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栀子花的小女孩
① 栀子花一般的女孩是什么意思
栀子花洁白,代表纯洁。
② 《女孩和栀子花》读后感范文5篇
读后感的表达方式灵活多样,基本属于议论范畴,但写法不同于一般议论文,因为它必须是在读后的基础上发感想。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女孩和栀子花》读后感范文5篇,欢迎借鉴参考。
《女孩和栀子花》读后感范文5篇(一)
本周,我看了一本书,名字叫《女孩和栀子花》,这本书是由许多个获奖故事编成,其中最吸引我的是《女孩和栀子花》和《穿山甲的屋子》这两篇文章。
《女孩和栀子花》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一个女孩家门口有一棵栀子树,女孩因为跳舞,想要一件用栀子花做成的裙子,树在门口听到了,就求管理树木的魔怪用自己的花为栀子花做了件裙子。过了几天,女孩要去见自己心爱的男生,想乘一艘树叶做成的船去,栀子花树又求魔怪把自己的树叶做成的船送给了女孩。从此女孩家门口的栀子花树便不再开花,不再长叶子······栀子花树的故事感动了魔鬼,魔怪一施法树又开始开花。这篇文章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一个为别人无私奉献的人终究会有好下场。
《穿山甲的屋子》讲了这样一件事:穿山甲有一件美丽的屋子,屋子里有一百个房间,白蚁见穿山甲一人就搬来和他一起住。后来,白蚁结了婚,让穿山甲把他的大房子让出来,穿山甲只好住在小房间里。后来白蚁们又生了他们的1,2……孩子,直到穿山甲没有地方住。穿山甲发火到:“你们全部给我搬出去!”可是已经迟了白蚁们把他的房子给推倒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自己交的朋友一定要对自己没有任何伤害,否则,下场和穿山甲一样。
读了这本书,我想:想要写好作文一定要让读者读出道理来。
《女孩和栀子花》读后感范文5篇(二)
最近我看了《小企鹅心灵成长故事》丛书中的《红鞋子》这本书。它是由中国一级作家汤素兰精心打造的少儿文学作品。
《红鞋子》这本书是由许多获奖故事编成,其中最吸引我的是《女孩和栀子花儿》这篇作品。它主要讲了有一个小女孩,她家门前种了一棵栀子树。女孩参加学校的舞蹈比赛,栀子花求掌管植物的地精把它的花变成一条裙子,女孩获得了冠军,可栀子树再也不能开花了。女孩长大了,喜欢上了一个男孩,栀子树求地精将它的绿叶变成女孩梦想中的绿船,到远方寻找那个男孩,从此栀子树再也没有绿叶了。女孩老了,回到家乡,砍下栀子树的树枝用来取暖,栀子树只剩下干枯的树根了。地精问树根:“如果我再给你新的生命,你想成为什么?”树根说:“我依然想成为女孩家门前的栀子花。”第二年春天,女孩家门前的栀子花树根上长出了一颗新芽。
这是一个凄惨而动人的故事,栀子树是多么的伟大,她为实现女孩的愿望,让女孩过上幸福的生活,不惜放弃自己的一切,心甘情愿为女孩做任何事,却从来不求回报,即使到了生命的尽头也不曾后悔。地精给它重生的机会,它依然选择做女孩家门前的栀子花,永远守护着女孩。
在读这个故事的过程中,我不止一次想到了我的父母。他们就像那株美丽的栀子花,每天早出晚归,辛苦工作,为的是让我吃得饱,穿得暖。如果我生病了,他们会坐立不安,恨不能将疼痛转移到他们身上。他们一生都为儿女操劳,却无怨无悔,永远守护着自己的孩子。我们长大、长高了,父母却不再年轻了。我们是父母用伟大而无私的爱浇灌而成的花草,我们健康、快乐、幸福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每一滴爱。他们一生都为我们护航,默默的在我们背后引导我们、关心我们、爱护我们,他们就是我们的栀子花。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此刻,我对这句诗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父母给予我们深深的、满满的爱,我们又能回报多少呢?我们要珍惜这份爱,不要稍有不顺就向父母发脾气,应该好好学习知识,快快长大成材,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常怀感恩之心,常回家看看,回报爸妈对我们的恩情。今后我也要做一株美丽的栀子花!
《女孩和栀子花》读后感范文5篇(三)
从很小的时候开始就有一位老师引导着我去知识的海洋遨游,我们一起走过丰富多彩的童话世界,我们一起去过生动有趣的小说天地……她就是——书。在今年的寒假里,我恋上了汤素兰阿姨的书,妈妈给我买了好多她写的书,比如《女孩和栀子花》《鹰背上的小鸟》《笨狼旅行记》《笨狼的故事》......特别是《女孩和栀子花》,这本书里面有许多梦幻和感人的故事吸引着我。
《女孩和栀子花》这个故事讲述了:在一个女孩出生的那天,妈妈种下了一棵栀子树,随女孩的成长,栀子树也长大了,有一次,女孩要参加舞蹈比赛,却因为找不到合适的裙子而苦恼。栀子树喜欢女孩,所以她不惜舍弃自己美丽的栀子花和翠绿的叶子给女孩做了一条漂亮的裙子,让她去参加舞蹈比赛。栀子树又舍弃了自己的树枝给女孩带来温暖,它是多么喜欢那个女孩啊!它宁愿牺牲自己,为女孩编织一个又一个彩色的梦,特别是最后,地精问栀子树:“如果我再给你一个新的生命,你想成为什么?”栀子花毫不犹豫地说:“我依然想成为女孩家门口的栀子树。”此时此刻,我被栀子花这种默默奉献却不求回报的精神深深打动了,真不愧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这让我想起了我们的老师,他们也像那朵美丽的栀子花一样,为了我们,不惜付出自己的所有,把知识传授给我们;也像妈妈一样关心着我们,爱着我们,让我们实现美好的梦想;从不抱怨,也从不向我们索取什么。
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人像栀子花一样为了别人的幸福而牺牲自己,默默的奉献着,永远开在我们心中!我想,我也要努力,做一朵美丽而善良的栀子花,灿烂,耀眼地开着……
《女孩和栀子花》读后感范文5篇(四)
最近,我读了《烂漫的天空》,当我看完最后一个字,轻轻合上书时,思绪犹如潮水般此起彼伏,久久不能平息,其中《女孩和栀子花》这个故事给我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它让我深深地记住了一句世间最美丽的语言:给,永远比拿愉快!
故事讲述的是小女孩家门前有棵栀子树,它为了帮助主人实现愿望,不惜让树精把它的花变成漂亮的裙子赠予小女孩参加舞蹈比赛、把她的绿叶变成小舟载着她去寻找心爱的男孩……栀子树默默付出一切,却依然无怨无悔,感到非常快乐,她这种无私忘我的献身精神深深地感动着我,让我感受到爱的真谛——给予是快乐的,这不由也使我想起了我的叔叔。
他是一位针灸医生,每个周末他都会去敬老院参加义工活动,给那些孤寡老人免费治病,一晃十来年过去了。前不久,听妈妈说,叔叔又在给一位16岁瘫痪在床的小姑娘免费医治。据说为了治病,一年里她的父母亲变卖家产,背着她访遍名医,却始终未见起色。叔叔得知后,骑车一个多小时特地赶到小女孩家,几乎失去生存勇气的小女孩起先拒绝治疗,是叔叔一边用温暖的言语鼓励,一边每天为她针灸一小时。日复一日,三个月过去了,小女孩的脚慢慢有了知觉,她的父母亲欣喜若狂,见了叔叔就当华佗在世,感激涕零。六个月过去了,小姑娘能站起来了,叔叔再次鼓励她要战胜病魔。后来喜讯不断传来,又针灸了几个月,小女孩居然能奇迹般地走动了。现在这个小姑娘已经完全康复,成了正常人。那天叔叔从无锡来我家,爸爸半开玩笑地说:“你小子,真的免费治好了她?真没收钱?”叔叔只是欣慰地笑笑。倒是一旁的阿姨告诉我们:“是真的,一年呀,硬是一分钱没收。庆幸的是他们一家,现在都把他当恩人。”叔叔的这种无偿为他人治病,自己却也乐在其中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我,我从心底佩服他。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故事中的栀子树不正和叔叔一样吗?幸福着别人的幸福,快乐着自己的快乐!
《女孩和栀子花》读后感范文5篇(五)
今天,我读完了《女孩和栀子花》这篇文章,心里充满了感动。故事内容是这样的:一个小女孩出生的时候,妈妈在窗前种了一棵栀子花,随着岁月的流逝,女孩长大了,栀子花也长大了。在以后的日子中,栀子花为了帮助小女孩实现她的愿望,在地精的帮助下,不惜舍弃自己的花朵和绿叶为小女孩换来了漂亮的栀子花瓣裙子和美丽绿色花船,为此,栀子花永远失去了它美丽的花朵和翠绿的叶子,最后甚至失去了枝干为女孩取暖。它是那么地喜欢女孩,默默地付出自己,无私地奉献自己。我不由地想到了我的妈妈,她就像那株美丽的栀子花一样为了我不惜付出自己的一切。记得那是一个初冬的傍晚,妈妈开了电动车来接我放学,天已经开始变冷了,傍晚比早晨更增添了一股寒意。我哆哆嗦嗦地坐上了电动车的后座,妈妈看着我的样子,立即脱下了自己的外衣给我披上。有了妈妈的外衣我顿时觉得暖和多了,即使车子开动也没觉得特别冷。到家了,这时我才发现,只穿着毛衣的妈妈脸和手都冻紫了,整个人也微微发抖。第二天妈妈就发烧了,可她仍一早起来为我烧早饭,还笑着说:“没关系,吃点药就好了!”听着妈妈连声的咳嗽,想着平时妈妈对我的关心,我的泪不由自主地流了下来。这栀子花就是妈妈,天下所有的妈妈都一样,她们时时关心着我们,一次次满足着我们的心愿,从不抱怨什么,也从不向我们索取什么,哪怕自己受到伤害,哪怕自己失去再多。
③ 关于有栀子花的女生短篇故事
小屋座落在大江畔。推开门窗,就能看见流淌的江水,来往的船只,还能看见人潮如织的码头。
女孩出生的时候,妈妈在门前种了一棵栀子花。
女孩长大的时候,栀子花也长大了。
女孩喜欢跳舞。有一次,学校要举行舞蹈比赛。女孩自己编了一个很美的舞蹈。女孩觉得,如果穿上一条白裙子跳这个舞,一定会有很奇特的效果。妈妈给女孩找来了雪白的裙子、米白的裙子和乳白的裙子,女孩一条一条试过来,都觉得不太合适,因为无论是雪白、米白还是乳白,都不是女孩想象中的白色。当时正是五月,栀子花在屋门前盛开,清香随着微风,阵阵飘散。女孩看着朵朵盛开的的栀子花,说:
“我想象中的裙子,是栀子花颜色的。”
栀子花的颜色,是粉白中透着淡淡的鹅黄。
到哪里也找不到栀子花颜色的裙子,而比赛的日子越来越临近了。
在比赛的头一天晚上,女孩还没找到合意的裙子。女孩非常发愁,她说:“再找不到我想象中的裙子,我就放弃比赛算了。”
第二天早上,女孩醒得很早。拉开窗帘,晨曦从窗口洒进来,照亮了房间,也照亮了墙角的衣帽架。女孩发现,衣帽架上挂着一条裙子,它有着栀子花的颜色,还散发着栀子花的芬芳。
女孩穿上裙子,啊,不大不小,正合适。女孩在原地转一圈,啊,她觉得自己变得无比轻盈,简直就像要飞起来似的。
女孩扑到妈妈的怀里,说:
“妈妈,谢谢你给我的裙子,这正是我想要的!”
可是,妈妈告诉她:“孩子,这裙子并不是妈妈给你的呀!”
“那是谁给的呢?”
妈妈摇摇头:“不知道。”
女孩穿着那条不知道是谁送来的裙子,去参加舞蹈比赛。女孩一会儿像一朵盛开的栀子花,一会儿像一只飞翔的白色鸟,她的舞姿那么漂亮,那么迷人,征服了所有的观众和评委。女孩获得了冠军。
站在领奖台上,捧着鲜花和奖杯,穿着栀子花颜色的跳舞裙,女孩真算得上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了。摄影师为这个幸福的女孩拍了一张照片。
妈妈把女孩的照片用镜框装起来,放在女孩的窗前。那条白色的跳舞裙,女孩把它挂在衣帽架上,想跳舞的时候,就穿着它跳一会儿。
从那以后,屋前的栀子不再开花了。只有满树叶片,年年翠绿。
地下住着一个地精。他神通广大,会施魔法。地上所有的植物都是属于他的。
当栀子花知道了女孩的愿望以后,栀子花向地精请求:“请你对我施个魔法,将我的花瓣变成裙子,送给女孩吧。”
地精说:“我可以施这个魔法。但你从此以后再也不能开花了,你愿意吗?”
栀子花说:“我愿意。我虽然没有了花朵,但还有绿叶呀。”
地精叹了口气:“唉!”然后,从宽边帽沿里取出魔杖,说:“好吧,你的愿望能够实现。”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女孩不再喜欢跳舞了。女孩也不再喜欢小时候玩过的洋娃娃,不再喜欢妈妈为她扎的羊角小辫。女孩喜欢上了一个男孩。女孩心里装着那个男孩,就再也装不下别的了。
自从女孩不再喜欢跳舞,那条洁白的跳舞裙,就一点点变暗了,它的芬芳也越来越淡。一个早上,那条裙子变成许多干枯的小碎片,就像干枯的花瓣一样,落在衣帽架周围的地板上。
那个早上对女孩来说,非常重要,因为她喜欢的那个男孩,要离开家,乘船到远方去了。
就像当年参加跳舞比赛一样,那天早上,女孩醒得很早。她推开窗户,晨曦从窗口照进来,照亮了房间,也照到了地板上那些暗褐色的碎片。
女孩说:“哎呀,这地板怎么这么脏呀!”
女孩连想也没想,就把裙子的碎片扫进了垃圾箱。
男孩离开家乡以后,女孩也想离开家乡。女孩对妈妈说:
“妈妈,我要去找那个男孩。”
妈妈说:“如果我的女儿想出去,妈妈无论怎么挽留,都是留不住的。好吧,妈妈给你买一张船票。”
女孩说:“不,我不想乘坐普通的船。我要坐一艘很特别的船去找他。我要让他一看到我和我的船,就会喜欢我。我要成为他梦中的新娘。”
“他梦中的新娘是什么样子的,你知道吗?”
女孩抿着嘴笑一笑,调皮地说:“我知道!”
原来,男孩曾告诉过女孩,他做过一个梦,梦见一个美丽的女孩乘着一艘绿色的船,来到他的身边,那艘船上,还有一片绿叶形的风帆。
女孩和妈妈到处寻找,可是,到哪里也找到梦想中的绿船。女孩脸上的笑容消失,脸上的红晕也一天天消失。女孩病了,她越来越瘦,越来越没有精神。
又是一个早晨。一群喜鹊忽然飞到女孩的窗前,叽叽喳喳,叽叽喳喳叫得很欢。女孩已经病了很久,她很久没起床了。这时,她被喜鹊的声音吸引着,慢慢走到窗前,拉开窗帘。
晨曦照亮了房间,照亮了窗前的女孩。
晨曦照亮了窗外的大河,照亮了河边的码头,照亮了码头边停着的小船。
那是一只翠绿的小船,弯弯的,像月亮一样。绿色的风帆涨得满满的,仿佛在呼唤着女孩。船身浮现着一片一片栀子叶形的花纹,散发着好闻的栀子叶的清清气息。谁都看得出来,这只神奇的小船是由成千上万片栀子树叶拼成的。
看到梦想中的绿船,女孩的病一下子就好了。
妈妈把女孩打扮成美丽的新嫁娘,让她乘着这艘绿色的小船,到远方去寻找那个男孩子。
男孩住在远方的城市里,那座远方的城市也临着一条大江。那一天,男孩子正在江边散步。当他看见一片绿帆从天边驶来时,他紧张极了,眼睛瞪得大大的,心怦怦直跳。男孩一直盯着那片绿帆和帆下的绿色小船。当小船慢慢靠岸,身穿洁白衣裙的美丽新嫁娘从船上走下来时,男孩才相信自己不是在做梦。他才敢相信,梦中的新娘,真正来到了他的身边。
男孩张开双臂,女孩扑进了男孩的怀中。男孩吻了女孩,女孩也吻了男孩。就在他们亲吻的时候,那只神奇的绿叶小船,随着水流漂走了。小船在江上漂了一会儿,慢慢地,变成了一片一片栀子树叶,飘散了,消失了。
自从女孩离开家以后,她家门前的栀子树,一片叶子也没有了。
地下住着一个地精。他神通广大,会施魔法。地上所有的植物都是属于他的。
当栀子花知道了女孩的愿望以后,栀子花向地精请求:“请你对我施个魔法,将我的叶子变成小船,送给女孩吧。”
地精说:“我可以施这个魔法。但你从此以后再也没有绿叶了,你愿意吗?”
栀子花说:“我愿意。我虽然没有了绿叶,但还有树枝呀。”
地精叹了两口气:“唉!唉!”然后,从宽边帽沿里取出魔杖,说:“好吧,你的愿望能够实现。”
一年一年,女孩子家门前的栀子树,不开花,不长叶子,只剩下一丛黑色的枝丫。
一年冬天,女孩又回到江边的村子里。那时候,女孩的妈妈已经很老了,女孩也不再是小女孩了,她的额上有了皱纹,耳际有了白发。
天气非常冷,女孩的手冰凉冰凉,她央求妈妈生一堆火,让她烤烤手。妈妈说:“孩子,家里的劈柴不够干,你去找一些小树枝来引火,我才能把劈柴烧起来。”
女孩走到屋门前,看见了那一丛栀子树。由于年复一年风吹日晒,树枝已经干枯了。女孩想:“这些光秃秃的树枝,便是很好的引火柴呀!”
女孩把那些树枝砍下来,抱回火塘。那些树枝在女孩的怀里散发着栀子花的清香气息。
妈妈把树枝堆在火塘里,划一根火柴,树枝燃烧起来,火焰发出“呵呵呵”的声音,屋子里弥漫着栀子花的清香。
妈妈高兴地说:“孩子,你听,你回来了,连火都笑起来了呢。”
女孩把手伸到火塘上烤火,树枝燃烧得更旺了,火焰“呵呵呵”笑得更欢了,火焰往上升腾,一直舐到女孩的手,让她感到热呼呼的。
过了一会儿,树枝燃尽,红红的劈柴烧起来,整坐小屋都暖和了。
地下住着一个地精。他神通广大,会施魔法。地上所有的植物都是属于他的。
当栀子花的树枝被烧成灰烬以后,栀子花只剩下干枯的树根了。
地精来对栀子树根身旁,对他说:
“你现在已经没有了花朵,没有了树叶,没有了树枝,就连树根也快要枯死了。如果我给你新的生命,你想成为什么?”
“我依然想成为女孩家门前的栀子花。”树根回答。
地精叹了三口气:“唉!唉!唉!”然后,从宽边帽沿里取出魔杖,说:“好吧,你的愿望能够实现。”
第二年春天,女孩家门前的栀子花树树根上,长出了一棵新芽。
④ 帮我做点阅读题啊..谢谢!
1.由描写栀子花开的环境描写过渡到那年那景那事的回忆,起到的是引用、过渡的作用。
2.1)衬托出女孩的不假思索,对于盲人的处境的同情,小女孩善良的心由她的动作表现的淋漓尽致。
2)正如下文所说的一样,人们都为这个为那个日渐的麻木,熟视无睹,盲人在经过无数次的被段羡忽视后,也变得麻木,而小女孩不假思索对他展露出来的好、善良,让盲人心里温暖了很多,眼中也多了一些光亮。
3)现在的陵枝人们为了房子、车子、票子、位子之类的东西忙碌的不停,已经忽视了很多很多优良的传统美德,也丧失了很多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恶交往,所以形容为:渐近荒芜、干渴日久的精神家园。
4)最感动的是在“渐近荒芜、干渴日久的精神家园”中还有那么一丝光亮,小女孩那毫不修饰的善良,让作者看到希望,这也是最难忘的。
5)永远的栀子花香,是作者的一种希望,希望能够尺燃敏唤起人们的善良的心,女孩和盲人的那一幕在作者心目中烙下了很深的烙印,永远难忘,同时,作者也希望通过文章来表达一种情感,善良的心总是会存在的,而且会是永恒的。
仅作参考
⑤ 喜欢栀子花的女孩性格
栀子花的花语:纯洁、美丽、脱俗、永恒的爱、一生的守侯我们的爱与约定!而且栀子花
素雅
高洁,喜欢在头上杂栀子花的女孩,也应该是
单纯
善良
执着,追求完美的性格吧!
⑥ 女生突然换头像了,头戴一只栀子花!有什么寓意吗
别想那么多,只是好看才换的而已,请采纳,谢谢。
⑦ 栀子花有什么寓意
快乐,栀子花典雅精致,洁白无瑕,开放得生机盎然,总能给人们带来惊喜与快乐;坚强,栀子花生长周期长,开花准备期经过寒冬热夏,还能开出花十分坚强;永恒的爱与约定,栀子花在秋天也不会全部掉落,仿佛与花朵有着爱的约定;吉祥如意,在南方,女孩子有着戴栀子花的传统,寓意着吉祥,万事如意等祝福。
栀子花的寓意
栀子花在我国也是吉祥如意的象征,很适合在夏天送给亲朋好友,在南方,女子们夏天还有佩戴栀子花的习惯。给年轻的姑娘送花,表示赞扬她纯洁美丽,给朋友送花,表示对朋友的真切祝福。
⑧ 描写栀子花的800字作文
描写栀子花的800字作文
描写栀子花的800字作文,关于这个主题相信很多人都有所感悟,灵活写作对每一个学生来说都非常重要,写作文也是有很多讲究的,节日的风俗也是每个人心底最美好的记忆,从描写栀子花的800字作文中吸取技巧吧!
描写栀子花的800字作文1
“嘀嘀……”是时钟如连绵不断的雨不停地转动的声音;“蹭蹭……”是办公室里人们手中不停地传递文件的声音;“蹬蹬……”是穿着红色高跟鞋穿梭在城市中的脚步声……然而,你是否停下过匆匆脚步,在不被注意的角落里,见到过花的魅力,闻到过花的芳香。
又是一年春色潋艳时。家中,草儿抽出了新芽,花儿展开了花结,枝条粗壮了躯干,连泥土都更加地松软,散发着一种慵懒而又温和的气息。外婆极爱养花,总是往家中移栽一些小花小草。各个季节,都可以看见充满生机的面孔,在阳台勃勃生长。而每到春末夏初,阳台上最为吸引人的不是那花红叶绿的鲜艳,也不是那蝶飞蜂舞的优美,而是墙角那株不惹人注意的栀子。
夏天到了,只见浓郁的树叶丛间点缀着一朵朵形态小巧的白色的花,绿叶硬朗青翠,花瓣洁白芬芳,柔润如丝缎。那如雪般的花瓣,不沾染一丝瑕疵。一瓣包裹着另一瓣,仿佛还颤动着昨夜的露珠。在微光下,闪耀着迷人的光芒。白和绿的搭配,清爽悦目。那白白的花瓣摸上去肥肥厚厚的,很是玲珑剔透。有的花瓣全开了,如同小姑娘时时在对我们绽放她那可爱的笑容;有的花瓣只开了一半,隐隐约约能看见突出的花蕊,像是调皮的孩子在挤眉弄眼;有的还是花骨朵,看上去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虽然没有娇艳的色彩,但它质朴、本色、纯洁,不加修饰,却楚楚动人,很是令人神往。如星空中点点微光,若即若离。总有那么一缕香味,慢慢渗入你的身体里,浸染你的心肺,勾动着你的心弦,让人禁不住想要驻足细嗅。
这时,外婆便会折下几枝栀子,一一插在瓶中,安放在家中各处,使得家中总是弥漫着幽幽的花香。仿佛沾染在身上,无时无刻都围绕在你的周围,不肯散去。偶尔,外婆也会洗净一朵栀子,细细地别在耳畔,在家中便总能看见一朵洁白的花在跳动、在忙碌,顾盼之间,衍生出阵阵清香。
随着时光的流转,有些东西便在生活中渐渐沉淀下去。一如长大后的.我,不再偏爱那栀子,渐渐站在不远处,轻嗅那微微的香气,却不再靠近。长大了的印象里,花中有虫,不再完美,甚至那曾洁白的花瓣都不再泛光泽。那曾经狂热的喜爱,已不知遗忘在时光的哪个角落。
又是一年栀子花开,愿那栀子花永远盛开在阳台的角落,愿那清幽的香味飘散到每一个角落。一方世界,一份芳香。
描写栀子花的800字作文2
生命中我们常常忽略窗棂边的栀子花,而去徒然想象邻家花园中的花一定更为馥郁芬芳,就如同我们明明就住在一个星星上,却总以为夜空中的星辰如同宝石般晶莹透亮。漫漫人生中,我们不也总认为自己的生命总是坎坷荆棘不断,而别人的生命总充满花儿般的芬芳?!然而,没有谁可以拒绝痛苦,没有哪个生命不烙刻苦痛的伤痕。别人的微笑中也可能隐藏深深的痛楚,只是在寂静的暗夜,你未曾听过他的呜咽的哭泣。
你是否羡慕过东坡的人生?是啊,他乐游赤壁,醉饮山林,写下光照千秋的激昂文字。然而,你是否看到他内心的累累伤痕?作为一个人,他肩负着出将入相,封妻荫子的期许,却接连惨遭贬谪。他的不平,他的郁闷,他的痛苦,他的无奈,你看到了吗?
是啊,你把苏轼生命中的伤痛忽略了,只看到了他的光环,看到了世人对他的敬重与赞扬,于是羡慕他的生命,于是恨自己生命的苍白乏味。你何时才懂得去欣赏自己,去嗅一下窗棂旁栀子花的芬芳?
你是否羡慕过陶渊明的人生?是啊,他归隐田园,品乡间淡酒,观风中寒菊,活得多么潇洒自在!然而,你是否感受到他内心的无奈?他也有济事的抱负,却无从施展,在那个黑暗的时代容不下这一铮铮的魏晋风骨,于是他在无尽的无奈中选择出世。他的无奈,他的焦灼,他的伤痛,你懂吗?
是啊,你未曾看到,你只顾嗅五柳先生舍前寒菊的芬芳,你只顾陶醉于南山的山水,于是你羡慕他们的生命,同时埋怨自己生命的焦灼与劳累。你何时才懂得正视自己生命的欢乐,嗅一下窗棂边栀子花的芬芳?
不要总认为自己的生命苦难重重,而别人的生命充满阳光,生命中的苦难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而在不顺的生命里你也会有欢乐的踪影
正视自己的生命,欣赏自己的命运,纵然命途多舛也要淡然,坦然。历史的河流中,没有不受伤的船。多希望明早醒来,你可以面带微笑,去嗅一嗅窗棂上的栀子花,人面与栀子花交相辉映,或许会构成这世界上最美丽的风景。
描写栀子花的800字作文3
夏季花香,栀子尤盛。
走在路上,到处能看到,戴着栀子花的妇人,戴着栀子花的小女孩。
今早去买早餐,付款时,看见面馆婆婆的桌上用袋子装着栀子花。上周就看见了她的花,也看见她戴了花,只是未曾说起,您这有好多花啊。和同事在早餐店遇到,两人看到花,闲聊起来。婆婆说,拿吧,想拿几朵,拿几朵,这花反正多的是。这就是栀子花平易近人的植物属性所在。
没有拿多的花,只拿了两朵。仅仅只要两朵,都足够让房间变得花香四溢起来。汪曾祺曾经写:栀子花,就是要开得这样大,开得这样香。这是一种开放的近乎有野蛮姿态的花。以繁茂的枝叶托着洁白硕大的花朵。花苞起先是绿色,而后逐渐膨胀,转为青白。半开半合的这种栀子花样子和颜色是我最为喜爱的。最后再膨胀到开放为全白的颜色。芳香浓烈得近乎冲鼻子。往往这样的香味会引来许多的小虫子,所以,每一朵采摘下来,最好是抖一抖,或者用水泡一泡,这样虫子才不至于长时间在花上流连爬行。
而后去菜场的路上,看见一户人家的门口,一个头发已经花白了大部分的妇人,留着齐耳的短发,却在头发的右侧戴了一朵栀子花。我觉得煞是可爱。这是属于已经有一定年岁的妇人保留着这对美的执着的可爱。我看见她高兴地与人交谈着。在其它的季节,哪怕是最美丽的春天,妇人们亦不会戴花,却独独将这一份荣耀给了栀子花。这又是多么值得骄傲的一种花。
戴花,在宋代,男子女子均有。只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女子,亦不再戴花。我说的是,戴鲜花,我更说的是,在日常生活中头戴鲜花。它本是美的修饰,但现代生活的节奏太快,戴一朵鲜花,难以说是诗意的表达。
可到了夏天,每天戴栀子花,却显得非常地寻常。无论是哪一个年纪的妇人,戴上一朵栀子花之后,似乎一下子变得清丽或更为清婉起来。
印象里的童年,女孩们都会戴栀子花。当花朵在发辫上开始逐渐失去新鲜的活力,她们会把花瓣揪下来,放到文具盒里。这样,每次打开文具盒,又是一阵香。直到花瓣变为枯黄的颜色,她们才扔掉了。随着年岁的增加,她们依然会在夏季如期戴花,只是不再那般小心翼翼,生怕浪费一点儿香气。
童年里印象最深刻的一棵栀子花树是在福利院进门的左侧。那时候,我见到的栀子花品种不像如今这样多,总以为它是非常宝贝的一种树。每能摘得一朵花,都觉得很是高兴。后来,福利院重修,那颗花树也不知道哪儿去了。此后再无论是见到纤巧的小叶栀子,还是更为高大的栀子花树,都觉得不如它美。
前年的春节,在街上买了一棵栀子花苗,种在花盆里。种了两个星期,看着叶子开始枯萎起来,就马上移植到奶奶的菜地里,过了一段时间,它开始变得壮起来。只是,到今年,它没有长得更大一点,也还没有开花。也许,它需要的还是生长的时间。我期待着它的花开。
上周末,骑电动车经过许多户人家的门口,都是花开灿烂。空气里充盈着栀子花香,作为夏日主角的荷,这时候也得让它几分。
我琢磨着去剪一支带枝的栀子花,插在瓶中,放在室内,香气充盈,却又有雅致可赏,这是很好的。
⑨ 一个喜欢栀子花的女孩会是什么样的女孩呢
栀子花,冰清玉洁,其花语是“永恒的爱,一生守侯和喜悦”。如果你找到这样的女孩,恭喜你啦!
⑩ 母亲的栀子花
汪曾祺老先生在《人间草木》里写到栀子花时说:
儿时故乡的小村子,家家院子中都有一颗栀子花,乡下人喜欢的就是那种“掸都掸不开”,“痛痛快快”的香,我们叫“碰鼻子香”。
栀子花开的时节,村子里、田野里到处都是栀子花的香气,田间的流水里时不时就会飘过一朵。村里从七八十岁的老婆子到七八岁的小女孩,几乎个个都会在发辫上插一朵,连平时最邋遢的老婆子,也会把头发梳理得整整齐齐,配上一朵栀子花。玫瑰、月季是年轻、漂亮的姑娘、小媳妇的专利,所谓“人面桃花相映红”,只能出现在她们身上。如果有哪个不知深浅的女人不顾自己的年龄、长相、身姿,插了一朵在头上,是要被人捂着嘴、斜着眼议论的。且在来年、再来年玫瑰开花时,还要被谈论到。可栀子花不一样,不仅是邋遢的老婆子,爷们同样也可以别一支在衣襟或耳朵上。栀子花以香悦人,加上它洁净的色彩,端雅的花姿,是寡妇都可以戴的花。
年老的爷们通常别在衣襟上,就为了那时时伴着的碰鼻子香气。而中年男人,不是个个都可以戴的,否则就像不自量力的女人戴玫瑰,也要被人斜眼谈论的。敢戴栀子花的中年男人,一定是夹在耳朵上的,且不是夹烟似的夹,而是要戏曲里打虎的武松武二郎耳边带着大红花似的夹,要威武,又要俏皮;要爽朗,又要风流;同时还要坦荡。当有麻辣俏丽的小媳妇走过时——当然一定得是异姓家族的,一场机智、幽默、风趣的对话就上演了。周围割麦、插秧的都趁这个时候停下手里的动作,直一直弯了一上午或一下午的腰,趁空插上两句。这是土地和劳动滋养出的艺术,蕴含着任何文字都描述不出的智慧。有老成、持重的大爷或婶子适时笑着对那男人骂两句,大家就又回到手中的活计上,忙碌起来。不过那身上的乏、累已解了一半。
身上、头上的花在忙碌时,不注意,掉下来,落在田里、水渠中,顺流而下。花,掉了就掉了,没有人在意,下一日出来又是一朵。
唐代诗人王建,在《雨过山村》中写到:
其中“闲看中庭栀子花”一句,有人说应是“闲着中庭栀子花”。我不知道诗人写的是哪里的乡村,在我儿时的故乡,绝不会有人在这个时节有闲暇去欣赏中庭的栀子花。我相信一定是“闲着中庭栀子花”,“看”字是后人对“着”字的误写。
栀子花开时,是一年最忙的季节。先是油菜籽熟了要抢收,前一天看油菜籽荚还带着绿,第二天大太阳一晒就黄了。这时就要赶紧收割了,否则,等到下一日,又是一个大太阳天,部分熟过的菜籽荚炸裂,菜籽落到了田里,就白白的失了收成。收割后,油菜田要赶紧灌水、翻耕整理好插秧,秧苗晚插一天,秋天的收成可能就会少一成。紧接着是割麦、麦茬田里也要插秧。有时收油菜和收麦可能就错开两三天,农田里一年主要的活计都赶在这前后半个月里。乡下人不会说“一寸光阴一寸金”,乡下人说“旱插,早活;快长,快大”。这时候还要看老天爷的脸色。收割了的油菜,麦子要趁着晴天赶紧收到村头稻场里,好好地垛起来,等到插罢秧了再打。散放着,或垛得不好,赶上连天阴雨就会发芽、霉烂。可雨水少了,田里灌不上水,又插不了秧,等到秧苗在育秧田里起节了,秋季的收成就毁了一大半。每一年的这个时节,我的大爷、大娘,叔叔、婶子们和时间斗,和老天爷斗。
父亲在养路队工作,干农活的时间有限,同宗的大伯家,大伯母人有点痴痴傻傻,不太会做农活,所以两家搭伙。母亲带着大伯家的三个儿女和我大姐主要负责收割油菜、麦子、插秧,大伯主要负责收割后、插秧前田地的灌水、翻耕。两家,十多个人的农活,只有母亲和大伯两个主要劳动力。油菜还好,通常不多,收割都能赶在正当时。可麦子再怎么赶,都会有熟过了的。熟过了的麦子只能赶在早上,露水还没下去时收割。两家里都有三个正能吃饭的孩子,一年里家里经济的主要来源也指望着粮食,粮食一粒都不能浪费。
母亲和大姐早起出门时,院子里的栀子花通常还是刚刚露出白边的花苞,肥绿的叶片上挂着露珠。我一般会在花苞半开时起床,帮着外婆做早饭。那时乡下学校都有十天麦假,家里洗碗、做饭、洗衣服、喂猪这些活都要人做,没有老人的就只能是小孩子做。农忙季节,早上的一顿饭很重要,一天的大半时日都靠着这顿饭,中午饭往往在下午两三点时吃,小孩子送到地头,田里干活的人三口两口解决了。
割完这天必须要割的麦子后,母亲才会带着大伯家的三个孩子和我大姐回来吃早饭。这时早上露出白边的花苞已全部开放。母亲回到家里会先到花池子前,拿起池子一角常年放置的剪子,把那些盛开的花剪下来,摆放在妹妹早准备好了的养花盆里,然后才洗手吃饭。吃过饭后出门前,母亲从养花的盆里挑一朵,插在衣服的第二个扣眼里。母亲常年留着齐耳短发,整齐地掖在耳后,没有任何饰品。
端午往往也赶在这个时节。再忙,家家户户都会包粽子,简单的糯米白粽,已是美味,最多,在粽尖上放颗红枣。晚上包好,早起就可以煮了当早饭吃。糯米产量低,一般家庭都不会多种,稍宽裕的家庭会种多点,这时候就可以多包几个粽子。煮了后,用井里打上来的水浸着,放在那,每天换一次水,可以吃上几天。贪吃的孩子,这几天就有口福了,半上午,半下午都可以捞起一个,剥了粽叶,三口两口吞下去,肚子里的空地就被填上了。煮好的粽子,先要敬给老天爷。不同于过年祭祖供奉,这时的供奉是在屋外院子里。刚煮好剥去粽叶的粽子,带着竹叶的味道,有些甚至带着竹叶的绿意,摆放在供奉用的白瓷盘里,放在院子里摆好的小桌上。没有香和纸钱,就是一盘粽子。一般是家中主妇在桌前静坐一会,家里其他人依然各做各的事,只是不准到院子里转悠。三五分钟后,那盘粽子就可以端到饭桌上了。我们家的供奉稍有不同,每次母亲还会在旁边摆一碗栀子花。挑没破口的吃饭大碗,洗干净,放上清水,再摘几朵栀子花,沿碗口放好,摆满整只碗。
母亲去世的前一年,在栀子花初开时,身体就出现症状,但一直到收完稻,才去县里的医院检查。初始以为是胃病加重,先是忍着,后来去镇上的医院看,医生诊断不出是什么病,就一直当胃病治疗,吃药,各种各样的药,越来越多。那年的大年夜,母亲勉强起来在饭桌前坐了几分钟。第二年三月,栀子花树抽芽,长新枝时,母亲去世。按乡下人的年龄计算法,母亲去世时36岁,那时,父亲42岁,大姐19岁,我15岁,妹妹11岁。
老舍先生说:
“人,即使活到八九十岁,有母亲便可以多少还有点孩子气。失了慈母便象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有母亲的人,心里是安定的。”
大姐在外婆的指导下慢慢接管家中的很多事情。可在种花上,到底不如母亲。三年后外婆去世,院子里的花越来越少。邻居嫂子把院中的两棵玫瑰移走后,花池子里就只剩下那棵栀子花和几丛歪歪倒倒的菊花。我不记得它们后来怎么样了;我不记得,在那之后我是否又见过它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