栀子花发虫图片大全
『壹』 栀子花上长了些白色的好像是虫子,请问这是什么虫子,怎么消灭!
栀子花最大的虫害就是白粉虱,如果发现在栀子花的花梢上有一些白色的小飞虫出没,不难分辨,那便是白粉虱;其虫害主要聚集在植株的新梢上,成虫与幼虫都积聚在叶片的背面上以吸取叶汁为食;情况严重时还会引发植株发生烟煤病,所以一旦发现一定要及时的将其消灭掉,才能保全植株。哪有哪些方法不但不影响植株的花朵,还能有效的消灭虫害呢?以下几个小方法你值得拥有。
一、白粉虱是什么
白粉虱在高湿润阳光不强的地方能够快速的繁殖生长,并且虫卵还是成堆散产的,数量极多,会随着植株的生长不断的向嫩叶上繁殖,其辨认度很高,具有极高的迁分能力,所以此类虫害不仅仅只是栀子花植株的虫害,还是大多数地区,植株的一大烦恼之害。其防治要从虫卵开始消灭,才能有效的将其根治。
二、杀虫小方法
1.吹风法。由于白粉虱的翅膀不长,虫型也不大,小身板是无法承受大风的冲击的,这也是最环保的一个方法;选择一个天气比较温和的时候,将栀子花盆栽搬移到室外宽阔处,吹风自然是需要风了,没有自来风,那么我们就制造一个风,拿出家中的吹风筒,温度调到最低的程度,向着植株的叶片从下往上的吹风;白粉虱自然是无法立足的了。在平时的养护中,尽量的保持着环境通风性良好,才能避免白粉虱的生长繁殖。
2.药杀法。见效最快的方法就是药杀法了,尤其是针对虫害已经繁殖到植株的大面积部分,此类方法一喷见效,可以用简单的杀虫剂,也可以自己调配一些敌虫液,浓度要控制好,不能太高,要不然不小心会伤害到植株的叶片的;药剂的喷洒要少量多次,一般情况下是一个月三四次即可,如此才能将其完全消灭。
3.粘虫法。大面积虫害的消灭法是第二点的药杀法,那如果是小面积的虫害,该如何消灭呢?那就用粘虫法吧,这是比较有针对性的方法。小面积的虫害用粘虫板将叶背上的白粉虱粘除,如果虫害过多,那你用这个方法就有得忙了,完全是粘不过来的。所以要根据植株上具体的虫害数量选取不同的防治方法。
4.蚊香法。蚊香不止能用于熏除蚊子,对植株的虫害同样能够起到效果,可以将蚊香点燃后放在栀子花植株的正下方,让烟熏走或者熏死白粉虱;如果你想要更加有效的熏死白粉虱的话,可以用一个能够套住整棵植株的透明袋子套住植株,如果在其上面戳几个小小的洞口,方便植株呼吸,然后点燃蚊香放入套住植株的袋子里面,等到蚊香完全的燃完,你会发现在袋子的下方躺着很多的白粉虱。
白粉虱是栀子花的一大虫害,如果不及时将其消灭,后果不堪想象;希望以上所说的这几个方法能够高效的帮助你们解决虫害问题。
『贰』 栀子花长虫子了,叶子背面全是青绿色的小虫子,到处乱爬,求问这是什么虫子,该怎么办,还有我是养在花盆
这种虫会传染给其它花叶上的,我们这里叫幼虫,农药店有的卖这种虫的除虫剂,买回来喷一下有虫子的地方就好了。
『叁』 栀子花新叶上貌似长虫了,请问这是什么虫,怎么治
介壳虫:栀子花在冬季室内通风不良及温湿度过高时,容易发生介壳虫危害,并伴有煤烟病发生。介壳虫可用竹签或小刷刮除,也可用20号石油乳剂加100~150倍水进行喷雾防治。煤烟病可用清水擦洗,或用多菌灵1000倍液进行喷洒防治。
蚜虫 :蚜虫又名粘虫,一年四季均有发生,一般在气温39℃左右繁殖最快。蚜虫的种类很多,通常有绿、黄、黑、茶色之别,为害月季、石榴、菊花、栀子等花卉。它们更多聚集在植株的芽、嫩叶或嫩枝上。无休止吮吸着汁液,为害芽心和花瓣。被害的植株枝叶发黄变形,花蕾败坏,花期缩短,花容减色,严重时会使植株萎蔫死亡。防治方法:
(1)用鲜辣椒或干红辣椒50克,加水30-50克,煮半小时左右,用其滤液洒受害植物有特效。
(2)用洗衣粉3-4克,加水l00克,搅拌成溶液后,连续喷2-3次,防治效果达100%。
(3)用“风油精”加水600-800倍溶液,用喷雾器对害虫仔细喷洒,使虫体上沾上药水。杀灭蚜虫及介壳虫等害虫的效果都在95%以上,而对植株不会产生药害。
(4)将洗衣粉、尿素、水按1:4:100的比例,搅拌成混合液后,用其喷洒植株,可以收到灭虫、施肥一举两得之效。
『肆』 栀子花的新芽上全是白色的小虫,近期的花骨朵都掉了,下部叶片发黄,请问是什么虫(如图)怎么办啊
这是蚜虫哦。要赶紧用药,不然花会死掉的。
有一个比较好用的土方法,你家里应该有喷水器或者花洒,把肥皂放在清水里揉搓,直到清水里融入足够的肥皂,然后把肥皂水喷洒到枝叶上,过几个小时,再用清水冲刷一次,就会发现蚜虫都死了,都会被冲掉。很有效哦。
如果满意请采纳哦。
『伍』 这是我在栀子花中发现的,这是什么虫子啊怎么消除它
蜗牛和蛞蝓同属软体动物门、腹足纲、柄眼目,主要为害叶菜类、瓜果类及豆类蔬菜,蔬菜在幼苗期被害较重,受害叶片成孔洞或缺刻状,植株被其排出的粪便及粘液所污染,易诱发病害,严重影响蔬菜品质。
为害蔬菜的蜗牛俗称蜒蚰螺、小田螺、水牛等,常见种类有灰巴蜗牛和同型巴蜗牛;蛞蝓俗称软蜗牛、鼻涕虫等,常见种类有双线嗜粘液蛞蝓、野蛞蝓和黄蛞蝓。蜗牛与蛞蝓常混合发生危害。
1 田间识别
1.1 为害特点
初孵幼贝为害时仅食叶肉,留下表皮,稍大后用齿舌刮食叶、茎,造成孔洞或缺刻,严重者将苗咬断,造成缺苗断垄,近似于甘蓝夜蛾和菜青虫为害症状,但爬行过的地方有白色粘液带。
1.2 形态特征
蜗牛有一个螺旋贝壳,爬行时以头足和腹伸出壳外,遇到不适,头足即缩入壳内,分泌粘液封闭壳口。蛞蝓的贝壳退化为质板或消失。
①灰巴蜗牛 壳中等大小,较厚,呈圆球形,壳高18~21mm、宽20~23mm,有5.5~6个螺层,壳面黄褐色或琥珀色,常分布暗色不规则斑点,并有细致而稠密的生长线和螺纹。壳顶尖,缝合线深,壳口呈椭圆形,脐孔狭小,呈缝隙状。卵圆球形,直径1.5~2mm,乳白色有光泽,不透明,孵化前卵壳色稍变深。
②同型巴蜗牛 壳中等大小,质厚,呈扁球形,壳高11.5~12.5mm,宽15~17mm,有5~6个螺层,壳面呈黄褐色至灰褐色,有细致而稠密的生长线。体螺层周缘或缝合线处常有一条暗褐色带,有些个体无。壳顶钝,壳口呈马蹄形,脐孔小而深,呈洞穴状。卵圆球形,直径2mm,乳白色,有光泽,渐变淡黄色,近孵化时为土黄色。
③双线嗜粘液蛞蝓 体长35~37mm,宽6~7mm。身体柔软、裸露、无外壳,灰白色或淡黄褐色,背部中央和两侧有一条黑色斑点组成的纵带,两侧的纵带较背部色深。体前端较宽,后端狭长,外套膜大,覆盖整个体背,粘液为乳白色。
④野蛞蝓 体长30~60mm,宽4~6mm。长梭形,光滑柔软无外壳,体表暗灰色、黄白色或灰红色,少数有不明显的暗带或斑点。触角2对,暗黑色。体背前端具外套膜,为体长的1/3,其边缘卷起,内有退化的贝壳,上有明显的同心圆生长线,同心圆状生长线中心的外套膜后端偏右。呼吸孔在体右侧前方,其上有细小的色线环绕。粘液无色。
⑤黄蛞蝓 体长100mm,宽12mm。光滑柔软无外壳,体表为黄褐色或深橙色,并有散状黄色斑点,靠近足部两侧颜色较淡。头部具二对浅蓝色触角,在体背前端1/3处有一椭圆形外套膜,前半部为游离状态,运动收缩时可把头部盖住。
1.3 生活习性
两种蜗牛在菜田的发生规律基本相似,1年发生1代,1生经过卵、幼贝、成贝3个时期,寿命1~1.5年。灰巴蜗牛寿命略长于同型巴蜗牛。蜗牛为雌雄同体,异体受精,任何个体均能产卵,成贝有多次产卵习性,一年中大多在5月和9月出现两次产卵高峰和相应的危害和死亡高峰。以成贝或幼贝越冬,越冬场所在菜田作物根部、草堆、土缝里。
蛞蝓1年发生2~3代,世代重叠,以成体或幼体在作物根部湿土下、河沟边、草丛中及石板下越冬及产卵。在保护地内可周年生长繁殖、为害。蛞蝓为雌雄同体,异体受精。从发生量和危害程度看,一年主要有两个高峰期,即春雨4~5月和秋雨9~10月。活动为害高峰期后出现产卵高峰,卵产于湿润疏松土表中,特别是腐殖质含量高的疏松土壤。
蜗牛、蛞蝓喜温暖、潮湿的环境,通常昼伏夜出。傍晚开始活动,虫口逐渐增加,22∶00~23∶00达高峰,清晨之前又陆续潜入土中或隐蔽处。若遇阴雨天气,可昼夜为害。蜗牛及蛞蝓行动迟缓,借足部肌肉伸缩爬行,并分泌粘液,粘液遇空气干燥发亮。另外,蛞蝓畏惧阳光,强日照下2h即死亡,该虫耐饥力强,在食物缺乏或不良条件下能不食不动。
2 防治方法
2.1 农业防治
应用地膜覆盖栽培,不仅有利于蔬菜生长,而且能使蜗牛、蛞蝓的为害减轻。清洁田园,铲除杂草,及时中耕与秋季耕翻,破坏蜗牛、蛞蝓栖息和产卵的场所,使部分成贝或幼贝暴露地面冻死或被天敌啄食,卵被晒裂。在温室或菜田四周、地头或垄间撒石灰带,每667平方米用生石灰5~10kg,保苗效果良好。温室要通风透光,力求室内清洁干燥。
2.2 物理防治
人工诱集捕杀蜗牛或蛞蝓,在田间或温室中设置瓦块、树叶、杂草、菜叶等作诱集堆,使其躲藏其中,然后集中捕获;利用研碎的烟末5kg/667平方米均匀撒施,或用水浸后喷施可防治菜田蛞蝓;天南星科芋属的芋苗,除赤紫色的茎、叶芋苗外,其他茎、叶色的芋苗对蛞蝓均有良好的驱避作用,故可在作物地四周栽植芋苗为保护带;在菜田区的周围用草木灰、粉碎的贝壳及马毛的混合物做成防虫篱笆,当蛞蝓和蜗牛一接触到这种混合物时,立刻就受到严重的刺激,使这些害虫不能自由行动而死亡。
2.3 生物防治
菜田或大棚内可在阴雨天或傍晚时放鸭,即养鸭啄蜗。利用捕食性甲虫防治蜗牛及蛞蝓,捕食性甲虫释放量和害虫的比例为1∶5,可消灭菜田蛞蝓及蜗牛达80%。
2.4 化学防治
蔬菜出苗或移栽后,一般在蜗牛、蛞蝓发生初期,667平方米用6%四聚乙醛颗粒剂500~750g、10%多聚乙醛颗粒剂750~1000g、5%梅塔颗粒剂500~750g或3%灭旱螺颗粒剂750~1000g拌细干土15~20kg,于傍晚均匀撒在受害植株的行间垄上,特别注意植株周围,也可采取条施或点施,药点(条)间距40~50cm为宜。施用颗粒剂最好在气温15~35℃、菜地浇灌后或小雨后潮湿条件下进行,效果较好,大雨冲刷会降低防治效果,施药后不要在田间行走,避免把颗粒剂踩入土中,不宜和化肥、其他农药混用。
在蛞蝓发生期,于清晨未潜入土时,可用氨水100倍液或硫酸铜800~1000倍液喷洒防治。
摘自:《长江蔬菜》
『陆』 栀子花叶上面这种小虫是什么
像是蚜虫或红蜡蚧,你比较看看。感觉更像蚜虫。
蚜虫是常见害虫,它代数多、发生量大、抗药性强,危害却不容小觑。偏爱叶片已伸展开、稍微老化一些的新梢,它们紧密排列在新梢茎秆和叶脉上取食,有时也布满整个新梢和叶背,受害梢枝、叶片扭曲畸形。蚜虫在植物上非常常见。刺吸式口器,吸取幼嫩部位的汁液,如果不及时防治,会导致栀子花黄化、掉叶甚至整株枯死。
蚜虫爆发的时候,网上有方法说,用烟丝煮水,喷洒。很多网友都已证实,这个对蚜虫的防治效果非常好。防治蚜虫不能单纯靠药剂防治,要经常注意植株的情况,注意环境的通风,并在开花前喷施磷酸二氢钾,提高植物的抗性,还有利于开花增艳,使栀子花开花更多更大。
『柒』 栀子花上长了很多白色的虫子,椭圆形的,很扁,旁边还有很多蚂蚁,如图,这是什么虫什么生物现象还有
这是蚜虫幼虫。蚂蚁会把蚜虫卵搬回巢穴孵化,然后在把幼虫搬到植物回茎干和叶片上。蚜虫吸食植答物汁液长大,蚜虫会排泄一种蜜液,是蚂蚁喜欢的食物。蚜虫长成成虫会交配产卵,蚂蚁再把卵搬走,等待下一次孵化。蚜虫是害虫,会使植物发育不良甚至枯萎死亡,要及时防治。可以适量使用杀虫剂或引进天敌如七星瓢虫等。蚂蚁和蚜虫的关系是种间互助的合作关系。手机手打望采纳。
『捌』 栀子花叶子上很多这种小点点是什么
从图上看是蚜虫
栀子花长蚜虫如何治理
1、抹布擦拭栀子花上长出蚜虫之后,可以用抹布擦拭进行治理,蚜虫大部分都聚集在叶片背面,数量少时,可用抹布沾水打湿之后,轻轻擦拭叶片背面,能有效的清除害虫和虫卵。
2、棉签蘸酒擦拭栀子花上蚜虫较多,叶片背面出现虫卵时,可以用棉球蘸取酒精,轻轻擦拭在虫卵上面,或直接将带有虫卵的叶片摘除并集中销毁,以防蚜虫数量增加,危害植株正常生长。
3、杀虫药剂栀子花上长出蚜虫,可以通过喷洒药剂的方式进行治理,选用乐果乳油、敌百虫等药物用清水稀释后对植株进行喷洒,速灭除蚜虫,但在喷洒农药的时候,需要将植株放在室外通风良好的位置。
4、蚊香熏除如果栀子花上蚜虫较多,可以用一个大袋子将栀子花罩起来,在袋上扎几个小孔,然后点燃蚊香放入袋内,熏两个小时后,可以消灭蚜虫,注意熏完后要立刻将栀子花搬到通风透气的地方。
栀子花出现蚜虫是很常见的。想要预防的话,在日常养护期间,需要适当修剪枝叶,尤其是出现一些枯萎的叶子时,要及时修剪掉。日常不要一直将栀子花放在暖和适宜出蚜虫的环境下养殖,可以放在通风处。这样也能更好地避免出现蚜虫。当然,出现蚜虫及时处理就可以了。这样也就能够将栀子花养得特别的好了。从而开花又大又好看。千万不要发现蚜虫后无所谓,那样是会导致栀子花被侵蚀很严重。
『玖』 这是我在栀子花中发现的,这是什么虫子啊怎么消除它
这个是蛞蝓,又称水蜒蚰,南方某些地区称蜒蚰(不是蚰蜒),俗称鼻涕虫,是一种软体动物,与部分蜗牛组成有肺目。雌雄同体,外表看起来像没壳的蜗牛,体表湿润有黏液,民间流传在其身上撒盐使其脱水而死的扑杀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