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花卉百科 » 薛城借杜鹃花

薛城借杜鹃花

发布时间: 2023-03-17 14:11:10

『壹』 杜鹃花的传说故事

杜鹃花的传说故事

杜鹃花的传说故事1

传说很早以前,在今江苏镇江市南郊的黄鹤山里有座小村庄,庄前有条美丽的河,可以一直通到长江。村子里的人都靠种田打猎过活。

靠河边住着两家人,东边住着一个姓刘的年轻人叫刘鹄,他长得结结实实、高高大大,上山打猎、下河摸鱼,飞禽走兽都逃不过他的手。而且,刘鹄随身还带着一样特别的东西,那是一支排萧。他一吹呀,就会引来许多五颜六色的美丽小鸟,在他头顶上盘旋。刘鹄也和这些小鸟成了好朋友,有空就抓些小虫子喂它们,小鸟也会衔来一些奇花异草给刘鹄。这些奇花异草都是些名贵的草药,刘鹄经常把这些草药送给村里的穷人治病。

再说河的西边住着一家姓王的,只有一个母亲和一个女儿,母女俩相依为命。母亲眼睛瞎了,生活不方便,全靠女儿鹃子纺纱、织布、卖布来赚钱养家。鹃子聪明、伶俐又漂亮,最重要的是手巧,织出来的布既好看又耐穿,而且鹃子心地善良,经常接济一些比自己还穷的人家。鹃子还会唱歌,歌喉圆润,歌声动人,就像百灵鸟一样婉转。更有一件出奇的事,就是:只要鹃子一唱歌,那黄鹤山下的一片片杜鹃花就会展苞开放,而且朵朵饱满,朵朵艳丽。

刘鹄和鹃子共饮一河水,同住河岸边,两小无猜、青梅竹马,情投意合。他们经常一个吹萧一个唱歌,引来百鸟飞舞,引得杜鹃花开。

鹃子既会唱歌,又会织布,而且长得又漂亮,周围村庄的人都知道她,赞美她。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传呀传,最后竟传到皇宫里去了。皇帝是个昏君,整天沉湎酒色。从不过问朝政,只关心一年一度的选妃之事。皇帝一听说鹃子是个大美人,就迫不及待地下了道圣旨,指名要选鹃子进宫。

这一下可忙坏了县太爷,自从皇上下了圣旨之后,他就开始盘算起来:如何借这个机会讨好皇上,为自己的仕途升迁好好铺垫一下。于是,县大爷带了一大帮衙役直奔黄鹤山。一到黄鹤山,到处乌语花香,原来刘鹄和鹃子正在一唱一和。县太爷两眼骨碌一转,心想:奇了,这个大美人还真有这么大的本事,只要把她献上去嘿嘿,县太爷心里暗暗高兴。于是县大爷走上前说:恭喜!恭喜!鹃于姑娘,皇上选中你做皇妃了,以后可要还没等县太爷说完,鹃子转身就进了屋。县太爷一看软的不行,就要来硬的了。县大爷喝令几个衙役去撞开门,刘鹄急得从吹萧的地方跳下来要去保护鹃子。这时又有几个衙役冲上去,他们抓手的抓手,抓脚的抓脚,把刘鹄抱了个紧,刘鹄只能干着急。门被撞开了,可怜鹃子体弱,力气小,一个人怎能敌得过那些如狼似虎的衙役,三下两下就被抓出来了。她一路走一路叫:刘鹄救我!救我!刘鹄在一旁心急如焚,只得眼睁睁地看着鹃子被抓走了。

自从鹃子被抓走后,刘鹄天天愁,夜夜愁,鹃子妈天天哭,夜夜哭,眼睛就更瞎了。刘鹄心里想:就算是赴汤蹈火,我也要把鹃子找回来,于是他帮鹃子妈挑满了一缸水,砍好了一捆柴,买了一缸米,安顿好鹃子妈,就准备出发了。第二天一大早,刘鹄背了个小包袱,带着他心爱的排萧出发了。他翻过了九九八十一座山,淌过了九九八十一条河,绕过了九九八十一个湾,终于到了皇城。

再说,鹃子被抓到皇宫后,皇帝一见到她,欢喜得不得了,便对鸽子说:听说你会唱很好听的歌,唱一支给我听吧!鹃子不开口说话。又问:听说你会织很好看的布,织一匹给我看吧!鹃子还是不开口。不管皇帝说什么,鹃子都不理不睬。皇帝就死皮赖脸,胡搅蛮缠,动手动脚,鹃子恨死了这个皇帝老儿,是他派人闯进了自己的家,是他拆散了自己和刘鹄,想到这她操起凳于就往皇帝头上砸去。皇帝一点便宜没沾上,反倒被砸了个头破血流,吓得抱头就逃。鹃子从此不吃不喝,渐渐地瘦得不成人形,容貌也枯槁憔悴了。这时,皇帝连看也不看她,更不管她的死活。鹃子就这样躺在床上等死了。

刘鹄来到了皇宫前,但他不知鹃子在哪里,更不知鹃子病得快不行了。他急着想进去,可围着皇宫转了一圈,看见到处都是卫土,到处都是高墙,没有一点机会可以让他进去找鹃子。正着急间,他突然右手无意间摸到了排萧,这下他有主意了。他赶紧扎了个风筝,把排萧绑在风筝后面,接着他把风筝放上了天。随着风筝在天上飞起来,排萧也被气流吹响了,于是,他把线放得越来越长,凤筝就在皇宫的上空飞舞,这排萧的声音一直传到了鹃子那里。鹃子正昏昏沉沉地躺在床上,一听到熟悉的萧声,就慢慢睁开了眼睛,通过窗户往天上看。她终于看到了排萧,知道刘鹄来找她了,便挣扎着坐起来,唱起了家乡的歌,那是刘鹄熟悉的歌。歌声绕着花园转,绕着大树转,绕着宫墙转,转呀转就转到了刘鹄那里,刘鹄听到这凄楚动人的歌声后,又高兴又难过,高兴的是鹃子知道他来找她了,难过的是他和鹃子被重重宫墙所阻隔。刘鹊越想越伤心,越想越难过,自己不能救鹃子脱离苦海,自己虽经历了千山万水终于找到了鹃子,可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她受折磨,刘鹄的心像刀铰一样难过。

于是,刘鹄便倚在宫墙上哭,他不吃不喝只是痴痴地望着天,渐渐地支持不住了,后来就变成了一只五彩缤纷的小乌。小鸟振翅飞起跃过高高的宫墙,一直飞到鹃子身边,对鹃子吱吱喳喳地叫,鹃子伸出手来抚摸小鸟,说:乌儿,鸟儿,你要能带我飞出去该有多好啊!说完就吐血了,吐出来的血变成了一朵朵美丽的杜鹃花,鹃子的身体也慢慢地变成了一朵杜鹃花,小鸟衔着这朵杜鹃花,飞出了宫,一直飞到了黄鹤山下,把这朵杜鹃花栽在了鹃子家门口。从那以后,那里就开出了一片美丽的杜鹃花,但最美的一株还是鹃子变成的那株,这株花有五个瓣,花心有一颗碧绿的珠子,叫五宝绿珠,它是杜鹃花中的珍贵品种。

过了许多年后,这里造了一座庙宇,叫做鹤林寺,庙里有一座非常漂亮的花台叫杜鹃台,杜鹃台上种了许多杜鹃花,各式各样,那株五宝绿珠也被移植到这杜鹃台上了,它在那花丛中,花开得更加娇艳动人。每当清晨和黄昏时,总有一群五颜六色的小鸟在花台上空飞舞,其中有一只总喜欢绕着那株五宝绿珠转,而且这只乌的叫声特别凄楚,就像排萧吹出来的一样,据说那就是刘鹄变成的。

杜鹃花的传说故事2

相传,古代的蜀国是一个和平富庶的国家。那里的人们丰衣足食,无忧无虑,生活得十分幸福。可是,无忧无虑的富足生活,使人们慢慢地懒惰起来。他们一天到晚,醉生梦死,纵情享乐,有时搞得连播种的时间都忘记了。蜀国的皇帝,名叫杜宇。他是一个非常负责而且勤勉的君王,看到人们乐而忘忧,他心急如焚。为了不误农时,每到春播时节,他就四处奔走,催促人们赶快播种。可是,如此地年复一年,反而使人们养成了习惯,杜宇不来就不播种了。终于,杜宇积劳成疾,离开了人世。但他的灵魂化为了一只小鸟,每到春天,就四处飞翔,发出声声的啼叫:快快布谷,快快布谷。直叫得嘴里流出鲜血。鲜红的血滴洒落在漫山遍野,化成一朵朵美丽的杜鹃花。

传说给杜鹃花增添了一层迷人的色彩。而唐朝诗人自居易那两句:回看桃李都无色,映得芙蓉不是花。的诗句,更是对杜鹃花的高度赞美。如果说把杨贵妃喻为国色天香的牡丹花,那杜鹃花就是人间的'西施。

杜鹃花的传说故事3

传说一次舜帝南巡,来到了九嶷山一带视察;听闻这裏的姑娘都长得十分秀丽,就像红杜鹃花那般叫人喜欢,可是她们的命运却灾难重重,於是爱人民如子的舜帝便决定查个明白。这天,风和日丽,舜帝沿著母河左岸走上九嶷山,只见桃红李白,柳翠竹绿,鸟雀呼晴,红色的杜鹃花遍野开放,舜帝看到如此景象,心里十分高兴。可是,当舜帝过了凉伞坳,来到一个叫小桑塘村子里,到了百姓家裏访问,却只见百姓们吃的是麦糠饼,喝的是苦菜渴,住的是茅草屋,穿的是破衣裳,而沿途村落的情况亦是一样,他心裏便十分难过。舜帝又走到小桑塘村隔壁的大桑塘村,来到一位老爹家,只见老爹沉默寡言,老婆婆双眼盲瞎,舜帝更又难过的问老爹:「怎麼没有人照顾你们呢你们的儿女呢」两老一听,随即老泪纵横。舜帝一看,更加不解,於是追问原因,老爹只好呜咽的说出了始末。原来,他们原本有六个秀丽聪明的女儿,女儿们都会织布绣花,养猪餵羊。但三年前,部落里的酋长来到乡间视察,见到了他们的女儿个个长得美丽,便强行逼婚,但她们宁死不屈,被凶残的酋长送到六个山头去餵了老虎。老婆婆伤心的足足哭了七天七夜,泪流成河;山神深受感动,便将那六座山峰变得高大奇秀,十足六位姑娘生前的风姿。老婆婆见到那些山峰,便大声哭唤著自己的女儿:「你是朱明峰,你是石城峰,你是石楼峰,你是箫韶峰,你是杞林峰,你是桂林峰。」叫唤完了,她的双目亦因流泪过度而失明。后来,这六座山峰老是云遮雾蔽,只因六个姐妹不想看见母亲悲呼的惨象;这六座山峰又时常风声呼呼,正是六姐妹在控诉酋长的凶残。舜帝十分难过,他一向爱民如子,知道酋长这样凶残,百姓的日子这样艰辛,实在心如刀割。於是他沿著母河右岸下山时,不禁放声痛哭,他的泪水洒落在杜鹃花上,花就变成白色了。从此,杜鹃花红白对开,人们便称这些杜鹃花为哭笑花。

『贰』 杜鹃花里杜鹃啼——咏杜鹃花古诗词赏析(下)

杜鹃花里杜鹃啼

——咏杜鹃花古诗词赏析(下)

王传学

在蜀中,每逢杜鹃花开的时候,子规鸟就开始啼鸣了。子规鸟,又名杜鹃,相传是古蜀帝杜宇的精魂化成。杜宇号称望帝,他自以为德薄,于是禅让了帝位而出亡,死后化为杜鹃鸟。暮春时节,它就悲鸣起来,鸣声仿佛是呼叫着:“不如归去!不如归去 !”昼夜不止 ,一直啼叫得嘴边淌出血来。鲜血洒在地上,染红了漫山的杜鹃花。

花与鸟的名字相同,很容易勾引起诗人的联想。

唐代大诗人李白在宣城看见杜鹃花开,想起了家乡的杜鹃鸟,触景生情,引起乡思,写出了一首脍炙人口的诗:

蜀国曾闻子规鸟,

宣城还见杜鹃花。 

 一叫一回肠一断,

三春三月忆三巴。

         (《宣城见杜鹃花》)

此诗是诗人晚年在宣城所作。诗中的子规鸟、杜鹃花均为思乡之情的象征。诗人在宣城看到杜鹃花盛开,联想到幼年在四川常听到子规鸟的啼叫。子规啼声凄厉,令听者肠断,暮春三月,特别叫人思念故乡。“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写尽了旅人思乡的情绪。全诗浑然一体,对仗工整,情景交融,前呼后应,运用多种修辞手法,足见诗人驾驭语言的高超能力。

诗人从夜郎遇赦归来后,此时正流落江南,寄人篱下。不久又染了病,晚景凄惨。老来思乡,本是人之常情,何况诗人老迈患病,于是,浓重的乡思就袭上了诗人心头。

诗是感物而起兴的 。“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 ”,暮春三月,寄寓在宣城的李白,觉得昏花的老眼中忽然映入一片红色,仔细瞧,原来是 杜鹃花开了 。这杜鹃不是故乡的花吗?诗人的乡思因此被触动了。此刻,诗人耳边似乎响起了子规鸟的啼叫声,一声声地呼唤他归去。

诗的一、二句,形成自然的对仗,从地理和时间两个方面的对比和联结中,真实地再现了触动乡思的过程。这两句的语序倒置:本来是先看见宣城的杜鹃花,才联想到蜀国的子规鸟,诗人却将它倒了过来,先写回忆中的虚景,后写眼前的实景。这样,就把故国之思放在了突出的位置上,表明这故国之思原本就郁积于心,今日一旦勾起,大为凄苦强烈。然而,被乡思苦苦折磨着的诗人,眼下怎能回到故乡去呢?青年时代 ,他“仗剑去国,辞亲远游”,要到故乡之外的广阔天地中去实现宏伟抱负。本想功成名就再荣归故里,谁料功业无成,老来竟落到这步田地,他有何面目见蜀中父老呢?何况,李白眼下困居宣城,拖着老迈的病体,也无法踏上旅途。飘泊终生的诗人,到头来不但政治与事业上没有归宿,就连此身也无所寄托,遥望着千里之外的故乡,他心中的悲戚可想而知。

三、四句,分别承接一、二句,进一步渲染浓重的乡思。首句说“曾闻”,第三句则强调了真切如闻:子规鸟的俗名,就叫断肠鸟,“一叫一回肠一断”,它啼叫起来,没完没了,诗人的愁肠也断成一寸寸了。末句点明时令 ,用“三春三月”四字,补叙第二句;“忆三巴”三字,则突现了思乡的主题,把杜鹃花开、子规悲啼和诗人的断肠之痛融于一体,以一片苍茫无涯的愁思将全诗笼罩了起来。诗的三、四句,把“一 ”“三”两个字各自串连起来,纡结萦回,使人感到乡思袭来时无比的悲切伤痛。

宋代诗人梅尧臣的《九月十八日山中见杜鹃花复开》,为杜鹃花在深秋重开而兴发感叹:  

山中泉壑暖,幽木寒更华。

春鸟各噤口,游子未还家。

云谁未及还,对此重兴嗟。

何必因啼血,颜色胜曙霞。

杜鹃花本来是春天开放的,可是诗人于秋天在山中看到重开的杜鹃花,不由得触发了思乡之情。

诗中写道:时值深秋,山中的泉水使得丘壑保持着暖意,幽谷中的杜鹃花在寒秋中又开花了。 此时各种春鸟都不再鸣叫,在外地的游子也还未回家。提到谁还没回来,对此大家都再次发出叹息。杜鹃花啊,你何必因为杜鹃啼血,颜色红得像朝霞呢!  

宋代诗人择璘的《咏杜鹃花》:想象丰富,思乡情浓:

蚕老麦黄三月天,

青山处处有啼鹃。

断崖几树深如血,

照水晴花暖欲然。

三叹鹤林成梦寐,

前生阆苑觅神仙。

小山拄颐愁无奈,

又怕声声聒夜眠。

首联描绘了一派暮春景象:暮春三月,桑蚕已老,麦穗渐黄,满目青山,处处有杜鹃鸟在啼叫。颔联重点写杜鹃花,“如血”、“欲然”,极言杜鹃花之鲜红艳丽,红似火燃。然同燃。颈联写诗人的想象。三叹:再三惋叹。鹤林:佛家语。佛祖入灭之处。佛祖于婆罗双树间入灭时,其树一时花开,林色变白,如鹤之群栖。梦寐:此处意为梦想、幻想。阆苑:阆风之苑。仙人所居之处。李商隐《碧城》诗:“阆苑有书多附鹤,女墙无处不栖鸾。”诗人想象神仙居所景色殊异,令人神往。尾联感叹乡愁萦绕,怕杜鹃鸟的叫声使自己彻夜难眠。拄颐:以手托着下巴,忧愁的样子。

此诗既写杜鹃花,亦写杜鹃鸟,想象丰富,思乡情浓。

宋代诗人杨巽斋的《杜鹃花》,对花寄托思乡之情:   

鲜红滴滴映霞明,

尽是冤禽血染成。

羁客有家归未得,

对花无语两含情。

诗的意思是:杜鹃花鲜红欲滴映着朝霞格外明艳,这是杜鹃鸟含冤啼叫的鲜血染成的。羁留外地的游子有家不能回,对着杜鹃花默默无语,互相传递着思乡之情。

诗人由杜鹃花的红艳想到杜鹃啼血,由杜鹃的啼叫想到游子有家难归,只得对着杜鹃花暗寄情愫,思乡之情尽在不言中。   

宋代诗人真山民的《杜鹃花得红字》,将杜鹃花与杜鹃鸟两个意象交融合一:

愁锁巴云往事空,

只将遗恨寄芳丛。

归心千在终难白,

啼血万山都是红。 

枝带翠烟深夜月,

魂飞锦水旧东风。

至今染出怀乡恨,

长挂行人望眼中。

得红字:指诗人和朋友分韵赋诗,分到的是“红”字,亦即需押此韵。

诗的首联描写了巴蜀一带愁云密锁、凄凉黯然的环境,定下了全诗的基调。往事成空,无法挽回,诗人无奈之余,只得将遗恨寄托在遍地的杜鹃花上。颔联写杜鹃鸟声声悲啼,啼血染红了万山开放的杜鹃花,表明诗人眷恋故国的心不改,千古难明,怨深恨长。颈联出句从正面写花,杜鹃花的翠枝在深夜与明月相伴。因是写夜景,诗便不再写花而写枝叶,既避免了重复,又与夜的朦胧融成一气,升腾起一片悲凉之气。后句虚写,杜鹃精魂早已乘昔日和暖的东风飞回那朝思暮想的锦水之滨,意象凄美动人。尾联直抒胸臆,由杜鹃花联系到杜鹃鸟思归啼血,魂飞锦水生出。至今杜鹃花上还带有怀乡的遗恨,常使天涯游子触目惊心。那满山的红杜鹃原来是用碧血染出,飘泊天涯的亡国遗孤见此,能不伤心泪零?结句正面出现“行人”,点出题意,诗人的家国之恨,也是碧血染成,永无休止。                                               

杜鹃啼血的出典是一位亡国君主泣诉他的怨恨,在南宋亡国之际,以此为诗歌意象者甚多,如文天祥《金陵驿》:“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和中斋韵》:“啼血南飞望帝魂。”诗人咏此当然也是为了寄托故国之思。

宋末元初名画家、诗人杨公远写的《白杜鹃花》,别具一格:

从来只说映山红,

幻出铅华夺化工。

莫是杜鹃飞不到,

故无啼血染芳丛。

诗歌的题目虽然是白杜鹃花,可是诗歌里句句都是在写映山红。诗人从如火一般绚丽灿烂的映山红落笔,写出了映山红红得耀眼夺目,巧夺天工。而白杜鹃花为什么是白色的呢?诗人突发奇想,这白色的杜鹃花,该不是杜鹃鸟没飞到这里,所以没有啼血来染红了。   

诗人要描写白杜鹃花,却“反其道而行之”,故意从跟它颜色迥异的映山红下笔,从红、白杜鹃花的对比中,表现了它们的各自芳华,收到了意想不到的艺术感染力与表达效果。

宋代词人赵师侠的《醉桃源》,描绘暮春美景,抒发惜春意绪: 

杜鹃花发映山红,韶光觉正浓。

水流红紫各西东,绿肥春已空。 

闲戏蝶,懒游蜂,破除花影重。

问春何事不从容,忧愁风雨中。

这首词写暮春时节的景致与思绪。时值暮春,杜鹃花开得正艳,呈现出浓郁的春色。然既已春晚,绿肥红散,蝶闲蜂懒,花影破碎,春意难留。诗人感叹道:要问春天的万物为什么不能从容生长,只是忧愁风雨来临。惜春意绪溢于言外。

词的意境优美,描写生动,抒情自然,引入入胜。

宋代词人晏几道的《鹧鸪天》,写杜鹃花里杜鹃啼,借杜鹃啼声写思归:

陌上濛濛残絮飞。杜鹃花里杜鹃啼。年年底事不归去,怨月愁烟长为谁。 

梅雨细,晓风微。倚楼人听欲沾衣。故园三度群花谢,曼倩天涯犹未归。曼倩:汉东方朔字曼倩。

这是一首写杜鹃啼声引起思归的词。

首句描写残絮飘飞的景象,并以之点出季节时令,还应看到,此句虽写景,同时也是抒情,因为思归的情绪正如飞絮一般,也是迷蒙纷乱的。次句甚巧,一名两物,“杜鹃花里杜鹃啼”,此句明写鸟啼,暗喻“不如归去”之心意。接下来,又是自怨自伤。年年思归而年年不归,拖延下来,在外的年头已然不少了,而自己又长期生活在“怨月愁烟”的心境之中,见到月亮,引起怨情,见到风景,引起哀愁,心里遭受如此折磨,这到底又是为了谁来?在这种自责自问之中,思归之情的抒写,又深入了一层。

下片为家里的“倚楼人”着想,体味她作为思妇的心绪,也是由景写起,梅雨、晓风,与上片的濛濛飞絮相呼应,同样也点出暮春时节。接下来的“倚楼人听欲沾衣”,则承接上片第二句,倚楼人,就是倚楼远望盼归人的思妇,她听到的也是那“不如归去”的杜鹃啼声。最后,由于思归而不得,发出了深切的感叹。故园的花已经三度凋谢了,那就是行人在外已满三年,而且是年年思归,年年未归,至今呢,仍然是“曼倩天涯犹未归”。

宋代词人陈允平《望江南》,以暮春乐景,反衬思归情浓:

烟漠漠,湖外绿杨堤。满地落花春雨后,一帘飞絮夕阳西。梁燕落香泥。 

流水恨,和泪入桃蹊。鹦鹉洲边鹦鹉恨,杜鹃枝上杜鹃啼。归思越凄凄。

词的上片写江南暮春景象。湖上烟雾迷蒙,湖外绿杨拂堤,一阵春雨过后,遍地撒满落花。夕阳西下,帘外飞絮飘荡,梁上燕子正在衔泥做巢。描绘了一幅清新明丽的暮春图景。

下片写游子盼归思绪。本来春光明媚,应是赏心乐事,但过片“流水恨,和泪入桃蹊”,诗意陡转,写游子的心头之恨,和着伤心的泪水流入到桃溪。“鹦鹉洲边鹦鹉恨,杜鹃枝上杜鹃啼”,鹦鹉洲(在今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因唐代诗人崔颢的诗句“芳草萋萋鹦鹉洲”(《黄鹤楼》)而出名,是引起乡愁的地方;而杜鹃花、杜鹃鸟都是描写乡愁的意象,杜鹃鸟落在杜鹃花枝上啼叫,使思归之情更加一倍。结句“归思越凄凄”直抒胸臆,进一步突出了思归之情的浓重。

明代诗人张献翼的《杜鹃花漫兴》,写杜鹃花的芳华永驻:

花花叶叶正含芳,

丽景朝朝夜夜长。 

何事江南春去尽,

子规声里驻年光。

前两句写遍地杜鹃花烂漫绽放,从早到晚到处是一片美丽景象。后两句写春天将尽,杜鹃花也要凋落,但她的芳华却长驻在杜鹃鸟的啼叫声中。诗人借杜鹃花与杜鹃鸟 的关联,抒发惜春思归之情。  

清代女诗人秋瑾的《杜鹃花》,赞美杜鹃花的红艳: 

杜鹃花发杜鹃啼,

似血如朱一抹齐。

应是留春留不住,

夜深风露也寒凄。

暮春时节,杜鹃花开了,杜鹃鸟也开始啼叫。杜鹃花红艳似血如朱砂,开花之处都是一片红色。这鲜艳的红花想必是想把春天留住吧,可是到了夜里风雨交加寒风凄冷,想留春天也留不住啊!

诗人赞美杜鹃花的红艳美丽,惋惜留春不住,惜春之情浓郁。

    描写杜鹃花的古诗词还有很多。杜鹃花扎根山野僻壤、恣意盛放的情景,随处可见,红的像火,热情奔放,灼灼燃烧着人们的视野,点燃了山野的寂寞和冷清。在古诗词里欣赏杜鹃花的鲜艳与朴实,带给我们的不只是视觉上的享受,更是一种心灵上的触动!

『叁』 有关于杜鹃的诗句思乡

1.含有杜鹃的诗句

1、唐王维《送梓州李使君》: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

汉女输橦布,巴人讼芋田。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贤。

2、唐李白《宣城见杜鹃花》:

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又见杜鹃花。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

3、唐李白《蜀道难》: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问君西游何时还?

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4、唐白居易《琵琶行》:

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住近湓江地低湿, 黄芦苦竹绕宅生。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5、唐李贺《老夫采玉歌》:

采玉采玉须水碧,琢作步摇徒好色。老夫饥寒龙为愁,蓝溪水气无清白。

夜雨冈头食蓁子,【杜鹃】口血老夫泪。蓝溪之水厌生人,身死千年恨溪水。

斜山柏风雨如啸,泉脚挂绳青袅袅。村寒白屋念娇婴,古台石磴悬肠草。

6、唐李商隐《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7、唐沈佺期《夜宿七盘岭》:

独游千里外,高卧七盘西。山月临窗近,天河入户低。

芳春平仲绿,清夜【子规】啼。浮客空留听,褒城闻曙鸡。

8、唐温庭筠《碧磵驿晓思》:

香灯伴残梦,楚国在天涯。月落【子规】歇,满庭山杏花。

9、唐崔涂《春夕》:

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蝴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

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唯满镜生。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烟景有谁争?

10、唐柳中庸《听筝》:

抽弦促柱听秦筝,无限秦人悲怨声。似逐春风知柳态,如随【啼鸟】识花情。

谁家独夜愁灯影?何处空楼思月明?更入几重离别恨,江南歧路洛阳城。

11、唐李群玉《黄陵庙》:

小姑洲北浦云边,二女啼妆自俨然。野庙向江春寂寂,古碑无字草芊芊。

风回日暮吹芳芷,月落山深哭【杜鹃】。犹似含颦望巡狩,九疑如黛隔湘川。

12、唐无名氏《杂诗》:

近寒食雨草萋萋,著麦苗风柳映堤;等是有家归未得,【杜鹃】休向耳边啼。

13、宋文天祥《酹江月》:

乾坤能大,算蛟龙元不是池中物。风雨牢愁无著处,那更寒虫四壁。横槊题诗,登楼作赋,万事空中雪。江流如此,方来还有英杰。堪笑一叶漂零,重来淮水,正凉风新发。镜里朱颜都变尽,只有丹心难灭。去去龙沙,江山回首,一线青如发。故人应念,【杜鹃】枝上残月。

14、宋文天祥《金陵驿》:

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

15、宋王安石《出城访无党因宿斋馆》:

关外寻君信马蹄,谩成诗句任天倪。花枝到眼春相映,山色侵衣晚自迷。

今日笑谈还喜共,经年劳逸固难齐。生涯零落归心懒,多谢殷勤【杜宇】啼。

16、宋王安石《十五》:

将母邗沟上,留家白邗阴。月明闻【杜宇】,南北总关心。

17、宋苏轼《筑堤》:

六桥横截天汉上,北山始与南屏通。忽惊二十五万丈,老葑席卷苍烟空。

昔日珠楼拥翠钿,女墙犹在草芊芊。东风第六桥边柳,不见黄鹂见【杜鹃】。

18、宋晁补之《临江仙·信州作》:

谪宦江城无屋买,残僧野寺相依。松间药臼竹间衣,水穷行到处,云起坐看时。一个【幽禽(杜鹃)】缘底事,苦来醉耳边啼?月斜西院愈声悲。青山无限好,犹道不如归。

19、宋贺铸《子夜歌》:

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梨花雪,不胜凄断,【杜鹃】啼血。王孙何许音尘绝,柔桑陌上吞声别。吞声别,陇头流水,替人呜咽。

2.与杜鹃有关的诗句

有关杜鹃诗句 名句:宋陈允平《望江南》“鹦鹉州边鹦鹉恨,杜鹃枝上杜鹃啼”句。

1 、唐王维《送梓州李使君》: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

汉女输橦布,巴人讼芋田。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贤。

2 、唐李白《宣城见杜鹃花》:蜀国曾闻子规鸟 ,宣城又见杜鹃花 。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

3 、唐李白《蜀道难》: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 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 月 ,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4 、唐白居易《琵琶行》: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

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住近 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 取酒还独倾。

5 、唐李贺《老夫采玉歌》:采玉采玉须水碧,琢作步摇徒好色。老夫饥寒龙为愁,蓝溪水气无清白。

夜雨冈头食蓁子,杜鹃口血老夫泪 。蓝溪之水厌生人,身死千年恨溪水。

斜山柏风雨如啸,泉脚挂绳青袅袅。村寒白屋念娇婴,古台石磴悬肠草。

6 、唐李商隐《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7 、唐沈佺期《夜宿七盘岭》:独游千里外,高卧七盘西。山月临窗近,天河入户低。

芳春平仲绿,清夜子规啼 。浮客空留听,褒城闻曙鸡。

8 、唐温庭筠《碧磵驿晓思》:香灯伴残梦,楚国在天涯。月落子规歇 ,满庭山杏花。

9 、唐崔涂《春夕》: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蝴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 。

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唯满镜生。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烟景有谁争?10 、唐柳中庸《听筝》:抽弦促柱听秦筝,无限秦人悲怨声。

似逐春风知柳态,如随啼鸟识花情 。谁家独夜愁灯影?何处空楼思月明?更入几重离别恨,江南歧路洛阳城。

11 、唐李群玉《黄陵庙》:小姑洲北浦云边,二女啼妆自俨然。野庙向江春寂寂,古碑无字草芊芊。

风回日暮吹芳芷,月落山深哭杜鹃 。犹似含颦望巡狩,九疑如黛隔湘川。

12 、唐无名氏《杂诗》:近寒食雨草萋萋,著麦苗风柳映堤;等是有家归未得,杜鹃休向耳边啼 。13 、宋文天祥《酹江月》:乾坤能大,算蛟龙元不是池中物。

风雨牢愁无著处,那更寒虫四壁。横槊题诗,登楼作赋,万事空中雪。

江流如此,方来还有英杰。堪笑一叶漂零,重来淮水,正凉风新发。

镜里朱颜都变尽,只有丹心难灭。去去龙沙,江山回 首,一线青如发。

故人应念,杜鹃枝上残月 。14 、宋文天祥《金陵驿》: “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15 、宋王安石《出城访无党因宿斋馆》:关外寻君信马蹄,谩成诗句任天倪。

花枝到眼春相映,山色侵衣晚自迷。今日笑谈还喜共,经年劳逸固难齐。

生涯零落归心懒,多谢殷勤杜宇啼 。16 、宋王安石《十五》:将母邗沟上,留家白邗阴。

月明闻杜宇,南北总关心。17 、宋苏轼《筑堤》诗:六桥横截天汉上,北山始与南屏通。

忽惊二十五万丈,老葑席卷苍烟空。昔日 珠楼拥翠钿,女墙犹在草芊芊。

东风第六桥边柳,不见黄鹂见杜鹃。18 、宋晁补之《临江仙·信州作》:谪宦江城无屋买,残僧野寺相依。

松间药臼竹间衣,水穷行到处,云起坐看时。一个幽禽(杜鹃)缘底事,苦来醉耳边啼 ?月斜西院愈声悲。

青山无限好,犹 道不如归。采纳。

3.关于杜鹃的有名的诗句

1. 《送梓州李使君》唐代 王维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

汉女输橦布,巴人讼芋田。

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贤。

译文:万壑古树高耸云天,千山深处杜鹃啼啭。

山中春雨一夜未停,树丛梢头流淌百泉。

汉女辛劳织布纳税,巴人地少诉讼争田。

望你发扬文翁政绩,奋发有为不负先贤。

2. 《宣城见杜鹃花 / 子规》唐代 李白

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

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

译文:曾经在蜀国见到过杜鹃鸟,在宣城又见到了杜鹃花。

杜鹃叫一回,我的泪流一次,伤心欲绝。明媚的三月春光啊,我时时念叨着家乡三巴。

3. 《老夫采玉歌》唐代 李贺

采玉采玉须水碧,琢作步摇徒好色。

老夫饥寒龙为愁,蓝溪水气无清白。

夜雨冈头食蓁子,杜鹃口血老夫泪。

蓝溪之水厌生人,身死千年恨溪水。

斜山柏风雨如啸,泉脚挂绳青袅袅。

村寒白屋念娇婴,古台石磴悬肠草。

译文:民工不断地采玉啊采玉,要采那珍贵的水碧。不过是雕琢成贵妇的首饰,替贵妇们装扮容姿。

老汉饥寒交迫来采玉,闹腾得水中蛟龙也愁戚。碧蓝的蓝溪水啊,也被翻搅得浑浊不清了。

夜黑雨狂的山冈上,老汉只好以榛子充饥。杜鹃声声哀怨啼血,就像老汉悲伤的泪滴。

又深又险的蓝溪水,把多少采玉工人活活吞食。葬身水中的冤魂啊,纵然过了千年仍怨恨蓝溪。

又陡又斜的山坡上,柏树呼啸,风狂雨急。老汉腰系绳索荡悠悠,从山脚直垂到蓝溪底。

心理挂念着寒村茅舍里,娇儿弱女在嗷嗷哭啼。看着山崖石级上的悬肠草,老汉的心悲戚无已。

4. 《锦瑟》唐代 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译文:瑟本有二十五根弦,但此诗创作于李商隐妻子死后,故五十弦有断弦之意但即使这样它的每一弦、每一音节,足以表达对那美好年华的思念。

庄周其实知道自己只是向往那自由自在的蝴蝶。望帝那美好的心灵和作为可以感动杜鹃。

大海里明月的影子像是眼泪化成的珍珠。只有在彼时彼地的蓝田才能生成犹如生烟似的良玉。

那些美好的事和年代,只能留在回忆之中了。而在当时那些人看来那些事都只是平常罢了,却并不知珍惜。

5. 《子夜歌·三更月》宋代 贺铸

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梨花雪,不胜凄断,杜鹃啼血。

王孙何许音尘绝,柔桑陌上吞声别。吞声别,陇头流水,替人呜咽。

译文:深夜的月光照着庭中的梨花如同冬日的白雪,相思的情怀有说不尽的凄然就像是杜鹊啼血。远去的游子为什么没有了音信,当时在柔桑夹道的小路上我忍住了哭声和你道别。只有那陇头的流水仿佛知道我的心意,发出潺潺的声响像是在替我哭泣。

6. 《金陵驿》宋代 文天祥

草合离宫转夕晖,孤云飘泊复何依?

山河风景元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

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

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

万里金瓯失壮图,衮衣颠倒落泥涂。

空流杜宇声中血,半脱骊龙颔下须。

老去秋风吹我恶,梦回寒月照人孤。

千年成败俱尘土,消得人间说丈夫。

译文:夕阳下那被野草覆盖的行宫,自己的归宿在哪里啊?

祖国的大好河山和原来没有什么不同,而人民已成了异族统治的臣民。

满地的芦苇花和我一样老去,人民流离失所,国亡无归。

现在要离开这个熟悉的老地方了,从此以后南归无望,等我死后让魂魄归来吧!

江山沦丧在于没有宏伟的谋划,连德祐皇帝也向异族下拜称臣,就像从天上落入泥涂。

德祐已是亡国之君,即使杜鹃啼到嘴角流血也是无家可归了,小皇帝也死于非命。

人已老去,秋风吹得我心情不佳,梦中醒来,寒月照着孤寂的人。

在历史长河中,暂时的成败不算什么,最值得关注的是让人称道自己是一个大丈夫。

4.有哪些诗句是写乡愁的

杜鹃 : 杂诗 白鹭 : 绝句 鹧鸪: 鹧鸪

无名氏 杜 甫 郑谷

近寒食雨草萋萋, 两个黄鹂鸣翠柳, 暖戏烟芜锦翼齐,品流应得近山鸡。

著麦苗风柳映堤。 一行白鹭上青天, 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

等是有家归未得? 窗含西岭千秋雪, 游子乍闻征袖湿,佳人才唱翠眉低。

杜鹃休向耳边啼。 门泊东吴万里船。 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日向西。

荷叶罗裙一色裁,英蓉何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5.关于“杜鹃”的诗句有哪些

1. 《宣城见杜鹃花 / 子规》——唐代:李白

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

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

2. 《鹊桥仙·夜闻杜鹃》——宋代:陆游

茅檐人静,蓬窗灯暗,春晚连江风雨。

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啼杜宇。

催成清泪,惊残孤梦,又拣深枝飞去。

故山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

3. 《宣城见杜鹃花》——唐代:李白

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又见杜鹃花。

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

4. 《咏杜鹃花》——宋代:择璘

蚕老麦黄三月天,青山处处有啼鹃。

断崖几树深如血,照水晴花暖欲然。

三叹鹤林成梦寐,前生阆苑觅神仙。

小山拄颐愁无奈,又怕声声聒夜眠。

5. 《锦瑟》——唐代: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6. 《踏莎行·郴州旅舍》——宋代:秦观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

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7. 《送梓州李使君》——唐代:王维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

汉女输橦布,巴人讼芋田。

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贤。

8. 《清明日对酒》——宋代:高翥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

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

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

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9. 《鹧鸪天·十里楼台倚翠微》——宋代:晏几道

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

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

惊梦觉,弄晴时。声声只道不如归。

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

10. 《赠梁任父同年》——清代:黄遵宪

寸寸山河寸寸金,侉离分裂力谁任,

杜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

6.求所有关于杜鹃的诗词

杜鹃花 (梭萝花,即杜鹃花,又称映山红。)

1。李白 《宣城见杜鹃花》 “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

2。“杜鹃花时夭艳然,所恨帝城人不识。丁宁莫遗春风吹,留与佳人比颜色”。(唐·施肩吾)

3。白居易 “闲折两枝持在手,细看不似人间有,花中此物是西施,芙蓉芍药皆嫫母。”诗人赞美杜鹃,把杜鹃比作花中西施。

4。李商隐 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 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 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5。〈七绝忆大别山歌映山红两首〉一“北国南疆行迹遍,春来最忆大别山。家家祭扫红军墓,漫野时开红杜鹃。”二“革命摇篮不怕穷,边陲小县尽光荣。青山遍洒英雄血,始得逢春万壑红!”

6。年代:宋

作者:元绛

作品:映山红慢

内容:“谷雨风前,占淑景、名花独秀。露国色仙姿,品流第一,春工成就。罗帏护日金泥皱。映霞腮动檀痕溜。长记得天上,瑶池阆苑曾有。千匝绕、红玉阑干,愁只恐、朝云难久。须款折、绣囊剩戴,细把蜂须频嗅。佳人再拜抬娇面,敛红巾、捧金杯酒。献千千寿。愿长恁、天香满袖。”

杜鹃鸟(俗称布谷,又名子规、杜宇、子鹃。)

1。李白《宣城见杜鹃花》“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这首诗表达安徽见到盛开的杜鹃花时,不由想起故乡杜鹃鸟的叫声,从而深深唤起诗人的思乡之情。相传子规鸟,即杜鹃鸟为古蜀王所化。其鸣声凄切。杜鹃花因杜鹃鸟啼血而被染成鲜红色。

2。“杜鹃暮春至,哀哀叫其间。我常见再拜,重是古帝魂。”(杜甫《杜鹃》诗)

3。锦瑟 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4。鹊桥仙·夜闻杜鹃 陆游“茅檐人静,蓬窗灯暗。春晚连江风雨。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啼杜宇。催成情泪,惊残孤梦,又拣深枝飞去。故山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

5,踏莎行 秦观“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6。忆王孙 李重元

“萋萋芳草忆王孙,柳外楼高空断魂。杜宇声声不忍闻,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

蛮全了 呵呵

7.关于“杜鹃”的诗句有哪些

《宣城见杜鹃花 / 子规》——唐代:李白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

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鹊桥仙·夜闻杜鹃》——宋代:陆游茅檐人静,蓬窗灯暗,春晚连江风雨。

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啼杜宇。催成清泪,惊残孤梦,又拣深枝飞去。

故山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宣城见杜鹃花》——唐代:李白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又见杜鹃花。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

《咏杜鹃花》——宋代:择璘蚕老麦黄三月天,青山处处有啼鹃。断崖几树深如血,照水晴花暖欲然。

三叹鹤林成梦寐,前生阆苑觅神仙。小山拄颐愁无奈,又怕声声聒夜眠。

《锦瑟》——唐代:李商隐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踏莎行·郴州旅舍》——宋代:秦观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

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送梓州李使君》——唐代:王维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

汉女输橦布,巴人讼芋田。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贤。

《清明日对酒》——宋代:高翥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

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鹧鸪天·十里楼台倚翠微》——宋代:晏几道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

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 惊梦觉,弄晴时。

声声只道不如归。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

《赠梁任父同年》——清代:黄遵宪寸寸山河寸寸金,侉离分裂力谁任,杜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

8.带杜鹃的诗句有哪些

唐李商隐《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唐白居易《琵琶行》:

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住近湓江地低湿,

黄芦苦竹绕宅生。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唐李白《宣城见杜鹃花》:

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又见杜鹃花。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

9.求所有关于杜鹃的诗词

在古诗词中,杜鹃鸟又名“杜宇”、“子规”拟行路难 (南北朝)鲍照愁思忽而至,跨马出北门。

举头四顾望,但见松柏园。荆棘郁蹲蹲。

中有一鸟名杜鹃,言是古时蜀帝魂。声音哀苦鸣不息,羽毛憔悴似人髡。

飞走树间啄虫蚁,岂忆往日天子尊。念此死生变化非常理,中心恻怆不能言。

奔亡道中其五 (唐)李白淼淼望湖水,青青芦叶齐。归心落何处,日没大江西。

歇马傍春草,欲行远道迷。谁忍子规鸟,连声向我啼。

宣城见杜鹃花 (唐)李白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

江上送客 (唐)白居易江花已萎绝,江草已销歇。远客何处归?孤舟今日发。

杜鹃声似哭,湘竹斑如血。共是多感人,仍为此中别!雨中赴刘十九二林之期及到寺刘已先去因以四 (唐)白居易云中台殿泥中路,既阻同游懒却还。

将谓独愁犹对雨,不知多兴已寻山。才应行到千峰里,只校来迟半日闲。

最惜杜鹃花烂熳,春风吹尽不同攀。山石榴 (唐)白居易山石榴,一名山踯躅,一名杜鹃花。

杜鹃啼时花扑扑。九江三月杜鹃来,一声催得一枝开。

江城上佐闲无事,山下斫得厅前栽。烂熳一栏十八树,根株有数花无数。

千房万叶一时新,嫩紫殷红鲜麴尘。泪痕浥损燕支脸,剪刀裁破红绡巾。

谪仙初堕愁在世,姹女新嫁娇泥春。日射血珠将滴地,风翻火焰欲烧人。

闲折两枝持在手,细看不似人间有。花中此物似西施,芙蓉芍药皆嫫母。

奇芳绝艳别者谁?通州迁客元拾遗。拾遗初贬江陵去,去时正值青春暮。

商山秦岭愁杀君,山石榴花红夹路。题诗报我何所云?苦云色似石榴裙。

当时丛畔唯思我,今日栏前只忆君。忆君不见坐销落,日西风起红纷纷。

子规 (唐)杜甫峡里云安县,江楼翼瓦齐。两边山木合,终日子规啼。

眇眇春风见,萧萧夜色凄。客愁那听此,故作傍人低。

杜鹃 (唐)杜甫西川有杜鹃,东川无杜鹃。涪万无杜鹃,云安有杜鹃。

我昔游锦城,结庐锦水边。有竹一顷馀,乔木上参天。

杜鹃暮春至,哀哀叫其间。我见常再拜,重是古帝魂。

生子百鸟巢,百鸟不敢嗔。仍为喂其子,礼若奉至尊。

鸿雁及羔羊,有礼太古前。行飞与跪乳,识序如知恩。

圣贤古法则,付与后世传。君看禽鸟情,犹解事杜鹃。

杜鹃行 (唐)杜甫君不见昔日蜀天子,化作杜鹃似老乌。寄巢生子不自啄,群鸟至今与哺雏。

虽同君臣有旧礼,骨肉满眼身羁孤。业工窜伏深树里,四月五月偏号呼。

其声哀痛口流血,所诉何事常区区。尔岂摧残始发愤,羞带羽翮伤形愚。

苍天变化谁料得,万事反覆何所无。万事反覆何所无,岂忆当殿群臣趋。

杜鹃行 (唐)杜甫(一作司空曙)古时杜宇称望帝,魂作杜鹃何微细。跳枝窜叶树木中,抢佯瞥捩雌随雄。

毛衣惨黑貌憔悴,众鸟安肯相尊崇。隳形不敢栖华屋,短翮唯愿巢深丛。

穿皮啄朽觜欲秃,苦饥始得食一虫。谁言养雏不自哺,此语亦足为愚蒙。

声音咽咽如有谓,号啼略与婴儿同。口干垂血转迫促,似欲上诉于苍穹。

蜀人闻之皆起立,至今斅学效遗风,乃知变化不可穷。岂知昔日居深宫,嫔嫱左右如花红。

杜鹃 (唐)杜牧杜宇竟何冤,年年叫蜀门?至今衔积恨,终古吊残魂。芳草迷肠结,红花染血痕。

山川尽春色,呜咽复谁论?子规 (唐)杜牧蜀地曾闻子规鸟,宣城又见杜鹃花。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

河渎神 (唐)温庭筠河上望丛祠,庙前春雨来时。楚山无限鸟飞迟,兰棹空伤别离。

何处杜鹃啼不歇,艳红开尽如血。蝉鬓美人愁绝,百花芳草佳节。

锦城曲 (唐)温庭筠蜀山攒黛留晴雪,簝笋蕨芽萦九折。江风吹巧剪霞绡,花上千枝杜鹃血。

杜鹃飞入岩下丛,夜叫思归山月中。巴水漾情情不尽,文君织得春机红。

怨魄未归芳草死,江头学种相思子。树成寄与望乡人,白帝荒城五千里。

子规 (唐)顾况杜宇冤亡积有时,年年啼血动人悲。若教恨魄皆能化,何树何山著子规。

听子规(一本题上有摄山二字) (唐)顾况栖霞山中子规鸟,口边血出啼不了。山僧后夜初出定,闻似不闻山月晓。

闻子规 (唐)雍陶百鸟有啼时,子规声不歇。春寒四邻静,独叫三更月。

夜闻子规 (唐)王建子规啼不歇,到晓口应穿。况是不眠夜,声声在耳边。

杜鹃花 (唐)成彦雄杜鹃花与鸟,怨艳两何赊。疑是口中血,滴成枝上花。

一声寒食夜,数朵野僧家。谢豹出不出,日迟迟又斜。

闻砧 (唐)孟郊杜鹃声不哀,断猿啼不切。月下谁家砧,一声肠一绝。

杵声不为客,客闻发自白。杵声不为衣,欲令游子归。

途中闻子规 (唐)李中春残杜宇愁,越客思悠悠。雨歇孤村里,花飞远水头。

微风声渐咽,高树血应流。因此频回首,家山隔几州。

子规 (唐)鲍溶中林子规啼,云是古蜀帝。蜀帝胡为鸟,惊急如罪戾。

一啼艳阳节,春色亦可替。再啼孟夏林,密叶堪委翳。

三啼凉秋晓,百卉无生意。四啼玄冥冬,云物惨不霁。

芸黄壮士发,沾洒妖姬袂。悲深寒乌雏,哀掩病鹤翅。

胡为托幽命,庇质无完毳。戚戚含至冤,卑卑忌群势。

吾闻凤凰长,羽族皆受制。盍分翡翠毛,使学鹦鹉慧。

敌怨不在弦,一哀尚能继。那令不知休,泣血经世世。

古风失中和,衰代因郑卫。三叹尚淫哀,向渴嘻流涕。

如因异声感,乐与中肠契。至教一昏芜,生人遂危脆。

古意叹通。

『肆』 关于杜鹃的诗句及赏析

1. 关于杜鹃的古诗及赏析

杜鹃行

作者:唐·杜甫

君不见昔日蜀天子,化作杜鹃似老乌⑴。

寄巢生子不自啄⑵,群鸟至今与哺雏。

虽同君臣有旧礼,骨肉满眼身羁孤⑶。

业工窜伏深树里⑷,四月五月偏号呼⑸。

其声哀痛口流血⑹,所诉何事常区区⑺。

尔岂摧残始发愤⑻,羞带羽翮伤形愚⑼。

苍天变化谁料得,万事反覆何所无。

万事反覆何所无,岂忆当殿群臣趋。

【注释】

⑴《华阳风俗录》:杜鹃大如鹊而羽乌。

⑵《博物志》:杜鹃生子,寄之他巢,群鸟为饲之。

⑶曹植诗:“仓卒骨肉情。”陶潜《祭妹文》:“遗孤满眼。”谢庄《月赋》:“羇孤递进。”

⑷曹植《白鹤赋》:“恒窜伏以穷栖。”阮瑀诗:“深树犹沾裳。”

⑸《吕氏春秋》:“号呼而走之。”

⑹《风俗录》:杜鹃声哀而吻有血。

⑺辛延年诗:“一心抱区区。”

⑻《西京赋》:“朴丛为之摧残。”

⑼毋丘俭诗:“但当养羽翮。”

【创作背景】

黄鹤认为此诗作于公元761年(唐肃宗上元二年)。他说:“李辅国劫迁上皇,乃上元元年七月事。此诗借物伤感,当属上元二年作。观其诗意,乃感明皇失位而作。”

【赏析】

仇兆鳌 《杜诗详注》:《杜鹃行》,伤旧主之孤危也,起含寓意。蜀天子,化杜鹃,怜之也。寄子代哺,蜀帝之分犹存焉。

中间八句悯杜鹃形声之哀惨。君臣旧礼,承哺雏。伏树号呼,自伤孤立也。哀声流血,承号呼。含愤包羞,备言失所也。《杜臆》:伤形愚,哀其有情而不能自达。

末四句致感慨悲痛之意。当殿群趋,遥应蜀天子。

此诗分三段。中间八句,首尾各四句。朱鹤龄注:鲍照《行路难》:“愁思忽而至,跨马出国门。举头四顾望,但见松柏荆棘郁蹲蹲。中有一鸟名杜鹃,言是古时蜀帝魂。声音哀苦鸣不息,羽毛惟悴似人髠。飞走树间逐虫蚁,岂忆往日天子尊。念此死生变化非常理,中心恻怆不能言。”此诗意所本也。

洪迈《随笔》云:明皇为辅国劫迁西内,肃宗不复定省,子美作《杜鹃行》以伤之。

黄鹤曰:上元元年七月,李辅国迁上皇,高力士及旧宫人皆不得留,寻置如仙媛于归州,出玉真公主居玉真观。上皇不怿,成疾。诗曰:“虽同君臣有旧礼,骨肉满眼身羇孤。”盖谓此也。

卢元昌曰:蜀天子,虽指望帝,实言明皇幸蜀也。禅位以后,身等寄巢矣。劫迁之时,辅国执鞚,将士拜呼,虽存君臣旧礼,而如仙、玉真一时并斥,满眼骨肉俱散矣。移居西内,父子睽离,羇孤深树也。罢元礼,流力士,彻卫兵,此摧残羽翮也。上皇不茹荤,致辟谷成疾,即哀痛发愤也。当殿群趋,至此不复可见矣。此诗托讽显然。鹤注援事证诗,确乎有据。张綖疑“羞带羽翮伤形愚”句,谓非所以喻君父,亦太泥矣。盖托物寓言,正在隐跃离合间,所谓言之者无罪也。

或疑劫迁西内,宫禁秘密,子美远游西蜀,何从遽知之?曰:蜀有节镇,国家大事,岂有不知者。故曰朝廷问府主。其以杜鹃比君,本缘望帝而寓言,非擅喻禽鸟也。

2. 我想要关于杜鹃的诗句(最好是有名的),而且杜鹃在那首诗里可以

《杜鹃》 徐志摩

杜鹃,多情的鸟,他终宵唱;

在夏荫深处,仰望着流云

飞蛾似围绕亮月的明灯,

星光疏散如海滨的渔火,

甜美的夜在露湛里休憩,

他唱,他唱一声“割麦插禾”——

农夫们在天放晓时惊起。

多情的鹃鸟,他终宵声诉,

是怨,是慕,他心头满是爱

满是苦,化成缠绵的新歌,

柔情在静夜的怀中颤动;

他唱,口滴着鲜血,斑斑的,

染红露盈盈的草尖,晨光

轻摇着园林的迷梦;他叫,

他叫,他叫一声“我爱哥哥!”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3. 杜鹃的诗歌鉴赏

这首诗,写的是杜鹃花及与杜鹃花息息相关的一个家庭。壶井繁治是一位无产阶级革命作家,诗中所写的正是一个革命家庭。这是个和美的小家庭,夫妻志同道合,小女乖巧活泼。他们虽然过着贫穷而不安定的生活,但没有放弃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对革命理想抱有坚定念。诗人善用象征手法,诗中的杜鹃花是革命理想的象征。

诗人采取“隐”的手法将杜鹃花与一个家庭的命运熔于一炉,如心雕龙·隐秀》中指出:“隐也者,文外之重旨者也。文隐以复义为工。”杜鹃花的,形象,是言中之意,是一条明线。而“文外之重旨”是一家人对革命理想的追求,是一条暗线。诗人以明线来带动暗线发展,以暗线来表达思想感情。杜鹃花的出现,揭示了诗人一家在困窘的生活环境下,追求、向往着革命理想。杜鹃花的凋零,揭示了政治形势的变化,革命者受到迫害。杜鹃花的重新开放,揭示了真理之花犹存,只是我们失去了追求它的自由。最后一节诗,杜鹃花在狱中出现,揭示了监牢只能禁锢革命者的身躯,却禁锢不住革命者对革命理想的坚定信念。写一枝杜鹃花,写出了一个志同道合、前仆后继、坚信真理的革命家庭。

杜鹃花是诗中的主体形象。诗人选择它来象征革命理想,真是神形俱备。从“形”上看,杜鹃花鲜红耀眼、光彩照人;从“神”上看,杜鹃花遍地开放,生命顽强;这给人以颠扑不破、星火燎原的启示。而这一切正是革命理想所具备的威力。另外,杜鹃花还含有“杜鹃啼血”之义,这为表现百折不屈,宁死不悔的革命衷肠,平添了别一番色彩。诗人还通过举家逐花而居、小女戴花和妻子插花这些细节,来烘托杜鹃花的美丽高洁;并把它放在“旧花瓶”、“寒伧的屋子”和阴森的“牢里”与环境进行对比,反衬出杜鹃花作为理想之花的夺目光彩。这一切,使杜鹃花的形象更加鲜明、突出,象一团火一样,照耀着这个处于“冬夜”的革命家庭。明代学者何景明,在谈到诗的意境时曾说:“意象应曰合,意象乖曰离。”就是说形象与思想相吻合、诗的意境就和谐,反之则不能和谐。杜鹃花的形象与诗人所赋予它的含义是相辅相成的。因而,诗的意境是和谐完美的,是清新而耐人寻味的。

4. 描写杜鹃鸟的诗句

噫吁戏,危乎高哉!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躔岩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使人听此凋朱颜。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虺,砰崖转石万壑雷。

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哉!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杜鹃鸟,也叫子规,在古诗中多出现。

又如:《送春》

三月残花落更开,小檐日日燕飞来。

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

5. 《杜鹃》赏析

杜鹃是世界著名的观赏花卉之一,每于春季盛开,其姿态优美,花色艳丽,花瓣富于变化,开花整齐而且花期较长。在自然界,杜鹃可形成壮丽的景观。“何须名苑看春风,一路山花不钡侬。日日锦江呈锦样,清溪倒照映山红。”就是人们对杜鹃赞美的诗句。

杜鹃除供观赏外,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花、叶和根均可入药。花含花色甙和黄酮醇类,有活血、调经、祛风湿的功能。叶和嫩枝中含黄酮类、香萜类、有机酸、氨基酸、鞣质、酚类、甾醇、强心甙、挥发油等;黄酮类中有红花杜鹃甲和乙,杜鹃花醇和杜鹃花醇甙。叶中还含熊果酸和*木毒素。甘、酸、平。清热解毒,化痰止咳,止血、治痈肿疔疮、外伤出血、支气管炎、荨麻疹。根含鞣质。酸、涩、温。活血,止血,祛风,止痛。治吐血、衄血、月经不调、崩漏、痢疾、风温疼痛、跌打损伤。内服:水煎,25—50克,或浸酒。外用:捣敷。

春天采花,夏季采叶;秋、冬挖根,晒干备用或鲜用。

『伍』 送春和宣城见杜鹃花借子规意象分别表达的怎样的思想感情

1.子规不停啼叫,不信唤不回已消逝的春光,作者借此抒发顽强进取、执着追求美好未来的坚定信念和乐观精神。
2.诗人在宣城看到杜鹃花看,联想到蜀地故乡的杜鹃鸟(子规),艳丽的花朵,凄楚的啼鸣,一下子沟动了诗人浓烈的思乡之情,还有那略显凄凉的的羁旅之苦。

热点内容
兰花韧 发布:2025-08-06 18:57:42 浏览:501
lol寒冰情人节限定皮肤多少钱 发布:2025-08-06 18:51:13 浏览:510
绿植日常 发布:2025-08-06 18:46:20 浏览:959
粉色爱莎花语 发布:2025-08-06 18:42:31 浏览:267
兰花下山网 发布:2025-08-06 18:37:23 浏览:809
大叔教你插花 发布:2025-08-06 18:35:06 浏览:221
火焰茶花照片 发布:2025-08-06 18:34:25 浏览:435
西兰花怎么挑选 发布:2025-08-06 18:16:23 浏览:560
辉煌荷花 发布:2025-08-06 18:07:48 浏览:973
荷花之水 发布:2025-08-06 17:59:08 浏览: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