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权荷兰郁金香
1. 产生最晚的衍生工具是什么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对“衍生品”的定义:“衍生产品是一种金融合约,其价值取决于一种或多种基础资产或指数,合约的基础种类包括远期、期货、掉期(互换)、期权。衍生产品还包括具有远期、期货、掉期(互换)、期权中一种或多种特征的结构化金融工具。”
金融衍生品的前生
衍生品是市场上存在最为古老的金融合约形式之一。欧洲很早就出现了衍生品的雏形。在罗马时代,统治者认为通过签订远期的食物供应合同,构建长期规划,有利于保障罗马食物供应安全。在农产品交易过程中因季节变化、自然灾难等客观原因导致价格波动,为了降低这种风险,在普通的买卖交易中衍生出了对未来一定时间期限的商品合约。因此,衍生品最初的诞生是基于商品贸易,经销商有效控制价格风险,生产商保障商品售量。
整个中世纪,欧洲国家的重要商品交易中心都在推动远期合约交易,在此基础上,衍生品也一定程度上促进着欧洲各地之间的交易,商品交易开始向规模化和专业化发展。
直到公元17世纪,荷兰的著名“郁金香泡沫”事件向全世界“宣告”:这是极其风险的投机活动。最寻常的买卖郁金香的社会日常,在批发商出售举模远期交割、购买郁金香期权过程中,郁金香的价格被吹嘘到“高不可攀”的地步,最终泡沫破灭,荷兰政府明确禁止投机式郁金香交易。后来,欧洲各国相继出台了关衫答雹于衍生品的限规。例如,1734年,英国明确期权交易不属于合法交易。
衍生品从诞生对商品交易的推动作用,到后来被各国明令禁止,这中间什么出现了问题?商业过程对财富的狂热追求、羊群效应、理性的丧失等金融投机行为,最终泡沫破灭导致千百万人倾家荡产。
英国南海泡沫、巴林银行、安然等公司的破产、2007年次贷危机……历史上所有“大名鼎鼎”的金融市场动荡都与金融衍生品有直接的关系,甚至或帆是金融危机的罪魁祸首。
有人认为这是保守派阵营对金融衍生品的长期误解,但是金融衍生品本身的性质会引发投机,投资者会间接投机价格变化,以求在交易过程中获利,并且金融投机行为成为行业普遍现象后,会加剧市场的投机和波动,削弱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不利于社会经济的真正积累。
2. 史上最早的金融泡沫,一朵郁金香如何换下一栋楼
当时荷兰人的收入像木匠等手工业者的年收入大概是350荷兰盾,中产阶级像克劳修斯这样的植物学家,他在大学当教授年薪是750荷兰盾(相当于现在年收入15万人民币,一荷兰盾约等于200人民币)。以可见的实物为例,10斤面包售价为0.2荷兰盾,12头肥羊为120荷兰盾,4头成年公牛为480荷兰盾。
当时被炒最热的郁金香品种为永远的奥古斯丁,价格最高时标价为1万荷兰盾,换一套非一线城市的学区房应该不在话下。
花卉产业是荷兰的支柱产业。荷兰每年大约培育90亿个鲜花球茎,年出口额达100亿欧元,出口量占全球市场约60%。郁金香是荷兰种植最广泛的花卉,占花卉总产量的47%。
闻名世界的郁金香可不是一个没有故事的小花花,它主演了是人类史上有记载的最早的金融泡沫主角,事件被称为“郁金香狂热”。
到底这个经济泡沫被吹的有多大呢?
据记录,当时标价5000荷兰盾的郁金香最后被50荷兰盾售出,仅仅只有用了一天,然而再过几个月价格就降到几个荷兰币。
你可能会问,为什么是在荷兰泡沫被吹大?
当时荷兰处于黄金时代,社会处于变革之中,整个国家是鼓励赚钱的,阿姆斯特丹是一个沼泽上的城市,其他产业并不是太发达。而且当时还爆发了黑死病,人们平均年龄不超过40岁,很多人也是抱着“今朝有酒今朝醉”的赌徒心理。加之荷兰已经有证券交易所,对郁金香球茎的期票交易起到了推动作用。
除了郁金香,风信子、大丽花、唐菖蒲、长春君子兰都被炒过高价。比如,1838年的法国发生了大丽花狂热,一朵美丽的大丽花可以换一颗上好的宝石;1985年中国长春君子兰狂热,最贵的品种售价达到20万人民币,
3. 十七世纪荷兰在郁金香交易中是如何使用期权的
你要唱查看一下荷兰政府的一些具体规定
4. 期权的历史发展是怎样的
有关期权交易的最早记载是《圣经_创世纪》中关于合同制的协议。大约在公元前1700年,雅克布为同拉班的女儿瑞切尔结婚而签订了同意为拉班工作七年的协议,以获得与瑞切尔结婚的许可。在这里,雅克布7年劳作的报酬就是“权利金”,以此换来结婚的“权利”,而非义务。
关于期权的历史发展,不得不提到“郁金香期权”。早在17世纪的30年代末期,荷兰的批发商已经懂得利用期权管理郁金香交易的风险了。在当时,郁金香是身份的象征,受到了荷兰贵族的追捧,批发商们普遍出售远期交割的郁金香。由于从种植者处收购郁金香的成本价格无法事先确定,对于批发商而言,需要承担较大的风险,因此,郁金香期权应运而生。
批发商通过向种植者购买认购期权的方式在合约签订时就锁定未来郁金香的最高进货价格。收购季到来时,如果郁金香的市场价格比合约规定的价格还低,那么批发商可以放弃期权,选择以更低的市场价购买郁金香而仅损失权利金(为购买期权付出的费用);如果郁金香的市场价格高于合约规定的价格,那么批发商有权按照约定的价格从种植者处购买郁金香,控制了买入的最高价格。这是最早的商品期权。
在18世纪时,期权被引入金融市场。早期以现货市场的股票作为交易对象的股票期权交易,较为分散,属于场外(交易所外)交易。1973年,全球第一个规范化的股票期权交易场所——芝加哥期权交易所经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批准成立,同时推出了标准化的股票期权合约(认购期权)。
5. 个股期权的发展状况
国际发展史
期权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七世纪,在亚里士多德的著作《Politics》中提到了泰勒斯(Thales of Miletus,古希腊思想家、科枝磨学家、哲学家),在某一年他预测到明年将迎来橄榄的丰收年,而要想榨取橄榄油,又不得不需要橄榄榨油器。于是泰勒斯找到了榨油器的拥有者,支付了一小笔费用“期权费”用于锁定明年的榨油器使用费(若到时市价远低于锁定的费用,泰勒斯可放弃使用权,但该笔费用不会退回)。一年后,橄榄丰收,泰勒斯靠高价卖出榨油器使用权获利丰厚。
1636-1637年,出现了著名的“郁金香球茎热”,并伴随出现了郁金香球茎的“看涨期权”
1700-1733年,看涨、看空期权交易在伦敦渐渐热门起来,但由于“郁金香球茎热”的教训,从1733年起,伦敦的期权交易行为被定为非法行为,直到1860年才重新被定义为合法
1872年,Russell Sage在美国开创了场外期权交易
1973年,芝加哥期权交易所(CBOE)和美国期权清算公司(OCC)相继正式成立,现代场内期权交易时代开毕搭裤启,个股期权从此得到了蓬勃的发展
个股期权交易最活跃的市场是美国。美国期权市场发展成熟,种类丰富。1973年4月26日,芝加哥期权交易所成立,期权开始进入标准化、规范化的全面发展阶段。20世纪80年代,费舍尔·布莱克和迈伦·斯科尔斯的B-S期权定价模型应用于实践,期权交易快速发展。个股期权近10年在美国呈井喷式增长,目前成交量在各类期权中居首,占美国衍生品交易量的30%以上。
从全球范围来看,个股期权也是目前交易最活跃的衍生品。根据FIA的2012年度统计报告,个股期权的交易量占到全球84个交易所衍生品交易总量的30.5%。
近10年来全球期权合约成交量稳步上升,2011年达到120.3亿手,其中个股期权占到70.6亿手。
在中国的状况
券商开始储备客户
6月上旬,管理层内部已经通过了个股期权模拟交易的内部测试,而针对个人投资者开放的模拟交易很快就将启动。尽管距离真正的个股期权交易推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部分券商已经开始为此储备客户。
由于个股期权模拟交易经验将成为参与个股期权交易的必要条件,因此这项工作备受券商重视。“模拟交易至少累计三个月以上才能开户,客户只有早点开始参与,才不至于在期权交易真正开通的时候被挡在门外。”一家大型券商内部人士告诉记者,公司要求全国所有营业部全力参与模拟交易客户的开发工作,指导客户积极参与日常模拟交易,提高客户对个股期权的认知与对各个环节的熟悉程度,熟悉各种交易策略。建议开户对象为资金50万以上、有融资融券资格的客户。
值得注意的是,个股期权交易将引入“投资者晋级计划”,将合格投资者按照资金实力、专业水平、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者成熟度等指标,将投资者分为A、B、C、D四级,A为最高级别。普通个人投资者通过培训和考试后初次开户时,给予最低的D级。
各级别投资者的功能权手简限也不相同。D级投资者权限包括买入期权和卖出有足额现货保护的看涨期权,C级投资者权限在D级基础上增加简单组合期权的持有和卖出足额现金保护的看跌期权等,B级投资者可在C级基础上增加复杂期权组合的买卖。
6. 期权的形成的来源有哪些
期权的产生
1593年一位荷兰商人格纳(Guesters)从康斯坦丁(今日的土耳其)进口第一颗郁金香花根,并将之种值,由于这种花是进口货,因此拥有郁金香花便成为有钱人的符号与殊荣,有钱的人一定要拥有郁金香才算有钱,因此买郁金香便成为有钱人展示财富的象征,于是这个风气由荷兰扩散到德国。巧不巧,这时郁金香正好染上一个传染病叫做「Mosaic」,这个病使得郁金香花瓣更鲜艳,于是染病毒的郁金香更加抢手,形成一股抢购的风潮。
初时,只有郁金香的行家才懂得欣赏郁金香之美,但在形成风潮之后,人们买郁金香只是为了赚钱,由于抢购风潮逐渐形成,投机客便趁机炒作,只要今天买了,明天就可赚一笔,屡试不爽,由于买的人多了,交易市场也就形成了,交易场所也逐渐热闹起来,像是一个股票交易市场。
1634年,买郁金香的热潮漫延到中产阶级,更蔓延为全民运动,大家都来买卖郁金香了,炒家只看到买低卖高,利润就进来,于是全民都变成郁金香的炒家,家家户户都倾一家之产,只为了买一朵郁金香。1,000美元一朵郁金香花根,不到一个月之后,它就变成二万美元了,如此暴利,难怪所有的人都冲昏了头,正事不干,每天忙于郁金香的买卖便可以了。
在酒吧里,吧台展示了一朵郁金香,不料被一个醉鬼吃下去了,竟被告到法院判刑三个月呢!
最疯狂的时候,一朵郁金香花根的价值可以跟以下任何一样物品同价
4吨小麦 -一张床 4条牛 8只猪 12只羊
以上这几样物品以今天价格算起来要花4万美元,而这些物品却只能换来一朵郁金香的花根,真是离谱到极点。
到了1636年,郁金香在阿姆斯特丹及鹿特丹股市上市,附近欧洲股市有些地方也交易郁金香呢,更有甚者,有的股市竟也推出选择权,同时也分割成细股,降低投机者的门坎,使得投机者可以买到几分之一的郁金香,增加交易容易度,由于有选择权的缘故,于是价格又往上推,本来实际购买一个月之内可以获利20倍,透过选择权,获利可以放大100倍(这也许可以称作是期权费吧)。
当疯狂达到最高点时,有一位大户全数卖出,赚了大钱,同时荷兰政府开始采取煞车的行动,而且由土耳其运来的郁金香也将大量抵达,忽然之间,郁金香并不再那么稀罕,于是一瞬间郁金香的价格往下滑,而下滑一经启动,六个星期内竟然下跌了90%,于是哀鸿遍野,财富梦破灭,此时不管政府多么护盘都挽救不了,郁金香的价格持续探底,于是许多股市交割无法完成,而荷兰政府宣布这一事件为赌博事件,豁免交割,结束这一场疯狂的郁金香泡沫事件。
从此之后十年间,荷兰的经济创伤才慢慢复原,在最高点值7万6仟美元的郁金香,六个星期之后竟只值一元,这是有纪录的史上第一次泡沫事件。
7. 期权并非起源于郁金香,第一个成功使用期权的人是天文学家
可能很多人不明白期权是怎么回事。身边炒股的人很多,但是炒期权的人却不多见。其实期权和股票差不多,只不过期权交易是资产的权利,比如:有人判断农业在今年会大发展,就先找到售卖收割机的商人,并告诉他,他的收割机使用权被自己买了,以后要先给自己用。
期权是人类最古老的风险管理工具之一,最早的期权概念可追溯至公元前,在《圣经》和古希腊的典籍中均有相关记载。约在公元前1700年,有关期权概念的最早记载《圣经》创世纪第29章讲述到,雅稿歼各为了与拉班的女儿拉结结婚,签订了同意为拉班工作七年的协议,以获得与拉结结婚的许可。在这里,雅各七年劳作就是“权利金”,以此换来结婚的“权利”,而非义务。
第一个成功使用期权的人——泰勒斯
公元前580年,泰勒斯对期权的成功使用,古希腊哲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泰勒斯通过购买橄榄油榨机成功运用期权对冲了未来使用权价格上涨的风险。泰勒斯运用天文知识,观察天象,预测到来年橄榄会大丰收,判断橄榄油榨机的需求会大大增加。因此,他提前与键历冲橄榄油榨机的业主签订了期权合约,获得了来年烂乱以固定价格优先使用这些榨机的权利。泰勒斯被认为是第一个成功使用期权的人。
期权正式兴起——郁金香热
16世纪中期,近代期权郁金香热近代期权的概念实际上起源于对大起大落的商品价格进行风险规避的需要。16世纪中期的荷兰,随着郁金香狂热进入高潮,一部分对市场敏感的投资者开始自行签订合约,规定一方有权在未来向另一方买入或卖出某种郁金香球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