栀子花长相
Ⅰ 世界上都有什么花
1、牡丹花。为毛茛科芍药属植物牡丹。牡丹的花语:圆满、富贵、吉祥、幸内福、雍容华贵。容
6、杜鹃花,又名映山红、山石榴,为常绿或平常绿灌木。相传,古有杜鹃鸟,日夜哀鸣而咯血,染红遍山的花朵,因而得名。杜鹃花语:永远属于你、节制欲望。
Ⅱ 栀子是什么样子的
栀子的样子介绍如下:
萼管倒圆锥形或卵形,有纵棱,萼檐管形,膨大,顶部5至8裂,通常6裂。花冠白色或乳黄色,高脚碟状,喉部有疏柔毛,冠管狭圆筒形,长3至5厘米,宽4至6毫米。花丝极短,花药线形,长1.5至2.2厘米,伸出;花柱粗厚,柱头纺锤形。
栀子花(学名:Gardenia jasminoides Ellis)是茜草科栀子属的常绿灌木。栀子花主要分布在贵州、四川、江苏等地,是岳阳市的市花。栀子花常绿灌木,广披针形至倒卵形的叶子对生或3叶轮生,叶片革质全缘,先端和基部钝形,表面翠绿有光泽。
文化底蕴
栀子花爱情解密,从春天到初夏都可以看到栀子花的白色花朵。高雅的香气令人无法忽视她的存在。基本个性你就像是开放在黑夜里芳香纯白的栀子花一样有强烈的感觉到处充满女人味。你不喜欢接近群众重视自我空间。
你虽然有热情开朗的一面但仍让人感到些许孤独。你容易因为一点小事就举棋不定甚至受到伤害。不过你是那种越挫越勇的人。恋爱倾向属栀子的人好恶分明。你选对象不会在乎对方的外貌或地位而是全凭自己的感觉。
Ⅲ 我老妈种的栀子花,长相好,花多且香,月月开花,想卖掉,有买的吗
在这里不好卖的,你可以去赶集网,哪里效果好多了。
Ⅳ 丁香花、百合花、栀孑花、这三种花的(花语)各是什么阿急急…
百合:顺利、心想事成、祝福、高贵
丁香花:光辉
栀子花:喜悦
(信不信由你)
Ⅳ 开白色花的植物,是什么啊,有点像喇叭花的长相
是狗牙花。
狗牙花原产中国南部沿海诸省,为夹竹桃科常绿灌木,叶对生,长椭圆状披针形,全缘,长5-11厘米,宽1.5-4厘米,花白色,着生在新梢顶部,含苞时,状如桅子花,花期5-11月,此花绿叶青翠欲滴,花朵晶莹洁白且清香俊逸,是优良的盆栽花卉。狗牙花为灌木或小树。除花萼被毛外,其余均无毛。叶对生,坚纸质,椭圆形或长椭圆形,长5-12cm,宽1.5-3.5cm。聚伞花序腋生,通常双生,集在小枝端部呈假二歧状,有花6-10朵;花萼5裂,内面基部有腺体;花冠白色,边缘有皱褶,花冠筒长达2cm。蓇葖果叉开或弯曲,内有种子3-6颗,种子长圆形,无种毛。
狗牙花性喜温暖湿润,不耐寒,宜半阴,喜肥沃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由于狗牙花4月出房,1一2年换盆一次生长习性。所以换盆时,要加入复合肥或豆饼做基肥,并对枯枝、弱枝进行修剪,然后置半阴处。平时要保持土壤湿润,不待干透即宜浇水,夏季要经常向周围喷水以增加环境的空气湿度。此花好肥,花期又长,每7-10天宜交替施用复合肥和粪肥水。10月底入室后,一般5-7天浇一次水,土壤稍湿润就行,并保持较好的光照,室温宜保持10℃以上,否则叶会发黄脱落,低于0℃枝条会受冻。
Ⅵ 栀子花的特点和外貌
1、枝叶: 栀子花 株型较矮,叶片浓密富有光泽。2、花朵:栀子花花色洁白,会散发淡淡的香味。3、习性:栀子花喜欢在温暖的环境中生长,冬季要做好保暖措施。4、地区:栀子花集中分布在华东、西南、中南地区。
栀子花有什么特点
1、枝叶形态
栀子株型大多比较低矮,属于常绿灌木,根茎多环境的适应性很强,并且栀子花的叶片呈对生或者轮生状态,形状为倒卵状长圆形,叶片一年四季都保持翠绿。
2、花朵形状
栀子花单生,花瓣颜色为白色,花瓣呈层层包裹的状态,栀子花一般在夏季6-8月份开放,花朵开放时香气怡人,给人一种神清气爽的感觉。
3、生长习性
栀子花喜温暖湿润气候,需要将它栽种在年平均气温在15摄氏度以上的地方,有利于植株更好的生长,但冬季气温低于5摄氏度时,要用布条将枝干包裹住,让栀子花安全越冬。
4、分布地区
栀子花产自中国,全国大部分地区都有栽种,主要分布在华东和西南地区,并且河南省唐河县被称为栀子花之乡,另外栀子花还是四川内江、湖南岳阳的市花。
Ⅶ 栀子花的外形
栀子花的外形如洁白无瑕的少女,端庄美丽。
栀子植株大多比较低矮,高1-2米,干灰色专,小枝绿色属。单叶对生或主枝三叶轮生, 重瓣栀子花,叶片呈倒卵状长椭圆形,有短柄,长5~14厘米,顶端渐尖,稍钝头,叶片革质,表面翠绿有光泽,仅下面脉腋内簇生短毛,托叶鞘状。花单生枝顶或叶腋,有短梗,白色,大而芳香,花冠高脚碟状,一般呈六瓣,有重瓣品种(大花栀子),花萼裂片倒卵形至倒披针形伸展,花药露出。浆果卵状至长椭圆状,有5-9条翅状直棱,黄色或橙色,1室,种子多而扁平,嵌生于肉质胎座上。花期较长,从5-6月连续开花至8月,果熟期10月。
Ⅷ 栀子花长相很旺但有黄叶
黄叶在下还是顶端??
在下面黄叶出现时,多半是由于环境光线偏弱、浇水过于频繁导致的涝害或间隔周期太长导致的旱害。
如果只是顶端有叶黄,且叶脉为绿色,则是栀子缺少铁元素,应及时浇灌硫酸亚铁溶液,不要只浇一次,要持续下去,最好是用硫酸亚铁+有机肥混合后沤制肥水,浇时再加清水稀释代替清水来浇灌,不仅防缺铁,更能加强长势。
另外,如果上半部分均有不同程度的黄叶,可能是有红蜘蛛、介壳虫危害,应仔细检查枝叶,对症下药。
Ⅸ 详细介绍一种植物,最好有图片,谢。
猴面包树特点和原产地 在非洲干旱的热带草原上,生长着一种形状奇特的大树———它的名字叫波巴布树。由于猴子和阿拉伯狗面狒狒都喜欢吃它的果实,所以人们称它为“猴面包树”。
猴面包树属木棉种植物,树干高不过20米左右,而胸径却可达15米以上,往往要十几个成年人拉手才能合抱。树冠直径可达50米以上。由于它看上去活像个大胖子,因此当地居民又称它为“大胖子树”、“树中之象”。
猴面包树的长相非常奇特,对此还有一个古老的传说:当波巴布树在非洲“安家落户”时,它不听“上帝”的安排,却自己选择了热带草原,因而激怒了“上帝”,便把它连根拔了起来,从此波巴布树就倒立在地上,变成了一种奇特的“倒栽树”。直到今天,它仍稀疏地分布在非洲的热带草原上,成为那里的特有风景。
热带草原气候终年炎热,有明显的干湿季节,干季时降雨很少。猴面包树为了能够顺利度过旱季,在雨季时,就拼命地吸收水分,贮藏在肥大的树干里。它的木质部像多孔的海绵,里面含有大量的水分,在干旱时,便成了人们的理想的水源。它曾为很多在热带草原上旅行的人们提供了救命之水,解救了因干渴而生命垂危的旅行者,因此又被称为“生命之树”。
猴面包树的果实为长椭圆形,灰白色,长30—35厘米,纵切面约15—17厘米。果肉多汁,含有有机酸和胶质,吃起来略带酸味。既可生吃,又可制作清凉饮料和调味品。在果肉里包裹有很多种子,种子含油量高达15%,榨出的油为淡黄色,是上等食用油。种子还可与杂粮混合食用。
在雨季,猴面包树在枝条上长出3—7片小叶组成的掌状复叶。叶片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钙质,是当地居民喜爱吃的蔬菜。嫩叶可做汤,味道极佳;叶片晒干捣碎后,可以做调料。果实、叶片和树皮可入药,当地居民常用来医治疟疾。树皮里还含有丰富的纤维素,可以制作绳子和乐器的弦,也可作为造纸原料,很早以前人们还用它来制作粗布。
猴面包树的木质又轻又软,完全没有木材利用价值。但有趣的是,当地居民常把树干的中间掏空,搬进去居住,形成一种非常别致的大自然“村舍”。也有的居民将掏空的树干作为畜栏或贮水室、储藏室。令人感到奇怪的是,在猴面包树洞里贮存食物,可以放置很长时间而不腐烂、变质。
猴面包树还是有名的长寿树,即使在热带草原那种干旱的恶劣环境中,其寿命仍可达5000年左右。据有关资料记载,18世纪,法国著名的植物学家阿当松在非洲见到一些猴面包树,其中最老的一棵已活了5500年。由于当地民间传说猴面包树是“圣树”,因此受到人们的保护。
它不但是动物们的食物来源,而且还是世界上最粗的药用树。
猴面包树学名叫波巴布树,又名猢狲木,别称猴面包树或酸瓠树,是大型落叶乔木。猴面包树树冠巨大,树杈千奇百怪,酷似树根,远看就像是摔了个“倒栽葱”。
猴面包树的树形壮观,果实巨大如足球,甘甜汁多,是猴子、猩猩、大象等动物最喜欢的美味。当它果实成熟时,猴子就成群结队而来,爬上树去摘果子吃,所以它又有“猴面包树”的称呼。
除了非洲,地中海、大西洋和印度洋诸岛,澳洲北部也都可以看到猴面包树。不管长在哪儿的猴面包树,树干虽然都很粗,木质却非常疏松,可谓外强中干、表硬里软。这种木质最利于储水,因此它有独特的“脱衣术”和“吸水法”。
每当旱季来临,为了减少水分蒸发,它会迅速脱光身上所有的叶子。一旦雨季来临,它就利用自己粗大的身躯和松软的木质代替根系,如同海绵一样大量吸收并贮存水分,待到干旱季节慢慢享用。据说,它能贮几千公斤甚至更多的水,简直可以称为荒原的贮水塔了。
在沙漠旅行,如果口渴,不必动用“储备”,只需用小刀在随处可见的猴面包树的肚子上挖一个洞清泉便喷涌而出,这时就可以拿着缸子接水畅饮一番了。因此,不少沙漠旅行的人说,“猴面包树与生命同在,只要有猴面包树,在沙漠里旅行就不必担心。”
Ⅹ 栀子花的花语
栀子花的花语:坚强、永恒的爱、一生的守候。
栀子花的绿叶四季常青,栀子花冬季开始孕内蕾,一直到夏季才容会绽放,时间是各种花卉中比较长的,这代表着永恒的爱与约定,一生的守候和坚持。
(10)栀子花长相扩展阅读
1、送新欢夫妇
其实,栀子花可以用在婚礼上,将栀子花与红玫瑰或月季搭配,布置婚礼现场或者作为新娘的捧花,不仅显示出新娘的高贵典雅,还象征着纯洁与美丽,是对两位新人最美好的祝福。
2、送朋友
在中国,栀子花被看作是吉祥如意、祥符瑞气的象征,所以是夏天馈赠亲朋好友的最佳花卉之一,这时候的栀子花寓意着高雅纯洁的友谊,选择栀子花送给朋友还是很不错的。
3、送恋人
选择栀子花送给女孩子还是很不错的选择,向少女赠送栀子花,其实寓意着赞扬姑娘纯洁、美丽,也表达自己的爱慕之情,一举两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