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茉莉花产业种植
Ⅰ 福建产区的茉莉花茶的产量是多少
在全省80个市、县、区中有26个市、县、区产花。1997年共种植茉莉面积3434.8公顷;产花17104吨。分布在福州、宁德、南平、三明等地,主产区为闽侯县、长乐市、福州市辖区、蕉城区、政和县等。
福州市郊及闽侯、长乐两县市为传统的福州茉莉花茶产区,鲜花产量占全省的43%。茉莉花是福州市的市花。福州是我国茉莉花茶的发祥地,所产的茉莉花茶,既有烘青香高味爽、又有茉莉鲜花的浓郁花香,使茶味花香融为一体,形成独具地域品质特征的福州茉莉花茶。
1997年福建茉莉花平均产量4980千克/公顷,但在1980年福州市郊新店的茉莉丰产园,产鲜花高达11100千克/公顷;1984年将乐县城区的和平村也曾创产量13800千克/公顷的高产记录,从而说明福建茉莉增产潜力还很大。然而,随着沿海经济开发区的扩大,部分茉莉花园被圈用、改植,更受于市场经济所左右,农村劳力流向城市,采花工资、窨制费用剧升,导致大量茶坯纷纷改运广西。从1992年开始,福建茉莉花和花茶生产逐渐萎缩。另一方面,地处闽北山区的政和县、松溪县农村,近年来种植茉莉的积极性很高。政和县提出要建成福建最大的茉莉花生产基地。该县石屯镇2001年春已扩种茉莉46.7公顷。松溪县规划在五年内每年扩种茉莉133.3公顷。再现了福建茉莉的复兴希望。福州茶厂的中莉牌“茉莉闽毫”荣获2001年全国优质茉莉花茶评比金奖。
Ⅱ 福州市茉莉花茶保护规定
第一条为了加强茉莉花茶的保护,传承福州茉莉花茶文化,促进茉莉花茶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根据《福建省促进茶产业发展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用于制茶的茉莉花种植、茉莉花茶加工制作、茉莉花茶品牌保护等适用本规定。第三条市人民政府和茉莉花茶产区的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将茉莉花茶的保护和产业发展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安排专项资金用于茉莉花种植基地建设、茉莉花茶标准的制定和推广实施、品牌文化宣传等。第四条市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和茉莉花茶产区的县(市、区)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辖区内茉莉花茶的保护管理工作。
国土资源、城乡规划、财政、文化、工商、质量技术监督、环境保护、人力资源、旅游等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按照职责分工,共同做好茉莉花茶的保护工作。第五条市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市城乡规划、国土资源、文化、质量技术监督等行政主管部门根据相关规划和茉莉花茶保护需要,就茉莉花种植、茉莉花茶制作工艺、品牌保护等内容编制茉莉花茶保护专项规划,报经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第六条市人民政府应当在适宜种植茉莉花的区域内划定种植基地,并发布公告。茉莉花种植基地实行分级保护,分为一级种植基地和二级种植基地。
茉莉花种植基地由市人民政府统一设立保护标志。第七条茉莉花一级种植基地,除涉及公共利益的省级以上重点建设项目外,不得征收;茉莉花二级种植基地,除涉及公共利益的市级以上重点建设项目外,不得征收。征收茉莉花种植基地的,应当征求市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意见,依法办理征收手续。
征收茉莉花种植基地,应当先按照基地相应等级补足种植面积,方可征收。第八条鼓励茉莉花茶生产经营企业对茉莉花种植基地的基础设施进行建设和改造,并可以建设与茉莉花茶生产经营相关的配套附属设施,其用地面积不超过基地面积的百分之三,且最多不超过一公顷。第九条在茉莉花种植基地内禁止下列行为:
(一)破坏或者擅自移动茉莉花种植基地保护标志;
(二)倾倒、堆放和处置废弃物;
(三)挖沙、取土;
(四)侵占或者损坏茉莉花植株;
(五)侵占或者损坏茉莉花种植基地的基础设施;
(六)其他侵占、破坏茉莉花种植基地的行为。
禁止在茉莉花种植基地及其周边建设污染环境、损害茉莉花种植的项目。第十条市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古茉莉花植株的保护管理工作,组织资源调查,建立档案,对有代表性的古茉莉花植株实行挂牌保护。第十一条支持对茉莉花种质资源进行挖掘、征集、保护和研究。
支持建设茉莉花良种繁育基地,加强引进和推广茉莉花优良品种资源的工作。第十二条茉莉花种植应当推广使用生物有机肥和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禁止使用剧毒、高毒、高残留农药。第十三条鼓励茉莉花茶生产企业设立科技研发、推广机构,推进茉莉花茶科技创新研发和成果转化项目。第十四条支持依法成立的茉莉花茶行业协会开展相关活动,规范行业行为,加强行业自律和人才培养,引导茉莉花茶生产经营者依法诚信经营。第十五条市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教学科研机构和茶叶技术推广机构应当加强茉莉花茶制作技艺传承人的培养。
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人力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开展茉莉花茶加工、评茶、茶艺等职业技能培训及鉴定。第十六条鼓励茉莉花茶传统制作技艺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对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录的茉莉花茶制作技艺给予保护,对传承人给予奖励和资助。支持传承人通过带徒授艺等方式传承优秀的茉莉花茶制作技艺。第十七条鼓励茉莉花茶品牌建设,对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福建省著名商标、中华老字号的,以及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农产品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应当给予保护、奖励。第十八条以福州所产茉莉花和烘青绿茶为原料,按照福州传统工艺经四窨一提及以上加工制作而成的茉莉花茶,可以依照相关规定申请使用“福州茉莉花茶”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
获得国家地理标志的福州茉莉花茶产品应当统一标识。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伪造、冒用专用标志,或者使用与专用标志相近的名称和标志。
福州茉莉花茶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使用单位,应当按照地理标志产品有关标准加工制作福州茉莉花茶,确保原料产地、加工工艺、场所、产品质量符合标准要求,并建立原料收购和产品生产、销售台账。
Ⅲ 福州茉莉花茶再添世界级“金名片”
“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申遗成功
福州茉莉花茶再添世界级“金名片”
福州茉莉花茶再添一罩慎张世界级“金名片”!北京时间29日晚,“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项目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7届常会上通过评审,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该项目包昌哗括我省的福州茉莉花茶窨制工艺、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铁观音制作技艺、福鼎白茶制作技艺、坦洋工夫茶制作技艺、漳平水仙茶制作技艺等6个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由此,福州茉莉花茶窨制工艺成为 福州市 首个“世界级”非遗项目。
福州茉莉花茶窨制工艺是用特种工艺造型茶或经过精制后的绿茶茶坯,与茉莉鲜花窨制花茶的传统工艺,始创于宋,成于明,盛于清,距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2014年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经过1000多年的摸索,福州茉莉花茶窨制工艺越发精进:从茶坯粗制、精制和伺花、茶花拼和(窨花)、静置通花、收堆复窨、茶花分离(起花)、转窨或提花到匀堆装箱,环环相扣。制成后,茶香与茉莉花香交互融合,有“窨得茉莉无上味,列作人间第一香”的美誉。而以福州茉莉花茶窨制工艺为代表的花茶制作技艺,也成为“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和中国数千年来传统制茶技艺的典型代表,极具历史、文化、工艺和经济价值。
如何让福州茉莉花茶窨制工艺“活”起来?近年来,福州市出台多项政策,在支持茉莉花种植、花茶加工、园区建设、三产融合、科技创新、品牌宣传等方面,形成保护福州茉莉花茶及工艺、支持福州茉莉花茶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
在传承传统窨制工艺的基础上,福州市还鼓励更多的创新工艺,调动茶农、花农和专业技术人员学习钻研福州茉莉花茶窨制工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福州茉莉花茶传统工艺传承人、传承大师赛每两年举办一次,至今年已是第七届,累物迅敬计授予28人“福州茉莉花茶传统工艺传承大师”荣誉称号,并推荐其中的18人分别入选国家、福建省、福州市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名录。
Ⅳ 福建种植茉莉花都有那些补贴
1、支持茉莉花基地建设:对面积达5亩以上的新植茉莉花基地,给予一次性补助3000元/亩;对新建面积达到5亩以上且保护种植15种以上(含15种)茉莉花品种的种质资源圃,给予一次性奖励10万元;鼓励福州茉莉花茶生产企业在闽江、乌龙江两岸认种认养茉莉花。
2、支持绿色生态茶园建设:对按照《福建茶叶绿色发展技术规程》进行建设且面积达到100亩以上的绿色生态茶园,给予一次性补助1000元/亩,单个主体补助金额最高不超过段指50万元。
3、支持茉莉花茶加工提升:大力培育福州茉莉花茶龙头企业,推广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合作模式,带动发展茉莉花茶加工;对福州茉莉花茶生产企业当年度新购置并投入使用的茉莉花茶生产加工等设备,按新增投资额的30%给予补助,单个企业当年度补助金额最高不超过100万元。
4、支持茉莉花茶产业园建设:对闽清县等地的福州茉莉花茶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以先建后补的方式,按实际投资额的30%给予补助,单个园区补助金额最高不超纤消过1000万元。
5、支持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鼓励茶旅融合发展,对创建国家3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的福州茉莉花茶生产企业,给予一次性奖励30万元;对福州茉莉花茶电商年销售额达到300万元、500万元、1000万元以上的生产企业,分别给予一次性奖励10万元、20万元、30万元。
6、支持茉莉花茶品牌宣传及标准制订: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实施福州茉莉花和茉莉花茶整体品牌形象塑造工程,支持开展福州茉莉花茶神州行活动;对福州茉莉花茶生产企业自主参加国际展会和国家级、省级政府部门、省会城市主办的各类展会,给予展位费80%的补助;安排专项资金支持福州茉莉花茶生产企业制(修)订福州茉莉花茶标准和福州茉莉花衍生产品标准;支持帝封江等各类形态的茉莉花主题公园建设。
7、支持茉莉花茶科技创新: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支持福州茉莉花茶生产企业开展产业基础研究和新产品(茉莉花及茉莉花茶衍生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研发,对项目新获得国内发明专利的,给予一次性奖励5万元/项。
8、支持设立茉莉花茶专营店:支持福州茉莉花茶生产企业在三坊七巷、鼓岭、上下杭、烟台山景区内开设福州茉莉花茶专营店,按店面租金的30%给予补助,单个店面补助金额最高不超过20万元/年。
9、支持茉莉花茶生产企业拓宽融资渠道:发挥福州市农业产业化重毁燃知点龙头企业政府基础风险金作用和各级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增信功能,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福州茉莉花茶生产企业的信贷支持,提高贷款授信额度;引导绿色生态基金对接优质福州茉莉花茶生产企业,持续拓宽企业融资渠道。
Ⅳ 福州茉莉花种植的水源
福州茉莉花种植的水源:福州茉莉种植在江边湿地仿伍沙洲,以江水为水源。福州是茉莉圆大汪花茶起源地。福州地区闽江下游及其支流,形成大橘仔小溪流纵横交错的江河水系,闽江干流穿过市区,河面宽阔、河床平缓,沿岸沉积的冲积土湿润肥沃,透水性强,适宜茉莉生长。
Ⅵ 福州茉莉花茶的概况
福州自古就出产名茶,1700年前,就有四溢盅盘等吃茶器皿,方山露芽、鼓山柏岩茶成为唐朝以后皇家贡茶。2000年前的汉朝,福州开始种植茉莉花,古人认为茉莉玉骨冰肌,有淡泊名利之意,乃国色天香中的“天香”。北宋时,由于中医局方学派对香气和茶保健作用的充分认识,引发香茶热,古人发现茉莉有着安神、解抑郁,中和下气的功效,福州作为茉莉花之都,茉莉花茶因此诞生,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林则徐称福州为煎茶胜地。到清朝咸丰年间,由于福州在外交流中的重要地位,以及慈禧太后对茉莉花有特殊的偏爱,福州茉莉花茶逐渐成为贡茶。“茉莉花茶”是中国特有的,尤以福州窨制的最为著名。福州独特的自然条件适合茉莉花生长与发育,所产的茉莉花清香,窨制的“茉莉花茶”品质特好,名闻遐迩。
福州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福州茉莉花茶这一千年产业的发展。2008年1月,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对福州茉莉花茶核发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09年9月,国家质检总局通过对福州茉莉花茶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2010年以茉莉花茶闻名的“琼花玉岛”福州市仓山区成为中国茶叶百强县,有福建春伦茶业集团有限公司等几家福州花茶企业进入中国茶叶百强前列。在2011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中,福州茉莉花茶品牌价值18.27亿元,位列十强。2010年,福州辖区茉莉花种植面积1.8万亩,辐射周边面积1.3万亩,茶叶面积13.5万亩,茉莉花茶产量3.3万吨,产值25.2亿元,福州茉莉花茶由福州港出口2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0多吨,出口创汇1363万美元。
2011年10月23-24日,由国际茶叶委员会、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福州市人民政府主办,福州市农业局、福州海峡茶业交流协会、福建春伦茶业集团承办的“2011国际茉莉花茶发源地”会议在福州召开。会议中国际茶叶委员会授予福州市“世界茉莉花茶发源地”称号。
2012年10月10日—12日,由国际茶叶委员会、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福州市人民政府主办的世界茉莉花茶文化鼓岭论坛在福州召开。会上,国际茶叶委员会授予福州茉莉花茶“世界名茶”称号,这也是自2011年福州市荣获“世界茉莉花茶发源地”称号之后,福州茉莉花茶再获国际级殊荣。
Ⅶ 福州茉莉花茶,又红了随笔散文
福州茉莉花茶,又红了
白色的茉莉花会变红吗?当然会!只不过,此“红”非彼“红”也。
2012年4月底,福州海峡茶叶交流协会会长吴依殿应国际茶叶委员会邀请,前往英国参会。作为市级茶叶协会会长,这是一个破格的邀请。而吴被另眼相看的理由之一,是2011年10月福州被国际茶叶委员会认定为“世界茉莉花茶发源地”。
被世界认可、重新在首都高端茶叶会所走红,标志着沉寂了二十余年、几乎走向没落的福州茉莉花茶开始重拾昔日辉煌。
仅用了一年的光阴,福州海峡茶叶交流协会终于可以骄傲地向全世界宣称:茉莉,又红了。
作为福州的市花,茉莉在福州已经开放了2000多年。宋朝时,茉莉与茶终于“缠绵”。到了清朝末年,福州已成为全国花茶生产中心与集散地,福州茉莉花茶更是蜚声海内外。由于福州茉莉花茶独特的品质,改革开放前,我国出口的茉莉花茶100%为福州生产,同时福州茉莉花茶还占内销份额的40%左右,可谓无人不知,从基辛格到尼克松都说好,其香气被外国政要称为“中国春天的气味”。
“当时是凭票供应啊,限量,你去邮局邮寄不能超过两斤的。顶级的茉莉花茶,一斤8元,当时月工资才30多元,可以和今天的大红袍媲美。”福州海峡茶叶交流协会的'张建胜回忆往事,无限感慨。那时也是茉莉花茶产业效益的高峰时期,据称一亩茉莉花的收益不仅可以解决一家人的生计,连嫁女娶媳妇都能轻松搞定。
到了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福州花茶加工厂有近千家,茉莉花茶年加工量接近8万吨。那些年,大红袍还没流行,福州茉莉花茶笑傲全国,成为福州的重要产业之一,外地人来榕参观,福州茉莉花茶加工厂是经典景点。在巅峰时期,福州的茉莉花种植号称达到10万亩,以福州南台岛一带最为密集,被称为“琼花玉岛”。
也就是这个时候,福州茉莉花茶进入了由盛转衰的时期。福州的茉莉花茶之所以与众不同,与其独特的茉莉花品质息息相关。然而随着城市化的进程,茉莉花种植基地被占用,再加上产品制作工艺缺乏创新、文化资源挖掘不够、品牌宣传不足、消费观念引导不到位等问题,茉莉花茶昔日光环逐渐淡去。
为重拾茉莉花茶昔日辉煌三个措施推动整体营销
为了改变福州茉莉花茶市场日益低迷的局面,2011年,在福州市委的直接推动下,福州海峡茶叶交流协会成立,其核心使命就是重拾福州茉莉花茶的昔日辉煌,福州市原副市长吴依殿成为首任会长,协会作为沟通政府部门与企业之间的桥梁,与福州众多茶叶企业一道,开始了福州茉莉花茶的复兴之旅。
首先,是保护茉莉花最适宜种植区域,鼓励茉莉花种植。“我们鼓励农户种植茉莉花,并且由政府给予补贴。现在茉莉花种植面积在扩大,有1.3万亩。花价也上来了,17元一斤,所以农户的积极性就提高了。“吴依殿说。
其次,是“打假”。在福州茉莉花茶上狠抓质量。当年福州茉莉花茶到顶峰时期,有茶企上千家。数量虽多,产品质量却逐渐下降。“不是所有在福州卖的茉莉花茶,都可以称为‘福州茉莉花茶’。真正的‘福州茉莉花茶’,必须是在福州这个产地出来的茉莉花和茶,按照福州传统工艺制作的,因为这个土壤气候和制作工艺都是独特的,品质是有区别的。”
再次,是鼓励茉莉花茶工艺的创新,培植壮大龙头企业来带动整个产业的发展。九峰茗茶是福州茶叶行业的龙头企业之一,在传统茉莉花工艺基础上,九峰茗茶创新性地将茉莉花与红茶结合,孕育了福州茉莉花茶的当代新品“九峰茉莉红”,其独特的口感和一如既往的香气很快掳获了传统茉莉花茶消费者和当下红茶追捧者的“芳心”。
“协会对我们很支持,提供了很多全国性的信息和交流平台,我们在福州的门店配送遇到一些手续问题,也是协会帮我们和政府部门协调解决。”九峰茗茶负责人叶济德说。在内部整合之后,福州海峡茶叶交流协会带领以“九峰茉莉红“为代表的福州茉莉花茶企业开始了“福州茉莉中国行”的整体品牌营销之路,向各地展示焕然一新的茉莉花茶,宣传其悠久的历史文化背景。
福州茉莉花茶申遗成功重登茶叶高端市场
通过不断积极展示、交流和争取,2011年10月,国际茶叶委员会授予福州市“世界茉莉花茶发源地”称号;2011年11月,福州茉莉花茶获得“国家地理保护标志”;2011年12月,福州茉莉花茶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获得通过。
福州茉莉花茶其不可复制的独特性获得各方认可,从遗忘中走出,特殊的地理因素和历史沉淀使其再次成为福州的一张文化名片。2012年1月,360克的顶级福州茉莉花茶拍出了10万元的天价。“这标志着福州茉莉花茶重新进入高端市场。”福州海峡茶叶交流协会的张建胜透露,当茉莉花茶在南方市场式微,福州本土茉莉花茶市场低迷时,很多企业都去了北方,而现在很多企业又回来开店了。
九峰茗茶的负责人叶济德说,2002年自己在福州开始创业,前些年在全国各地铺设渠道,发现茉莉花茶在北方其实有很深厚的市场基础,尤其在北京,福州茉莉花茶过去的影响力很大。当他决定顺应市场潮流,尝试将现在流行的红茶元素和传统茉莉花工艺结合,意想不到的效果产生了。“我们是做连锁店的,各品种的茶都有,但是现在,这款‘茉莉红’是我全国200多家门店最重要的招牌产品,茉莉红的销售额已经占到20%左右。”叶济德说。“如果在北京站稳了脚,接下来对全国市场都有很大的影响。”叶济德说。
看起来,福州茉莉花茶已经恢复了几分当年红火时候的风采,复兴之旅并不遥远,但是吴依殿并不敢掉以轻心。“协会成立一年还没到,要做的事情还很多,现在福州茉莉花茶的专业人才还很匮乏,技师、品茶师的水平参差不齐,接下来我们要协调企业,整合行业资源,为企业定向培养一批专业人才。”文/王凌文
Ⅷ 福州茉莉花茶的介绍
茉莉花茶又来称茉莉香片,是汉自族传统名茶,由汉族茶农创制于宋代。有“在中国的花茶里,可闻春天的气味”之美誉。花茶属于再加工类茶,而茉莉花茶又是众多花茶品种中的名品。茉莉花茶是将茶叶和茉莉鲜花进行拼和、窨制,使茶叶吸收花香而成的。茉莉花茶使用的茶叶称茶坯,一般以绿茶为多,少数也有红茶和乌龙茶。据文献记载,福州茉莉花茶的源头可追溯至两千年前的汉代。把茉莉花香与茶香交织在一起,是福州人又一智慧的创造,生产出的茶叶深受人们喜爱。福州市委、市政府从地理标志、产业联盟、品牌运作、整体宣传等方面,倾力打造世界茉莉花茶之乡。不仅恢复了优质茉莉花生产基地,还制定统一的质量标准,提升福州茉莉花茶产业整体水平。2014年,在意大利罗马举行的联合国粮农组织全球重要农业遗产理事会和研讨会上,福州茉莉花种植与茶文化系统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申遗成功让福州茉莉花茶企业激动不已,这块“世界级”的金字招牌将促进茉莉花茶出口实现新的飞跃。
Ⅸ 福建产地茉莉花茶一棵花也没有
茉莉花茶是福州的特产,在闽侯有大片的茉莉花基地。闽侯县茉莉花种植面专积达211公顷,福建属茉莉花种植面积约2000公顷。然而2000公顷茉莉花显然不能满足茉莉花茶企业的需求。“目前福州市已决定今后3年在闽江沿岸、仓山、闽侯、连江、长乐、永泰等地发展茉莉花基地666公顷,并建立茉莉花种植资源圃及苗木繁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