针状,花单朵顶生,大型而艳丽,花被片红色或杂有白色和黄色,有时为白色或黄色,长5-7厘米,宽2-4厘米,6枚雄蕊等长,花丝无毛,无花柱,柱头增大呈鸡冠状,花期4-5月,它的确切起源已难于考证。但在500多年前因中亚地区的人所戴的头巾与郁金香花形相似,其原名Tulipa就是土耳其语“头巾”之意。故有的专家认为它的原产地大概是在土耳其和地中海一带。至1863年传至荷兰。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郁金香
中文别名:洋荷花、旱荷花、草麝香、郁香
英文名:Tulip
二名法:Tulipagesneriana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单子叶植物纲
目:百合目
亚目:百合亚目
科:百合科
族:百合族
属:郁金香属
种:郁金香
分布:原产地中海南北沿岸及中亚细亚和伊朗、土耳其、东至中国的东北地区等地
相关推荐
百合
风信子
月季
芍药
西府海棠
一串红
富贵竹
月季花
桂花
蝴蝶兰
大花蕙兰
水仙
大丽花
皱皮木瓜
牡丹
金边黄杨
鸢尾
紫叶李
矢车菊
四季秋海棠
花卉简介
【日本名字】チューリップ
【中药名称】郁金香(《本草拾遗》),郁香(《太平御览》),红蓝花、紫述香《纲目》)
正在加载郁金香
郁金香原产地中海南北沿岸及中亚细亚和伊朗、土耳其、东至中国的东北地区等地,确切起源已难于考证,但现时多认为起源于锡兰及地中海偏西南方向。而今郁金香已普遍地在世界各个角落种植,其中以荷兰栽培最为盛行,成为商品性生产。中国各地庭园中也多有栽培。早在17世纪奥斯曼帝国的御花园中,曾专门种给皇室贵族观赏。欧洲最早种植的郁金香,从土耳其引入。1593年,第一颗郁金香花根,由一位荷兰商人格纳 (Guesters),从康士坦丁(即是现在的土耳其 )进口。我国19世纪开始引进。依生长地区纬度不同而花期各异,普遍约在三月下旬至五月上旬。虽然全世界约有2,000多种郁金香品种,但被大量生产的大约只有150种左右。
郁金香所散发的魅力使许多人士为之倾倒。世界上许多著名的公园和游览圣地都少不了它。美国的白宫,法国卢浮宫博物馆等的花坛上,每年都有无数游客来浏览和观赏它的芳容。不但如此,在艺术插花方面,它又是最难能可贵的花材。它的花柄可长达四、五十厘米,不论高瓶、浅盂、圆缸,插起来都格外高雅脱俗,清新隽永,令人百看而不厌。
植物概述
正在加载郁金香
郁金香出自《本草纲目拾遗》,原产于中东,16世纪传入欧洲。在中东,人们总是将其与穆斯林头巾相联系。由于其花似穆斯林头巾,波斯语称之为lband,土耳其语借了过来,作tulbend,意即“穆斯林头巾”。该词通过法语tulipe/tulipan和拉丁文tulipa进入英文,演变成tulip这一形式。土耳其语tulbend一词通过另一渠道进入英文,则作turban,仍指“穆斯林头巾”。
郁金香,音译为恭矩磨。草名,属球根植物,可以作为薰香,也可制成染料。《名义集》卷三中说:“恭矩磨,此云郁金。周礼春官,郁人采取以酒。说文云:郁金草之华,远方所贡芳物,郁人合而酿之,以降神也。宗庙用之。”《最胜王经》卷七也说:“郁金恭矩磨。”
形态特征
正在加载郁金香
多年生草本植物,鳞茎扁圆锥形或扁卵圆形,长约2厘米,具棕褐色皮股,外被淡黄色纤维状皮膜。茎叶国画郁金香照片集锦(12张)光滑具白粉。叶出,3~5片,长椭圆状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长10~21厘米,宽1~6.5厘米;基生者2~3枚,较宽大,茎生者1~2枚。花茎高6~10厘米,花单生茎顶,大形直立,林状,基部常黑紫色。花葶长35~55厘米;花单生,直立,长5~7.5厘米;花瓣6片,倒卵形,鲜黄色或紫红色,具黄色条纹和斑点:雄蕊6,离生,花药长0.7~1.3厘米,基部着生,花丝基部宽阔;雌蕊长1.7~2.5厘米,花柱3裂至基部,反卷。花型有杯型、碗型、卵型、球型、钟型、漏斗型、百合花型等,有单瓣也有重瓣。花色有白、粉红、洋红、紫、褐、黄、橙等,深浅不一,单色或复色。花期一般为3~5月,有早、中、晚之别。蒴果3室,室背开裂,种子多数,扁平。
生长习性
郁金香原产伊朗和土耳其高山地带,由于地中海的气候,形成郁金香适应冬季湿冷和夏季干热的特点,其特性为夏季休眠、秋冬生根并萌发新芽但不出土,需经冬季低温后第二年2月上旬左右(温度在5℃以上)开始伸展生长形成茎叶,3~4月开花。生长开花适温为15~20℃。花芽分化是在茎叶变黄时将鳞茎从盆内掘起放阴冷的室外内度夏的贮藏期间进行的。分化适温为20~25℃,最高不得超过28℃。
郁金香属长日照花卉,性喜向阳、避风,冬季温暖湿润,夏季凉爽干燥的气候。8℃以上即可正常生长,一般可耐-14℃低温。耐寒性很强,在严寒地区如有厚雪复盖,鳞茎就可在露地越冬,但怕酷暑,如果夏天来的早,盛夏又很炎热,则鳞茎休眠后难于度夏。要求腐殖质丰富、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微酸性沙质壤土。忌碱土和连作。
种植历史
正在加载郁金香
土耳其是最早栽培郁金香的国家。公元1554,A.G.Busbeguius(布斯拜克)从土耳其将郁金香传入欧洲。
1634-1637年第一次郁金香栽培热。
1655年重瓣郁金香品种问世。
1733-1734年第二次郁金香栽培热。
1753年植物学家林奈将郁金香定名为TulipagesnerianaL.。
在19世纪培育出了达尔文品系(DarwinTulips),在20世纪初培育了适合促成栽培的孟德尔品系(MendelTulips)和凯旋品系(TriumphTulips)。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通过原种进行种间杂交,培育出了达尔文杂种群(DarwinHybridTulips)。
目前栽培的主要国家有荷兰、英国、日本、丹麦、德国、美国等,其中荷兰占有面积最大,已成为世界的栽培中心。
中国在20世纪30年代,南京、上海、北京、庐山等地开始进行郁金香的引种驯化,直到1988年才首次在西安地区引种驯化成功。
文献论述
《本草拾遗》:味苦,平,无毒。
《开宝本草》:味苦,温,无毒。
《本草拾遗》:主一切臭,除心腹间恶气鬼疰,入诸香药用之。
《开宝本草》:丰蛊野诸毒,心气鬼疰,鵶鹘等臭。
花朵有毒
花朵有毒碱,和它呆上一两个小时后会感觉头晕,严重的可导致中毒,过多接触易使人毛发脱落。它的花朵中含一种毒碱,人和动物在这种花丛中待上2~3小时,就会头昏脑胀,出现中毒症状,严重者还会毛发脱落,所以最好不要养在家里,如果是成束的鲜花,要注意保持室内通风。
植物种类
郁金香属
正在加载郁金香
郁金香属一共有150个种,原产地中海一带及中亚细亚、土耳其等地,中亚为分布中心。
主要原种:
克氏郁金香T.clusiana,
福氏郁金香T.fosterianaHoog,
郁金香T.gesnerianaL.,
香郁金香T.suaveolens.Roth,
格里氏郁金香T.greigiiRegel,
考夫曼郁金香T.kaufmannianaRegel
中国也有部分原产,大约14种,主要分布在新疆、西藏等地,如伊犁郁金香(T.iliensis)、准葛尔郁金香(T.buhseana)。
按其花型变化分类
1、杯型。花冠呈杯状,有乡村郁金香、达尔文郁金香和杂交达尔文郁金香;
2、碗型。花冠浅盘状呈铃形,花多而小,有睡莲郁金香;百合型。花瓣先端渐尖,花冠似百合花,有百合花郁金香;
3、球型。花冠呈球状,是乡村郁金香和杂交达尔文郁金香中的重瓣种。
按开花早迟分类
1、早花种。开花早,在3~4月份开花,有早花单瓣系、早花重瓣系、孟德尔系、特瑞安福系;2、晚花种。开花晚,在4月下旬~5月上旬,有达尔文系、达尔文杂交系、布尔达系、百合花系、卡德兰系、瑞布峦特系、毕扎尔系、帕依布鲁姆系、派罗特系、彼奥尼系原种及杂种。
根据栽培技术分类
正在加载多种郁金香
现在栽培的郁金香是经过近百年人工杂交,由多亲本参加的杂种,品种达8000个。花型、花色、花期、株型有很大变化。1981年国外把郁金香分为4类15群。
I、早花类:
单瓣早花群:又称孟德尔早花型。花单瓣,杯状,花期早,以红、黄为基调,花色丰富,有粉、白、紫、橙等色,有些品种具有香味,花高5-7厘米,株高25-40厘米。本类型大多适宜早春在温室里促成栽培,是促成栽培中的主要品种。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常用作景观布置,是早春花展的主要品种系列。
重瓣早花群:植株矮小,高15-35厘米;花重瓣,大多来源于共同亲本,花茎短,花茎10厘米,花色丰富,以暖色为主,有洋红、玫红、鲜红、白等色,花期比单瓣种稍早。这一类型品种最适合作盆栽观赏或花坛布置,较适宜在早春作促成栽培。
II、中花类:
凯旋系(TriumphTulip):又称胜利系。来源于单瓣早花型与达尔文杂交型的杂交品种。单瓣花,花高脚杯型,大而艳丽。花茎长短适中,株高45-55厘米。该类型品种适宜中、晚期的促成栽培。在我国应用较多,大部分品种可作切花生产及花坛布置。
达尔文杂种群:本类型多为世界著名品种,由晚花达尔文郁金香与极早花的福氏郁金香及其他种杂交而成。植株健壮,株高50-70厘米,花茎较长,是优良的切花品种。单瓣花,花大,高脚杯状,花色鲜明,以鲜红为主,也有黄、乳黄及复色品种。该类型生活力、适应性、繁殖力均极强,是非常强健的品种类型,适宜早春的栽培。
III、晚花类:
单瓣晚花群:包括原分类中的达尔文系(Darwin)和考特吉系(Cott
⑷ 郁金香有几个主要原种
(1)克氏郁金香(T.clusiana)鳞茎直径2~2.5厘米,外皮褐色革质,端部附近的内面有毛,具匍匐枝。叶2~5枚,灰绿色、无毛、狭线形。花茎高约30厘米,花冠漏斗状,先端尖,有芳香,白色带柠檬黄色共同晕,基部紫黑色,叶侧带红晕,术头小,带红色,花药紫色,花期4~5个月。不结实,为异源多倍体。分布于葡萄牙、地中海一带,至今已有300多年的栽培历史。克氏郁金香有两个主要变种:黄花克氏郁金香(T.clusianavar.chrysantha),花瓣黄色,雄蕊紫色;星状克氏郁金香(T.clusianavar.stellata),花瓣黄色,雄蕊黄色。
(2)福氏郁金香(T.fosterianaHoog)该种茎叶具二型性。高型种,高20~25厘米,叶3~4枚,宽广平滑,叶缘具有明显的紫红色线,直包性。矮型种高15~18厘米,被白粉,花形与高型种相同。花冠杯状,花茎15厘米,星形,花被片长而宽阔,端部圆形略尖,常有黑斑,斑周围有黄色边缘。凡具黑斑的植株,其花丝均呈黑色、花粉紫色。无黑斑的植株,花粉为黄色,花色绯红色。原产中亚细亚,为本属花色最美的种类,抗病毒能力强,常作选育抗病良种的材料。其鳞茎产子球数少,并需培养2~3年才能开花。
(3)郁金香(T.gesnetrianaL.)该种株高20~40厘米,直包性。叶3~5枚,披针形至卵形,长约1.5厘米,宽2.5厘米,花冠钟形,绛红色至多种颜色,花被片基部具黄色或略有紫色斑点,有时为白色,外花被片圆状长椭圆形;花型及花药近等长,紫黑色;柱头大,淡黄色。原产土耳其,也有说原产于亚细亚。
(4)香郁金香(T.suaveolensRoth)株高7~15厘米,叶3~4枚,多生于茎的基部,最下部叶呈带状披针形。花冠钟状,长3~7厘米;花被片长椭圆形,鲜红色,边缘黄色有芳香;雄蕊黄色;子房圆柱状,柱头很大。原产南俄罗斯至伊拉克。
(5)格里克郁金香(T.greigiRegel)株高20~40厘米,叶4枚,阔披针形有沟,蓝绿色,有紫褐色线条,花冠钟状,长8~10厘米,茎4厘米,深红色,基部有大形暗色斑点,斑点缘部黄色;花被片倒卵圆形,先端尖锐;花药黄色;花丝黑色或黄色,三浅裂。花期4~5月,品种多。原产土耳其。
(6)土耳其斯坦郁金香(T.kaufmannianaRegel)鳞茎卵形,中等大小,外皮褐色,内侧有毛。叶3~4枚,灰绿色。花冠近钟形,长6~7厘米,茎7~10厘米,野生种花色深黄色,外侧带红色,茎部无斑点,栽培种花色有变化,并有深黄色斑点,花药柠檬黄色;花丝扁平,亮橙色,花期3月下旬至4月上旬,原产土耳其。
⑸ 郁金香的特性是怎么样的
Tulipa gesneriana
又名洋荷花、草麝香、郁香、金香等。百合科、郁金香属。是世界著名的球根花卉,荷兰的国花。
园艺品种有2万多个,主要原种有克氏、福氏、格里、考夫曼及香郁金香等。花色丰富,有粉白、红、紫、黄、橙、黑色、洒金、淡蓝、白及复花,有单瓣和重瓣。按花期可分早花种(3~4月开花)、中花种(4~5月开花)和晚花种(5月底开花)。
地下有圆锥形鳞茎,刚劲挺拔的花茎从秀丽素雅的叶丛中抽出,顶着荷包似的花朵,美丽端庄。花有直立、杯状、碗形、卵形、百合花形或重瓣芍药花型,一朵花可开二周左右。
郁金香味苦、平、无毒,根入药,有镇静作用。
郁金香原产伊朗和土耳其的高山地带,适于冬季冷湿,夏季干热、温暖、凉爽稍干燥的环境,耐寒性强,有些品种球根可耐-35℃的低温,但不耐炎热。生长适温15~20℃,花芽分化适温15~18℃,生根适温9~13℃,冬季低于5℃,根停止生长。郁金香秋末开始生根,秋播后出现第一个生根高峰,翌年初气温升高后出现第二次生根高峰。开花前1个月茎叶生长旺盛,开花期茎叶停止生长,地下部开始结球,气温超过30℃进入休眠,开花后母球消失,形成1~3个新球及4~6个子球。球茎必须经过低温刺激才能正常开花。喜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耐旱亦稍耐湿,宜中性或偏碱性土壤。根系再生力弱,折断后难以恢复。
郁金香繁殖以分球为主,6月上旬将休眠的球茎挖起,晾干后按大小分级,放在通风阴凉干燥处贮藏,华东9~10月,华北9月下旬至10月下旬取出分栽,小鳞茎要培养2~3年才能开花。
选育新品种时用种子繁殖,在塑果成熟后及时采收,挂于阴凉通风处使果顶开裂,种子落下,秋季露地播种,如春播将种子贮藏在4~5℃温度下,播前浇透水,播后覆土厚度1厘米左右,上盖玻璃或塑料薄膜保湿,发芽出土仅一片线形小叶,幼根入土深达4~6厘米,到6月可形成球根,休眠后掘起贮藏,5~6年才能开花。
郁金香在园林中成片成群配植,可构成绚丽多彩的色块,郁金香亦可盆栽,是冬春节日高档花卉。盆栽要选矮型品种,深筒盆栽植,盆土用园土3份、厩肥2份、砻糠灰1份或腐叶土6份、沙土3份、厩肥1份混匀配制而成。盆栽口径20厘米的盆中可栽3个球,但摆放均匀,深度相当,球不能太小,否则当年开不了花。种球一定要摆正,顶部与土面平齐,不可过深,土不必压实。种后浇透水,自萌芽出土后,每隔10天施一次饼肥水,如发现顶芽外露,要覆土盖上,还要盖草防冻。孕蕾至开花前施一次3%磷酸二氢钾。经常保持盆土湿润,放在向阳处养护。
如要提前到元旦、春节开花,应在开花前2个月,将鳞茎连盆放在5℃条件下9~12周,然后在9℃地温下3~4周让其生根,出叶后移到白天15~18℃的温度,夜温14~16℃,阳光充足,增施水肥,20~30天即可提前开花。
郁金香的病虫害有基腐病、灰霉枯萎病、球茎腐烂病、碎色病、蓟马、蚜虫及根虱等。
1.基腐病
为害球茎及根,发病时球茎基部现灰色凹陷小斑,边缘呈暗褐色,扩大成灰白色或褐色软腐,有酸臭味,最后干皱,外有白色或粉红色霉和孢子粉块。病菌在球茎和土壤中越冬,在收获前1个月最易感病。球茎收获后可用1000倍苯来特浸渍15~30分钟消毒。发现病球,及时销毁。
2.灰霉枯萎病
又名火疫病,褐色斑点病,花、叶、球均可受害。叶片被害后,初现淡黄色圆斑,稍凹陷,有深色水渍状边缘,扩大成灰褐色;花被侵染后初现浅褐色病斑,扩大成深褐色,最后有灰色霉层;病球上有黑褐色小菌核,剥去外皮可见褐色近圆形病斑,如果球茎长出,植株矮化,黄绿色枯萎。病菌以菌核在病残体或土壤中过冬;雨水气流传播,发病后拔除病球。用75%百菌清800倍或80%代森锌500倍喷洒。
3.球茎腐烂病
又称青霉腐烂病,病球初现暗褐色凹斑,腐烂,呈朽木状干腐,上有一层青霉。伤口浸入,要注意球茎不受伤,干燥保存,及时清除病球。
4.碎色病
叶片形成花叶,斑纹,花瓣上出现黄白斑,病毒由汁液及蚜虫传播。蚜虫与蓟马可用50%辛硫磷1200倍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