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鹃花移栽时间
❶ 杜鹃花移植一次后多久可以再移栽
移植后第一年就可以移栽。移栽杜鹃分为小苗移植以及下山桩移栽。小苗多是选在春季三四月份进行,下山桩选在早春没有萌发之前或者是晚秋结束生长后,可减少对它的伤害。土壤要准备松软,透气且呈微酸性的。备好后就可上盆栽种。小苗带着土团入土就行,下山桩要修剪根系,最好放在生根溶液中浸泡一会。栽下后浇透水,放在温暖,通风好的环境下就行。
杜鹃怎么移栽,移植最佳时间
一、移栽时间
移栽杜鹃分为小苗移植以及下山桩移栽。其中小苗移植建议选在春季三四月份的时候,此时温度适宜,移栽后可更快适应新的环境。若是移栽下山桩,建议选在早春植物没有萌发之前或者是晚秋结束生长后,可减少对它的伤害。
杜鹃
二、准备盆土
移栽杜鹃的时候要先准备好土壤。土壤必须是松软,透气的,还要呈酸性的,尽量和原生环境类似,这样可提高成活率。花盆大小根据苗木大小定,底部一定要有排水孔。
杜鹃
三、上盆栽种
若是移栽的小苗,要带着土团移植。若是下山桩,要提前修剪根系,剪掉烂根枯根,最好放在生根水里浸泡一会,提高成活率。栽种方法很简单,先在花盆放入适量土壤,然后放入苗木,填土压实就行。
杜鹃
四、后期养护
不管是移植的小苗还是下山桩,栽种后都要浇透水,被称为定根水。浇水后养护在温暖,通风处就行。后期就不要再浇水了,也不要着急晒太阳,等开始萌发的时候再浇水,再慢慢增加光照。
❷ 杜鹃花什么时间移植比较合适
杜鹃花为名贵花卉,又是浅根系植物,移植较为困难,因此对于移植的时间、方法及步骤必须特别注意。
(1)时间:常绿杜鹃花的移植一般在每年的秋季,每年10月至翌年2月是杜鹃花的最佳移植时间。因为此时移植,常绿杜鹃花正值休眠期,待生长季节来临时,新梢萌动,生长旺盛。切忌在生长季节移植,因生长期间养分消耗大,易失水、枯死。
(2)方法及步骤:移植时必须保护好杜鹃花的须根,挖的时候尽量少伤须根。须根的分布大部分都接近地面,挖前将表土略去一层,发现须根即停止,沿四周向下垂直挖时,遇到须根用快的枝剪剪断。挖时对当地的土壤状况要十分注意,土壤干燥或砾石较多时土球易散,应提前一天浇水,浇水后隔一天再挖。土球的大小依据杜鹃花植株高度与冠幅的大小确定。一般树高1米、树冠60~70厘米者其所带土团直径须有35~40厘米;若植株高达2米,如马缨花,土团要60~65厘米。挖好后用草绳或遮阳网包好才能运输。在不得不过夜的情况下,应设法将土球假植,上面要遮阴,假植时间不能太长。新坑挖好后准备栽植之前,枝叶可作适当修剪,约去除1/3;打开包装物,将土球表面的土轻轻剥落2~3厘米,使须根露出一些端头,放入新坑后使之接触土壤,这样新根容易生长。
❸ 杜鹃花开花的时候可以进行移栽吗
杜鹃来花开花的时候不可以进行移栽源,容易造成枯死和花败。
分析说明:
开花期间会吸收大量养分,此时移栽会造成植物根系不稳,易枯死。
花期移动根系会造成花败落,且导致植物生长不良。
移栽时间:
时间应在花谢后或秋季,同时喷洒托布津,以预防病害。
翻盆换土,不需要年年进行,一般2年至3年一次,尽量少损伤根须。
生长环境:
杜鹃生于海拔500-1200(-2500)米的山地疏灌丛或松林下,喜欢酸性土壤,在钙质土中生长得不好,甚至不生长。
杜鹃性喜凉爽、湿润、通风的半阴环境,既怕酷热又怕严寒,生长适温为12℃至25℃,夏季气温超过35℃,则新梢、新叶生长缓慢,处于半休眠状态。
夏季要防晒遮阴,冬季应注意保暖防寒。
忌烈日暴晒,适宜在光照强度不大的散射光下生长,光照过强,嫩叶易被灼伤,新叶老叶焦边,严重时会导致植株死亡。
冬季,露地栽培杜鹃要采取措施进行防寒,以保其安全越冬。观赏类的杜鹃中,西鹃抗寒力最弱,气温降至0℃以下容易发生冻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