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州茉莉花
㈠ 东北秧歌的表演形式是什么
如东北地区秧歌旁简调,在营口、抚顺一带流传的,俗称“秧歌柳子”,多在秧歌表备颤演的开场时歌唱,有《闹五更》、《放风筝》、《茉莉花》等数十首常用小调和《王婆骂鸡》、《锯大缸》、《瞎子观灯》、《张生戏莺莺》等十多首说唱性小曲,音乐风格高亢、泼辣、热情。河北地区秧歌调,在冀东地区流传的,俗称“秧歌绺子”,曲目数十种,大部分是当地流行的民间小调歌曲,冀中地区流传的,曲目亦有50余种,代表曲目有《借女孝》、《崔光仿启败瑞打柴》等,具有说唱音乐唱腔特色;冀西张家口一带流传的,曲调构成比较复杂,当地有“九腔十八调”之说,音乐风格朴实、抒情。山东地区秧歌调以流传北部平原的“鼓子秧歌”和流传胶东半岛的“胶州秧歌”和“海阳秧歌”为代表。
㈡ 胶州哪有卖茉莉花种的
古城里边有卖花的。
㈢ 东北音乐的特点有什么
东北民歌的特点一般音调比较高亢嘹亮,旋律宽广,气韵悠长,声音运用上也比较刚直。
由于地理、语言、生活习性养就了东北人豪爽的气质,在民歌中往往得以充分体现。东北民歌中有些曲调是受地方戏二人转唱腔的影响,所以显得非常富有地方色彩,生动活泼,反映了劳动人民开朗的性格和丰富的生活情趣。
《东北风》、《月牙五更》、《摇篮曲》及《小拜年》已成为具有东北代表性的民歌,久唱不衰,深受人们的喜爱。随着时间的推移,东北民歌也越来越显示出它独特的艺术风格及魅力。
(3)胶州茉莉花扩展阅读:
东北民歌表达了东北人民勇敢的精神、勤劳的作风及火热的情怀。它凝聚着东北人民的智慧,是关东人民的杰作,东北民歌在我国的民间歌曲中占有重要地位,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东北民歌王郭颂继承丰富和发展了东北民间音乐,赋予它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新的生命。同时,他又通过自己独具特色的演唱,把东北民歌和具有东北地域风情的创作歌曲介绍给了全中国乃至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人民,使东北地区的音乐在中国和世界音乐园地里更为光彩夺目。
传统音乐的五大类(即民歌、歌舞音乐、说唱音乐、戏曲音乐、民族器乐)从来都是互相影响和吸收,互相丰富互相促进的关系。但从基本的方面看,民歌又是其他各种音乐的基础。东北民歌也影响促进了东北的二人转、东北大秧歌。两者都从民歌中吸取材料。
㈣ 柳树和迎春花的结构、、!
柳树
学名:Salix babylonica
别名:水柳、垂杨柳、清明柳
科名:杨柳科
开花月份:不知
原产地:中国大陆南方
有无毒性:有
用途:不知
叶 :形状为缐状披针形或狭披针形,长约6~14cm,宽约5~11公厘,边缘有细锯齿。
花 :每年的2~3月开花,花序是属於葇荑花序,雄花序长2~4cm,雌花序长约2cm。
果实:蒴果。
种子:上面有毛。
其它特性:落叶大乔木,柳枝细长,柔软下垂,性喜湿地,高可达20 -30 公尺,径50 -60 公分,生长迅速;树皮组织厚,纵裂,老龄树干中心多朽腐而中空。枝条细长而低垂,褐绿色,无毛;冬芽线形,密着于枝条。叶互生,线状披针形,长7 -15 公分,宽6 -12 公厘,两端尖削,边缘具有腺状小锯齿,表面浓绿色,背面为绿灰白色,两面均平滑无毛,具有托叶。花开于叶后,雄花序为葇荑花序,有短梗,略弯曲,长1 -1.5公分。果实为蒴果,成熟后2 瓣裂,内藏种子多枚,种子上具有一丛绵毛。插枝繁殖。台湾,约于明朝末年时引进,迄今已有三百余年历史。对空气污染及尘埃的抵抗力强,适合于都市庭园中生长,尤其于水池或溪流边。
有毒部位:叶及皮。
中毒症状:误食后引起冒汗、口渴、呕吐、血管扩张、 耳鸣、视觉模糊,严重时呼吸困难、昏睡 终日、丧失知觉、呼吸深而慢、脉博则变 快等症状。
柳树分垂柳和旱柳。垂柳又叫杨柳,为落叶乔木;旱柳又称杞柳,亦为河柳,是落叶灌木。柳树枝柔韧,叶狭长,春天开黄绿色花,种子上有白色毛状物,成熟后随风飞散。柳可以进行无性繁殖,以须柳根生长为主。 “无心插柳柳成萌”,柳树无与伦比的适应性使之成为我国古往今来国土绿化最普遍的树种 之一。许许多多的须根深深地扎在泥土里,伸向四面八方,紧紧地拥抱大地,为主干提供丰富的营养。柳树没有松树的伟岸挺拔,也不像杨树那样正直不屈。主干通常在二三米处就长出分枝,光滑柔软的枝条状若丝绦,纷披下垂。柳叶是单叶互生,叶片狭长但宽窄相宜,形如少女细长的眉毛,正如“鞭蓉如面柳如眉”。
柳树是我国的原生树种,据考证,在第三纪中新世的山旺森林里即有柳属。山东青岛地 区孢粉分析得知,“在距今11000~8500年间,青岛胶州湾附近就有柳属植物。”柳树也是 我国被记述的人工栽培最早、分布范围最广的植物之一,史前甲骨文已出现“柳”字。
阿斯匹林是人类常用的具有解热和镇痛等作用的一种药品,它的学名叫乙酰水杨酸。阿斯匹林的发明起源于随处可见的柳树。在中国和西方,人们自古以来就知道柳树皮具有解热镇痛的神奇功效。
在中药里,柳树入药亦多显功效。
柳絮:亦名柳子,性凉柔软,作枕芯有安神催眠之功。若将柳絮研细,可治疗黄疸、咯血、吐血、便血及女子闭经等,外用尚可治牙痛。
柳叶:柳叶功同柳絮,它含有丰富的鞣质,有清热解毒、利湿消肿之功。水煎服可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膀胱炎、腮腺炎、咽喉炎。捣烂外敷,可治疗足跟疼痛。
柳枝:柳枝是中医传统的接骨妙药。水煎服,可治疗冠心病、慢性支气管炎、尿路感染、烧烫伤等,水煎熏洗,对风湿性、类风湿性关节炎有明显疗效。
柳根:能祛风利湿、消肿止痛,可治疗乳痈、牙痛、中耳炎、黄疸等疾病,酒煮饮服,其祛风、消肿、止痛作用更佳。
柳皮:能除痰明目、清热祛风,水煎熏洗尚可治疗疥癣顽疾。
柳屑:是柳树虫蛀孔中的蛀屑,煎水洗浴或炒热布包温熨,可治疗痒疹、皮炎。
迎春花
学名:Jasminum nudirlorum
英名:Winter Jasmine
别名:迎春、金腰带、云南迎春、大叶迎春 、常绿藤状灌木、迎春柳
科属 木犀科、茉莉属
科名:木樨科 、半常绿灌木
特征:
落叶灌木。老枝灰褐色,嫩枝绿色,枝条细长,四菱形。叶对生,小叶3枚或单叶。花着生叶腋,黄色,花冠5裂,先叶开放,具清香。花期3-5月,可持续50天之久。浆果黑紫色。同属可供观赏的有探春(J.florim):花期5月。叶互生。云南黄素馨(J.mesnyi)
高可达5米,分枝很多,枝条直立或弯曲,小枝绿色有四棱角,常呈拱形,纷披下垂。奇数羽状复叶,小叶3-5枚,小叶呈椭圆状卵形,边缘有细毛。花着生上年生枝条的叶腋,有绿色苞片,花冠六裂片,黄色,于早春2-3月先叶开花(先花后叶),故名迎春花。
原产于我国北方,主要分布在华北、辽宁、陕西、山东等省。迎春花较耐寒,喜阳光,耐旱但不耐涝。繁殖以分株、压条、扦插为主。多用来布置花坛,点缀庭院,是重要的早春花木。
别名小黄花、金腰带、清明花、金梅花
来源木犀科茉莉花属植物迎春Jasminum nudiflorum Lindl.,以叶及花入药。春季采花,夏季采叶。鲜用或晒干。
形态特征
落叶灌木,枝条细长,呈拱形下垂生长,长可达2m以上。侧枝健壮,四棱形,绿色。三出复叶对生,长2—3cm,小叶卵状椭圆形,表面光滑,全缘。花单生于叶腋间,花冠高脚杯状,鲜黄色,顶端6裂,或成复瓣。花期3-5月,可持续50天之久。
生态习性
喜光,稍耐阴,略耐寒,怕涝,在华北地区和鄢陵均可露地越冬,要求温暖而湿润的气候,疏松肥沃和排水良好的沙 质土,在酸性土中生长旺盛,碱性土中生长不良。根部萌发力强。枝条着地部分极易生根。
繁殖方法
多用扦插。选1年生枝条,剪成15cm长,在整好的苗床内灌透水,水渗后即可扦插。也可干插,即在整好的苗床内扦插后灌透水。扦插可在10月中旬至11月中旬或春季进行。生根后分栽,亦可分株或压条繁殖。
栽培与造型
迎春在1年生枝条上形成花芽,第二年春季开花,因此在每年花谢后应对所有花枝短剪,促使长出更多的侧枝,增加着花量,同时加强肥水管理。
高干迎春的培育
可选胸径2cm以上的水腊苗,早春萌动时在lm处或选一定的高度进行腹接。采当年生迎春枝长8—l0cm作接穗,进行嫁接。接后用薄膜绑紧,套塑料袋,成活抽枝后逐渐将袋撕破透气放风炼苗,并摘心促抽侧枝,培育冠形。
适生范围
原产我国华南和西南的亚热带地区,南方栽培极为普遍,华北、河南均可生长,鄢陵全县均有栽培生产。
园林用途
迎春枝条披垂,早春先花后叶,花色金黄,叶丛翠绿,园林中宜配置在湖边、溪畔、桥头、墙隅或在草坪、林缘、坡地。房周围也可栽植,可供早春观花。花、叶、嫩枝均可入药。
㈤ 请问谁知道胶州大秧歌新的伴奏曲 哪里有啊
胶州秧歌的伴奏曲有:春天的摇篮、茄缺首大老婆组合、秋蝉鸣、鹊桥仙、货郎担、晚归、迎春花、抬颤数花轿、茉莉花、十里送君、桃花开、太阳出来了、挑担忙、往事绵语、小猫钓鱼、秋扮清螂、中秋人静时、相约怨晚、嫂扭步、打秋千等
㈥ 横县历史故事
一、横县茉莉花的历史记载
横县种植茉莉花历史悠久,相传有六七百年历史。在横县民间,祖祖辈辈流传着有关茉莉仙子的美丽传说,但真正有文字可考,始于明代。
明代横州州判王济在《君子堂日询手镜》中写道:“(横县)茉莉花甚广,有以之编篱者,四时常花。”在明版《横州志·物产》中也能找到类似记载。明朝诗人陈奎写了这样一首诗:“异域移来种可夸,爱馨何独鬓云斜;幽斋数朵香时泌,文思诗怀妙变花。”咏的就是茉莉花。
二、广西横县下雪历史记录
查不到。
历史:汉语词语,含义有三: 1.记载和解释作为一系列人类进程历史事件的一门学科。 2.沿革,来历。
3.过去的事实。 历史,简称史,一般指人类社会历史,它是记载和解释一系列人类活动进程的历史事件的一门学科,多数时候也是对当下时代的映射。
如果仅仅只是总结和映射,那么,历史作为一个存在,就应该消失。历史的问题在于不断发现真的过去,在于用材料说话,让人如何在现实中可能成为可以讨论的问题。
[1] 历史是延伸的。历史是文化的传承,积累和扩展,是人类文明的轨迹。
三、横县的名胜古迹、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等有哪些
旅游九龙瀑布群,景区位于县城之北、离县城48公里九龙瀑布距南宁118公里。
海拔1140米的大圣山的南麓,以山雄瀑奇、谷幽林茂的英姿在广 *** 树一帜。公园地质古老,砂岩峰林雄伟俊秀,海拔多为400至700米。
林中植被繁茂,植物达960种,古木奇卉繁多;野生动物150多种,当中不乏珍稀。公园里溪谷纵横,大小瀑布20多处,汇成群、奇、壮、美的大观。
在2.5平方公里内分布着十多条落差30多米,宽20多米不等的瀑布。瀑布以"群"为特色,相距100-300米。
主要景点有:群龙迎宾、双龙戏珠、紫龙相会、九龙入宫、龙女吐珠、神龙庆殿、白龙山潭、金龙垂涎、青龙点水、环观林海、密林探幽、赤壁列阵、龙狗巡山等。西津湖,西津湖旅游风景区位于横县县城西南,因运毕西津水电站而得名,离县城5公里,距离广西首府南宁120公里。
湖东西长100多千米,南北一般宽1400米,水面积达240平方千米。2005年西津湖旅游风景区通过了首批“广西工业旅游示范点”评审,2006年通过了“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国家AAA级景区”评审,同时该景区又是南宁市科普教育基地、横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宝华山,横县宝华山,因其位于县城的南面3公里,所以当地人称之为“南山”,即横县南山。《横州志》载:"山耸而奇,灵而秀,郁葱而伟丽,泓清而泉洌。
"宝华山是县内除乌蛮山外又一座集自然风光与名胜古迹于一体的山腔谨峰。其因建有应天寺,且传说明代建文帝靖难后在山中隐居15年而驰名史学及宗教界,历代游人均以一睹明皇圣迹为快。
“宝华朝烟”素列“横州八景”,与山中的森林珍稀、应天寺、猴子岩、仙人井及登顶远眺同为游历此山主要的观赏内容。伏波风景区地处云表站南东3公里,由郁江北岸的伏波庙和郁江南岸的伏波滩,距县城30公里。
伏波庙始建于东汉后期,重修于北宋中期。南北依次建钟鼓楼、牌楼、前殿、祭坛、中殿、回廊、后殿。
整个建筑布局严谨,雄伟庄严。伏波庙是珠江流域同类建筑中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者。
庙原占地33330平方米,面积936.7平方米,由南至北依坡势逐建钟楼、牌楼、前殿、中殿、回廊、祭坛、后殿七大部分。其中,回廊与殿堂以小院相连,构成一完整的整体,在空间上收到高低错落、虚实对伍悄基比的艺术效果。
屋檐斗拱是庙中令人瞩目的建筑工艺之一,各类柱、座、梁、杆、门、窗、屋脊的木、石、浆类雕饰及院落山墙、屋墙的壁画也不愧为庙中杰出的艺术产物。伏波滩,指横县的东部郁江下游的一个十里长滩,与伏波庙隔江相望。
1944年的隆冬,横县自卫第一大队370人、东区自卫联队376人和镇江乡、北区的自卫队与日军华南方面军独立步兵第24大队200多人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战斗,最后共击毙击伤日军近100人,日军大队长度部市藏中佐被击毙。六景泥盆系剖面是我国著名的泥盆系标准剖面,也是世界著名的泥盆系标准剖面。
它位于横县西北部的六景镇附近,距自治区首府南宁约50公里。剖面起点始于六景镇北面的霞义山,往南通过火车站再转向东南的谷闭村和那祖村,全长约3.5公里。
在远古时代,六景地区是浩翰的重洋,沉积古生物的遗骸有5000多个属种,形成相叠岩层70多层;到泥盆纪后期,经过天翻地覆的"海退",终于沧海变桑田。六景剖面已列为自治区重点自然保护区,其沉积化石类型之丰富,岩层发育之完整连续,加以保存之精美,在世界上是罕见的,它是国内外研究古生物学、地质学、沉积学、岩相古地理学的理想场所,中外学者和游人接踵而来,霞霓山将成为科研、探险、旅游、度假的要地。
山上有仙姑庙;附近有三叠石、布文岩、道庄贝丘遗址、官山生态园等景点。特产茉莉花横县被茶业界和新闻界誉为“中国茉莉花之都”,茉莉花种植面积广、产量高、品质高。
南山白毛茶此茶产自县城南面宝华山及附近的六旺、桐油等村,相传为明朝建文帝植,传种至今,故亦名圣种白毛茶。曾获巴拿马国际农产品博览会二等奖。
此外,横县绿茶也较有名。全县茶园约有731公顷,年产茶约250吨。
荔枝种植面积10万亩,栽培品种有黑叶荔、禾荔、香荔、三月红、龙荔、糯米糍、朱砂等。其中以三月红、黑叶荔、香荔、糯米糍最为盛名。
桑蚕是横县又一大传统特产,古时就为进贡之品。1999年,种桑养蚕较多的有马岭、云表、灵竹等地,年产蚕茧250万公斤。
蜜梨主要产于马山乡,故又称马山蜜梨,果色橙黄,肉细嫩,质脆味甜如蜜,食时不用削皮。年产量约100万公斤。
果蔗主要产于莲塘、陶圩、百合、附城等地,年产10万吨左右,其肉脆多汁,清甜解渴,质优者,人站立手持果蔗轻放跌地,蔗可自然断成几截。生姜主要产于镇龙,肉厚麻辣,除食用、调味外,还可作酱料,干姜可作药用,年产量约100万公斤。
大头菜主要产于南乡、峦城、附城等地。其茎粗大如碗,似大佛之手,故又称佛手大头菜,年产约200万公斤。
其精品称五香头菜,菜块大,肉脆而芳香,有"土鱿鱼"之称。草席又称关席,主要产于百合,年产30万张。
关草长而坚,经编席艺人之手,编织成各种规格草席。百合席经久耐用,垫睡冬暖夏凉,并有郁香之味。
横县鱼生鱼生在横县有史以来就是一道名贵。
四、广西横县下雪历史记录
查不到。
历史:汉语词语,含义有三:
1.记载和解释作为一系列人类进程历史事件的一门学科。
2.沿革,来历。
3.过去的事实。
历史,简称史,一般指人类社会历史,它是记载和解释一系列人类活动进程的历史事件的一门学科,多数时候也是对当下时代的映射。如果仅仅只是总结和映射,那么,历史作为一个存在,就应该消失。历史的问题在于不断发现真的过去,在于用材料说话,让人如何在现实中可能成为可以讨论的问题。[1] 历史是延伸的。历史是文化的传承,积累和扩展,是人类文明的轨迹。
五、横县茉莉花生产的历史是什么呢
横县栽培茉莉花的历史悠久,据文字记载已有400多年。
20世纪 70年代末,横县茶厂开始引进双瓣茉莉花种植,并用其窨制茉莉花茶获 得成功,拉开了横县茉莉花人工规模栽培和花茶加工的序幕。随后于80年代初,国家原商业部(现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把广西横县确定为 新的茉莉花茶加工基地。
为了使其成为产业,历届县委、县 *** 组织投 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积极扶植,成立了花茶管理机构,制定了相应的产业政策,釆取多种形式招商引资,大规模开展交通、能源、通讯、城市 和商场等硬件设施的建设。
六、广西南宁横县灵竹历史来由
1、横县,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置安广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部,南宁市东部,居郁江中游,地处北回归线以南,介于东经108°48'~109°37',北纬22°08'~23°30'之间,东连贵港市,南接灵山县、浦北县,西界邕宁县,北和宾阳县接壤,享有“中国茉莉之乡”的美誉,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沿江近海靠城的重点县域。
县城与广西首府南宁市相距102公里,距沿海经济开发城市北海200公里。全县下辖14个镇3个乡,总面积3464.3平方公里,地貌以丘陵、平原为主。森林覆盖率43.99%。
2、灵竹镇地处横县西北部,总面积95平方公里,辖7个村委会、32个经联社,总人口3万,其中耕地面积34665亩。该镇素有"灵竹盆地,横县粮仓"的美称。主要农副产品有蚕茧、无籽西瓜、优质米。其中,蚕茧以个大、色白、丝长饮誉区内外,目前全镇有桑园面积4000亩,年烘烤干茧500吨。1999年,全镇财政收入38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437元。2005年6月25日,撤销灵竹镇并入石塘镇。
七、嘿嘿 谁懂南宁横县横州镇海棠桥的历史啊 急用
横县 海棠文化凸显横州历史 编者按:据《横州志》记载,横县建置始于西汉元鼎六年(即公元前111年),距今已有2110多年的历史,比南宁市建置还早400多年(南宁建制始于东晋大兴元年,即公元318年)。
千百年来,横县人民在这块土地繁衍生息,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明,留下了众多珍贵的文物古迹。有为纪念汉代名将伏波将军——马援而修筑的伏波庙,有传说明代建文帝避难达15年的应天寺,还有被贬谪编管横州的北宋词人秦观,足迹遍布祖国大江南北的徐霞客也在横县驻足……重访古迹,温故历史,让人在感叹过去之余,激励自己奋勇前行。
古朴的海棠桥已成为横县标志性景物。 俸显斌 摄 -------------------------------------------------------------------------------- 横县有着悠久的历史,名胜古迹遍布全县,在县城横州镇有许多历史遗迹,地处县城西隅香稻溪河口附近的海棠公园就是怀古的好地方。
历经几百年风雨和洪水冲刷仍巍然屹立的海棠桥,在原址仿古修建的海棠亭、怀古亭、淮海祠、秦观塑像及博物馆,都充满了浓浓的古韵,将踏入海棠公园的人带向遥远的回忆。 海棠桥,是海棠公园内现存最好的古迹,它横跨香稻溪。
其始建于宋绍圣时期(公元1246年),清乾隆七年(1742年)重建,至今已有700多年历史。桥长30米,高9米,桥面宽1.8米,土石结构,是原县城往西部地区必经之桥梁。
据《横州志》记载,“长虹饮涧,灵鳌架空”,“春涛秋潦,民无病之嗟;霁月光风,士有咏归之乐。”它是闻名遐迩的名胜古迹,横州古八景中的“海棠幕雨”、“紫水呈祥”就成景于此。
绍圣四年(1097年),与黄庭坚、张耒、晁补之合称“苏门四学士”的北宋词人秦观(1049年—1100年,字少游、太虚,号淮海居士)遭贬谪编管横州,曾于桥畔祝生家留下“瘴雨过,海棠开,春色又添多少?”的词句,海棠桥因此而得名。秦少游在横州的一年多时间里,还在海棠桥附近设馆讲学,广收门徒,不少人士慕名求教。
后来的淮海书院就是在此基础上建立的,这对横州以至广西文化的发展,都有一定的影响。 据介绍,秦观离开人世后,横州人民非常同情他、怀念他,明清两代,陆续为他重修了浮槎馆、海棠桥,修建了淮海书院、海棠亭、浮槎馆等,汇集众多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有无数诗词咏唱流传。
只可惜到现在大部分古迹荡然无存,惟有海棠桥至今依然保护完好,它已成为横县标志性景物。有关海棠桥还留下许多优美动人的民间传说,其中《海棠公公捐土三尺》最为人熟知。
传说,清朝乾隆年间,横州知州率众以石易木重修海棠桥。州府张榜募捐修桥,有钱出钱,有物出物,有力出力。
是日,桥将成,众匠完工后待归,见一老者在桥旁边微笑,匠人便问其将捐何物。老者说:“我已老朽,何来钱物?愿捐土三尺,以表寸心。”
众人视其老态龙钟,何来力气捐土,大笑其“力不从心”,各自回家。 次日,洪水暴涨,石拱桥被淹没在洪水中。
数日,洪水退去,石拱桥经受考验,桥面上增高三尺潮泥。匠人见桥已成,欢欣雀跃,回想洪水前老者捐土三尺之说,无不惊叹。
此后,海棠公公为海棠桥捐土的故事一传十,十传百,一代一代流传下来。海棠公公为海棠桥捐土三尺,成了群众为修桥补路积极捐款捐物捐力的美丽化身。
海棠桥桥面上的三尺土,虽然历经风雨,但现在到海棠桥依然看得到。 在海棠公园内,还有怀古亭、海棠亭、秦观像等景观,这些都是1988年原址上仿古重建的,使得这里古韵犹存。
并且还在西北隅新建了两层仿古琉璃式建筑——横县博物馆,集中陈列历年县内发掘收集的珍贵文物数百件,其中有《夫子杏坛图》,圭壁铜鼓、各式钱币、石器、瓷器、壮族生产生活用品等,在此可详细了解横县2100多年人文历史的沧桑演变,领略骆越后人聪慧的才智。 每日晨曦黄昏,晴晚月夜都有许多居民到此休闲游乐。
海棠公园里古今文化,也吸引着众多学术团体和游人到此参观游览。随着"花都"经济的蓬勃发展,“花都”文化必然伴随凸显其重要的一面,从经济“花都”逐步过渡到文化“花都”,从而形成一部新的横县发展史。
千年的海棠文化将成为“花都”文化和发展“花都”旅游的新亮点。 古韵十足的怀古亭。
俸显斌 摄去这几个网看一下,我查来的。 ://nnrb/qx/0408/040823/qx4. ://gx.xinhua/dtzx/2005-01/06/content_3468041. 参考资料: ://nnrb/qx/0408/040823/qx4.。
八、作文《我的家乡―横县》
我家乡的特产作文300字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每一个地方都有不同的风俗,特产。而在我们的家乡——横县,特产有很多,而最令人难忘的就要数家乡的大粽了。
这大粽通常扎成五角塔状,有四角个扁状,四角成菱型,要用糯米来做。多用猪肉,绿豆,墨鱼,虾米等做馅,味道以咸鲜为主。包粽子还有特有的包粽叶,那是一种仅是椭圆形两头都有点尖的叶子。
一般做粽子,先是腌猪肉,猪肉一般是半肥半瘦,这样才子鲜嫩。腌猪肉是用盐来腌的,但盐不放太多,太咸不好吃。绿豆和粽叶要用水来浸泡过,粽叶要用热水来浸泡,浸泡到黄一点了才可以。
做完粽子后,就放到火中蒸煮,蒸煮时,叶子的清香渗进粽子里,打开粽子,香味顿时弥漫到了整个屋子,还没吃到嘴里就已经为它陶醉了。吃到了嘴里会给人一种鲜嫩滑腻中香气扑鼻的感觉。
小小的粽子,似乎已经成为了中国传统的象征,在人们心中占据着一定的位置。 你们听了我的介绍,是不是也想尝尝我们家乡的大粽了呢?那就赶快来吧!我在这等着你们!
我家乡的特产作文300字 你知道我的家乡在哪里吗?对了,是在美丽的西子湖畔—杭州。那你知道杭州的特产是什么吗?我想你们不一定知道吧?还是让我来告诉你吧。
杭州的特产有张小泉剪刀、王星记扇子、丝绸、龙井茶等等。最有名的还是龙井茶,用虎跑泉水泡上一杯,一片片绿色的茶叶像一艘艘绿色的小船,别提有多可爱了;闭上眼睛闻一闻,那醉人的茶香啊……赶紧品一小口,味道真是好极了! 杭州不仅特产丰富,风景也很美,比如杭州西湖、平湖秋月、柳浪闻莺、曲院风荷等等。最有名的还是杭州西湖,每当春暖花开的时候,西湖边柳枝随风舞动,桃花迎风招展。傍晚,湖面上金光闪闪,就像天上掉下了许多金子。到了夏天,湖面上荷花盛开,绿色的荷叶衬着红色的荷花,别提有多漂亮了。西湖的美景还有很多很多,我说也说不完,还是留着你自己来看吧。
欢迎你来杭州做客。 我家乡的特产作文300字
我的家乡-温州,是个美丽而富饶的地方。那里有各种各样的风味小吃,我最喜欢的是馄饨。也许你会觉得,馄饨都是一样,有什么特别,如果你这样想,那就错了,我们家乡的馄饨可是远近驰名的“色、香、味”俱全。
我们家乡的馄饨,它的皮似乎比纸还薄,比玻璃还要透明,在皮上简直可以透出馅儿来。在一张皮里包上干贝、瘦肉、葱花,一看,晶莹透亮的皮里呈现出“朵朵鲜花”,小巧玲珑,煞是好看。还没有尝上一口,这外形就已经使人馋涎欲滴了。这馄饨不仅外形美,味道更美。一碗馄饨在你面前一掠过,一阵香气扑鼻而来,深深地吸一口气,就能让人情不自禁地说:“真香啊!”舀起一个馄饨,就能使人不由自主地把它放进嘴里,嚼着嚼着,一股美味直入肺腑。再舀起馄饨汤,漂浮着绿油油的葱花,紫色的榨菜,还有红彤彤的虾米,组成了一幅美景图。喝到嘴里,一勺鲜美的汁水流入喉咙,让人感到神清气爽。
当你来到我的家乡时,走在街上,看看一家家馄饨店,哪家不是人来人往。有的人一边吃一边赞不绝口,有的人甚至狼吞虎咽起来,还有的人不小心把馄饨汤溅到了自己的身上。一些人吃饱了还不满足,还要打包,有的买回去孝敬老人,有的买会去给孩子吃,还有的特地从外地跑来买给朋友吃。
啊!我爱家乡的馄饨。家乡的馄饨不仅味道好,而且外形美观,年轻人爱吃,小孩子,老人更爱吃。如果你来到了我的家乡,那一定要尝一尝馄饨,这馄饨一定会使你流连忘返。
九、诸城的历史故事
诸城春秋时为鲁之诸邑。
鲁庄公二十九年(前665)冬,鲁国在石屋山(今庙山)东北、潍河之南城诸,取名诸邑(故址在今枳沟镇乔庄)。 战国时,市境分属齐、鲁。
鲁顷公二十四年(前249),楚灭鲁,鲁地入楚,然境内除齐长城以南少数地区归楚外,余大部地区先已属齐。 秦行郡县制,始皇二十六年(前221),置琅琊郡,市境属琅琊郡(郡治琅琊)。
诸城置县始于西汉初年。汉高祖六年(前201),封郭蒙为东武侯。
吕后七年(前181),置东武县,因境内有东武山故名。同时,境内并置诸县、平昌县、横县、昌县、石泉县。
元封五年(前106),琅琊郡移治东武,境内各县皆属琅琊郡,辖於徐州刺史部。 新莽天凤元年(公元14年),改琅琊郡为填夷,东武为祥善,诸县为诸并,平昌为养信,横县为令邱。
淮阳王更始元年(23)九月,王莽被杀,郡县恢复旧名。 东汉建初五年(80),改琅琊郡为国,移治开阳(今临沂县北)。
东武县、诸县属琅琊国,平昌县属北海国。撤横县、昌县、石泉县。
三国曹魏,复改琅琊国为郡,新置城阳郡(治东武)、平昌郡(治昌安),东武县属城阳郡,诸县属琅琊郡,平昌县属平昌郡。平昌郡旋废,平昌县改属城阳郡。
西晋泰始中(269-271),东武、诸、平昌三县俱属城阳郡(郡治迁莒)。太康十年(289),东武县、诸县改属东莞郡(郡治东莞),辖於徐州。
元康十年(300),废城阳郡,平昌县改属青州高密国。 刘宋,分东武县、平昌县属平昌郡,辖於青州,诸县属东莞郡,辖於徐州。
北魏景明元年(500),置东武郡,治姑幕(今安丘石埠子村)。永安二年(529),分青州而置胶州,治东武,领东武、高密二郡,东武、平昌二县属高密郡(郡治高密)。
同年,分东武县南境置扶淇县,属东武郡。 北齐,废东武郡,移高密郡治于东武。
撤销诸县、平昌县、扶淇县,并入东武县。 隋开皇三年(583),废高密郡。
开皇五年(585),改胶州为密州,治东武。开皇十八年(598),改东武县为诸城县,取县西南三十里汉故诸县城为名,县属密州,仍为密州治。
大业三年(607),改密州为高密郡,诸城属之,并为郡治。 唐武德五年(622),改高密郡为密州;天宝元年(742),改密州为高密郡;乾元五年(758),复为密州。
县因变随属,互为治所。 五代天佑四年(907),县属后梁。
龙德元年(921),改密州为胶源。龙德三年(923),后梁亡,县属后唐,复改胶源为密州。
清泰三年(936),后唐亡,县属后晋。开运三年(946),后晋亡,县属后汉。
乾佑四年(951),后汉亡,县属后周。显德七年(960),后周亡。
五代十国历经53年,至此终止,诸城县始归於宋。 宋太祖建隆元年(960),以密州为防御州。
开宝五年(972)春二月升密州为安化军节度,秋八月降为防御。开宝六年(973),复为节度,隶京东东路。
诸城皆属之并为治。 金,诸城县属山东东路密州治。
密州仍为安化军。 元,诸城县仍为密州治,辖于山东东西道宣慰司益都路总管府。
明洪武二年(1369),省密州,即密州治为诸城县治,隶属青州府。 清袭明制,诸城县仍属青州府。
中华民国元年(1912),诸城独立。民国二年(1913),废府设道,诸城属胶东道。
民国29年(1940),裁胶东道,设莱潍道,诸城改属莱潍道,暂由沂州道管辖。至民国30年(1941)3月,始归莱潍道管辖。
民国34年(1945),诸城属山东省第十七行政督察区。 1938年2月4日,日寇侵略诸城,市境沦为敌占区。
1943年7月下旬,诸城县抗日民主 *** 成立,属滨海专区滨北行署。此后,境内相继建立诸莒边县、诸胶边县、潍东县等抗日民主政权,均隶属于滨北行署。
1945年9月9日,诸城县人民 *** 宣告成立,属滨海行政公署滨北专区。1946年7月,改属胶东行署滨北专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诸城县先属胶州专区,1956年3月,改属昌潍专区,1970年属昌潍地区,1981年7月属潍坊地区,1983年10月属潍坊市。 1987年7月1日,撤销诸城县,建立诸城市。
诸城市为县级市,直属山东省,潍坊市代管。
㈦ 我的家乡胶州作文三百字
我的家在蓬中乡,那里风景优美,空气格外清新,是一个可爱的地方。尤其是我们学校前面的公园。
春天,小草从大地妈妈的怀抱中探出嫩绿的小脑袋。被风一吹,它们就像喝醉的小伙子一样。在小草的旁边种着许许多多的花:茉莉花、菊花、夜来香等等。其中最美丽的就是夜来香。夜来香的叶子翠绿欲滴,形状还想爱心桃似的,不仔细看,还以为叶子破了洞呢!夜来香刚长出来的花骨朵儿,样子像小花生似的,十分可爱!黄色的小花渐渐展开了笑脸。风姑娘用她那轻飘的衣袖拂过,夜来香们摆动着柔软的身躯,随风舞动,是那么美丽,是那么自然啊!
夏天,树叶翠绿欲滴,树叶长得密密麻麻,远远望去,好像一把碧绿的大雨伞。拿把“雨伞”在火辣辣的太阳下挺身链岩而出,为我们遮阴。孩子们有的在下面下象棋,有的在下面追逐玩耍……如果下起蒙蒙细雨,它们又能为我们遮风挡雨,就像一位位战士似的保护整租桥个公园。
秋天,树叶变黄了。被风一吹,好像一只只黄蝴蝶在空中翩翩飞舞着。有的落到小河里变成了小船;有的落到草地上,远远望去,就像一张金黄色的地毯。许多花都凋谢了,只有菊花开得那么灿烂。
冬天,玉树琼枝倒挂在水边成了一个粉妆玉砌的世界。小河静弊唤猛静的,仿佛也在冬眠。嘘!不要吵醒她们__但愿它们做个好梦!
我家乡的公园一年四季景色宜人,请你有空来我的家乡公园游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