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木杜鹃花
Ⅰ 有关杜鹃花资料
杜鹃又名映山红、山石榴,为常绿或平常绿灌木。相传,古有杜鹃鸟,日夜哀鸣而版咯血,染红遍山权的花朵,因而得名。杜鹃花春季开花,每簇花2-6朵,花冠漏斗形,有红、淡红等,花色繁茂艳丽。
全世界的杜鹃属物种有900多种,而杜鹃的园艺品种都是由杜鹃原种通过杂交或芽变不断选育出来的后代,近一个多世纪来,世界上已有园艺品种近万个。
中国从20世纪20-30年代开始从日本欧美等国引进杜鹃进行栽培,也有少量通过杂交培育出一些新品种,如近几年来培育出的“复色仿西鹃”、“笑二乔”以及高山落叶杜鹃杂交种“红蝴蝶”、“紫蝴蝶”、“白蝴蝶”等新品种。
(1)大木杜鹃花扩展阅读:
养护
杜鹃对土壤干湿度要求是润而不湿。春秋季节对露地栽种的杜鹃可以隔2-3天浇一次透水,在炎热夏季,每天至少浇一次水。
日常浇水,切忌用碱性水,浇水时还应注意水温不宜过冷,尤其在炎热夏天,用过冷水浇透,造成土温骤然降低,影响根系吸水,干扰植株生理平衡。
栽植和换土后浇1次透水,使根系与土壤充分接触,以利根部成活生长。生长期注意浇水,从3月开始,逐渐加大浇水量,特别是夏季不能缺水,经常保持盆土湿润,但勿积水,9月以后减少浇水,冬季入室后则应盆土干透再浇。
Ⅱ 杜鹃花是木本植物吗
是杜鹃花科(Ericaceae)杜鹃花属(Rhododendron)木本植物的统称,花叶均美观。杜鹃花版属很大,种类权极富变化,约含800种。主要原产于北温带,特别是喜马拉雅山脉、东南亚及马来西亚山区的潮湿酸性土壤,在该处形成浓密的灌丛。本属包括映山红(azalea)种类,有些园艺家视之为另一属 杜鹃花盛开之时,恰值杜鹃鸟啼之时,古人留下许多诗句和优美、动人的传说,并有以花为节的习俗。杜鹃花多为灌木或小乔木,因生态环境不同,有各自的生活习性和形状。最小的植株只有几厘米高,呈垫状,贴地面生。最大的高达数丈,巍然挺立,蔚为壮观。
http://ke..com/image/c28fddfda816f153d6887d08
Ⅲ 世界上最大的杜鹃花树在什么地方
世界上最大的杜鹃花树是一种木本红色杜鹃花树。生长在尼泊尔的这种植物,高达18米。在英国因弗雷尔公园里,有一棵这样的红色杜鹃花树,高达27米,是所有杜鹃花树中最高的。
Ⅳ 最大的杜鹃花图片 视频
大树杜鹃王
早在60多年前,大塘村大树杜鹃王就展示在英国皇家博物馆里,轰动了世界植物学界,那段大树杜鹃的圆盘标本,就取自腾冲县界头大塘的原始森林中,制取标本的大树杜鹃树龄为280年,树高25米,直径87厘米。直至七十年代结束,世界上还没有任何人发现比她更高更粗的杜鹃。
俗话说,物以稀为贵。大树杜鹃择地极严,大部分分布于海拔2250―2480米的高黎贡山西坡山腰地带,生长区域较为狭窄,已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当然,大树杜鹃的珍贵,还因为她那非同一般的瑰丽的花容。每当春天,高黎贡山霸地而立的大树杜鹃花事繁盛,鲜红、粉红的花朵成团怒放,每团竟有20~30朵,其直径达30多米,丽硕奇美,使人惊叹不已。再有那长40米,宽20米的碧叶千张掩映,构成红绿相衬、色彩绚烂的洋洋大观,高傲、豪华、大度,自成无与伦比的品貌,堪称“云南植物王国尊贵的公主”![2]
大树杜鹃王-珍稀物种
大树杜鹃王,位于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大塘保护站的山林里,基部最大直径3米多,分为五杈,树高25米,树龄五百年以上,是目前发现的树龄最老、直径最粗的大树杜鹃,是高黎贡山的植物明星,堪称国宝。
大树杜鹃自1919被乔治.福瑞斯特发现于高黎贡山西坡后一直到1981才由我国植物学家在大塘重新找到并研究,目前这一树种仅分布于高黎贡山西坡的狭小区域内,数量不过二、三百株,极为珍稀。
大树杜鹃的花序由20至24朵长6至8厘米、口径6厘米的粉红色钟形花朵形成,花序直径可达25厘米,盛花期一棵树上可有2000多簇花,极为壮观。
大树杜鹃王-观赏价值
大树杜鹃,是迄今为止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杜鹃花新种。由于它高大挺拔,雄居世界杜鹃之首而被人们誉为“世界杜鹃之王”。
全世界具有重要观赏价值的杜鹃花共有850多种,中国云南就有270多种,占世界杜鹃花的四分之一还多。所以,云南被人们称为杜鹃花的故乡。在众多的杜鹃花中,一般多为1米以下的灌木,其中有十几米高的乔木,但为数不多。惟独大树杜鹃是杜鹃花中最高、最大的常绿乔木,一般高达20多米。现在发现的一棵最大的大树杜鹃高达28米,基径3米多,基围近10米,要五六个人才能围拢。据专家估计,它已有500多年高龄了。
大树杜鹃不仅挺拔高大,而且姿形优美,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这种树的花序一般由20多朵钟形小花组成。每朵小花长约5~8厘米,花径6~8厘米。由于它花色鲜艳夺目,花朵绚丽多姿,花序硕大,所以格外引人喜爱。
大树杜鹃的叶子也大得出奇。它貌似枇杷叶,但比枇杷叶大得多。一般约24~34厘米长,宽约10~24厘米。
大树杜鹃是中国的特产。它生长在云南省腾冲县境内的高黎贡山西坡海拔为2300~2600米的原始老林中。它的发现,要追溯到20世纪初的1919年,当时,英国爱丁堡植物园采集员傅礼士到腾冲采集标本时,在高黎贡山的原始森林中发现并把一棵高25米、树龄280年的大树杜鹃砍倒,锯走了一段树干做标本,辗转从缅甸、印度运到英国,陈列在大英博物馆里。这就是轰动当时世界植物学界的惟一的大树杜鹃标本。直到最近几年,我国著名的杜鹃花专家冯国楣重新发现了它的身影。1982年,腾冲县大圹乡党支部副书记李秉新进山打猎时,发现了前面所提到的当今世界上最大的一棵大树杜鹃。
大树杜鹃王-传说
大塘在界头的最北边,这里有座山,被当地人称作花山。整座山都被鲜花覆盖了,而这些花绝大多数都是小树杜鹃花。
相传,七仙女下凡来到界头,看到到处都是鲜花,于是就采了一大束。但是,当仙女们看到大树杜鹃花后,就将手中的花束随手扔到花山去看大树杜鹃花去了,被她们扔下的花就散落在这里,常年都盛开不败。
大树杜鹃王-历史
1918年,英国生物学家、传教士傅礼士知道高黎贡山里生长着大树杜鹃后,经过长期的打听终于得知具体位置,锯下标本带回了英国。大树杜鹃标本的出现,轰动了世界植物学界,标本至今还陈列在大英博物馆里。据一位原馆长发表的声明说,要是没有了这个标本,那么大英博物馆内其它一切植物标本也就没有价值了。从这一点来看,大树杜鹃标本成了那个博物馆的镇馆之物,我们可以想象大树杜鹃的价值。
这位20世纪的英国传教士,世界级的生物学家并不知道,他砍倒的这棵直径87厘米,周长2.6米,高25米,树龄280年的杜鹃并不是最大的一棵。傅礼士先后从高黎贡山采去了十多万个动植物标本,当傅礼士再次来腾冲想寻找更有价值的生物标本时,他死在了腾冲,就埋在县城后面的来凤山上。也许,只有这位英国的传教士在另一个世界才知道,世界现存最大、最高的大树杜鹃仍然生长在高黎贡山这座迷宫之中。
傅礼士取标本的70年后,中国的科学工作者多次深入高黎贡山腹地考察,终于在1982年4月,在大塘大河头以北的高黎贡山山腰发现了世界罕见的大树杜鹃群落。在面积为0.25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有四十多棵大树杜鹃,胸径1米左右的有12棵,可以说是一个绝无仅有的杜鹃王国。其中最大的一棵,基部直径3.07米,高28米,树冠61平方米,树龄五百多岁,是当今世界最大的一棵大树杜鹃,被科学家誉为“大树杜鹃王”,这棵大树杜鹃在离地面20厘米处分成两大植株。
杜鹃为常绿乔木,现在世界上已知道的杜鹃品种有850多个,而大树杜鹃是家族中最大的一种,它的生长地要在海拔2250—2480米的山麓地带。大树杜鹃每年1至3月开花,呈粉红色,每朵花团直径在25厘米左右,它的美丽花容非同一般。从20世纪初到20世纪末,吸引了世界各国的生物学家、植物学家的目光,扬名天下。
大树杜鹃王-气候
保山地处低纬高原,由于地形地貌复杂,形成了"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立体气候,共有有北热带、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亚热带、南温带、中温带和高原气候7种气候类型。
保山气候的特点是年温差小,日温差大,年均气温为14-17℃;降水充沛、干湿季分明。总体来说气候宜人。
大树杜鹃王-生长条件
高黎贡山,是横断山脉中的一颗明珠,森林覆盖率达85%,高山峡谷复杂的地形和悬殊的生态环境,为各种动植物提供了有利的自下而上条件。高黎贡山巨大的山体阻挡了西北寒流的侵袭,又留住了印度洋的暖湿气流,使地处低纬度高海拔的保护区,形成了典型的亚热带气候。在东西坡海拔1600~2800米地区,是自然保护区的主体,它连接东喜马拉雅区,组成了中国最引人瞩目的原始阔叶林区。在这里,森林资源极其丰富,珍稀植物随处可见。有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杜鹃树种——500多年树龄的大树杜鹃;有被称为“绿色寿星”的古老孑遗植物——国家一级保护珍稀树种秃杉;有云南樱花的原始种、云南山茶的原生种,以及其它珍稀树种,是中国珍稀树种汇集的森林。
大树“杜鹃王”,位于腾冲县以北的界头乡大塘村,在千峰叠翠的高黎贡山半山腰。是世界上800多种杜鹃花中树型最大、花朵最大的品种,被科学家们称为“大树杜鹃王”。
大树杜鹃王-识别特征
常绿大乔木,高达25米;树干粗而直,幼枝有薄层灰白色毡毛。叶大,长12-37厘米,宽4-12厘米,椭圆形或倒披针形,顶端钝头,向基部渐变狭,呈微耳形,中脉和侧脉上面淡黄色,下面有浅黄色丛卷毛,中脉很隆起;叶柄长2-5.4厘米,上面稍呈沟状。顶生总状伞形花序有花20-25朵,高达16厘米,直径20厘米;花鲜蔷薇色带紫色,裂片和花冠筒内色较深;花梗长1.5-3厘米,有毛;花萼退化为不规则的浅裂的盘,有8个三角形小齿,有密绵毛;花冠钟状,长达7厘米,8裂;雄蕊16,极不等长,无毛;子房有密绒毛,花柱无毛。蒴果矩圆形,长4厘米,粗1.5厘米,微弯,有锈色毛。
大树杜鹃王-文化特性
杜鹃有花中“西施”的美誉。全世界有杜鹃900余种,中国有530种,占世界的59%,而云南又是杜鹃花品种最多的地区,共有420种,约占世界杜鹃花种类的一半。中国云南、西藏和四川三省区的横断山脉一带是世界杜鹃花的发祥地,而云南是杜鹃花的分布中心,是世界杜鹃花资源的宝库。
杜鹃花中以大树杜鹃树冠大,花朵美而成为杜鹃花卉之翘楚。大树杜鹃自1919年首次发现后,经过半个世纪,直到1981年才再次发现。在云南现发现的一株年代最久的大杜鹃树,树高28米,胸围10米,树龄达500年,为中国迄今发现的最大的一株杜鹃树。
大树杜鹃王-处境堪忧
在腾冲县界头乡大塘村以北的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峡谷里,生长着大树杜鹃群落,因其花形大,花序多,颜色鲜艳,树干高大,成为杜鹃花中稀有的品种,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其中,一株大树杜鹃树龄在500年以上,高28米,树冠61平方米,基径3.07米,离地20厘米外分杈长为两株,胸径分别为1.57米和1.11米,被植物学界公认为“世界大树杜鹃王”,同时成为国之珍宝。
然而,这株被世人瞩目的大树杜鹃王目前却面临着种种生存危机:一是生命老化。从剥落的树皮,渐空的树干和寄生的植物中可看到生命衰退的迹象;二是水土流失严重。大树杜鹃王生长于沟壑边的一个偏坡上,随着多年的雨水冲刷,沟越来越深,坡越来越陡,大树杜鹃王根部的泥土渐渐流失。加之树干高大,随时都有倾覆的危险。尤其是2月1日,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遭受了数十年不遇的特大雪灾,给保护区里的资源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大树杜鹃王也遭受到了巨大的打击,令人担忧。
Ⅳ 大树杜鹃花怎么栽容易活
大树杜鹃,濒危种。常绿大乔木,高20至25米,最大基径达330厘米。所存仅数十株。仅分布于云南局部海拔2100至2400米常绿阔叶林中。幼树期耐阴,生长缓慢。2、3月开花,10月果熟。为杜鹃花属中最高大的乔木树种,是原始古老类型。
栽培方法
1.场地栽培
大树杜鹃需室内和室外两种环境:室内是为冬季防寒用,最冷不低于-2C-3C,室外是为了度过炎夏,江南地区从4月中旬至11月上旬均养在户外,要求有落叶树的自然蔽荫,或人工搭置荫棚,创造一个半阴雨凉爽的生长环境。地面要有排水坡度,花盆搁在搁板上。
6.施肥
大树杜鹃要求薄肥勤施,常用肥料为草汁水、鱼腥水、菜籽饼。草汁水用嫩草、菜叶沤制而成,可当水浇。鱼腥水系鱼杂等加水10倍,密封发酵半年以上,施肥时要兑水,浓度以3%-5%为宜。此肥富含磷质,可使叶亮花艳,但次日应以清水冲洗一次。菜籽饼为综合肥料,应沤制数月,冲水施肥。大面积生产杜鹃盆花,可采用复合肥或缓施肥料,一年施l-2次即可。
7.遮阳
大树杜鹃从5-11月都要遮阳,棚高2米,遮阴网的透光率为20%-30%,两侧也要挂帘遮光。
8.修剪
幼苗在2-4年内,为了加速形成骨架,常摘去花蕾,并经常摘心,促使侧枝萌发,长成大棵后,主要是剪除病枝、弱校以及紊乱树形的枝条,均以疏剪为主。
Ⅵ 杜鹃花有哪些品种
杜鹃复依花期通常分为春鹃、制夏鹃、西鹃三类。
(1)春鹃类。特点是先开花后长叶,花期4~5月。多数为单瓣花,少数为重瓣花。花色有紫、红、白、杂色等。品种有映山红、毛叶青莲、黄踯躅、万里红、琉球红、云南杜鹃等。
(2)夏鹃类。特点是先长叶后开花,花期5月下旬以后。以重瓣花居多,花色多变,花瓣平展,花冠特大。品种有窜枝、绿珠、玛瑙、大红袍、海棠红、紫蝴蝶、皱边银红等。
"role="figure杜鹃(3)西鹃类。又名西洋鹃,主要引自荷兰。春、夏之间花与叶同时萌发,花大而鲜艳,多重瓣,花色有淡紫、黄绿、白青、红白、复色、洒金斑点等色。品种有天女舞、玉冠、四海枝、春燕、残雪、晓山、白凤等。
Ⅶ 杜鹃花生长习性
杜鹃生于海拔500-1200(-2500)米的山地疏灌丛或松林下,喜欢酸性土壤,在钙质土中生长得不好,甚至不生长。因此土壤学家常常把杜鹃作为酸性土壤的指示作物。
杜鹃性喜凉爽、湿润、通风的半阴环境,既怕酷热又怕严寒,生长适温为12℃至25℃,夏季气温超过35℃,则新梢、新叶生长缓慢,处于半休眠状态。夏季要防晒遮阴,冬季应注意保暖防寒。
忌烈日暴晒,适宜在光照强度不大的散射光下生长,光照过强,嫩叶易被灼伤,新叶老叶焦边,严重时会导致植株死亡。冬季,露地栽培杜鹃要采取措施进行防寒,以保其安全越冬。观赏类的杜鹃中,西鹃抗寒力最弱,气温降至0℃以下容易发生冻害。
(7)大木杜鹃花扩展阅读:
杜鹃花的繁殖方式
1、可分株、压条、扦插、播种等。分株,在丛生的大株落花后进行;压条,在3-4月进行,在枝条茎部削伤约3-4厘米,用土埋上,枝梢上部留出土外,1年后自压条茎部切离分栽。
2、扦插,选用当年生嫩枝作插穗,在4-6月间剪取5-6厘米长的新梢,顶部留2-3片叶,插入疏松的酸性土中;播种,在春季进行。
养护方式
1、配制盆土
1-2年生小苗,可按腐殖土80%、煤灰15%,其他腐熟基肥5%配置。3年生以上大苗,按腐殖土60%、煤灰20%、其他腐熟肥20%配置。春季、秋季均可移栽。
2、选择水质和调和湿润度
选择水质。杜鹃喜微酸性水,忌用碱水。如用自来水,需用0.5%-1%硫酸亚铁或300倍食醋加以调配后再浇。调和湿润度,杜鹃喜湿润,一般要求盆土含水量在60%-70%,空气相对湿度在70%-80%。
3、摆好位置
杜鹃喜半阴,怕强光。1-2年生小苗要求光照达60%-70%,3年生以上的大苗要求光照度50%左右。一年四季花盆的摆放位置,应根据季节变化作相应的移动。
Ⅷ 关于杜鹃花的介绍
杜鹃花--花中西施
杜鹃花的学名是 Rhododendron simsii & R.spp.别名为映山红、山石榴、山踯躅、红踯躅、山 鹃等;为杜鹃花科、杜鹃花属,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一。
在所有观赏花木之中,称得上花、叶兼美,地栽、盆栽 皆宜,用途最为广泛的,要推杜鹃花了。白居易赞曰:"闲折二枝持在手,细看不似人间有, 花中此物是西施,芙蓉芍药皆嫫母"。在世界杜鹃花的自然分布中,种类之 多、数量之巨, 没有一个能与中国匹敌,中国,乃世界杜鹃花资源的宝库!今江西、安徽、贵州以杜鹃为省花, 定为市花的城市多达七八个,足见人们对杜鹃花的厚爱。 杜娟花是一个大属,全世界约有900余种,分布于欧洲、亚洲和北美洲,而以亚洲 最多,有850种,其中我国有530余种,占全世界种类的59%,特别集中于云南、西藏和四川三省 区的横断山脉一带,是世界杜鹃花的发样地和分布中心。
喜马拉雅山脉的不丹、锡金、尼泊尔、缅 甸、印度北部,种类也较多,日本、朝鲜、苏联西伯利亚和高加索仅有少数种类。此外,新几内亚-马来西亚地区约有280种,是杜鹃花的次生分布中心。其中新几内亚有160余种,印尼100余 种,菲律宾、越南和马来半岛10-20种,由于该区为热带岛屿山岳,属多湿气候,所产杜鹃花几乎全为附生灌木型,其种子有奇异的丝状长尾状附属物,形成热带高山的特殊类型。北美洲仅有 24种,分布于美国沿大西洋、太平洋的两岸,以及加拿大、阿拉斯加和格陵兰。欧洲更少,仅有9种,个别种分布在环北极。大洋洲仅有1种,分布于澳大利亚北部的昆士兰,同属热带高山类型。
我国杜阳花的分布经近代植物学家的调查研究,已经基本清楚,长江以南种类较多,长江 以北很少;云南最多,西藏次之,四川第三,离此中心愈远,种类愈少。新疆、宁夏属干旱荒漠 地带,均无天然分布。各省(区)杜鹃种数大体如下:云南257种、西藏174种、四川152种、广西 75种、广东35种、贵州43种、湖南37种、福建35种、台湾30种、江西27种、湖北27种、浙江18种、 甘肃15种、陕西13种、青海13种、安微9种、吉林5种、江苏4种、辽宁4种、黑龙江4种、内 蒙古3种、山东2种、河南、河北、山西各1种。垂直分布,可上至海拔4500-5000米。
杜鹃花在不同的自然环境中,形成不同的形态特征,差异十分悬殊,有常绿大乔 木、小乔木,常绿灌木、落叶灌木,有的主干粗大,高达20余米,有的呈匍匐状、垫状或附生类 型,高仅10-20厘米。基本形态是:主干直立,单生或丛生;枝条互生或假轮生。
枝、叶有毛或无, 枝、叶、花梗有鳞片或无;叶多形,但不呈条形,全缘,极少有细锯齿,革质或纸质,常绿、半常 绿或落叶,有芳香或无;花顶生、侧生或腋生,单花、少花或20余朵集成总状伞形花序,先叶开花 或后于 叶,花冠显著,漏斗形、钟形、辐射状杆臼式钟形、碟形至碗形或管形,4-5裂,也有 6-10裂的;花色丰富多采;喉部有深色斑点或浅色晕;基部有蜜腺淫或无;有芳香或无味;花 尊杯状、4-5裂,宿存;雄蕊5-10枚,罕为10-25枚,不等长,花丝被毛或无,背着药,顶 孔开裂,子房上位,5-10室,花柱及子房有毛或无,有腺体或无;葫果开裂为5-10果瓣,种 子多数,多粉末状或糠秕状。 原种分类 全属分成5个亚属8个组,其中3个组又分为58个亚组, 组下为种。即:
一、常绿无鳞杜鹃亚属 1.常绿无鳞杜鹃组 以下分 24个亚组。
二、常绿有鳞杜鹃亚属 1.常绿有鳞杜鹃组 以 下分27个亚组。 2.髯花杜鹃组 3.越橘杜鹃组 以下分7个亚组。
三、羊踯躅亚属 我国仅有1种。
四、映山红亚属 1.短萼组 2.映山红组
五、马银花亚属 1.马银花组 2.长蕊杜鹃组
上述一、二、五3个亚属习惯上称为常绿杜鹃, 三、四2个亚属称为落叶杜鹃。
现介绍几种常绿杜鹃于下:
马缨杜鹃:别名马缨花、马鼻缨、牛血花、狗血花、红山茶、密桶花。常绿灌木至 乔木,树高2-15米,胸径达40厘米,树皮灰棕色,蛆厚,呈不规则片状剥落。叶革质,长圆状 披针形,背面密被灰白色至谈褐色海绵状薄绒毛。花期2-5月,顶生圆球形伞形花序,有花10-20 朵,花冠钟形,长3.5-5厘米,肉质,深玫瑰红色,雄蕊10,子房10室。10-11月果熟。产滇、黔、 桂等省区,缅甸也有分布。
云锦杜鹃:别名天目杜鹃、云锦花。常绿灌木,高2-4米,小枝粗壮淡绿色。叶厚革质,长圆形 至长圆状椭圆形或倒卵形,叶面深绿,背淡绿,无毛。花期5月,顶生总状伞形花序,有花6-12朵, 具芳香,花冠漏斗状钟形,长4-5厘米,径7-9厘米,淡粉色,裂片7,圆形,维蕊14,子房10室,花梗、 花草、花冠的基部、子房、花柱均有腺体。10-11月果熟。种子多数,糠批状。产浙江、安徽、江西、 福建、广东、广西、湖南、四川等地海拔600-2000米山间林中,近年已有抗州、无锡、上海等地引入园林 种植成功。
大树杜鹃:又名大山狗全花。常绿大乔本,高达25米,胸径60一局0厘米,最大 基径达3米。树皮淡暗褐色,片状剥落;小枝粗壮,被淡灰色毡毛。叶革质,长圆形至倒披针形, 长24-34厘米,顶端钝头,基部宽楔形,表面深绿,背面淡绿。2-3月抽顶生总状伞形花序,有 24朵花,花冠钟形,长5.5-8厘米,径6-8厘米,水红色,裂片8,圆形,基部有8个蜜腺囊, 雄蕊16枚,子房16室,密被绒毛。果期10-11月。产云南腾冲县高黎贡山海拔2400-2600米山地常 绿阔叶季雨林中,1915年英人傅礼士(G Forresst)首次在腾冲河头采到,锯走径围2.6米、年轮280 年的木材圆盘,现存伦敦大英博物馆,1926年发表为新种,国内长期未曾找到,直至1983年冯国榴 教授等在腾冲重新发现,并于次年找到基径3.07米的大树。这是世界上最高大的杜鹃树,号称"杜 鹃之王"。
马银花:别名卵叶杜鹃、清明花。常绿灌木,高2-4米。叶革质,宽卵形,长3-3.5厘米,顶端总尖至钝头,有凸尖头,基部圆形。花期3-5月,花单生于叶腋间,粉红色、玫瑰 红色、淡紫色或紫白色,5裂,径3厘米,喉部有柔毛,雄蕊5,子房5室。果期8-10月。产 于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福建、广东、广西、四川、贵州等省区海拔500-1200米 的山坡阴处疏林下或沟谷灌丛中。 园艺品种 我国目前广泛栽培的园艺品种约有二、三百种,因其主要血统是映山红,虽然冬 季并不落叶,但仍归入落叶杜鹃一类。现根据形态,性状、亲本和来源,分为东鹃、毛鹃、西鹃、 夏鹃4个类型。
东鹃:即东洋鹃,因来自日本之故。又称石岩、朱砂杜鹃、春鹃小花种等。本类包括石岩杜 鹃及其变种,品种甚多。其主要特征: 是体型矮小,高l-2米,分枝散乱,叶簿色淡,毛少有光亮,4月开花,着花繁密,花朵最小,一 般径2-4厘米,最大至6厘米,单瓣或由花萼瓣化而成套筒瓣,少有重瓣,花色多种。传统品 种有'新天地'、'雪月'、'碧止'、'日之出,以及能在春、秋两次开花的'四季之誉,等。
毛鹃:俗称毛叶杜鹃、大叶杜鹃、春鹃大叶种等。本类包括锦绣杜鹃、毛白杜鹃及其变种、杂 种,体型高大,达2-3米,生长健壮,适应力强,可露地种植,是探接西鹃的优良砧木。幼枝密披棕 色刚毛。叶片长达10厘米,粗糙多毛。花大、单瓣、宽漏斗状,少有重瓣,花色有红、紫、粉、白以及 复色等。品种10余个,栽培最多的有'玉蝴蝶'、'紫蝴蝶'、'琉球红'、'玉铃'等。
西鹃:最早在西欧的荷兰、比利时育成,故称西洋鹃,简称西鹃,系皋月杜鹃、映山红及毛白杜鹃 等反复杂交而成,是花色、花型最多、最美的一类。其主要特征是体型矮壮,树冠紧密,习性娇嫩,怕晒 怕冻。叶片厚实,深绿色,毛少,叶形有光叶、尖叶、扭叶、长叶与阔叶之分。花期4-5月,花色多样, 有单色、飞白、镶边、点红、亮斑、喷沙、洒锦等,多数为重瓣、复辨,少有单瓣,花辩有狭长、圆阉、平 宜、后翻、波浪、飞舞、皱边、卷边等,径6-8厘米,号大可超过10厘米,传统品种有'皇冠'、'锦袍'、'天女舞'、'四海波'等,近年出现大量 杂交新品种。
夏鹃:原产印度和日本,日本称为皋月杜鹃。发枝在先,开花最晚,一般在5月下旬至6月,故名。主要特征是枝叶纤细,分枝稠密,树冠丰满、整齐,高1米左右。叶片狭小,排列紧密。花宽漏斗状,径6-8厘米,花色、花瓣同西鹃一样丰富多变,花有单瓣、复瓣、 重辨,是制作桩景的好材料。传统品种有'长华'、'大红袍'、'陈家银红'、'五宝绿珠'、'紫辰殿' 等。其中'五宝绿珠'花中有一小花,呈台阁状,是杜鹃花中重瓣程度最高的一种。
我国杜鹃花主要产地是滇、藏、川三省区的横断山脉,其错综复杂的地形、地 势,构成了特殊的气候,雨量分布极不均匀,冬春干旱,夏秋多雨,垂直分布明显。在1000-2000 米低平谷地,有尖叶杜鹃、大树杜鹃等 2000-2800米处,气候温凉,有亮毛杜鹃、粗柄杜鹃、云 南杜鹃、腋花杜鹃等。2800-4000米沟谷阳坡,为常绿阔叶与藩叶阔叶的混交林,在其林缘或草坡 由黄杯杜鹃、白雪杜鹃、团花杜鹃、毛喉杜鹃、草原杜鹃等组成密不可入的杜鹃林或港丛,这里杜 鹃花种类最多,花期4-7月,五颐六色,璀璨如锦,有时可覆盖整个山头达一二十平方公里. 4000-4500米地带,乔灌木很少,高10-20厘米的多技杜鹃、平卧杜鹃、黄金杜鹃等成为垫状植 物,繁衍于石砾坟地或流石滩上。4500米以上无杜鹃花分布。高山常绿杜鹃长期生长在湿润、冷凉的高海拔山区,引种必须创造类似的环境条件,如地面不积水,土壤PH 5-6,通透性好,富有 机质,并有蔽萌、喷水、降温等设备。
映山红是落叶杜鹃的代表,分布最广,北至河南、山东,南到珠江流域,东及福建、台湾,西 达四川、云贵,高山、低丘、阴坡阳坡、溪谷山岩、林中林缘、荒草灌丛,均有其踪迹。江南在3-4月开花,嫣红一片。山民以此为薪柴,屡砍屡发,足见其适应性和生命力之强。以往移植 难活,与未曾重剪有关。园艺品种虽经人工改良,仍反映出原种耐寒怕热的基本习性,并要求土壤 肥沃酸性、疏松通透。有些杜鹃花寿命很长,如云南有500年以上的大树杜鹃,无锡有50余年露地 种植的锦绣杜鹃。
一、播种:杜鹃结实串高,种子多,发芽率高,用种能获得大量后代,且实生苗的可塑性和生活力强,是引种、育种的重要手段。
1.采种:秋季葫果呈绿褐色或黄褐色时,即可采收,放置室内晾干,待其开裂,抖出种子, 贮于室内干燥处。次春播种。
2.播种:用浅盆、木箱或在地床内,以排水良好的粗粒土铺底,面层2厘米用兰花泥或腐 叶土(均需消毒)。种子撤匀后,薄覆一层细土。或在兰花泥上加铺0.5-1厘米碎水苔,种子直接 播入水苔中,不加覆盖。然后害水使盆土湿润,盖以薄膜或玻璃板,置于阴处。
3.管理:出苗之前,要保持盆土湿润。一般在15-20℃时,20天左右出苗,发芽率75-85%。此后可将覆盖物取去,注意通风,提高幼苗抗性。干燥时用纫喷头喷湿,不可冲倒幼苗。
4.分苗:落叶杜鹃生长较快,待长出2-3片真叶时即可第一次移植,株距2-3厘米。秋 后长至2-3厘米高,再次掘起移植于3寸小盆中,3株一盆。第二年视生长情况再分种,一般 3-4年便能见花。常绿杜鹃到秋后第一次移植,次秋再次移植。苗期需避免强光、暴雨、大风,土 壤不宜太湿,浇水仍行喷雾。
二、扦插:是应用最广的方法,优点是操作简便,成活率高,生长快速,性状稳定。
1.插穗:取当年生嫩技刚刚木质化的枝条,带踵掰下,修平毛头,剪去下部叶片,留顶 端4-5叶,如枝条过长可截去顶梢。若不能随采随插,可用湿布或苔藓包裹基部,套以塑料薄 膜,放于阴处,可存放数日。
2.时间:江南都在霉雨季节前扦插,成活率最高,西鹃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毛鹃在6 月上旬至中旬,东鹃、夏鹃在6月中旬至下旬。此时插穗老嫩适中,天气温暖湿润,成活率达90% 以上。
3.方法:少量的可用盆插,大量的可用床插。介质用兰花泥、黄山土、河沙或硬石、珍珠 岩等均可,要求少病菌、无杂草,不掺肥料。插入插穗的l/3至l/2,插毕用细孔壶喷洒,置荫棚 下。盆底需垫高一砖;插床深20厘米,床底填7-8厘米厚排水层,以利排水。
4.管理:插后一个月内,重点在遮荫和喷水,使插穗始终新鲜。大雨时避免雨水冲击,连 日阴雨要注意排水,喷l/1000托布津防治黑斑病,高温季节要增加地面、叶面喷水,注意通风降温。 毛鹃、东鹃、夏鹃发根快,约1个月左右;西鹃需60-70天。长根后顶部抽梢,如形成花蕾,应 予摘除。9月后减少遮荫,使小苗逐步壮实,10月可施薄肥,。下旬即可上盆。若在插床上安装电 子叶自动喷雾装置,介质用砭石或珍珠岩,则不需遮荫。在全日照下,20余天即生根,成活率为 95%以上,2个月即可移植。
嫁接:在繁殖西鹃时采用较多。其优点是:接穗只需一段嫩梢;嫩梢随时可接,不受限 制;可将几个品种嫁接在同一株上;比扦插长得快,成活率高。 嫁接方法很多,最常用的是嫩枝顶端劈接,5-6月最宜,成活率达90%。
1.砧木:选2年生独干毛鹃,要求新梢与接穗粗细相仿。毛鹃品种以'玉蝴蝶'、'紫蝴蝶' 最好,一般不用毛白杜鹃原种。
2.接穗:在西鹃母株上,剪取3-4厘米。长嫩梢,去掉下部叶片,留顶端3-4片小叶,将 基部削成楔形,削面长O.5-l厘米。
3.方法:在毛鹃当年新梢2-3厘米处截断,摘除该段叶片,纵切1厘米,插入接穗,对齐皮层,用塑料薄膜带绑扎,接口处连同接穗套入塑料薄膜袋中,扎紧袋口。
4.管理:置荫棚下,忌阳光直射。注意袋中有无水珠,若无可解开喷湿接穗,重新扎紧。接 穗7天不萎即有成功把握,2个月后去袋,次春解开绑扎。
5.场地:栽培西鹃需室内和室外两种环境:室内是为冬季防寒用,最冷不低于-2-3℃。 室外是为了度过炎夏,江南地区从4月中旬至11月上旬均养在户外,要求有落叶树的自然蔽荫,或人工搭置荫棚,创造一个半阴而凉爽的生长环境。 地面要有排水坡度,花盆放在搁板上。
6.选盆:生产上都用通透性好、价格低廉 的瓦盆。杜鹃根系浅,扩张缓慢,栽培要尽量用 小盆,以免浇水失控,不利生长。关于植株年龄与盆口尺寸,可参考下表: 1-2年生: 用3寸盆; 3-4年生: 用4寸盆; 5-7年生: 用5寸盆; 8-10年生: 用6寸盆; 11一15年生: 用7-8寸盆; 16-20年生: 用9寸盆; 20年以上: 用10寸盆。
7.用土:常用黑山土(兰花泥),色黑、质 轻为上。用时,摊开曝晒数日,拣出杂物,筛出粗细,分层装盆,保证徘水畅通。此外,泥炭土、 黄山土、腐叶土、松针土,甚至用煤渣、锯末等配置的混合土,只要PH在5.5-7之间,通透排 水,富含腐殖质,均可。
8.上盆:一般在春季出房时或秋季进房时进行,盆底填粗粒土的排水层,上盆后放于明处伏 盆数日,再搬到适当位置。幼苗期换盆次数较多,每2-3年1次。10年以后,可3-5年换1次。 老棵只要不出问题,可多年不换。
9.浇水:要根据天气情况、植株大小、盆土干湿、生长发育需要,灵活掌握。水质要不含碱 性,清洁卫生。如用自来水浇花,最好在缸中存放l-2日,水温应与盆土温度接近。11月后气 温降低,生长缓慢,水分需要量少,室内不加温时,3-5天不浇不成问题;2月下旬生长逐步 上升,水量要适当增加;3-6月,开花抽梢,需水量大,晴天每日1次,不足时镑晚要补水;霉 雨季节,连日阴雨,要及时侧盆倒水。7-8月高温季节,要随干随浇,午间、傍晚要在地面、叶 面喷水,以降温增湿,9-10月天气仍热,浇水不能怠慢。
10.施肥:西鹃要求薄肥勤施,常用肥料为草汁水、鱼腥水、菜籽饼。草汁水用嫩革、荣叶 沤制而成,是最谈的氮肥,可当水浇。色腥水系鱼杂、头尾和臭鱼烂虾等,加水10倍,贮于缸中, 密封发酵半年以上制成,用时取原液加水,以3-5%浓度施用。此肥富含磷质,可使叶亮花艳,但 次日应以清水冲洗一次。菜籽饼是综合肥料,也需粉碎沤制数月,冲水施用。
11.遮荫:西鹃从5-11月都要遮荫,棚高2米左右,芦帘透光率20-30%,西侧也要挂帘遮光,每天遮荫时间:5月9:00-15:00、6月8:30-16:30 、7-8月8:30-17:00上午在东南角,下午在西南角挂帘9月8:00-16:00、10月9:00-15:30、11月中午适当盖帘,中、下旬后不盖帘 12-4月若需延晚花期,则盖帘。如此,西鹃可晚至4月下旬开花,"五一"达到盛期
12.修剪:幼苗在2-4年内,为了加速形成骨架,常摘去花蕾,或当新梢长到4-5厘米 时摘心,促使侧枝萌发。有些品种新梢短而多,则不宜摘心,而应适当疏枝。5-10年生苗开花不 宜太多,还应摘去部分花蕾。长成大棵以后,主要是剪除病枝、弱枝以及紊乱树型的枝条,均以 硫剪为主。
13.花期管理:西鹃开花时放于室内,不受日晒雨淋,可延续1个月。若室内通风差,则不宜久放,一二周即应调换。西鹃于7-8月间孕蕾,秋后入房,维持20℃,半月后即可开花。据 此,可今其元旦、春节开花。若一直处于3-4℃低温冷室内,9月中取出,则国庆节开花。花后 应及时摘除残花,并加修剪,妥为保养。
14.病虫防治:最常见的虫害是红蜘蛛和军配虫。红蜘蛛在6-8月高温干燥时危害严重,常使叶片转黄而脱落j可用l/lO00三氯杀瞒酵喷杀,每周1次,连续3次。5-10月有军配虫危害,气候干燥时蔓延更快,可用l/1500乐果或敌敌畏喷杀。褐斑病是最常见的病害,主要发生在霉雨季 节,叶片上出现褐色斑块,循环感染,危害甚大,是引起落叶的主要原因,防治方法是:在花前、花 后喷1/800托布津或等量式波尔多液,注意改善光照条件,加强通风,随时烧除病叶。 人工授粉杂交是常规的育种手段,应选择雌蕊发育健全、结果率高的品种为母本,从花色、花型有特殊观赏价值的品种上采集花粉。花粉可用冰瓶冷藏,以便长途运送。授粉宜选择在 拄头分泌粘液时,为提高成功率,应重复授粉2-3次。因自花授粉串很低,可不必事先去雄,在 气候寒冷,没有昆虫干扰下,也可以不套袋。
种子播种后,落叶杜鹃3年后见花,要进行筛选,再 经2-3年培育,性状稳定,再次筛选,合乎理想的不过百分之几。杂交、筛选、培育是一个长 期性工作。国内在园艺品种方面,杂交所得新种已数以百计,花色花型十分丰富。但常绿杜鹃的生长发育过程更长,杂交育种工作刚刚开始。 园艺品种本身是多种基因的复合体,在花色、花型方面常会出现种种变异,利用枝条的芽变现 象亦可获得新的品种,西鹃中的'青女'、'新红'、 '风辈'、'秋水波'等,均由芽变选种而得 杜鹃花是优良的盆景材料。具有枝叶纤细,四季常绿,耐剪,萌发力强,根校奇特,病 虫害少,花繁色艳,寿命长久等优点,如用曲枝、辫扎、剪裁、提根等手法,进行直干、曲干、双 干、多干、丛林、连根、悬崖、提根、石附等艺术造型,可制作成为形态、枝叶、花朵兼美的树桩盆景。
除盆栽观赏外,毛鹃、东鹃、夏鹃都可用于庭院装饰,小至天井、墙角,点缀一株数株,大至林绕山坡、溪边路侧、草坪石畔,成丛成片栽种,均可组成优美景观。也可用杜鹃组成花筒绿 障和铺地桓物,春暮繁花似锦,夏日茂密青翠,秋冬又有色叶,四季可赏。
此外,杜鹃花还有食用、药用等价值。映山红的花味酸无毒,可生食;大白杜鹃、粗柄杜鹃 的花至今是滇中人民的优美蔬菜;用羊踯躅的枝、叶、花浸泡沤制,可作杀虫农药;兴安杜鹃等,可 制药。有些种类的树皮、树叶含丰富的蘸质,可提取拷胶;杜鹃花的木材、根兜,质地细腻、坚韧,可制碗、筷、盆、钵、烟斗、根等日用工、艺品。
Ⅸ 杜鹃花好养吗 杜鹃花养殖小妙招
杜鹃花是全世界又名的花卉,分布于世界各地,尤以亚洲居多,它种类繁多,形态各异,由大乔木至小灌木,各个种类差异较大。杜鹃花是传统的十大名花之一,有着“花中西施”的美誉,它在全世界种类繁多,绚丽多姿,惹人爱怜。随着近年来人们对杜鹃花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杜鹃花在北方地区得到了大量栽培。而不同种类的杜鹃花其养殖方法都大同小异,那么杜鹃花好养吗?如何养好杜鹃花呢? 首先你需要了解杜鹃花的生长习性,要记住,杜鹃花有六喜和六忌:喜凉爽,忌酷暑;喜半荫,忌烈日;喜湿润,忌干燥;喜酸性土壤,忌碱性土壤;喜轻质土,忌粘重土;喜排水良好,忌渍涝。掌握了这些,相信你就能够养好杜鹃花咯。 如何养好杜鹃花: 1、杜鹃花属于半阴植物,不能暴晒,否则易灼伤叶片。春季出室后,要柔和阳光,中午前后注意遮阳;而入夏之后,要将其置于阴凉通风处,盛夏时节要注意遮阴,早上8点前和下午5-6点后可不用遮阴;入秋后光照减缓,可置于向阳处,利于杜鹃花花芽分化;冬季杜鹃花置于室内向阳处。 2、杜鹃花生长适宜温度为15——25℃,最高温度不超过32℃,越冬温度不低于5℃。在每年秋末大约在10月中旬之时,杜鹃花就要入室进行养护,冬季要将其置于阳光充足之处,室内温度保持在5——10℃,但不能低于5℃,否则杜鹃花会停止生长或是死亡。 3、在栽植和换土时给杜鹃花浇一次透水,让根系与土壤充分接触,以利于根部成活生长。杜鹃花生长期要加大浇水量,尤其是盛夏时节,千万不能缺水,每日早晚浇水,并时常喷洒叶面水,以保持湿润,但不可积水。冬季杜鹃花入室后要减少浇水,浇水要待盆土干后再继续。 4、杜鹃花施肥很重要,但须掌握季节,做到适时适量及浓度配置恰当。杜鹃花吸收水肥能力强,适宜施矾肥水。3——5月宜每周施肥一次;6——8月杜鹃花生长减缓处于半休眠状态,宜停止施肥;9月下旬杜鹃花进入秋季生长,宜每隔10天施1次含磷液肥;10月以后杜鹃基本停止生长,应停止施肥。 5、杜鹃花应时常摘心来促发新枝,且蕾期要及时摘蕾,以使养分集中供应,花大色艳。杜鹃花萌发力强,枝条过多会影响生长,需通过修枝来调整。修枝常在春季花谢后及秋季进行,需要剪去枯枝、斜枝、徒长枝、病虫枝、交叉枝,并及时摘除残花,避免养分消耗,使杜鹃花开花丰满。 6、杜鹃花易发生褐斑病、冠网蝽、根腐病、红蜘蛛、缺铁黄化病、灰霉病等病虫害,会影响杜鹃花早落叶,削弱长势,降低杜鹃花观赏价值。养好杜鹃花一定要注意防治病虫害,平时多通风透气、排水松土、杀菌消毒,若是病虫害发生,就要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治理。 杜鹃花容易搭配,杜鹃花的叶子叶子,大如枇杷,小似指甲,密密匝匝地连成一片。颜色由最低下的深绿色、墨绿色到顶尖的浅绿色。它的美丽的深入人心的,无论摆放在何处,都能够吸引到大家的目光,让家里变得有灵气,和家居互相辉映提升了主人家的品味。
Ⅹ 杜鹃花有什么特点
杜鹃花
杜鹃花--花中西施
学名: simsii
英名:Indian Azalea
别名:映山红、山石榴、山踯躅、红踯躅
科名:杜鹃花科
产地与习性:杜鹃花属约有900种,亚洲约产850种其中,中国约有530种,除新疆外南北各小区均有分布。新几内亚、马来西亚约有280种,几乎全为附生型 。此外,北美分布有24种,欧洲分布有9种,大洋洲分布1种。杜鹃花属种类多,差异很大,有常绿大乔木、小乔木,常绿灌木和落叶灌木。习性差异也很大,但多数种产于高海拔地区,喜凉爽、湿润气候、忌酷热干燥。要求富含腐殖质、疏松、湿润、ph值在5.5~6.5之间的酸性土壤。部分种及园艺品种的适应性较强,耐干旱、瘠薄,土壤ph值在7~8之间也能生长。杜鹃花对光有一定要求,但不耐暴晒,夏、秋季应有林木或荫棚遮挡烈日。一般于春、秋二季抽梢,以梢为主。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15~25℃。气温超过30℃或低于5℃则生长趋于停滞。冬季有短暂的休眠期。
形态特征:杜鹃花属种类繁多,形态各异。由大乔木(高可达20m以上)至小灌木(高仅10cm-20cm),主干直立或呈匍匐状,枝条互生或轮生。
中国常栽培的种类有:毛鹃、夏鹃、西洋鹃、羊踯躅、迎红杜鹃、马银花、云银杜鹃。
注意: 黄色杜鹃的植株和花内均含有毒素,误食后会引起中毒;白色杜鹃的花中含有四环二萜类毒素,中毒后引起呕吐、呼吸困难、四肢麻木等。
繁栽要点:可用播种、扦插、嫁接及压条等方法繁殖。
应用:杜鹃花花繁叶茂,绮丽多姿,萌发力强,耐修剪,根桩奇特,是优良的盆景材料。园林中最宜在林缘、溪边、池畔及岩石旁成丛成片栽植,也可于疏林下散植。杜鹃也是花篱的良好材料,毛鹃还可经修剪培育成各种形态。杜鹃专类园极具特色。杜鹃花可药用,有些亦可食用。
在家养环境中,杜鹃花以盆栽为佳。上盆时间选在早春或晚秋为宜。杜鹃花根系扩展缓慢,l~2年生宜用3寸盆,3~4年生用4寸盆,每隔3~5年换盆1次,同时修整根系。浇水,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掌握。温度低时少浇;高时,要随干随浇,但绝对不能积水。施肥,要做到薄肥勤施。对2~4年生苗,为加速植株成型,常通过摘心、摘蕾来促发新枝;植株成型后,主要是剪除病枝、弱枝及重叠紊乱的枝条,均以疏剪为主。
杜鹃花,群众又叫映山红,泛指各种红色的杜鹃花,形容它那如火如荼的鲜红的光彩把山都映红了。其实杜鹃花哪只红色,现今植物分类学上仅把“映山红”作为其中一个种类(包括许多栽培品种)。杜鹃花自然分布于北半球温带及亚热带,全球800余种,我国就有600多种,云南一省有近300种之多。无疑,中国是杜鹃花的原生地,而云南又是其分布中心。
杜鹃花多为高一二米的灌木和小乔木,亦有高仅几厘米、匍匐于岩石地面的旬行杜鹃、紫背杜鹃,也有高达数丈、繁花万朵的大树杜鹃、巨魁杜鹃。杜鹃花的顶成伞形花絮,由数朵钟状或漏斗状的花朵组成,宛如有一个饱满的绣球。叶片多为革质.大如批把,小似指甲,尚有一种吐尖杜鹃,叶片竟长达70多厘米, 宽20多厘米;果为蒴果,种子细如尘埃,播种须精心管理,方能出土成苗。
杜鹃花在云南生长于海拔800米—4500米的高山、中山、低丘和田野,以滇西部高山种类最为丰富。尤其是高山冷湿地带。多种常绿杜鹃如黄杯杜鹃、白雪杜鹃、团花杜鹃、宽钟杜鹃等各色杜鹃花,常成密集的杜鹃花灌丛和纯林,竟有连绵一二十公里尽为杜鹃花“花海”的奇观。杜鹃花的花期依气候和各种而不同,低山暖热地带多在2—3月开放,中山温凉地带多在4—6月开放,高山冷凉地带多在7—8月开放。因其种类繁多,分布广泛,生态环境之复杂多样,杜鹃花的体态风姿也是多种多样:有的枝叶扶疏,有的干枝百干;有的郁郁葱葱,俊秀挺拔,有的曲若虬龙,苍劲古雅。其花色更是五光十色,多姿多彩:殷红似火、金光灿灿、晶蓝如宝,或带斑带点,或带条带块,粉红的、洋红的、橙黄色的、淡紫色的、黄中带红的、红中带白的、白中带绿的,真是千变万化,无奇不有。有的浓妆艳服,有的淡著缟素,有的丹唇皓齿,有的芬芳沁人,真的各具风姿,仪态万千。
正因为杜鹃花在园林上的重要价值,我国品种丰富的社鹃花资源早就为西洋各国所觊觎。早在19世纪初,他们曾不惜巨资多次派人前来云南采集标本、种子,现今英国皇家植物园夸耀于世的几百种杜鹃花系多自云南采集培育,早已蔚然成林,花蕾盛开之际,英伦士女,往来如梭,流连忘返。
1919年,英国采集家傅利斯在云南腾冲高黎贡山西坡,意外地发现了他从未见过的“杜鹃巨人”——大树杜鹃。贪婪之心,驱使他雇来苦力,横着心,举起斧,硬将这一株高达25米、胸径达87厘米、树龄达280年的大树杜鹃砍倒,捞了一个圆盘状的木材标本回去,至今仍陈列在伦敦的大英博物馆里。但在63年之后,1981年2月,科学家又在原址,找到了这世界已知的最高最大的杜鹃花王。后经腾冲县林业局进一步调查,现有胸径在1米以上的大树杜鹃尚有12株,其中最大的1株高25米,其径粗达3.07米,树龄在500年以上。大树杜鹃的花序是一个十分秀美的花团,水红色,每花序由20至24朵长6厘米—8厘米、口径6厘米的钟形花朵组成,花序直径达25厘米。这项天立地的大树杜鹃,茂盛的树冠遮天蔽日,灿烂的花朵美如云霞,它是云南的骄傲,它是祖国的骄傲!