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花卉百科 » 杜鹃花发杜鹃啼

杜鹃花发杜鹃啼

发布时间: 2023-07-24 01:55:56

1. 杜鹃花开杜鹃啼,究竟蕴含着怎样的意思怎样的哲理

杜鹃花被人们誉为“花中西施”,自唐代起又名映山红、满山红、山石榴、红踯躅、清明花等,今西北人称山丹丹,朝鲜族人叫金达莱,它和龙胆花、报春花合称“中国三大名花”,常被文人墨客歌咏。杨万里曾有“何须名苑看春色,一路山花不负侬。日日锦江呈锦样,清溪倒照映山红”之句,白居易也有“回看桃李都无色,映得芙蓉不是花”的赞美,古老的传说则为杜鹃花增添了一层迷人的色彩。相传很久以前,江苏镇江市南郊有座小村庄,村姑鹃子美丽聪慧,和多才多艺的小伙子刘鹄青梅竹马、情投意合。但有情人未成眷属——好色昏庸的皇帝强行拆散了这对恋人,他把鹃子抢到皇宫作妃,鹃子思念恋人,日夜悲啼,咯血而死,变成杜鹃花。杜鹃花每年清明节前后开始绽放时大都降雨,据说那是魂化为花的村姑鹃子在流泪,这和杜鹃花又名清明花的来历和“清明时节雨纷纷”的天象不谋而合,让后人在赏花时难免心生些许忧伤和惆怅。

杜鹃花开子规啼。花鸟同名,鸟语花香。说杜鹃花,就不能不提杜鹃鸟。杜鹃鸟就是布谷鸟,又名杜宇、子规、谢豹,它不筑巢,不孵卵,不育雏,惯于把卵下在别的鸟巢里,让别的鸟代替自己哺育,实属“剥削者”。关于杜鹃鸟还有一个神话,传说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望帝杜宇,立荆州一死而复生的人鳖灵为相。鳖灵在外治水时,杜宇与鳖灵之妻私通——与把卵下在别的鸟巢里是同一行径。事后,杜宇愧疚,就把帝位禅让给鳖灵,自己退隐西山修道,死后魂化为鸟,自暮春至初夏,日夜悲啼,嘴中流血,声若“不如归去”,哀婉凄侧,动人心腑。从“又闻子规啼,夜月愁山空”、“子规啼血小楼西,玉钩罗幕,惆怅暮烟垂”、“子规夜半独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等诗文词句中不难管窥一二。史书还记载:“杜鹃出蜀中,今南方亦有之,状如雀鹊,而色惨黑,赤口有小冠。春暮即啼,夜啼达旦,鸣必向北,至夏尤甚,昼夜不止,其声哀切。田家候之,以兴农事。”可见,杜鹃鸟对“居他巢生子”还是心存不安,日夜啼血“忏悔”,提醒农人“布谷”。鸟犹如此,人何以堪

2. 杜鹃花诗词

杜鹃花发杜
朝代:近代 作者:秋瑾

杜鹃花发杜鹃啼,似血如朱一抹齐。
应是留春留不住,夜深风露也寒凄。

杜鹃花
朝代:唐朝 作者:方干

未问移栽日,先愁落地时。
疏中从间叶,密处莫烧枝。
郢客教谁探,胡蜂是自知。
周回两三步,常有醉乡期。

-1-

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

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

——唐代:李白《宣城见杜鹃花》

-2-

春红始谢又秋红,息国亡来入楚宫。

应是蜀冤啼不尽,更凭颜色诉西风。

——唐代:吴融《送杜鹃花》

-3-

杜鹃花时夭艳然,所恨帝城人不识。

丁宁莫遣春风吹,留与佳人比颜色。

——唐代:施肩吾《杜鹃花词》

-4-

一朵又一朵,并开寒食时。

谁家不禁火,总在此花枝。

——唐代:曹松《寒食日题杜鹃花》

-5-​

南漪杜鹃天下无,披香殿上红氍毹。

鹤林兵火真一梦,不归阆苑归西湖。

——宋代:苏轼《菩提寺南漪堂杜鹃花》

-6-

山花无数笑春风,临水精视迥不同。

唤作映山风味短,看来恰惟映溪红。

——宋代:袁甫《映山红》

-7-

何须名苑看春风,一路山花不负侬。

日日锦江呈锦檨,清溪倒照映山红。

——宋代:杨万里《明发西馆晨炊蔼冈》

-8-

乱中一任青春去,秪有闲愁作鬓华。

日暮风吹古原树,杜鹃啼遍满林花。

——宋代:张嵲《​自房州归掌口闻杜鹃时杜鹃花盛开》

-9-

从来只说映山红,幻出铅华夺化工。

莫是杜鹃飞不到,故无啼血染芳丛。

——宋代:杨公远《白杜鹃》
-10-

云树重重和泪吟,故宫遗庙有知音。

秦吴万里皆芳草,染到山花恨最深。

——宋代:周文璞《​杜鹃花》

3. 杜鹃花发杜鹃叫出自哪首诗

我在古诗文网上查了一下,出自唐代张祜《句》,我把原文复制下来,你看下是不是:


朝代回:唐代
作者:张答祜
原文:
万国见清道,一身成白头。(《上令狐相公》。
以下见《纪事》)
此地荣辱盛,岂宜山中人。(《秋晚》)
椿儿绕树春园里,桂子寻花夜月中。(见《桂苑丛谈》)
一身扶杖二儿随。(见《野客丛谈》)
夏雨莲苞破,秋风桂子凋。(《题天竺寺》。
以下并见《海录碎事》)
杜鹃花发杜鹃叫,乌臼花生乌臼啼。
茶风无奈笔,酒秃不胜簪。

4. 摘抄两首描写杜鹃花的古诗

杜鹃花抄
作者:成彦雄
杜鹃花与袭鸟,怨艳两何赊。疑是口中血,滴成枝上花。
一声寒食夜,数朵野僧家。谢豹出不出,日迟迟又斜。

杜鹃花·杜鹃花发杜
杜鹃花发杜鹃啼,似血如朱一抹齐。应是留春留不住,夜深风露也寒凄。

咏杜鹃花
作者:择璘
蚕老麦黄三月天,青山处处有啼鹃。断崖几树深如血,照水晴花暖欲然。三叹鹤林成梦寐,前生阆苑觅神仙。小山拄颐愁无奈,又怕声声聒夜眠。

送杜鹃花
作者:吴融
春红始谢又秋红,息国亡来入楚宫。应是蜀冤啼不尽,更凭颜色诉西风。

杜鹃花词
作者:施肩吾
杜鹃花时夭艳然,所恨帝城人不识。丁宁莫遣春风吹,留与佳人比颜色。

5. 陌上蒙蒙残絮飞,杜鹃华里杜鹃啼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
残絮飘飞,思归的情绪正如飞絮一般,也是迷蒙纷乱的;杜鹃花里传来杜鹃的啼叫声,暗喻“不如归去”之心意。

解析:
首句描写残絮飘飞的景象,并以之点出季节时令,还应看到,此句虽写景,同时也是抒情,因为思归的情绪正如飞絮一般,也是迷蒙纷乱的。次句甚巧,一名两物,“杜鹃花里杜鹃啼”,此句明写鸟啼,暗喻“不如归去”之心意。

陌上蒙蒙残絮飞,杜鹃花里杜鹃啼。——语出:《鹧鸪天·陌上蒙蒙残絮飞》是北宋词人晏几道创作的一首思归之词。

鹧鸪天
陌上濛濛残絮飞。杜鹃花里杜鹃啼。年年底事不归去,怨月愁烟长为谁。
梅雨细,晓风微。倚楼人听欲沾衣。故园三度群花谢,曼倩天涯犹未归。

6. 杜鹃花里杜鹃啼——咏杜鹃花古诗词赏析(下)

杜鹃花里杜鹃啼

——咏杜鹃花古诗词赏析(下)

王传学

在蜀中,每逢杜鹃花开的时候,子规鸟就开始啼鸣了。子规鸟,又名杜鹃,相传是古蜀帝杜宇的精魂化成。杜宇号称望帝,他自以为德薄,于是禅让了帝位而出亡,死后化为杜鹃鸟。暮春时节,它就悲鸣起来,鸣声仿佛是呼叫着:“不如归去!不如归去 !”昼夜不止 ,一直啼叫得嘴边淌出血来。鲜血洒在地上,染红了漫山的杜鹃花。

花与鸟的名字相同,很容易勾引起诗人的联想。

唐代大诗人李白在宣城看见杜鹃花开,想起了家乡的杜鹃鸟,触景生情,引起乡思,写出了一首脍炙人口的诗:

蜀国曾闻子规鸟,

宣城还见杜鹃花。 

 一叫一回肠一断,

三春三月忆三巴。

         (《宣城见杜鹃花》)

此诗是诗人晚年在宣城所作。诗中的子规鸟、杜鹃花均为思乡之情的象征。诗人在宣城看到杜鹃花盛开,联想到幼年在四川常听到子规鸟的啼叫。子规啼声凄厉,令听者肠断,暮春三月,特别叫人思念故乡。“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写尽了旅人思乡的情绪。全诗浑然一体,对仗工整,情景交融,前呼后应,运用多种修辞手法,足见诗人驾驭语言的高超能力。

诗人从夜郎遇赦归来后,此时正流落江南,寄人篱下。不久又染了病,晚景凄惨。老来思乡,本是人之常情,何况诗人老迈患病,于是,浓重的乡思就袭上了诗人心头。

诗是感物而起兴的 。“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 ”,暮春三月,寄寓在宣城的李白,觉得昏花的老眼中忽然映入一片红色,仔细瞧,原来是 杜鹃花开了 。这杜鹃不是故乡的花吗?诗人的乡思因此被触动了。此刻,诗人耳边似乎响起了子规鸟的啼叫声,一声声地呼唤他归去。

诗的一、二句,形成自然的对仗,从地理和时间两个方面的对比和联结中,真实地再现了触动乡思的过程。这两句的语序倒置:本来是先看见宣城的杜鹃花,才联想到蜀国的子规鸟,诗人却将它倒了过来,先写回忆中的虚景,后写眼前的实景。这样,就把故国之思放在了突出的位置上,表明这故国之思原本就郁积于心,今日一旦勾起,大为凄苦强烈。然而,被乡思苦苦折磨着的诗人,眼下怎能回到故乡去呢?青年时代 ,他“仗剑去国,辞亲远游”,要到故乡之外的广阔天地中去实现宏伟抱负。本想功成名就再荣归故里,谁料功业无成,老来竟落到这步田地,他有何面目见蜀中父老呢?何况,李白眼下困居宣城,拖着老迈的病体,也无法踏上旅途。飘泊终生的诗人,到头来不但政治与事业上没有归宿,就连此身也无所寄托,遥望着千里之外的故乡,他心中的悲戚可想而知。

三、四句,分别承接一、二句,进一步渲染浓重的乡思。首句说“曾闻”,第三句则强调了真切如闻:子规鸟的俗名,就叫断肠鸟,“一叫一回肠一断”,它啼叫起来,没完没了,诗人的愁肠也断成一寸寸了。末句点明时令 ,用“三春三月”四字,补叙第二句;“忆三巴”三字,则突现了思乡的主题,把杜鹃花开、子规悲啼和诗人的断肠之痛融于一体,以一片苍茫无涯的愁思将全诗笼罩了起来。诗的三、四句,把“一 ”“三”两个字各自串连起来,纡结萦回,使人感到乡思袭来时无比的悲切伤痛。

宋代诗人梅尧臣的《九月十八日山中见杜鹃花复开》,为杜鹃花在深秋重开而兴发感叹:  

山中泉壑暖,幽木寒更华。

春鸟各噤口,游子未还家。

云谁未及还,对此重兴嗟。

何必因啼血,颜色胜曙霞。

杜鹃花本来是春天开放的,可是诗人于秋天在山中看到重开的杜鹃花,不由得触发了思乡之情。

诗中写道:时值深秋,山中的泉水使得丘壑保持着暖意,幽谷中的杜鹃花在寒秋中又开花了。 此时各种春鸟都不再鸣叫,在外地的游子也还未回家。提到谁还没回来,对此大家都再次发出叹息。杜鹃花啊,你何必因为杜鹃啼血,颜色红得像朝霞呢!  

宋代诗人择璘的《咏杜鹃花》:想象丰富,思乡情浓:

蚕老麦黄三月天,

青山处处有啼鹃。

断崖几树深如血,

照水晴花暖欲然。

三叹鹤林成梦寐,

前生阆苑觅神仙。

小山拄颐愁无奈,

又怕声声聒夜眠。

首联描绘了一派暮春景象:暮春三月,桑蚕已老,麦穗渐黄,满目青山,处处有杜鹃鸟在啼叫。颔联重点写杜鹃花,“如血”、“欲然”,极言杜鹃花之鲜红艳丽,红似火燃。然同燃。颈联写诗人的想象。三叹:再三惋叹。鹤林:佛家语。佛祖入灭之处。佛祖于婆罗双树间入灭时,其树一时花开,林色变白,如鹤之群栖。梦寐:此处意为梦想、幻想。阆苑:阆风之苑。仙人所居之处。李商隐《碧城》诗:“阆苑有书多附鹤,女墙无处不栖鸾。”诗人想象神仙居所景色殊异,令人神往。尾联感叹乡愁萦绕,怕杜鹃鸟的叫声使自己彻夜难眠。拄颐:以手托着下巴,忧愁的样子。

此诗既写杜鹃花,亦写杜鹃鸟,想象丰富,思乡情浓。

宋代诗人杨巽斋的《杜鹃花》,对花寄托思乡之情:   

鲜红滴滴映霞明,

尽是冤禽血染成。

羁客有家归未得,

对花无语两含情。

诗的意思是:杜鹃花鲜红欲滴映着朝霞格外明艳,这是杜鹃鸟含冤啼叫的鲜血染成的。羁留外地的游子有家不能回,对着杜鹃花默默无语,互相传递着思乡之情。

诗人由杜鹃花的红艳想到杜鹃啼血,由杜鹃的啼叫想到游子有家难归,只得对着杜鹃花暗寄情愫,思乡之情尽在不言中。   

宋代诗人真山民的《杜鹃花得红字》,将杜鹃花与杜鹃鸟两个意象交融合一:

愁锁巴云往事空,

只将遗恨寄芳丛。

归心千在终难白,

啼血万山都是红。 

枝带翠烟深夜月,

魂飞锦水旧东风。

至今染出怀乡恨,

长挂行人望眼中。

得红字:指诗人和朋友分韵赋诗,分到的是“红”字,亦即需押此韵。

诗的首联描写了巴蜀一带愁云密锁、凄凉黯然的环境,定下了全诗的基调。往事成空,无法挽回,诗人无奈之余,只得将遗恨寄托在遍地的杜鹃花上。颔联写杜鹃鸟声声悲啼,啼血染红了万山开放的杜鹃花,表明诗人眷恋故国的心不改,千古难明,怨深恨长。颈联出句从正面写花,杜鹃花的翠枝在深夜与明月相伴。因是写夜景,诗便不再写花而写枝叶,既避免了重复,又与夜的朦胧融成一气,升腾起一片悲凉之气。后句虚写,杜鹃精魂早已乘昔日和暖的东风飞回那朝思暮想的锦水之滨,意象凄美动人。尾联直抒胸臆,由杜鹃花联系到杜鹃鸟思归啼血,魂飞锦水生出。至今杜鹃花上还带有怀乡的遗恨,常使天涯游子触目惊心。那满山的红杜鹃原来是用碧血染出,飘泊天涯的亡国遗孤见此,能不伤心泪零?结句正面出现“行人”,点出题意,诗人的家国之恨,也是碧血染成,永无休止。                                               

杜鹃啼血的出典是一位亡国君主泣诉他的怨恨,在南宋亡国之际,以此为诗歌意象者甚多,如文天祥《金陵驿》:“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和中斋韵》:“啼血南飞望帝魂。”诗人咏此当然也是为了寄托故国之思。

宋末元初名画家、诗人杨公远写的《白杜鹃花》,别具一格:

从来只说映山红,

幻出铅华夺化工。

莫是杜鹃飞不到,

故无啼血染芳丛。

诗歌的题目虽然是白杜鹃花,可是诗歌里句句都是在写映山红。诗人从如火一般绚丽灿烂的映山红落笔,写出了映山红红得耀眼夺目,巧夺天工。而白杜鹃花为什么是白色的呢?诗人突发奇想,这白色的杜鹃花,该不是杜鹃鸟没飞到这里,所以没有啼血来染红了。   

诗人要描写白杜鹃花,却“反其道而行之”,故意从跟它颜色迥异的映山红下笔,从红、白杜鹃花的对比中,表现了它们的各自芳华,收到了意想不到的艺术感染力与表达效果。

宋代词人赵师侠的《醉桃源》,描绘暮春美景,抒发惜春意绪: 

杜鹃花发映山红,韶光觉正浓。

水流红紫各西东,绿肥春已空。 

闲戏蝶,懒游蜂,破除花影重。

问春何事不从容,忧愁风雨中。

这首词写暮春时节的景致与思绪。时值暮春,杜鹃花开得正艳,呈现出浓郁的春色。然既已春晚,绿肥红散,蝶闲蜂懒,花影破碎,春意难留。诗人感叹道:要问春天的万物为什么不能从容生长,只是忧愁风雨来临。惜春意绪溢于言外。

词的意境优美,描写生动,抒情自然,引入入胜。

宋代词人晏几道的《鹧鸪天》,写杜鹃花里杜鹃啼,借杜鹃啼声写思归:

陌上濛濛残絮飞。杜鹃花里杜鹃啼。年年底事不归去,怨月愁烟长为谁。 

梅雨细,晓风微。倚楼人听欲沾衣。故园三度群花谢,曼倩天涯犹未归。曼倩:汉东方朔字曼倩。

这是一首写杜鹃啼声引起思归的词。

首句描写残絮飘飞的景象,并以之点出季节时令,还应看到,此句虽写景,同时也是抒情,因为思归的情绪正如飞絮一般,也是迷蒙纷乱的。次句甚巧,一名两物,“杜鹃花里杜鹃啼”,此句明写鸟啼,暗喻“不如归去”之心意。接下来,又是自怨自伤。年年思归而年年不归,拖延下来,在外的年头已然不少了,而自己又长期生活在“怨月愁烟”的心境之中,见到月亮,引起怨情,见到风景,引起哀愁,心里遭受如此折磨,这到底又是为了谁来?在这种自责自问之中,思归之情的抒写,又深入了一层。

下片为家里的“倚楼人”着想,体味她作为思妇的心绪,也是由景写起,梅雨、晓风,与上片的濛濛飞絮相呼应,同样也点出暮春时节。接下来的“倚楼人听欲沾衣”,则承接上片第二句,倚楼人,就是倚楼远望盼归人的思妇,她听到的也是那“不如归去”的杜鹃啼声。最后,由于思归而不得,发出了深切的感叹。故园的花已经三度凋谢了,那就是行人在外已满三年,而且是年年思归,年年未归,至今呢,仍然是“曼倩天涯犹未归”。

宋代词人陈允平《望江南》,以暮春乐景,反衬思归情浓:

烟漠漠,湖外绿杨堤。满地落花春雨后,一帘飞絮夕阳西。梁燕落香泥。 

流水恨,和泪入桃蹊。鹦鹉洲边鹦鹉恨,杜鹃枝上杜鹃啼。归思越凄凄。

词的上片写江南暮春景象。湖上烟雾迷蒙,湖外绿杨拂堤,一阵春雨过后,遍地撒满落花。夕阳西下,帘外飞絮飘荡,梁上燕子正在衔泥做巢。描绘了一幅清新明丽的暮春图景。

下片写游子盼归思绪。本来春光明媚,应是赏心乐事,但过片“流水恨,和泪入桃蹊”,诗意陡转,写游子的心头之恨,和着伤心的泪水流入到桃溪。“鹦鹉洲边鹦鹉恨,杜鹃枝上杜鹃啼”,鹦鹉洲(在今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因唐代诗人崔颢的诗句“芳草萋萋鹦鹉洲”(《黄鹤楼》)而出名,是引起乡愁的地方;而杜鹃花、杜鹃鸟都是描写乡愁的意象,杜鹃鸟落在杜鹃花枝上啼叫,使思归之情更加一倍。结句“归思越凄凄”直抒胸臆,进一步突出了思归之情的浓重。

明代诗人张献翼的《杜鹃花漫兴》,写杜鹃花的芳华永驻:

花花叶叶正含芳,

丽景朝朝夜夜长。 

何事江南春去尽,

子规声里驻年光。

前两句写遍地杜鹃花烂漫绽放,从早到晚到处是一片美丽景象。后两句写春天将尽,杜鹃花也要凋落,但她的芳华却长驻在杜鹃鸟的啼叫声中。诗人借杜鹃花与杜鹃鸟 的关联,抒发惜春思归之情。  

清代女诗人秋瑾的《杜鹃花》,赞美杜鹃花的红艳: 

杜鹃花发杜鹃啼,

似血如朱一抹齐。

应是留春留不住,

夜深风露也寒凄。

暮春时节,杜鹃花开了,杜鹃鸟也开始啼叫。杜鹃花红艳似血如朱砂,开花之处都是一片红色。这鲜艳的红花想必是想把春天留住吧,可是到了夜里风雨交加寒风凄冷,想留春天也留不住啊!

诗人赞美杜鹃花的红艳美丽,惋惜留春不住,惜春之情浓郁。

    描写杜鹃花的古诗词还有很多。杜鹃花扎根山野僻壤、恣意盛放的情景,随处可见,红的像火,热情奔放,灼灼燃烧着人们的视野,点燃了山野的寂寞和冷清。在古诗词里欣赏杜鹃花的鲜艳与朴实,带给我们的不只是视觉上的享受,更是一种心灵上的触动!

7. 杜鹃花花语及优美句子有哪些

杜鹃花语:爱的快乐、鸿运高照、奔放、清白、忠诚、思乡、 繁荣吉祥,坚韧乐观,事业兴旺。

西方对杜鹃也有特殊的爱好。他们认为杜鹃花繁,是“鸿运高照,生意兴隆”的好兆头,特别是全红的杜鹃更是如此。

对于白色的杜鹃,则认为清丽脱俗,男女之间相互赠送,更显得高雅。对于红白相间的杜鹃,则含义更为深沉,表示:希望与你融合无间,共同创造美好的明天。

(一) 杜鹃花发杜鹃啼,似血如朱一抹齐。——秋瑾《杜鹃花·杜鹃花发杜》

(二) 满山的杜鹃花开得真漂亮,火红火红的,像一片红色的地毯。

(三) 杜鹃花像一簇簇跳跃的小火苗。(四) 当杜鹃花盛开时,满山鲜艳,像彩霞绕林,被人们誉为“花中西施”

(五) 杜鹃花不是很高,还不及膝盖。远远看去,像一团燃烧的火焰,几乎看不见叶子,又仿佛一群穿着红色衣服的孩子蹲在那里。

(六) 山上开满了火红的杜鹃花好像什么一堆堆燃烧的火焰。

(七) 蚕老麦黄三月天,青山处处有啼鹃。——择璘《咏杜鹃花》

(八) 杜鹃花不是很高,还不及膝盖。远远看去,像一团燃烧的火焰,几乎看不见叶子,又仿佛一群穿着红色衣服的孩子蹲在那里。

(九) 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李白《宣城见杜鹃花》

(十) 杜鹃花像小姑娘绽放出可爱的笑脸,躲在树枝间。

(十一) 杜鹃花的叶子绿绿的,那浓浓的绿叶好像被绿油漆染过一样。

(十二) 红色的杜鹃花,像手掌一样张开了。

(十三) 杜鹃花三个一团,五朵一簇,像一团团尽情燃烧、跳跃的火苗。

(十四) 杜鹃花像一片红色的海洋。

(十五) 杜鹃花像灿烂的织锦,又像绚丽的烟火。

(十六) 那火红的杜鹃花像燃烧的火苗,正在贪婪地吸取阳光,吸取土壤里的养分。

(十七) 烟雨艳阳天,山花发杜鹃。——徐渭《杜鹃花》

(十八) 杜鹃花像一位位亭亭玉立的大姑娘在花海里举行选美比赛呢!

(十九) 杜鹃花像亭亭玉立的小姐,怪不得人们称她“花中西施”。

(二十) 杜鹃花像一位位亭亭玉立的大姑娘在花海里举行选美比赛呢!

8. 形容杜鹃花的诗句

1
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
《宣城见杜鹃花 / 子规》唐·李白
2
杜鹃花里杜鹃啼专
《鹧鸪天·陌上属濛濛残絮飞》宋·晏几道
3
杜鹃花与鸟,怨艳两何赊
《杜鹃花》唐·成彦雄
4
杜鹃花发杜鹃啼,似血如朱一抹齐
《杜鹃花·杜鹃花发杜》清·秋瑾
5
杜鹃花发映山红
《醉桃源·杜鹃花发映山红》宋·赵师侠
6
春事已随蝴蝶梦,人情犹有杜鹃花
《舟行省暮》宋·方岳

热点内容
另一朵玫瑰那样独特的小说 发布:2025-07-05 17:07:16 浏览:408
取名为海棠 发布:2025-07-05 15:17:53 浏览:642
白兰花雕刻 发布:2025-07-05 14:39:49 浏览:125
在心中盛开一朵 发布:2025-07-05 14:34:06 浏览:418
六指兰花 发布:2025-07-05 14:15:48 浏览:805
插花福州 发布:2025-07-05 14:14:32 浏览:726
矮乔木盆景 发布:2025-07-05 14:08:35 浏览:706
牡丹花艺作品 发布:2025-07-05 14:07:11 浏览:14
花艺WFC 发布:2025-07-05 14:07:05 浏览:143
干玫瑰花面膜 发布:2025-07-05 13:47:48 浏览: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