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念栀子花
① 《霍乱时期的爱情》被执念操控的爱情
《霍乱时期的爱情》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加西亚·马尔克斯最著名作品之一,讲述了一段跨越半个多世纪的爱情史诗,被誉为“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爱情小说”。
我被这样的爱情感动着,震撼着,心痛着。这场爱情,不过是一个生性怯懦的男人自导自演的一曲独角戏,是一曲悲剧,虽然最后加西亚给了主角一个貌似幸福的结局,但是相对于漫长的一生,这样的一个小幸福就像是作者施舍给他的。
弗洛伦蒂诺·阿里萨在22岁的时候初遇13的费尔明娜·达萨,她偶然看了他一眼。正是这偶然一瞥,成为这场半世纪后仍未结束的惊天动地的爱情的源头。他为她魂牵梦萦,慢慢地,他将她理想化了,把一些不可能的美德和想象中的情感全都归属于她。
费尔明娜·达萨初遇弗洛伦蒂诺·阿里萨的时候却连对爱情基本的好奇心都没有。她对弗洛伦蒂诺·阿里萨唯一怀有的是一丝同情,因为她觉得他是得了什么病。
弗洛伦蒂诺·阿里萨为了费尔明娜·达萨却开始了他孤独狩猎者的秘密生涯,他为她写信、写诗,他在她能听到的地方为她拉小提琴,曲子是他为她写的“爱的华尔兹”。他为她打捞传说中有财宝的沉船,他以为他们中间最大的障碍是财富,结果反而被别有用心的人骗了。不能靠近她,他偷食了特兰西多·阿里萨在院中花坛里种的栀子花,他觉得那是他心爱的女人的味道,他甚至偷偷饮用他母亲的香水,试图从里面找到她的更多的味道,直到喝到吐。
弗洛伦蒂诺·阿里萨炙热的情感感动了费尔明娜·达萨,他编织的爱情的梦感染了她。费尔明娜·达萨的父亲阻止他们的相爱,两个年轻人偷偷地书信传情。神秘、阻碍,让这份爱显得更加的浓烈。可是当费尔明娜·达萨第一次近距离看到弗洛伦蒂诺·阿里萨时,才猛然发现他不是自己心中的样子。
费尔明娜·达萨直接拒绝了他。
这并不是结束,弗洛伦蒂诺·阿里萨自此开始了长达半个世纪疯狂的追逐。
尽管他在51年里,用25个本子记录了622个与他有着“较长恋情”的女人,寡妇、人妻、小女生他都睡过,甚至还有一个14岁的可以做他孙女的女孩为他而死。他一直都表现得就像是费尔明娜·达萨彻头彻尾的丈夫肉体上不忠,心灵上却死心塌地,不停地努力摆牲自己所受的奴役,却又从不让自己的背叛给她带去痛苦。
他几次为了她装修房子,等待一个机会娶她回来。
他用一年的时间软磨硬泡买下一家饭店的一面镜子,把镜子挂到了自己家中,却并不是因为那镜框的精雕细琢,而是因为镜子里的那片天地,他爱恋的她曾在那占据了两个小时之久。
费尔明娜·达萨对他所做的一切一无所知,对他态度一直冷漠,他却发挥了无边的想象力,以为这种残酷的冷漠会不会是一种掩饰,底下隐藏的其实是一场爱情的风暴。仅仅是这样一个设想便使他旧梦复苏。他又开始在费尔明娜·达萨的别墅周围徘徊,怀着多年以前盘桓在福音花园时同样的渴望。但他心里盘算的并非是让她看见自己,而只是想看看她,知道她还活在这个世界上。
弗洛伦蒂诺·阿里萨被嫌弃之后,他用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逆袭为航运公司董事长。他一直在等机会接近他心中的女神。
费尔明娜·达萨拒绝弗洛伦蒂诺·阿里萨后,嫁给乌尔比诺医生。作为医生的妻子,她享受了家庭生活的一切美好:安全感,亲情,优越的社会地位,丰裕的物质。她虽然经历了丈夫出轨,但从未想过放弃这样的婚姻。日常的婚姻生活,平淡,乏味,而且庸俗。像天下无数的夫妻那样,成年累月地,三天两头地,为了睡懒觉,为了浴室里是不是放了肥皂,为了养狗还是养鸟争吵。但是她却守着这样的婚姻与丈夫白头偕老。直到医生80多岁为了逮树上的鹦鹉从树上掉下来摔死。
弗洛伦蒂诺·阿里萨等了半生,终于等到了费尔明娜·达萨的丈夫死去。他默默地帮她办完医生的葬礼后,鼓起勇气开始新一轮的追求。
费尔明娜·达萨失去丈夫后,陷入老年的孤独,不知是出于同情还是爱情,她投入了弗洛伦蒂诺·阿里萨的怀抱。两个人这时候都成为了步履蹒跚的老人。他们相约轮船之旅,第一次赤裸相对的时候,等待半生的弗洛伦蒂诺·阿里萨竟然没办法进入那个朝思暮想的身体,他太老了!
故事的结尾意境很美,为了他们的爱情不被世俗拆散。他命令船长扬起代表霍乱的黄旗,在霍乱泛滥的运河之上来来回回。船长问他到底要航行到什么时候的时候。
这句话让我泪目,用一生爱了一个人,这是怎样的执念,我相信有这样的爱情存在。只是,这样被执念操纵的爱情到底值不值得?
《无问西东》中的刘淑芬也是用一生爱着许伯常,尽管他厌恶她到极致,不跟她同床共枕,甚至连杯碟都不愿意跟她共用。她却耗费一生的时光跟他纠缠,最终她不堪忍受这样的屈辱投井自杀。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一个女人用一生默默地爱着一个作家。从少女时期开始,如痴如醉,她甚至亲吻着他曾经摸过的门把手。她长大成人后,在他周围徘徊,只为得到他的青睐,她的美貌终于吸引了他。他却只把她当成风月场所的女子,和她度过了销魂的三夜。作家一直都没有认出她就是曾经的邻家女孩。女人甚至默默地为他生下孩子,就这样卑微地爱了他一生。在作家心中,她却不过是他众多女伴中的一个陌生女子。她苦恋一生,只为得到作家真正的爱,这不是执念么?
金岳霖对林徽因的痴恋,可以说传遍了整个文学界,每周梁林家的沙龙聚会,他始终是梁家沙龙座上常客。十余年来,金岳霖跟着林徽因从北京到昆明,从昆明到北京,长期与他们毗邻而居。他终生未娶,爱了林徽因一生。
不管是文学作品里,还是现实,都有这样被执念操控的爱情存在。这样的爱情惊天动地,感人肺腑。但对于付出一生来追逐的人,太悲惨!一生的时光太过漫长,他们一直生活在别人的幸福背后,像鬼魅一般,暗自悲切,独饮苦酒,自导自演着悲情的独角戏。他们没有想过转角可以遇到另外的爱,并不是非他/她不可。他们本来也可以过着幸福的一生,却执着于一个得不到的人,得不到的爱。这样被执念操控的爱情,你觉得值得么?我觉得不值得!
② 电影《栀子花开》的结局是不是好的。
结局算是蛮好的,圆满结局。
1.开演十分钟之后,我就非常愤慨啊,真的。中国电影分级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了呀。像这类电影,就应该严格分为:智商45以上,年龄16岁以上观众禁止观看。或者,成年人必须在幼儿陪同指导下观看神马的。检票处先验身高,超过那个1.2米的长颈鹿脖子的一概不得入场,然后再凭身份证配合医院诊断证明进行第二轮验票,否则像现在这样很尴尬啊。看完之后,作为一个成年人走出电影院,很容易对现实社会产生灰色不良情绪啊。
2.挺敬佩何炅老师的。作为一个40岁的男人,在生活中绝大多数时候都必须尽全力压抑真实的自己,努力降低智力,让别人相信“我是个孩子呀,是个孩子呀!”可他是何等聪明的一个人啊,得有多大的决心才能容忍自己以毫无嘲讽的视角拍出这样一个电影呢?
3.绝大多数人都是冲着李易峰来的,影院里的小姑娘们都戴着绣有李易峰名字的帽子。李易峰对得起你们,演的真不错,真的,全靠其他人衬托吧。尤其是那几个配角姑娘。你们剧组很缺钱吗?化妆师是哪个村儿找的啊?那几个姑娘的脸和脖子都不是一个颜色的,何炅老师你看不出来吗?就算你懒得看那几个配角,咱作为配角,也是有尊严的,您自己也得照照镜子吧?不能这样自暴自弃啊。
4.我就说么,何炅老师不能任由你们这帮人瞎搞。这几个姑娘这么不上道,演了没半小时,都给你们写死了吧……车祸!嗯哼。我觉得吧,编剧老师们可能在韩剧三件宝:车祸、癌症、死不了之间纠结了很久,最后定了一个最解气的路子。连尸体的镜头都没让再出现。
5.那几个姑娘在街上逛完,打车前嘟囔了一句,“这车行吗?”我就知道,肯定出事了啊,要么就拉往偏僻路段,进行一些即使拍了也得减掉的活动,要么就直接出车祸。他们嘟囔“这车行不行。”的时候,我就特别担心,会有一个梳着灰白色背头的怪蜀“黎”,突然雄壮地说,“黑专车,我怕!”不过,这段还没来得及出现,就都撞死了,所以说,这个桥段也可能算是个软广告哈?
6.演到这儿,我才明白,原来这电影从这才算开始,也就是说,前20分钟的罪,我!算!是!白!受!啦!那么配角化的背景,你交代得那么费劲这算干吗?就为了让那几个整成外围脸、连妆都化不匀,还总以为自己是小公举的姑娘多露几面吗?这里面有神马鬼啊?
哦对了,说到这,我问一声,据说这部电影有九个编剧哎,署名的都有四个呢?你们能给我讲讲,你们是怎么分工的吗?搞这么多编剧,是为了做好被大家喷的时候可以互相分担一些唾沫吗?这电影有故事吗?啊?暑期档,不要求你们像个电影的样子,就看个小鲜肉演个故事,这总行吧?这电影出了那一起车祸算是事故,可故事呢?你们那么多编剧每天坐一起互相看脸吗?
7.那三个小姑娘刚刚因为车祸桥段消失,我觉得可以缓一缓了,结果李玟又来了。哎哟我的天啊。也对,那三个小姑娘年纪加起来和李玟差不多,算一种形式的阴魂不散吧。这个9岁就移民美国的歌手,现在说普通话连气息都找不对了。就这样还装模作样演一个芭蕾舞老师。你说她在年轻观众里也没人气,又没演技又没颜,为毛要用她呢?你换个人不好么,哪怕何炅老师把谢娜请来扮演这个角色都比这个强吧?最起码有喜感啊。这倒好,李玟一说话,我就特别心酸,她有一种特别努力上进融入进来却又不得的赶脚。
8.本来啊,女主角言蹊和其他三个去世的姐妹都以为自己考上了巴黎歌剧院要去跳舞了,结果呢,没通过。你说,这么大的事,指导老师知道了,第一反应是不是应该找到言蹊及时通知人家?不不不,何炅老师的编剧天团不是这么想的,他们让李玟这个老师找到了言蹊的男盆友,也就是李易峰,告诉他之后,老师就觉得自己算是解套了。然后,从头到尾,作为当事人的姑娘就一直被蒙在鼓里。李玟,你不怕学生家长知道了打死你吗?编剧老师,你觉得这是人类逻辑吗?那个姑娘从头到尾的执念就在于“要去传达室,看有没有通知书。”嗳,你们学校断网是吧?上网查不了是吧?就靠邮局连接全世界了哈?从巴黎寄过来啊,你等吧。
9.是不是只有我一个人没搞清楚,这帮孩子上的是一所神马大学啊?又有芭蕾专业又有流行乐队专业的,有烹饪和挖掘机系吗?还是说这就是一所普通大学,只不过赶上了一帮跳芭蕾能跳进歌剧院,组乐队能签公司的学霸?就这学校的人,都到6月底了,也不找工作,也不考研,也没听说谁考公务员,就几个想出国的,最后死了三个,一个被拒了,就你们这么作,你们家里人知道吗?何炅老师,当年您在大学教书的时候,遇到这样的学生你不扇他们吗?他们连三方协议都不签,不扣你工资是吧?
10.老师二也就忍了,你作为人家男朋友,知道了影响对方前途的大事,还一直瞒着,为什么啊?就因为她腿受伤,三个姐妹又遭遇不幸,不想给她增加刺激?那等过几周知道了,那更刺激好么?你是不是特别讨厌她,想分手又不好意思张嘴,所以想出这么个办法啊?真难为李易峰了,估计演的时候想不通逻辑,找不到那帮编剧,又不敢问何炅,就顶着上吧。
11.可能是考虑到作为主流观众的小姑凉群体看到李易峰的颜值,智力就会融化,然后就不需要考虑逻辑这个事了。我真是没弄明白,你女朋友的三个室友出车祸,她又落选无法去法国留学,你撺掇三个哥们,组成一个四个老爷们的组合跳小天鹅,这到底是图什么?这怎么能够安慰那个姑娘呢?人家的梦想是自己上场跳舞,在全世界最好的歌剧院跳舞,结果人家腿瘸了,没法上台,你们四个蹦蹦颠颠的跳一段。你是想气死人家吗?这里面的逻辑联系到底在哪啊?
12.李易峰是偶像,我不说什么。粉丝对他没演技要求。但其他那些人,你长得丑,就要努力演戏啊。你看你们现在的样子,看脸想闭眼,看戏想咽气。那你们进这行是为了什么?为了鼓励更多的年轻人,“你看,连我这样的都可以演戏,你们也可以哟。”是吗?这里面没有一个人会演哪怕一点点戏。连摔跤都摔不像。说台词的时候,胳膊都不知道该放在哪。作为女主角,张慧文在张艺谋的《归来》里多令人惊艳,接了《栀子花开》以后,估计再接像样的戏就有点困难,接青春片吧,颜值又不够。看命运眷顾吧……
13.这电影票房不会差,观众们都知道电影本身不怎么样,但都为了看一眼李易峰也就够了。IP电影是中国电影市场的黑马,在此之前,无论是《小时代》还是《盗墓笔记》,凡玩IP的都最起码有正经的文字内容以供改编,比如火爆的小说、网贴等等,但何炅的IP基本上等于空手套白狼。就凭“栀子花开呀开”这一句歌词以及他本人在娱乐圈多年积累的名气,就转化成了这样一个东西。即便在IP电影界,这也算是最投机的一次。完全空对空。美国有MTV台,有NBC频道等等,也依靠年轻受众,制作出售颜值的电视剧,但基本上还要大致考虑一下逻辑,真实性以及脸面。但中国,这些基本面都被洞穿了。
14.《栀子花开》里有无数烂梗,烂到没必要细究。有机会应该成立个工作室,拍一些中国青春片常用画面进行储备,比如一个头发散乱的姑娘,穿着白裙子跌入水中,一点点下沉;比如一男一女面对面羞涩地站在楼梯上,背后是摇曳的树丛,比如几个白白嫩嫩的小伙子挎着吉他,假装互相横眉立目,等等。把这些桥段打乱重组,后期配合不同的台词,能生产出无数部青春片。导演们也不用请九个编剧了。
15.最后,有个实际的建议。以后像7月份这种档期,完全可以把医院和影院的关系打通,通过医保购买电影票,电影院也可以进行同步挂号的业务,既方便观影又盘活资金,还可以缓解挂号难,最重要的是,可以保证看完电影之后可以及时得到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