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花园百科 » 醉海棠图片

醉海棠图片

发布时间: 2025-07-30 10:43:37

❶ 大红袍是什么啊

武夷岩茶产于闽北“美景甲东南”名山武夷山,茶树生长在岩缝之中。武夷岩茶具有绿茶之清香,红茶之甘醇,是中国乌龙茶中之极品。
武夷岩茶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唐代已栽制茶叶,民间就已将其作为馈赠佳品。宋代列为皇家贡品,元代还在武夷山设立了“焙局”、“御茶园”,专门采制贡茶,明末清初创制了乌龙茶武夷山栽种的茶树,品种繁多,有大红袍、铁罗汉、白鸡冠、水金龟“四大名枞”,此外还有以茶树生长环境命名的,如不见天、金锁匙等;以茶树形状命名的,如醉海棠、醉洞宾、钓金龟、凤尾草、玉麒麟、一枝香等;以茶树叶形命名的,如瓜子金、金钱、竹丝、金柳条、倒叶柳等;以茶树发芽早迟命名的,如迎春柳、不知春等;以成茶香型命名的,如肉桂、石乳香、白麝香等。清康熙年间,开始远销西欧、北美和南洋诸国。当时,欧洲人曾把它叫作武夷茶,作为中国茶叶的总称。
武夷岩茶驰名中外,与优异的自然环境是分不开的。武夷山位于北纬27°35′-27°43′,东经117°55′-118°01′。方圆120华里,平均海拔650余米。四周皆溪壑,与外山不相连接,由三十六峰、九十九岩及九曲溪所组成,自成一体。岩峰耸立,秀拔奇伟,群峰连绵,翘首向东,势如万马奔腾,堪为奇观。澄碧清澈的九曲溪,萦绕其间,折为九曲十八湾。山回溪折,真有"曲曲山回转,峰峰水抱流"之貌。而沿溪两岸,群峰倒影,尽收碧波之中,山光水色,交相辉映,实为"碧水丹山"人间仙境。前人题"武夷山水天下奇,三十六峰连逶迤,溪流九曲泻云液,山光倒浸清涟漪",概括了武夷山的轮廓。名山胜境,陶冶出岩茶的天然灵气。
武夷岩茶区,气候温和,冬暖夏凉,年平均温度在18~18.5度之间;雨量充沛,年雨量2000毫米左右。山峰岩壑之间,有幽涧流泉,山间常年云雾弥漫,年平均相对湿度在80%左右。正如沈涵《谢王适庵惠武夷茶诗》云:"香含玉女峰头露,润滞珠帘洞口云"。茶园大部分在岩壑幽涧之中,四周皆有山峦为屏障,日照较短,更无风害。优越的自然条件孕育出岩茶独特的韵味。
武夷山之地质,属白垩纪武夷层,下部为石英班岩,中部为砾岩、红沙岩、页岩、凝灰岩及火山砾岩五者相间成层。茶园土壤之成土母岩,绝大部分为火山砾岩、红沙岩及页岩组成。《茶经》称茶山之土"上者生烂石,中者生砾壤,下者生黄土"。武夷茶园土壤系烂石或砾壤。明代徐火勃《茶考》所述"武夷山中土气宜茶"。适宜的土壤,造就出岩茶的优良内质。碧水丹山,峭峰深壑,高山幽泉,烂石砾壤,迷雾沛雨,早阳多阴,"臻山川精英秀气所钟",武夷岩茶独享大自然之惠泽,它奉献给人们以独特的"花香岩骨",使同属自叹不如。
武夷岩茶可分为岩茶与洲茶。在山者为岩茶,是上品;在麓者为洲茶,次之。从品种上分,它包括吕仙茶、洞宾茶、水仙、大红袍、武夷奇种、肉桂、白鸡冠、乌龙等,多随茶树产地、生态、形状或色香味特征取名。
其中以“大红袍”最为名贵。关于大红袍名称的来历,有几种不同的说法,一是传说明代有一上京赴考的举人路过武夷山时突然得病,腹痛难忍,巧遇一和尚取所藏名茶泡与他喝,病痛即止。他考中状元之后,前来致谢和尚,问及茶叶出处,得知后脱下大红袍绕茶丛三圈,将其披在茶树上,故得‘大红袍“之名。还有另一说法,传说每年朝廷派来的官吏身穿大红袍,解袍挂在贡茶的树上,因此被称为大红袍。流传更广的是每当采茶之时,要焚香祭天,然后让猴子穿上红色的坎肩,爬到绝壁的茶树之上采摘茶叶。所以广东话把这种猴采茶称为"马骝茶"(广东人管猴子叫马骝)。正由于数量稀少,采摘困难,这种茶在市场上是价格昂贵的珍品。
武夷水仙是另一个岩茶品种,它由于叶片本身带有一股清香,可以被制成富有香味,极为珍贵的茶叶,因此叫水仙,是在日本销量最大的乌龙茶品种之一。
除此之外,广东省广州东面的凤凰山盛产一种名为“凰单从”乌龙茶。由于茶树高达一丈由于,有鹤立鸡群之感,故称单从。采摘时,条件十分严格,有“不采”说,即太阳升不采,天气热不采,早期见其芽不壮不采,阴天不采,雨天不采。它的特征是条索粗壮,轻匀挺直,粗中有细,质地柔软,有一股幽雅宜人的独特清香。
武夷岩茶属“叶红镶边”半发酵茶,它的特点以清人梁章锯概括得最为简练,即“、甘、清、香”字(见《归田琐记》)。其条形壮结、匀整,色泽绿褐鲜润,冲泡后茶汤呈深橙黄色,清澈艳丽;叶底软亮,叶缘朱红,叶心淡绿带黄;兼有红茶的甘醇、绿茶的清香;茶性和而不寒,久藏不坏,香久益清,味久益醇。泡饮时常用小壶小杯,因其香味浓郁,冲泡五六次后余韵犹存。这种茶最适宜泡工夫茶,因而十分走俏,其品质独特,18世纪传入欧洲后,倍受当地群从的喜爱,还曾有“病之药”誉。

❷ 中国十大名茶

中国是茶叶大国,其中的一个表现就是茶的品种特别多。现在全国能够叫的出名的茶叶就有一千多种。在这些林林总总的茶叶中,不少是名气很大的。如果要给它们排了一下座次,不同的人会排出不同的名单来,以下只是一种说法:
1、杭州龙井
龙井,本是一个地名,也是一个泉名,而现在主要是茶名。龙井茶产于浙江杭州的龙井村,历史上曾分为“狮、龙、云、虎”四个品类,其中多认为以产于狮峰的老井的品质为最佳。

龙井属炒青绿茶,向以“色绿、香郁、味醇 、形美”四绝著称于世。好茶还需好水泡。“龙井茶、虎跑水”被并称为杭州双绝。虎跑水中有机的氮 化物含量较多,而可溶性矿物质较少,因而更利于龙井茶香气、滋味的发挥。
冲泡龙井茶可选用玻璃杯,因其透明,茶叶在杯中逐渐伸展,一旗一枪,,上下沉浮,汤明色绿,历历在目,仔细观赏,真可说是一种艺术享爱。

有专家说,正宗龙井可能绝迹。

2、苏州碧螺春
江苏吴县太湖之滨的洞庭山。碧螺春茶叶用春季从茶树采摘下的细嫩芽头炒制而成;高级的碧螺春,0.5公斤干茶需要茶芽6-7万个,足见茶芽之细嫩。炒成后的干茶条索紧结,白毫显露,色泽银绿,翠碧诱人,卷曲成螺,故名“碧螺春”。此茶冲泡后杯中白云翻滚,清香袭入,是国内著名的名茶,常被作为高级礼品。
关于“碧螺春”茶名的由来,可以参见《茶叶命名之法》

3、黄山毛峰

产于安徽黄山,主要分布在桃花峰的云谷寺、松谷庵 、吊桥阉、慈光阁及半寺周围。这里山高林密,日照短,云雾多,自然条件十分优越,茶树得云雾之滋润,无寒暑之侵袭,蕴成良好的品质。

黄山毛峰采制十分精细。制成的毛峰茶外形细扁微曲,状如雀舌,香如白兰,味醇回甘。

黄山名茶众多,除毛峰外,还有休宁的“屯绿”,太平的“猴魁”,歙县的“老竹大方”等等,都各具特色,脍灸人口。

4、庐山云雾 `

产于江西庐山。号称“匡庐秀甲天下”的庐山,北临长江,南傍鄱阳湖,气候温和,山水秀美十分适宜茶树生长。

庐山云雾芽肥毫显,条索秀丽,香浓味甘,汤色清澈,是绿茶中的精品。

5、六安瓜片

产于皖西大别山茶区,其中以六安、金寨、霍山三县所产品最佳。六安瓜片每年春季采摘,成茶呈瓜子形,因而得名,色翠绿,香清高,味甘鲜,耐冲泡。此茶不仅可消暑解渴生津,而且还有极强的助消化作用和治病功效,明代闻龙在《茶笺》中称,六安茶入药最有功效,因而被视为珍品。

6、恩施玉露

产于湖北恩施。湖北产茶历史悠久,早在唐代就已很著名,现仍是我国的重要产茶省份。恩施玉露是我国保留下来的为数不多的一种蒸青绿茶,其制作工艺及所用工具相当古老,与陆羽《茶经》所载十分相似。

恩施玉露对采制的要求很严格,芽叶须细嫩、匀齐,成茶条索紧细,色泽鲜绿,匀齐挺直,状如松针;茶汤清澈明亮,香气清鲜,滋味甘醇 ,叶底色绿如玉。“三绿”(茶绿、汤绿、叶底绿)为其显著特点。

日本自唐代从我国传入茶种及制茶方法后,至今仍主要采用蒸青方法制作绿茶,其玉露茶制法与恩施玉露大同小异,品质各有特色。

7、白毫银针

这是一种白茶,产于福建北部的建阳、水吉、松政和东部的福鼎等地。
白毫银针满坡白毫色白如银,细长如针,因而得名。冲泡时,“满盏浮茶乳”,银针挺立,上下交错,非常美观;汤色黄亮清澈,滋味清香甜爽。由于制作时未经揉捻,茶汁较难浸出,因此冲泡时间应稍延长。

白茶味温性凉,为健胃提神,祛湿退热,常作为药用。在港澳地区,零售商店常将少许白茶拼配进其他茶类,以提高其档次,进而获取商业价值。

8、武夷岩茶

产于福建崇安县武夷山。 武夷岩茶属半发酵茶,制作方法介于绿茶与红茶之间。其主要品种有“大红袍”、“白鸡冠”、“水仙”、“乌龙”、“肉桂”等。
茶汤有浓郁的鲜花香,饮时甘馨可口 ,回味无究。18世纪传入欧洲后,倍受当地群从的喜爱,曾有“百病之药”美誉。

9、安溪铁观音
产于闽南安溪。铁观音的制作工艺十分复杂,制成的茶叶条索紧结,色泽乌润砂绿。好的铁观音,在制作过程中因咖啡碱随水分蒸发还会凝成一层白霜;冲泡后,有天然的兰花香,滋味纯浓。用小巧的工夫茶具品饮,先闻香,后尝味,顿觉满口生香,回味无究。近年来,发现乌龙茶有健身美容的功效后,铁观音更风靡日本和东南亚。
关于“铁观音”茶名的由来,可以参见《茶叶命名之法》

10、普洱茶
产于云南西双版纳等地,因自古以来即在普洱集散,因而得名。普洱茶是采用绿茶或黑茶经蒸压而成的各种云南紧压茶的总称,包括沱茶、饼茶、方茶、紧茶等。 f

普洱茶的品质优良不仅表现在它的香气、滋润,滋味醇厚,主要供藏族同胞饮用。
普洱茶的吕质优良不仅表现它的香气、滋味等饮用价值上,还在于它有可贵的药效,因此,海外侨泡和港澳同胞常将普洱茶当作养生妙品。
在其他的“中国十大名茶”说法中,一般常见到的有产于安徽屯溪等地的“屯绿”、产于安徽祁门县的“祁红”、产于云南的“滇红”等。

图片参考
http://image..com/i?tn=image&ct=201326592&lm=-1&cl=2&word=%D6%D0%B9%FA%CA%AE%B4%F3%C3%FB%B2%E8&t=3

❸ 武夷岩茶大红袍几百种品种名称释疑

武夷岩茶,是一个很难懂却又很好玩的茶类。
它的生长环境特殊,它的技艺繁杂,它的品种丰富。然而除了这些之外,岩茶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点,可谓“花枝招展”,那就是多到让人眼花缭乱的品种名。
你曾经在武夷岩茶各种命名规则中头晕吗?看这篇文章就对了。
为何岩茶名字让我如此沉默
我们先来看一个真实的故事,而且发生的时间就在前一周。
出差武夷山,深夜晚归。正欲回房抠脚,客栈前台小妹一声娇喘就过来了,“小哥哥,来喝茶呀!”
从眼光中明确地看出,小妹想推销茶了。也罢,正好多试一家的茶,万一有惊喜呢?果不其然,小妹掏出的是一泡武夷当家品种——肉桂。忍不住问了一句,“你家,有做什么本地的小品种吗?我想试试小品种。”
小妹顿觉卖茶有戏,很认真地回答:“嗯,我家本地小品种有啊!黄观音、金观音、梅占什么的都不错。”我皱了皱眉:“还有别的吗?”重点来了,小妹一脸天真烂漫:“有啊有啊,还有105啊,204啊……”
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还是喝肉桂吧。”
那么,问题来了——小妹究竟做错了什么,我要如此沉默?
这是一个有着数百近千名字的茶类
或许不少对武夷岩茶有了解的茶友已经明白了。小妹除了“小哥哥来喝茶”这句话没毛病外,其他回答都是很让人尴尬的。
首先,我问的是“本地小品种”,而黄观音、金观音、梅占都不是本地品种,其中黄观音、金观音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以下简称福建茶科所)的研究人员上世纪后期培育的新品种,而梅占则是从闽南引进的。
▲?图为金观音,摄于武夷星茶业种质资源圃
小妹后面一句话就更让人尴尬了,因为“105”、“204”正对应的是黄观音与金观音在福建茶科所培育时的编号名。小妹把同一个茶换个名字又说了一遍或许自己还不知道……
在这个故事中,我们也能窥探到,武夷岩茶命名规则繁多。光是品种分类就让人头晕,更别说,那些花枝招展的茶树花名了。
腊面、粟粒,这是历史上的武夷茶名
对于武夷岩茶的“名字们”,听得最多的应该是“正岩茶”、“外山茶”这些说法。这个概念在以前的文章中多有提及,这里就不做阐述了。简短注释请见下图中原福建茶叶检测站站长陈郁榕所说的话:
▲?图片来自微信朋友圈,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而对于武夷茶本身的名字,历史上均有不同说法与变迁。据林馥泉所著《武夷茶叶之生产制造及运销》记载,在唐代,由徐夤谢尚书惠腊面茶诗中得知,岩茶系“腊面”;在宋代,由苏轼咏茶诗即知,宋时有“粟粒”之称,还有龙团、乌馀,元代之石乳、京铤;明代之灵芽、仙萼之类。等等,多不胜数。
此皆系历代武夷名茶或贡品,在明代之前大都属于蒸青绿茶,不过它们却是发展武夷岩茶的基础。
现在的武夷岩茶,有这几种叫法
只要谈及武夷岩茶,就有许多个名字让你迷失在逻辑中。你有时会听到“这是菜茶不是引进种”;有时会听到“奇种出名丛”;有时会听到“大红袍就是奇丹”,甚至有时你只能听到诸如“104、205”等一串数字编号……
我们整理分类了一下这些“名字”的来源,让你心里稍微有个底。
1. 以原生品种论:本地菜茶(武夷山本地原生有性繁殖树种,如大红袍、铁罗汉等)、引进品种(从武夷山之外引进的品种,也有人俗称外来种,如铁观音、梅占等)、新品种(由福建茶科所培育,如黄观音、金观音、黄玫瑰等)。
2. 以采制等级论:奇种(正岩采摘的菜茶群体种)、名种(正岩之外采摘的岩茶)、小种(品质较名种更次的岩茶)。
3. 以品种质量论:单丛(菜茶中单独采制的品种茶)、名丛(有了命名并品质特别优秀的单丛)。
4. 以品质、形状、地点等不同论:品种名(历史流传下来的植物名)、花名(历史上茶农、茶商在包装茶叶时自我命名的茶叶名称,有部分与品种名是一致的)。
5. 以科研编号论:这里主要指福建茶科所培育的新品种代号,如黄观音就是105,金观音就是204。
最后要单独说的是你常听到人提起的小品种,其实小品种这个叫法有点特殊。用陈郁榕老师的话来说:“小品种,以前不存在的。这是近几年市场上才流行起来的叫法,老百姓把肉桂水仙大红袍之外的都称为小品种了。”
陈郁榕老师也表示,在学术界上虽然没有小品种这个名词,但是如今在市场的推动下,这个称呼也是可以引用的。只是按照专业的理解,并不是如老百姓俗称的除肉桂水仙外都叫小品种,“能叫小品种的,我理解是必须为武夷山菜茶群体种花名。”
肉桂是菜茶?水仙是外来种?岩茶命名关系解读
不仅叫法错综复杂,他们的关系也是如此。譬如奇种来自菜茶,名丛也演变自奇种,肉桂则曾属于名丛。而在武夷山与肉桂分庭抗礼的水仙,则是个来自建阳的外来品种。
所以,我们还得详细解读它们的关系。
遥想当年,第一次听说武夷菜茶,还以为它是最低档的茶叶名称,后来发现错大了。其实武夷菜茶是武夷山本地原生有性繁殖树种的通称,在各种分类中,武夷菜茶这个系列都占据着一个重要的位置。
武夷菜茶的这个解释,又不仅仅是指岩茶。譬如现在大热的正山小种,就是属于武夷菜茶,同时历史上有名的武夷桃李园绿茶,也归属其中。
菜茶茶树有性繁殖的特性与武夷山千变万化的小气候,成就了它们各自令人惊奇的不同品质特征。这些长在正岩区域内又奇奇怪怪的菜茶品种,便被前人们称为奇种。
武夷山当地茶人们在漫长的种茶、制茶过程中,不断反复地在菜茶中拼比、选育优秀单株,称为单丛。他们根据这些单丛各自特色命名,而命名后的单丛中复选出品质最优秀者,是为名丛。
武夷山名丛数量过百,而在武夷茶树品种专家、高级农艺师罗盛财所著《武夷岩茶名丛录》中,共收录70个名丛。在茶语网与罗盛财交谈时,他说道:“其实我当时共收集了130余个名丛名字,但是通过严肃的科学检测,发现其中一些属于同种不同名,其余一些缺少相关材料,因此只收录70种名丛。”
303、506……那些神秘代号究竟是啥?
“现在肉桂和水仙,在武夷山主栽60%-70%,其中水仙却并不是武夷山原生品种。”罗盛财如此说道,“最早有记载的发现外来品种大量出现是1943年,当时林馥泉调查后发现,包括建阳的水仙以及安溪的许多品种在武夷山大量生根发芽。”
“其实外来品种如此多,像水仙一样遍布武夷山的并不多。对于茶叶来说,适合环境、适合工艺是非常重要的,外来品种不一定都能适合武夷山。一百多年下来,部分外来品种已经消失,留下的佛手、梅占、黄旦、乌龙系列等都控制在一定的种植程度内。”
在种质技术的推动下,福建茶科所科研人员运用人工杂交等方法,利用不同品种培育出一些品质稳定有特点,并适宜武夷山环境、工艺的优良性状新品种。这些新品种出现的时间大概集中在上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末之间。
而这些新品种,为许多不熟悉岩茶的人留下了许多让人摸不着头脑的“神秘代号”,也就是品种编号。这里,为大家翻译一下市场上常见的新品种编号:105——黄观音,又名茗科2号、204——金观音,又名茗科1号、220——金牡丹、303——九龙袍、304——丹桂、305——瑞香、506——黄玫瑰。
9个解释,那些千奇百怪的花名从何而来
在武夷岩茶名字中,最有意思的还是各种花名。有一些或许你很熟,而更多的,大概是你听也没听过的,譬如:素心兰、绿独占、千层莲、老君眉、洛阳锦、出林素、正罗衣、步步娇、正唐梅……
武夷茶单株选育命名的工作,从宋代就已开始,郭柏苍在《闽产录异》中提到:“铁罗汉,坠柳条,皆宋树,又仅止一株,年产少许。”元代名丛有石乳,明代有白鸡冠,清代则有不知春、肉桂、木瓜、素心兰、老君眉、雪梅、红梅、大红袍、白桃仁等,清末民初则有水金龟。
关于这些好听得不像茶的花名来源,林馥泉《武夷茶叶之生产制造及运销》记载,“岩主茶工每因欲提高茶叶价值,多巧立名目……俗称为花名,以眩惑顾客,其名称之多,以数千记”。
罗盛财也对茶语网透露,当年茶人选择优良单株命名,大多是自家命名自家的并代代相传,所以武夷山会有部分不同名却同种的茶树。
据调查,仅慧苑一岩,就有830多个茶之花名。而这些花名的命名都是有规则的,在罗盛财《武夷岩茶名丛录》中总结了总共9个不同的命名方式。
1.?以茶树生产环境而命名的,如不见天、岭上梅、过山龙、石角、九龙珠;
2.?以茶树形态而命名的,如醉贵妃、醉海棠、醉洞宾、钓金龟、凤尾草、玉麒麟、一枝香、醉八仙;
3.?以茶树叶形而命名的,如金瓜子、金钱、金柳条、倒叶柳、向天梅;
4.?以茶树叶色而命名的,如白吊兰、红海棠、大红梅、绿蒂梅、黄金锭;
5.?以茶树发芽迟早而命名的,如不知春、迎春柳;
6.?以传说栽种年代而命名,如正唐树、正唐梅、宋玉树;
7.?以成品茶香而命名的,如肉桂、白瑞香、夜来香、金丁香
8.?以神话传说而命名的,如大红袍、铁罗汉、水金龟、半天妖、白牡丹、红孩儿、状元红;
9.?以区别名丛分离类型而命名的,如正太仓、付独占、正芍药、正柳条、正玉兰、正蔷薇。
这些"花名"加上它们的特征再配以典故、传说显得韵趣横生,更显得武夷茶文化的底蕴丰富。
还是那句话,武夷岩茶难懂又好玩,而它名字那些事,一篇文章并不能完全道清。但至少对于它们命名的那些基础规则与知识,你爱它就应该去了解。

❹ 大红袍是什么啊

一、简介大红袍”名枞茶树,生长在武夷山九龙窠高岩峭壁上,岩壁上至今仍保留着1927年天心寺和尚所作的“大红袍”石刻,这里日照短,多反射光,昼夜温差大,岩顶终年有细泉浸润流滴。这种特殊的自然环境,造就了大红袍的特异品质,大红袍茶树现有6株,都是灌木茶丛,叶质较厚,芽头微微泛红,阳光照射茶树和岩石时,岩光反射,红灿灿十分显目。关于“大红袍”的来历,还有一段动人的传说呢,传说天心寺和尚用九龙窠岩壁上的茶树芽叶制成的茶叶治好了一位皇官的疾病,这位皇官将身上穿的红袍盖在茶树上以表感谢之情,红袍将茶树染红了,“大红袍”茶名由此而来。
「大红袍」
【别名】大和红、锈钉子、油根、扁皂角
【来源】为豆科秔子梢属植物毛秔子梢,以根入药。秋季挖根,洗净切片晒干。
【源形态】小灌木,高约1米,通体均被锈色硬毛。根直而长,可达50厘米,常有锈色油点,断面带浅红色。茎直立,枝有棱。三出复叶互生。夏秋开花,总状花序腋生或聚成顶生的圆锥花序,蝶形花冠紫红色。荚果斜卵形,仅一荚节,被贴生长柔毛,紫色网脉明显。种子长圆形。
【性味归经】微苦,涩、温。
【功能主治】调经活血,止痛,收敛。用于闭经,痛经,白带,胃痛;外用治黄水疮,烧烫伤。
【用法用量】 0.5~1两;外用适量,鲜根烤出汁搽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一、“大红袍”的由来
关于这一美名的由来,民间广为流传着美妙动人的传说:
1、大红袍茶树生长在悬崖绝壁上,人莫能登,每年采茶时,寺僧以果为饵,驯猴子采之,所以有人称之为“猴采茶”。
2、大红袍茶树高十丈,叶大如掌,生长在峭壁上,风吹叶坠,寺僧拾制为茶,能治百病。3、大红袍茶树为神仙所栽,寺僧每于元旦焚香虔诚礼拜,泡少许供佛前,茶能自顾,有窃之者立即腹痛,非育之勿能愈,盖以为神仙所栽。
4、大红袍茶树受过皇封,御赐其名,当地县令于每年春季皆亲临九龙窠,将身披红袍脱下盖在茶树上,然后顶礼朝拜,在香烟缭绕中众人齐声高喊:茶发芽!茶发芽!待红袍揭下时茶树果然发芽!茶芽红艳如染。

热点内容
糖艺百合花 发布:2025-07-31 00:08:28 浏览:191
一朵莲花博客网易 发布:2025-07-30 22:57:15 浏览:876
fgo情人节活动挑战本 发布:2025-07-30 21:58:47 浏览:477
北京梅花表专柜 发布:2025-07-30 21:51:48 浏览:406
正月十五和情人节的水果店水果要怎么摆式吧 发布:2025-07-30 21:33:58 浏览:455
茶花精油的作用与功效 发布:2025-07-30 21:17:31 浏览:163
扇牡丹国画 发布:2025-07-30 20:55:10 浏览:536
长寿草盆景 发布:2025-07-30 20:51:29 浏览:938
生命是一朵长开不败的花 发布:2025-07-30 20:45:55 浏览:343
小兰花产地 发布:2025-07-30 20:35:27 浏览: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