茉莉花河北
1. 河北民歌茉莉花这首歌曲在开始的时候用了哪两种乐器
河北的明年我茉莉花。他的。乐器是一种民间的乐器。
2. 求茉莉花歌词 河北的!
好(喂)一朵茉莉花,好(喂)一朵茉莉花,
满园地怎么看比不下它吔,
我也版有心掐一朵戴,
又怕(那个)看花权的人儿骂。
好(喂)一朵茉莉花,好(喂)一朵茉莉花,
引来的(那个)小蜜蜂儿,
绕(喂)绕梁绕吔,
花也丛里飞也成对又成双
3. 河北民歌《茉莉花》歌曲来源
起源于南京六合民间传唱百年的《鲜花调》,由军旅作曲家何仿采自于六合的民歌汇编整理而成。1957年完成改编曲、词。
歌名:茉莉花
演唱:彭丽媛
词:何仿
曲:何仿
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
满园花草香也香不过它,(满园花开香也香不过它,)
我有心采一朵戴,看花的人儿要将我骂。(又怕看花的人儿骂。)
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
茉莉花开雪也白不过它,我有心采一朵戴,又怕旁人笑
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
满园花开比也比不过它,我有心采一朵戴
又怕来年不发芽。
(3)茉莉花河北扩展阅读
作词编曲经过
能见到的最早与现代版本相似的《茉莉花》歌词收编在明朝万历年间(1573-1620)冯梦龙的《挂枝儿》中。
《茉莉花》歌词的前身最早刊载于清朝乾隆年间(1764-1774)的戏曲剧本集《缀白裘》,在《缀白裘》中收录的《花鼓曲》共有12段唱词,叙述的是《西厢记》中“张生戏莺莺”的故事,前两段唱词以重叠句称为《鲜花调》,也有从其为基础发展的称为《茉莉花》。
最早关于《茉莉花》的曲谱(《鲜花调》工尺谱)收录在道光年间(1821年,一说1837年)的《小慧集》中。
这种曲调是在明代已流行的《鲜花调》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各地方言语调、风土人情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衍生出各种风格的“同宗民歌”,流传于各省的不同版本曲调各异,但歌词基本上以反映青年男女纯真爱情为主题。
这些民歌以江苏的《茉莉花》流传最广、影响最大。1942年冬天,新四军淮南大众剧团的文艺兵何仿记录下了在南京六合金牛山地区一位民间艺人那里听到的民歌版本《鲜花调》。
后将原词中三种鲜花(茉莉花、金银花、玫瑰花)修改为一种,集中突出茉莉花的特点,对歌词的顺序也做了调整,把有封建意味的“奴”改成了“我”字,将其他一些歌词改为老少咸宜的语句。
对原曲的头尾作了一定的改动,将毫无变化重复的前两句加入了一点“转”音,用同一曲调演唱三段歌词,三段的结束音由上扬改为下抑,并增加了以翻高拖腔做结束。
至1957年、1959年之前,共作了两次修改,进一步丰富其旋律,将歌词将“满园花草”改为“满园花开”,将“看花的人儿要将我骂”改为“又怕看花的人儿骂。
4. 请问图兰朵中的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是江苏民歌还是河北民歌
你理解的很对啊!
江苏民歌<<茉莉花>>
<br>除了江苏、东北、河北流传着《茉莉版花》的民歌以外,我国还权包括山西、陕西、四川等省市流传着《茉莉花》的民歌。但由于江苏民歌《茉莉花》其旋律婉转、优美,很生动的表现了茉莉花的特点,因此这首《茉莉花》早在18—19世纪享誉全世界。意大利著名的作曲家普契尼在他的歌剧《图兰多特》中就以江苏民歌《茉莉花》的旋律为主题再现了神秘而美丽的中国。
5. 您好!请问河北民歌《茉莉花》的发源地是哪里呀能具体点最好啦!求帮助!
民歌《茉莉花》抄在全国各袭地都有,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各地有四十多个版本的《茉莉花》,如江苏民歌《茉莉花》、 河北民歌《茉莉花》、 陕西民歌《茉莉花》等等,江苏民歌《茉莉花》很流行,河北南皮的《茉莉花》也相当不错,曾经有南有江苏《茉莉花》,北有河北(南皮)《茉莉花》之说,全国各地的民歌《茉莉花》由共同的“母歌”组成,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在全国各地形成了众多的版本,关于“母歌”起源地,我也不知道。。。
6. 《好一朵茉莉花》(河北民歌)的背景资料
http://www.nihaotw.com/folk/mtjl/200801/t20080103_319973.htm
7. 河北的《茉莉花》与江苏的在旋律上有什么不同
江苏的抄《茉莉花》,其旋法以五声音阶曲折的级进为主,旋律婉转流畅,有典型的南方民歌的特点,宛如一幅江南水乡风土人情的图画。歌词一般只有开始关于茉莉花的几段,不唱《西厢记》的故事。民歌手往往采用吴语演唱这首歌曲,其风格细腻优雅,听来感到新颖亲切,生动地刻画了古代少女追求美好生活的形象,很有艺术感染力。
与江苏的《茉莉花》比起来,河北南皮《茉莉花》的曲调则更具有叙述性质。它的速度缓慢,旋律的进行委婉。民歌表演者为了加强对歌中古代人物形象的塑造,有时从戏曲音乐中汲取素材来丰富这首民歌,河北南皮《茉莉花》的最后有一个较长的拖腔,其旋律材料就是取自吕剧“四平腔”的常用拖腔,但用得很贴切。
8. 江苏、河北、东北三省茉莉花有什么不同情绪
这是江苏的::抄在中国古代,其优雅甜美的花香更被视为女人感性的象征。6月盛开的小白花带有浓郁的花香,冲泡而成的茶也因此很受欢迎。让人只是闻到香味就会觉得心情舒畅。
中国人也对茉莉花倍加赞赏,江苏民歌“好一朵茉莉花”唱遍全中华,用茉莉花窨制的茉莉花茶在全国各地有成千上万个嗜好者,东南沿海各省的妇女喜欢在头上插上几朵茉莉花,既美丽又大方,又芳香袭人。
中国历来文人雅士都盛赞茉莉花的香气:“虽无艳态惊群却有清 香压九秋”,“月桂荔枝树上,人行茉莉香中”,“一卉能令一室香,炎天尤觉玉肌凉”,”香从清梦回觉时,花向美人头上开“,”他年我若修化史,列为人间第一香“,可见调香师对茉莉花的偏爱不是偶然的。有句老话”没有茉莉花不成香水“,将调香师的秘密暴露无遗。
9. 江苏的《茉莉花》与河北的《茉莉花》有何异同
江苏的《茉莉花》,其旋法以五声音阶曲折的级进为主,旋律婉转流畅,有典型的南回方民答歌的特点,宛如一幅江南水乡风土人情的图画。歌词一般只有开始关于茉莉花的几段,不唱《西厢记》的故事。民歌手往往采用吴语演唱这首歌曲,其风格细腻优雅,听来感到新颖亲切,生动地刻画了古代少女追求美好生活的形象,很有艺术感染力。
与江苏的《茉莉花》比起来,河北南皮《茉莉花》的曲调则更具有叙述性质。它的速度缓慢,旋律的进行委婉。民歌表演者为了加强对歌中古代人物形象的塑造,有时从戏曲音乐中汲取素材来丰富这首民歌,河北南皮《茉莉花》的最后有一个较长的拖腔,其旋律材料就是取自吕剧“四平腔”的常用拖腔,但用得很贴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