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花卉百科 » 郁金香的名篇

郁金香的名篇

发布时间: 2023-06-16 08:06:41

『壹』 李白诗歌的意境、作品、意象

李白诗歌中的花朵意象

关键词:诗人 花朵 意象

内容提要:李白的诗歌中有许多花朵意象。我们在对其作品进行赏析时,不免要对其中所涉及的花朵意象解析。何谓“意象”。意即作者的思想感情,“象”即具体的物象。“意象”就是寓“意”之“象”,是寄托作者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是作者思想感情与具体物象的融合。“意”与“象”的关系,就是“情”与“景”的关系,“心”与“物”的关系,“神”与“形”的关系。移情于景,存心于物,凝神于形,寓意于象,皆成“意象”。所以,了解李白诗歌中的花朵意象是赏析李白诗歌的关键。

引言
李白天性自然。喜好以自然界的客观意象来表达感情。如:鸟类,花朵类。古人以为意是内在上午抽象的心意,象是外在的具体的物象;意源于内心并借助象来表达,象其实是意的寄托物。中国传统诗论实指寓情于景,以景托情,情景交融的艺术处理技巧。诗歌创作的过程是一个观察,感受,酝酿,表达的过程。作者对外界事物心有所感,便将之寄托给一个所选定的具象,使之融入作者自己的感情色彩,并制造出一个特定的艺术天地,使读者在阅读诗歌时能根据这个艺术天地在内心进行地二次创作,在还原诗人所见所感的基础上渗透自己的感情色彩。
本文试图以我所接触到的李白诗歌中的花朵意象为考察对象,将表现同一种思想感情的花朵意象分六类作一梳理。

一类是用花朵意象表达对祖国山水,生活的热爱。如《访戴天山道士不遇》:“犬吠水声中,挑花带露浓。”桃花一般用来比喻很美或美人。白居易赞道:“闲折两枝握在手,细看不似人们有。花中此物是西施,芙蓉芍药皆嫫母。”故又“花中西施”的美名。诗人的“桃花带露浓”则是通过视觉上的感观,用一“浓”字写出了蕴于日常生活中的美。正是: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一朵普通的桃花,由于诗人有一颗热爱生活的心,便能发掘出它的色“浓”。《望庐山五老峰》:“庐山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芙蓉:荷花的别称。荷花并非五片花瓣,而五老峰也没有“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环境。二者似乎联系不起来,诗人却能通过自己的感受把连峰际天的五老峰,形容为“青天削出金芙蓉”。形象生动,别具一格。《夜下征虏亭》:“山花如绣颊,江火似流莹。”山花:顾名思义,就是山坡上的花,本不应受到注意,诗人却将它比做“绣颊”,正是由于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加上视觉的冲击,才形成这种比中带兴的写法。诗中生动的比喻,流畅的语言,形象的描绘了江中夜景,体现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越女词五首》其三):“笑入荷花去,佯羞不出来。”荷花以“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被誉为“花中君子”。是美的象征和化身,也用来比喻女子的美貌。诗人采用“赋”的手法,铺陈叙述,勾出江南水乡的独特风光。风格清新活泼,有浓厚的民歌色彩。《北风行》:“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飘落轩辕台。”这首诗中,诗人用“比”的手法,将雪花比喻成“席”,夸张到了极点,体现了诗人豪迈的风格。是夸张的典范,比喻的佳句。《山中问答》:“桃花流水杳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这首诗采用“赋”的方式,以问答形式,抒发隐居读书的情意,清新自然。桃花最早成为象征文人隐逸的理想境界,便是晋带陶渊明笔下与世隔绝的桃花源。这里的人与世无争,在自然美景中其乐融融,“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成了世代隐逸文人的精神家园,也成就了“桃花源情结”桃花在历代文人的吟咏中演绎成典型的诗歌意象,它是春天的象征,美人的象征,理想桃源的象征。(《秋浦歌十七》其十一):“水急客舟疾,山花拂面香。”诗人用“兴”抒发对自然的热爱,普遍的山花也有它的芳香,情景交融。(《秋浦歌十七》其十二):“耐可乘明月,看花上酒船。”夜色中,哪里有花迹可寻?这非赋,非比,非兴的手法,将想象与现实结合在一起,生活气息浓厚,富有民歌色彩。《扶风豪士歌》:“东方日出啼早鸦,城门人开扫落花。”诗人用“赋”,抓住日常生活极普通的事物进行描绘,以景抒情又赋景以情。《荆门浮舟望蜀江》:“正是桃花流,依然锦江色。”,“雪照聚沙雁,花飞出谷莺。”桃花在诗歌意象中是春天的象征。本文运用“赋”的手法,描绘蜀江春水的秀丽景色和乘舟泛游的情趣,形象生动,感情热烈,流露出诗人愉悦的心情。(《宫中行乐词八首》其二):“柳色黄金嫩,梨花白雪香。”诗人从颜色上着手,强调视觉与味觉。(《少年行二首》其二):“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落花:从草木上掉下来的花瓣。落:本指植物的花,叶往下掉。诗人用“赋”,不表其“残”意,用“笑入”一词,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慷慨给予心花怒放,对人间赏心悦目之事饱含激情。《寻雍尊师隐居》:“花暖青牛卧,松高白鹤眠。”诗人从视觉和温觉(冷和热)出发,赋写花,一个“暖”字饱含无限韵味,静中有动,动中有静,静美的境界活脱而出。
李白性格爽朗,率真,所以他的诗歌感情真挚,饱满,他一向反对雕章琢句,所谓“自从建安来,绮丽不足珍”(《古风》其一),他努力学习民歌,深得民歌自然天成之风致。他的诗歌语言,平易真实,毫无矫揉造作之处,就象他自己所说的“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另一类是用花朵意象比托羁旅行役,作客他乡的愁苦心绪。如《塞下曲六首》其一:“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诗人用赋,兴,描写了五月天山的寒冷,一个“寒”字不仅写出了诗人的温觉,也显示了客观环境的冷酷。《塞下曲六首》其五:“边月随弓影,胡霜拂剑花。”“月光伴随着弓影,霜花拂着剑锋。”这首诗中,描写战士夜行军的情状。将胡霜比做剑花,抒发了行疫之苦。《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兴来携妓恣经过,其若扬花似雪何!”扬花:农作物开花后飘散花粉。诗人用“比,兴”手法将往日的情节一一浮现。(《秋浦歌十七》其六):“愁作秋浦客,强看秋浦花。”诗人用“兴”,抒发作客他乡的愁苦心绪。《宣城还见杜鹃花》:“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月三春忆三巴。”杜鹃:①鸟类,也称“杜宇”,“布谷”,“子规”等,②一种植物,也称“映山红”。历来是对思乡的寓意象征。此诗赋,兴结合,描写诗人在宣城见杜鹃花,触景生情,联想到在蜀常见的杜鹃鸟,引起了他对蜀中故地的回忆和眷恋。此诗歌音节之美妙自然,犹如天籁。诗人强烈的思乡情,也只有通过这种婉转缠绵的音节才能表达出来。《鹦鹉洲》:“烟开兰叶香风暖,岸夹挑花锦浪生。”这首诗赋写鹦鹉洲的艳丽春景,以桃花象征很美的春天。却抒发了自己饱经颠沛流离之苦的孤寂心情。


第三类是以花朵意象影射黑暗势力,比拟奸佞之徒,庸碌无能之辈,或通过反衬来比喻贤能。如(《送裴十八图南归嵩山二首》其一):“风吹芳兰折,日没鸟雀喧。”兰花风姿素雅,花容端庄,幽香清远,历来作为高尚人格的象征。本诗以芳兰比做贤才,对唐玄宗的宠信奸佞,谗害贤能,作了有力揭露。《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扬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扬花落尽,杜鹃正在悲鸣。这首诗用比兴手法,对王昌龄的不幸遭遇,表深切的关注和同情。《桃花开东园》(《古风》其四十七):“桃花开东园,含笑夸白日。”……岂无佳人色?但恐花不实。”这首诗用比兴体,借鲜艳妩媚,华而不实的桃花,巧妙地讽刺那些逢迎拍马,一时得宠的达贵。《西上莲花山》(《古风》其十九):“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芙蓉:荷花的别称。多年生草本植物,生长在浅水中,地下茎称藕,子实称莲子,花叶供人观赏。荷花花朵艳丽,清香远溢,碧叶翠盖,十分高雅。周敦颐之名篇《爱莲说》称其“出污泥而不染”,将其视为清白,高洁的象征。美的化身。这首诗以芙蓉为中心虚构一虚无仙境,安宁,美好。衬托中原地带叛军横行,人民遭难的惨酷景象,对安史之乱的强烈谴责。


第四类是以花朵意象拟指爱情欢合与朋情友谊。如(《长相思》其一):“美人如花隔云端。”诗人用“比”的手法,将美人比做花,这是一首刻划相思之苦的抒情诗,形容与所念之人如隔云端,相思而不能想见,反映了诗人被迫离京后的心情。(《相思》其二):“日色欲尽花含烟,月明如素愁不眠。”诗人用“赋”描绘了黄昏时刻花的景貌,抒发了相思劳苦之状。景愈美而心愈衰,反衬同陪衬一样能起到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清平调词三首》其一):“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褴露华浓。”,诗人用比拟,将“云”,“花”赋以鲜活的生命。(《清平调词三首》其二):“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用“一枝红艳”借代作花,从视觉上来看,花红。从嗅觉上,花香。(《清平调词三首》其三):“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这组诗歌前两首写名花美人,虚虚实实,实实虚虚,时而花喻美人,时而美人比花。第三首总明所咏“名花倾国”,写花写人都极其传神,堪称生花妙笔。《金陵酒肆留别》:“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这诗以赋的手法,直接描写生活场景。这是李白离金陵东游扬州是留赠友人的一首话别诗。杨柳在诗歌意象中象征惜别,离别。本诗也借柳花一表惜别之意。《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这首诗采用比的手法,将烟花象征春天艳丽的景色。表达作者对友人依依不舍的惜别心情。《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扬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这首诗用比兴手法,对王昌龄的不幸遭遇,表深切的关注和同情。


第五类是以花朵意象比拟对时光易逝的思索。如《鲁郡尧祠送窦明府薄华还西京》:“绿珠楼下花满园,今日曾无一枝在!”这首诗亦赋亦兴,先以普通的口吻叙述一代美女绿珠楼下的花园。而后抒发时光易逝的感伤。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与人生哲理的思索。时光流逝,名淑的青春,都随岁月消逝了。对于绝代名淑光彩沉埋的感慨,隐含着对于一切美好生命无法永存的叹息与思索。《醉后赠从甥高镇》:“江东风光不借人,枉杀落花空自春。”落花:形容残春的景象,这首诗赋写江东此时风光明媚,可惜即将消逝,以落花象征残春。表达了对时光易逝的哀伤。《登金陵凤凰台》:“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这首诗中,赋,兴结合,诗人抒发兴废盛衰之叹,人世无常,逝者如斯。


第六类是以花朵意象表现诗人豪放洒脱的性格与崇高的理想。如(《东鲁门泛舟二首》其二):“水作青龙盘石堤,桃花夹岸鲁门西。”这首诗以赋的方式描写诗人月夜泛舟的情趣,概括了许多自然物独特的形态,反映了诗人豪迈洒脱的风貌。《山中与幽人对酌》:“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复一杯。我醉欲眠君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以赋的方式叙写在山间与幽人对酌的事件。短短四句诗,把一个天真,倜傥不羁的诗人形象给活画了出来。《客中作》:“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郁金香:一种多年生的名贵观赏植物,花朵非常艳丽,唐代传入中国。(郁金香是无魂之花,而蔷薇和百合仿佛能见其精神。),在这首诗中,郁金香是美酒的代称。诗人采用“赋”法,铺陈叙事,却将诗人洒脱的情怀,忘掉人生忧戚的境界,流于字里行间。《下途归石门旧居》:“石门流水遍桃花,我亦曾到秦人家。”本诗以桃花暗喻“桃花源”,整首诗也流露出一种隐逸的思想,表明诗人已认识到求仙访道和追求富贵荣华的虚无。《庐山遥寄卢侍御虚舟》:“遥见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本诗以芙蓉象征美,神圣贞节的风貌,表明诗人在湖光山色的描绘中,寄托经历挫折后希望超脱现实的精神。《梦有天姆吟留别》:“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依石忽已瞑。”这首诗用赋,写千岩万转的山路,及忽明忽暗,若隐若现的花,刻画出想象中的天姥山奇丽明媚的景象,也隐喻了自己追求光明,摆脱困境的愿望。构思奇特,语言夸张多变,通过梦境的描绘。

结束语
由于作者的处境,心情,视角不同,不同的色调的花也可以表示同一意思。也就是说,“意”同而“象”异,“意象”就不相同。即相同或相似的情思可以寄托于不同的物象,构成具有独创性的意象。例如,那些同样是写“花”的名句,选取的物象就可以各不相同,诗人将自己感受感悟到的情思投射于天地万物间所有宜于投射的客观物象,将自己获得的审美经验寄托于天地万物间所宜于寄托的客观物象。这就是意象。换句话说,意象就是诗歌中浸染了作者感情的东西。我们鉴赏时,必须先明确,作者是要通过意象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感情的。另外,还必须明白我们传统的审美习惯,“望月怀远”“伤春悲秋”“见流水则思年华易逝”“梧桐细雨则凄楚悲凉”等。总之,意象是诗歌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理解诗意,诗的结构和效果的重要线索。同样,我们赏析李白诗歌时,领会其诗歌中的花朵意象的意境也是必要的。

参考书目:《唐诗的美学阐释》,李浩著,安徽大学出版社;

《现代汉语词典》南方出版社 2003

《李白诗》,(唐)李白著,商务印书馆1928。

《李太白全集》,李白著,中华书局1977;

《李白诗选》,(唐)李白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

《李白诗选注》,(唐)李白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贰』 诗人李白,王伟的古诗

李白的诗
七绝•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尽,轻舟已过万重山。

七绝•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五古•咏苎萝山
西施越溪女,出自苎萝山。
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颜。
浣纱弄碧水,自与清波闲。
皓齿信难开,沉吟碧云间。
勾践徵绝艳,扬蛾入吴关。
提携馆娃宫,杳渺讵可攀。
一破夫差国,千秋竟不还。

七绝•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山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五绝•夜宿山寺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乐府•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七绝•望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五绝•独坐敬亭山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七绝•客中行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七律•登金陵凤凰台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
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五律•送友人下蜀
见说蚕丛路,崎岖不易行。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
芳树笼秦栈,春流绕蜀城。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君平。

五律•秋登宣城谢眺北楼
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乐府•塞下曲六首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天兵下北荒,胡马欲南饮。
横戈从百战,直为衔恩甚。
握雪海上餐,拂沙陇头寝。
何当破月氏,然后方高枕。

骏马似风飙,鸣鞭出渭桥。
弯弓辞汉月,插羽破天骄。
阵解星芒尽,营空海雾消。
功成画麟阁,独有霍嫖姚。

白马黄金塞,云砂绕梦思。
那堪愁苦节,远忆边城儿。
萤飞秋窗满,月度霜闺迟。
摧残梧桐叶,萧飒沙棠枝。
无时独不见,流泪空自知。

塞虏乘秋下,天兵出汉家。
将军分虎竹,战士卧龙沙。
边月随弓影,胡霜拂剑花。
玉关殊未入,少妇莫长嗟。

烽火动沙漠,连照甘泉云。
汉皇按剑起,还召李将军。
兵气天上合,鼓声陇底闻。
横行负勇气,一战净妖氛。

五律•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境,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七绝•军行
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
城头铁鼓声犹震,匣里金刀血未干。
七绝•题北榭碑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五律•赠孟浩然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送别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送张五归山

送君尽惆怅,复送何人归。
几日同携手,一朝先拂衣。
东山有茅屋,幸为扫荆扉。
当亦谢官去,岂令心事违。

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一做送别)

圣代无隐者,英灵尽来归。
遂令东山客,不得顾采薇。
既至君( 一作金) 门远,孰云吾道非。
江淮度寒食,京洛( 一作兆) 缝春衣。
置酒临长道( 一作长安道,一作长亭送),同心与我违。
行当浮桂棹,未几拂荆扉。
远树带行客,孤村城当落晖。
吾谋适不用,勿谓知音稀。

蓝田山石门精舍

落日山水好,漾舟信归风。
探奇( 一作玩寄) 不觉远,因以缘( 一作寻) 源穷。
遥爱云木秀( 一作翠),初疑( 一作言) 路不同。
安( 一作谁) 知清流转,偶与前山通。
舍舟理轻策,果然惬所适。
老僧四五人,逍遥荫松柏。
朝梵林未( 一作方) 曙,夜禅山( 一作心) 更寂。
道心及( 一作友) 牧童,世事问樵客。
暝宿长林( 一作井) 下,焚香卧瑶席。
涧芳袭人衣,山月映石壁。
再寻畏迷误,明发更登历。
笑谢桃源人,花红复来觌。

青溪

言入黄花川,每逐青溪水。
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
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
漾( 一作演) 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
我心素已闲,清川( 一作明) 淡如此。
请留盘石上,垂钓将已矣。

崔濮阳兄季重前山兴

秋色有佳兴,况君池上闲。
悠悠西林下,自识门前山。
千里横黛色,数峰出云间。
嵯峨对秦国,合沓藏荆关。
残雨斜日照,夕岚飞鸟还。
故人今尚尔,叹息此颓颜。

李处士山居

君子盈天阶,小人甘自免。
方随练金客,林上家绝【山献】(1)。
背岭花未开,入云树深浅。
清昼犹自眠,山鸟时一啭。

注(1):此字左右结构,左为"山"旁,右为"献"字。

渭川田家

斜阳( 一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 一作僮朴), 倚杖候荆扉。
雉【日句】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 一作立),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注(1)"此字为左右结构。左为"日"旁,右为"句"字。

新晴野( 一作晚) 望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
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
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西施咏

艳色天下重,西施宁( 一作又) 久微。
朝乃( 一作为) 越溪女,暮( 一作暝) 作吴宫妃。
践日岂殊众,贵来方悟稀。
邀( 一作要) 人傅香( 一作脂) 粉,不自著罗衣。
君宠益娇态,君怜无是非。
当( 一作常) 时浣纱伴,莫得同车归。
持谢(寄言)邻家子(女),效颦安可希?

李陵咏
注:时年十九

汉家李将军,三代将门子。
结发有奇策,少年成壮士。
长驱塞上儿,深入单于垒。
旌旗列相向,箫鼓悲何已。
日暮沙漠陲,战声烟尘里。
将令骄虏灭,岂独名王侍。
既失大军援,遂婴穹庐耻。
少小蒙汉恩,何堪坐思此。
深衷欲有报,投躯未能死。
引领望子卿,非君谁相理。

老将行

少年十五二十时,步行夺得( 一作取) 胡马射。
射杀中山(山中 山阴)白额虎,肯数邺下黄须儿。
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
汉兵奋迅如霹雳,虏骑崩腾畏蒺藜。
卫青不败由天幸,李广无功缘数奇。
自从弃置便(更)衰朽,世事磋砣成白首。
昔时飞箭( 当作雀) 无全目,今日垂杨生左肘。
路傍时卖故侯瓜,门前学种先生柳。
苍( 一作茫) 茫古木连( 一作迷) 穷巷,寥( 一作辽) 落寒山对虚牖。
誓令疏勒出飞泉,不似颖川空使酒。
贺兰山下阵如云,羽檄交驰日夕闻。
节使山河募年少,诏书五道出将军。
试拂铁衣如雪色,聊持宝剑动星文。
愿得燕弓射大将,耻令越甲鸣吴君( 一作吾军)。
莫嫌旧日云中守,犹堪一战取( 一作立) 功勋。

桃源行
时年十九

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去( 一作古) 津。
坐看红树不知远,行尽青溪不见人。
山口潜行始隈□(1),山开旷望旋平陆。
遥看一处攒云树,近入千家散花竹。
樵客初传汉姓名,居人未改秦衣服。
居人共住五陵源,还从物外起田园。
月明松下房栊静( 一作净),日出云中鸡犬喧。
惊( 一作忽) 闻俗客争来集,竞引还家问都( 一作乡) 邑。
平明闾巷扫花开,薄暮渔樵乘水入。
初因避地去人间,及至(更闻)成仙遂(去)不还。
峡里谁知有人事,世中遥望空云山。
不疑灵境难闻见,尘心未尽思乡县。
出洞无论隔山水,辞家终拟长游衍。
自谓经过旧不迷,安知峰( 一作岑) 壑今来变。
当时只记入山深,青溪几曲( 一作度) 到云林。
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辩仙源何处寻。

注(1):此字左右结构。左为"阝"旁,右为"奥"字。

洛阳女儿行
时年十六,一作十八

洛阳女儿对门居,才可容颜十五余。
良人玉勒乘骢马,侍女金盘脍鲤鱼。
画阁朱楼尽相望,红桃绿柳垂檐向。
罗帷送上七香车,宝扇迎归九华帐。
狂夫富贵在青春,意气骄奢剧季伦。
自怜碧玉亲教舞,不惜珊瑚持与人。
春窗曙灭九微火,九微片片飞花琐。
戏罢曾无理曲时,妆成只是薰香坐。
城中相识尽繁华,日夜经过赵李家。
谁怜越女颜如玉,贫贱江头自浣纱?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氵爰】。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冬晚对雪忆胡居( 一作处) 士家

寒更传晓箭( 一作催唱晓),清镜览( 一作减) 衰颜。
隔牖风惊竹,开门( 一作帘) 雪满山。
洒空深巷静,积素广庭闲。
借问哀安舍, 口(1)然尚闭关。

注:此字读如“肖”。形如“修”字,惟右半为略有不同,“反文”旁下为“羽
”字。

酬虞部苏员外过蓝田别业不见留之作

贫居依谷口,乔木带荒村。
石路往回驾,山家谁候门?
渔舟胶冻浦,猎火烧( 一作绕) 寒原。
唯有白云外,疏钟闻夜猿。

酬比部杨员外暮宿琴台朝跻书阁率尔见赠之作

旧简拂尘看,鸣琴候( 一作俟) 月弹。
桃源( 一作花) 迷汉姓,松树( 一作径) 有秦官。
空谷归人少,青山背日寒。
羡君栖隐处,遥望白云端。

酬张少府

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
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君( 一作若) 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送梓州李使君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 一作乡音听) 杜鹃。
山中一夜( 一作半 )雨,树杪百重泉。
汉女输潼( 一作棕) 布,巴人讼芋田。
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贤。

登裴秀才迪小台作

端居不出户,满目望( 一作空) 云山。
落日鸟边下,秋原人外闲。
遥知远林际,不见此檐间。
好客多乘月,应门莫上关。

过香积寺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过感化寺昙兴上人山院

暮持筇竹杖,相待虎溪头。
催客闻山响,归房逐水流。
野花丛发好,谷鸟一声幽。
夜坐空林( 一作村) 寂,松风直似秋。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终南别业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 一作只) 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归嵩山作

清( 一作晴) 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
流水如有意,暮禽( 一作云) 相与还。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
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

终南山

太乙近天都,连山( 一作天)到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 一作浦) 问樵夫。

辋川闲居

一从归白社,不复到青门。
时倚檐前树,远看原上村。
青菰临水映,白鸟向山翻。
寂寞於陵子,桔槔方灌园。

春园即事

宿雨乘轻屐,春寒著弊袍。
开畦分白水,间柳发红桃。
草际成棋局,林端举桔槔。
还持鹿皮几,日暮隐蓬蒿。

观猎

风劲( 一作动) 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草枯鹰眼急,雪尽马啼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回看射雕( 一作落雁 一作失雁) 处,千里暮云平。

汉江临泛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 一作风日好),留醉与山翁( 一作公)。

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吏( 作骑),都护在燕然。

送李太守赴上洛

商山包楚邓,积翠蔼沉沉。
驿路飞泉洒,关门落照深。
野花开古戍,行客响空林。
板屋春多雨,山城昼欲阴。
丹泉通虢略,白羽抵荆岑。
若见西山爽,应知黄绮心。

积雨辋川庄作

积雨空林烟火迟。
蒸藜炊黍饷东口(1)。
漠漠水田飞白鹭。
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
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席罢。
海鸥何事更相疑。

注(1):此字形如"甾",然其上有"艹"旁也。

辋川集(二十首) 并序
余别业在辋川山谷,其游止有孟城坳、华子冈、文杏馆、斤竹岭、鹿柴、木兰
柴、茱萸泮、宫槐陌、临湖亭、南【土宅】、欹湖、柳浪、栾家濑、金屑泉、白
石滩、北【土宅】、竹里馆、辛夷坞、漆园、椒园等,与裴迪闲暇,各赋绝句云
尔。

孟城坳

新家孟城口,古木余衰柳。
来者复为谁?空悲昔人有。

华子冈

飞鸟去不穷,连山复秋色。
上下华子冈,惆怅情何极!

文杏馆

文杏裁为梁,香茅结为宇。
不知栋里云,去作人间雨。

斤竹岭

檀栾映空曲,青翠漾涟漪。
暗入商人路,樵人不可知。

鹿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木兰柴

秋山敛余照,飞鸟逐前侣。
彩翠时分明,夕岚无处所。

茱萸泮

结实红且绿,复如花更开。
山中倘留客,置此芙蓉( 一作茱萸) 杯。

宫槐陌

仄径荫宫槐,幽阴多绿苔。
应门但迎扫,畏有山僧来。

临湖亭

轻舸迎上( 一作仙) 客,悠悠湖上来。
当轩对樽酒,四面芙蓉开。

南【土宅】

轻舟南【土宅】去,北【土宅】淼难即。
隔浦望人家,遥遥不相识。

欹湖

吹箫凌极浦,日暮送夫君。
湖上一回首,山青卷白云。

柳浪

分行皆绮树,倒影入清漪。
不学御沟上,春风伤别离。

栾家濑

飒飒秋雨中,浅浅石溜泻。
跳波自相溅,白鹭惊复下。

金屑泉

日饮金屑泉,少当千余岁。
翠凤翔文螭,羽节朝玉帝。

白石滩

清浅白石滩,绿蒲向堪把。
家住水东西,浣纱明月下。

北【土宅】

北【土宅】湖水北,杂树映朱栏。
逶迤南川水,明灭青林端。

竹里馆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辛夷坞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漆园

古人非傲吏,自阙经世务。
偶寄一微官,婆娑数株树。

椒园

桂尊迎帝子,杜若赠佳人。
椒浆尊瑶席,欲下云中君。

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

鸟鸣涧

人间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莲花坞

日日采莲去,洲长多暮归。
弄篙莫溅水,畏湿红莲衣。

鸬鹚堰

乍向红莲没,复出清蒲扬。
独立何【衤离】【衤徙】,衔鱼古查上。

上平田

朝耕上平田,暮耕上平田。
借问问津者,宁知沮溺贤?

萍池

春池深且广,会待轻舟回。
靡靡绿萍合,垂杨扫复开。

送别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相思

红豆生南国,秋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山中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田园乐七首(选二)

山下孤烟远村,天边独树高原。
一瓢颜回陋巷,五柳先生对门。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春烟。
花落家僮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少年行四首



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
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



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
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一身能擘两雕弧,虏骑千重只似无。
偏坐金鞍调白羽,纷纷射杀五单子。



汉家君臣欢宴终,高议云台论战功。
天子临轩赐侯印,将军佩出明光宫。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注:时年十七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渭城曲
(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氵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送沈子福归江东

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叁』 .关于离别的古诗.要求带注释和赏析

1、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作者】李白【朝代】唐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白话翻译:

老朋友向我频频挥手,告别了黄鹤楼,在这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去扬州远游。

友人的孤船帆影渐渐地远去,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只看见一线长江,向邈远的天际奔流。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寓离情于写景。首句点出送别的地点:一代名胜黄鹤楼;二句写送别的时间与去向:“烟花三月”的春色和东南形胜的“扬州”;三、四句,写送别的场景:目送孤帆远去;只留一江春水。

诗作以绚丽斑驳的烟花春色和浩瀚无边的长江为背景,极尽渲染之能事,绘出了一幅意境开阔、情丝不绝、色彩明快、风流倜傥的诗人送别画。此诗虽为惜别之作,却写得飘逸灵动,情深而不滞,意永而不悲,辞美而不浮,韵远而不虚。

2、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作者】杨万里【朝代】宋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白话翻译:

六月里西湖的风光景色到底和其他时节的不一样:那密密层层的荷叶铺展开去,与蓝天相连接,一片无边无际的青翠碧绿;那亭亭玉立的荷花绽蕾盛开,在阳光辉映下,显得格外的鲜艳娇红。

赏析:

这两首诗通过描写六月西湖的美丽景色,曲折地表达对友人林子方的眷恋之情。其中第二首广为传诵。其首二句以“毕竟”二字领起,一气而下,既协调了平仄,又强调了内心在瞬间掠过的独特感受。

然后顺理成章,具体描绘这使他为之倾倒与动情的特异风光,着力表现在一片无穷无尽的碧绿之中那红得“别样”、娇艳迷人的荷花,将六月西湖那迥异于平时的绮丽景色,写得十分传神。诗的后两句是互文,文义上交错互见,使诗句既意韵生动,又凝练含蓄。

3、赠汪伦

【作者】李白【朝代】唐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白话翻译:

我正乘上小船,刚要解缆出发,忽听岸上传来,悠扬踏歌之声。

看那桃花潭水,纵然深有千尺,怎能及汪伦送我之情。

赏析:

此诗前两句描绘李白乘舟欲行时,汪伦踏歌赶来送行的情景,朴素自然地表达出汪伦对李白那种朴实、真诚的情感。

后两句先用“深千尺”赞美桃花潭水的深湛,紧接“不及”两个字笔锋一转,用衬托的手法,把无形的情谊化为有形的千尺潭水,生动形象地表达了汪伦对李白那份真挚深厚的友情。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想象丰富奇特,虽仅四句二十八字,却是李白诗中流传最广的佳作之一。

4、客中行 / 客中作

【作者】李白【朝代】唐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白话翻译:

兰陵美酒甘醇,就像郁金香芬芳四溢。兴来盛满玉碗,泛出琥珀光晶莹迷人。

主人端出如此好酒,定能醉倒他乡之客。最后哪能分清,何处才是家乡?

赏析:

第一句从酒的质量来赞美酒,第二句进一步从酒器、酒的色彩烘托出酒的可爱。后两句说因美酒而流连忘返,乃直抒胸臆之语,含义深长,耐人寻味。

全诗语意新奇,形象洒脱,一反游子羁旅乡愁的古诗文传统,抒写了身虽为客却乐而不觉身在他乡的乐观情感,充分表现了李白豪迈不羁的个性和李诗豪放飘逸的特色,并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盛唐时期的时代气氛。

5、别云间

【作者】夏完淳【朝代】明

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

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白话翻译:

三年为抗清兵东走西飘荡,今天兵败被俘作囚入牢房。

无限美好河山失陷伤痛泪,谁还敢说天庭宽阔地又广。

已经知道黄泉之路相逼近,想到永别故乡实在心犯难。

鬼雄魂魄等到归来那一日,灵旗下面要将故乡河山看。

赏析:

此诗起笔叙艰苦卓绝的飘零生涯,承笔发故土沦丧、山河破碎之悲愤慨叹,转笔抒眷念故土、怀恋亲人之深情,结笔盟誓志恢复之决心。既表达了此去誓死不屈的决心,又对行将永别的故乡流露出无限的依恋和深切的感叹。 全诗思路流畅清晰,感情跌宕豪壮。格调慷慨豪壮,读来令人荡气回肠。

热点内容
2017樱花 发布:2025-07-14 05:20:47 浏览:698
古诗词中梅花的别称 发布:2025-07-14 05:20:01 浏览:692
什么称花卉 发布:2025-07-14 05:12:40 浏览:269
衡阳樱花日语 发布:2025-07-14 05:02:59 浏览:589
为什么盆栽的花不好养 发布:2025-07-14 04:57:39 浏览:998
七夕点心 发布:2025-07-14 04:49:48 浏览:914
军嫂的七夕 发布:2025-07-14 04:32:44 浏览:646
又见樱花开阅读答案 发布:2025-07-14 04:32:37 浏览:189
樱花做食品 发布:2025-07-14 04:13:29 浏览:326
百合花寿命 发布:2025-07-14 04:04:51 浏览: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