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花卉百科 » 国画栀子花的画法

国画栀子花的画法

发布时间: 2023-06-19 20:05:59

㈠ 书法绘画专栏

唐代书法艺术,可分初唐、中唐、晚唐三个时期。初唐以继承为主,尊重法度,刻意追求晋代书法的劲美,中唐不断创新,极为昌盛。晚唐书艺亦有进展。尤以楷书、行书、草书为盛。
总体书风【平正严谨】

宋朝书法尚意,包含有四点:一重哲理性,二重书卷气,三重风格化,四重意境表现。
书风【尚意宣情】
元代书法总的情况是崇尚复古,宗法晋、唐而少创新。元朝书坛的核心人物是赵孟頫,他所创立的楷书“赵体”与唐楷之欧体、颜体、柳体并称四体,成为后代规摹的主要书体。
书风【尚古尊帖】
明初书法“一字万同”,“台阁体”盛行。有草书和篆隶著名;明中开始走向个性化;晚明书坛兴起一股批判思潮,追求大尺幅,震荡的视觉效果,书法原先的秩序开始瓦解。

唐代的绘画在隋的基础上有了全面的发展,人物鞍马画取得了非凡的成就,青绿山水与水墨山水先后成熟,花鸟与走兽也作为一个独立画科引起人们注意。初唐时的人物画发展最大,山水画则沿袭隋代的细密作风,花鸟画已经出现个别名家,宗教绘画的世俗化倾向逐渐明显和增多。

盛唐时期是中国绘画发展史上一个空前繁盛的时代,也是一个出现了巨人与全新风格的时代。宗教绘画更趋世俗化。不同地区的画法交融为一,产生了颇受欢迎的新样式,以“丰肥”为时尚的现实妇女进入画面。以吴道子、张萱为代表的人物仕女画,从初唐的政治事件描绘转为描写日常生活,造型更加准确生动,在心理刻划与细节的描写上超过了前代的画家。而山水画则在此时已经获得了独立的地位,分工细和粗放两种。泼墨山水也开始出现。花鸟画的发展虽不象人物画和山水画那样成熟,但在牛马画方面却名家辈出。
花鸟画在北宋时期的宫廷绘画中占有了主要地位,风格是黄筌的富贵之风北宋人物画的主要成就表现在宗教绘画和人物肖像画及人物故事画、风俗画的创作上。南宋主山水画,工笔。著名人物画家有李唐、萧照、苏汉臣等。他们的人物画创作,很多都与当时政治斗争形势有关,多选择历史故事及现实题材,擅长减笔人物画的梁楷的出现,则为中国人物画的创作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元代绘画在继承唐、五代、宋绘画传统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发展,标志就是“文人画”的盛行,绘画的文学性和对于笔墨的强调超过了以前的所有朝代,书法趣味被进一步引申到绘画的表现和鉴赏之中,诗、书、画进一步结合起来,体现了中国画的又一次创造性的发展。人物画相对减少了,山水、竹石、梅兰等成为绘画的主要题材。
明代是中国古代书画艺术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这一时期的绘画,是在沿着宋元传统的基础上继续演变发展。特别是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逐渐稳定,文化艺术变得发达起来,出现了一些以地区为中心的名家与流派。绘画方面,如以戴进为代表的浙派,以沈周、文徵明为首的吴门画派,以张宏为首的晚明吴派,蓝瑛称为武林派等等,流派纷繁,各成体系,各个画科全面发展,题材广泛,山水、花鸟的成就最为显著,表现手法有所创新。总的说来,元四家的影响在初期犹存,前期以仿宋“院体”为主;中期以后,以吴门各家为代表,回到继承元代水墨画法的文人画派,占据画坛主流。整个明代绘画大体可以分为前期、中期、晚期三个阶段,这三阶段相互有所区别,但也不能截然分开,而应该说是相互交替衔接的。

㈡ 桂花香好闻还是栀子花好闻

桂花栀子花香水味道都好闻。

栀子花味道非常香,很好闻,是许多人喜欢的味道,很多人夏天还会在家里摆放栀子花,让香味蔓延。森乎

风中传来了一阵桂花的香气,虽然不浓,但却能立即抓住人的注意力,并让人猜想,远方一定有一片密集的桂花树林。在夜色的衬托下,桂花也没有了常日里的甜腻气,更像是国画里的留白,轻轻一点,浮想丛激联此郑悉翩。

㈢ 简述明代花鸟画发展线索

中国花鸟画的萌芽状态,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时出现在器物上的花鸟形象,到两汉六朝时期已初具规模。东汉陶仓楼上的壁画《双鸦栖树图》是已知最早的独幅花鸟画。魏晋南北朝一些画家以花鸟为主题的创作,在著录中已不属少见。唐代时,花鸟画发展为独立画科,并开始走上成熟阶段。唐代著名的花鸟画家有薛稷、边鸾,鞍马画家有曹霸、韩干等。花鸟画至五代、北宋完全成熟。五代以黄筌、徐熙为代表的两种花鸟风格,表明中国画家已能通过不同的选材和不同的手法,分别表达或富贵或野逸的审美意趣。到北宋痹虿斯⒒窕胛娜嘶窕姆忠埃宋夜谝黄窕畚摹痘裥鹇邸贰4撕蠡窕冶渤觯绺褚哺鞫嘌1彼蔚拿矣姓圆⒋薨住⒄再ァ⑽耐取1彼沃泻笃冢诠け噬枭窦绦⒄沟耐保娜怂窕ㄌ乇鹗撬健八木印保┖桶酌杌ɑ芟嗉坛鱿钟谀纤渭霸C矣姓悦霞帷⒅K夹ぁ⒎ǔ!⑼踉ā⑼趺帷⒖戮潘嫉取C髑迨逼冢匆饣窕鱿植耍晌成嫌肷剿椒智锷幕疲⑾蚋苛业厥阈醋髡吒鲂郧楦械姆较蚍⒄埂T谕贫匆饣窕姆⒄狗矫妫鞔拿沂浅麓尽⑿煳迹宕拿矣兄燹恰⑹魏汀把钪莅斯帧钡取A硗猓谇宕墓⒒褐校捎谖鞣交夜┲肮ⅲ戳宋餮蠡ǎ膊艘恍┲形骰ㄈ诤系幕窕髌贰?

〔1〕明代初期的花鸟画:宋元余韵
明代初期一般指洪武、永乐到宣德、成化、弘治时期,此时的花鸟画最突出的表现为继承元代水墨画法和宋代院体花鸟。最能代表两种画风的作家莫过于夏昶与边文进。

夏昶(1388-1470)乃被称为画竹“开山手”的王绂(1362—1416)的高足,以墨竹著称,时谚有“夏昶卿一个竹,西凉十锭金”之谓。在永乐中举进士,官至太常寺卿直内阁,故后人称之为夏昶太常、夏昶卿。他继承了元人传统,在其师萧散自在的基础上,融会贯通,形成自己墨色苍润、洒脱自然的风貌。他的墨竹,题材、内容极为丰富,在表现风雨中飘舞之竹方面尤见功力。史称其竹“烟姿雨色,偃直浓疏,动合矩度,盖行家也”【4】,从其《奇石清风图》可看出其端倪。该图表现清风轻拂下摇曳偃仰之竹。作者用墨层次分明,笔势遒劲,系其同类作品之佳构。传其衣钵者有魏天骥、屈礿(一作约)、张益、张绪、吴巘、王仪、杨廷端、朱端、何乔福、乔昶、冯起震及婿虞瑛等。其中晚明冯起震(1553-1642年仍在)的《湘江新雨图》,仍然系墨竹,在承继夏氏的同时,也能有所创新。

曾于永乐至宣德初期授武英殿待诏的福建人边文进可称明初院体花鸟的代表,画史称其花果翎毛“妍丽生动,工致绝伦”【5】。他继承宋画院工笔重彩的传统,用笔精细,设色明艳,所绘《雪梅双鹤图》,工整细腻,双鹤施以白粉,梅干及花朵也细致精确,笔墨潇洒。边文进以画花鸟著称,尤以画鹤见长,该图堪称其代表作。其子楚芳、楚善、楚祥及外甥俞存胜、婿张克信等均能传其家学。

与边文进大致同时供奉内廷的缪辅的生平事迹一直史载阙如,从其传世的画作看,他曾供职于武英殿直锦衣镇抚,擅长画鱼。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一件《鱼藻图》,上署“武英殿锦衣镇抚苏郡缪辅写”,钤“良佐”、“赴清光”二印,则他为江苏人,“良佐”则有可能为其别字或号。他所绘之鱼藻,多写硕大的锦鲤游弋于深水杂藻间,旁有各类小鱼作衬。锦鲤或跳跃,或昂首,或俯游……各尽其态。《鱼藻图》描写的便是其中锦鲤戏水一景,笔法仍然是两宋院体花鸟一路,工细别致而赋色浓丽。缪辅与其他宫廷画家最大的不同便是他在题材上的创新,他能别出心裁,将当时很少为人所关注的鱼藻类生物入图,而且能生动传神地再现锦鲤在水中的各种表现,实属难得。他的生平传记虽然不为人所知,但所绘之各类《鱼藻图》则在明宫廷绘画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明代初期还有一个值得一提的画家,那就是以画梅见称的陈宪章录。陈录出生于人文荟萃的浙江会稽,工诗善画,论者将其画梅与同时的冰壶道人王谦(字牧之)相比,并谓“二家虽格意不同,宪章笔力,实过于谦”【6】。《推蓬春意图》系其传世作品中之鸿篇巨制,全用水墨写就,继承了元人如王冕、邹复雷等人的墨梅传统,所绘梅干及枝叶遒劲挺拔,古意盎然,梅花则情态各异,正如杨殿邦题诗所言:“万花飞动墨香迟,写遍南枝与北枝;仿佛罗浮人入梦,一双翠羽欲来时”。该图历经周右、徐世昌等递藏,名人题咏殆遍,实属不可多得之艺术佳构。

这一时期继承元人水墨传统的画家如王绂、姚绶、宫廷画家如周文靖、商喜、倪端、孙隆,浙派画家如戴进等也都擅长或兼擅花鸟。

〔2〕明代中期的花鸟画:院体与吴派主导、并存画坛
在中国画各科中,最能体现画家功底与笔力的莫过于花鸟画,同时,最能体现文人笔情墨趣和贯注思想情感的,也莫过于花鸟画。明代中期的花鸟画,在此两方面表现尤甚。
明中期的花鸟画集中体现在以宫廷画家林良、吕纪为代表的院体和以沈周、文征明及弟子陈道复为代表的“吴门派”,两种不同画风的交替并存是这一时期花鸟画的主要特色。

南海人林良(约1426-1493后)【7】是广东画史上较早蜚声于岭外的少数画家之一(前有唐朝的张询和南宋的白玉蟾),他一直供奉内廷,对广东画坛的影响并不大,但在花鸟画的发展史上,却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他的花鸟,介于“写形”与“写意”之间,而以写意为工,开创了明代水墨写意花鸟之先河,画史称其“画著色花果翎毛,极其精巧,取水墨为烟波,出没凫雁嚵唼容与之态,颇见清远”,并谓“运笔遒上,有类草书,能令观者动色”【8】。他的传世画作,大多以水墨花鸟为主,如《柳塘翠羽图》,虽然该图之“翠羽”赋以淡色且兼工带写,但就整幅画的主流看仍然是水墨写意,垂柳及杂石已摆脱了当时工笔重彩的习气,挥洒自如,独树一帜,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之《灌木集禽图》、广东省博物馆所藏之《双鹰图》等均属此类,李梦阳有诗咏曰“林良写鸟只用墨,开缣半扫风云黑;水禽陆禽各臻妙,挂出满堂皆动色”【9】,也是指此类画而言。当然,工笔重彩的作品也有,比如《松鹤图》。但该图已在衬景的描写中不自觉地融入了水墨写意,如花草、松干等。林良在当时花鸟画坛独领风骚,博罗韩荣光称“岭南画史林指挥,断楮残缣此争宝”【10】,连后来以泼墨大写意著称的徐渭也说:“本朝花鸟谁高格,林良者仲吕纪伯”【11】。林良画艺影响既隆,传其艺者自然不乏其人,除了其子林郊外,刘巢云、余姚邵节、常熟瞿杲、江宁殷善等也均执于门下或私淑其艺,成就斐然,清代扬州画派的李鱓也宗法林良,而多得天趣。

与林良并称“南林北吕”、“林良吕纪,天下无比”的另一宫廷画家吕纪(约1439—1505年前)【12】是继林良之后的又一院体花鸟名家,他与林良最大的不同便是其画风仍然以工笔重彩为主,兼擅水墨写意花鸟,而林良正好相反。他初宗边景昭,后摹仿唐宋诸家,受林良水墨写意影响,自出新意,遂形成赋色明艳、造型生动的艺术风格。相传他曾以绘画立意进谏而得孝宗所赞,画史称其“点染烟润,生意流动,有造化之妙”【13】,其《花鸟图》所绘锦鸡、小雀、翠竹等皆赋色生动,用笔细致,大类南宋院体派,堪称代表之作。吕纪亦擅山水,但不多见。

吕纪的画初时并不为人所知,以至于“凡纪所作,多假书良名”【14】,后来则青出于蓝,声名直盖林良,画史更称其花鸟“设色鲜丽,生意蔼然,为画流所宗”【15】。传其派者有其侄吕高、吕棠、吕远七,外甥叶双石,弟子肖增、刘俊、胡镇等,受其影响或私淑者有陆镒、车明舆、殷宏、郑石、朱端、童佩、罗素、殷善、殷偕、唐志尹等。其中叶双石,本以画山水知著,偶擅花鸟,其《松梅双鹄图》所绘翎毛、松石皆细致生动,设色明艳,能入其堂奥。

同时期的朱芝垝(?-1511),本为明朝宗室,为三城康穆王,别署“三城王”,唐宪王之子,博通群经,精于绘事,其《竹鹤图》明显为院体一路,设色淡雅而笔致工细,殆受林良影响尤深。
这一时期的宫廷绘画主要表现于花鸟,可以这样说,林良、吕纪的院画,代表了明代宫廷绘画的最高水平。

水墨花鸟尽管在元代已经初见端倪,但真正开启文人水墨写意花鸟的却是以沈周为首的吴门派。

沈周(1427-1509)并不以花鸟见长,他的山水画在明代画史上举足轻重,其写意花鸟同样意义非凡。他从南宋法常(牧溪)处得径,融入元人“墨戏”与淡设色,笔墨凝练而放逸。有论者认为沈周的花鸟画具有里程碑意义,提高了花鸟画在文人画中的地位,其开创之功甚巨,甚至认为在其之后,明清的所谓正派花鸟画皆在他的画风笼罩之下【16】。他的《荔枝白鹅图》并未署款,仅钤朱文方印“启南”,长期以来未受到垂注,后经徐邦达、刘九庵、启功等鉴定,从其画风定其真迹无疑。该图以没骨法画荔枝,施以淡色,白鹅兼工带写,风格秀雅,当为早年杰作。沈周晚年则以水墨写意为主,笔墨稳中求放,简洁清润。

吴门派的另一代表人物文徵明(1470-1559)的花鸟画同样成就卓群。他曾师事沈周,受其影响,而以工致取胜,细秀处突过乃师。擅画山水、花鸟,书法亦自成一家。传世作品中山水、书法居多【17】,花鸟虽少,亦自不俗。《芙蓉图》可作为花鸟画风之代表。该图细致入微,与院体派最显著的不同便是,文氏融入了文人的笔墨情趣,并有题诗曰:“九月江南花事休,芙蓉宛转在中洲。美人唤隔盈盈水,落日还生渺渺愁。露洗玉盘金殿冷,风吹罗带锦城秋。相思□驾兰桡去,满目烟波不自由”,将芙蓉拟人化,表现出一种文人所特有的雅人深致。后有彭年、文伯仁、王安鼎等三人题跋。
文征明传人甚众,能自立

㈣ 教您绘制国画——宋代《花篮图》

身边有很多小伙伴看到我去年临摹的宋代《花篮图》后都在问我怎么画,小伙伴们不要急,所谓作画先学画,了解这幅画的知识才能让大家在绘制《花篮图》时更直观、更了解、更为感悟。

《花篮图》为南宋李嵩所画,少时曾为木工,後被宋徽宗(1101-1126在位)宣和年间画院待诏李从顺收为养子。历任南宋光、宁、理宗朝画院待诏,人物、山水界画、花卉皆长。

存世李嵩花篮图有三,一藏北京故宫博物院,一藏台北故宫博物院,一藏日本,幅上皆款书“李嵩画”,都钤“项子京家珍藏”鉴藏印,表现手法一致,唯花篮编法和篮中花卉有别。藏北京故宫者,篮中为蜀葵、萱花、栀子花、石榴花和夜合花等夏季花卉;藏台北者篮中为茶花、梅花和水仙等冬季花卉;藏日本者篮中为碧桃、海棠等春季花卉。李嵩花篮图当时应该有春、夏、秋、冬四景。而今天教大家的这幅《花篮图》被藏故宫博物院。

首先介绍我用的工具。1、毛毡。2、毛笔(两根大白云,一根狼毫勾线)。3、国画颜料。4、墨水。5、熟宣纸(我用的是仿古熟宣)。6、调色盘以及笔洗(建议调色盘不要用塑料的)。7、画板。8、水胶带。

其次小伙伴们可以去打印店拓印一副纯线描的底稿,接着把熟宣放在拓印的底稿上直接勾线,如果害怕画错也可以先用2B铅笔印着底稿勾出轮廓线再用毛笔勾线(记得毛笔勾线完成后擦掉铅笔线)

然后把画用水胶带绷在画板上,晾干后用墨色分染打底,如图所示。

紧接着就可以分染了!由于画面丰富,分染的颜色多,下面我为小伙伴们例出每个板块的颜色: 花篮颜色 1、赭石+淡墨。2、赭石+胭脂+淡墨。 叶子颜色 1、花青+少量藤黄。2、赭石+墨(叶边) 花朵颜色 1、藤黄。2、大红。3、白。4、酞青蓝。5、藤黄+少量花青(白花打底)6、牡丹红。7、藤黄+胭脂。(以上颜色仅供参考)

小伙伴们在分染叶子的时候注意留出水印,不可贴着叶子中间的茎线走。如图所示。

分染颜色时需要用到两根大白云,一根颜色笔,一根清水笔,清水笔起到过度颜色的作用。我在画工笔画的时候通常一只手抓两只笔,这样倒笔方便,节省时间。不过小伙伴如果不习惯抓两支笔可以抓一只,来回换,注意不要让毛笔掉在画纸上哦~因为国画不同与油画与水粉画,颜色没有覆盖性,也不好清洗,掉在画面上的颜色很难去除掉。

分染需要四五遍,如果觉得颜色不够饱满需要继续分染更多便数,直到颜色饱满为止(现代著名工笔画画家天津美院教授何家英先生在画工笔人物时通常分染十几二十遍,画面非常细致)。

画中间的红色花朵时,最后少不了白色与大红的勾线

最后落款、盖章,拿去装裱。作画时长四周。

欢迎小伙伴们多多评判,如有不足,请多海涵~

㈤ 中国国花是牡丹还是梅花

中国国花是牡丹。

2019年7月15日,中国花卉协会在中国林业网、中国花卉协会网站和“中国花卉协会”内微信公众号发出《投容票:我心中的国花》,向公众征求对我国国花的意向。截至2019年7月22日24时,投票总数362264票。投票结果统计显示,同意牡丹为国花的居首位。

经组织专家研究讨论,中国应确定“一个国花”,确定国花的基本条件:一是起源于中国,栽培历史悠久,适应性强,分布广泛,品种资源丰富;二是花姿、花色美丽大气,能反映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性格特征;三是文化底蕴深厚,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四是用途广泛,具有较高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国花是国家形象和民族精神的象征,是国家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中国社会稳定、经济繁荣、人民幸福,确定国花,时机成熟。

热点内容
一朵梅花心 发布:2025-07-13 05:47:01 浏览:579
红稚莲花语 发布:2025-07-13 05:42:16 浏览:377
木叉插花 发布:2025-07-13 05:37:44 浏览:944
组盆小盆栽 发布:2025-07-13 05:35:00 浏览:411
七夕送孤寡 发布:2025-07-13 05:34:09 浏览:135
今年的七夕又到单身狗怎么过 发布:2025-07-13 05:32:00 浏览:565
樱花奶茶套装 发布:2025-07-13 05:30:33 浏览:425
带光的荷花 发布:2025-07-13 05:28:15 浏览:781
樱花拍摄法 发布:2025-07-13 05:21:54 浏览:871
七夕星合 发布:2025-07-13 05:21:17 浏览: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